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创意产业报告共33页
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8月6日)内容摘要:南京有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如何抢占机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引领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的支柱产业,是南京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对不同文化创意产业主体开展广泛调研和总结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发展优势、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策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已被公认为是引领新经济发展、提升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南京在“三个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谋求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支点。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特征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理解各有不同,英国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将其定义为“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的产业,经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
在中国,最先使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是台湾,其定义描述为“源于创意和文化积累,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办发〔〕24号),“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中。
近年来,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众多国内城市均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分类标准尚无统一界定。
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的意见》和《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初次进行了分类(见表一、表二)。
表一: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和范围比较表二:各主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从上述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理解和分类能够看出,虽然各地采用的概念表述和分类标准不同,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明确的:文化创意产业源于传统文化产业,又有别于传统文化产业。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报告作者:李娟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第03期摘要:南京创意产业发展作为南京新经济的发展产业已取得不少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以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为对象作一定分析,旨在对高校教学中研究创意产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从创意走向创业——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平面综合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开发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X1343]随着全球进入新经济时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能源、环保、人力等多种因素制约而发展乏力,各国纷纷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支柱,创意经济成为新兴经济热点,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
“创意产业”概念源于英国,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特指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
并界定了包括广告、音乐、建筑、表演艺术、出版业、电视与广播、电影与录像、艺术和古董收藏、手工艺品、时尚设计、时装设计、休闲游戏软件、软件等13个创意产业。
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便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重视,而在具体的国家和地区,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具体如英国采用创意产业概念,美国使用“版权产业”,日本使用“文化产业”,而在在中国,则使用“文化创意产业”。
如2004年我国首次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文化生产力”概念,2005年北京、上海率先提出建设创意城市的目标,上海市政府2005年第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授牌就达到18家,到2006年11月共授牌77家(上海早在1999年就由留美设计师刘继东创立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四行创意仓库)。
随着各大城市的政策响应和扶持,各种“创意产业园区”纷纷立项。
截止到2012年4月,全国已建成文化创意园区1185个,东部地区的广东、上海、江苏位列前三名,数量均超过50家,其中广东、上海的创意园区超过100家。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南京⽂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对策南京⽂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对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陈⽉⼉指导教师周辉国摘要:⽂化创意产业是世界经济向创新型⽅向发展的⼀⼤趋势,是国家或城市的综合竞争⼒标志之⼀。
继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以后,南京也进⼊了发展⽂化创意产业的关键时期。
