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中心周边配套设施
新型文化展览中心施工方案(设施设计与功能布局)

《新型文化展览中心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建设一座新型文化展览中心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展览、文化活动、艺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场所,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新型文化展览中心选址于城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该中心占地面积[X]平方米,建筑面积[X]平方米,建筑高度[X]米。
建筑设计采用现代风格,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元素,外观独特,富有艺术感。
二、设施设计1. 展览空间- 展厅布局:根据不同的展览主题和需求,设计多个大小不一的展厅。
展厅之间采用灵活的隔断方式,可以根据展览内容进行组合和调整。
- 照明设计:采用专业的展览照明系统,确保展品的展示效果。
照明灯具应具有可调节亮度和角度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展品的照明需求。
- 展柜设计:根据展品的特点和尺寸,定制专业的展柜。
展柜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安全性和展示效果,同时便于展品的更换和维护。
2. 公共空间- 大堂:作为展览中心的主要入口,大堂设计应简洁大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大堂内应设置咨询台、休息区、导览设施等,为观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 休息区:在展览中心的各个区域设置休息区,为观众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休息区应配备座椅、饮水机、垃圾桶等设施。
- 卫生间: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计卫生间,保证数量充足、布局合理、清洁卫生。
卫生间内应配备洗手台、烘干机、卫生纸等设施。
3. 配套设施- 会议室:设置多个大小不一的会议室,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和活动需求。
会议室应配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白板等设施。
- 多功能厅:设计一个多功能厅,可用于举办讲座、演出、电影放映等活动。
多功能厅应配备专业的音响、灯光、舞台设备等。
- 商店:在展览中心内设置商店,出售与展览相关的书籍、纪念品、艺术品等。
商店的设计应与展览中心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三、功能布局1. 一层- 大堂:主要入口,设置咨询台、休息区、导览设施等。
大型会议中心施工方案(多功能厅与配套设施)精选3篇

《大型会议中心施工方案(多功能厅与配套设施)》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大型会议中心成为当务之急。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多功能厅、会议室、休息区、餐饮区等配套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会议中心,以满足各类大型会议、展览、演出等活动的需求。
该会议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项目占地面积[X]平方米,建筑面积[X]平方米,建筑高度[X]米。
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屋面采用钢结构网架。
多功能厅可容纳[X]人,配备先进的音响、灯光、视频设备,满足高规格会议和演出的要求。
二、施工步骤1. 场地平整与基础施工-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场地无障碍物。
-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基础的尺寸和深度符合要求。
- 进行基础垫层施工,采用 C15 混凝土,厚度为[X]厘米。
- 基础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确保钢筋的规格、数量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
- 基础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 基础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X]天。
2. 主体结构施工- 框架柱施工:首先进行框架柱钢筋绑扎,然后安装模板,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
- 框架梁和楼板施工:在框架柱施工完成后,进行框架梁和楼板的施工。
框架梁和楼板采用模板支撑体系,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
- 钢结构网架施工: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钢结构网架的安装。
钢结构网架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方式进行施工。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证网架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确保安装质量。
3. 装饰装修施工- 内外墙抹灰:在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进行内外墙抹灰施工。
抹灰采用水泥砂浆,厚度为[X]厘米。
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介绍

合作伙伴与评价
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
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建立了长 期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各类大型展会 。
参展商与观众评价
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参 展商和观众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国内 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会展中心之一 。
05 未来发展规划与展望
设施升级与改造
设施升级
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将进行设 施升级,包括展馆设施、会议设 施和配套设施等,以提高展馆的 硬件水平和接待能力。
室内展厅
室内展厅是展览中心的核心设施,提供宽敞的展示空间,适合举办各类展览、会议 和活动。
展厅布局灵活,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场地规划和布置,满足不同规模的展览需求。
高品质的展厅设施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舒适、便捷的展览体验 。
会议室与多功能厅
会议中心提供多种规格的会议 室和多功能厅,适合举办各类 商务会议、论坛、研讨会等活 动。
配备先进的视听设备和同声传 译系统,满足国际会议的需求 。
提供专业的会议策划和接待服 务,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圆 满成功。
其他设施
展览中心还提供餐饮服务,包括 中西餐厅、咖啡厅等,满足参展
商和观众的用餐需求。
商务中心提供文印、复印、传真 、翻译等服务,方便参展商和观
众进行商务活动。
停车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方便 参展商和观众停车。
03 会议中心功能
会议组织
01
02
03
会议策划
提供专业的会议策划服务 ,包括主题设定、议程安 排、场地布置等。
会议设施
配备先进的会议设施,如 同声传译系统、音响设备 、投影设备等,满足不同 规模的会议需求。
会议服务
提供会议资料制作、会议 接待、住宿预订等一站式 服务,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
会展场馆和设施设备管理

