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影视文化

合集下载

各地文化交流事例分析材料

各地文化交流事例分析材料

各地文化交流事例分析材料各地文化交流事例分析材料文化交流是指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文化方面的合作、互动,通过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交流和交流互鉴。

以下是一些各地文化交流的事例分析材料,以说明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于文化的推广、交融和发展的重要性。

1. 中国与印度的佛教文化交流佛教是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主要宗教之一,两国在佛教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

自公元1世纪开始,中印两国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便开始兴起。

中国僧侣前往印度学习佛教文化,将其带回中国,在中国各地传播佛教思想及文化艺术,让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同时,印度的佛教艺术及文化也通过雕塑、壁画、经典传播等方式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佛教文化。

2. 美国和欧洲的摇滚乐文化交流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迅速兴起,并很快传播至欧洲各国。

这种音乐形式带来的文化革命冲击了整个西方社会,并成为当时年轻人的象征和标志。

通过摇滚音乐艺术家在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巡回演出,摇滚乐文化得到了相互推动与传播,为国际青年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道路。

从此以后,摇滚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并深深影响着世界各地的音乐与文化发展。

3. 日本和法国的影视文化交流日本和法国是两个具有独特影视文化的国家。

二战后,法国开始引进日本动画、电视剧和电影,这些作品的独特风格、精美细腻的动画和富有思想性的剧情赢得了法国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同时,日本也开始引进法国电影,法国电影的艺术性、哲学性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对日本电影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种影视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两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使得两国的电影艺术在国际上有了更广泛的影响。

4. 韩国和中国的流行音乐文化交流近年来,韩国流行音乐(K-pop)在中国市场上蓬勃发展,并成为了中国年轻人的一大偶像文化。

韩国艺人和乐团的演唱会在中国举行,韩国流行音乐节目在中国电视播放,韩剧中流行的歌曲在中国各大音乐平台热度居高不下。

中国的音乐产业也开始吸收韩国音乐的元素,并通过与韩国的音乐人合作,推出具有韩国流行音乐风格的作品。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六章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六章

影片《四百击》宣传海报
➢ “左岸”派,由居住在塞纳河左岸的电影导演和文学
家组成。“左岸”派的题材始终围绕时间和人的精神两方面, 在回忆、现代和预想的矛盾中,呈现出浓厚的文学特质和现代 色彩。代表作有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去年的马里昂巴 德》等。
影片《广岛之恋》宣传海报
一、法国电影简史
➢ 90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商业浪潮的不断推进,迫使法国电影产业积极求变,新一代导演分为“学 院派”和“现代派”两个分支;“作者电影”仍然是法国电影的主要方向。
一、法国电影简史
➢ 1985年后兴起的“新浪潮”运动,以崭新的电影观念和视听语言冲击着法国旧有的电影形态和叙事秩序,为电影带
来了新的气息。
➢ “电影手册”派,它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
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 “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 被称为“作者电影”。代表作品有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 击》《顽童》等。
五、苏联及俄罗斯电影简史
1953年斯大林的去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随之迎来了苏联电影的解冻期。这一时期苏联电影呈现出
两种趋势: “诗电影”和“思想电影”。
“诗电影”注重挖掘人与人性的价值与诗意,以画 面构图的诗情画意突显人道主义和人性关怀。代表 作品《第四十一》、《雁南飞》、《伊万的童年》。
二、英国电影简史
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文学电影”时期。大卫·里恩根据狄更斯名著改编的《雾都孤儿》和《孤星血泪》大获好 评;劳伦斯·奥利弗根据《哈姆雷特》改编的《王子复仇记》第一次为英国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同时,英国出现自由电 影流派,这是一种与传统决裂的、关心社会的电影,这一流派追求题材、演员和生产体制的创新,使整个英国电影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

欧洲电影文化专题(二)法国电影新浪潮及当代影像

欧洲电影文化专题(二)法国电影新浪潮及当代影像
“景深”:影视画面中处于不同距离上的景物层 次,是影视创作纵深场面调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长镜头”: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拍摄的占用 较长胶片的镜头。是纪实影片的重要表现手段。
特吕弗:“没有正确的画面,正确的只有画面”
“电影手册派”的创作实践和风格特征
1)以记录的精神表现熟悉的非政治性生活,不少影 片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四百击》
奥黛丽· 塔图 Audrey Tautou .....Amélie Poulain
马修· 卡索维茨 Mathieu Kassovitz .....Nino Quincampoix
上映日期:2001
天 使 艾 美 丽