研究和促进南京⽂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提⾼国际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从介绍南京的⼏个⽂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情况⼊⼿,列举了南京发展⽂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企业规模⼩、专业⼈才匮乏、发展模式受制约等明显劣势,并针对这些劣势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化创意产业;创意园区;南京市;对策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s Cultural CreativeIndustries and Countermeasures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ction CHENYueerTutor ZHOU HuiguoAbstract: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is one of the world economy to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a major trend in the country or the city'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one of the signs. Following Beijing, Shanghai, Shenzhen and other cities, Nanjing has also entered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in a critical period. Research and the promotion of Nanj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pgrade the urban service functions and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number of cultural creative Nanjing Industrial Park to start the development, cite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in Nanjing strengths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s,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he development model significantly disadvantaged by the constraints and disadvantages for thes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he Cultural Cativity Industry;Creativity Campus;Nanjing City;Countermeasure⽂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与智⼒密集型要素为核⼼,通过⼀系列活动,引起⽣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泛就业机会的产业。
上海、杭州、南京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与借鉴

上海、杭州、南京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与借鉴第一篇:上海、杭州、南京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与借鉴上海、杭州、南京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与借鉴一、上海、杭州、南京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一)上海1、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及“十二五”目标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约达1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占全市GDP约达10%。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力争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媒体业、艺术业、工业设计业、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业、网络信息业、软件业、咨询服务业、广告会展业、休闲娱乐业等十大领域。
2、亮点⌝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上海注重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应用的融合,涵盖数十种新兴文化产业业态的新媒体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目前上海在全国网络视听服务市场的份额达到70%左右,网络游戏服务市场份额近50%,动漫产业产值达51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其他在网络财经服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休闲娱乐服务、网络远程教育服务等领域都保持了全国领先地位。
⌝金融创新形成新的文化金融服务产业第一,创新银行信贷投向引导机制,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从事中小文化企业担保服务的专业机构“上海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担保有限公司”。
第二,创新文化产业项目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融资机制,创设了全国第一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第三,建立文化产权交易机制,建立全国第一家文化产权交易所,为文化产业创设了投融资新渠道和产业资本退出通道。
第四,创新文化金融消费服务方式,东方文化卡作为全国第一张“一卡通”式文化金融消费卡,引导和创造了市民消费需求。
⌝平台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建立和运行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支撑文化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按国家统计局关于“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口径,2010年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势上升,进出口总额达到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进口52.9亿美元,增长21.3%;出口97亿美元,增长8.8%),实现贸易顺差44.1亿美元。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引言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围绕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包括文化旅游、数字化转型、文创融合等方面,以期为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1.发展文化主题旅游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开发和推广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例如,南京可以发展明清遗址旅游,通过恢复和保护明清古城墙、古建筑等,打造一个具有历史韵味的游览景区。
另外,南京还可以开发和推广“六朝古都”主题旅游,通过打造六朝文化街区、举办六朝文化节等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独特魅力。
2.推动城市文化品牌化城市文化品牌化是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南京可以通过打造品牌活动和品牌产品,推广南京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例如,南京可以举办文化艺术节、历史文化展览和文化创意设计展等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另外,南京还可以开发和推广南京特色文化产品,例如江南园林、南京川味小吃等,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品牌。
