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模式识别》

课程实验报告

学号 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____ 授课班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 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格式如下(必要任务必须写上,可选的课后实验任务是加分项,不是必要任务,可不写):

实验一、Fisher分类器实验

1.实验原理

如果在二维空间中一条直线能将两类样本分开,或者错分类很少,则同一类别样本数据在该直线的单位法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大多数都应该超过某一值。而另一类数据的投影都应该小于(或绝大多数都小于)该值,则这条直线就有可能将两类分开。

准则:向量W的方向选择应能使两类样本投影的均值之差尽可能大些,而使类內样本的离散程度尽可能小。

2.实验任务

(1)两类各有多少组训练数据?(易)

(2)试着用MATLAB画出分类线,用红色点划线表示(中)

(3)画出在投影轴线上的投影点(较难)

3.实验结果

(1)第一类数据有200组训练数据,第二类数据有100组训练数据。

(2)如图所示,先得出投影线的斜率,后求其投影线的垂直线的斜率,即分类线的斜率,再求分类线的过的中垂点,加上即可得出。

画出红线代码:m = (-40:0.1:80);

kw = w(2)/w(1);

b = classify(w1, w2, w, 0);

disp(b);

n = (-1/kw).* m + b;

plot(m,n,'r-', 'LineWidth', 3);

(3)画出投影上的投影点

如图,点用X表示。

代码:

u = w/sqrt(sum(w.^2));

p1 = w1*u*u';

plot(p1(:,1),p1(:,2),'r+')

p2 = w2*u*u';

plot(p2(:,1),p2(:,2),'b+')

实验二、感知器实验

1.实验原理

(1)训练数据必须是线性可分的

(2)最小化能量,惩罚函数法-错分样本的分类函数值之和(小于零)作为惩罚值(3)方法:梯度下降法,对权值向量的修正值-错分样本的特征向量

2.实验任务

(1)训练样本不线性可分时,分类结果如何?

(2)程序33-35行完成什么功能?用MATLAB输出x1、x2、x的值,进行观察(中)(3)修改程序,输出梯度下降法迭代的次数(易);

3.实验结果

(1)在创建样本时,故意将两组数据靠近,实现训练样本非线性。

训练样本

由于训练样本不是非线性的,所以无法保证收敛,得不出结果,在运行非线性样本时,无法得到收敛,所以我的程序也经常卡住,只能重启matlab。

(2)程序33-35行在计算得出训练样本,x1加上全为1的一维矩阵得到新的x1,x2也如此,只不过x2全部取烦,取负。

最后得到X = [x1;x2],为下面应用于感知器算法做准备。

(3)通过增加一些代码可得,梯度下降法迭代次数为1244次。

实验三、BP网络预测实验

1.实验原理

学习过程中由信号的正向传播与误差的逆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正向传播时, 模式作用于输入层, 经隐层处理后, 传入误差的逆向传播阶段, 将输出误差按某种子形式, 通过隐层向输入层逐层返回, 并“分摊”给各层的所有单元, 从而获得各层单元的参考误差或称误差信号, 以作为修改各单元权值的依据. 权值不断修改的过程, 也就是网络学习过程. 此过程一直进行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准逐渐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或达到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 BP网络模型包括其输入输出模型, 作用函数模型, 误差计算模型和自学习模型。

BP网络由输入层, 输出层以及一个或多个隐层节点互连而成的一种多层网, 这种结构使多层前馈网络可在输入和输出间建立合适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又不致使网络输出限制在-1和1之间. 见图1。

2.实验任务

(1)将net = newff(inputn,output, [5,5]),均方误差,运行时间如何变化,与

net = newff(inputn,output, 5)进行对比

(2)net = newff(inputn,output, 5)中的5,设置为6,7,8,9,10,分别观察均方误差,运行时间的变化

3.实验结果

(1)任务1

当net = newff(inputn,output, 5)时,结果如图:

当net = newff(inputn,output, [5,5])时,结果如图:

前者为一个隐藏层,中有5个隐藏节点,第二个为有两个隐藏层,各有5个隐藏节点。

两者从实验结果中,均方误差后者更小,运行时间上后者需要时间长,因为其隐藏层多一层,迭代次数增加。结论为,利用两层隐藏节点比一层误差小,效果更好。

(2)任务2

当net = newff(inputn,output, 6)时如下图,

当net = newff(inputn,output, 7)时如下图,

下面为隐藏节点为8和9的结果:

结论:随着隐藏节点的增加,运行时间逐渐变长,但是均方误差不一定越来越小,而且可能出现误差越来越大的情况,说明隐藏节点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佳值,在最佳值往上或往下,误差都会变大,例如此实验中5便是最佳隐藏节点数。

实验四、SVM实验

1.实验原理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是一种二分类模型,它的基本模型是定义在特征空间上的间隔最大的线性分类器,间隔最大使它有别于感知机;SVM还包括核技巧,这使它成为实质上的非线性分类器。SVM的的学习策略就是间隔最大化,可形式化为一个求解凸二次规划的问题,也等价于正则化的合页损失函数的最小化问题。SVM的的学习算法就是求解凸二次规划的最优化算法。

svm是一个二分器,只能用于2类样本的分类,现在我们将它推广到多类问题。本文是

对svm进行推广到能够处理多类问题。采用一对一的投票策略。将a、b、c、d 4类样本两类两类的分成训练集,即(a,b)、(a,c)、(a,d)、(b,c)、(b,d)、(c,d),

得到6个(对于n类问题,为n(n-1)/2个)svm二分器。在测试的时候,把测试样本x依次送入这6个二分器,采取投票形式,最后得到一组结果。投票是以如下方式进行。初始化:vote(a)=vote(b)=vote(c)=vote(d)=0. 投票过程:如果使用训练集(a,b)得到的分类器将x判定为a类,则vote(a)=vote(a)+1,否则vote(b)=vote(b)+1;如果使用(a,c)训练的分类器将x判定为a类,则vote(a)=vote(a)+1,否则vote(c)=vote(c)+1;...;如果使用(c,d)训练的分类器将x判定为c类,则vote(c)=vote(c)+1,否则vote(d)=vote(d)+1。最终判决:max(vote(a),vote(b),vote(c),vote(d))。如有两个以上的最大值,则一般可以简单地取第一个最大值所对应的类别。

2.实验任务

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如果不归一化,程序错误率如何呢?请修改程序进行观察。

3.实验结果

因为归一化很有可能提高精度,,例如一共特征值域范围非常大,那么距离计算就主要取决于这个特征,从而于实际情况相悖。而且归一化还可以提高求解最优解速度,更快地收敛。如果不进行归一化处理,程序错误率较高,最后进行分类的时候也出现了大量的错误归类现象。

如下两图中,左图是进行归一化处理的,右图则没有进行归一化处理,右边在执行的时候,收敛较慢,且分类结果有较大的误差,远远没有归一化的好。

实验五、决策树分类器实验

1.实验原理

决策树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它提供一种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什么值的类似规则的方法。决策树分为分类树和回归树两种,分类树对离散变量做决策树,回归树对连续变量做决策树。

一棵决策树的生成过程主要分为以下3个部分: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指从训练数据中众多的特征中选择一个特征作为当前节点的分裂标准,如何选择特征有着很多不同量化评估标准标准,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决策树算法。

