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doc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doc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doc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读罢寓言两则,感悟出几个好,几个真。

好焦急──禾苗长得太慢; 好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好辛苦──从中午一直拔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好结果──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枯死了; 好愚蠢──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真痛苦──种田太无味、干活太劳累; 真耐心──日出桩边等,日落茫然归; 真伤悲──野兔没再来,农田尽荒废; 真愚蠢──死守旧经验,丝毫不知变。

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违反规律,急于求成,这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吗?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吗?因此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愚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体会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收集寓言故事

课前自学:

1、自学方法:

1)读。读课文3-5次;拼读生字栏里的生字1-3次,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记。在课文中,给本课生字注音;划出带生字的新词,读一读,记一记。

3)问。问一问自己,读懂了什么;并在不懂得地方打上? 号。

2、自学作业:

1)读一读,给带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喘气(chuǎn cu n)乱窜(cu n chuǎn)

碰撞(zhu ng zhuāng)树桩(zhuāng zhu ng)

2)读读比比,然后组成词语

拔( )兔( )喘( )

拨( )免( )端(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会写:焦、算、费、望、此、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好

一、导入新课

1、寓言两则就是两则寓言。查字典,寓就是寄托。寓言就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这个道理或教训就是这

则寓言的寓意。

2、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寓意到底是什么呢?

二、自学检测

1、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2、检查识字:

焦急喘气一大截

焦急的近义词是着急。一大截用手比划帮助理解。

朗读难点句子:

野兔窜出树林,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在树桩旁等着来撞树的野兔。

积累词语:古时候、巴望、转来转去、办法、急忙、一直、落山、筋疲力尽、力气、野兔、忽然、又肥又大每天整天

3、指名分读两则寓言,点出长的读法。

4、过渡:这两则寓言分别讲的是什么故事呢?又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继续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则寓言

1、(板书:揠苗助长),这是我们要学的第一则寓言,学生读课题,问:题目是什么意思。揠就是拔的意思。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读中理解巴望、筋疲力尽、忽然、急忙、窜、。

3、自学提示: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你是从哪里读懂的?(同

桌讨论)(引导学生从这个人想的说的、做的语句体会。)你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

4、再读这则寓言,它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禾苗生长是有自己的规律的。违反规律,急于求成,不能有好结果的。)

5、读到这儿,你想对这个人说什么?

6、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是这样学习寓言故事的。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

四、指导书写

1、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哪个字的书写?

( 焦、算不能少横。费、望注意上方压缩。此、丢注意笔顺。)

2、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个别生字的范写。

3、学生书写,老师个别辅导。

四、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一、复习学习第一则寓言的学法。

个别同学说说学习第一则寓言的方法。

二、自学第二则寓言

1、同桌互学第二则寓言。

2、交流:

理解题目:守株待兔。通过查字典理解株,再说说守株待兔的意思。

理解窜、撞的意思。说说忽然、急忙的近义词。

3、朗读检查。

4、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5、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6、寓意揭示: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踏踏实实,通过辛勤的劳动去获得成功。不能对偶然的东西存有侥幸的心理。

7、齐读课文。

8、学习了课文,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

三、拓展练习

体会用词语的准确性。课后题。抄一抄。

(三个句子去掉带点的词语后,意思和原来的句子不大一样了。第一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在长的,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第二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第三个句子里的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后,种田人什么时间坐在树桩旁等着就不清楚了)

四、写字指导。

1、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哪个字的书写?

2、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个别生字的范写。

五、语文活动

1)说一说你知道的寓言故事的题目。

2)你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给大家说一说。

六、课后自学: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准备开展一次寓言故事会。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守、窜等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丢、此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读中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掌握故事梗概,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4、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

积累寓言故事(生)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孩子们,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寓

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

小结:寓言故事短小而精悍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守株待兔( 守是翘舌音,跟老师来写)请同学们大声地齐读课题。

3、理解守株待兔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

1、作者怎样细致地描写守株待兔这则故事,它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了这节课你们就会知道的。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认读生词

1)、认读词语

窜出来、撞死、树桩、从此、锄头

2)、认读生字

窜、撞、桩、此、锄

跟同桌交流一下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这些字在读时,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平舌音、翘舌音)

