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基础_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我之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就碰到过一位长期卧床的大爷。
大爷因为一场重病,只能躺在床上,整个人都没了往日的精神。
他的子女们都很孝顺,但是对于怎么照顾好大爷,却有点不知所措。
咱先来说说这床的事儿。
床可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太软了不利于身体支撑,太硬了又会让人睡得不舒服。
床垫得经常保持清洁干燥,要是不小心弄湿了,那可得赶紧换,不然病人会觉得难受,还容易长疹子。
就像那位大爷,有一次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床上,他自己没法说,只能哼哼唧唧,子女们一开始没注意,后来发现大爷一直皱着眉头,这才发现了问题。
然后是翻身。
这可是个关键步骤,一般两小时就得翻一次身。
为啥呢?要是一直保持一个姿势,身体的某些部位一直受压,血液不流通,就容易长褥疮。
翻身的时候,动作得轻柔,别生拉硬拽的,得托住病人的身体。
我记得有一回,一个小护士给大爷翻身的时候动作有点急,把大爷弄疼了,大爷哎呦了一声,小护士吓得脸都红了,赶紧跟大爷道歉。
皮肤护理也不能马虎。
每天都要用温水给病人擦身子,特别是那些容易出汗的地方,像腋窝、腹股沟啥的。
擦的时候要轻轻的,别太用力,不然会把皮肤擦破。
还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发红、破皮的地方,如果有,就得赶紧处理。
再说说饮食。
长期卧床的病人消化功能可能不太好,所以饮食得清淡、易消化。
多吃点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有一次,大爷的女儿给他带了一碗红烧肉,大爷闻着香,想吃,但是又不敢吃,怕不好消化。
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只吃了一小块,解了解馋。
排尿排便也很重要。
如果病人自己没法排尿排便,就得用导尿管或者开塞露。
用导尿管的时候,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排便后,要及时清理干净,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
心理护理也不能少。
长期卧床的病人心情可能会不好,容易烦躁、抑郁。
这时候就得有人多陪他们说说话,讲讲外面的新鲜事儿,让他们心情好点。
大爷的子女们就经常陪他聊天,给他讲家里的琐事,虽然大爷大部分时间只是听着,但从他的眼神里能看出来,他心里是暖的。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卧床病人的护理要注意日常,饮食和康复等三个方面帮助病人恢复。
1、日常
病人由于身体原因长期卧床,为了防止长褥疮,需要经常帮助病人翻身,还要给病人拍背,防止痰液聚积出现窒息等。
还要保持个人卫生,被褥和衣物等勤洗勤换,保证皮肤干燥和清洁,可以预防细菌和病毒。
2、饮食
长期卧床不运动的病人应该食用一些清淡、营养均衡、容易消化且不刺激的食物,但是要注意少吃,避免消化不良,平时多喝水,维持正常代谢,否则容易便秘。
而且吃少盐的食物,不然容易出现高血压等病症。
3、康复
经常给不能活动的病人进行肌肉按摩,防止长期不运动导致肌肉萎缩。
也可以给病人读书读报,锻炼听力和记忆力,防止病人记忆力下降和语言功能退化。
除上述以外,还要注意多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让病人在住院期间感觉像在家里一样,给病人一个更温馨的环境,对病人的病情预后会起到非常有利的帮助。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引言长期卧床病人,指因各种疾病或外伤导致身体无法活动而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
对于这类患者,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旨在提供给护工和照料者一个指导,以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舒适。
活动性护理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的缺乏活动,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压疮等问题。
因此,适当的活动性护理对于长期卧床病人至关重要。
室内活动1.定期协助病人进行身体活动,如被动屈伸、转身等,以维持肌肉活动性;2.根据病人的状况,可适当安排床边练习,如针对性的肌肉训练,以保持肌肉力量;3.及时更换卧床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减少压力带来的影响;4.帮助病人进行适度的床上体操,如手脚抬升,扭转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室外活动1.视情况安排病人离床活动,如坐到轮椅上,进行适度的室外散步;2.安排户外活动,如阳光浴,让病人可以得到新鲜空气和充足的阳光,有助于提高心情和免疫力。
营养护理长期卧床病人容易因为活动减少而导致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
因此,适当的营养护理成为长期卧床病人的重要环节。
1.定期监测长期卧床病人的体重,便于及时调整饮食计划;2.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维持营养平衡;3.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求,可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如特殊配方食品或补充剂;4.分小份多餐,而不是三餐定量,避免给病人造成过度饱腹感;5.在进食时提供舒适的环境,如安静、温和的光线,以提高病人的食欲。
床上卫生长期卧床病人的床上卫生是重要的护理环节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期更换床单和床上用品,保持干净卫生;2.经常帮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包括刷牙、口腔清洁等;3.注意病人个人卫生,如洗脸、洗澡等;4.注意保持病人的排泄正常,及时更换尿布和进行清洁护理;5.定期给病人提供足够的水分,以维持水分平衡。
皮肤护理长期卧床容易引发皮肤问题,如压疮等。
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病人,皮肤护理尤为重要。
卧床病人护理常识

卧床病人护理常识在医疗过程中,卧床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包括因手术、疾病或其他原因而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
正确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卧床病人护理的常识和方法。
卧床病人护理的重要性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易造成身体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肌肉萎缩等问题。
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可能会引发压疮、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卧床病人护理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护理的要点定期翻身卧床病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易导致身体局部压力过大,造成压疮。