决策树生成:根据选择的特征评估标准,从上至下递归地生成子节点,直到数据集不可分则停止决策树停止生长。树结构来说,递归结构是最容易理解的方式。

剪枝:决策树容易过拟合,一般来需要剪枝,缩小树结构规模、缓解过拟合。剪枝技术有预剪枝和后剪枝两种。

决策树的基本构造方法有ID#算法,理论基础为熵。如果一个时间有k中可能的结果,每种结果对应的概率为Pi,i = 1,2,…,k,则用I表示该事件的不纯度:计算如下:

∑=-=+++-=k i i

i k k P P P P P P P P I 122222121log )log log log (Λ

这反映了节点的熵不纯度。

2. 实验任务

利用决策树的程序,编写一个随机森林分类器,采用决策树,通过投票的方法,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试比较决策树与随机森林的分类错误率。(中)

提示:随机森林的实现步骤:

重采样、决策树分类、投票决策。

3. 实验结果

随机森林算法我利用python 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1)从样本集中用Bootstrap 采样选出n 个样本;

(2)从所有属性中随机选择K 个属性,选择出最佳分割属性作为节点创建决策树;

(3)重复以上两步m 次,即建立m 棵决策树;

(4)这m 个决策树形成随机森林,通过投票表决结果决定数据属于那一类

具体关键步骤代码:

#######################随机森林模型

### n_estimators :迭代次数,每次迭代为Y 产生一个模型

forest =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 =100, criterion ='gini', max_depth =1, random_state =0) forest.fit(x_train, y_train)#max_depth 一般不宜设置过大,把每个模型作为一个弱分类器

#模型效果评估

score = forest.score(x_test, y_test)

print ("准确率:%.2f%%" % (score * 100))

forest_y_score = forest.predict_proba(x_test)# prodict_proba 输出概率

下图一为决策树分类器,图2为随机森林分类

由此可见,多个决策树形成的随机森林效果要好于决策树分类。

并且随机森林通过调参等方法可以使得正确性进一步提升。

我还计算出了随机森林中树数目、深度和错误率的关系如图:

当树深度越深,数目越大,错误率也就越小。

实验六、AdaBoost分类器实验

1.实验原理

AdaBoost的基本原理是将多个弱分类器进行合理的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强分类器。AdaBoost采用的是迭代的思想,每次迭代只会训练一个弱分类器,然后计算好的弱分类器将会参与下次迭代的使用。也就是说N次迭代就有N个弱分类器,其中N-1是训练好的,参数不会变,第N个迭代器是对前N-1个迭代器没分对的数据,进行分类。最终的效果要看着N个弱分类器的综合效果。

AdaBoost的两种权重一种为数据权重、一种为分类器权重

(1)数据权重:用于确定分类器权重(弱分类器寻找其分类最小的决策点,找到之后用这个最小的误差计算出弱分类器的权重)

最开始每个店的权重都相同,错误就会增加权重。

每训练一个弱分类器就会调整每个店的权重,上一轮训练中被错误分类点的权重增加,促使下一轮着分析错误分类点,达到“你分不对我来分的”效果。

由于每个分类器都会关注上个分错的点,那么也就是说每个分类器都有侧重。

(2)分类器权重:说明了弱分类器在最终决策中拥有发言权的大小

每个分类器都有可能分对其上一个分类器美分对的数据,同时针对上一个分类器分队的数据也可能没有分队。这就导致了分类器中都有各自最关注的点,这就说明每一个分类器都只关注训练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全部分类器组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那么最终的结果是通过加权“投票“决定的,权重的大小是根据弱分类器的分类错误率计算出来的。

AdaBoost算法流程

2.实验任务

1.程序Bp_Ada_Sort.m中,45-46行程序中有何作用?

2. AdaBoost弱分类器你认为此程序中弱分类器设计多少最合适?请结合强分类器错误率、弱分类器错误率、程序运行时间,并通过实验结果说明。

3.实验结果

(1)程序Bp_Ada_Sort.m中,45-46行程序中

找到训练数据预测得出的test_simu1(i,:)中大于0的数值和小于0的数值,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步将aa根据所得到的kk1和kk2取1或者-1,通过正负1来统计错误样本。(2)

当弱分类器分类的为5个时:

强分类器分类误差率=0.0486

弱分类器分类误差率=0.0586

当弱分类器分类的为10个时:

强分类器分类误差率=0.0400

弱分类器分类误差率=0.0571

当弱分类器分类的为20个时:

强分类器分类误差率=0.0429

弱分类器分类误差率=0.0560

当弱分类器分类的为30个时:

强分类器分类误差率=0.0400

弱分类器分类误差率=0.0541

通过多次改参数,最后得出结论,当弱分类器个数较少时(<5),强分类器和弱分类器的分类误差率较大,当增加至10个时候,出现好转的情况,强分类器分类误差率稳定在0.4左右,弱分类器分类误差率稳定在0.55左右,时间上则是个数越多,程序运行时间越长。

所以当个数超过10时,运行时间增加,继续提高弱分类器的数量,错误率并没有明显改进。所以选择弱分类器个数为10则是最佳选择。

实验七、主成分分析实验

1.实验原理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即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降维算法。PCA的主要思想是将n维特征映射到k维上,这k维是全新的正交特征也被称为主成分,是在原有n维特征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出来的k维特征。PCA的工作就是从原始的空间中顺序地找一组相互正交的坐标轴,新的坐标轴的选择与数据本身是密切相关的。其中,第一个新坐标轴选择是原始数据中方差最大的方向,第二个新坐标轴选取是与第一个坐标轴正交的平面中使得方差最大的,第三个轴是与第1,2个轴正交的平面中方差最大的。依次类推,可以得到n个这样的坐标轴。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新的坐标轴,我们发现,大部分方差都包含在前面k个坐标轴中,后面的坐标轴所含的方差几乎为0。于是,我们可以忽略余下的坐标轴,只保留前面k个含有绝大部分方差的坐标轴。事实上,这相当于只保留包含绝大部分方差的维度特征,而忽略包含方差几乎为0的特征维度,实现对数据特征的降维处理。

基于特征值分解协方差矩阵实现PCA算法:

输入:数据集,需要降到k维。

1) 去平均值(即去中心化),即每一位特征减去各自的平均值。

2) 计算协方差矩阵,注:这里除或不除样本数量n或n-1,其实对求出的特征向量没有影响。

3) 用特征值分解方法求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4) 对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序,选择其中最大的k个。然后将其对应的k个特征向量分别作为行向量组成特征向量矩阵P。

5) 将数据转换到k个特征向量构建的新空间中,即Y=PX。

2.实验任务

(1)程序的运行结果分别是什么?这两个实验结果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2)分别画出第一和第二主特征向量对应的直线,类似于上页中红色和蓝色的直线(直线的法向量就是第一第二主特征向量)

3.实验结果

(1)公司财务数据进行降维的主成分分析程序结果

(2)乳腺癌数据进行降维的主成分分析程序结果

两个实验都实现了数据降维,但分布比较分散,不集中。

实验八、基于本征脸方法的人脸识别实验

1.实验原理

K-L变换( Karhunen-Loeve Transform)是建立在统计特性基础上的一种变换,有的文献也称为霍特林(Hotelling)变换,因他在1933年最先给出将离散信号变换成一串不相关系数的方法。K-L变换的突出优点是去相关性好,是均方误差(MSE,Mean Square Error)意义下的最佳变换,它在数据压缩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K-L(Karhunen-Loeve)变换形式

