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山药种植 收益

山药种植收益
山药是一种常见的农产品,种植山药的收益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种植面积、品种选择、种植技术、市场需求和价格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山药种植收益情况:
1. 单产收益:山药的单产收益根据品种和产量的不同而变化。
一般来说,优质品种的山药单产可以达到300-500公斤/亩左右。
根据市场价格,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单产收益。
2. 市场价格:山药的市场价格受供需关系和季节因素等影响较大。
在正常供需情况下,山药的市场价格一般在每斤5-20元
之间。
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和价格的上升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
3. 种植成本:山药的种植成本包括土地租赁、种苗购买、施肥、农药投入、人工劳动力等。
种植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对于获得较高的收益至关重要。
4. 市场需求:山药是一种有着广泛市场需求的食材,被用于多个菜肴和中药制品中。
市场对山药的需求稳定,并且呈现出增长趋势,这为山药种植带来了更大的收益空间。
综上所述,山药种植的收益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具体的收益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种植条件和市场情况来决定。
在科学管理和市场需求的合理预测下,山药种植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紫山药可行性研究报告

紫山药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紫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用价值。
在传统中医药中,紫山药被广泛用于滋补养生、益气健脾、补肾益精等症,具有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和中草药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紫山药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紫山药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已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领域,对于发展农业、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我公司对紫山药的种植、加工和销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实践,掌握了相关技术和经验。
为进一步探索紫山药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升我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力,特开展本次紫山药可行性研究。
二、项目内容本次紫山药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市场需求分析:对当前紫山药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消费者群体、购买力、消费习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2、产业链分析:对紫山药的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进行全面梳理,了解各环节的主要参与者、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情况。
3、生产成本分析:对紫山药的种植和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土地、劳动力、种子、肥料、农药、机械设备等资源成本进行深入研究,确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结构和数值。
4、盈利模式设计: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设计合理的盈利模式,包括价格定位、销售渠道、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具体方案。
5、风险评估:对紫山药产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6、政策支持分析:对国家和地方对紫山药产业发展提供的支持政策进行彻底了解,确定政策支持对项目发展的影响。
三、项目目标本次紫山药可行性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明确紫山药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确定我公司在该领域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
具体目标包括:1、深入了解紫山药市场需求和产业链环节,发现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2、确定紫山药产业的生产成本,找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环节。
3、设计合理的盈利模式,确立我公司在紫山药产业中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山药种植规模

山药种植规模研究一、引言山药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山药产量和质量,本文将对山药种植规模进行深入研究。
二、种植面积山药的种植面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市场等。
近年来,随着山药价格的上涨,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
据统计,2022年全国山药种植面积约为10万公顷,比上一年增长了约10%。
三、种植密度山药的种植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上种植的山药数量。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越高,产量也越高。
但同时,种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营养不足等问题。
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关键。
根据经验,每亩种植密度约为3000-4000株较为适宜。
四、产量山药的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气候、土壤、病虫害等。
一般来说,山药的亩产量在2000-3000公斤之间。
但也有一些高产品种,如铁棍山药等,亩产量可以达到5000公斤以上。
五、种植时间山药的种植时间因品种和气候而异。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的山药需要在地表温度稳定在9-10℃时进行播种,而秋季播种需要在地表温度降至25℃左右时进行播种。
在适宜的种植时间内,山药的生长周期约为180-210天。
六、种植成本山药的种植成本包括土地租金、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费用。
根据调查,2022年山药的种植成本约为每亩6000-8000元。
其中,土地租金约占20%,种子和化肥费用约占30%,农药费用约占15%,人工费用约占35%。
七、种植地区山药适合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我国的主要产区有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江苏等地。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山药的生长,其中河南和山东两省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也最高。
此外,南方地区如福建、广东、湖南等也有一定的种植规模。
八、结论综上所述,山药的种植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种植面积、种植密度、产量、种植时间、种植成本和种植地区等。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
2023年山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山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山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中药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山药的营养价值很高,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锌等,有“长寿蔬菜”之称。
市场分析:1.产地资源增多,价格降低山药的主产区在山东、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近年来山药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导致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加,价格趋于稳定或有所下降。
2.超市化销售渠道较为成熟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超市已经成为人们购买食品和日用品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超市中,山药产品多样化、品质有保障,消费者购买山药更加方便快捷。
3.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山药的功效显著,有养颜美肤、补脾补肺、降低血糖、减肥美容等保健功效,同时也是很多女性和老年人的日常健康调理食材,因此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尤其在养生食品市场上更加受到重视。
4.品牌建设亟待加强山药产品的品牌建设还不够完善,在市场上难与其他食品品牌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行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产品质量不够一致山药这一种中药材的产品质量往往受到天气、土壤、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采摘、储存等环节也非常重要,质量不一的产品使得消费者难以选择,也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山药这一种中药材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加强,山药产品的各项指标将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同时,未来山药行业也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借助品牌优势进一步打开市场,与其他行业竞争并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总之,山药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但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拓宽销售渠道,为山药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山药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