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病人翻身,保持皮肤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机能。
注意饮食卧床病人常常胃口不佳,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保持清洁卧床病人容易出现排泄问题,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换尿布、清洁身体,预防感染发生。
此外,也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预防血栓卧床病人长期不活动,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被褥的活动,预防血栓的形成。
注意精神护理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孤独感增加。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卧床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1.不要使用过软或过硬的床垫,以免造成姿势不良或者皮肤受压。
2.睡前可以适度活动患者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3.避免给患者做剧烈的体位改变,应缓慢、柔和地进行。
4.定时帮助患者排便,避免便秘的发生。
5.患者长时间卧床时应给予适量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结语卧床病人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有耐心、细心和爱心。
只有正确护理好卧床病人,患者才能更快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希望本文介绍的卧床病人护理常识对大家有所帮助。
卧床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在医疗护理中,对于卧床病人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卧床病人由于长期卧床,
容易出现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因此需要专门的护理措施来保证其健康和舒适。
以下是卧床病人护理的一些关键要点:
1. 皮肤护理
•翻身:每隔2-3小时帮助病人翻身,减少皮肤受压时间,预防压疮的发生。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洁患部,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使用护肤品:可以使用润肤露或保湿乳液,保持皮肤湿润。
2. 营养与饮食
•提供均衡饮食:保证病人摄取足够的营养,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帮助进食:如有必要,协助病人进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3. 呼吸护理
•出现呼吸窘迫时,及时通风换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做呼吸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以保持呼吸功能。
4. 预防肌肉萎缩
•及时进行 passuve range of motion 活动:帮助病人做肌肉拉伸运动,预防肌肉萎缩。
•起床活动:若病情允许,每天进行一定的起床活动。
5. 精神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卧床时间长容易导致精神不振,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听取病人意见:尊重病人的看法,让病人参与护理决策。
6. 排泄控制
•定时排尿排便:确保病人排尿排便的规律,避免尿液残留和便秘。
•记录排泄情况:及时记录病人排泄情况,有需要时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综上所述,卧床病人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生理和
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并矫正卧床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引言: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是医疗工作者和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这些病人由于各种原因需要长时间卧床,因此对他们的护理需求与一般病人不同。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涉及到身体状况监测、皮肤护理、床位转移、饮食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阐述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在引言之后进一步概述内容。
概述:正文内容:1.身体状况监测1.1体温监测:通过定期测量体温,及时发现热量失控等问题。
1.2心率监测:监测心率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律不齐等异常情况。
1.3呼吸监测:观察呼吸频率与质量,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等问题。
1.4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及时掌握病人的血压状况。
1.5生理指标监测:例如血氧饱和度、血糖、尿量等的监测。
2.皮肤护理2.1预防压疮:定期翻身、涂抹保护膏、避免摩擦等措施。
2.2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每日清洗、使用适合的护肤品。
2.3观察皮肤状况:注意皮肤颜色、温度、酸碱度等变化。
3.床位转移的技巧与安全3.1使用合适的辅助工具:如滑板、滑轮床等。
3.2培训护理人员的技能:确保使用正确的姿势和力量。
3.3注意卧床病人的舒适度:使用合适的垫子和支架。
4.饮食管理4.1适当的饮食摄入: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医嘱,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
4.2排便护理:定期检查排便情况,保持肠道通畅。
5.心理护理5.1与病人的沟通:互动、倾听和关心病人的感受。
5.2提供情感支持:减轻病人的焦虑、孤独和沮丧情绪。
总结: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疗工作者和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身体状况的监测、皮肤护理、床位转移技巧与安全、饮食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长期卧床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过程。
