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教案

拔罐法教案
拔罐法教案

拔罐疗法的基础知识

拔罐疗法的基础知识 1.现代拔罐的发展 (2) 2.拔罐适应什么样的人群 (2) 3.拔罐禁忌的人群 (3) 4.几种常规拔罐疗法 (4) 5.拔罐时体位的选择的原则 (5) 6. 拔罐疗法的选穴原则 (6) 7.什麽是阿是穴 (7) 8.拔罐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 (7) 9.能使拔罐治疗效果更好的诊断点 (12) 10.拔罐的操作步骤 (12) 11.拔罐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3) 12.拔罐时为什么会充血、瘀血 (14) 13.拔罐后起水泡 (14) 14. 拔罐后皮肤渗出物不同 (15) 15.拔罐后皮肤温度的改变 (15) 16.相对于其他疗法,拔罐疗法有什麽主要的特点 (15) 17.中医学对拔罐作用的认识 (16) 18.拔罐疗法常用的部位和穴位 (16) 19.拔罐常用的穴位 (18) 20.常见病的走罐路线 (18) 21.拔罐可以预防晕车晕船 (19) 22. 拔罐能预防保健 (19) 23.拔罐有利于美容 (20) 24.重罐产生疼痒感是怎么回事 (21) 25. 拔罐过程中的病灶反应 (21) 26.罐口部位表面情况分析 (22) 27.重罐 (23) 28.拔罐的作用 (23) 29.拔罐为什麽能治病 (24) 30.弄清除病因再拔罐 (25) 30. 罐斑的认识 (26) 31. 拔罐用于保健强身常用穴位 (27) (还要注意细分)

1.现代拔罐的发展 纵观历代拔罐用具,虽经数千年,亦仅只兽角、竹罐和罐、金属罐四种,其中兽角早在唐宋就已逐渐淘汰,金属罐,因其价格贵,又有传热快,易烫伤的缺陷,实际上并未在临床上推广。现代,除了继承传统的拔罐用具外,已创制出很多新的器具,诸如玻璃罐、橡皮罐、塑料罐及穴位吸引器等。特别是玻璃罐及塑料罐,应用最广,似有取代传统工具之势。 在拔罐操作方法上,更为古人所望尘莫及。如以吸拔的排气法分,有利用火力排去空气的火罐法,包括闪火法、投火法、架火法、滴酒法等等;有利用煮水排去空气的水罐法;有利用注射器或其他方法抽去空气的抽气罐法。如以吸拔的形式分,又有单罐、排罐、闪罐、走罐之别。另外,近年来,拔罐与其他穴位刺激法结合运用日趋增加,其中不少已成有机整体,如用中草药煎煮竹罐后吸拔,或在罐预行贮盛药液吸拔的药罐;在针刺过的部位或留针处古代应用拔罐法治疗的病症十分局限。近几十年来,拔罐疗法已经普遍应用于、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据我们对1950年至1990年四十年间大陆公开出版的医学杂志统计,发表有关拔罐疗法的临床报道,就有二百余篇之多。所涉及的病症达五十二种。其中既有急性病症,诸如急性阑尾炎、胆绞痛、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腰扭伤、带状疱疹等,也用于治疗某些为现代西医所束手的疑难病症,如牛皮癣、红斑性肢痛症、遗尿等。对其中不少病症取得了颇为独特的效果。 为了客观验证拔罐疗法治疗效果的可靠性,大多数拔罐适应症都积累了较大的样本,以表明其的可重复性。如神阙穴拔罐治疗急性荨麻疹,近几年就有多家报道,总共例数达数百例之多,平均有效率超过90%。有的学者,还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出发,选择有关实验指标,进行对照观察,以证实其疗效的可靠性。如支气管哮喘,针刺拔罐治疗前后肺功能各项测定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1~P<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极为显著(P<0.001)。这些都显示拔罐疗法的科学价值。 2.拔罐适应什么样的人群 拔罐疗法因其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患者无痛苦,疗效显著,而在民间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并着它的适应围十分广泛,凡针灸,按摩疗法使用额度疾病均可进行拔罐治疗。 例如以下各科诸多疾病均可进行拔罐治疗,而且见效快,疗效显著。