设X=(X1,X2,…,XN)T为N维随机矢量,mX=E(X)和CX=E{(X-mX)(X-mX)T}分别为其平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ei和λi分别为CX的特征向量和对应的特征值,其中i=1,…,N,并设特征值已按降序排列,即λ1≥λ2≥…≥λN,则K-L变换式为: [1]

Y=A(X-mx) (1.1)

其中变换矩阵A的行为CX的特征值,即:

K-L变换的性质

①Y的均值向量为零向量0。即:

mY=E{Y} =E{A(X-mX)}=0 (1.2)

②K-L变换使矢量信号各分量不相关,即变换域信号的协方差为对角矩阵。

③K-L反变换式为:

X=A-1Y+mX=ATY+mx (1.3)

④K-L变换是在均方误差准则下失真最小的一种变换,故又称作最佳变换。

这条性质与压缩编码有关。其意义是,如果在数据传输中只传送变换后的前n个系数组成的矢量,则根据这n个系数得到的恢复值可以得到最小的均方误差,其值为:

上式表明,在K-L变换下,最小均方误差值等于变换域中矢量信号的最小的N-n个方差的和。特别有意义的是,如果这些分量的均值为零,则在恢复时只要把这些分量置零,便可以使均方误差最小。

K-L变换虽然具有MSE意义下的最佳性能,但需要先知道信源的协方差矩阵并求出特征值。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维数较高时甚至求不出来。即使能借助计算机求解,也很难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而且从编码应用看还需要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接收端。这些因素造成了K-L变换在工程实践中不能广泛使用。人们一方面继续寻求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快速算法,另一方面则寻找一些虽不是“最佳”、但也有较好的去相关与能量集中的性能且容易实现的一些变换方法。而K-L变换就常常作为对这些变换性能的评价标准。

K-L变换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2.实验任务

选择两人脸,每个人脸录制两张不同表情的图片,这四张图片作为训练样本,现将其中一张人脸作为测试样本。

运行程序eigenFace.m;

(1)请利用eigenFace.m正确识别测试样本,显示三张本征脸(请将这三张本征脸图像复

制到报告中);

(2)程序实现分利用一种简化方法,具体分类的原理是什么?

(3)如果是一张本征脸或两张本征脸,还能正确识别吗?请修改程序,利用运行结果说明以上问题;

3.实验结果

(1)本征脸

(2)首先是将训练样本形成特征脸的投影,再读入的测试样本,计算测试样本在三个特征脸上的投影,在经过计算得出真正检测出脸的索引,得出结果。

(3)不能正确识别,识别误差较大。

实验结果表明,在输入特征脸后,识别误差达到34%,误差较大,识别正确率下降。

实验九、混合高斯模型实验

1.实验原理

(1)GMM 由K个 Gaussian 分布组成

(2)每个 Gaussian 称为一个“Component”

(3)这些 Component 线性加成在一起就组成了 GMM 的概率密度函数p(x):

2.实验任务

(1)给定GMM的程序和数据X(用MATLAB 程序生成),共有三类,每类都成正态分布;

X = [randn(100,2)+ones(100,2);randn(100,2)-ones(100,2);randn(100,2)+[ones(100,1),-o nes(100,1)]];

使用GMM的程序gmm.m对这个样本集分类,(提示新建一个脚本如testGMM.m,然后调用gmm 函数对X进行聚类)用不同颜色标识聚类。(用MATLAB画出图示的效果)

(2)GMM程序中返回的PX中存放的是什么?根据实验结果说明。

用颜色显示PX的值,请实验显示出来。从实验看出,GMM是软聚类还是硬聚类?

3.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

(2)Px存放了每个点属于每个聚类的概率的大小,此分类为软分类,把数据以一定概率分到各类中,又被称为模糊分类,下面为部分点的概率。

实验十、k均值聚类算法实验

1.实验原理

多次迭代,逐步调整类别划分,最终使某准则达到最优。

三个要点:

①选某种距离作为样本相似性度量

②定义某个准则函数,用于评价聚类质量。

③初始分类方法及迭代算法

2.实验任务

(1)通过实验说明,最合适的聚类数量是什么?(提示:比较平方误差和)

(2)比较kmeans算法和混合高斯模型,哪个模型的聚类效果更好?混合高斯模型比kmeans 算法能获得更多的信息量,这多出来的信息量是什么?

3.实验结果

(1)下面利用两种方法来得到最佳的聚类数量

①手肘法

手肘法的核心指标是SSE(sum of the squared errors,误差平方和),随着聚类数k的增大,样本划分会更加精细,每个簇的聚合程度会逐渐提高,那么误差平方和SSE自然会逐渐变小。并且,当k小于真实聚类数时,由于k的增大会大幅增加每个簇的聚合程度,故SSE 的下降幅度会很大,而当k到达真实聚类数时,再增加k所得到的聚合程度回报会迅速变小,所以SSE的下降幅度会骤减,然后随着k值的继续增大而趋于平缓,也就是说SSE和k的关系图是一个手肘的形状,而这个肘部对应的k值就是数据的真实聚类数。

关键代码(python):利用循环,计算不同的k值得误差平方和。

可以看到在k=2后,k=3时下降幅度会很大,k=4时有放缓。

②轮廓系数法

该方法的核心指标是轮廓系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某个样本点Xi的轮廓系数定义

如下:

求出所有样本的轮廓系数后再求平均值就得到了平均轮廓系数。平均轮廓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1],且簇内样本的距离越近,簇间样本距离越远,平均轮廓系数越大,聚类效果越好。那么,很自然地,平均轮廓系数最大的k便是最佳聚类数。

关键代码:

可以看到在k=3时轮廓系数最大,那么k=3便是最佳聚类数。

下面展示各个不用聚类数的效果:

聚类数量为2的时候聚类数量为3的时候

聚类数量为4的时候聚类数量为5的时候

最后根据实验得聚类数量为3得时候聚类效果更佳。

(2)kmeans算法和混合高斯模型,混合高斯模型聚类效果更好,因为混合高斯模型为软聚类,把数据以一定概率分到各类中,而不是像kmeans这样的硬聚类,把数据确切的分到哪一类中,是1类就不会是2类。多出来的信息量就是对于每一个数据的概率分布。

实验总结

通过《模式识别》这门课程,对模式识别实际的数值计算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更加深了对模式识别课程的理解,在上网课的时候对一些概念比较模糊,通过这次实验,把上课学的东西应用于实验,用代码敲出来程序来,比光看PPT有用的多,同时,我的matlab水平也有提升,可以比较灵活应用矩阵数组等。

在这次模式识别实验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算法,对以后机器学习的研究也会有更好的基础,例如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以及线性分类器,非线性分类器,还学会了如何从数据中选择和提取特征,以及相关的一系列算法。

在实验中有几个实验感觉还是比较难的,例如主成分分析,需要弄清楚它具体分析步骤,如何实现降维等等,要真正把算法弄透彻才能把实验做好。最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本次课程的所有实验,谢谢大家。

