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英语一试题

合集下载

2011教育硕士_心理学_教育学_英语真题(英语专业)

2011教育硕士_心理学_教育学_英语真题(英语专业)

.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文献是。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2.系统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赫尔巴特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 D.文化4.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是。

A.直接经验 B.课堂教学C.生活常识 D.社会实践5.美国人华虚朋于1919年在芝加哥一所中学实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贝尔一兰喀斯特制 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 D.特朗普制6.在近代教学论发展历史上,认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的学派是。

A.主知主义学派 B.行动主义学派C.科学主义学派 D.人文主义学派7.根据学生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与名次,确定其成绩属于“优”、“良”、“中”、“差”。

这种评价被称为。

A.主观性评价 B.客观性评价 C.常模参照性评价 D.目标参照性评价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A.保护儿童的生命权 B.维护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C.提升儿童的生命价值 D.为儿童发展创造条件9.真正的师生关系是。

A.推销员与顾客的关系 B.教与学的关系C.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D.服务员与顾客的关系10.杜威与其他教育理论家的“发展观”的不同之处是。

A.将发展与社会联系在一起B.主张发展要尊重儿童道德人格C.强调发展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 D.认为发展就是经验的改造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1.教育产生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人类的。

2.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

3.广义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等活动。

4.教学的一般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5.教育的最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教育学2.外铄论3.课程标准4.教学组织形式5.道德情感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说明理由。

初中英语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英语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英语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生词时,首先应该采取的策略是:A. 忽略它B. 查字典C. 猜测词义D. 问老师2. 根据教育心理学,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学习策略?A. 制定学习计划B. 定期复习C. 只学习感兴趣的内容D. 与他人合作学习3. 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经常感到焦虑和恐惧,这属于哪种心理现象?A. 学习动机B. 学习焦虑C. 学习兴趣D. 学习态度4.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以下哪项是促进学习者记忆的有效方法?A. 死记硬背B. 边听边写C. 只读不写D. 重复阅读5.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学习风格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A. 视觉学习B. 听觉学习C. 动手操作D. 混合学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应该_________(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_________(鼓励学生提问)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8. 教育心理学中,_________(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9. 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可以通过_________(分组讨论)来提高语言实践的机会。

10. 教育心理学认为,_________(正面反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描述教育心理学中“元认知”的概念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12. 解释“学习风格”的不同类型,并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学习风格调整教学方法。

13. 阐述如何通过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中的作用。

15. 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解决方案。

五、案例分析题(10分)16. 假设你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班上有一个学生经常在英语课上表现出不感兴趣,甚至有时显得焦虑。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英语教师专业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等试题汇编 附答案

英语教师专业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等试题汇编  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