故事讲述了法国女孩爱美丽的童年是在孤单与寂寞中度过的。父亲是 一名医生,他几乎不拥抱爱美丽,除了给她做医疗检查之外,这样难得的接 触让爱美丽心跳加速,于是父亲认定她有心脏病,不适合去学校,只能在家 中学习。八岁时,母亲因意外事故去世,伤心过度的父亲也患上了自闭症。 爱美丽被剥夺了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孤独的她只能任由想象力无拘 无束地驰骋来打发日子。 • 终于,他长大成大可以自己去闯世界了,到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做女侍应。 1997年夏天,戴安娜王妃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爱美丽从新闻里听到这一 消息,非常震惊,手上正拿着的瓶盖掉在地上,击中了一块墙砖,由此在墙 洞里发现了一只锡盒,里面放着好多男孩子们珍视的宝贝。爱美丽决心寻找 “珍宝”的主人,以悄悄地将这份珍藏的记忆归还给他。而她那暗中帮助周 围的人,改变他们的人生、修复他们的生活的伟大理想也开始实施了。爱美 丽积极行动起来,路上的盲人,二十年不出门的玻璃人老头,遭到丈夫背叛 的女房东,悭吝凶恶的果蔬摊主,善良木讷的伙计, 咖啡店古怪的客人和卖 烟女,还有自己的父亲。
筋 疲 力 尽

表意的现实法国印象派电影的镜头表达与画面风格

表意的现实法国印象派电影的镜头表达与画面风格

100THE REALM OF MOVIE AND TV ARTS影视艺苑作为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的发明,诞生初期的法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占据80%的比重。

然而在电影发明的20年后,美国的好莱坞经典叙事片与制片厂体系却取代了法国电影的地位,成为默片时期全球电影中心,甚至吞并了法国本土电影市场。

在好莱坞电影的刺激下,法国出现了一批不同于好莱坞经典叙事片的电影流派与电影运动。

其中,围绕着电影人路易•德吕克兴起的法国印象派电影面对在美国电影的竞争压力下日趋衰微的法国电影,拍摄了一批从流行戏剧传统中拯救电影的影片,为挖掘影像特征及隐喻扩展电影表现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之后的后印象主义、诗意现实主义与法国抽象主义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一、“纯艺术”电影及其“上镜头性”表达20世纪20年代,法国出现了一批出于对电影本性的探索和对商业电影的反对,想通过“纯艺术”复兴法国电影的导演。

这批导演不认为电影是谋求商业利益的商品,而应与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一样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以电影创作者和理论家路易•德吕克为中心,法国印象派中出现了一批有才气的年轻导演,如阿贝尔•冈斯、杰尔曼•杜拉克等,他们认为作为一门艺术的电影首先应当是一个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场所,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

路易•德吕克倡导用纯艺术复兴法国电影,他激烈地谴责好莱坞制片厂体系用刻板的类型影片和盈利目的压制的电影发展,他的“纯艺术”理论成为印象派的美学基础,阿贝尔•冈斯、杜拉克、莱皮埃、爱浦斯坦等成员纷纷相应,将纯艺术的美学观念积极地运用到他们的电影创作实践中。

