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系统使用规范.doc
系统日志管理规范

系统日志管理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系统日志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它可以记录系统操作和故障检测信息。
系统管理员需要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系统日志,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规范管理系统日志。
一、日志管理的具体操作1.日志收集日志收集是指收集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等产生的日志信息。
日志信息应该包含时间、事件类型、事件级别、事件描述和事件源等信息。
为了方便管理,日志应该分类存储。
2.日志筛选日志筛选是指根据需要选择出有价值的日志信息。
通常来说,我们只需要关注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而忽略一些不重要的事件。
日志筛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地排查问题。
3.日志分析日志分析是指对已经筛选出来的日志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日志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问题,帮助我们快速发现并解决系统问题。
4.日志报警日志报警是指对一些重要的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
通过设置报警规则,可以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管理员,以便及时处理问题。
二、系统日志管理规范的制定制定系统日志管理规范是系统管理的基础之一。
在制定规范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规范应该切合实际,符合系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不能制定严苛的规定。
2.可操作性原则规范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即规定的内容应该能够操作实现。
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背离用户需求。
3.适应性原则规范应该具有适应性,即充分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和系统特点。
4.可维护性原则规范应该具有可维护性,即规范的内容应该能够长期有效,必要时需要进行修改和维护。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1.日志过大当日志过大时会占用系统资源,降低系统性能。
解决办法是设置日志自动轮换,定期清理过期日志。
2.日志缺失当日志缺失时,会造成难以检查用户操作、排除故障和追查安全问题等不良后果。
解决办法是设置自动备份和手动备份,以便在需要时快速恢复。
3.日志不安全当日志不安全时,会泄露重要数据,对系统安全造成威胁。
信息系统日志管理规范

信息系统日志管理规范一、引言信息系统日志是记录系统操作和事件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安全审计、故障排查和合规性检查等方面。
为了有效管理信息系统日志,减少安全风险和提高系统性能,制定本规范。
二、日志记录要求1. 日志记录类型所有关键组件和子系统都应该记录日志,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程序等。
2. 日志内容日志应该包含关键的操作事件和系统状态信息,例如登录事件、文件访问、异常操作、授权变更和警报信息等。
3. 日志格式日志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包含时间戳、日志级别、事件信息和发起者信息等。
同时,应该支持以适当的方式对日志进行归档和备份,以便长期存储和后续调查。
4. 日志记录级别应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设定日志记录级别,常见的级别包括:信息、警告和错误。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定义其他级别。
三、日志存储和保护1. 存储位置日志应存储在专门的日志服务器或日志管理系统中,并设置适当的存储空间。
2. 存储时间根据法规要求和实际需要,确定日志的存储时间,并制定相应的清理策略。
一般来说,安全事件相关的日志应至少保留一年。
3. 访问权限对于敏感信息和关键日志,应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并建立审计机制,记录对日志的访问和操作。
四、日志监控和分析1. 实时监控设置日志监控系统,实时收集、分析和报警关键事件,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和安全威胁。
2. 定期审计对日志进行定期审计,查找异常行为、追踪操作记录,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3. 日志分析通过对日志进行分析,发现系统性能问题、网络攻击、安全漏洞等,并做出相应的优化和修复。
五、合规要求1. 法规合规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标准,确保日志的合法、规范记录和存储。
2. 行业标准参考相关行业的信息安全标准和最佳实践,制定适合本组织的日志管理规范。
六、总结通过制定信息系统日志管理规范,可以有效管理和保护系统日志,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定期审计和分析日志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威胁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规范日志管理制度

规范日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日志管理工作,提高日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信息安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日志管理的范围日志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日志、操作日志、安全日志、访问日志等各类日志。
三、日志管理的目的1、记录系统运行情况,便于故障排除和问题追踪。
2、记录用户操作行为,便于追溯操作记录。
3、监控系统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4、依法依规记录访问日志,保障信息安全。
四、日志管理的原则1、完整性原则:日志记录要完整、真实、准确。
2、保密性原则:未经授权,严禁泄露日志内容。