(共15小题,计30分)( )1. ---How much did you _______ on that woolen T-shirt ?---I _______ 80 yuan for it.A. cost, spendB. spend, paidC. pay, costD. take, cost( )2 ---You look _______ sad, Kate.--- Yeah, I have made mistakes in my report.A. a little, a fewB. little, fewC. a few, a littleD. a little, few.( ) 3. The _______ he is , the he feels.A. busily, happilyB. busy, happyC busier , happierD .more busy, more happy( ) 4.-----I don’t know . Can you help me ?-----I think you should calm down and read texts.A. how to doB. what to do it .C. what to doD. when to do( ) 5.I’d rather _____ at home than _______ to the movie on weekends .A. staying, goingB. to stay, to goC. stay, goD. stayed, went( )6. Not only I but also Tom and Jack _____ interested in English because it _____ useful.A. is, isB. is, areC. are, isD. are, are ( )7. I can’t go _____ because I have to go home at once.A. else anywhereB. anywhere elseC. else nowhereD. somewhere else( )8. Why does this woman decided _____ these places?A. not goB. doesn’t goC. not goingD. not to go( )9. Would you please help me _____ the picture on the wall?A. put upB. put onC. put intoD. put off( )10. Excuse me, could you _____ me your new dictionary?A. borrowB. keepC. lendD. take( )11.The box is ________ heavy ________ I can’t lift it.A. too, toB. so, thatC. very, thatD. too, that( )12. Tom has made many friends since he________ to China.A. cameB. comesC. has comeD. will come( )13.He gave up ______two years ago. That’s to say, he is a non-smoker now.A. smokeB. smokingC. to smokeD. smoked( )14.Do you need ________ to read on the train?A. special anythingB. any special thingC. anything speciallyD. anything special( )15. The children were made ____ homework first.A. doB. to doC. didD. doing二.完形填空(20分)Food is very important. Everyone needs to 16 well if he or she wants to have a strong body .Our minds also need a kind of food. This kind of food is 17 . We begin to get knowledge even when we are very young. Small children are 18 in everything around them. They learn 19 while they are watching and listening. when they are gettingolder , they begin to 20 story books , science books … anything they like . When they find something new, they love to ask questions and 21 to find out the answers.What is the best 22 to get knowledge? If we learn 23 ourselves, we will get the most knowledge. If we are 24 getting answers from others and do not ask why, we will never learn well. When we study in the right way, we will learn more and understand 25 .( )16. A. sleep B. read C. drink D. eat( )17. A. start B. exercise C. knowledge D. meat( )18. A. interested B. interesting C. weak D. better( )19. A. everything B. something C. nothing D. anything( )20. A. lend B. read C. learn D. write( )21. A. try B. have C. think D. wait( )22. A. place B. name C. way D. news( )23. A. on B. with C. to D. by( )24. A. often B. always C. usually D. sometimes( )25 .A. harder B. much C. better D. well三.阅读理解。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套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套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套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套)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B. 教学C. 评价D. 管理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以下哪项不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特点?A. 强调学生主动参与B. 强调知识结构C. 强调教师主导D. 强调问题解决4.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斯金纳D. 马斯洛5.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室实验法D. 逻辑推理法...(此处省略16-20题)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7.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_________。

8. 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偏好的_________方式。

9. 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_________的心理状态或过程。

10. 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此处省略11-20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2.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并举例说明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23. 描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并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24.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5. 分析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20分)26. 根据以下案例,分析学生的行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案例:小明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最近在课堂上经常分心,成绩下滑,老师发现他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A5. D...(此处省略16-20题答案)二、填空题6. 教育心理7. 最近发展区8. 学习9. 学习活动10. 影响三、简答题2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英文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英文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英文1. What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 called?A. SociologyB. PsychologyC. BiologyD. AnthropologyAnswer: B2. According to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which part of the mind is responsible for moral conscience and judgment?A. IdB. EgoC. SuperegoD. LibidoAnswer: C3. What is the term for the phenomenon where a person's behavior is influenced by the presence of others, even when they are not interacting?A. Social FacilitationB. GroupthinkC. DeindividuationD. Social LoafingAnswer: A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stage in Erikson's 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 Trust vs. MistrustB. Industry vs. InferiorityC.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D. Self-Actualization vs. StagnationAnswer: D5. In the context of learning theory, what is the term for the process by which behavior is changed through the consequences that follow it?A. Classical ConditioningB. Operant ConditioningC. Social LearningD. Cognitive DissonanceAnswer: B6. What is the term used to describe the phenomenon where people tend to remember information that confirms their pre-existing beliefs or expectations?A. Confirmation BiasB. Availability HeuristicC. AnchoringD. Illusory CorrelationAnswer: A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characteristic of a Type A behavior pattern?A. Competitiveness and a sense of urgencyB. Relaxation and a laid-back attitudeC. Low levels of hostility and aggressionD. High levels of patience and toleranceAnswer: A8. What is the term for the process by which a person's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r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self?A. Self-Perception TheoryB. Self-Efficacy TheoryC. Self-Fulfilling ProphecyD. Social Identity TheoryAnswer: C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omponent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A. OpennessB. ConscientiousnessC. Emotional StabilityD. AgreeablenessE. HumorAnswer: E10. What is the term for the tendency of people to attribute their own behavior to external factors, while attributing the same behavior in others to internal factors?A.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B. Self-Serving BiasC. Actor-Observer BiasD. Halo EffectAnswer: A。

