虚实结合表现手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公开课PPT课件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公开课PPT课件
17
月,是天边的一首诗。
18
2019/12/27
19
人。
1、幻想----神鬼梦 境
2、想象----设想 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 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
8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物 与想象的景、事、物互相映衬,交 织在一起表达情感。虚实结合的表 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 果,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 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
9
2019/12/27
石 的 画 作
15
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 相逢的情景,属虚写。 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 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 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一边写记 忆的思念,一边写真实的伤痛,虚实相生,相互 对比,更显别痛之意,写出了生死相隔的悲凉, 对爱妻的怀念之情读后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11
3、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
(1)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这首诗(4)
一、二句描写冬至夜里诗人孤灯独坐思亲的情景,是 实写。三、四句从对方起笔,通过想象描写冬至夜深 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的画面,是虚写。虚实相生,诗人通过写家人Leabharlann 念自 己含蓄地表现自己的思家之情。
12
4、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 《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4分) (2)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此诗(4分)
(1) 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诗的前两句写橘柚香中醉别江楼,满江风雨孤 舟凉,是叙事写景,是实写;后两句由实入虚,推己 及人,借助想象,虚拟友人别后情景,是虚写。虚实 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心和不舍。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ppt课件

03
04
虚实结合在诗歌意境营 造中的作用
24
典型案例分析:杜甫《 月夜忆舍弟》、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2024/1/28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01
观察自然、关注细节、体验情感
如何创造美
02
发挥想象、运用语言、表现个性
美的实践与分享
03
鼓励学生创作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
01
02
03
唐诗中的虚实转换
唐诗中常常通过对景描写 、情感抒发等手法,实现 虚实之间的自然转换。
2024/1/28
宋词中的虚实结合
宋词注重表现内心感受, 通过对梦境、回忆的描绘 ,将虚与实巧妙地结合在 一起。
技巧与特点
唐诗宋词中虚实转换的技 巧包括比喻、拟人、夸张 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 意象的组合和变换。
诗歌鉴赏之虚课实件结合公开课ppt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虚实结合基本概念与特点 • 古代诗歌中虚实结合范例 • 现代诗歌中虚实结合实践探索 • 跨文化视角下虚实结合比较研究 • 创作实践与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2
01
虚实结合基本概念与特点
2024/1/28
3
虚实结合定义及作用
2024/1/28
7
《诗经》中虚实相映
虚写手法
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创造意境, 表达情感。
实写手法
虚实结合
《诗经》中常常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又有 对理想境界的虚构和想象,形成独特 的艺术效果。
通过描绘具体场景、人物行为等,展 现现实生活。

虚实结合.PPT课件

虚实结合.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
虚实结合
第1页/共9页
什么是古诗词的虚与实?
讨论指出下列诗句中哪 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第2页/共9页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 实 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 虚 雨时。
实 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 虚 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第3页/共9页
什么是古诗词的虚与实?
1、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 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听 等感觉捕捉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2、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 人想象到的虚景、虚事、虚境,是主观的 或者抽象的描绘。
第4页/共9页
虚实结合就是诗人把现实生 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梦境 等结合起来,或者把具体的描 写与抽象的述说结合起来,使 它们交织融合,相互渗透,相 互映衬,达到实中有虚,虚中 有实的境界。Βιβλιοθήκη 第9页/共9页第5页/共9页
诗词中虚写常见的几种类型
一、已逝之景(回忆之景); 二、设想之景(未来之景); 三、梦境和神仙鬼怪世界(仙境); 四、从对方的角度写。
第6页/共9页
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 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 常宜相济也。
清·唐彪《读书作文谱》
第7页/共9页
第8页/共9页
感谢您的观看!