路易•德吕克认为,电影是一种具有自身规律的艺术,应该和其他艺术(特别是文学和戏剧)区别开来,寻找真正符合自身的题材和表现手段,他借助了由法国先锋派电影作家乔治•卡努杜提出的“上镜头性”理论[1],将致力于揭示电影艺术性的一整套基本因素与语言体系归纳为“上镜头性”。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的八 碎赵 庄 麦 的 锁 个 任 经 抗 群路 石家 , 收 民 了 村 和 常 日 众军 雷庄 掳 季 兵 附 庄 赵 遭 战 ,主 、。 走 节 总 近 的 家 日 争 全力 铁赵 一 , 结 的 民 庄 伪 时 歼部 夹虎 部 日 了 日 兵 民 军 期 进队 子领 分 伪 教 伪 组 兵 的 , 犯的 雷导 村 军 训 据 成 队 袭 胶 之配 、民 民 乘 , 点 联 长 击 东 敌合 头兵 。 联 不 , 防 赵 和 抗 。下 发巧 他 防 断 从 , 虎 “ 日 , 丝摆 们 民 改 而 壮 依 扫 根 经 雷地 让 兵 进 有 大 靠 荡 据 过 等雷 被 抢 地 力 了 群 ” 地 一 各阵 俘 收 雷 地 武 众 , 边 场 种, 村 麦 技 打 装 , 损 缘 激 各用 民 子 术 击 力 想 失 村 烈 样子 在 的 , 了 量 出 惨 庄 的 的母 队 机 使 日 ; 了 重 赵 战 土雷 伍 会 敌 军 一 对 。 家 斗 造、 前 , 人 的 方 策 为 庄 , 地连 踩 又 的 嚣 面 。 此 和 终 雷环 地 一 工 张 用 他 , 附 于 打雷 雷 次 兵 气 土 们 区 近 解 击、 , 偷 无 焰 造 一 武 几 救 敌钉 再 袭 法 。 的 方 委 个 了 人子 次 了 起 赵 地 面 会 村 被 。雷 进 赵 雷 家 雷 把 雷 庄 俘 在、 攻 家 。 庄 封 几 主 ,
带作 给为 观 众年 的代 是的 一西 番方 别电 样影 的, 体少 验了 ,美 糅国 合电 了影 爱的 情炫 ,目 奇特 幻技 及, 音多 乐了 。一 份 真 情 90
一 开了 是 失 从 成 烧被 点 ,最 放 自 不 了 炉人 男 痕 于后 弃 我 敢 一 工遗 主 迹 是, 了 。 离 名 在弃 角 就 , 从唯 上 纵 船 钢 男在 在 这 出一 岸 使 上 琴 主蒸 人 个 生的 寻 后 岸 大 角气 ( 间 既 开好 找 来 去 师 船 人 蒸 没 始朋 初 遇 , , 岁上 名 发 有 就友 恋 上 只 但 的的 ) , 出 没马 情 了 因 宿 时孤 的 就 生 有克 人 一 纽 命 候儿 整 如 纪 离斯 的 位 约 也 在, 个 流 录 开警 冲 一 无 令 意被 人 逝 , 过告 动 见 际 他 外船 生 了 也 维他 。 钟 的 天 中上 都 的 没 吉废 他 情 高 然 死一 已 音 有 尼船 永 的 楼 地 亡位 经 符 身 亚将 远 少 和 对 。好 是 一 份 号要 地 女 川 红 过心 一 样 证 的被 留 , 流 尘 人的 场 , 明 炸 在 他 不 俗 的烧 悲 渺 的 毁 船 思 息 世 天炉 剧 无 人 殉, 上 量 的 深 赋工 了 踪 , 船他 了 再 人 怀 使收 。 影 没 于也 , 三 群 戒 他养 他 了 有 海不 就 后 令 意 无, 是 。 留 底愿 算 , 他 , 师然 一 自 下 。离 到 还 迷 他 通而 个 1900 1900 8 1900

中外影视史述评

中外影视史述评

中外影视史述评影视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手段向观众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中外影视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外影视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述评,旨在增进读者对中外影视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外影视的发展历程。

中国和国外的电影发展有着不同的轨迹。

中国的电影产业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有声电影。

然而在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电影迎来了黄金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导演和经典影片,如《活着》、《红高粱》等。

而国外电影的起步较早,早在19世纪末,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工厂出门》就诞生于法国。

国外电影在20世纪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如《乱世佳人》、《银翼杀手》等。

在90年代之后,中国电影逐渐崛起,出现了李安、张艺谋等一批才华横溢的导演,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外影视发展的差异也体现在各自的特点上。

中外影视的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影片的风格和题材。

中国电影注重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善于通过细腻的画面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与纠结,如张艺谋的《卧虎藏龙》和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等。

而西方电影则更注重故事情节的讲述和视觉效果的呈现,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和诺兰的《盗梦空间》等。