展览中心管理
10 第二节 展览中心管理
01
展览中心的概念及特点
展览馆被誉为会展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展 览业发展的基础。而现代化的展览中心是专门 为展览活动提供合适的场地和各种展览服务的 机构。一般来说,其场内不仅包括最基本的展 厅设施,还包括围绕展览活动的整个服务设施 体系。具体来说,现代化展览中心主要有以下 特点: 1.规模宏大 2.设施齐全 3.功能多样
会展场馆和设施设 备管理
第十章
会展场馆和设施 设备管理
国内外会展场馆发展概况 会展场馆管理的基本内容 展览中心的概念、特征与规划管理 展览中心的场馆与设施系统管理 会议中心的概念、类型与场地管理 会议中心设施设备管理
第一节
会展场馆概的主体建筑和 附属建筑,以及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和服务,它由硬 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由专业人员对会展场馆与设 施设备进行管理,是保证会议展览活动正常进行的 基本条件,也是会展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依托,其国 际化、智能化、特色化的程度是会展业发展水平的 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会议中心的建设要注意 环保,尽量减轻人为建筑 对环境所造成的能源负载 与破坏。
2.内部规划
在会议中心内,一般应划 分出独立的会议区域,把会议 区和餐饮等其他区域分开。尽 量使会议室避开繁忙吵闹的地 方,以便把干扰降到最低点, 确保会议的效果。商务中心和 会间休息区要靠近会议室,以 提供方便的服务。
3.场地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03
会议中心的常用视听设备
10 第三节 会议中心管理
04
会议中心设施设备系统管理
(1) · 会展中心设施设备的前期管理 (2) · 会议中心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 (3) · 会议中心设施设备的存储管理 (4) · 会议中心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 (5) · 会议中心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
会展场馆的规划与建设