心理学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The term "psychology" comes from the Greek words "psyche" meaning soul and "logos" meaning _______.A. speechB. studyC. knowledgeD. mindAnswer: B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branch of psychology?A. Clinical psychologyB. Social psychologyC. Behavioral psychologyD. Chemical psychologyAnswer: D3. The study of how people think, feel, and behave is known as _______.A. SociologyB. PsychologyC. AnthropologyD. EconomicsAnswer: B4. Sigmund Freud is known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which area of psychology?A. Behavioral psychologyB. Cognitive psychologyC. PsychoanalysisD. Positive psychologyAnswer: C5. The process of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information is studied in the field of _______.A. PerceptionB. CognitionC. MemoryD. EmotionAnswer: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 is called __________.Answer: Psychology7. The theory that emphasizes the role of reinforcement in shaping behavior is known as __________.Answer: Behaviorism8. The unconscious mind, according to Freud, contains repressed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at can influence __________. Answer: Behavior9.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stimuli is known as __________.Answer: Conditioning10. The study of how people perceive and interpret the social world around them is known as __________.Answer: Social psychology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nswer: Intrinsic motivation refers to the internal drive to engage in an activity for its own sake, without external rewards or pressures. Extrinsic motiv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nvolves engaging in an activity because of external rewardsor pressures, such as money, grades, or approval from others.12. Describe the stages of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nswer: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cludes four stages: Sensorimotor (birth to 2 years), where infants learn through sensory and motor experiences; Preoperational(2 to 7 years), where children begin to use symbols and language; Concrete Operational (7 to 11 years), wherechildren start to think logically about concrete events; and Formal Operational (11 years and up), where adolescents can think abstractly and hypothetically.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Discuss the impact of cognitive biases on decision-making.Answer: Cognitive biases are systematic errors inthinking that affect the decisions and judgments that people make. They can lead to irrational choices, confirmation bias where individuals seek out information that confirms their preconceptions, and overconfidence in one's own abilities. These biases can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personal, professional, and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often leading to suboptimal outcomes.14. Explain the role of attachment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Answer: Attachment is a strong emotional bond that forms between a child and their primary caregiver. It plays acrucial role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by providing a secure base from which the child can explore the environment, learn, and develop social skills. Secure attachment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emotional regulation, higher self-esteem, and more effective social relationships later in life.结束语This examination paper aims to assess the understanding of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psychology, as well asthe ability to apply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to various scenarios.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assessment, students will deepen their comprehension of psychology and enhancetheir analytical skills.。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教学方法B. 学习理论C. 学习动机D. 教育评价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学生B. 教师C. 课程D. 学习环境答案:C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A. 学习是通过模仿进行的B. 学习是通过接受指导进行的C. 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的D. 学习是通过重复练习进行的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

答: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教育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教学方法。

它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在于,教育心理学更侧重于教育实践,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而普通心理学则研究更广泛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

2.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发生的,文化工具(如语言、符号系统等)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一理论对教育的影响在于,它提倡教师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内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通过社会互动学习新知识。

三、论述题1. 论述学习动机对教育过程的重要性。

答: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并坚持到底的内在或外在力量。

它对教育过程至关重要,因为高动机的学生更可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更有效地吸收知识,以及更持久地面对学习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目标、提供积极的反馈、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等方式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重要概念以及实际应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1、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

A.消退B.负强化C.惩罚D.抑制【答案】 C2、疾病风险评估报告包括A.体检指标汇总B.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提示C.疾病风险评估结果D.受评估者主要健康信息E.危险因素状况【答案】 B3、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答案】 A4、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的对象是( )。