山药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山药这种传统的中药材也逐渐被大众所关注。
山药不仅具有营养丰富的特点,而且有很多的药用价值,因此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山药的生产情况也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
在本次调查中,针对山药种植、养护、采摘和销售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山药的生产情况,为山药的发展提供指导。
一、种植状况山药是一种既能在山地种植也能在平地种植的作物,因此种植面积较为广阔。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山药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四川、广东、湖北等地。
其中,四川的种植面积最为广阔,占总种植面积的40%以上。
而在湖南,山药种植较少,仅占总种植面积的5%。
目前,山药的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山地上高规格、密植,生长周期长,并且需要定期施肥和除草;二是在平地上低规格、疏植,生长周期相对短,可以进行早熟栽培。
二、养护情况山药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高,适应性较强,但仍需要定期施肥和除草。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山药种植户都会利用肥料进行施肥,施肥时间则因地而异。
在四川地区,山药种植户通常在春季进行第一次施肥,在秋季进行第二次施肥。
在湖南地区,山药种植户则主要在季节交替之际进行施肥。
除了施肥之外,除草也是山药生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不少山药种植户会利用机械设备进行除草,节约人力成本。
不过,还有一部分山药种植户则更倾向于手工除草,以确保除草彻底。
三、采摘情况山药采摘通常在秋季进行。
在采摘前,需要将山药根系挖出来清洗,去掉外皮,切成适当大小后进行蒸煮或吃生。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山药种植户采用机械化采摘,其中以四川地区更为盛行。
同时,由于山药较为脆弱,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封保护。
四、销售情况通过对山药销售渠道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山药主要销售给贩商、超市和药店等销售渠道。
其中,以贩商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山药种植户较为普遍。
同时,由于山药的药用价值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因此在药店出售的情况也日益增多。
种植黄芪和山药的利润

种植黄芪和山药的利润种植黄芪和山药的利润主要受市场需求、价格波动以及种植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对黄芪和山药种植利润的详细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黄芪种植利润:黄芪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和长江流域。
黄芪以其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如今,随着人们对保健品、中药材的需求不断增长,黄芪的市场需求也不断上升。
黄芪的种植利润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市场需求:黄芪的市场需求决定了销售价格,而市场需求受到供需关系、市场推广和购买力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黄芪的种植利润可能会因市场需求波动而变化。
2. 种植成本:种植黄芪需要投入土地、农药、化肥、劳动力等资源,这些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黄芪的种植利润。
例如,在土地租赁和农药使用方面的成本上,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
3. 栽培技术: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黄芪的产量和质量。
合理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对黄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加收获量和提高黄芪的品质,从而对种植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季节限制:黄芪是一种春季至夏季种植的作物,每年的种植周期较短。
因此,种植黄芪的利润可能受到季节限制的影响。
5. 销售渠道:黄芪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药店、中药材市场、中药企业等。
销售渠道的选择和销售渠道价格的波动也会对黄芪的种植利润产生影响。
根据以上因素的影响,可以看出种植黄芪的利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但是根据多家业内人士的经验,黄芪的种植利润较高。
以云南地区为例,黄芪的平均种植亩产量为600到800公斤,种植成本约为2万元,销售价格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
虽然具体的利润水平会因地区、品质和市场需求变化而有所差异,但一般而言,黄芪的种植利润空间较大。
山药种植利润:山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材。
山药可食用、可药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药用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山药的市场需求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山药价格大幅下跌