中医拔罐疗法应用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日本的“真空静血疗法”、法国的“杯术”、原苏联的“郁血疗法”等,即属于我国的拔罐疗法。常用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病、项痹病、胃脘痛、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 拔罐疗法的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病的机理是:1.拔罐能使病人皮肤的毛细血管充血破裂,以致自身溶血,从而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这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可以被送往全身各处,刺激机体的各个器官,增强各器官的功能,以起到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2.拔罐可使机体局部的血管扩张,起到促进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的作用。3.拔罐还具有增进人体内淋巴液的循环,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4.拔罐可以加快肌肉和各脏器对其代谢产物的排除。5.拔罐可以通过刺激病人的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而起到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拔罐疗法的功用:发汗解表:通过吸着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及良性刺激的神经反射作用,达到发汗,祛除风、寒、湿邪的作用。此即中医传统所说的“风寒邪气随气水出”。临床证明,拔罐后,汗液排泄增加,并帮助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如尿酸、尿素、乳酸等,使外入之邪从外而解。 1、舒经活络:通过拔罐的吸着作用,加上良性刺激下的神经反射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甚至破裂,使局部和相应脏腑组织的血流量加速而得以畅通,此即中医所称的“活血化瘀、舒经活络”功能。 2、消肿止痛:由于“祛除病邪,吸拔出有害物质”,并增强了血流量。邪去而肿消,络通而痛止,从而达到了消肿止痛的目的。 3、温经散寒:由于火罐吸着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局部皮肤感受器,通过经络,传导给相应的内脏器官组织,使体内寒邪得以拔出体外,从而达到温经散寒通络的双重功效。 4、行气活血:寒则气凝,淤则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寒、气、血的互为因果,从而形成了气滞血瘀之病变。由于拔罐的温通、吸拔和良性刺激的神经反射作用,促进血液流量和循环的加速,使人体气血畅通,从而达到行气活血的作用。 5、增强皮肤渗透性:通过拔罐,使表皮角层断裂,部分细胞间隔破坏,皮肤渗透性增强,从而大大提高了皮肤渗透作用。这样既有利于祛邪外出,又可为局部皮肤用药打下基础。因为真皮各级血管的扩张、渗出及细胞吞噬活动的增强,有利于药物吸收而增强药物的疗效。 6、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瘢痕:通过拔罐,可刺激局部皮脂分泌增加及皮下组织酸性产物的渗出,或使汗腺中溶菌物质增多。加之皮脂分解、脂肪酸形成,使皮肤局部酸度增加,帮助局部皮肤自洁、抗感染。又可使皮肤生发层细胞受刺激,有丝分裂增加,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毛囊细胞迅速向棘细胞推移,从而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瘢痕。 7、调节体温作用:通过较大面积使用拔罐疗法,可使血管扩张,达到降温作用。因为皮肤的温度感受器接受到刺激,通过视丘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和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反之阳虚病人的体温低于正常,拔罐后,随着组织崩解产物入血,或血细胞崩解产物的刺激,可使产热增加或代谢旺盛,使体温升高,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温壮阳气的功能。 8、调节阴阳平衡:中医认为,阴阳失调,百病丛生。拔罐对机体是一种良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分 值 要求 评 分 素质要求2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1 服装、鞋帽整齐,符合要求 1 评估10 (开始计时)核对医嘱,评估患者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病情、主诉、发病原因、 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 3 病人的体质、局部皮肤情况、凝血功能、有无妊娠,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 2 病人的心理状况,对本操作的认识、合作态度。 2 病室温度、光线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病人。 3 准备10 护士:六步洗手、戴口罩。 2 病人:核对、确认、解释。 3 用物:准备用物:治疗盘、95%酒精棉球(干湿适度)、长血管钳、火罐(检查罐口 是否光滑、有无裂纹)、打火机(酒精灯)、弯盘、盛水玻璃小瓶、必要时备毛毯、屏 风、垫枕。(少1件扣1分) 5 操 作过程60 备齐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取得合作。 3 定位: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穴位,至少选4个穴位。(边定位边口述),(1个部位不正 确扣3分) 13 选罐:根据部位选择合适的火罐。 2 体位: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2 检查: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有无损坏漏气。 2 拔 罐 点火:左手持罐,右手持血管钳夹取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下段环绕1-3 周后迅速抽出(点火方法不正确扣2分)。 6 吸附:将火罐扣在选定的部位,使其吸附于局部,轻提是否牢固。一般留罐10 分钟,以皮肤瘀紫发红为度。(实际以考官要求起罐为准)(部位不准确,1处扣2分) 10 灭火:将燃剩的棉球放入玻璃瓶中安全灭火(不可放在弯盘内燃烧) 2 观察:在留罐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询问患者反应和局部皮肤情况,同时注意保暖。 5 起罐:一手扶罐体,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周围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利起罐, 同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5 健康教育:根据病情,做好相关健康指导,及相关注意事项。10 操 作后10 协助病人整理衣着,安置病人 4 整理用物,按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4 洗手、记录、签名(口述)。(结束计时) 2 总体评价8 操作熟练,患者感觉舒适。 2 火罐吸附紧密,局部皮肤紫红,无脱落、水泡、烫伤等。 4 沟通良好,体现人文关怀。 2 备注:1、掉罐、松罐、一次未拔上,每罐扣3分;烫伤不得分;水泡酌情扣分,每处4分。 2、操作总时间不超过9分钟。