A.家庭教育中发生的现象B.职业教育中发生的想象C.社会教育中发生的现象D.学校教育中发生的现象【答案】 D5、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A.《宪法》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职业教育法》【答案】 C6、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A.三级预防策略B.零级预防策略C.一级预防策略D.二级预防策略E.四级预防策略7、小学德有过程的本质就是( )。

A.个体社会化的过程B.壮公规龍个体化的过程C.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D.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戴个体化的对立斗争过程【答案】 C8、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是A.疾病保险B.健康保险C.商业健康保险D.社会医疗保险E.失能收入保险【答案】 B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年份是( )。

A.1950年B.1977年C.1980年D.1985年【答案】 D10、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A.教B.学C.教学D.教育内容【答案】 B11、()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A.应用B.分析C.综合D.评价【答案】 D12、在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答案】 A13、个体实践活动中,最高层次的是()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英语一试题课程代码(9901)注:1.本卷供非英语岗位考生使用;2.考生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否则不予评分。

教育学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1分,共10分)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3.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4.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5.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6.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B.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7.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式称为A.说服法B.榜样法C.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D.锻炼法10.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阶级性B.道统性C.功用性D.专制性E.刻板性2.下列教育家中,属于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A.凯兴斯坦纳B.卢梭C.康德D.小原国芳E.裴斯泰洛齐3.学校潜在课程主要是指A.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B.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D.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E.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所构成的各种影响4.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有A.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B.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C.参加各种体育竞赛,选拔运动人才D.增强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E.养成运动习惯,培养竞技体育观念和竞争意识5.建立良好班集体的策略主要有A.对学生实行专制管理 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6.发展性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发展性原则 B.激励性原则 C.合作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 E.多元化原则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四、论述题(10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教育心理学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1分,共10分)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 B. 有意义发现学习C. 发现学习D. 探究学习2.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A. 命题B. 命题网络C. 图式D. 产生式3.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一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A. 努力程度B. 能力高低C. 任务难度D. 运气好坏4.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A.学习策略B.认知策略C.学习方法D.元认知5.品德形成的标志是A.道德信念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C.价值内化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6.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A. 认知发现理论B. 认知同化理论C. 认知建构理论D. 顿悟学习理论7.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 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10.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A.场独立B.场依存C.冲动型D.沉思型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的心理活动B.学的心理活动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E. 学校情景2.构成动机的主要成分是A.归因B.成就动机C.诱因D.需要 E.评价3.学习的本质属性是A.变化是持久的B.变化既是外显的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结构C.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D.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E. 具有先天遗传性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动作阶段,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是A.示范B.讲解C.反馈D.练习E.动觉5.教师的威信表现为A. 工作水平B.知识水平C.工作态度D.工作作风E.教学能力6.学习策略包括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D.元认知策略 E. 内化策略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要因素。

2.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有哪些?3.结合实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四、论述题(10分)结合实例说明学习迁移的种类。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 2.A 3.D 4.C 5.A 6.C 7.D 8.D 9.B 10.C二、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1.ABDE 2.BCE 3.BCE 4.ABD 5.BCDE 6.ABCDE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

(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的关系,发扬教学民主。

四、论述题(10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前后相邻的阶段进行着有规律的更替,在前一个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

每一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内,其身心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个时期,这种发展就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其身心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人为地将各个阶段截然分开,要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引渡工作。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平衡性。

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从生理方面来看,如果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以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因此,教育者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

还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由于性别、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主观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体之间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

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育心理学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 2.D 3.A 4.D 5.D 6.C 7.C 8.B 9.A 10.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1.ABC 2.ABCD 3.ABCD 4.ACDE 5.BCDE 6.ABD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1)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学习准备;学生的焦虑程度等;(2)外部因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具体而言,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态度、课堂心理气氛、环境因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