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建立和发展共76页文档

合集下载

秦朝历史简介

秦朝历史简介

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
精心策划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经过精心策划 的,采取了远交近攻、连横合纵
等策略。
强大军事力量
秦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经过多 次战争,逐渐消灭了六国的主力军 队。
管理制度改革
统一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管理 制度改革,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 量衡和货币等,进一步巩固了统一 成果。
02
秦朝的政治制度
详细内容
秦朝设立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郡设郡守,县设县令,均由皇帝任命。郡 县制度打破了分封制,避免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
法家思想在秦朝的应用
概述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强调法律的重要性,通过 严刑峻法维护社会秩序。
详细内容
秦朝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如《秦律》等,对犯罪行为 进行严厉打击。同时,推行法治教育,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 。法家思想在秦朝的应用,使国家迅速强大,但也因过于严 苛而导致民不聊生。
陈胜、吴广起义及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是秦朝时期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们在起义中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 口号,反映了民众对秦朝统治的不满和追求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随着秦朝的衰落,六国残余势力纷纷趁机起兵反秦。这些势力与秦朝军队展开了长期的战争,加速了 秦朝的灭亡。
工艺水平
陶俑、兵马俑的制作精细逼真,展现了秦朝高超的陶瓷工 艺和雕塑技艺。
04
秦朝的衰落与灭亡
秦始皇的逝世与秦二世的继位
秦始皇逝世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统治者,他在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实行一系列严格的法制和中央集权制度。 然而,他的逝世给秦朝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动荡。
秦二世继位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中央官制
设三公九卿。三公指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政大臣; 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地方制度
设立_______、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______、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3.巩固
(1)巩固中央集权
①措施
确立皇帝制度
将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通过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 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秦律通行全国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在 于权力的不同,这是中央 制度的不同造成的。分封 制地方诸侯权力较大,郡 县制的地方大臣听命于中 央。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 官僚政治取代了此前的贵 族政治。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 4.秦朝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 北据河为塞Fra bibliotek并阴山至辽东。
中央官制
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政大臣;九 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地方制度
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 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②意义: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_______,修驰道、直道 (3)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 顿社会风俗。 4.意义 (1)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2)推动了______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知识梳理(二)秦朝的灭亡 1、秦末农民起义 (1)原因:秦朝的暴政 ①秦始皇:征发繁重;刑法严苛;钳制思想,“焚书坑儒” ②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 (2)过程: ①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陈 胜自立为王,号位“张楚” ②项羽、刘邦灭秦。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秦国发展历史

秦国发展历史

华阳之战(斩首魏军13万,淹死 利 令 智 昏
赵军2万)
鸡鸣狗急
秦攻韩国(斩首5万)
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5万)
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秦败)
邯郸之战(斩首赵军1万人)
秦攻赵(斩首赵军9万)
东出之君 其实际执政 时间仅次于 乾隆。前 288年秦齐 互帝,之后 又都去帝号 改回王。
秦昭襄王之子
奇货可居 秦孝文王之子
迁都平阳(陕西眉县), 同年派兵攻下亳戎荡社 (陕西西安)部落,俘虏 芮君。其臣下废太子(后 为秦武公),立幼子秦出 子。
秦 10 出

嬴 曼
前703年前698年
在位6年
5岁即位,在位6年被杀。 秦出子是秦宁公小儿子。
秦 11 武

嬴 说
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秦 12 德

嬴 嘉
前677年前676年
前210前207
40
秦 王
秦 子 婴
前206
在位3年 赵高 在位47天 赵高
陈胜、吴广起义, 六国复国,秦国灭亡。
刘邦入关中降于刘邦,后 被项羽所杀。
秦国从开国到灭亡发展历史 主要战役
千亩之战
典故 成语 和上一代君王关系
备注
恶来第五代世孙 开国之君
秦非子之子
史书上很少关于秦 公伯的记载,大略 知道他是秦侯与秦 非子之后。
实施远交近攻外交策略, 先后三战晋国、攻魏韩伐 楚灭周,长平之战破赵。 公元前255年秦灭东周,迁 九鼎至咸阳。从此,秦国 再无敌手。
蒙骜