3、指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谁来给刚才读的同学点评一下。

3)、小结:只要我们认真就能把课文读通、读顺。认真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研读课文

1、带着问题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种田人在地里干活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后来他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回答问题

种田人在地里干活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死了。)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怎么了?)兔子为什么会死了?指导用急促的语气读一读。

看到野兔撞死了,种田人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种田人急忙跑过去,)

此时,种田人的心情怎样?(高兴)

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呢?(美滋滋)

想一想,种田人为什么乐滋滋地走回家?(因为他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所以)我们还可以说:种田人乐滋滋地走回家,是因为

指导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

当种田人有了这种想法之后,他是怎样做的呢?(从此他丢下了锄头)

1)、从此指的是什么时候?

2)、比较: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种田人丢下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结合语境来理解)

3)、看图:此时,种田人又会想些什么?

种田人有着美好的梦想,这只能是痴人妄想,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齐读。(日子一天)

种田人为什么会一无所获?

此时,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3、理解守株待兔寓意

学了课文,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练习讲故事。

为了让人们以此为戒,孩子们你们愿不愿当宣传员,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呢?下面请大家练习讲一讲。

谁能看图讲一讲?今天回家你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听,好吗?

三、识字、写字

1、读字

守、丢、此、桩、肥

2、指导写字

1)、这些字按结构怎样分?

2)、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指导书写此丢(笔顺)

4)、范写丢

下面请同学们在语文书上,先描后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一拳

四、巩固练习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窜(cu n chu n)喘(cuǎn chuǎn )锄(ch c zh )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庄+( )(偏旁)=( )(新字)( )(组词)

巴+( )(偏旁)=( )(新字)( )(组词)

去+( )(偏旁)=( )(新字)( )(组词)

3、《守株待兔》告诉我们:

(1)、昨天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再等,不会捡到的。

(2)、昨天偶然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们不能抱侥幸心理,守着再能捡到兔子,这是不行的。

4、续写小故事

听了我们的劝说,种田人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1、学了《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守株待兔》告诫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对偶然发生的事情不能抱侥幸心理,我们只有脚踏实地、认真地去做才能有所收获。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下页更多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 “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请你仔细观看,找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定要说出你的理由。一起看看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欢迎查阅!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随文识字,能够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 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学重点: 朗读并理解三只小动物是怎样寻找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的。 教学难点: 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学准备: 小蜜蜂、小燕子、小鹿板贴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质疑,课件导入 (出示课件)师:“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请你仔细观看,找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定要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各抒己见)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因为你们的心里装着无数个美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对美都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世界上最美的什么呢?森林里的大象爷爷就给小动物们布置了这样一个比赛任务,小动物们的完成比赛,找到答案了吗?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小组学习,理清脉络 (一)小组学习,初步感知。 师:谈话出示学习任务:①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②轮读课文,组员之间纠错正音。③把自己在课前预习中学会的新字新词说给组员听。④组长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检查识字情况。 (二)指读检测,纠错订正。 师指名读课文,指读过程中教师纠错订正。 (三)布置问题,理清脉络。