3.促进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南京可以通过在旅游景区推广文化创意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例如,在明孝陵景区可以开设明朝文化体验馆,让游客了解明朝的历史文化;在夫子庙景区可以开设文创店铺,销售具有夫子庙特色的文创产品。
通过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融合,可以提高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1.推动数字内容创作数字内容创作是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数字内容的需求越来越高。
南京可以通过培养和吸引优秀的数字内容创作者,开发具有南京特色的数字内容产品,例如数字音乐、数字影视等。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报告2019-精品文档

4
1.1 外部环境
[创意产业]
5
1.1 外部环境
南京市创意园区存在问题: 创意概念市场敏感度降低; 创意园区同质化竞争严重; 入园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承租能力差; 创意产业缺乏市场孵化力度; 产业功能内容定位不清晰。
[创意产业]
6
案例1:明城汇 案例2:1865 案例3:红山创意工厂产业园
7
明城汇
太过分散的分布方式,不利于共享停车位、安保、 空调等资源
项目周边的道路通常,车流过快,有安全隐患 停车问题待解决 项目与居民区交错,难以形成完整的商业氛围
过长的街区,面临比较复杂的环境,难以协调。 如A区旁为垃圾中转点,气味难闻
复杂的地形和半地下建筑形式,造成消防审核问 题难以解决
绿化、亲水造成蚊虫问题严重 周边绿化过多,如维护不当会破坏景观
大渔料理 如是·东阁
啡感觉 石舍茶庄 川.天地 紫罗幔 神怡汇
业态
餐饮∕商务宴请 餐饮∕粤菜
餐饮∕德国料理 餐饮∕日本料理 餐饮∕商务简餐
西式简餐 餐饮
SPA休闲 婚庆
KTV∕棋牌娱乐
消费档次
高档 高档 中高档 中档 中档 中档 不详 中高档 高档 停业中
区域 A区(北区)
中区 B区(南区)
商家
阿一鲍鱼 Secco 大渔料理 啡感觉
“按照国际标准计算,江苏文化消费支出总量理论上达到40000亿元。”南京 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叶南客,用数字描绘出文化创意蛋糕的诱人。他指 出,近几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了不少新业态、新行业和新内容,如新媒体、会 展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一批新型文化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如南京与常州、苏州、无锡建立了4家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全省动漫 产业劲旅。
年年南京文化产业调研及前景分析报告

年年南京文化产业调研及前景分析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南京文化产业的调研,并为您撰写一份《年年南京文化产业调研及前景分析报告》。
以下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和分析意见。
一、调研发现1.南京文化产业的现状研究发现,南京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先进现代化工业的城市,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庞大且愈发火爆。
南京的文化产业包括出版、影视、演出、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
其中,影视行业拥有最为显着的优势,国内知名的电视剧、电影都曾在南京拍摄。
2.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南京的文化产业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
未来几年,南京的文化产业将更加注重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创新,加强多元文化创新的力度,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3.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一些严峻挑战。
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文化市场规模的不确定性增加,文化企业的发展压力也随之扩大。
另一方面,多元竞争导致企业竞争压力加大,文化消费的结构性变化和文化消费特征的转化,给南京文化产业增长和发展带来了不小挑战。
二、前景分析1.南京文化产业市场的前景南京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未来的文化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尤其在上述发现中提到的优势领域——影视行业,南京有两家国内重要的媒体中心之一,预示着南京在国内文化产业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地域优势和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就具备了更多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和产业链完善的优势,在未来可继续拓展国际市场,促进产业向外发展。
2.南京文化产业的关键发展因素南京的文化产业要想保持前沿和竞争力,必须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先进文化产业企业的交流对接以及合理利用资源,不断整合和创新自身文化产业的资源,以满足文化消费者日益多元化和高品质的文化审美需求。
同时,还需要加快行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发展报告

“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发展报告2016年,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3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左右,占GDP比重首次突破6%,国民经济支柱性作用更加明显。
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通过整合全市相关资源,构建信息资讯、创意设计等12个模块,推出“融合文化政策查询库”“全媒体矩阵”“南京设计廊”和“金梧桐·创学院”等服务产品,累计服务企业超过5000家,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创意南京”文化产业公共融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背景南京现有文化企业18000余家,其中90%以上是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对人才、资金、技术等产业要素有着迫切需求。
同时,文化产业公共服务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需要通过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来整合服务渠道、打通资源壁垒,为广大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为集聚南京文创资源、激活南京创意氛围、培育品牌文创企业、推动文创产业发展,2014年以来,南京集中打造了一批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为解决小微文化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打造了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为打通全市创意设计全产业链,打造了南京创意设计中心;为提供技术服务,打造了中国(南京)数字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探索政产学研对接新路径和新方式,成立了“南京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