拔罐疗法试卷

拔罐疗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五十二病方》记载中,类似于拔罐法的是(B ) A 吮血疗法 B 角法 C 火罐气 D 吸筒疗法 E 拔罐法 2.拔火罐最为常用而又不易烫伤皮肤的方法是(A) A 闪火法 B 投火法 C 贴棉法 D 架火法 E 滴酒法 3.用纸片燃着投入罐内,将其吸拔于应拔部位上的方法称(B) A 闪火法 B 投火法 C 贴棉法 D 架火法 E 滴酒法 4.肌肤麻木适宜用(C) A 走罐 B 针罐 C 闪罐 D 药罐 E 留罐 5.若肩背疼痛且范围较大应选下列哪种方法为好(A ) A 走罐 B 针罐 C 闪罐针 D 药罐 E 刺血拔罐 6. 水罐法的操作不正确的是哪项(D ) A 选用竹罐 B 在锅内加水煮沸 C 用镊子钳住罐口 D 提出水面甩去水液 E 乘热将罐扣在施术部位上

7.下述哪项不宜作药罐(E ) A 生姜汁 B 辣椒液 C 两面针酊 D 风湿药酒 E 乙醇 8.下列哪项不是拔罐法的治疗作用(D) A 温经通络 B 散寒除湿 C 行气活血 D 补益气血 E 消肿止痛 9.下述哪项不属于拔罐的应用范围(B) A 感冒 B 皮肤溃疡 C 痛经 D 胃脘痛 E 丹毒 10.刺血拔罐适用于(D ) A 咽喉肿痛 B 痄腮 C 咳嗽 D 神经性皮炎 E 过敏性紫癜 11.水罐法应该用何种罐子(A ) A 竹罐 B 玻璃罐 C 陶罐 D 抽气罐 E 金属罐 12.走罐法应用该何种罐子(B ) A 竹罐 B 玻璃罐 C 陶罐 D 抽气罐 E 金属罐 13.吸拔时最安全的是(A ) A 闪火法 B 投火法 C 贴棉法 D 架火法 E 滴酒法 14.吸拔时需侧面横拔的是(B )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拔罐疗法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拔罐疗法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拔罐疗法 2019 年 02 月 01 日拔罐疗法定义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的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瘀血,促使经络畅通,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物理性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可以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两种角度来解说。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 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 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 1/ 22

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 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 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内压对局部

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留罐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是中医拔罐疗法的一种,指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留置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它可用于拔罐治疗的大部分病症,是最常用的拔罐法。又分为多罐和单罐。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二、操作方法 【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 【操作方法】 1. 点火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 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2)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 3)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 2. 起罐 右手扶住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操作程序】 1. 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 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 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 5. 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 6. 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 7. 操作完毕,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8.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三、注意事项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