实验报告要求

1. 书写格式:标题采用“宋体小四号”,正文使用“宋体五号”,打印页码,页眉页脚使用第3页参考格式。

2. 内容: 每个实验不要超过3页,最后一页总结,正反面打印。一份实验报告不要超过15张纸(即30页)。

3. 装订和打印:封面为第一页,无需打印封底。按照上面的格式采用A4纸打印。装订时:订书钉在报告左边沿装订三个,上中下各一个(对齐)。

4.交实验报告:一人一份。先交至班长或学习委员处,收齐交至卓越楼1112办公室。截止时间:19周周一下午五点以前(过期不收)。

模式识别实验指导书

类别1234 样本x 1x 2x 1x 2x 1x 2x 1x 2 10.1 1.17.1 4.2-3.0-2.9-2.0-8.4 2 6.87.1-1.4-4.30.58.7-8.90.23-3.5-4.1 4.50.0 2.9 2.1-4.2-7.74 2.0 2.7 6. 3 1.6-0.1 5.2-8.5-3.25 4.1 2.8 4.2 1.9-4.0 2.2-6.7-4.06 3.1 5.0 1.4-3.2-1.3 3.7-0.5-9.27-0.8-1.3 2.4-4.0-3. 4 6.2-5.3-6.7 80.9 1.2 2.5-6.1-4.1 3.4-8.7-6.4 9 5.0 6.48.4 3.7-5.1 1.6-7.1-9.7 10 3.9 4.0 4.1-2.2 1.9 5.1-8.0-6.3 实验一 感知器准则算法实验 一、实验目的: 贝叶斯分类方法是基于后验概率的大小进行分类的方法,有时需要进行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而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通常需要大量样本才能进行,随着特征空间维数的增加,这种估计所需要的样本数急剧增加,使计算量大增。 在实际问题中,人们可以不去估计概率密度,而直接通过与样本和类别标号有关的判别函数来直接将未知样本进行分类。这种思路就是判别函数法,最简单的判别函数是线性判别函数。采用判别函数法的关键在于利用样本找到判别函数的系数,模式识别课程中的感知器算法是一种求解判别函数系数的有效方法。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编制程序,实现感知器准则算法,并实现线性可分样本的分类。 二、实验内容: 实验所用样本数据如表2-1给出(其中每个样本空间(数据)为两维,x 1表示第一维的值、x 2表示第二维的值),编制程序实现1、 2类2、 3类的分类。分析分类器算法的性能。 2-1 感知器算法实验数据 具体要求 1、复习 感知器算法;2、写出实现批处理感 知器算法的程序1)从a=0开 始,将你的程序应用在和的训练数据上。记下收敛的步数。2)将你的程序应用在和类上,同样记下收敛的步数。3)试解释它们收敛步数的差别。 3、提高部分:和的前5个点不是线性可分的,请手工构造非线性映射,使这些点在映射后的特征空间中是线性可分的,并对它们训练一个感知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模式识别 姓名:王宇班级: 20110813 学号: 2011081325 实验名称规范程度原理叙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成绩 图像的贝叶斯分类 K均值聚类算法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平均成绩 折合成绩 注:1、每个实验中各项成绩按照5分制评定,实验成绩为各项总和 2、平均成绩取各项实验平均成绩 3、折合成绩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百分比进行折合 2014年 6月

实验一、 图像的贝叶斯分类 一、实验目的 将模式识别方法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掌握利用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图像分类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HP D538、MATLAB 三、实验原理 概念: 阈值化分割算法是计算机视觉中的常用算法,对灰度图象的阈值分割就是先确定一个处于图像灰度取值范围内的灰度阈值,然后将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与这个阈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将对应的像素划分为两类,灰度值大于阈值的像素划分为一类,小于阈值的划分为另一类,等于阈值的可任意划分到两类中的任何一类。 最常用的模型可描述如下:假设图像由具有单峰灰度分布的目标和背景组成,处于目标和背景内部相邻像素间的灰度值是高度相关的,但处于目标和背景交界处两边的像素灰度值有较大差别,此时,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基本上可看作是由分别对应于目标和背景的两个单峰直方图混合构成。而且这两个分布应大小接近,且均值足够远,方差足够小,这种情况下直方图呈现较明显的双峰。类似地,如果图像中包含多个单峰灰度目标,则直方图可能呈现较明显的多峰。 上述图像模型只是理想情况,有时图像中目标和背景的灰度值有部分交错。这时如用全局阈值进行分割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分割误差包括将目标分为背景和将背景分为目标两大类。实际应用中应尽量减小错误分割的概率,常用的一种方法为选取最优阈值。这里所谓的最优阈值,就是指能使误分割概率最小的分割阈值。图像的直方图可以看成是对灰度值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一种近似。如一幅图像中只包含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区域,那么直方图所代表的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的加权和。如果概率密度函数形式已知,就有可能计算出使目标和背景两类误分割概率最小的最优阈值。 假设目标与背景两类像素值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混有加性高斯噪声,上述分类问题可以使用模式识别中的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来解决。以1p 与2p 分别表示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分布概率密度函数,1P 与2P 分别表示两类的先验概率,则图像的混合概率密度函数可用下式表示为

模式识别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基于感知函数准则线性分类器设计 1.1 实验类型: 设计型:线性分类器设计(感知函数准则) 1.2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让同学理解感知准则函数的原理,通过软件编程模拟线性分类器,理解感知函数准则的确定过程,掌握梯度下降算法求增广权向量,进一步深刻认识线性分类器。 1.3 实验条件: matlab 软件 1.4 实验原理: 感知准则函数是五十年代由Rosenblatt 提出的一种自学习判别函数生成方法,由于Rosenblatt 企图将其用于脑模型感知器,因此被称为感知准则函数。其特点是随意确定的判别函数初始值,在对样本分类训练过程中逐步修正直至最终确定。 感知准则函数利用梯度下降算法求增广权向量的做法,可简单叙述为: 任意给定一向量初始值)1(a ,第k+1次迭代时的权向量)1(+k a 等于第k 次的权向量)(k a 加上被错分类的所有样本之和与k ρ的乘积。可以证明,对于线性可分的样本集,经过有限次修正,一定可以找到一个解向量a ,即算法能在有限步内收敛。其收敛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初始权向量)1(a 和系数k ρ。 1.5 实验内容 已知有两个样本空间w1和w2,这些点对应的横纵坐标的分布情况是: x1=[1,2,4,1,5];y1=[2,1,-1,-3,-3]; x2=[-2.5,-2.5,-1.5,-4,-5,-3];y2=[1,-1,5,1,-4,0]; 在二维空间样本分布图形如下所示:(plot(x1,y1,x2,y2))

-6-4-20246 -6-4 -2 2 4 6w1 w2 1.6 实验任务: 1、 用matlab 完成感知准则函数确定程序的设计。 2、 请确定sample=[(0,-3),(1,3),(-1,5),(-1,1),(0.5,6),(-3,-1),(2,-1),(0,1), (1,1),(-0.5,-0.5),( 0.5,-0.5)];属于哪个样本空间,根据数据画出分类的结果。 3、 请分析一下k ρ和)1(a 对于感知函数准则确定的影响,并确定当k ρ=1/2/3时,相应 的k 的值,以及)1(a 不同时,k 值得变化情况。 4、 根据实验结果请说明感知准则函数是否是唯一的,为什么?