此外,中外影片的题材也有所差异。

中国电影多以现实题材为主,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性矛盾,如顾长卫的《青红》和尔冬升的《无间道》等;而西方电影则更多涉及科幻、惊悚、动作等类型题材。

中外影视的发展对于文化交流和国家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影视的媒介,中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可以进行传播和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

中国的电影在国际上的发展也增强了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声誉。

李安导演的《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作品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多个奥斯卡奖项,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电影文化。

同时,西方电影也在中国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让中国观众对西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全球视野下的影视艺术发展
全球化趋势推动影视 艺术交流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 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影视作品作为 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得到了 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国际合 作和交流,可以促进各国影视艺术的 共同发展和进步。
多元文化融合丰富影 视作品内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之间的 交流和融合也日益加深。这种多元文 化的融合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 加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得作品具有 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 展
目录
• 影视艺术的起源 • 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 影视艺术的影响与价值 • 影视艺术的未来展望 • 影视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
01
影视艺术的起源
早期的电影技术
电影的发明
19世纪末,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电影技术的进步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无声电影、彩色电影和立体电影等不同形式。
中国电影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电影传入中国
1896年,电影首次在上海登陆,随后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早期电影制作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出现本土电影制作,以短片为主,内容多 涉及社会现实和历史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业遭受严重打击,但仍然涌现出了一 批反映民族精神的作品。
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
01
电视技术的引进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电 视技术,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建 立了电视台。
02
电视节目的多样化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 电视节目逐渐多样化,涵盖新闻、 综艺、电视剧等多个领域。
03
数字电视与高清技 术
近年来,中国数字电视和高清晰 度电视得到快速发展,提高了观 众的视听体验。