拔罐疗法及护理

拔罐疗法及护理 拔罐疗法及护理拔罐法又称拔火罐,古称“角法”。是以罐子为工具,和用火燃烧排出罐内空气,造成相对负压,使罐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及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子疗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 多用于痹证,刺血拔罐运用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疡.部分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等。 1.罐的种类:临床上常用罐有三种:玻璃罐.竹罐.陶罐。 2.拔罐的方法:①火罐:是用火在罐内燃烧,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个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绕一圈后,迅速退出,快速地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简便安全,不受体位限制,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 (2)投火法:将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火罐扣于施术部位。 (3)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4)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5)架火法:即用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其内,置于应拔部位,用火点燃,将制度迅速扣下。 ②水煮法:先将配制好的药物放在布袋内,扎紧袋口,放进清水煮成适当的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液内煮15分钟左右,用镊子取出竹罐,倒干罐内药液,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本法配合药物加强疏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风湿痹痛和某些软组织病证。所使用的药物多为疏风活血通络的中草药。 3.起罐:拔罐时,一般留罐10-15分钟,待局部皮肤瘀血时,将罐取下。取罐时,左手扶住罐身,右手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松脱,不可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若罐大而吸附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 4.特殊用法: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火罐还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①走罐:亦称推罐。即先在施术部位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或润滑油,再用上述方法将罐拔住,然后医生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以及病变部位,往返推动,至局部皮肤充血红润为度。此法适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②闪罐: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或充血为度。 ③刺络拔罐: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作用。

拔火罐的三个禁忌

拔火罐的三个禁忌 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治病方法,深受人们的青睐和信任。安全、无副作用并能调节内分泌,增强体质,虽然拔过罐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对其了解不深,不知道该注意什么事项。下面咱们就来看看拔火罐的三个禁忌吧! 禁忌一:拔火罐后就洗澡 很多人喜欢在拔完火罐后就洗个澡,认为这样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溃、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感冒。 建议: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1小时~2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禁忌二: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不少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越好越长,效果会越好,甚至认为,要拔出水疱才能体现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拔火罐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水疱,这样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建议: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该是在10分钟~15分钟。如果是身体不太好的老人或小孩,时间要减半。 禁忌三:同一位置反复拔 很多患者生病后,常在同一个位置反复拔火罐,这样做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比如红肿、破损。 建议:拔火罐的时候,可以在多个位置拔,以增加治疗效果。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及常用的穴位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及常用的穴位 给喜欢拔火罐的朋友们一些建议: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治病方法,深受人们的青睐和信任。安全、无副作用并能调节内分泌,增强体质,虽然拔过罐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对其了解不深,不知道该注意什么事项。下面咱们就来看看拔火罐的三个禁忌吧!禁忌一:拔火罐后就洗澡很多人喜欢在拔完火罐后就洗个澡,认为这样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溃、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感冒。建议: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2小时~6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禁忌二:时间越长越好,不少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甚至认为,要拔出水疱才能体现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拔火罐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水疱,这样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建议: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该是在10分钟~15分钟。如果是身体不太好的老人或小孩,时间要减半。禁忌三:同一位置反复拔,很多患者生病后,常在同一个位置反复拔火罐,这样做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比如红肿、破损。建议:拔火罐的时候,可以在多个位置拔,以增加治疗效果。一、足三里,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

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二、涌泉,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三、三阴交,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四、神阙,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

拔罐疗法常用的部位穴位及常见病的走罐路线

拔罐疗法常用的部位穴位及常见病的走罐路线.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延续你的生命,你要快乐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时候请不要说还爱我。拔罐疗法常用的部位和穴位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四、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五、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六、百会;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七、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八、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九、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拔罐常用的穴位 1.全身疾病:大椎,身柱。 2.下半身疾病:命门。 3.呼吸系统:风门,肺俞,脾俞,中府,等。 4.循环系统:心俞,肾俞,肝俞,脾俞,神道。 5.消化系统: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中脘,上脘,三焦俞,大肠俞,天枢,关元,胆俞,

拔火罐基础知识

拔罐疗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病、项痹病、胃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基本技术 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拔罐方法有火罐法、煮罐法、抽气罐法等,其中火罐法最为常用。操作时用镊子夹住95%的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 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这种方法比较安全,但须注意的是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根据病情需要,在具体运用火罐时,还有留罐、走罐、闪罐、刺血。 1、留罐 拔罐后将罐子吸拔留置在施术部位5~10分钟,然后将罐起下。 2、走罐 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一般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液体石蜡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部位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3、闪罐 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4、刺络拔罐 将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在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5~10分钟。 二、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 (一)感冒 感冒是常见的外感疾病,四时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气候骤变时为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本病的发生是因病邪侵入人体肌表所致。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本病相当于西医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治法: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走罐及留罐法。 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在督脉和膀胱经上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闪火法拔罐,将火罐扣在督脉上,然后医者用右手握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上下往返推罐3~5次,待皮肤潮红,再将火罐分别移至两侧的膀胱经,用同样的方法在两侧膀胱经上各走罐3~5次,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俞等穴,留罐10分钟后起罐。起罐后,擦净润滑剂。 特别提示:此法选用的火罐不要过大,操作时应注意轻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潮红即可。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注意覆盖背部,勿使背部受寒。 (二)腰痛病 腰痛病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表现为腰部重痛、酸麻,拘急不可俯仰,或痛连臀腿。本病的发生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或劳欲过度等有关。其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本病相当于西医

