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指导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让真情自然流露》写作指导+习作例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让真情自然流露》写作指导+习作例文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让真情自然流露》写作指导+作例文写作指导一、写作要求1.本次作要求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受。
2.要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1、精描细绘见真情。
用心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细节,发挥想象,适当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等,展现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情感。
2、万事求实显真情。
注重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事情,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如实记录、叙述这些事情,是写出真情实感的基础。
3、直抒胸臆见真情。
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用真挚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打动读者。
4、巧妙地安排结构。
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手法,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第一人称描写叙述。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运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技法点拨1.生理描写法。
生理举动的描写好像是人物无声的语言,它能够把人物的思想举动,复杂而变化的人物豪情直接施展阐发出来。
2.语言描写法。
语言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人物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3.神志动作描写方法。
神志动作描写法就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志和动作展示其喜怒哀乐。
4.风景描写法。
风景描写法就是通过描写周围环境反映人物的心情变化。
5.间接抒情法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悠扬,富有神韵,感染力强。
能够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客观豪情色彩,按照豪情的变化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触感染作者的思想豪情;能够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也可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作例文流年里的父爱不知从何时起,放学单独回家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备课教案(第三单元)小结:一件事情中不同的阶段,情感会有很多变化。
(2)以《别了,语文课》为例:与前两篇课文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可以通过几个事例表达一种情感。
3.试着在本子上画出自己选定的那件事的情感变化图。
4.画好之后,上台展示。
说说自己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师小结:融情于事)二、“借”助课文学方法(一)锁定重点,回忆心情,尝试先写1.请大家回忆事件中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用“△”在心情变化图中标出。
2.在本子上把这部分写下来。
提示:综合运用各种情感表达方式,尝试把情感融入事物,景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中。
3.展示一个同学的片段,共同评价。
(1)读语段,猜测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2)说说哪里表达出这种情感。
(3)说说还有哪些不足。
教师小结存在的问题:只是简单直白表达自己的情感,事件的描写多为概述,有一些动作、语言等描写,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具体、自然。
4.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阅读例段,学习方法,修改片段1.再读学过课文中的语段,在比较中学习方法。
(1)学习“直接抒情”。
①出示: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思考:从这个句子中能读出怎样的情感?明显吗?②出示: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思考: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直接抒情”。
③找找本单元中还有哪些课文也有这样的表达。
(2)学习“融情描写”。
①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思考:这个句子哪里表现出“惊惶”?②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思考: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融情描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

习作指导课——《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教学目标1.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2.能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抒发情感。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例文,体会写法同学们,文以情动人,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打动人 , 就在于其中蕴含的真情。
读懂一篇文章,首先要体会文章的中心,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
该如何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呢?本单元课文《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分别用直抒胸臆和寓情于事的表达方法抒发作者的真情。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做到自然而然地流露真情呢?请同学们自读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1.默读例文,想一想: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关注批注,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二)快速浏览,梳理写法1.自读《别了,语文课》。
(1)梳理作者对语文课的情感变化。
(由讨厌转为喜欢。
)(2)交流:作者运用了几个具体事例和大段心理独白来表达情感。
预设1:“我”一口气读完了张先生送我的图书;“我”担心自己的语文学得不好,努力学习;“我”的默书成绩进步惊人,得到了张先生的表扬。
预设2:第7自然段及旁批:“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归纳——寓情于事和直抒胸臆。
(3)文中离别之情尤其动人,交流作者为何选取“同学留言”和“老师送书”这两个事例。
(选取典型事例,更能凸显离别之情。
)小结: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会我们围绕中心意思来写作,并选取合适的材料。
而本单元则教我们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抒发情感。
选取的材料越典型,中心越突出,情感表达也越真实。
2.自读《阳光的两种用法》。