师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完成这个填空。(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索。) 课件出示句子:森林里大象伯伯给动物们布置了的比赛任务。 (动物)飞向,认为最美的; (动物)飞过山峰。认为最美; (动物)因为而没有。大象伯伯认为它们都找到最美的事物。 (四)弄懂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师指名学生汇报,师边汇报板帖。诵读课件的句子,使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五)选词填空,体会词语变化美。 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读句子,想想都有谁参加了比赛?他们分别是哪类小动物的代表呢?谁能把词语正确填入空格内。 运动员选手代表 小蜜蜂( )昆虫,小燕子是飞鸟们推出的( ),群兽选出的( )是小鹿。 引导学生理解更换了几个词语,就让我们感觉到很生动。 三、合作学习,提炼主干。 (一)小组合作,提炼主干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修改补充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主要由《找春天》《笋 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在语文园地 里,有借助熟字认识新字的练习,有描写春天的对联拓展,有积累词汇 的练习,口语交际说说春天里的发现,并引导学生写写自己在春天里的 发现,展示台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词句,还可以用硬笔书 法的形式写写搜集到的词句。宽带网引导学生去了解更多的花的种类和 各个城市的市花。但是在本学期,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 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二、教材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 2、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 3、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培养自己读书的 能力。 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课时安排: 1、《找春天》……………3课时 2.《古诗两首》……………3课时 3.《笋芽儿》……………3课时 4.《小鹿的玫瑰花》……………2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单四篇课文的语言都很优美,要让学生多读、细读、精读,让他 们在读中理解内空,体会感情,陶冶情操。其中三、四两篇课文,如果 学生有潜力、有兴趣,也可以鼓励学背诵或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修改补充 2、本单元要求会写的39个生字中,有的生字(如“追”、“喊”、 “哥”、“骨”、“微”等)的笔顺、笔画,学生容易搞错,应注意细 心指导。第四课中的“谢”、“渐”、“微’,是三个左中右结构的生 字,要讲清这类字的书写要点(如每个字的各个部件都要写得相对瘦长 一些,挤得紧一点)总之.笔顺、笔画和生字书写的指导一定要抓住难 点,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也能 切实掌握。 3、《语文园地一》中第一题“我的发现”的练习,旨在让学生初步感 知语言中的比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再说说了什么么像什么。只 要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处,就要予以肯定。运用比喻的好处 和要求,也可以适当简单地讲一些,以加深理解和认识。在举例子的时 候,应尽理举一些以前课文中出现过的例句。这样处理,学生容易理解。 总之,要正确认识这次练习的宗旨,不能偏离教学要求。 4、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 里》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①这次训练在要求学生感知春天的基础 上,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想象,这在认知的思维领域,其要求是明显有 所提高的。②更注重对春天想象的一些新的“发现”。③一年级下册 的口语交际只要求“说”,而这次不仅要求说,还要求在说的基础上将 自己新的发现写下来。所以,本次训练的要求和形式及口语交际的角度, 与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都是有许多差异的。老师们一定要认识这 些差异,以便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5、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宽带网”,是本册教材在语文园地中新开设 的一个栏目,全册共安排了三次。这一栏目的设置,旨在拓宽学生语文 学习的时空,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训练时,应提前布置。并鼓励他 们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教学中则要让他们充分交流,并给以适当的评 点。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溢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导学案:第27课 《寓言两则》

第27课《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 ①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二则》全篇演示、农夫拔禾苗的过程。 生字、生词卡片。 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教学《揠苗助长》 ①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③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出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④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守株待兔》)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①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②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③揭示课题,释题。 a.揭示课题,正音。 b.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④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1、2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析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彩的春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笋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应重点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1 找春天 课前分析: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学生翩翩起舞,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情境。】对话平台 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

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语文二年级下册27.寓言两则的练习题.(优选.)

27寓言两则 基础过关 一、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 窜.(cuàn cuān)出喘(chuǎn chuǎi)撞(zuàng zhuàng)截(jiézāi) 二、看拼音,写词语。 j iāo jíbái fèi jìsuàn bāwàng ()()()() 三、连线。 骄傲地走回家 乐滋滋地说 焦急地跑过去 急忙转来转去 四、写出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1.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2.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3.种田人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能力提升 五、照样子写句子,用上划线的词语。 1.那个人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读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想对这个人说:你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但禾苗却全都枯死了。因为你做事太()了,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 2.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想对种田人说:你要()才行,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 订正栏 写写易错难写的字 参考答案 一、cuàn chuǎn zhuàng jié二、焦急白费计算巴望三、骄傲地说乐滋滋地走回家焦急地转来转去急忙跑过去四、1.好似 2.期望 3.成天五、1.街边这个人自言自语了半天,不知道在干什么。2.从此他不再依赖别人。六、1.急于求成 2.努力做事侥幸心理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018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018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此为WORD版,可以任意编辑) 第一单元 单元妙解导航 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依次编排了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古诗二首》中编排了《村居》《咏柳》,这两首诗都与春天有关,《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三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描绘了春天的足迹,激发学生发现、观察、感受春天,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共享,并可以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辬 1.认识6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要求认识的字要能读准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音,认清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积累好词佳句,热爱春天,体会春天的美好。 3.《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要求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4.《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学会从书籍目录中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 5.引导学生从童话故事中汲取力量,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快乐,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单元重、难点 重点 1.认识6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难点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要求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单元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2课时 《找春天》2课时 《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 《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一》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1古诗二首 妙析教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辬 【知识与技能】