3、保留性原则:日志记录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留一定的时间。
4、追溯性原则:日志记录要能够追溯到具体的操作人员和行为。
五、日志记录的内容1、系统日志:包括系统启动和关闭、关键进程启停情况、系统资源使用情况等。
2、操作日志:包括用户登录、退出、操作命令、文件操作等。
3、安全日志:包括安全事件记录、安全防护策略执行情况等。
4、访问日志:包括用户访问记录、访问时间、访问地址、访问内容等。
六、日志管理的责任1、系统管理员:负责制定相关日志管理方案和制度,确保日志及时记录和保留。
2、操作人员:负责按照相关规定记录操作日志,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处理。
3、安全管理员:负责监控安全日志,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
4、审计人员:负责对日志进行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处理。
七、日志记录的存储与保护1、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类日志进行分类存储,定期备份至安全的存储设备中。
2、对重要的日志记录进行加密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3、建立日志管理的安全审计机制,对日志进行定期审计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4、严格控制对日志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查看和操作日志。
5、对于重要的日志记录,建立定期清理机制,避免存储空间的满溢。
八、日志管理的维护和更新1、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日志管理的制度和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系统监控与日志管理规范范本

系统监控与日志管理规范范本1. 引言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系统监控和日志管理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及时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制定系统监控与日志管理规范范本,建立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系统监控和日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 监控规范2.1 系统监控范围确定系统监控范围,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等。
监控范围应根据业务需求和风险评估进行合理确定。
2.2 监控指标定义监控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性能、资源利用率、运行状态等。
监控指标应具体明确,能够反映系统的健康状态和异常情况。
2.3 监控频率确定监控频率,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特点设定监控的时间间隔。
关键系统可以增加监控频率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
2.4 监控工具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根据系统特点和业务需求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监控工具能够满足监控需求并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控数据。
3. 日志管理规范3.1 日志收集系统应具备日志收集机制,能够收集系统重要操作、错误日志、安全事件等关键信息。
日志收集应根据系统需求和法规合规要求进行配置和管理。
3.2 日志存储与备份确定日志存储位置和存储周期,监控日志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定期备份日志,并建立日志完整性校验机制,以确保日志的安全可靠。
3.3 日志分析与报告建立日志分析与报告机制,通过对日志进行分析和统计,及时发现系统问题和异常事件,并生成报告。
报告应包括问题描述、影响范围、解决方案等信息。
3.4 日志保密性与访问控制对重要日志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日志的保密性。
同时,制定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日志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授权人员篡改或删除日志。
4. 监控与日志管理的责任与义务4.1 责任划分明确监控和日志管理的责任划分,确定监控和日志管理的责任人员和部门,并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
4.2 值班与响应建立监控系统的值班和响应机制,确保24小时监控和及时响应,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3 审查与改进定期对监控和日志管理工作进行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监控和日志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日志管理与审核操作规程

XXX公司日志管理与审核操作规程1 .引言为促进XXX公司数据安全管理健康有序开展,进一步加强对数据安全日志的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公司数据资产安全,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日志管理与审核操作规程,作为本公司数据安全相关系统平台开展日志管理的依据。
2 .总则2.1目的及依据本规程在国标以及集团现有技术类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技术的发展水平,规定了数据安全日志管理要求。
2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指导公司各部门、各市(州、新区)分公司和各直属单位开展数据安全日志记录、审核等工作。
3 .日志管理3.1 日志记录各数据平台系统(包括前台应用、后台网络设备、主机、数据库等)应全面记录账号与授权管理、系统访问、业务操作、客户信息操作等行为,确保日志信息的完整、准确,相关的日志包括几方面:1、系统操作原始日志:包括系统前台应用、后台网络设备、主机、数据库等的原始操作日志。
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操作账号、时间、登录IP地址、详细操作内容等。
2、数据接口日志:包括系统数据接口调用、接口配置变更、接口数据传输内容等的数据接口相关日志。
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表(文件)、对端IP地址及端口、接口鉴权账号、数据流向(输入输出)、数据内容(不含敏感信息)等。