拔罐疗法及护理

拔罐疗法及护理 拔罐法又称拔火罐,古称“角法”。是以罐子为工具,和用火燃烧排出罐内空气,造成相对负压,使罐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及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子疗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多用于痹证,刺血拔罐运用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疡、部分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等。 1、罐的种类: 临床上常用罐有三种:玻璃罐、竹罐、陶罐。 2、拔罐的方法: ①火罐:是用火在罐内燃烧,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个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绕一圈后,迅速退出,快速地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简便安全,不受体位限制,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 (2)投火法:将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火罐扣于施术部位。 (3)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4)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5)架火法:即用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其内,置于应拔部位,用火点燃,将制度迅速扣下。 ②水煮法:先将配制好的药物放在布袋内,扎紧袋口,放进清水煮成适当的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液内煮15分钟左右,用镊子取出竹罐,倒干罐内药液,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本法配合药物加强疏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风湿痹痛和某些软组织病证。所使用的药物多为疏风活血通络的中草药。 3、起罐: 拔罐时,一般留罐10-15分钟,待局部皮肤瘀血时,将罐取下。取罐时,左手扶住罐身,右手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松脱,不可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若罐大而吸附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 4、特殊用法: 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火罐还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①走罐:亦称推罐。即先在施术部位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或润滑油,再用上述方法将罐拔住,然后医生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以及病变部位,往返推动,至局部皮肤充血红润为度。此法适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②闪罐: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或充血为度。 ③刺络拔罐: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作用。

拔火罐评分标准

拔火罐考核评分细则 项目操作流程分值评估细则 评估 12分 1.核对医嘱、治疗卡 2.评估患者 3.评估环境3 7 2 在办公室核对医嘱签名,再请他人核 对签名,一项未核对或核对不准确扣 2分 持治疗卡到病房核对床号、姓名,无 误后评估(临床表现、既往史、有无 禁忌症、操作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 耐受程度、心理状态、体质),并需 要说明评估结果,说明治疗目的,缓 解紧张情绪、进食。一项未评估扣1 分。 根据季节关好门窗,调节室温,必要 时屏风遮挡,口述环境清洁、舒适、 安静、适合操作;一项不合要求扣1 分 计划13分1预期目标:风寒湿痹所致的腰背痛 等症状缓解或消失。 2准备 1)护士自身准备 2)用物准备:治疗盘、罐具、血管 钳、弯盘、95%的酒精棉球、火 柴、小口瓶(内盛少许水、酒精 灯、凡士林、卫生纸、压舌板、 棉签、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3)患者准备:说明治疗目的,缓解 患者紧张情绪。 2 4 7 2 口述与本病相关的症状得到缓解或 消除,未口述扣2分,不完全扣1分 衣、帽、鞋穿戴整洁,口述已修剪指 甲,七步洗手法洗手,前四项不到位, 每项扣1分,未洗手或洗手方法不正 确扣2分。 用物准备齐全,用棉签检查罐具边缘 是否光滑,有无缺损,忌用手检查, 以保护护士,每缺一项扣1分,未检 查罐具扣2分,用手检查扣1分 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治 疗卡、床头卡、床号、姓名,与 患者解释交流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 部位。 3.选择合适火罐,再次用棉签检查 罐口边缘是否光滑,无缺损。 4.手持血管钳夹酒精棉球点燃,另 一只手持罐,快速将点燃的火伸 入罐内中段绕1~2周后(火力大 可不绕),迅速将火退出,立即 将罐叩在所取部位,使之吸附在 皮肤上。 5 6 2 10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未向患者解释 交流全扣,解释交流不到位,酌情扣 1~3分,扣完为止。 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部位选错全扣。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 投火方法不正确造成投火不成功每 次扣3分,扣完为止;投火方法不正 确造成拔罐失败全扣,其他一项不合 要求扣5分,扣完为止。