(1)学生交流文章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2)体会“老阳儿”的内涵:“老阳儿”是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说一说你对“老阳儿”的内涵的理解。
3.比较《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两篇文章写法的不同。
《别了,语文课》运用了具体的事例说明“我”对语文课的情感变化,结合大段心理独白直抒胸臆,同时选取了最典型的事例,将离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习作例文”包括两篇文章《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
《别了,语文课》中,作者用具体事例和内心独白来表达自己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阳光的两种用法》通过写母亲和毕大妈对阳光的不同用法的例子,把作者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过了很多的事情,并对其中的一些事情印象深刻。
这有利于学生选择素材,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并不能很好地表达真情实感。
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教学目标1.默读例文,把握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阅读《别了,语文课》,懂得作者是如何表达“我”对学习中文的情感的。
3.阅读《阳光的两种用法》,体会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及例文的表达方法。
4.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抒发感情的方式;能根据示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阅读习作例文,探讨课后问题,谈谈自己的收获。
难点: 根据示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通过不同的景物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二、学习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1.默读习作例文一,同桌交流:(1)第一篇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借助旁批,默读例文,说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是怎样表达的。
(3)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这两件事来写告别中国语文课呢?(4)文中作者的内心独白有什么作用?2.交流汇报。
(1)例文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记叙了“我”在即将离开祖国时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语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的依依不舍之情。
(2)借助旁批,说说“我”对学习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变化:“我”从开始不爱学习语文、默书不合格,到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语文,最后下决心好好自修中文。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习作》指导方案

习作指导方案“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这次习作的主题是“让真情自然流露”。
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不同的事情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究竟是怎样的,是什么事情使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感受,这些都需要写清楚。
写作时,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通过本次习作,让学生回顾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或事,发现真善美,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重点)3.学习运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词语分类PPT。
学生准备:回顾印象深刻的事情带来的情感体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唤起情感,引入内容1.出示词语:畅快欣喜若狂激动欣慰感动归心似箭盼望惧怕愤怒沮丧愧疚难过忐忑不安追悔莫及2.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3.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今天我们这节作文课,就是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4.板书课题:让真情自然流露。
(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把表达情感的词语进行分类,唤起学生对情感的回忆,搜索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引发情感的共鸣,提升学生写作的热情。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引导学生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2.学生汇报习作要求。
3.在这些要求中,关键的部分是什么?预设:生1:写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
生2:写清事情的经过及心情。
生3: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生4:表达出真情实感。
生5:把情感的变化写清楚。
4.教师小结,明确习作要求: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表现情感的变化。
部编版六年语文第三单元《——让生活更美好》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1

理清要求
请以“,让生活更美好”为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信任”、“阅读”、“种花”……
(2)要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对你的生活影响。
三、拓展思路
构思指导
_____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半命题作文。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题目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
随着时间的逼近,我们也必须排练了。一天,我们在音乐室排练。“你拼命发芽,我白了头发……”全班哄堂大笑,纷纷嘲笑我。我红着脸,站在讲台前不知所措。调皮鬼王子豪还跑到我的身边,一脸奸笑,拍着我的肩,大喊着“你唱得可真好听啊”!还把“真”咬得特别重。大家都笑了。霎时,我的脸火辣辣的。“就你这水平也敢亮出来唱,羞不啊?”“就是,就是。”大家纷纷附和。此时,我恨不得地下有条缝,让我钻进去。“闹什么闹!”老师来了,同学们闭上嘴,没趣地走开了。“来办公室一趟。”老师对我说。
开头:春姑娘来了,她携来和煦的阳光,步入校园,她用那双灵巧的手让我们校园生活更美好。
结尾:啊!校园,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生活因你更美好。
(二)、一问一答法
题目:春游,让生活更美好
开头:伴一路春风,洒一路欢笑,我们躺在草地上,走在田埂边,咦,我们这是干什么?
结尾:“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哦!我知道了:春天在我们心中,春游,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李华,这个领唱的位置就归你了。”新年了,理所当然要开新年音乐会,而老师竟然让我当了领唱。我?行吗?从小到大,在众人面前我一直没唱过,更不用说当新年音乐会的领唱了!