模式识别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分类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姓名:XXXXXX 学号:00000000 班级:电信11 时间:2014-04-1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支持向量机(SVM)的原理、核函数类型选择以及核参数选择原则等; 二、实验内容 2.准备好数据,首先要把数据转换成Libsvm软件包要求的数据格式为: label index1:value1 index2:value2 ... 其中对于分类来说label为类标识,指定数据的种类;对于回归来说label为目标值。(我主要要用到回归) Index是从1开始的自然数,value是每一维的特征值。 该过程可以自己使用excel或者编写程序来完成,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FormatDataLibsvm.xls来完成。FormatDataLibsvm.xls使用说明: 先将数据按照下列格式存放(注意label放最后面): value1 value2 label value1 value2 label 然后将以上数据粘贴到FormatDataLibsvm.xls中的最左上角单元格,接着工具->宏执行行FormatDataToLibsvm宏。就可以得到libsvm要求的数据格式。将该数据存放到文本文件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3.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该过程要用到libsvm软件包中的svm-scale.exe Svm-scale用法: 用法:svmscale [-l lower] [-u upper] [-y y_lower y_upper] [-s save_filename] [-r restore_filename] filename (缺省值:lower = -1,upper = 1,没有对y进行缩放)其中,-l:数据下限标记;lower:缩放后数据下限;-u:数据上限标记;upper:缩放后数据上限;-y:是否对目标值同时进行缩放;y_lower为下限值,y_upper为上限值;(回归需要对目标进行缩放,因此该参数可以设定为–y -1 1 )-s sav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的规则保存为文件save_filename;-r restor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规则文件restore_filename载入后按此缩放;filename:待缩放的数据文件(要求满足前面所述的格式)。缩放规则文件可以用文本浏览器打开,看到其格式为: y lower upper min max x lower upper index1 min1 max1 index2 min2 max2 其中的lower 与upper 与使用时所设置的lower 与upper 含义相同;index 表示特征序号;min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小值;max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大值。数据集的缩放结果在此情况下通过DOS窗口输出,当然也可以通过DOS的文件重定向符号“>”将结果另存为指定的文件。该文件中的参数可用于最后面对目标值的反归一化。反归一化的公式为: (Value-lower)*(max-min)/(upper - lower)+lower 其中value为归一化后的值,其他参数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建议将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放在同一个文本文件中一起归一化,然后再将归一化结果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4.训练数据,生成模型。 用法:svmtrain [options] training_set_file [model_file] 其中,options(操作参数):可用的选项即表示的涵义如下所示-s svm类型:设置SVM 类型,默

2014春《文献检索》实验指导书-机械类六个专业-(需要发送电子稿给学课件

《文献检索》实验指导书 刘军安编写 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 总学时:24~32学时 实验学时:6~14 机械设计与制造教研室 2014. 3

一、课程总实验目的与任务 《文献检索》课程实验是机械学院机械类专业的选修课的实验。通过实验内容与过程,主要培养学生在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存储环境下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以及在数字图书馆系统和数字信息服务系统中检索专业知识的能力,辅助提高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质。通过实验,使学生对信息检索的概念及发展、检索语言、检索策略、检索方法、检索算法、信息检索技术、网络信息检索原理、搜索引擎、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信息检索系统评价以及所检索信息的分析等技术有一个全面熟悉和掌握。本实验主要培养和考核学生对信息检索基本原理、方法、技术的掌握和知识创新过程中对知识的检索与融合能力。实验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技术原理和前言知识的信息检索能力,引导学生应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要了解本专业科技信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与走向。 二、实验内容 通过课程的学习,结合老师给出的检索主题,学生应该完成以下内容的实验: 实验一:图书馆专业图书检索(印刷版图书) 实验二:中文科技期刊信息检索 实验三:科技文献数据库信息检索 实验四:网络科技信息检索(含报纸和网络) 文献检索参考主题: 1.工业工程方向: 工业工程;工业工程师的素质、精神、修养、气质与能力;工业工程的本质;企业文化与工业工程;战略工程管理;工程哲学;创新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优化管理或管理的优化;零库存;敏捷制造;敏捷管理;(优秀的、现代的、或未来的)管理哲学;生产管理七大工具;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基础管理;现场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生产线平衡;工程经济;系统哲学;系统管理;柔性制造;看板管理;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激励管理;管理中的真、善、美(或假、恶、丑);工程哲学;工业工程中的责任;安全管理;优化调度;系统工程;系统管理与过程控制;设计哲学;智能管理;工业工程中的数学;智能工业工程,或工业工程的智能化;生态工程管理;绿色工业工程,或绿色管理;协同学与协同管理;工业工程中的协同;概念工程与概念管理;工业工程与蝴蝶效应;管理中的蝴蝶效应,等等…… 2.机械电子工程方向: CAD;CAM;CAE;CAPP;PDM;EPR;CIMS;VD;VM;FMS;PLC;协同设计;协同制造;概念设计;自底向上;自顶向下;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材料;特种加工(线切割、电火花、激光加工、电化学加工、超声波加工、光刻技术、快速成型、反求工程);微机械;精密加工;精密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论;线性控制;非线性控制;混沌控制;模糊控制;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纳米技术;纳米制造;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传感器;智能传感器;自动化生产线;机械手;智能机械手;自动检测;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信息识别、模式识别等等……

西交大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提交日期:

实验一 线性分类器的设计 一、 实验目的: 掌握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理解线性分类器的算法原理。 二、 实验要求 (1)学习和掌握线性分类器的算法原理; (2)在MATLAB 环境下编程实现三种线性分类器并能对提供的数据进行分类; (3) 对实现的线性分类器性能进行简单的评估(例如算法使用条件,算法效率及复杂度等)。 三、 算法原理介绍 (1)判别函数:是指由x 的各个分量的线性组合而成的函数: 00g(x)w ::t x w w w =+权向量阈值权 若样本有c 类,则存在c 个判别函数,对具有0g(x)w t x w =+形式的判别函数的一个两类线性分类器来说,要求实现以下判定规则: 1 2(x)0,y (x)0,y i i g g ωω>∈?? <∈? 方程g(x)=0定义了一个判定面,它把两个类的点分开来,这个平面被称为超平面,如下图所示。

(2)广义线性判别函数 线性判别函数g(x)又可写成以下形式: 01 (x)w d i i i g w x ==+∑ 其中系数wi 是权向量w 的分量。通过加入另外的项(w 的各对分量之间的乘积),得到二次判别函数: 因为 ,不失一般性,可以假设 。这样,二次判别函数拥有更多 的系数来产生复杂的分隔面。此时g(x)=0定义的分隔面是一个二阶曲面。 若继续加入更高次的项,就可以得到多项式判别函数,这可看作对某一判别函数g(x)做级数展开,然后取其截尾逼近,此时广义线性判别函数可写成: 或: 这里y 通常被成为“增广特征向量”(augmented feature vector),类似的,a 被称为