百品商喟 编辑/刘本福172273877 0q q.c o m ;山药价格大幅下跌山药2018年卖12元/公斤还有人 抢着要,2019年价格却大幅下跌, 目前跌破了 4元/公斤,整体收购价 在3.0〜3.6元/公斤,不及2018年价 格的三分之一。
2019年,山药种植 户种得越多,亏得就越多。
一、 近两年山药价格起伏较大山药一直都属于价格偏贵的 蔬菜,市场上零售价一般较高,在 节日期间还常被当作礼品来销售。
2018年,山药地头收购价高达12元/ 公斤,而且还供不应求,但是2019 年山药地头收购价普遍不足4元/公 斤。
这两年山药行情就如同过山 车,价格起伏太大,2019年山药种 植户基本上都是亏损。
二、 2019年山药高成本、低价 格的原因跟风种植是农业逃不开的困 局,无论哪一年,总会有几种农产 品因为盲目种植而面临销售难题。
我国华北平原和黄河流域是山药的集中种植地,这几年因为山药价格高,行情比较稳定,所以很多农户 大量种植。
因为2019年山药的种植 面积比较大,所以市场供应量远远 大于需求量,从而导致山药整体价 格大幅下跌。
有些种植户还是承包土地和雇人种植的,而且山药的采 挖、分拣都需要人工和机器配合,现在地租和人工成本都涨了,所以山药种植成本普遍有所增加。
以当前的收购价来说,2019年种植山药 肯定是赔钱的。
三、山药的种植前景虽然山药的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大,但目前山药的市场基本饱和,如果2020年继续大面积种植,又没有良好的销售渠道的话,就极有可 能导致山药卖不出去和出现亏损。
单纯靠卖山药,其利润空间很有限。
业内人士提醒,如果拓展至 山药深加工领域,比如加工成山药面、山药粉、山药饼干等,山药价 值可提高很多,这样才有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0(资料来源:农业网>。
全球及中国山药种植面积、产量及价格分析

