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教材系统复习 七上课件 语文版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111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111张ppt)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
01 现代文
一、字音字形 第1课 春
嗡.(wēng)
卖弄.(nong) 嘹.亮(liáo) 黄晕.(yùn) 静默 健壮
第一单元
朗润.(r ùn) 喉.咙.(hóu lóng)
烘.托(hōng)
落.地(luò) 风筝.(zheng) 呼朋引伴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è)
亭.亭(t ín g)
徘.徊.(pái huái)
心绪.(xù)
流转.(zh u ǎ n ) Nhomakorabea花瑞.(r u ì)
菡.萏.(hàn dàn)
取决.(jué) 各得其所
匿.笑(n ì) 姊.妹(zǐ) 遮.蔽.(zhē bì) 荫.蔽(yīn) 攲.斜(q ī)
二、词语积累 1.___翻__来__覆__去___: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2.___喜__出__望__外___: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3.___各__得__其__所___: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4.___高__枕__而__卧___:垫高了枕头睡觉,无所忧虑,指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扒.(bā) 厌.倦(juàn) 怦.怦(pēng) 哭泣.(qì) 暮.色(mù) 惊讶.(yà) 哄.堂大笑(hōng) 滑.稽.(huá jī)
趴.(pā) 附.和.(fù hè) 嘲.笑(cháo)
呻.吟.(shēn yín) 安慰.(wèi) 畏惧.(jù) 惊慌失措.(cuò)
二、词语积累 1.___拈__轻__怕__重___: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2.___漠__不__关__心___: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3.___麻__痹__不__仁___: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 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4.___精__益__求__精___:(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5.___见__异__思__迁___: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 事业心不强。

中考人教部编版语文复习课件:第1篇 第1部分 七年级上(共60张PPT)

中考人教部编版语文复习课件:第1篇 第1部分 七年级上(共60张PPT)
第3页
• 【佳句赏析】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虚写。运用互文、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洋 溢着饱满的激情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 达了他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通过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 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和饱满的激 情。(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第 10 页
• 【针对训练】 • 1.(2019·江苏淮安中考)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 ①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
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饱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②融情入 景,表达了诗人的关切、担忧之情;既点明题目,又为后二句抒情做好铺垫。 • 2.(2020·江苏淮安中考)《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 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 解。 • 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切忧虑,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 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还有愿陪伴朋友一路前行的深情安慰。
第 11 页
•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 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 示例一: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 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思 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 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
第 12 页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 (共49张PPT)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 (共49张PPT)

2.用“ ”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一丝不荀( 苟 )
问心无魁( 愧 )
惊慌失错( 措 )
晃然大悟( 恍 )
花团锦族( 簇 )
雅雀无声( 鸦 )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A.绽放 B.惦污 C.逃蹿
辍.学(chuò) 僚亮
憔悴.(cuì)
突如其来
骇.人听闻(hài) 险象叠生
bǐng píng
) )
(9)滑稽.稽首.((
jī ) qǐ )
(10)挑挑..逗剔((
tiǎo tiāo
) )
二、识记字形。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训 jiè( 诫 )
zhù( 伫 )立
chú( 雏 )形
jiǎo( 皎 )洁
ào( 懊 )恼
肥 shuò( 硕 )
主 zǎi( 宰 )
梦 mèi( 寐 )
3.通假字。
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
4.一词多义。
为岂 必能 于为 石暴 下涨 迎携 水之 处去 啮沙为坎 被穴
成为
5.古今异义。 (1)是.非.木杮(古义:这不是 今义:正确和错误) (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一门学科)
6.翻译句子。 (1)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头)埋在沙 里,越沉越深罢了。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 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主观判断吗?
5.古今异义。 (1)其邻人之父.亦云(古义:读 fǔ,对老年人的尊称

中考语文(广西 语文版)总复习课件 第一讲 七年级上

中考语文(广西   语文版)总复习课件 第一讲 七年级上

(2)不亦君.子.乎( 古义:道德修养高的人。今义:指人格高尚的人。
)
3.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时常 )
(2)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知识
)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
4.一词多义 (1)而学人而不.时知习而.之不(愠顺(接转连折词连,词然,后但)是)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温既故克.而,知公新问(其学故.过(的缘知故识)) (2)知人温不故知而.而知.不新愠((理了解解,)领会) (3)而学人而不.知时习而.之不(愠(表并表列转折,并,)但是)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 ) 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解析】 A.表转折/表顺承; B.凭借; C.兼词,相当于“于之”/语气词相当于“呢”; D.从/在。
语文版
广西专用
第一讲 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论语》六则 一、课文连线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过的东西) (2)之知之学.者问不和如事好业之)者(代词,它,指任何
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

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上第四单元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上第四单元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字词梳理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29/29
[点拨] 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 “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 修饰“潭”字。“飞漱其间”“飞”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从 高处流下,落下深谷气势。
字词梳理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20/29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8.三峡四季之景特点分别是什么?
[点拨] 夏季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 峡秋天——寂静、凄凉。
字词梳理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24/29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词梳理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13/29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十、内容了解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三峡自然景观?
[点拨] 作者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了三峡自然景观。先 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山”连绵不停、遮天 蔽日特点;写“水”,突出“水”在不一样季节不一样景象。
字词梳理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文言文梳理
5/29
诗词鉴赏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二、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中断)
字词梳理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6/29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一词多义
字词梳理

