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人教版[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课件]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课件]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
请大家玩一玩这个游戏,并思考,如何猜想能更快地猜中?至少猜想几次 就一定能猜中?多做几次游戏,检验一下你的猜数策略是否有效.
50
猜想
回答
0 0与50的中间数→ 25 25与50的中间数→ 38 38与50的中间数→ 44
47 49 50
小了 小了 小了 小了 小了 小了

-30
猜想
回答
0 0与-50的中间数→ -25 -25与-50的中间数→ -38 -25与-38的中间数→ -32
3.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__它__本__身__;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 __它__的__相__反__数__;0的绝对值是__0__.即
(1)如果a>0,那么__|a_|_=__a_; (2)如果a=0,那么__|a_|_=__0_; (3)如果a<0,那么__|a_|_=__-__a_.
4.绝对值的非负性: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总是__正__数__或__0__. 即对任意有理数a,总有__|a_|_≥__0__.若|a|+|b|=0,则必有__a_=__b_=___0__.
示的数大,可得a,b,-a,-b的大小关系为b<-a<a<-b.
在对多个数进行大小 比较时,运用数轴比较法 比较合适.
数学活动——猜数游戏
两个人合作,按下面的步骤完成游戏: (1)第一位同学默想一个-50~50的整数记住; (2)第二位同学对第一位同学默想出的数提出一个猜想,第一位同学比较 这个数和自己心中所想数的大小,然后回答“大了”“小了”或者“相等”, 若相等则说明第二位同学猜中; (3)若第二位同学没有猜中,则根据第一位同学的回答,调整猜想; (4)重复步骤(2)(3),直到猜中.
5.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方法: 方法1:求某个数的绝对值,首先要确定这个数的__符__号___,然后根 据__绝__对__值___的__性__质___进行求值. 方法2:根据__绝__对__值__的__几__何__意___义__进行求解.

人教版初一数学 1.1 正数和负数PPT课件

人教版初一数学 1.1   正数和负数PPT课件
方法总结:解题时一定要先弄清“基准”,再还原数据.
巩固练习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C ) A. 0℃表示没有温度 B. 0表示什么也没有 C. 0是非正数 D. 0既可以看作是正数又可
以看作是负数
巩固练习
解释图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10℃表示白天温度为零上10℃ -5℃表示晚上温度为零下5℃
它们以什么为基准?
0℃
巩固练习
下面是某存折中记录的支出、存入信息,试着说说其中 “支出或存入”那一栏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
存折中的正数表示存入, 反之,负数表示支出.
当堂训练
基础巩固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加正号的数是正数,加负号的数是负数 B. 0是最小的正数 C. 字母a既可是正数,也可是负数,也可是0 D. 任意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巩固练习
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零上5°C记作+5 °C,那么零下3°C记作什么?
记作-3°C. (2)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 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 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什么?物体原地不动记为什么?
+2米表示一个物体向东运动2米; 物体原地不动记为0米.
探究新知
例2(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 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下图是吐鲁番盆地的示意图,你能用语言表述它与海平 面的高度关系吗?它的含义是什么?
记为+8848.86m 8848.86m
珠 穆
高度看作0米



155m
海平面
吐鲁番盆地 记为-155m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0的意义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对基准量 【思考】 0只表示没有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至第四章知识总结复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至第四章知识总结复习课件

指数分别相等.
解:
mn=+25,=3,解得
m=-2, n=2.
所以 mn=(-2)2=4.
针对训练
3、若5x2 y与x m yn是同类项,则m=2( ) ,n=1( ) 若5x2 y与x m yn的和是单项式,则m=2( ) , n=1( )
只有同类项才 能合并成一项
考点三 去括号
例3 已知A=x3+2y3-xy2,B=-y3+x3+2xy2, 求:(1)A+B;(2)2B-2A. 【解析】 把A,B所指的式子分别代入计算. 解:(1)A+B=(x3+2y3-xy2)+(-y3+x3+2xy2)
5.绝对值 (1)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6.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2)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例4 若A是一个三次多项式,B是一个四次多项式,
则A+B一定是( B )
A.三次多项式 B.四次多项式或单项式
C.七次多项式
D.四次七项式
【解析】A+B的最高次项一定是四次项,至于是否含 有其它低次项不得而知,所以A+B只可能是四次多项式或 单项式.故选B.
你能举出对应 的例子吗?
针对训练
5.若A是一个四次多项式,B是一个二次多项式, 则A-B( ) C
第一章 有理数
小结与复习
要点梳理
考点讲练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要点梳理
一、正数和负数 1.小学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2.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PPT课件

