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提升专题五实验探究四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试题
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五 实验探究一 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3.除去 NaOH 中的 Na2CO3 杂质 边搅拌边滴入__氢__氧__化__钙__(或__氢__氧__化__钡__)_溶液,直至_不__再___ ____产__生__沉__淀____为止,过滤,得到 NaOH 溶液。
二、氢氧化钙的变质
1.生石灰变质的演变过程 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_C__a_O__,它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 中的__水__蒸__气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C_a_O_+__H__2_O_=_=_=_C__a(_O__H_)_2 。 利用此性质,生石灰可作__干__燥__剂__。生成的熟石灰又继续与空 气中的_二__氧__化__碳_反应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C__a_(O__H_)_2+__C__O_2_ _=_=_=_C__a_C_O_3_↓_+__H_2_O__。 结论:生石灰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_C_a_(_O_H__)2_、__C_a_C_O__3_。
实验探究一 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一、氢氧化钠的变质
1.NaOH 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1)吸收空气中的____水__蒸__气____而潮解;(2)吸收空气中的 ___二__氧__化__碳____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_C__O_2_+__2_N_a_O_H__=_=_=__ ___N__a2_C_O__3_+__H_2_O_____(变质后生成了__N__a_2C__O_3__)。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 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 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
四、主要探究类型 编者对近几年的中考实验探究题做了一定的归纳整理,发 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有 关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有关复分解反应及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 究、有关废水处理及金属回收的探究、有关废气(尾气)成分分 析及处理的探究等,有个别内容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燃 烧与灭火条件的探究等在前面已经归纳,在这里就不再重复。
2020广东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 科学探究

;Ⅱ.
Mg(OH)2和BaSO4;Ⅲ. 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M沉g(淀部O分H溶)解2+2HCl ==MgCl2+2H2O
有气体产生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 是做甲实验时 滴加的碳酸钠过量 ;上述白色沉淀的 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 原因是 甲反应后的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 。
CaCl2、NaCl和Na2CO3 猜想三:_C_a_C__l2_、__N_a_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二是错
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锌粒等
产生气泡等
【反思拓展】
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将废液直接
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污染地下水或者腐蚀管道,
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
③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的探究:此类问题解决的关 键点是对比实验的设计与应用。
④实验操作中异常现象的探究。 ⑤创新型实验探究。
知识储备
物质的分类(初中常考的物质类别)
离子重要的性质及反应
例题分析
科学探究考查点具体案例分析 实验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取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得 出结论→交流评价 一、 猜想假设考查点:完善猜想、质疑猜想。 例1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能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一 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Ⅰ:SO2 猜想Ⅱ:O2
_也__小__;__撒__向__空__中__的__面__粉__与__空__气__(__氧__气__)__接__触__面___
_积__大__(__或__充__分__接__触__)__,__同__一__时__间__(__瞬__间__)__燃__烧___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构成物质的微粒第2课时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第3课时对物质的多样性进行分类第4课时元素、化合价、化学式专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第5 课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6课时认识几种化学反应第7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专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第8课时自然界中的水和空气第9课时溶液与金属专题四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1课时能源、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第12课时常见的合成材料与人体健康专题五科学探究第13课时常见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14课时常见气体的制备和简单实验方案设计第 15课时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专题六化学计算第16课时关于化学式的计算第 17课时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 18课时关于溶液的计算专题七物质的推断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网络】一、分子和原子的比较说明:在原子中有两组等量关系:①核电荷数= = ;②相对原子质量= + 。
二、原子结构示意图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代表,圆圈中的数字代表。
弧线代表,弧线上的数字代表。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决定原子质量的是。
答案:一、分子和原子的比较: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质子中子二、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核质子数电子层电子数 2.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核【考向聚焦】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分子、原子的性质的应用及设计实验证明分子、原子的性质;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排布。
【典题剖析】【典例1】(2008盐城)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剖析】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密度等都是有分子的集合体表现出来;原子不能再分的前提条件是在化学变化中,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
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专题五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四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同步训练

2020 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专题五实验研究题实验研究四相关物质成分的研究同步训练1.(2019 年烟台 ) 潜水器中可使用过氧化钠 (Na2O2 ) 固体做供氧剂,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响的原理是2NaO2+2CO===2NaCO3+O2,为考证该反响产物,某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忽视稀盐酸的挥发 ) 。
(1)装置 A 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_,② __________。
(2)装置 A 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 B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备装置 E 采集的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装置 D 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溶液。
(5)考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响产物: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_________________产物中有氧气置 E 中_反响后取装置 C中少许固体中有未反响的过氧②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完整____________化钠溶解向步骤②反响后所得溶③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_________________产物中有碳酸钠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气体_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2.(2018 年益阳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 ( 受损标签以下图 ) 。
咨询实验老师得悉,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盐溶液。
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以下研究:【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猜想与假定】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假定:①碳酸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氯化钠溶液【议论沟通】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经过议论,以为有一条假定不合理。
(1)请你指出不合理的假设并说明不合理的理由:。
【查阅资料】硫酸钡既不溶解于水又不溶解于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Ba(OH)2的化学性质与 Ca(OH)2相像。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题型突破题型五物质的推断与转化题