法国的文化生活

法国的文化生活

已成为法国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夸张一点说,如果法 国人见面首先说天气的话,那么第二个话题可能就是电影。法国人把看电影作为 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内容来安排,没有过多的渲染,也没有太多的特意。打个电话 预订好座位,或者加入到长长的排队人群之中,这已成为法国人的习惯做法。法 国恐怕是世界上每年举办各类电影节最多的国家,闻名遐迩如戛纳国际电影节、 凯撒奖颁奖典礼,特色突出如高尼亚克警探片电影节、多维尔美国电影节、克戴 伊国际妇女电影节、比亚里茨体育电影节和安纳西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等,形形色 色多达170多个,每个大城市至少有一个电影节。著名的戛纳电影节是规模最大、 最权威的国际电影节,已有61届的辉煌历史,每年初夏,世界各地的影星、导演、 电影商、记者和其他与电影有关的嘉宾如约而至,汇集法国地中海沿岸美丽小城 戛纳,在短短十余天时间里,蓝天与大海之间,充满着欢乐,洋溢着浓浓的电影 情结,构成了电影节的大布景,大语境,显示出电影的无穷魅力和巨大影响力。
法国的饮食文化 法国饮食源远流长,品种多且讲究,颇具特色,因之久负盛名。其烹调技术在西 餐中首屈一指,故许多法国人常以此感到自豪。除了在对菜的配料、火候的讲究 、菜肴的搭配、选料的新鲜程度以及不同地区所演变出的多元化菜肴与烹调方法 ,法餐可以说其在细腻、合理性和艺术性都在其它西餐之上。欧洲第一流大饭店 的大厨师大半是法国人。从历史上的皇帝路易十四开始,法国形成了一个重要而 又不断发展的宴会外交。这些精心安排的珍馐佳肴被世人称为法式宴会,餐桌上 一次可上200道菜!法国人最爱吃的菜是蜗牛和青蛙腿,如果你点这两道菜,陪 你的法国朋友定会十分高兴。如今,巴黎对蜗牛的消费逐日扩大,全市有40多家 出售蜗牛的食品店。法国最名贵的菜是鹅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丝。世界 饮酒冠军法国人,尤其爱饮葡萄酒。她们吃饭很讲究菜肴和酒的搭配,法国餐的 每一道菜与饮品搭配是一门“艺术”,如:吃肉饮红葡萄酒,吃鱼饮白葡萄酒等。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戛纳电影节是 汇集全球电影专业人 士的圣地,它的评判 标准的专业性远远超 越了市场规范。
第二,它一向是面对全 世界的,而不仅仅局限 于法国电影,它为所有 富有创新力的电影提供 了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影视文化导论》孙沛然P144-147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5年11月第一版 2001年5月第三次印刷
随着1927年有声电影的诞生,30年代的法国电影得以通过一 种艺术大潮流——诗意现实主义(poetic realism)来反映法国 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个电影制作时期始于1929年股票市场崩盘,一直延续到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惊天动地的社会和政治事件层出 不穷,当时的法国电影人就此创造了一些巨作,它们时隔70年之 后,仍然是电影的里程碑。导演们只有小型制片公司的支持,微 不足道的资金往往都无法签下人员,却制作出了这些大片。
90年代法国电影业有三个持续的趋势: 卖座率降低导致90年代初经济困难;1993年主 张“文化例外”,推广电影多元化,以抵制美 国片在欧洲的逐渐扩张;90年代中期法国电影 业因电视公司在影业巨大的投资而达到前所未 有的财政复苏。法国电影在这个时期开始走向 国际化,不仅是电影上映于国外,还有与国外 合作拍摄的伙伴。该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有耳熟 能详的《这个杀手不太冷》《时空急转弯》等。
法国电影注重人物形象塑造及其个性的表现。挖 掘人性的真实,体现人性的美好亦或罪恶。 比如《无法触碰》 在一次跳伞运动事故后,菲利普,一位富有的贵 族下肢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无法自理,因此他 找了黑人青年德瑞斯来家里帮佣。这是一位郊区的年轻 人,刚从监狱出来。简单来说这是最不适合这份工作的 人选。两个世界相互碰撞,融合,于是一段不可思议的、 奇妙的友情诞生了。这是独一无二的关系,碰撞出许多 火花。而这段关系也使他们变得„„无坚不摧。
《无法触碰》
法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很大,但是出口 市场非常集中,德国、意大利和日本3个国家便 占据了大约40%的票房份额。西欧是法国电影出 口的主要市场,大约是亚洲和北美的4倍。 而西欧是世界上电影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这导致法国电影必须以高质量的水准赢得市场, 事实也是如此。
戛纳电影节又并不仅仅是一个电影展, 它有着自己的理念与精神 :
新世纪以来,法国电影一直保持着良好 的状态,主要代表作品有《天使艾米丽》、 《疯狂约会美丽都》、《放牛班的春天》等。
《疯狂约会美丽都》
与美国影片往往具有的华美辉煌风格不同,法 国影片常常以她的新颖别致、哲理隽永的特色享誉 世界。 法国电影正如巴黎,旧巴黎以它的历史、它的 古典,挽留住人们怀旧的目光,而新巴黎以它的前 卫、它的新潮,肆意实验着现代社会的种种风情, 而市中心却是个森林公园。 这新与旧、人与自然,并陈相遇,冲撞出巴黎 人特有的那份悠闲、雅致和浪漫。代表作《天使艾 美丽》