3、数据平台系统应全面记录账号与授权管理、系统访问、业务操作、客户信息操作等关键行为,确保日志信息的完整、准确,对不符合要求的应由主管部门牵头落实系统的整改。
3.2 日志留存1、日志不应明文记录账号的口令、通信内容等系统敏感客户信息和客户信息,应采取技术措施对涉及敏感数据字段进行模糊化或脱敏处理。
2、各系统主管部门应加强系统原始日志访问管理,任何人不得对日志信息进行更改、删除。
应对日志数据迁移相关的日志操作记录进行严格审核,并根据数据平台自身特点,制定日志规范,统一日志格式、范围和存取方式。
3、所有数据操作原始日志保留至少6个月;应保留所有敏感信息操作的凭据,确保真实有效,凭据至少保留1年,涉及客户敏感信息的操作日志应留存不少于3年。
信息系统日志管理规范

信息系统日志管理规范信息系统日志是记录系统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和操作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系统安全性、追踪问题根源和满足监管要求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信息系统日志管理,确保日志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将就常见的信息系统日志管理规范进行探讨。
1. 日志记录要求信息系统的日志记录应满足以下要求:1.1 完整性:所有重要的系统事件和操作都应被记录,包括用户登录、系统启停、权限变更、异常访问等。
同时,日志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时间、来源、目标和结果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调查。
1.2 可靠性:日志记录应具备防篡改能力,即一旦日志被写入,就不可被修改、删除或篡改。
为此,可以采用写入校验和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来保证日志的完整性和可信性。
1.3 合规性:日志记录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包括个人隐私保护、数据保密性和数据存储时限等方面的规定。
2. 日志收集和存储为了确保日志记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日志的收集和存储。
2.1 集中收集:建议将各个系统的日志收集到集中的日志服务器上,以便于对日志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日志收集代理或者日志收集工具实现日志的自动收集和传输。
2.2 安全存储:日志存储应具备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可以借助分布式存储系统或者云存储服务来存储日志,确保日志的安全保存和备份。
2.3 访问控制:对于敏感的日志信息,需要设定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看和操作。
同时,需要定期对访问日志进行审计,防止非法访问和篡改。
3. 日志分析和应用信息系统日志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日志进行分析和应用,可以帮助发现系统异常、追踪安全事件和改善系统性能。
3.1 自动化分析:可以使用日志分析工具对日志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通过建立日志分析规则和模型,检测出系统的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及时发出预警和报告。
3.2 安全事件响应:当系统发生安全事件时,日志记录为追踪问题和定位责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计算机系统运行日志制度

计算机系统运行日志制度计算机系统运行日志制度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规范系统运行要求,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本规定。
一、网络信息系统1、所有网络设备、布线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由系统运行部负责。
2、每天应明确专人不少于两次检查网络设备的运行日志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
3、网络设备的日志记录应至少保留十五天。
4、网络设备的设置变更,要先提出申请,经中心领导同意后方可实施。
5、按照屏蔽房的管理要求每两周一次检查所有屏蔽房内的网络设备和辅助设备的运行状态。
二、UNIX服务器1、 UNIX服务器上所有软硬件的运行、维护工作由系统运行部负责。
2、明确专人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检查系统的总体运行情况,并填写《主机日常维护检查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每周检查一次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安排调整。
4、每两周检查一次数据库的运行情况,及时整理数据碎片,优化数据库的运行效率。
5、及时观察和整理系统的日志记录。
6、按照有关的备份规定,按时按要求做好系统和数据库的磁带备份工作。
三、NT服务器1、每天检查一次所有NT服务器的工作状态,并做好记录。
发现问题后应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有关责任人应及时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
2、每周一次检查各台NT服务器的运行日志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同时做好日志记录空间的管理与维护。
3、每周一次检查NT服务器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及时整理、调整,确保磁盘空间的使用效率。
4、选择不影响工作的适当时间,每月对所有NT服务器进行一次冷启动。
5、认真做好NT服务器上软件和数据的管理工作,根据各台NT服务器的功能定位,合理分配,并作好软件和数据安装的有关记录。
6、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要把及时调整与优化系统的性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四、机房及场地设备1、机房内的场地设备,包括空调、UPS、照明、电话等和管理中心内的场地设备,由系统运行部负责运行与管理。
某通信公司上网日志留存系统采集解析设备规范

某通信公司上网日志留存系统采集解析设备规范1. 引言某通信公司上网日志留存系统采集解析设备是为了满足网络安全监管需求而开发的一种设备。
本文档旨在规范该设备的功能、性能和接口要求,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设备功能要求2.1 数据采集功能•设备应能够采集和存储通信公司网络中的上网日志数据。