5. (2023·陕西)如图所示为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
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
过一步反应能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X一定是Ca(OH)2 B. Y可能是钠盐
C. X与Y不可能都是盐
D. X与Y反应能生成NaOH
第5题
6. (2023·无锡宜兴一模)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利用太阳能可将
解推断类试题的步骤: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 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藏条件。其次,找 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 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为解题突破 口。然后,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 得出初步结论,最后做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第3题
(1) E的化学式为 HCl 。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电
① C→B: 2H2O
2H2↑+O2↑ 。
② G与H: Na2CO3+Ca(OH)2 CaCO3↓+2NaOH 。
③ I与J: Fe+2AgNO3 Fe(NO3)2+2Ag 。
类型二 物质转化类 4. (2023·济宁)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 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B ) A. Ca(OH)2→CaCO3→Ca(HCO3)2 B. CuO→Cu(OH)2→CuSO4 C. H2→H2O→O2 D. NaOH→Na2SO4→NaCl
第2题
(1) 物质E的化学式为
H2O
。
(2) 物质B的用途为 用于灭火(或用于人工降雨等合理答案均
广东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实验探究题

续表
预测 ③能够与 含__C_O__32-_的__盐__ (__或__可__溶__性__ 碳__酸__盐___)_ (填物质类 别)反应
预测的根据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_C_o_C_l_2_溶__液__中___ _含__C_o_2_+_,__C_o_C_O_3 _难__溶__于__水______
续表
(1)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变红,不一定就是碱,也可能是 Na2CO3等碱性物质。 (2)沉淀加入稀盐酸,全部溶解且产生气体,若沉淀不是金属 单质,可确定沉淀中含有碳酸盐,但可能还混有不溶性碱,如 Mg(OH)2。
续表
2. 气体混合物的成分探究 有关气体成分的探究,涉及的知识点有CO、CO2、CH4、NH3、 HCl、O2、H2、N2等气体的制法和检验,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质 和一些反应产物的检验等。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检验要考虑 检验的先后顺序,以排除干扰。如检验CO、CO2、水蒸气、H2 的混合气体时,检验的顺序为水蒸气→CO2→H2→CO。
【实验结论】金属钙能与水反应。经进一步检验,产生的气体 能燃烧。请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_a_+_2_H_2_O_═__═__H_2_↑__ __+_C_a_(__O_H_)__2 _。 【交流与反思】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澄清的原因 是__温__度__降__低__氢__氧__化__钙__溶__解__度__增__大__,__本__来__不__能__溶__解__的__氢__氧__化__钙__ _全__部__溶__解____。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标 准 比 色 卡 ,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 pH<7
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试测试卷(一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共31张PPT)