2/ 3 化简(1)-|-2/3|=___ ;
1/
由绝对值求数
3. 若|a|=3,则a=____ -1 ±3 ;|a+1|=0,则a=____ 若|a+1|=3,则a=____ 2,-4
1 4、已知a>0,ab<0,化简|a-b+4|-|b-a-3|=_____ 。
5、若
a a
> ,若 =1,则a____0
×
×
考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一、按整数、分数分类:
整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二、按正数、负数分类: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有 理 数
有 理 数
0 负有理数
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1、0和正数 叫非负数 2、0和负数 叫非正数
3、0和负整数 叫非正整数
4、0和正整数叫非负整数 也叫自然数
分数 。 5、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属于_____
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1、(-4) × 8=8 ×(-4) ab=ba 乘法交换律: 2、[(-8)+5]+(-4)=(-8)+[5+(-4)] 加法结合律:( a+b)+c=a+(b+c) 2 1 2 1 3、 (6) [ ( )] (6) (6) ( ) 3 2 3 2 分配律: a(b+c)=ab+bc 4、[29×(-5/6)] ×(-12)=29×[(-5/6) ×(-12)] 乘法结合律:(ab)c=a(bc) 5、(-8)+(-9)=(-9)+(-8) 加法交换律: a+b=b+a
乘法三结合 1、积为整数结合 解 题 技 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有理数PPT课件(第1课时有理数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有理数PPT课件(第1课时有理数的概念)

2017 √


4
3
√√

-4.9



0

-12 √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有理数的分类 你能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对有理数分类吗?
探究新知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探究新知
质疑探索 学了有理数的分类后,有没有一些数不是有理数呢? 探究总结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所以也是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不是分数,就不是有理数.
-3, + 1 ,0, 4,,+2.12,-0.65,+300%,-0.6,22 .
2
7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把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例2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
易错提醒
-3,
+
1 ,0, 2
4,,+2.12,-0.65,+300%,1先-0.像.化6, +简3270成20.%整数这的种数可是以
第一章 有理数
1.2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 1.2.1 有理数的概念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理数的定义. 2. 会判断一个数是整数还是分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 知道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概念 某天毛毛看报纸,见到下面一段内容:冬季的一天,某地 的最高气温为6℃,最低气温达到-10℃,平均气温是0℃,而 同一天北京的气温为-3℃~7℃. 问题1:这里面出现的数是什么数? 6,7是正数; -10,-3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课件]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课件]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
解:因为 |a-3|+|b-2|=0, |a-3|≥0,|b-2|≥0, 所以 a-3=0,b-2=0. 所以 a=3,b=2. 所以 a+b=3+2=5.
巧用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值: 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 若 |a|+|b|=0,则必有 a=b=0.
绝对值
绝对值的定义
求绝对值的方法
绝对值的性质
绝对值的非负性 绝对值与相反数
试一试,看能不能发现规律.
4
4
(1)|+2|=___2___, 5 = 5
(2)|0|=___0___;
,|+5.2|=__5_._2__;
(3)|-3|=___3___,|-1.5|=___1_.5__,|-5.2|=___5_.2__.
4
-5.2 -3 -1.5 0 5 +2
+5.2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C.0
解析:因为 a=-5,所以|a|=5. 又因为|a|=|b|,所以|b|=5, 所以 b=±5.
D.±5
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 或者互为相反数.
例3 若整数 a,b 满足等式 |a-3|+|b-2|=0,则 a+b 的值是多少?
分析:根据等式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可知a-3=0,b-2=0,即可 求出 a,b 的值,从而求出 a+b 的值.
归纳 我们可以得到绝对值的性质如下: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如果 a>0,那么|a|=a.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如果 a<0,那么|a|=-a.
0得到绝对值的性质如下: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总 是正数或0.即对任意有理数 a, 总有|a|≥0.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
(第4课时)