高考语文复习虚实结合手法课件23张pptx(2024)

高考语文复习虚实结合手法课件23张pptx(2024)
04
10
03
现代文阅读中的虚实结 合
2024/1/29
11
散文中,将抽象 的情感、哲理等转化为具体的形 象、画面,增强散文的意境和感 染力。
实写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 场景的细致描绘,营造出散文的 真实感和生动性。
虚实相生
在散文中,虚与实相互依存、相 互映衬,共同营造出散文独特的 审美效果。
17
作文升格训练
选材用材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典型素 材,并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进 行艺术加工。
语言表达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 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审题立意
训练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确立 深刻、新颖的立意。
2024/1/29
谋篇布局
训练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新 的角度审视问题,提出独特的 见解和观点。
2024/1/29
虚实结合包括化虚为实与化实为虚两种。化 虚为实,将虚幻的事物写得真实可感,化无 为有,化抽象为具体,造成一种如见其物、 如临其境的实境,让读者在回味中感知诗的 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化实为虚,把客观 实在的事物描述成虚幻的景物,以寄托诗人
的某种情思,抒发诗人的某种情怀。
4
虚实结合的意义
16
材料选择的虚实相生
实的方面
选择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的材料,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虚的方面
运用寓言、故事、象征等手法,使材料具有隐喻性和多义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
2024/1/29
虚实相生
在选择材料时,既要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又要善于运用寓言、故事等手法,使 文章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富有诗意和哲理。

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ppt课件

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ppt课件
虚实相生,构建深远意境
通过虚写和实写的结合,诗歌能够创造出深远而富有层次的意境,使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美 丽景象。
以实衬虚,强化美感体验
实写部分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为虚写部分提供了背景和依托,使得虚写部分更加鲜明、生动,从而增 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丰富诗歌的意蕴内涵
虚实对比,凸显主题
通过虚与实的对比,诗歌能够更深刻 地揭示主题,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使诗歌的意蕴内涵更加丰富。
实写景物
将情感化虚为实,通过对秋天黄昏的景物描写,使情感具象化, 增强感染力。
情景交融
情感与景物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构成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 图。
《再别康桥》中的以实为虚
实写景物
通过对康桥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 优美的意境。
虚写情感
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表达诗人对逝去时光的 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THANKS
感谢观看
拓展诗歌的审美空间
打破时空限制
虚实结合的手法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将不同时空的场景和事物融 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
创新审美体验
虚实结合的手法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 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空间,使得诗歌的 审美体验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05
虚实结合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技巧
善于捕捉和创造意象
01
02
03
观察自然与生活
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 取灵感,捕捉生动、鲜明 的意象。
调动感官体验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体验 来创造意象。
运用象征手法
借助象征手法,将抽象的 情感、理念等转化为具体 的意象。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与拟人
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 虚与实相互转化,增强诗 歌的表现力。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件

增强诗歌艺术感染力
虚实结合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
通过虚写和实写的相互映衬,诗歌中的人物、景物等形象更加立体、生动,给读者留下 深刻印象。
虚实结合增强诗歌情感表达
虚写部分往往能够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而实写部分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 描绘,二者相结合,使诗歌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深刻。
虚实结合提升诗歌意境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 件

CONTENCT

• 虚实结合基本概念与特点 • 古代诗歌中虚实结合案例分析 • 现代诗歌中虚实结合创新实践 • 虚实结合在诗歌鉴赏中意义与价值 •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指导 • 学生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01
虚实结合基本概念与特点
虚实结合定义及作用
虚实结合是指诗歌中通过虚写和实写相互补充、相互 映衬的表现手法。
虚写部分可以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而实写部分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二 者相互交织,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广阔。
拓展读者审美想象空间
虚实结合激发读者想象力
虚写部分往往具有模糊性、多义性等特点,能够激发读者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产生更多 的联想和想象。
虚实结合拓展诗歌内涵 虚写部分可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和思想,而实写部分则 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二者相结合,使诗歌内涵更加 丰富、多元。
虚实结合增强诗歌审美价值
虚写部分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如朦胧美、空 灵美等,而实写部分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二者相 互补充,使诗歌审美价值更加突出。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虚实结合体现中华文 化精髓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 特征之一,体现了中华文化追求 和谐、注重意境的审美传统。
理解。