几种常见病的拔罐疗法

常见病的拔罐疗法 一、感冒 病因:六淫外袭,以风邪为主。“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侵袭,每多兼夹,尤以夹寒、夹热之邪为多,或夹时疫之气。尤以身体虚弱,卫气不固,每遇气候变化,寒热失常时尤易罹患。 配穴方一大椎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局部2-3 下,立即在针刺部位拔罐,以微出血为度,留罐5-10 分钟起罐。根据患者自觉症状消除程度决定拔罐次数。如病情不减,可在原部位连续拔罐1-2 次,至症状消失为止。主治:风寒感冒。 配穴方二风门、列缺、外关。头痛配风池、印堂;声哑配天突、鱼际,并可用照海。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 分钟。每日1 次。主治:流行性感冒。 配穴方三主穴:风池、大椎、风门;配穴:膏肓俞、心俞、胆俞、委中。 方法:风寒感冒,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 分钟,或用走罐法、闪罐法,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风热感冒,采用刺络拔罐法或针罐法,留罐 15-20 分钟。均为每日或隔日1 次。主治:各型感冒。 配穴方四主穴:大椎、大杼、肺俞、膏肓俞、膈俞;配穴:气海、百会、印堂、太阳、神庭、头维。 方法:每次选主穴2-3 个,配穴1-2 个。留罐15-20 分钟,每日

施术1-2 次。主治:风寒、风热型感冒 配穴方五大椎至胆俞止的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两侧循行线。方法:采用走罐法(涂刮痧油润滑患部),推至皮肤紫红色为度,然后将罐留在大椎穴、肺俞穴上15-20 分钟。也可用排罐法,留罐10-15 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待症状改善后,改用3-5 日1次。主治:各型感冒。 配穴方六背部膀胱经的循行线上(共4 条)。方法:令患者俯卧或座位上伏案,光露背部,沿着膀胱经的循行线抹上刮痧油。然后取中号罐1 只,把罐吸在患者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下来回走罐多次,直到循行线上的皮肤出现潮红为度。四条循行线均应走罐。接着可把罐停在大椎穴上,留罐5 分钟,最后用纱布把油擦尽。每日1 次。主治:感冒。 二、头痛头痛一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发其他疾病。中医认为,头痛 一证,急性为“头痛”,慢性为“头风”。可分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又因其病邪随经络而致,故又有前额痛、后头痛、巅顶痛和偏头痛之分。见证不同,治当详察。 病因:致因随多,无非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所致。外感头痛,以风邪为多,因“风为百会之长” ,为病每多兼夹,故又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之分。内伤头痛,多因七情内伤、脏腑失调、气血不足所致。故又有肝火头痛、痰浊头痛、气滞血瘀头痛;或阴阳气血各有偏虚而引起血虚头痛、阴虚头痛、气虚头痛和阳虚头痛。 症状:急性头痛多为外感,慢性头痛多为内伤。 配穴方一前额头痛取太阳、印堂;偏头痛取太阳;头顶及后头痛取大椎或百会。主治:顽固性头痛。