《认知心理学》实验指导

概念形成 简介: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实验室中为了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常使用人工概念。 制造人工概念时先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作为分类标准,但并不告诉被试,只是将材料交给被试,请其分类。在此过程中,反馈给被试是对还是错。通过这种方法,被试可以发现主试的分类标准,从而学会正确分类,即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通过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一般来讲,被试都是经过概括-假设-验证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 叶克斯复杂选择器可用来制造人工概念。本实验模拟叶克斯复杂选择器来研究简单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形成。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共有4个人工概念,难度顺次增加,被试可以任选其中1个。 实验时,屏幕上会出现十二个圆键,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其中只有一个实心圆与声音相联系,此键出现的相对位置是有规律的,被试要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概念),找到这个键。被试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实心圆,如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明选择错误;如果有声音呈现,同时该圆变为红色,则表明选择正确。只有选择正确,才能继续下一试次。当连续三次第一遍点击就找对了位置时,就认为被试已形成了该人工概念,实验即结束。如果被试在60个试次内不能形成正确概念,实验自动终止。 结果与讨论: 结果文件第一行是被试达到标准所用的遍数(不包括连续第一次就对的三遍)。其后的结果分三列印出:第一列是遍数;第二列为每遍中反应错的次数,如为0则表示这一遍第一次就做对了;第三列表示这一遍所用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根据结果试说明被试概念形成的过程。 交叉参考:思维策略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19-321页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一、数据生成与绘图实验 1.高斯发生器。用均值为m,协方差矩阵为S 的高斯分布生成N个l 维向量。 设置均值 T m=-1,0 ?? ??,协方差为[1,1/2;1/2,1]; 代码: m=[-1;0]; S=[1,1/2;1/2,1]; mvnrnd(m,S,8) 结果显示: ans = -0.4623 3.3678 0.8339 3.3153 -3.2588 -2.2985 -0.1378 3.0594 -0.6812 0.7876 -2.3077 -0.7085 -1.4336 0.4022 -0.6574 -0.0062 2.高斯函数计算。编写一个计算已知向量x的高斯分布(m, s)值的Matlab函数。 均值与协方差与第一题相同,因此代码如下: x=[1;1]; z=1/((2*pi)^0.5*det(S)^0.5)*exp(-0.5*(x-m)'*inv(S)*(x-m)) 显示结果: z = 0.0623 3.由高斯分布类生成数据集。编写一个Matlab 函数,生成N 个l维向量数据集,它们是基于c个本体的高斯分布(mi , si ),对应先验概率Pi ,i= 1,……,c。 M文件如下: function [X,Y] = generate_gauss_classes(m,S,P,N) [r,c]=size(m); X=[]; Y=[]; for j=1:c t=mvnrnd(m(:,j),S(:,:,j),fix(P(j)*N)); X=[X t]; Y=[Y ones(1,fix(P(j)*N))*j]; end end

调用指令如下: m1=[1;1]; m2=[12;8]; m3=[16;1]; S1=[4,0;0,4]; S2=[4,0;0,4]; S3=[4,0;0,4]; m=[m1,m2,m3]; S(:,:,1)=S1; S(:,:,2)=S2; S(:,:,3)=S3; P=[1/3,1/3,1/3]; N=10; [X,Y] = generate_gauss_classes(m,S,P,N) 二、贝叶斯决策上机实验 1.(a)由均值向量m1=[1;1],m2=[7;7],m3=[15;1],方差矩阵S 的正态分布形成三个等(先验)概率的类,再基于这三个类,生成并绘制一个N=1000 的二维向量的数据集。 (b)当类的先验概率定义为向量P =[0.6,0.3,0.1],重复(a)。 (c)仔细分析每个类向量形成的聚类的形状、向量数量的特点及分布参数的影响。 M文件代码如下: function plotData(P) m1=[1;1]; S1=[12,0;0,1]; m2=[7;7]; S2=[8,3;3,2]; m3=[15;1]; S3=[2,0;0,2]; N=1000; r1=mvnrnd(m1,S1,fix(P(1)*N)); r2=mvnrnd(m2,S2,fix(P(2)*N)); r3=mvnrnd(m3,S3,fix(P(3)*N)); figure(1); plot(r1(:,1),r1(:,2),'r.'); hold on; plot(r2(:,1),r2(:,2),'g.'); hold on; plot(r3(:,1),r3(:,2),'b.'); end (a)调用指令: P=[1/3,1/3,1/3];

华南理工大学《模式识别》大作业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模式识别》大作业报告 题目:模式识别导论实验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创新班) 学生姓名黄炜杰 学生学号201230590051 指导教师吴斯 课程编号145143 课程学分2分 起始日期2015年5月18日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Purpose: Develop classifiers,which take input features and predict the labels. Requirement: ?Include explanations about why you choose the specific approaches. ?If your classifier includes any parameter that can be adjusted,please repor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arameter on the final classification result. ?In evaluating the results of your classifiers,please compute the precision and recall values of your classifier. ?Partition the dataset into2folds and conduct a cross-validation procedure in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Make sure to use figures and tables to summarize your results and clarify your presentation. 【实验环境】 Operating system:window8(64bit) IDE:Matlab R2012b Programming language:Matlab

模式识别实验

实验1 图像的贝叶斯分类 1.1 实验目的 将模式识别方法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掌握利用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图像分类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HP D538、MATLAB 1.3 实验原理 1.3.1 基本原理 阈值化分割算法是计算机视觉中的常用算法,对灰度图象的阈值分割就是先确定一个处于图像灰度取值范围内的灰度阈值,然后将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与这个阈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将对应的像素划分为两类,灰度值大于阈值的像素划分为一类,小于阈值的划分为另一类,等于阈值的可任意划分到两类中的任何一类。此过程中,确定阈值是分割的关键。 对一般的图像进行分割处理通常对图像的灰度分布有一定的假设,或者说是基于一定的图像模型。最常用的模型可描述如下:假设图像由具有单峰灰度分布的目标和背景组成,处于目标和背景内部相邻像素间的灰度值是高度相关的,但处于目标和背景交界处两边的像素灰度值有较大差别,此时,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基本上可看作是由分别对应于目标和背景的两个单峰直方图混合构成。而且这两个分布应大小接近,且均值足够远,方差足够小,这种情况下直方图呈现较明显的双峰。类似地,如果图像中包含多个单峰灰度目标,则直方图可能呈现较明显的多峰。 上述图像模型只是理想情况,有时图像中目标和背景的灰度值有部分交错。这时如用全局阈值进行分割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分割误差包括将目标分为背

景和将背景分为目标两大类。实际应用中应尽量减小错误分割的概率,常用的一种方法为选取最优阈值。这里所谓的最优阈值,就是指能使误分割概率最小的分割阈值。图像的直方图可以看成是对灰度值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一种近似。如一幅图像中只包含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区域,那么直方图所代表的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的加权和。如果概率密度函数形式已知,就有可能计算出使目标和背景两类误分割概率最小的最优阈值。 假设目标与背景两类像素值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混有加性高斯噪声,上述分类问题可以使用模式识别中的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来解决。以1p 与2p 分别表示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分布概率密度函数,1P 与2P 分别表示两类的先验概率,则图像的混合概率密度函数可用下式表示 1122()()()p x P p x P p x =+ 式中1p 和2p 分别为 212 1()21()x p x μσ--= 222()22()x p x μσ-- = 121P P += 1σ、2σ是针对背景和目标两类区域灰度均值1μ与2μ的标准差。若假定目标的灰 度较亮,其灰度均值为2μ,背景的灰度较暗,其灰度均值为1μ,因此有 12μμ< 现若规定一门限值T 对图像进行分割,势必会产生将目标划分为背景和将背景划分为目标这两类错误。通过适当选择阈值T ,可令这两类错误概率为最小,则该阈值T 即为最佳阈值。 把目标错分为背景的概率可表示为 12()()T E T p x dx -∞ =? 把背景错分为目标的概率可表示为