虚实结合(使用)PPT课件

虚实结合(使用)PPT课件
10
2019/10/31
11
古典诗词艺术技巧之
——虚实结合
1
连一连,是哪种类型虚写: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
梦幻之境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已逝之境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未来之境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对写之境
2
虚实结合的关系及作用
请结合知识梳理或三首诗加以讨论说明:
1、虚实对比,突出情感、主旨。 2、虚实渲染烘托,突出情感、主旨。
问: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 请简要赏析。
颈联想象友人归家时恰逢春社,喜逢家乡的燕子,下马脱去 征衣,洗掉征尘,表现出归家时愉悦轻松的心情。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 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5
2019/10/31
6
酒泉子 【宋】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 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 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要求: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 作简要分析。
答案: 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远望怅想,结尾
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写实事、抒现实情,是实写; 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是虚
诗人虚写昔日勾践破吴后的越宫的繁华景象, 实写现在的荒凉、破败, 虚实结合(对比),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昔盛今衰 (盛衰无常)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释: 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高中语文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课件

高中语文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课件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 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 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
• 虚实相生,虚实相应,虚景与实景融合, 互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情感,或 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
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 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 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 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 乐将倍增其乐。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 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 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 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实写,点明送别的时令;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
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

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
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18
总结:
1、虚、实的概念 2、虚实结合手法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虚实结合类考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规范答题训练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 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 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 的布。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白苎新袍入嫩凉”
塑造形象 表达情意 12
三、链接高考,规范答题步骤
(2010年江苏)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诗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醉别江楼, 橘柚飘香,满江风雨,是实写;后两句由实入虚,想 象友人夜泊潇湘,愁听凄苦猿啼,孤寂难眠。虚实结 合,渲染惆怅悲凉的氛围,拓展了意境,表达了对友 人的不舍和牵挂之情。
6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
(1)柳永《雨霖铃》
(2)李商隐《夜雨寄北》
(3)李白《越中览古》
越中览古
(唐) 李白
(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越》王勾践破吴归,
(5)苏轼《江城子》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7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邯郸冬至夜思家
10
2019/10/20
11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2、思考下列诗歌中虚、实的关系,表达效果
(1)柳永《雨霖铃》 (2)李商隐《夜雨寄北》 (3)李白《越中览古》 (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相辅相成 渲染烘托
相反相成 对比反衬
(5)苏轼《江城子》
表达效果: 丰富意象 渲染氛围 营造意境
4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
(1)柳永《雨霖铃》
(2)李白《越中览雨古霖》铃 柳永
(3)寒李蝉商凄隐切《。夜对雨长寄亭北晚》,骤雨初歇。都门帐 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4无)语白凝居噎易。《念邯去郸去冬、至千夜里思烟家波》,暮霭沉沉楚
(天5阔)。苏轼《多江情城自子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
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
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
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16
训练2、(2013年福建)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白居易
1、辨清虚和实,明确邯虚郸写驿类里型逢冬至, (1)柳永《雨霖铃》抱 想膝 得灯 家前 中影 夜伴 深身坐。, (2)李商隐《夜雨寄还北应》说着远行人。
(3)李白《越中览古》
(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5)苏轼《江城子》
8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江城子 苏轼
1、辨清虚和十实年,生明死乙确两卯虚茫正茫写月。类二不十型思日量记。梦自难忘。千 (1)柳里永孤《坟雨,霖无铃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
——虚实结合
滦南一中 郑春华
1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中虚景和实景的概念 2.辨清诗歌虚实结合手法的特点 3.掌握虚实结合类考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2

白 石 画 作 《 蛙 声 十
从 虚 实 角 度 赏 析





3
一、概念阐释
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指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
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 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参考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 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 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 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 画面的内涵。
15
训练2、(2013年福建)
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2)李正白梳《妆越。中相览顾古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
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煜《虞美人》
(5)苏轼《江城子》
9
• 在诗歌中,“虚”常包括四类: • 1、设想的未来之境 • 2、已逝之景之境 • 3、借助想像,从对方起笔 • 4、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
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
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
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
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
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17
训练3、(2013年天津卷)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 疾
13
规范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手法 (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第二步:阐运用 (结合诗句阐释实景、虚景)
第三步:析效果 (丰富意象,开拓意境) (前后形成对比、反衬,突出情感) (渲染某种氛围,突出情感)
14
四、链接高考,强化训练
训练1、(2011年安徽)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5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夜雨寄北 李商隐
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君 巴问 山归 夜期雨未涨有秋期池,。
(1)柳永《雨霖铃》
何当共剪西窗烛,
(2)李商隐《夜雨寄北》 却话巴山夜雨时。
(3)李白《越中览古》
(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5)苏轼《江城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