该功能包括但不限于采集用户的上网行为、IP地址、访问时间、访问的网站等信息。
•设备应能够根据配置规则,过滤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提取关键信息并存储。
2.2 数据解析功能•设备应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存储或传输给后台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
•设备应支持常见的协议解析,如HTTP、HTTPS、DNS等。
•设备应能够解析和提取传输数据中的元数据,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提供合法侦查和审计需要的信息。
2.3 数据存储功能•设备应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范围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并支持数据的快速检索和查询。
•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存储容量,以满足数据长期存储的需求。
•设备应支持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设备性能要求3.1 数据处理性能•设备应具备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时采集、解析和存储大量的上网日志数据。
•设备的处理性能应支持通信公司网络的实时监控和审计需求。
3.2 数据存储性能•设备应具备较大的存储容量,以支持长期存储大量的上网日志数据。
•设备的存储性能应能够满足对数据快速检索和查询的需求。
3.3 系统稳定性•设备应具备较高的系统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运行并保持正常工作。
•设备应能够自动恢复故障,减少对系统的影响。
4. 设备接口要求4.1 网络接口•设备应支持网络连接,以实现与通信公司网络的通信。
•设备应支持常见的网络接口标准,如Ethernet、TCP/IP等。
4.2 控制接口•设备应提供相应的控制接口,以便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配置和管理。
4.3 数据接口•设备应支持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功能,以便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志系统使用规范目录1.介绍 (2)2.API祥解 (2)2.1普通日志API (2)2.2动态日志API (4)2.3D EBUG (6)2.4日志配置API (7)2.5MDC与NDC概念 (7)3.配置 (8)3.1系统配置 (8)3.2模块日志的配置 (9)3.2.1模块名 (10)3.2.2 日志级别 (11)3.2.3日志格式设置 (11)3.2.4日志输出 (12)3.1.5日志分类和XML输出 (14)3.1.5.1 XML格式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日志规范 (14)4.1日志API的选择 (14)4.2日志级别的选择 (15)4.3日志信息选择 (15)4.5日志输出文件 (15)4.6多线程环境 (15)4.4错误日志输出 (16)4.5代码日志规范 (16)1.介绍日志系统主要解决运行时刻系统的状态跟踪,为潜在的系统维护和分析提供信息收集的手段。
本文档主要介绍NCV5日志API的使用、概念、配置和使用规范。
NCV5的日志系统以模块为中心,可以按照每个模块配置该模块所需要输出的信息量、日志级别、输出位置,同时考虑到了模块的父子关系,通过模块的父子关系,可以精确调控各个层次的信息输出,如关闭模块的日志输出、调整模块的日志信息等。
2.API详解日志系统的API较为简单,大部分程序员只要关注这一节的内容即可。
日志系统的API 根据需求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日志API,第二个部分为Debug的API,主要帮助程序的调试,第三个部分为日志配置,主要用于系统的自动配置。
2.1 普通日志API普通的日志交互主要的类为Log,通过该类,通过该API日志时日志系统使用的模块不会动态变化,普通日志使用的API在应用程序编译时刻就已经确定。
下面是一个普通的日志API使用的例子:package nc.bs.demo.logging;import nc.bs.logging.Log;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 log = Log.getInstance(HelloWorld.class);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og.debug("Hello,World");}}HelloWorld定义了一个Log对象常量,他的模块名为HelloWorld的类名,即nc.bs.demo.logging.HelloWorld,运行该程序,如果输出设定为XML那么输出为:<Pub Thd="main" Mod="nc.bs.demo.logging.HelloWorld" AModule="Anonymous" Lvl="DEBUG"><Msg>Hello,World</Msg></Pub>如果输出格式设定为文本(text),那么输出的结构如下:[main] [nc.bs.demo.logging.HelloWorld] [Pub] [Anonymous] DEBUG - Hello,World 目前我们并没有配置系统的日志格式和日志输出,系统自动为模块继承匿名模块(Anonymous)的所有的属性。
匿名模块没有任何配置自动选取标准输出作为文件的输出格式。
后面在描述模块概念,以及日志配置有着详细介绍。
普通日志的主要的方法描述如下:static Log getInstance(String name)根据模块名称或取该模块的日志实例,参数一般以类名作为参数static Log getInstance(Class clazz)根据类信息获取日志的实例boolean isDebugEnabled();检查当前模块日志调试是否启用void debug(Object msg, Throwable throwable);日志调试信息void debug(Object msg);日志调试信息void debug(Object msg, 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为了提高效率,日志调试信息boolean isInfoEnabled();检查当前模块日志提示信息是否启用void info(Object msg);日志调试普通信息void info(Object msg, 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为了提高效率,日志调试普通信息boolean isWarnEnabled();检查当前模块日志警告是否启用void warn(Object msg, Throwable throwable);日志警告信息void warn(Object msg, Throwable throwable, 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 为了提高效率,日志警告信息void warn(Object msg);日志警告信息void