全球及中国山药种植面积、产量及价格分析一、种植分类山药主要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北部、四川、甘肃东部和陕西南部等地。
二、全球山药种植现状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山药种植面积约为920.5万公顷,同比增长3.3%;全球山药产量约为7603.1万吨,同比增长2.3%。
尼日利亚是曾经的传统农业国,拥有发展农业的巨大优势。
土地资源丰富,可耕地约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3%以上,目前耕种面积2820万公顷。
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温暖湿润。
尼日利亚的山药种植面积接近全球的70%,产量占全球市场的65%以上。
2019年尼日利亚山药产量为50052977吨,其次是加纳山药产量为8288198;再次是科特迪瓦山药产量为7176762吨。
三、中国山药现状分析1、山药价格我国山药种植范围非常广泛,由于气候、土壤和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山药的外形、口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
2、山药进出口情况中国山药出口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2020年中国山药出口数量为8651.5吨,同比下降1.6%;中国山药出口金额为1640.1万美元,同比下降6%。
其中,2020年中国山药出口数量最多地区为美国,山药出口数量为2835610千克;其次是马来西亚地区山药出口数量为2138968千克;再次是新加坡地区山药出口数量为886303千克。
其中,2020年中国山药出口数量最多省份为山东省,山药出口数量为4312.2吨;其次是广东省山药出口数量为2096.3吨,再次是湖南省山药出口数量为915吨。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山药出口金额最多地区为美国,出口金额为5015899美元;其次是日本山药出口金额为3986067美元;再次是马来西亚山药出口金额为2588193美元。
四、山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山药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因素依赖度高,由于受传统种植方式的影响,山药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组织形式应用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不同类型淮山药种植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
史新敏,周志林,唐忠厚,孙健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121)
摘要:2010年通过对江苏省3大类型淮山药种植地区不同耕作模式的深入调查,逐项分析了不同类型淮山药种植的生产成本、平均产量、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等情况,经统计得出我省淮山药种植的产出与投入比值均在2.0左右,作者分析认为淮山药种植是我省苏北和苏中地区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好项目之一。
关键词:江苏省;淮山药;生产成本;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志码:A
淮山药(Dioscorea opposite Thunb)属于薯蓣科薯蓣属,是1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1]。
2010年江苏省淮山药种植面积约为1.3万hm2,其中苏北5市(徐、淮、盐、连、宿)淮山药种植面积约为1.1万hm2,占江苏省淮山药种植总面积的85%,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穿境而过的丰县、沛县、铜山、宿迁等黄泛冲积平原和滨海、灌南、射阳的沿海淤积平原[2]。
与去年相比集中连片面积增加较大,但总面积相对稳定,主要受淮山药栽培所需的土壤条件和投资成本过大的限制,集中连片地区多为苏南或浙商非农公司外来资本运作。
我省淮山药主栽地方品种为丰县水山药、九斤黄、日本大和长芋、麻山药、铁棍山药、淮山药、无架双胞和少量的徐农紫药等,主要栽培模式有人工挖沟栽培、机械开沟栽培和机械起垄栽培3种模式[3]。
机械打洞栽培和套管定向栽培2种模式仅为试验、示范性质,面积极小,部分淮山药主产县(市)有抗重茬栽培模式,但均为区域化或淮山药大户专业化种植。
无论3种模式的哪一种栽培模式,收获仍以人工收获为主,仅有苏中部分地区是高压水枪冲击收获。
1 江苏省长山药种植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
淮山药块茎平均长≥150cm、直径≥5cm的类型为长山药,江苏省长山药有丰县水山药、九斤黄、日本大和长芋等,集中分布在丰县、沛县、铜山、宿迁等黄河故道狭长的高亢地区。
根据2010年整体长山药长势和收获期多点测产结果估算,长山药鲜薯产量为60~90t/hm2,按11月份长山药市场价格计算,纯收益为12~21万元/ hm2,产出/投入值为1.5~2.2。
因此,作者分析认为长山药种植应是徐州、连云港、宿迁等苏北3市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好项目之一。
下面我们以长山药代表品种九斤黄为例,进行了长山药种植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表1)。
表1 长山药种植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表
2 江苏省短山药种植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
淮山药块茎平均长为50~150cm、直径为3~5cm的类型为短山药,江苏省短山药有麻山药、铁棍山药、淮山药和无架双胞等,集中分布在丰县、沛县、铜山、宿迁等黄河故道的低洼地区和海门、启东、泰兴的沿江地区。
根据2010年整体
短山药长势和收获期多点测产结果估算,短山药鲜薯产量为22.5~37.5 t/hm2,按11月份短山药市场价格计算,纯收益为9~15万元/ hm2,产出/投入值为1.5~2.1。
因此,作者分析认为短山药种植应是苏北、苏中8市部分适宜地区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好项目之一。
下面我们以短山药代表品种无架双胞为例,进行了短山药种植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表2)。
表2 短山药种植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表
3 江苏省块山药种植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
徐农紫药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7年引进、筛选[4],并对其进行脱毒提纯复壮的一种淮山药新品种,因其肉质为紫色而得名,是淮山药中的一个特色品种[5]。
块茎长为25~35cm、直径为6~8cm,与长纺锤型甘薯薯块相仿,我们称这种类型为块山药。
徐农紫药拼弃了普通淮山药传统的挖沟或机械化开沟的栽培方式,改变了挖深沟严重破坏土壤耕作层的栽培制度,也避免了夏季多雨时塌辙沟的现象;同时打破了普通淮山药栽培对土壤的严格要求,拓宽了淮山药栽培的土壤类型,扩大了淮山药栽培范围,在我省沙性或黏性土均可大面积推广[6]。
根据2010年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4个示范区徐农紫药整体长势和收获期多点测产结果估算,块山药鲜薯产量为22.5~30t/hm2,按11月份块山药市场价格计算,纯收益为9~13.5万元/ hm2,产出/投入值为2.1~2.3。
因此,作者分析认为徐农紫药种植应是全省大部分山药主产区、特菜区及城郊保护地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好项目之一。
下面我们以徐农紫药为例,进行了块山药种植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表3)。
表3 块山药种植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表
4 江苏省淮山药不同种植耕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针对淮山药结薯向地性和需要土壤疏松环境的特点,为改变传统种植和采收均需要深挖沟、费工费时的缺点,着力调研了江苏省淮山药轻便省力、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种植技术,并集中对淮山药开沟松土起垄(或打洞)、人工播种、人工(或半机械化)收获的3样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表4)。
从表4中可以得出人工挖沟传统种植的成本最高,为2.60~3.23万元/hm2;而套管定向浅生种植的成本最低,为0.59~0.80万元/hm2,但套管一次性投资偏高;机械松土起垄(或打洞)种植的成本适中,为1.32~1.88万元/hm2,且能进行大面积淮山药的机械化轻简栽培,是我省淮山药种植耕作模式的发展方向。
表4 淮山药不同种植模式的3样成本分析表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
社,1988:110-118.
[2]史新敏,周志林,唐忠厚,等.江苏省淮山药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江苏农业科学,2010(5):527-528.
[3]汤化昌,张灿宏,陈如恩,等.无公害淮山药标准化生产技术[J].作物杂
志,2005(2):41-42.
[4]周志林,唐君,史新敏,等.6个不同类型山药品种引种鉴定及特色品种筛选.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66-67.
[5]唐君,周志林,张允刚,等.怀山药离体繁殖的研究.江西农业学报,
2008,20(9):49-50.
[6]史新敏,唐君,赵冬兰.苏北地区块状菜用紫山药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江苏农业科学,2009(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