会展场馆用地
⑥展区应位于馆内显要位置,便于人 员集散与展品运输。库房区应贴近展 区,以利运输,又要与之隔离,避免 观众穿越。
⑦应做好人、车流道路分级,场外交 通不得穿越其展馆区。适当考虑必要 的过境交通和场外交通需要的停车场 所。
会展场馆用地
⑧观众服务区应贴临馆前集散地,且 靠近展区。大型观众服务设施应自成 一体,与展区保持良好联系,设有单 独出入口。
展览中心的专业设施
屋顶可以设计的突出而且广阔,一次 塑造独一无二的轮廓。 顶层构造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热能 隔音材料和太阳能减噪材料、填充物、 工程设备、暗渠、电缆、铅管工程、 辅助设施、维修等。
展览中心的专业设施
墙的较低处容易被刮伤或由于冲撞俄受损 ,而且通常是光滑的水泥结构或者是以砖 打底的或者空心砖结构,它可以根据需要 涂上想要的颜色。上部区域可以使用镶板 或贴板,他们符合消防安全标准,而且可 以吸收一定程度的噪音。从装卸月台通往 厅内的大门必须很宽、很高,以供车辆通 过,而且为了便于移动,通常是机械化的 。独立的出口线路通常也是必须的。
展览中心所需的专业设施
每个展厅通常都是设备齐全的,它可 以提供各种服务设施。 主建筑和停车区的位置是由进入点、 环境和循环路线指定的。 楼层设计需要将参观者通道和通往装 卸货栈的通道隔离开。
展览中心的专业设施
展厅设计 可采用单元体系和一体化展览空间。
单元体系就是指展厅采用一单元一单元 建设,展厅的层高一般在13—16米,两个 展厅之间有过道。
展厅要素规划
展厅的层高 展厅最好是单层的。每层高度应
符合大多数展台设计要求,适合布展 作业。一般每层高度13—16米是基于 一般展台设计的要求,比较适中。
展厅要素规划
地面条件 包括地面状况和地面承重条件。
会展管理 第4章 会展场馆的规划与设计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Management
二、会展场馆的作用
1、大力推进会展产业的发展
2、积极培育城市的展览品牌
3、提高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
4、强化城市的服务职能
5、大力培养会展业人才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Management
对服务设施的 要求
配套要求多, 大型展览中心 城市中心附近 城市快速干道 如住宿、办公 大型会议中心 、城市近郊 、城市环线 、娱乐 会展建筑综合 市中心附近 体 配套要求少、 城市快速干道 自带有一定的 辅助设施
会展城
配套要求少, 城市近郊、新 区域快速干道 自身带有辅助 城 、大公共系统 设施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Management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Management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Management
4、规划设计以人为本
(1)场址选择 现代场馆的选址一般都选在城乡结合部,并将交通、环 境和地形等条件作为选址的三大要素进行论证。 (2)内部布局 合理布局,可使场馆内部管理有序,方便展商和观众。 (3)展馆设计 现代化场馆展厅基本上都是单层、单体,面积约1万平 方米,高度为13-16米。这一设计具有科学的依据。单 层单体1万平方米的场馆,正好是长140米,宽70米。处 于人眼的正常视觉范围内,观众不容易迷失方向;而高 度13-16米是基于展台特殊装修设计的要求,它更加适 合于布展作业。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Management
4、 会展场馆建设规划必须要有前瞻性的考虑 ,总体上应留有扩建用地。 5、馆内公共活动区观众密度要考虑同时安排2 个以上大型展览会时的最大日流量值。 6、展区应位于馆内显要位置,便于人员集散 与展品运输。库房区应贴近展区,以利运输, 又要与之隔离,避免观众穿越。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在附近公交站下车后步行前往。
轻轨
乘坐轻轨3号线至沌阳大道站,换乘 地铁6号线至国博中心南站或北站。
自驾路线
路线一
中环线-鹦鹉大道-国博大道-武汉国际博览 中心
路线二
江汉一桥-鹦鹉大道-国博大道-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路线三
长江二桥-黄浦大街-建设大道-青年路-国博 大道-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中心配备先进的展览设施和高端的会议设备,以满足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展览、会 议和活动的需求。
历史与发展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于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是武汉市重点发展的会展产 业项目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已成为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会展中心之一,为 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不断进行设施升级 和改造,以适应市场需求。未来,中心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华中地区会展 中心的引领作用,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位
提供标准展位和定制展位, 支持参展商展示产品和技 术。
展览布置
提供专业的展览布置服务, 包括展位设计、搭建和装 饰,提升展览效果。
配套服务
商务中心
提供文印、复印、传真、邮件等服务,满足商务 办公需求。
停车服务
配备大型停车场,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方便参 展商和观众停车。
安保服务
专业的安保团队,确保展馆的安全和秩序。
02
设施与服务
会议设施
01
02
03
会议厅
配备先进的音响、灯光、 投影设备,适合举办各类 会议、论坛和活动。
会议室
提供多种规格的会议室, 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需求, 支持分组讨论和商务洽谈。
大型展馆周边地区配套设施空间配置探讨——以广州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为例

大型展馆周边地区配套设施空间配置探讨——以广州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为例刘国威【摘要】会展业,素有“城市经济助推器”之称,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效应。
近年来,我国的会展业发展迅猛,各地掀起了会展场馆的建设热潮。
然而,会展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会展场馆的建设,还与会展场馆的配套设施有着紧密的联系。
那么,现代会展场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与会展配套设施有什么样的空间配置关系?参展商、采购商以及普通观众等作为主要的参展者,他们对于会展配套设施又有怎样的需求?本文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广州市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为研究案例,探讨大型会展场馆与周边地区配套设施的空间配置关系。
本文从配套设施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根据琶洲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以及现场调研,从功能类型、规模、结构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总结琶洲会展商务区在配套设施的规划供给和现状建设特征;然后,通过对参展商、采购商和普通观众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总结他们对于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配套设施的使用状况以及需求特征;最后,比较各类配套设施的供给和需求差异,利用IPA分析等方法对琶洲会展商务区配套设施进行总体评价,并从展馆内部、琶洲及周边地区、城市层面三个层面探讨配套设施的优化配置策略。
【关键词】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配套设施;空间配置1.引言会展业,素有“城市经济助推器”之称,它对城市交通、住宿、餐饮、旅游、购物、贸易等相关产业的联动系数约为1:9。
在如此高效的经济效益的引导下,我国的会展业发展迅猛,各地掀起了会展中心的建设热潮。
据统计,自2001年起,我国的会展场馆数量急剧上升,场馆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现有会展场馆245个(室内场馆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总展览面积约1025万平方米(过聚荣, 2011)。
会展场馆是通过增加场地的使用率以及提高单位面积的出租金额来赢利的。
但由于有些地方政府为追究经济效益,盲目追求会展场馆的建设,忽略了对会展场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造成会展场馆空置率比较高,城市会展业的经济带动能力也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