warn(Object msg, 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为了提高效率,日志警告信息boolean isErrorEnabled();检查当前模块日志错误报告是否启用void error(Object msg, Throwable throwable);日志错误信息void error(Object msg, Throwable throwable, 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 为了提高效率,日志错误信息void error(Object msg);日志错误信息void error(Object msg,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为了提高效率,日志错误信息void putMDC(String key, Object value);把一个由Key标志的信息放在线程上下文中,日志系统可以动态的日志这个信息,实现日志动态信息的目的(MDC)void removeMDC(String key);从线程上下文中删除一个有key指定的动态信息(MDC)void resetMDC();复位线程上下文中的所有Map信息(MDC)void pushNDC(msg = Object);把一个信息压入线程上下文的一个堆栈(NDC),实现Log栈动态信息。
Object popNDC();把一个信息弹出线程上下文的一个堆栈(NDC),与pushNDC对应void setNDCDepth(int depth);设置栈动态信息的日志深度,相当于调用了多次的popvoid resetNDC();复位栈动态信息2.2动态日志API动态日志是指日志系统所采用的模块在运行时刻随着程序的运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的日志API,动态日志的API主类为Logger。
为了表达这个概念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一个通用算法程序:package nc.bs.demo.logging;import nc.bs.logging.Logger;public class GeneralAlrig {public static void sayHello() {Logger.debug("hello, world");}}finance模块程序:package nc.bs.demo.logging;import nc.bs.logging.Logger;public class FincanceModuleBSImp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ogger.init("fincance");try {GeneralAlrig.sayHello();} finally {Logger.reset();}}}他的输出为:<Pub Thd="main" Mod="fincance" AModule="Anonymous" Lvl="DEBUG"><Msg>hello, world</Msg></Pub>Supply模块程序:package nc.bs.demo.logging;import nc.bs.logging.Logger;public class SupplyModuleBSImp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ogger.init("Supply");try {GeneralAlrig.sayHello();} finally {Logger.reset();}}}他的输出为:<Pub Thd="main" Mod="Supply" AModule="Anonymous" Lvl="DEBUG"><Msg>hello, world</Msg></Pub>可以看出该通用算法的日志模块在finance模块中为finace,在Supply模块中运行为Supply模块。
由于不同的模块输出位置、输出格式、输出的信息量等都可以配置,这对于针对单一模块的问题追踪具有一定的意义。
Logger的主要方法描述如下:void init();初始化Logger,根据调用堆栈找到模块,如果找不到,日志到匿名模块。
应用程序不需要调用该方法,一般只有平台性的系统调用该方法。
void init(String module);初始化Logger,传入系统目前的模块,传入参数为空,同init无参数。
参数一般以类名作为参数。
应用程序不需要调用该方法,一般只有平台性的系统调用该方法。
void reset();从当前执行环境中把模块信息进行复位。
应用程序不需要调用该方法,一般只有平台性的系统调用该方法。
String getModule();获取当前环境的模块名boolean isDebugEnabled();检查当前模块日志调试是否启用void debug(Object msg, Throwable throwable);日志调试信息void debug(Object msg);日志调试信息void debug(Object msg, 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为了提高效率,日志调试信息boolean isInfoEnabled();检查当前模块日志提示信息是否启用void info(Object msg);日志调试普通信息void info(Object msg, 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为了提高效率,日志调试普通信息boolean isWarnEnabled();检查当前模块日志警告是否启用void warn(Object msg, Throwable throwable);日志警告信息void warn(Object msg, Throwable throwable, 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 为了提高效率,日志警告信息void warn(Object msg);日志警告信息void warn(Object msg, 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为了提高效率,日志警告信息boolean isErrorEnabled();检查当前模块日志错误报告是否启用void error(Object msg, Throwable throwable);日志错误信息void error(Object msg, Throwable throwable, 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 为了提高效率,日志错误信息void error(Object msg);日志错误信息void error(Object msg,Class caller, String methodName)为了提高效率,日志错误信息void putMDC(String key, Object value);把一个由Key标志的信息放在线程上下文中,日志系统可以动态的日志这个信息,实现日志动态信息的目的(MDC)void removeMDC(String key);从线程上下文中删除一个有key指定的动态信息(MDC)void resetMDC();复位线程上下文中的所有Map信息(MDC)void pushNDC(msg = Object);把一个信息压入线程上下文的一个堆栈(NDC),实现Log栈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