为了充分挖掘南京各重点文化创意平台公共服务及带动辐射功能,畅通信息交流、促进资源共享,整合打通各重点平台资源顺利实现跨平台合作,进一步推进文化与科技、创意、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南京规划建设了“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以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在推动南京城市发展中的战略性功能为使命,针对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领域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以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协同为方针,提供满足相关主体需求、优质便捷的产品和服务,并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基于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联结构成创意生态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1 外部环境
[创意产业]
4
1.1 外部环境
南京市创意园区存在问题: 创意概念市场敏感度降低; 创意园区同质化竞争严重; 入园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承租能力差; 创意产业缺乏市场孵化力度; 产业功能内容定位不清晰。
[创意产业]
5
案例1:明城汇 案例2:1865 案例3:红山创意工厂产业园
6
明城汇
1.1 外部环境
[创意产业] 南京时尚创意业态分布图
南京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仅为3.5%,与世界发达地区20%—25%相比,还有很 大的发展空间。
截至2009年,全南京已建和在建的文化产业园达到了46家,入驻企业700个, 投资总额近80多亿元,,占地面积近1.2万亩,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是国 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但目前状况却是量多质 不高。
太过分散的分布方式,不利于共享停车位、安保、 空调等资源
项目周边的道路通常,车流过快,有安全隐患 停车问题待解决 项目与居民区交错,难以形成完整的商业氛围
过长的街区,面临比较复杂的环境,难以协调。 如A区旁为垃圾中转点,气味难闻
复杂的地形和半地下建筑形式,造成消防审核问 题难以解决
绿化、亲水造成蚊虫问题严重 周边绿化过多,如维护不当会破坏景观
整个街区和沿城墙绿化风光带结合在 一起,拥有很好的景观资源
咖感觉,大渔料理,secco,阿一鲍鱼
神怡汇
悦雍轩,紫罗曼,川天地spa,舍茶庄,如 是东阁
9
明城汇
现场照片
10
明城汇
道路环境
项目北临玄武门路,南邻西家大塘,分散在1000米长 的地带上,由一条公路串接起来。道路北段为昆仑路 南段为北西家大塘 道路规格是新建道路,路况较好,道路阻碍少,车流 量大约每分钟10辆左右,说明车流不多,但车速较快
0
1.1 外部环境
[创意产业] 南京时尚创意业态分布图
资料来源:南京市经济委员 会,2019、200
1
1.1 外部环境
[创意产业]
南京时尚创意业态分布图
2
1.1 外部环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创意产业] 南京时尚创意业态分布图
据了解,南京市建成并投入运营的27个文化产业园区中,平均入驻率为82%, 一些发展较成熟园区入驻率已达到100%,资金、人才、技术等向园区汇集, 园区集聚效应正初步显现。 位于下关区的红山创意工厂因优美的环境和诚信的服务,一期入驻率接近100 %,该园区现已聚集数十家创意设计类企业。
11
明城汇
交通状况
项目位于南京老城区,交通情况较 为复杂,道路比较曲折,走向也多 为斜向;
与项目平行的中央路是比较繁忙的 主干道,连接繁忙的新街口、鼓楼、 中央门地区,车流人流比较密集;
项目周边300米内有地铁一号线和7 条公交线路,可直达新街口、河西、 夫子庙、龙江、城东、城北等区域。
路线
基本资料
建筑面积:一期8000㎡,规划面积90000㎡ 占地:沿明城墙,从解放门至玄武门,约1000米 开发公司:江苏一德商业置业管理有限公司 商铺数:8间 租金:1.5元起
7
明城汇
项目背景
项目坐落在玄武湖周边,拥有玄武湖、鸡鸣寺、明 城墙等景观资源,是南京明城墙风光带建设的重要 一环。
大渔料理 如是·东阁
啡感觉 石舍茶庄 川.天地 紫罗幔 神怡汇
业态
餐饮∕商务宴请 餐饮∕粤菜
餐饮∕德国料理 餐饮∕日本料理 餐饮∕商务简餐
西式简餐 餐饮
SPA休闲 婚庆
KTV∕棋牌娱乐
消费档次
高档 高档 中高档 中档 中档 中档 不详 中高档 高档 停业中
区域 A区(北区)
中区 B区(南区)
商家
阿一鲍鱼 Secco 大渔料理 啡感觉
15
SWOT分析
S(优势)
拥有城墙、绿化风光带等良好景观资源 地块高低错落,具有立体景观 较长的沿街面,展示效果较好
风光带的雕塑、浮雕、碑亭等文化资源提升街区 品味
沿玄武湖环湖公路可以带来比较多的高端消费人 流
W(劣势)
位置比较偏僻,一般人无从了解
项目太过分散,难以聚集人气。不利于形成完整 人流动线
神怡汇
如是·东阁 川.天地 唐会·悦雍轩 啡感觉 紫罗幔
13
建筑景观特色
建筑设计
明城汇建筑方式并不统一,有现代风 格、明国风格和仿古风格等 为了配合明城墙这一景观主题,建筑 多采用青砖灰瓦方式 建筑风格不统一,也说明了明城汇街 区比较分散这一事实
14
建筑景观特色
景观特色
景观上,明城汇大量采用木质、石质 装饰素材,结合大量的绿化,形成古朴 自然地装饰风格 大量使用石刻、浮雕作为街面装饰 名人书法碑林有效提高街区文化特色, 契合“明城墙风光带”的景观风格 B区观景台对于促进街区和城墙、湖 景相互融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玄武湖、明城墙风光带带南京市“十一五”期间首 部区级旅游规划——《玄武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的重要一环,得到了玄武区和南京市政府的大力推 动。
项 目
8
明城汇
项目现状
明城汇街区沿城墙分布,目前分为三 块,AB两个街区+神宜汇。总共8间 商铺,包含餐饮、KTV,SPA等业态。 8家商铺分散分布在约1000米的地带 中。
“按照国际标准计算,江苏文化消费支出总量理论上达到40000亿元。”南京 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叶南客,用数字描绘出文化创意蛋糕的诱人。他指 出,近几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了不少新业态、新行业和新内容,如新媒体、会 展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一批新型文化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如南京与常州、苏州、无锡建立了4家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全省动漫 产业劲旅。
15路 26路 30路 46路 47路 52路 304路 1号线
起点 双桥门 云南北路 环北市场 景明佳园 宁工新寓 湖南路 西家大塘 迈皋桥
终点 南堡公园 花神家具港 高力家具港 鼓楼北站 双桥门 银城东苑 张家衙
奥体
15路26路30路 46路47路52路
304路
304路
12
项目详情
商家业态汇总
项目共有8户商家,涵盖了餐饮、休闲、婚庆、KTV等多种业态,但以餐饮为主轴, 占到5家;
平均消费上,餐饮人均消费大多在100以上,可见明城汇主打的是中高端商务消费; 从现场来看,除A区(北区)因临近玄武门景区,视野较为开阔,因而生意较好外,
其它地段经营业绩并不佳。
商家
唐会·悦雍轩 阿一鲍鱼
sec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