温度控制系统曲线模式识别及仿真

锅炉温度定值控制系统模式识别及仿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郭光普指导教师:马安仁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锅炉内胆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参数辨识的概念及切线近似法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然后对该系统的温控曲线进行模式识别,而后着重介绍了用串级控制和Smith预估器设计一个新的温度控制系统,并在MATLAB的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 关键词温度控制,模式识别,串级控制,Smith预测控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e boiler the gallbladd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s control principle and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concept and the tangent approximate method pattern recognition basic principle, then controls the curve to this system to carry on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warm, then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designs a new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cascade control and the Smith estimator, and carries on the simulation in the Simulink of MATLAB build simulation model. Key Words:Temperature control, Pattern recognition, Cascade control, Smith predictive control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一二)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2011年12月

实验一、Bayes 分类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对模式识别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2.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对贝叶斯决策理论算法有一个深刻地认识 3.理解二类分类器的设计原理 二、实验条件: 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已知 ) (i P ω, ) (i X P ω,i=1,…,c 及给出待识别的X 的情况下,根据贝叶斯公式计 算出后验概率: ∑== c j i i i i i P X P P X P X P 1 ) ()() ()()(ωωωωω j=1,…,x 2)利用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及决策表,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出采取i a ,i=1,…,a 的条件风险 ∑== c j j j i i X P a X a R 1 )(),()(ωω λ,i=1,2,…,a 3)对(2)中得到的a 个条件风险值) (X a R i ,i=1,…,a 进行比较,找出使其条件风险最小的 决策k a ,即()() 1,min k i i a R a x R a x == 则 k a 就是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 四、实验内容 假定某个局部区域细胞识别中正常(1ω)和非正常(2ω)两类先验概率分别为 正常状态:P (1ω)=; 异常状态:P (2ω)=。 现有一系列待观察的细胞,其观察值为x : 已知先验概率是的曲线如下图:

)|(1ωx p )|(2ωx p 类条件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分别为(-2,)(2,4)试对观察的结果 进行分类。 五、实验步骤: 1.用matlab 完成分类器的设计,说明文字程序相应语句,子程序有调用过程。 2.根据例子画出后验概率的分布曲线以及分类的结果示意图。 3.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决策表如下: 结果,并比较两个结果。 六、实验代码 1.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 x=[ ] pw1=; pw2=; e1=-2; a1=; e2=2;a2=2; m=numel(x); %得到待测细胞个数 pw1_x=zeros(1,m); %存放对w1的后验概率矩阵 pw2_x=zeros(1,m); %存放对w2的后验概率矩阵

模式识别实验3

实验三、 SVM 用于模式识别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SVM 的基本原理; 2. 研究SVM 的分类效果; 3. 了解混淆均值的应用,熟悉MATLAB 工具箱。 二、实验原理 支持向量机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如果仅从分类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广义的线性分类器,它是在线性分类器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最优化理论和核函数演化而成的。该方法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和学习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中,以期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而且,只要定义不同的核函数,就可以实现其它现有的学习算法。因此,支持向量机己经在众多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1.最优分类面 SVM 方法是从线性可分情况下的最优分类面提出的,图1给出了二维两类线性可分情况的最优分类面示意图。图中实心点和空心点分别表示两类的样本, H 为分类线,1H 和1H 分别为过各类样本中离分类线最近的点且平行于分类线的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叫做分类空隙或分类间隔(margin)。所谓最优分类线就是要求分类线不但能将两类正确分开,而且要使分类间隔最大。前者是保证经验风险最小(为0),分类间隔最大实际上就是使推广性的界中的置信范围最小,从而使真实风险最小。推广到高维,最优分类线就成为最优分类面。 图1 最优分类面示意图 设线性可分样本集(,)i i y X ,1,i =…,n ,d x R ∈,{1,1}y ∈+-是类别标号。d 维空间中线性判别函数的一般形式为()g b =?+x W X ,分类面方程为 ()0g b =?+=x W X (1) 为了描述分类面,使用下面的形式将判别函数进行归一化: ()1g b =?+≥x W X ,若1i y = (2)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模式识别》 课程实验报告 学号 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____ 授课班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 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格式如下(必要任务必须写上,可选的课后实验任务是加分项,不是必要任务,可不写): 实验一、Fisher分类器实验 1.实验原理 如果在二维空间中一条直线能将两类样本分开,或者错分类很少,则同一类别样本数据在该直线的单位法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大多数都应该超过某一值。而另一类数据的投影都应该小于(或绝大多数都小于)该值,则这条直线就有可能将两类分开。 准则:向量W的方向选择应能使两类样本投影的均值之差尽可能大些,而使类內样本的离散程度尽可能小。 2.实验任务 (1)两类各有多少组训练数据?(易) (2)试着用MATLAB画出分类线,用红色点划线表示(中) (3)画出在投影轴线上的投影点(较难) 3.实验结果 (1)第一类数据有200组训练数据,第二类数据有100组训练数据。 (2)如图所示,先得出投影线的斜率,后求其投影线的垂直线的斜率,即分类线的斜率,再求分类线的过的中垂点,加上即可得出。 画出红线代码:m = (-40:0.1:80); kw = w(2)/w(1); b = classify(w1, w2, w, 0); disp(b);

n = (-1/kw).* m + b; plot(m,n,'r-', 'LineWidth', 3); (3)画出投影上的投影点 如图,点用X表示。 代码: u = w/sqrt(sum(w.^2)); p1 = w1*u*u'; plot(p1(:,1),p1(:,2),'r+') p2 = w2*u*u'; plot(p2(:,1),p2(:,2),'b+') 实验二、感知器实验 1.实验原理 (1)训练数据必须是线性可分的 (2)最小化能量,惩罚函数法-错分样本的分类函数值之和(小于零)作为惩罚值(3)方法:梯度下降法,对权值向量的修正值-错分样本的特征向量 2.实验任务 (1)训练样本不线性可分时,分类结果如何?