(3)在试管中加入2 mL 10% NaOH溶液,滴加5% CuSO4溶液4~5滴,生成__蓝___色的Cu(OH)2沉淀,其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_u_S_O_4_+_2_N_a_O_H_=_=_N_a_2S_O_4_+_C_u_(_O_H_)_2_↓_。 (4)参考图S1-8,在()内画出“→”或“—”补 全图例(“→”表示物质间转化,“—”表示物质 间相互反应)。
15.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 正确的是( A ) A.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 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 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C.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 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l)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4_0_g__。 (2)计算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
解:设4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氯化钠的质量为x。
பைடு நூலகம்
NaOH+HCl==NaCl+H2O
40
58.5
40 g×10% x
x=5.85 g
5. 烧烤食物在烟熏、烘烤并发生焦糊过程中,高活 性致癌剂苯并芘(C20H12)的含量比普通食物增加约 10~20倍。下列对苯并芘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它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 B. 它含有6个氢分子 C. 它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 ∶3
6. 我国“高分5号”卫星天线是由钛镍记忆合金制 成的。图S1-2为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镍元素在元 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关于该原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 是( C ) A. 镍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8 B. 镍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C. x的值为18 D. 镍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
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大米酿酒D.玻璃破碎2.下列广东美食中富含淀粉的是()A.客家豆腐B.广式腊肠C.深井烧鹅D.陈村米粉3.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A.B.C.D.4.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硫5.Na2CO3俗称纯碱,侯德榜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Na2CO3属于()A.氧化物B.盐C.有机物D.混合物6.公园里能闻到花香,合理的解释是()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数目变多D.分子发生了分解7.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下列物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A.塑料桶B.纯羊毛衫C.铅笔芯D.青铜铸像8.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
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钇属于金属元素B.钇的原子序数是39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克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9.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A K2CO3溶液(K2SO4)加BaCl2溶液,过滤B 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NaOH溶液(Na2CO3)加入稀硫酸D Zn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缺碘会引起贫血B.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铁制品表面刷漆可防止生锈11.将20g KOH加入100g水中,配制成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OH在水中解离出K+和OH-B.一个K+带一个单位正电荷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向该溶液中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红12.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B.60℃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仍是饱和溶液D.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13.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⑤C.②③D.②④14.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四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1.(2015年揭阳)操作和保存药品不当,标签常常易损毁。
现有四瓶溶液①②③④的试剂标签已破损(如图),但是已经知道这四瓶试剂是NaOH 、Ca(OH)2、Na 2CO 3、KCl 溶液中的一种,某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四瓶破损标签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另外药品只提供盐酸和酚酞溶液):① ② ③ ④【提出问题】标签已经破损的①②③④四瓶溶液分别是什么溶液?【实验探究1】第④瓶试剂肯定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2016年广安)蚊虫叮咬时能在人体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让人痛痒不止。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与探究一】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________性。
【实验与探究二】(1)小明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刚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__________;猜想②: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 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实验时装置C 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②成立。
【评价与反思】E 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年广东)小明在课外阅读中得知: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u(OH)2=====△CuO +X],于是用CuSO 4溶液与KOH 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
(1)生成物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制取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加热氢氧化铜时,发现蓝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生。
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Ⅰ.Cu Ⅱ.Cu2O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在线】(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
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 g·L-1,装置内空气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 g。
(3)按下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Ⅰ(见下表)。
(4)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
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Ⅱ(见下表)。
【实验装置】A B C D【相关数据】【回答问题】(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氧元素。
(4)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
5.(2013年广东) 仓库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装标签模糊不清,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1)操作③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为无气味,现象Ⅲ、Ⅳ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6.(2014年佛山)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工业上主要是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中提炼金属。
(1)赤铁矿在自然界中储藏丰富,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3O 4。
在Fe 3O 4中存在两种不同价态的铁离子,其中13是Fe 2+,23是Fe 3+。
请写出Fe 3O 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主要采用高炉炼铁,常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答一点)。
(4)由于铁的氧化物中Fe 3O 4和FeO 均为黑色,实验室用CO 还原Fe 2O 3得到的铁中是否会含有Fe 3O 4和FeO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资料:FeCl 3溶液与铁发生的反应是2FeCl 3+Fe===3FeCl 2,但FeCl 3溶液不与Fe 3O 4、FeO反应;含有Fe 3+的盐溶液遇到KSCN 溶液时变成红色,利用该反应可检验Fe 3+的存在。
【提出问题】CO 还原Fe 2O 3得到黑色产物的成分是什么?【猜 想】猜想1:Fe ; 猜想2:Fe 和Fe 3O 4;猜想3:Fe 和FeO ; 猜想4:____________。
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 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 约为10,由此得出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______________。
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探究实验三】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下图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3)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进行探究。
【知识回顾】能产生氢气的化学反应:①水电解;②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讨论交流】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该反应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种物质更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大家设计了如下实验:A B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1)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反应的快慢、收集的难易、____________等。
(2)用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制得的气体中可能会增加的杂质为__________。
实验探究四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演练·专项提升】1.[实验探究1]KCl[实验探究2]三瓶溶液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钠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NaOH[反思与交流]标签应向手心2.[实验与探究一]酸[实验与探究二](2)二氧化碳 Ⅰ.不成立 Ⅱ.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评价与反思]燃烧除去一氧化碳,避免空气污染3.(1)H 2O(2)CuSO 4+2KOH===Cu(OH)2↓+K 2SO 4(3)Cu 和Cu 2O Cu 2O解析:[进行实验]①铜与硫酸不反应,由化学方程式Cu 2O +H 2SO 4===Cu +CuSO 4+H 2O 知,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减少。
②过滤、洗涤、干燥,得红色固体,说明1.44 g 红色固体一定有Cu 2O 。
4.(1)CaO +H 2O===Ca(OH)2(2)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 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3) 0.54 0.48 没有(4)解:设气体X 的化学式为N m H n 。
氮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14 m n =1.15 g·L -1×0.2435 L 0.54 g -0.48 gm n ≈13答:气体X 的化学式为NH 3。
5.(1)加速溶解 (2)碳酸氢铵 铵根 硫酸铵(NH 4)2SO 4+Ba(NO 3)2===BaSO 4↓+2NH 4NO 3 NH 4Cl NH 4Cl +AgNO 3===AgCl↓+NH 4NO 3(3)NH 4NO 3 尿素(或硝酸钾、硝酸钠等)6.(1)Fe 2O 3(2)Fe 3O 4+8HCl===2FeCl 3+FeCl 2+4H 2O(3)生成用于还原铁矿石的还原性物质CO(合理即可)(4)[猜 想]Fe 、Fe 3O 4和FeO[实验探究]Ⅱ.取第Ⅰ步过滤所得固体装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随后滴入几滴(或少量)KSCN 溶液Ⅲ.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探究实验一]碱性[探究实验二]产生大量气泡[探究实验三](3)氯化钙 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4)2NaHCO 3=====△Na 2CO 3+CO 2↑+H 2O8.[讨论交流]2H 2O=====通电2H 2↑+O 2↑[分析与结论]发烫 反应速率适中Zn +H 2SO 4 === ZnSO 4+H 2↑[知识拓展](1)反应条件(或成本、气体纯度等)(2)氯化氢(或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