第27课《寓言两则》《守株待兔》一课一练

第27课《守株待兔》一课一练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窜出来 A.chuān B.chuàn C.cuān D.cuàn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类字的读音,注意声调和声母。要求学生多注意平时的日常积累。 考点:字音 难度:容易 关键字: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二年级下册第27课《守株待兔》字音 2.下列画横线的字读音错误的是()。 A 白费fèi B 撞车zhàng C 捡到ji?n D焦急jiāo 答案:B 考点:字音 难度:容易 关键字: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二年级下册第27课《守株待兔》字音 3.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树桩(A. zhuāng B. zhāng)端详(A. xiáng B. yáng ) 答案:A A 考点:字音 难度:容易

关键字: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二年级下册第27课《守株待兔》字音 4.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种田 A zhòng B zh?ng 干活 A gān B gàn 答案:A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在不同的环境下的读音有所不同。 考点:多音字 难度:容易 关键字: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二年级下册第27课《守株待兔》多音字 5.连线。(将正确的汉字和拼音配对) jién?o chúcuàn 脑锄窜截 答案:jién?o chúcuàn 脑锄窜截 考点:字音 难度:容易 关键字: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二年级下册第27课《守株待兔》字音 6.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 zhuāng c?diū ()护树()从()()弃 答案:守桩此丢 考点:字形 难度:容易 关键字: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二年级下册第27课《守株待兔》字形 7.选字填空。 守首手 (1)爸爸买了新()机。 (2)警察叔叔是我们的()护神。 (3)我们的()都是北京。 答案:手守首 解析:本题是对同音字的考察,根据各个字的意思来填空。 考点:同音字 难度:较难 关键字: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二年级下册第27课《守株待兔》同音字 8.划出并改正下面语句中的错别字。 A.他在树庄旁边捡了一只兔子。() B.他家田里的河苗都枯死了。() C.玲玲满义的笑了。()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寓言两则

27、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宁国市开发区小学严思佳 设计思路: 通过设计充满童趣的预习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通过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激发学生识字写字、阅读思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思考和交流引导学生感悟道理,受到启发。 教材解读: 《揠苗助长》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故事,故事短小道理却发人深省。文中要学会的生字和词语难度不大;这是第一篇要求学生尝试说故事的课文,简洁生动的语言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的清楚明晰,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并通过感悟语句激发学生想像学习讲故事,教学应以识字写字、朗读课文为主,引导学生反复读文,随文识字,感悟寓意;初步渗透讲故事方法的指导。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乐于与老师同学开展交流;但是课堂倾听习惯、自主学习习惯、探究习惯还在逐渐的养成中。对于这个阶段的

学生来说,识字写字、读好寓言故事的目标能够顺利地完成,但让他们说出寓言故事的道理、能复述寓言故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将采用“走进智慧园——收集智慧豆——开启智慧花——装扮智慧树——分享智慧果”的情境,通过“听一听、认一认、读一读、写一写、演一演”的环节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认读5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课文理解词语;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读懂内容,悟出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3、通过反复读文、情境交流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指导写字; 2、朗读课文,读懂内容,感悟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3、学习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 1、朗读感悟寓言中的道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村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溢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三五 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 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7、寓言两则同步练习题

27 寓言两则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hùdiūxiàjiāo jíbái fèi bāwànɡzǒng suàn ( ) ( ) ( ) ( ) ( ) ( ) cóng cǐshùzhuānɡyòu féi yòu dà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一天,两天,三天,禾苗( )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 )地转来转去。 2、读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想对这个人说:你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但禾苗却全都枯死了。因为你做事太( )了,违反禾苗的生长规律。 3、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想对种田人说:你要( )才行,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 )。 三、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打上"√" 1、"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若这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就是禾苗(没有有)长高的意思,而原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长高没长高)的,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到不到)禾苗在长。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若这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一词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 )的心情。 3、"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这个句子中"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 )。去掉这个词以后,种田人什么时候坐在树桩旁等着就不清楚了。