模式识别实验最小错误率下的贝叶斯决策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题目: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

一、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 1)从iris.txt 文件(课程邮箱-文件中心)中读取估计参数用的样本,每一类样本抽出前40个,分别求其均值; (2)求每类样本的协方差矩阵、逆矩阵以及协方差矩阵的行列式; (3)对三个类别,分别取每组剩下的 10个样本,每两组进行分类。由于每类样本都相等, 且每类选取用作训练的样本也相等,在每两组进行分类时,待分类样本的类

先验概率为0.5。 将各个样本代入判别函数既公式(5),进行分类。 3,实验要求 (1)复习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原理,写出实验代码,实现对三类样本的分类; (2)计算分类的正确率,画出三维空间的样本分类图; (3)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代码 (1), clear % 原始数据导入 iris=load('iris.txt'); N=40;%每组取N=40个样本 %求第一类样本均值 for i = 1:N for j = 1:4 w1(i,j) = iris(i,j+1); end end sumx1 = sum(w1,1); for i=1:4 meanx1(1,i)=sumx1(1,i)/N; end %求第二类样本均值 for i = 1:N for j = 1:4 w2(i,j) = iris(i+50,j+1); end end sumx2 = sum(w2,1); for i=1:4 meanx2(1,i)=sumx2(1,i)/N; end %求第三类样本均值

for i = 1:N for j = 1:4 w3(i,j) = iris(i+100,j+1); end end sumx3 = sum(w3,1); for i=1:4 meanx3(1,i)=sumx3(1,i)/N; end (2), %求第一类样本协方差矩阵 z1(4,4) = 0; var1(4,4) = 0; for i=1:4 for j=1:4 for k=1:N z1(i,j)=z1(i,j)+(w1(k,i)-meanx1(1,i))*(w1(k,j)-meanx1(1,j)); end var1(i,j) = z1(i,j) / (N-1); end end %求第二类样本协方差矩阵 z2(4,4) = 0 ; var2(4,4) = 0; for i=1:4 for j=1:4 for k=1:N z2(i,j)=z2(i,j)+(w2(k,i)-meanx2(1,i))*(w2(k,j)-meanx2(1,j)); end ar2(i,j) = z2(i,j) / (N-1); end end %求第三类样本协方差矩阵 z3(4,4) = 0 ;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实验一Bayes 分类器设计 本实验旨在让同学对模式识别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对贝叶斯决策理论算法有一个深刻地认识,理解二类分类器的设计原理。 1实验原理 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已知)(i P ω,)(i X P ω,i=1,…,c 及给出待识别的X 的情况下,根据贝叶斯公式计算出后验概率: ∑== c j i i i i i P X P P X P X P 1 ) ()() ()()(ωωωωω j=1,…,x (2)利用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及决策表,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出采取i a ,i=1,…,a 的条件风险 ∑== c j j j i i X P a X a R 1 )(),()(ωω λ,i=1,2,…,a (3)对(2)中得到的a 个条件风险值)(X a R i ,i=1,…,a 进行比较,找出使其条件风险最小的决策k a ,即 则k a 就是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 2实验内容 假定某个局部区域细胞识别中正常(1ω)和非正常(2ω)两类先验概率分别为 正常状态:P (1ω)=0.9; 异常状态:P (2ω)=0.1。

现有一系列待观察的细胞,其观察值为x : -3.9847 -3.5549 -1.2401 -0.9780 -0.7932 -2.8531 -2.7605 -3.7287 -3.5414 -2.2692 -3.4549 -3.0752 -3.9934 2.8792 -0.9780 0.7932 1.1882 3.0682 -1.5799 -1.4885 -0.7431 -0.4221 -1.1186 4.2532 已知类条件概率密度曲线如下图: )|(1ωx p )|(2ωx p 类条件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分别为(-2,0.25)(2,4)试对观察的结果进 行分类。 3 实验要求 1) 用matlab 完成分类器的设计,要求程序相应语句有说明文字。 2) 根据例子画出后验概率的分布曲线以及分类的结果示意图。 3) 如果是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决策表如下: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实践 实验一聚类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聚类分析实验,加深对聚类分析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了解动态、静态聚类算法的特点; 熟练掌握k-均值算法或层次聚类算法; 编写能对实际模式样本正确分类的算法程序。 掌握动态聚类算法的基本思想; 认识类别数、初始类心的选择对k-均值算法聚类结果的影响; 编写能对实际模式样本正确分类的k-均值算法程序。 三、方法手段 设类别数为k,选取k个初始聚类中心,按最小距离原则将各模式分配到k类中的某一类, 不断地计算类心和调整各模式的类别使每个模式特征矢量到其所属类别中心的距离平方之和 最小。 四、k-均值算法 (1)从D中随机取k个元素,作为k个簇的各自的中心。 (2)分别计算剩下的元素到k个簇中心的相异度,将这些元素分别划归到相异度最低的簇。(3)根据聚类结果,重新计算k个簇各自的中心,计算方法是取簇中所有元素各自维度的算术平均数。 (4)将D中全部元素按照新的中心重新聚类。 (5)重复第4步,直到聚类结果不再变化。 五、k-均值程序运行结果 (1)改变初始类心,观察对聚类结果的影响 若选初始类心是[1 2 3]时的结果为其分为1类共39个,分为2类共61个,分为3类共 50个,其中被分为第1类的样本为{51 53 78 101 103 104 105 106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6 117 118 119 121 123 125 126 129 130 131 132 133 135 136 137 138 140 141 142 144 145 146 148 149} 被分为第2类的样本为{52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2 107 114 115 120 122 124 127 128 134 139 143 147 150} 被分为第3类的样本为{1 2 3 4 5 6 7 8 9 10

模式识别作业--两类贝叶斯分类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 课程作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Bayes Classifier 实验编号:proj02-01 姓名:汪长泉 学号:2100130303 规定提交日期:2010年10月20日 实际提交日期:2010年10月20日 摘要:在深入掌握多维高斯分布性质,贝叶斯分类的基础上,用计算机编程实现一个分类两类模式样本的贝叶斯分类器。用matlab编程,并分析了实验结果,得出贝叶斯分类的一般结论。

1. 贝叶斯分类器 贝叶斯分类器的分类原理是通过某对象的先验概率,利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出其后验概率,即该对象属于某一类的概率,选择具有最大后验概率的类作为该对象所属的类。 1.1 两类情况 两类情况是多类情况的基础,多类情况往往是用多个两类情况解决的。 ① 用i ω,i =1, 2表示样本x (一般用列向量表示)所属的类别。 ② 假设先验概率()P ω1,()P ω2已知。(这个假设是合理的,因为如果先验概率未知,可以从训 练特征向量中估算出来,即如果N 是训练样本总数,其中有,N N 12个样本分别属于 2,1ωω,则相应的先验概率: ()/P N N ω≈11,2 ()/P N N ω≈2) ③ 假设(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i p ωx i =1,2 已知,用来描述每一类中特征向量的分 布情况。如果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未知,则可以从可用的训练数据中估计出来。 1.2贝叶斯判别方法 贝叶斯分类规则描述为: 如果2(|)(|)P ωP ω>1x x ,则x ∈1ω 如果2(|)(|)P ωP ω<1x x ,则x ∈2ω (2-1-1) 贝叶斯分类规则就是看x ∈ω1的可能性大,还是x ∈2ω的可能性大。(|)i P ωx , i =1,2解释为当样本x 出现时,后验概率(|)P ω1x 和(|)P ω2x 的大小从而判别为属于 1ω或属于2ω类。 1.3三种概率的关系――――贝叶斯公式 ()() (|)= () i i i p |P P p ωωωx x x (2-1-3) 其中,()p x 是x 的概率密度函数(全概率密度),它等于所有可能的类概率密度函数乘以相应的先验概率之和。 ()(|)()i i i p p P ωω==∑2 1 x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