中考语文(广西 语文版)总复习课件 第一讲 七年级上

中考语文(广西   语文版)总复习课件 第一讲 七年级上

第三单元 ①酝.酿.( yùn niàng ) ②呼朋引伴 ③黄晕.( yùn ) ④蓑.笠.( suō lì ) ⑤花枝招展 ⑥嘹.(liáo )亮 ⑦发髻.( jì ) ⑧澄.( chénɡ )清 ⑨山麓.( lù ) ⑩隧.( suì )道 ⑪竹坞.( wù ) ⑫山岚.( lán ) ⑬匾.箪.( biǎn dān ) ⑭密密匝匝.( zā )
○21形容满脸笑容。( 笑容可掬 ) ○22形容兴趣很浓,兴头很高。( 兴致勃勃 ) ○23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心有余悸 ) ○24形容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 ) ○25引人进入美好的境界。( 引人入胜 )
第二单元 ①迁徙.( xǐ ) ②溺.( nì )死 ③私塾.( shú ) ④任劳任怨 ⑤妯.娌.( zhóu li ) ⑥为富不仁 ⑦节衣缩食 ⑧劳碌.( lù ) ⑨和蔼.( ǎi ) ⑩不辍.( chuò)劳作 ⑪炫.( xuàn )耀 ⑫荤.( hūn)菜 ⑬揶.揄.( yéyú ) ⑭哽.咽.( gěng yè) ⑮造孽.( niè ) ⑯蹒.跚.(pán shān ) ⑰憧.( chōng )憬 ⑱脸颊.( jiá )
○ 37萍水相逢 ○ 38乐.( yuè )以教和 ○ 39伶.仃.( líng dīng ) ○ 40点缀.( zhuì) ○ 41荡.漾.(dàng yàng ) ○ 42嫌.( xián )恶 ○ 43笑柄.( bǐng ) 4○4恍.(huǎng )然大悟 ○ 45瑟.( sè )缩 ○ 46苦心孤诣.( yì) ○ 47虐.( nüè )杀 4○8堕.( duò)落 ○ 49悬.( xuán )念 ○ 50若有所失
⑰俗不可耐 ⑱心血来潮 ⑲言简意赅.( gāi ) ⑳戏谑.( xuè ) ○21刮目相看 ○22乳臭.( xiù )未干 ○23盛气凌人 ○24趾.( zhǐ )高气扬 ○25微不足道 ○26大动肝火 ○27诽.谤.( fěi bàng ) 2○8仓.皇.( cāng huáng ) ○29趋.( qū )之如归 3○0寂寥.li(áo ) ○31怨天尤人 ○32嘈.( cáo )杂 ○33冗.( rǒng )长 ○34望洋兴叹 ○35弄.( lòng )堂 ○36陶冶.( yě )

中考人教部编版语文复习课件:第1篇 第2部分 七年级上(共80张PPT)

中考人教部编版语文复习课件:第1篇 第2部分 七年级上(共80张PPT)

• 示例一:“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这句写出了雪虚化飘舞的轻盈姿态,给人以 想象和美感,也给人一种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另外,“柳絮”是轻盈的,“盐” 却是沉重的颗粒,相对于“柳絮”来说,将雪比作“盐”缺乏美感。 示例二: “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能看见 雪粒颗颗直落,而不会看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更为真切 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不义而富且贵
第 28 页
• (7)(2019·山东滨州中考)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 疑 __惑__。__这__个__意_思__用__《__〈”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____学_而__不_思_则__罔__,
第 13 页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陈太丘与友期.行(商量) B.尊君在不.(同“否”,表询问)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就)
第 14 页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你父亲)不是人啊!和我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先离开了。 •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的观点。 • 示例一:不失礼。父亲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
第 19 页
4.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动词,了解
(1)知温故而知.新 动词,知道、领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动词,懂得
(2)从七择十其而善者从.而心所从.欲之
动词,顺从 动词,采纳、学习

第 20 页
5.其他重点实词。
(1)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3)饭疏.食,饮水. 古义:_粗__劣_。____ 今义:_疏_通__;_疏__忽_。________

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知识点系统复习课件完整版PPT

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知识点系统复习课件完整版PPT

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fēngmào)。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实景描写。第三、四句写俯瞰沧海见到的神奇壮观的景象;先写近景, 后写远景。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 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
第二页,共41页。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qízhōng);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近十年未考
第十二页,共41页。
即时(jíshí)过关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夕阳西下(xī y断án肠g 人xī在x天ià涯),

(2)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2.[原创]“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 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 思念。
“夕阳西下”点明思乡的时间,渲染悲凉气氛。为“断肠人”作 铺垫。“断肠”二字为全曲之“眼”,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 秋天思念故乡、疲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第十一页,共41页。
本诗主旨►这首小令前四句纯用白描手法,用十种景物、四个镜头 勾勒出一幅清冷凄绝的秋郊夕照(xīzhào)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异 地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第六页,共41页。
2012年考查直接默写
即时(jíshí)过关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 (2)[临沂中考]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王年湾《次北固山下》)
2.[连云港中考]阅读《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 (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阔”字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的 景象,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sī xiāng)之情的。 “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 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 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