护理人员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持续培训,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乎病人的身体健康,更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长期卧床可能是由于疾病、受伤或年老体弱等原因导致的,而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病人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并提高他们的舒适度和生存质量。
首先,我们来谈谈皮肤护理。
由于病人长时间躺在床上,身体与床铺接触的部位容易受到压迫,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压疮。
因此,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每隔 2 小时就应该为病人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拽等粗暴动作,防止损伤皮肤。
同时,要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和平整,避免有褶皱或异物刺激皮肤。
可以使用气垫床等辅助工具,减轻局部压力。
除了翻身,皮肤的清洁也不能忽视。
每天要用温水为病人擦拭身体,特别要注意容易出汗和藏污纳垢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会阴部等。
擦拭后要及时擦干,保持皮肤干爽。
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及时更换尿布或尿垫,并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防止尿液和粪便刺激皮肤。
再来说说呼吸道护理。
长期卧床的病人往往活动量少,呼吸功能会有所下降,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问题。
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房间。
鼓励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帮助他们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如果病人无法自主咳嗽,可以通过拍背的方式协助排痰。
拍背时,将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轻拍打病人的背部,力度适中,每次拍 3 5 分钟。
饮食护理也是关键的一环。
长期卧床的病人消化功能可能会减弱,因此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鱼肉、鸡肉、蛋类等,以增强体质。
同时,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温度和质地,避免过硬、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刺激胃肠道。
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病人,可以通过鼻饲或静脉输注营养液的方式提供营养支持。
在心理护理方面,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他们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不便和对疾病的担忧而感到无助和失落。
长期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共31张

长期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共31张1.长期卧床患者的评估: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
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2.床位的调整和扶手的安装:床位的高度、角度和扶手的设计对长期卧床患者的舒适和安全至关重要。
床位应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床角度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扶手的安装可以帮助患者翻身和起床。
3.皮肤护理: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压疮。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见的措施包括定期翻身、使用特殊的床垫和保持皮肤清洁。
4.呼吸系统护理: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和呼吸困难。
进行呼吸系统护理包括预防感染、改善通气和进行物理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状况,并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
5.康复训练: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康复训练通过日常的运动和调整姿势来预防和改善这些问题。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床上训练和功能训练等。
6.心理关爱: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并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关爱。
7.饮食护理:长期卧床患者需要膳食的合理搭配和营养的补充。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适宜的饮食,并注意饮食的卫生与安全。
总结起来,长期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包括评估、床位和扶手的调整、皮肤护理、呼吸系统护理、康复训练、心理关爱和饮食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与医生和康复师进行合作,全力保障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浸湿揉搓头发的时间 10min
(三)包头的时间 24h
(四)灭虱后有活虱 重新用药
操作步骤及要点
穿好隔离衣,带手套
携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 按洗头法做好准备工作
头发分股用药液擦发,并揉搓,戴帽子 24h 后蓖去死虱和虮卵,清洗头发
为病人更换衣裤被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
4.义齿的清洁与护理
白天配戴义齿,晚上将义齿摘下。
清洁法同真牙 白天不用时,取下用冷水浸泡,一
日一换水,不能用乙醇和热水 每餐后应清洗义齿。
每天至少清洁舌头和口腔粘膜一次,
并按摩牙龈。
5、牙线剔牙法
尼龙线、丝线、涤纶线均
可作牙线材料,每日剔牙两次,
餐后立即进行更好。
特殊口腔护理
卧床病人床上擦浴
适用于使用石膏、牵引和 必需卧床、衰竭及无法自行沐 浴的病人。
目的
(1)去除皮肤污垢,保持皮肤清洁,增进患 者舒适。
(2)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排泄 功能,预防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3)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活动肢体;防止 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操作步骤及要点
健康人的口腔有细菌吗?