拔罐治疗多种常见疾病

拔罐治疗多种常见疾病 拔罐可治疗多种常见疾病,如在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方面,拔罐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哮喘、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痛经等各种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拔罐以其不方便、易烧伤等缺点,已逐渐被各种新式拔罐所代替。常见的有两种,即抽吸式和旋拧式。 颈肩腰腿痛可拔罐拔拔罐治疗的患者大多以颈、肩、腰、腿痛为主。这些患者大多由于长期劳累或受凉等因素,导致局部代谢废物瘀积,造成血液循环减慢甚或闭塞,产生疼痛、胀、麻、功能障碍等,即所谓的“不通则痛”。拔罐可通过发泡疗法和瘀血疗法等将其中的病理产物抽出,使瘀阻的血管血流得以通畅。即“通则不痛”,从而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拔罐的这一治疗作用是拔罐的主要特点,也是与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的主要区别之处。针灸是将上述病理产物消散、融解,而拔罐则将其直接抽出。其作用更直接、彻底。 对于患病时间较短,尚未形成瘀滞者,拔罐可通过其机械负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血流畅通。对于急性腰扭伤(即肌肉拉伤和小关节错位),拔罐可重新调整其关节、肌肉力学改变,效果比较显著。 拔罐能散寒祛湿中医理论中的许多“无形之邪”,如寒邪、湿邪等致病因素都可通过拔罐将其拔出。感冒患者在服药的同时,在大椎、风门、风池等腧穴处配合拔罐,对于祛除风寒,效果更佳。夏季如果腹部受凉或饮食生冷导致的急性肠胃炎,出现腹痛、腹泻时,可用拔罐在神阙穴及上下左右排罐,能迅速止痛,拔罐后局部发热,寒邪得出,其负压作用还能迅速缓解肠痉挛。 拔罐怎样找部位人们常常在拔罐时不知道怎样找部位,也就是说不懂得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拨罐。一般情况下可采取以下办法:1.选择局部疼痛部位。身体局部疼痛的部位,往往就是病邪聚集的地方。因此,在局部拔罐即可起到拔除病理产物的作用;2.选择穴位拔罐。按照穴位拔罐疗效更好,一般需分析病因,辨证取穴,可参考针灸选穴。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畏寒肢冷可在督脉排罐治疗,以生阳祛寒;如坐骨神经痛可配合拔腰部,手臂麻痛考虑颈椎病者,同时在颈臂等处拔罐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是点,拔罐是面,拔罐以面覆点,较针灸更为灵活。 一般拔罐数量要因人而异,少则3~5个,多则可按lO几个。拔罐每次10~15分钟,根据病情可每天1~2次,7~10天为一疗程。 拔罐过程中常见情况 1.青紫:拔罐后课件有的拔罐部位青紫,有的殷红,有的则不变色。膏紫及发红部位往往病情较重.瘀阻较重。有时这些部位并非是疼痛最重的部位。只要坚持在原处拔罐.膏紫就会慢慢消退,疾病也能治愈。 2.起水泡: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有的一日起泡。有的则至三五日甚至10余日起泡。所

中医操作技能规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技能操作告知规程 1、艾灸法: 操作前评估: 护士: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现在我跟您核对一下您的名字与年龄,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岁了 病人:马丽,36岁。 护士:马丽,您好,因为您腹胀,现在根据医嘱给您进行足三里(合谷)穴的穴位艾灸,希望您能配合。请问您以前做过这个治疗吗 病人:做过 护士:艾条燃烧时有异味,这是属于正常的。您这样睡着舒服吗我能看一下您艾灸部位的皮肤吗因为操作需要一点时间,请问您需要我协助您上洗手间吗 病人:这样睡着可以,我已经上了洗手间了。 护士:(艾灸部位的皮肤完好,无破损,环境符合操作要求)我现在去准备用物,请您稍等一下。 操作后评估: 护士:马丽,您好,我现在已经给您做完穴位艾灸的治疗了,请问您这样躺着舒服吗您艾灸部位的皮肤无水泡,没有烫伤。如果艾灸部位的皮肤出现小水泡这也是属于正常现象,请您不用担心,床头铃我放在床旁,如您有任何不适,请随时按铃,我也会经常过来看你的,谢谢您的配合。(患者经过艾灸后,自觉症状缓解,无特殊不适,艾灸部位的皮肤无水泡,没有烫伤,用后物品处置符合消毒技术规范。) 2、穴位按摩法 操作前评估: 护士:您好,我是当班护士XX,现在我跟您核对一下您的名字与年龄,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岁了 病人:马丽,36岁。 护士:马丽,您好,因为您呕吐剧烈,现遵医嘱给您合谷穴的穴位按摩,以减轻您的呕吐症状,希望您能配合。请问您以前做过这个治疗吗 病人:做过 护士:请问您这样睡着舒服吗我能看一下您按摩部位的皮肤吗因为操作需要一点时间,请问您需要我协助您上洗手间吗 病人:这样睡着可以,我已经上了洗手间了。