这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落在班级里,班里炸开了锅。我走到哪里,大家就用不屑的眼神看着我,还向周围的人窃窃私语。每天,我的耳边总有一些闲言碎语,压力也一天天地加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让真情自然流露》写作指导+习作例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让真情自然流露》写作指导+习作例文自从我上小学以来,每年的父亲节都是一件让我十分期待的事情。
我总是会在这一天里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和爱。
但是,有一个父亲节,让我印象深刻,这一天是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
那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让人感觉十分舒适。
我们在公园里散步,聊天,爸爸还给我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和关怀。
父亲节这一天,爸爸没有送我什么礼物,但是他的陪伴和关注,让我感到十分满足。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父爱不一定要用物质来表达,更多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陪伴和关心来表达。
我也学会了珍惜和感恩,父亲节这一天,我会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从小学时起,放学独自回家就成了我每天必须面对的事情。
虽然学校离家并不远,但看着同学们被父母接走,我总是感到有些孤单和难过。
我也希望能够和父母手牵手一起回家!有一天,暴雨倾盆而下,一直没有停息。
同学们陆续被家长接走,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站在学校传达室门口,望着天空,墨色的浓云压得天空昏暗,仿佛随时会倾泻而下。
XXX呼啸着,将人的惊呼吹散。
XXX在狂风中颤抖着,无力抵抗。
暴雨像鞭子一样狠狠地抽打着我的心。
我仍然坚持等待,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接我。
然而,终于绝望了,只得拿着雨伞,冒着狂风暴雨向家走去。
路上,雨水已经积成了小水塘,我必须穿过这条“长河”。
正当我犹豫不决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雨幕中。
他穿着西装,踩着皮鞋,神情焦急,略显狼狈,显然是下了公交车就直接来接我了。
爸爸来了,他蹲下身子,弯下腰,想要把我背过去。
我像做梦一般,马上回过神来咧开嘴笑了,一骨碌爬上了久违的爸爸的背上。
我一只手搂着爸爸的脖子,一只手紧紧地撑着雨伞,雨似乎幻化成了一首欢快的音乐,蹦跳在我们的头顶上。
这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恩和幸福。
的伟大,是无私的,是永恒的。
我常常回忆起小时候和外婆相处的点点滴滴,每每想起,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愧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心愿》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心愿》作文指导课教案《心愿》作文指导课教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一种愿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一种愿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是一种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请以“愿望”为话题作文。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二、写作指导:审题和解题:“愿望”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审题不难,但要写出精彩的文章也不易。
1、一定要紧扣话题。
虽然话题作文的范围广,可并不是广而无边。
其限制就是话题范围,所以在写作时万万不可偏离话题,另起炉灶,随便写一篇文章来。
:“愿望”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审题不难,但要写出精彩的文章也不易。
在“考场”这个特定的场合下,文章的立意一定要鲜明、集中,否则很难得到阅卷教师的亲睐。
要使立意集中,就要强化中心意识、重点意识。
其中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大题小作”。
“大题”是指题旨范围较宽广,开放性较强的话题。
比如说上文的“心愿”,就是一个很“大”的题目。
你的心愿可以很伟大、很崇高,可以是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读书,也可以是为人类谋幸福,但这样的“心愿”往往会流于形式,很难写出具有正真情实感的文章。
对于这类文题,我们不妨立意时寻找一个较小的切入口,或就一个点,一个方面的内容来深入地表现主旨。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虚实转化”。
比如“心愿”相对来说是比较“虚”的,但我们可以转化为“实”的来写。
不空谈大道理,将立意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人物、景物、事件等载体上。
一篇文章决不能太虚,要学会“虚实转化”,这样才能使内容厚实,立意集中。
2、文体一定要鲜明。
文体不限,不是说不要文体,可以把文章写成四不像。
小说要体现故事情节,记叙文要体现记叙的要素,议论文要体现议论的要素,书信要有书信的格式等等,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明确文章体裁。
3、构思成文力求创新。
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针对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命题的创新,这种命题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在作文时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习作指导
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如高兴、悲伤、沮丧、感动、喷怒、愧疚、激动、盼望等。
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从中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来源:Z*xx*]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让真情自然流露”。