存在大量的 致病或非致病 菌——口腔的 温度、湿度、 食物残渣适宜 微生物生长繁 殖
一般情况下为什么不会引起口腔感染 ?
机体抵抗能力强
你平时正是常怎的样饮刷水牙、?进食、刷牙、漱口等可以起到
减少和清除病菌的作用
口腔健康教育
每日三次晨、晚、 餐后
口腔卫生习惯
每次三分钟 三三制 餐后三分钟
1.病人仰卧,两手放于 腹部,两腿屈曲。护 士采用分段移位法将 病人移向操作者一侧 的床边,即先将病人 头、肩和臀部移向床 边,再将双下肢移向 床边。 2.护士一手置病人肩部, 一手置臀部,两脚前 后分开,利用自身体 重,向前推并翻转病 人,使其背向操作者。 3.按照侧卧位要求使病 人体位舒适。
1.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 2.护士两人立于床同一侧,一人托肩腰部,另一人托臀 部和膝部,同时将病人抬起并移向自己一边。然后再轻 推翻转病人,使其背向护士。
后无菌敷料包扎。
浅度溃疡期 清洁创面,促进愈合
坏死溃疡期 清洁疮面,去除坏死组织,
保持引流通畅,促进愈合。
目的
1.协助不能起床的病人更换卧位,使病人舒 适。 2.减轻病人局部组织受压,预防褥疮发生。 3.预防其他并发症,如堕积性肺炎。 4.适应治疗护理的需要。
操作方法
一人协助法
二人协助法
注意事项
脱落的头发置于纸袋中 撤巾,取舒适卧位
整理、记录
注意事项
梳头时,尽量使用圆钝齿的梳子,以防损 伤头皮。
发质较粗或卷发者,选用齿间较宽的梳子。 避免过度牵拉。 为长发者扎发辫时,不宜过紧,每天至少
将发辫松开一次。
(二)床上洗发
1、有哪几种洗发方法? 2、如何防止洗头发的水流入眼、耳
者着凉。 4、男病人理短发,刮胡须。
注意事项
4、洗发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患者疲劳;洗发过 程中应避免因频繁转动患者头部引起的不适。
5、考虑患者的耐受,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面 色、脉搏、呼吸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6、洗头时,护士应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疲劳。
评价
1、操作时动作轻稳,保证病人安 全,正确运用节力原则。
目的
半坐卧位病人常有向床尾滑动的倾向, 护士应注意帮助病人恢复原位,以保持 舒适。
操作方法
一人协助法 二人协助法
注意事项
1.放平床支架,枕横立于床头。 2.护士分别立于病床两侧,面向床头,两脚前后 分开,一人托肩和腰,另一人托背和臀。同时抬 起病人并移向床头。 3.按要求置病人于舒适体位。
1.放平床支架,枕横立于床头,以免撞伤头部。 2.护士靠近床边,面向床头,两脚前后分开,一 手置病人肩下,另一手托臀部。 3.嘱病人双手上举握住床栏,屈膝,双足蹬床面。 与护士同时用力向床头方向移动。 4.放回枕头,根据需要摇起床头,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
(1)操作时应体贴、尊重患者,照 顾患者的个人习惯。
(2)注意遮挡患者,保护患者的隐 私。
(3)注意调节室温、水温,随时添 加或更换热水,防止不必要的暴露 及湿污床单。
注意事项
(4)操作时,除按基本原则进行外,在患者耐 受的情况下,以擦洗干净为准,注意皮肤皱褶 处,对胶布等污迹可用汽油擦拭。
0.02%呋喃西林溶液 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0.1%醋酸溶液
绿脓杆菌感染
0.08%甲硝唑溶液
用于厌氧菌感染
口腔常用的外用药
锡类散 冰硼散 新霉素 制霉菌素甘油 金霉素甘油 液状石蜡 西瓜霜
实施步骤:
准备病员
解释目的、取适宜体位
检查口腔情况
口腔颜色、粘膜、牙、张口能力;口 腔有无出血、溃疡及异味
应过湿,切忌遗留在病人口腔内。 擦洗舌面及硬腭勿过深。
评价
1、护士操作方法正确,动作轻巧、 细致,患者满意
2、患者感觉舒适,没有污湿衣被 3、患者了解口腔护理及口腔保健的
意义和方法
头发的护理
头发护理的内容
床上梳发、洗发 灭头虱、虮法
一、床上梳发、洗发
目的 评估 计划 实施
注意事项
灭虱一定要彻底,做好用物的处理,
避免传播。
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局部及全身反应 护理人员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皮肤护理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评估
(一)皮肤的颜色 (二)皮肤的温度 (三)皮肤的柔软度和厚度 (四)皮肤的弹性
评估
(五)皮肤的完整性 (六)皮肤的感觉 (七)皮肤的清洁度
携用物至床边,核对后解释 关好门窗,用屏风遮挡病人 松床尾盖被,将病人身体移向床缘面盆内倒入热水 将小毛巾叠成手套状,包在手上,为病人擦浴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擦浴顺序