第六章传感器 章末检测 时间:90 分钟分值: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其 中1~11 题为单选题,12 题为多选题) 1. 机器人装有作为眼睛的“传感器”,犹如大脑的“控制器”,以 及可以行走的“执行器”,在它碰到障碍物前会自动避让并及时转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7.寓言两则》

27.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揠苗助长》)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中心小学执教:刘艳娟 一、教学目标 1. 会读会认本则寓言中出现的生字、较难词语;理解“寓言”的含义。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农夫拔苗的原因、方法及后果;能把《揠苗助长》以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家长 听。 3. 感悟“急于求成,不顾事情发展的规律,反而会适得其反”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悟农夫的焦急与高兴;通过读课文,感悟“急于求成,不顾事情发展的规律,反 而把事情弄糟”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图猜成语,走进故事的氛围。 (二)了解寓言,读好课题:寓:包含。寓言:一个小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学生按照课件出示的提示语填空:古时候有个人,他 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禾苗长得快 些,每天_________ 地想办法。后来他把禾苗____________ ,弄得自己________ ,可结果禾苗却_________ 。 (四)学词语,扫清读课文的障碍 1. 小组开火车读本则寓言中的生字; 2. 通过“捉虫子”游戏读准本则寓言中较难的词语。 (五)精读课文,品味农夫的焦急 1. 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禾苗长的好好的,农夫为什么要拔苗呢? 2. 通过具体的语句、词语体会农夫的焦急,理清拔苗的原因、方法和结果。 (1)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a. 从关键词“巴望” “天天”两个词体会农夫的着急。 b. 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说出“巴望”的近义词。 c. 比赛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2)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好像”一词表面,禾苗长的慢,农夫很着急,所以没有感觉到。 (3)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a. 从“焦急”“转来转去”得知农夫急得团团转。 b. 读出农夫的焦急。 c. 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4)小结读书方法:读进书里去。 3.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第几自然段提到了农夫帮助禾苗长高的办法。 1)提问:农夫想到的好办法是___________ ,他把自己弄得 2)理解 “筋疲力尽”的含义。 3)指名读农夫拔苗的句子。 4)提问:看着被自己拔高了一大截的禾苗,农夫的心情如何? a. 男女生对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b. 师生对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4. 农夫把禾苗拔高了一大截,可得意了,结果怎么样呢?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人教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人教版 1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羞、遮、嫩”的识记,“摇、溪”的书写。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歌曲《春天在哪里》、古诗《早春》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二、对话平台 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在浓郁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发现,畅谈收获,使学生体验到“发现学习”的快乐。】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利用动作、绘画、语言情境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 四、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内容二次备课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古诗二首》 《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 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 话故事。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教 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 美情趣。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 的机会。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 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教学难点:部分词语的理解。倡导自主识字,培养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教学时间安排:12课时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内容二次备课 1、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 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 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题:村 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 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 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趁”是的韵母是“en”, 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doc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读罢寓言两则,感悟出几个好,几个真。 好焦急──禾苗长得太慢; 好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好辛苦──从中午一直拔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好结果──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枯死了; 好愚蠢──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真痛苦──种田太无味、干活太劳累; 真耐心──日出桩边等,日落茫然归; 真伤悲──野兔没再来,农田尽荒废; 真愚蠢──死守旧经验,丝毫不知变。 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违反规律,急于求成,这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吗?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吗?因此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愚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体会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收集寓言故事

课前自学: 1、自学方法: 1)读。读课文3-5次;拼读生字栏里的生字1-3次,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记。在课文中,给本课生字注音;划出带生字的新词,读一读,记一记。 3)问。问一问自己,读懂了什么;并在不懂得地方打上? 号。 2、自学作业: 1)读一读,给带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喘气(chuǎn cu n)乱窜(cu n chuǎn) 碰撞(zhu ng zhuāng)树桩(zhuāng zhu ng) 2)读读比比,然后组成词语 拔( )兔( )喘( ) 拨( )免( )端(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会写:焦、算、费、望、此、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好 一、导入新课 1、寓言两则就是两则寓言。查字典,寓就是寄托。寓言就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这个道理或教训就是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