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史纲背诵版材料

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史纲-侵略史)

由于史纲部分考点较多,所以按照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即:侵略史、探索史、建设史、革命史。本文内容为模块一侵略史部分。

专题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社会性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把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阶级关系变动:

(1)地主阶级:出现了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2)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3)工人阶级:近代中国新兴阶级,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4)中国资产阶级: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发生变化

1.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区别: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不同。

联系: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专题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早期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帝国主义列强没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2.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

(三)民族意识的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成《四洲志》。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2016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史纲-探索史)

由于史纲部分考点较多,所以按照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即:侵略史、探索史、建设史、革命史。本文内容为模块二探索史部分。

专题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一)两篇重要文献——体现了农民阶级为探索救亡图存的进步性

1.《天朝田亩制度》

(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2)社会理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3)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提出的第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4)局限性:它所描绘的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未能付诸实施。

2.《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专题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1.兴办的洋务事业:

第一,兴办近代企业。先军工,后民企(官督商办,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第二,建立新式海陆军。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

第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主要:翻译学堂,工艺学堂,船政学堂等。

2.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为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2)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3)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二)洋务运动的失败

1.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失败原因: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最后,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专题三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一)维新运动的兴起

1.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内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2)意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2.维新运动的意义:

(1)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二)维新运动的失败

1.失败的原因

(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守旧势力强大。

(2)维新派的局限性: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是惧怕人民群众。

2.经验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专题四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3)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4)邹容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5)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号召****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二)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三民主义学说

辛亥革命时期—旧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是,民族主义一方面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另一方面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

(2)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难以得到真正保证。

(3)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但是,“平均地权”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国民革命时期——新三民主义

1924年,孙中山在******一大上,将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2)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辩论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2)要不要****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成功

1.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

2.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清帝被迫退位。

3.南京临时政府: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四)辛亥革命的失败

1.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2.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客观原因: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3)主观原因: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表现在: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历史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史纲-建设史)专题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二)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1)农业合作化的过渡性组织形式: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2)手工业合作化组织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1)对民族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2)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

(3)利润分配:“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

专题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探时期

(一)中共八大

1.主要矛盾: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三个建设: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4.“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二)《论十大关系》

1.基本方针: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2.意义:《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专题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内容: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2)意义: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中共十八大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出了新概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新表述: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部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核心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团结中国力量。

3.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后一个时期奋斗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两者是“姊妹篇”,有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为了锻造我们事业的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1.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2.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两个一百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是到2020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到本世纪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三件大事:(1)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2)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3)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考研政治最后冲刺背诵版材料(史纲-革命史)专题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3.五四之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首先,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其次,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要根本改造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再次,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5.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

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指导作用。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011.3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崭新的奋斗目标;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四)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发生动摇,统一战线剧烈分化。

(2)主观原因: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共产国际不切实际的指导。

专题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八七会议

(1)内容:清算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意义: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四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2)意义: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1)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

意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

缺点:存在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错误规定。

(2)1929年兴国土地法

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3)阶级路线和分配方法

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2.三次“左”倾错误:

党内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遵义会议:

(1)内容: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2)意义: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专题三抗日战争时期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的新特点:

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2.内容:

(1)独立自主原则。

(2)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进步势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

顽固势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3)又联合又斗争政策。

(4)有理有利有节原则。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1.政治建设: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2.经济建设: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实行这个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

3.文化建设:思想文化上十分重视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

4.党风建设:延安整风。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最主要任务);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

整风运动使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确立起来。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主要原因及基本经验

1.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2.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3.基本经验: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专题四解放战争时期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二)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1.三种建国方案: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抗战胜利后******统治集团主张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其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主张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三)建国前夕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提出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

(2)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3)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4)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