36
孝 文
嬴 柱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3天

服太子子楚所进美酒后猝 死

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起义优秀课件

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起义优秀课件


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秦国的综合国力比其它国家强大。 2、秦始皇为统一全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3、秦始皇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4、秦军作战勇敢,所向无敌。 (四)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意义 1.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统一的、多民族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确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 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 快速发展一途,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为人类历史做出 了重大贡献。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
关键战役
包括灭韩之战、灭赵之战、灭魏 之战、灭楚之战、灭燕之战和灭 齐之战等,其中灭楚之战规模最 大、难度最高。
关键人物及作用分析
01
02
03
秦始皇
作为统一六国的核心人物 ,秦始皇具有雄才大略和 坚定意志,推动了统一进 程。
王翦、王贲等将领
在灭六国过程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指挥了多场关键 战役。
李斯等谋士
官僚体系构建与职能划分
中央官僚体系
秦朝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系。
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负责行政、军事、监察事务。
九卿
分掌国家各项具体事务,如奉常、郎中令、卫尉等。
官僚体系构建与职能划分
地方官僚体系
实行郡县制,设立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员。
县令
一县之行政长官,负责县内各项事务。
郡守
统治稳定加强
法律制度成为维护统治的重要工 具,加强了中央集权。
社会秩序改善
通过法律的约束和制裁作用,减 少了社会犯罪和纷争。
实施效果
秦朝的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 护了社会秩序和统治稳定。
郡县制度推广及其意义
郡县制度推广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 县制度,取代了分封制。
任命官员
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员由 中央直接任命,加强了中
秦朝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官僚制度,包括三公九卿制和官员任免、考 核等制度,对后世的官僚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律制度的完善
秦朝制定了《秦律》等法律,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后世的法 律制度提供了借鉴。
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推动作用
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秦朝通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措施,便利了商业交流,促进 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秦孝公以来,秦国历代国君均致力 于国家富强,积极推行改革。

大秦帝国介绍 秦国的发展介绍 著名人物介绍PPT模板

大秦帝国介绍 秦国的发展介绍 著名人物介绍PPT模板
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有功,正 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秦始皇统一后,仍 然以“秦”为国号。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
04
03
02
01























C ATA L O G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
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 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

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 秦国沿袭了商周时代的很多酷刑。

• 据文献记载,刑罚有膑(剜去膝盖),刖(锯脚),宫,

榜掠,腰斩,枭首,弃市,戳尸,坑死,凿颠,抽胁,镬
烹,车裂,夷三族等。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
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 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
对峙于长平,赵廉颇不能
退秦,王龁不能败赵,相
持数年。
• 西周公与山东六国相约伐秦,然诸国之

军约期不至,事遂寝。秦闻,大怒。
元 • 命将伐周。周不能敌,西周公乃尽以所

领三十六邑三万人献秦,秦受地而归西
2
周公。不久,周赧王崩,周民东亡,秦
5
取九鼎而归,秦帝国立。
6 • 公元前250年,东周公复欲趁丧伐秦,
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
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 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

秦朝ppt课件

秦朝ppt课件

04
秦朝的军事和战争
秦朝的军事制度
秦朝实行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度 ,成年男子需按规定服兵役。
秦朝军队组织严密,分为步兵 、骑兵、车兵等兵种,采用统 一的指挥体系。
秦朝重视军事训练,通过严格 的军事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技 能和素质。
秦朝的战争策略和战术
秦朝采用大规模集结 兵力的策略,通过集 中优势兵力进行决战 。
秦朝还擅长运用心理 战,通过政治诱降、 间谍渗透等手段瓦解 敌军。
秦朝采用灵活机动的 战术,根据敌情和地 形条件灵活运用兵力 。
秦朝的战争影响和意义
秦朝通过大规模的战争统一了六 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大一统。
秦朝的战争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 ,加强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和管
理。
秦朝的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地 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秦朝的司法体系
司法机构
秦朝设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司法机构,中央设立廷尉,地方设立郡县尉,负责审理案件和 监督法律的执行。
审判程序
秦朝的审判程序包括起诉、审讯、判决和执行等环节,其中审讯是核心环节,由法官根据 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审理。
司法实践
秦朝的司法实践中,强调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对于违法犯罪行为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稳定。同时,也注重证据和口供的收集和核实,保障司法律令体系,包括《 秦律》、《法律答问》、《封诊式》 等,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司法 等领域。
律令特点
法律形式
秦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科、比 等,其中律是最主要的法律形式,具 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秦朝的律令特点包括条文明确、刑罚 严酷、执行严格等,体现了法家思想 中“以法治国”的理念。
02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过程

秦朝历史资料

秦朝历史资料

秦朝历史资料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

秦朝开国君主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首创皇帝这一词语。

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

秦朝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说法“百代犹得秦政法”。

但秦朝的暴政也引起了阶级矛盾与社会的动荡不安,导致大规模平民暴动起义。

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中文名称:秦朝英文名称:Qin Dynasty简称:秦所属洲:亚洲首都:咸阳主要城市:邯郸,南阳,巨鹿,九原货币:秦半两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人口数量:2500万(公元前213年)主要民族:华夏族国土面积:320万(公元前210年)历史贡献:统一华夏、车同轨、书同文中央官制:三公九卿治国原则:严刑峻法,君主专制选官制度:军功爵、文法吏地方制度:郡县制秦朝皇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婴秦朝事件前期秦灭六国之战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

战国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并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君主制王朝——秦朝。

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即赫赫大名的秦始皇,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名称:秦灭六国之战地点:中国北方、南方时间: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参战方:秦国、关东六国结果:六国亡国,完成中国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