洗脸及颈部 眼 (内眦向外眦) 额部
面部 耳后
颏下
上身 双上肢 胸腹部 后颈
鼻翼 颈部 背部
下肢 双下肢
脚部
会阴部
包小毛巾法 包小毛巾方法
3、患者的自理能力。 4、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计划
目标及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整洁、美观、无异味、
无虱虮,感觉舒适。 2、患者及家属获得头发卫生的知识
和头发护理的有关技巧 用物准备
灭虱药液:
1、30%含酸百部酊
30g+50%乙醇100ml浸泡48h+乙酸1ml
2、30%含酸百部煎剂
口腔清洁用具
刷牙方法
义齿的清洁护理
牙线剔牙法
2.正确选择牙刷及牙膏。
牙刷:外形较小,刷毛软硬适中、 表面光滑 牙膏:无腐蚀性,交替使用 牙线;尼龙线、丝线、涤纶线
3、刷牙方法指导
上下颤动刷牙法
将牙刷毛面轻轻放于牙齿
及牙龈沟上,刷毛与牙齿 成450角,快速环形来回颤 动,每次刷2~3个牙
2、洗头过程中,病人无不适,无 病情变化。
3、洗头后,病人感到清洁、舒适。
二、灭头虱、虮法
目的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目的
消灭头虱和虮,预防相互间 传染和预防疾病传播 。
评估
1、患者头发清洁度,有无头虱、 虮等。
2、患者及家属对头发的清洁和 知识的了解程度。
一、口腔评估
自理能力的评估 病人对牙齿保健知识了解
程度的评估 口腔检查的评估 配戴义齿病人的口腔的评估
常用漱口液
名称
作用
生理盐水
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复方硼砂溶液(朵贝氏)除臭、抑菌
1%~3%过氧化氢溶液 抗菌除臭
2%~3%硼酸溶液
防腐、抑菌
1%~4%碳酸氢钠溶液 破坏真菌的生长环境
压疮病理分期
瘀血红润期 炎性浸润期 浅度溃疡期 坏、水泡 表皮破损、溃疡形成 脓性分泌物
压疮的治疗与护理
瘀血红润期 ①增加翻身次数; ②避免摩擦、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 ③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④加强营养。
炎性浸润期
保护皮肤,预防感染。 小水泡 防止破裂,促进自我吸收。 大水泡 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消毒
(5)操作时,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寒 战、面色苍白、脉速等征象时,应立即停止擦 洗,并给予适当处理。
(6)护士操作时,应运用人体力学原理,节力、 省力,避免肌肉损伤。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概念 原因 好发部位 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 压疮分期 各期护理原则
概念
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 ,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 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1.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移动体 位后,需用软枕垫好后背及膝下,以维持舒适体位。两 人协助翻身时,注意动作协调轻稳。 2.若病人身上置有多种管道,翻身时须安置妥当,翻身 后检查勿扭曲,保持通畅。 3.操作时注意节力原则:两脚分开,扩大支撑面;面向 移动方向,利用自身体重;尽量靠近病人,以减小阻力 臂。 4.为颅脑手术病人翻身应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头部不 可剧烈翻动,以防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卒死;颈椎 和颅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石膏固定和 有伤口的病人,翻身后应将患处放于适当位置
适应症 目的
操作方法
适应症
禁食 高热 昏迷 术后 口腔疾患
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的患者
口腔护理的目的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 腔感染等并发症。
去除口臭、口垢,使患者舒适, 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观察口腔粘膜、舌苔和特殊口 腔气味,提供病情变化的动态 信息。
操作步骤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