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在拟题的时候,要紧扣关键字,能高度概括文章主旨即可。
如《一件难过的事情》《对不起,这件事我错了》《开心的一天》《在感动中成长》等。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
[来源:学+科+网]
(一)精描细绘见真情。
我们在写作时,首先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写好一件事。
在叙述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并刻画生活细节,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方面进行多方面描写。
(二)万事求实见真情。
在作文时,我们要不夸大、不捏造事实,要实事求是的叙述故事。
只要我们真实地叙说故事,读者就会从中感受到真情。
(三)直抒胸臆见真情。
写作时要满腔热情,只有以情驭文才会写出动人心魄的文章。
在叙述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平白地叙事,还要大胆的抒发自己的真情
(四)巧妙安排文章结构。
选好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后,我们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我们采用的文章结构是“总——分——总”、“总——分”、“还是分——总”呢?采用的叙事方法是顺序、倒叙还是插叙?采用的表现手法是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呢?采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写作前巧妙安排。
难忘的开幕式
岁月的潮水冲刷着我的记忆,许多人和事都在这潮水的涌动中渐渐逝去了。
但抹不去的是那段回忆,它令我终生难忘。
①
那是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
啊!那激动人心的开幕式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拉开序幕。
②
首先是检阅,这可是历来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我也是受检队伍中的一员,为此我格外兴奋。
检阅开始了,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代表的是整个班级,一定要展示出我们班的风采。
”③想到这里我充满了信心。
我们列着整齐的方队,昂首挺胸,步入运动场。
我仿佛是一个最强劲的音符,伴着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在银白色的跑道上踏出铿锵的节奏。
④
①文章的开篇含蓄、简洁。
“冲刷”“涌动”“抹”等词语的运用含有文学色彩。
②此句直接切入要描写的场面。
③心里描写真切。
④比喻贴切而富有创意。
升国旗是最庄严的时刻。
我们静静地伫立在操场上,等待国旗的升起。
当大队辅导员宣布“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地把手举过头顶,
注视着国旗的升起。
和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⑤
接着是裁判员、运动员代表发言。
当运动员代表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时候,我们的心也随之震撼,因为他们代表我们所有运动员的心声。
开幕式结束了,但那激动人心的场景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⑥
[来源:Z*xx*]
⑤动作描写生动贴切,关注到了此时的心理状态。
[来源:]
⑥结尾扣题。
文章采用了回忆的方式描写了开幕式的精彩,作者紧扣“激动人心”,选取了开幕式的几个主要场景进行刻画,给人如临其境之感,尤其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其中。
本文语言含蓄深刻,结尾紧扣主题,结构严谨。
[来源:Z,xx,]
好词自得其乐悲喜交集悲愤填膺百感交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慷慨激昂
感激涕零感恩戴德谢天谢地万念俱灰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心灰意懒自暴自弃
黯
然销魂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悲天悯人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怒火中烧忍无可忍欢天喜地喜从天
降
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拍手称快皆大欢喜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紧缩
忧心忡忡忧心如焚心急如火
郁郁寡欢坐立不安
局促不安忐忑不安方寸大乱心烦意乱神魂
颠倒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若有所失
长吁短叹
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
火烧火燎
抓耳挠腮
佳句
1.我经历的事情犹如天上的繁星,有的让我感动不已,有的让我羞愧难当,有的让我愤怒无比,有的让我感到庄严神圣,有的让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现在我就把让我愧疚的一件事讲给你听。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经12岁了。
回想起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的一件件往事,随着岁月的流动已经渐渐地遗忘。
但有一件事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3.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有人说:“只有被社会认可的才能说那个事很感动。
如乐于助人的雷锋,几乎捐了全部家产的郭明义。
”可我觉得感动的事其实就在我们每天都拥有的母爱之中。
4.漫长的岁月过去了,可是那件令我难忘的事仍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它像一只彩色的风筝,常常飘到我的梦里来,引起我无限的思念和遐想!
5.这件事令我十分得意,也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因为我超越了自我,战胜了自己!我是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