《环球》杂志:戛纳精神与法国电影 2电影手册-十年百部佳片》双城 列弧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9月第
一版、第一次印刷
新浪潮电影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焕然一新的。传统 上对电影摄影技术的感知,以“品质传统派”为本,视觉上 无懈可击,观众却鲜见真正艺术家的工作,所以传统观念对 新浪潮运动大肆讨伐。
新浪潮的电影导演们离开摄影棚到外面去拍摄。带领一 个很小的剧组,他们拍摄得很快,预算很低。他们选择每一 项大胆的技术,拒绝按场面调度的经典规则去拍摄,完全自 由地表现当代话题,贴近他们所关注的东西。
法 国 影 视 文 化
CULTURE OF FRENCH MOVIE
《放牛班的春天》
法国电影肇始于一个新的多产文化时期,当时建筑、 室内设计、家具、雕塑和时装等领域掀起了许多重要的 艺术潮流。
在此期间,先锋派电影、印象派电影和超现实主义 登堂入室。先锋派电影是带着艺术家新的个人视角,通 过电影把文学中的解构过程进行移植。20年代的先锋派 电影的成熟和闯劲部分来自法国电影精神在诞生的这20 年里的成长。在这默片时代的最后10年为即将出现的有 声电影的多产新导演天才(包括克莱尔、雷诺阿、卡尔 内、维果)打好了基础。
《天使艾美丽》
法国影片没有那种灰姑娘式的美国梦,也绝少粉 饰现实之作,有的是对现实社会的揭露和鞭挞,还常把 矛盾指向最高当局、权威人物,对社会罪恶的指控与深 藏在政府内部的腐败与阴谋往往结合在一起。 在法国片中,部长受贿,法官被收买,警官被腐 蚀,资本家与政府勾结等等,几乎比比皆是,血案竟在 巴黎、马赛街头巷尾层出不穷。虽然法国社会罪恶远比 美国、乃至邻国意大利少得多,政府腐败丑闻并不多见, 但是法国人把这种对社会的揭露与批评作为社会调节自 疗、保持健康的一种机制。代表作《警界争雄》
二战后,法国电影并没有恢复往昔的光辉。然 而,有四位电影导演仍是出类拔萃的:让·雷诺阿、 马克斯·欧弗斯、罗贝尔·布莱松和雅克·塔蒂。 拒绝传统电影的布莱松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角色 的表演上,他总是使用非专业演员。他逐渐把音乐从 他的电影中过滤掉了。雅克·塔蒂把噪音当作插科打 诨的灵感,他的英雄,胡洛先生(他自己)在一个被荒 诞统治的诗意世界上进化着。 1956年,《上帝创造女人》像一股雷暴般爆炸 开来。这种对淫邪的颂扬宣告了未来新浪潮的大胆。

《法国文化产业》候聿瑶P102-105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年3月第一版 2007年3月第一次印刷

《影视鉴赏》第二版 彭吉象P126-130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三次印刷 《法国电影-从诞生到现在》 雷米﹒富尼耶﹒朗佐尼﹒ 王之光译商务印书馆出
版社 2009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维果的《驳船阿塔郎特号》(1934)、雷阿诺的《大幻影》 《驳船阿塔郎特号》 (1937)和卡尔内的《天色破晓》(1939)等都是法国电影黄金 时代伟大成就中的一部分。 《天色破晓》
纳粹占领期出于寻欢作乐和内心逃避现 实的迫切需要,大量原创作品涌现;初出茅 庐的青年导演开始崛起,电影技术学校诞生, 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潮运动。 沦陷期间,法国人导演发行了200多部 电影。其中许多电影至今被影史学者及电影 爱好者奉为经典;如马塞尔·卡尔内执导的 《天堂儿女》(1945)。
1968年,是电影史上唯一的一次,能够如此大规模 (全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和知识分子),如此细致(从蒙 太奇到照相性),如此全面(从制片到发行)的对电影 进行考察、批判、实验。虽然看似风波平息之后,电影
制片机器仍旧继续运作,但是这已经不再是1968年前的
那台机器了,因为它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项功能,每一 个环节都已经被拆解研究过了,都已经可以被怀疑和重
80年代的法国电影主要有以下三个 特点:一是博采众长的独立电影转向牟 利性的商业电影;二是制作成本开始飙 升,大片在国产电影中脱颖而出;三是 法国电视地位攀升,日益比电影强大。 该时期的代表作品有老派电影人特 吕弗的《最后一班地铁》、大片制作人 让-雅克·阿诺的《寻求火种》、新生代 导演让-雅克·贝内的《歌剧红伶》等。
电影《戏梦巴黎》取材自“五月风暴”, 置了。 真实反映了彼时法国青年的状态。
《 人 民 解 放 军 占 领 巴 黎 》
无数影评人和电影史学家都认为,1968年后的法国电影 视觉上屈就与对新浪潮的怀念,以及由该运动引起的媒体崇 拜。 法国的警匪片在该时期逐渐走向末日,与之对应的是非 主流电影——1968年后的情欲和色情电影业,这也标志着一 个文化转变。1974年,《艾曼妞》开了一系列隐晦性描写电 影的先河,它们被称为“艾曼妞电影”。警匪片的没落和色 情片的发展使得一句流行的口号应运而生:“做爱,而不是 作战”,这进一步推进了色情电影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