人教版初一数学 1.2.4 绝对值PPT课件

人教版初一数学 1.2.4  绝对值PPT课件

-1 5
= 1; 5
|-2.8|=2.8.
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题
化简: | 0.2 |=__0_.2___;
-2 3 7
=__2_73___;
| b |=__-_b___ (b<0); | a – b | =__a_-_b__(a>b).
当堂训练
拓广探索题 正答式:排第五球个比排赛球对的所质用量的好一排些球,重因量为是它有的严绝对格值规最定小的,,也现就检是离查标5个准排重 球量的的重克数量最,近超.过规定重量的克数记作正数,不足规定重量的克数 记作负数,检查结果如下:
第一章 有理数
1.2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 1.2.4 绝对值
学习目标
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会求一个数(不涉及字母)的绝对值. 3.会求绝对值已知的数. 4.了解绝对值的非负性,并能用其非负性解决相关问题.
导入新课
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km,到 达A、B两处.
|5|= 5 |3.5|= 3.5 |-3|= 3 |-4.5|= 4.5 |0|= 0
-3 -4.5
0
5
0 3.5 0
0
01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绝对值的性质 观察这些表示绝对值的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5|=5 |100|=100 |-4.5|=4.5
|-10|=10 |-3|=3 |-5000|=5000
探究新知
例如,下图所示:
-5到原点的距离是5, 所以-5的绝对值是5, 记作|-5|=5.
-6
-5
-4
-3
-2
0 1
|-5| = 5
-1
0到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 0的绝对值是0,记作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多做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 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培养数学素养。
建立错题本
将做错的题目记录下来 ,分析错误原因,避免 重复犯错。
02 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的概念与性质
有理数的定义
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 的数,形如 a/b(b≠0) 。
有理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 。
有理数的性质
具有顺序性、稠密性、可 数性等。
整式的分类
单项式和多项式,其中多项式是 由一个或多个单项式组成的整式

整式的次数
整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如 $2x^2 + 3x + 4$ 的次数为 $2$

整式的加减运算
整式的加法
整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同类项合并,不同类项直接相加,如 $(2x^2 + 3x + 4) + (x^2 - 2x + 1) = 3x^2 + x + 5$。
D
谢谢聆听
用于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02
直方图
用于表示数据分布情况,反映数据的集中趋 势和离散程度。
04
03
01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平均数
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 平,用于比较不同组数 据的差异。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 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 的数,用于描述数据的 集中趋势。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 多的数,用于描述数据 的集中趋势。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加法运算
减法运算
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 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
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
6
4、除法: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a
.
3
绝对值:
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
开原点的距离。数 a的绝对值记为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0的绝对值是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即:
a a(a 0)
a a(a 0)
例如: 3 3
5 5
.
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即负数<0<正数。 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D点表示_0_:
E点表示_1_.5。
.
2
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例如:2和-2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例如:5+(-5)=0
一个数 a相反数是 a。
例如: 3的相反数是-3 -4的相反数是-(-4)=4
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
1
a 的倒数是 。
3、乘法交换律: abba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分配律: a(bc)ab ac
有理数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
算括号里面的。
注意:同级运算要由左到右进行。
.
8
测试:
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6.5,这个数是__6_.5_。 2、绝对值小于3的非负整数是___0,1_,2___。
例:
比较大小 : 2 __ 0 . 6 3
解:
因为 : 2 2 , 0 . 6 0 . 6 33
2 0 .6 3 所以 : 2 0 . 6
3
.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1、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
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整数
{ 有理数
{ { 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 {{ 有理数
正有理数 0 负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
1
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如上图:
A点表示__2;
B点表示_2_;
C点表示__3;
5、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运算可以化为乘法运算进行:
即: an a a a
n
a是底数, n是指数, a n 是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偶数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次幂都是0。
.
7
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加法结合律: a (b c) (a b ) c
3、
1
1 9
9
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1_0 __。
4、 (1)2002(22)___4__。
5、如果 a2 16 ,那么 a__4_。__
6、 若a3,b5,则ab_8_或_2 ______
7、计算:
(1)1(21)23732 2 3 48 3
1 24
(2)0.25 (2)(13)0.6 1
35
.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