护士:(按摩部位的皮肤完好,无破损,环境符合操作要求)我现在去准备用物,请您稍等一下。 操作后评估: 护士:马丽,您好,我现在给您做好穴位按摩了,按摩部位的皮肤完好,无破损,床头铃我放在床旁,如您有任何不适,请随时按铃,我也会随时过来看来的,谢谢您的配合。(患者经过穴位按摩后,症状稍缓解,无特殊不适,穴位按摩部位的皮肤完好,无破损,用后物品处置符合消毒技术规范。) 3、刮痧法 操作前评估: 护士: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现在我跟您核对一下您的名字与年龄,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岁了 病人:马丽,36岁。 护士:马丽,您好,因为您腰部酸胀,现遵医嘱给您进行腰部的刮痧治疗,希望您能配合。请问您以前做过这个治疗吗刮痧时会有疼痛、灼热的感觉,您能耐受吗 病人:做过,能忍受。 护士:请问您这样睡着舒服吗我能看一下您刮痧部位的皮肤吗因为操作需要一点时间,请问您需要我协助您上洗手间吗 病人:这样睡着可以,我已经上了洗手间了。 护士:(刮痧部位的皮肤完好,无破损,环境符合操作要求)我现在去准备用物,请您稍等一下。 操作后评估: 护士:马丽,您好,现在我已经给您刮好痧了,您刮痧部位的皮肤出现了痧点,这属于正常现象,几天后会自行消失的,请您不会搔抓。刮痧后要多休息,避风寒,不要立即洗澡,多喝水,进食清淡饮食,忌食生冷油腻之品。我把床头铃放在床旁,您有任何不适,请随时按铃,我也会经常过来看你的,谢谢您的配合。(患者经过刮痧后,自觉症状稍缓解,无特殊不适,刮痧部位的皮肤已出现了痧点,无破损,用后物品处置符合消毒技术规范。) 4、拔罐法 操作前评估: 护士: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现在我跟您核对一下您的名字与年龄,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岁了 病人:马丽,36岁。

穴位拔罐疗法

穴位拔罐疗法

————————————————————————————————作者:————————————————————————————————日期:

原创:中国好轻松健康团队 拔罐治疗主病病症与选穴 症状穴位 感冒、头痛、发烧 太阳、印堂、内关、足三里、翳风、合谷、风池、大椎、风门、曲池、外关 气管炎、哮喘、 肺气肿天突穴、中府穴、膻中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太溪穴、大椎穴、定喘穴、风门穴、肺俞穴、肾俞穴 慢性胃肠炎 中腕穴、天枢穴、气海穴、梁丘穴、足三里穴、胃俞穴、大肠俞穴 慢性胃炎 中脘穴、气海穴、太乙穴、内关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 中脘穴、气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梁丘穴、肝俞穴、脾俞穴、胃俞穴、 消化不良 中脘穴、气海穴、天枢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 胃痛、呕吐、胃下垂 中脘穴、内关穴、梁丘穴、足三里穴、胃俞穴、肾俞穴、脾俞穴 腹泻、腹痛 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内关穴、梁丘穴、足三里穴、胃俞穴、肾俞穴、大肠俞穴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 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气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命门穴、大肠俞

74 慢性肝炎 膻中穴、中脘1穴、阳陵泉穴、大椎穴、身柱穴、肺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 高血压 肩井穴、血压点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风池穴、大椎穴、身柱穴、肝俞穴、胆俞穴、曲池穴2、涌泉穴 低血压 天突穴、膻中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太溪穴、大椎穴、定喘穴、风门穴、肺俞穴、身柱穴、肝俞穴、胆俞穴、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膈俞穴、印堂穴、三阴交穴、涌泉108 冠心病(心绞痛) 膻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大椎穴、心俞8穴、肝俞穴、阙阴俞穴 风湿性心脏病 膻中穴、郄门穴、关元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厥阴俞穴心俞8穴、肾俞穴、关元俞穴 肺心病 膻中穴、曲泽穴、气海穴、关元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大椎穴、定喘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肾俞穴 糖尿病 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溪穴、肺俞穴、胰俞穴、肾俞穴、命门穴、痛泉穴 神经衰弱(失眼、多梦) 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心俞穴、肾俞穴、谷合穴、涌泉穴、失眠穴 中风后遗症 曲泽穴、内关穴、百会穴、大椎穴、肩髃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膀胱经 落枕 风池穴、肩井穴、大椎穴、外关穴、合谷穴 颈椎病 印堂穴、曲泽穴、内关穴、风池穴、肩井穴、肩髃穴、大椎穴、肺俞穴、外关穴、曲池穴、合谷穴 肩周炎 缺盆穴、足三里穴、风池穴、大椎穴、天宗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大杼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