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铁路枢纽货运系统布局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铁路运输线路优化设计研究

铁路运输线路优化设计研究

铁路运输线路优化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成为推动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传统的交通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在连接国内外各大城市、推动贸易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铁路运输线路优化设计则成为保障铁路运输高效、安全、准时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铁路运输线路优化设计研究中,考虑到铁路运输的特殊性,包括路线选择、线路布局以及车辆调度等多个方面。

首先是路线选择。

在铁路线路优化设计中,路线的选择对于运输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线路时,需要考虑到运输的距离、地质地形、气候环境等因素。

比如,对于需要运输大量资源的地区,可以选择经过资源丰富地区的线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是线路布局。

线路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运输速度和效率。

在线路布局时,应考虑到沿途的重要城市和工业区域,以及运输货物的类型和数量。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合理安排站点和货运中心,以便实现快速转运和高效运输。

此外,车辆调度也是铁路运输线路优化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车辆调度的合理安排,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列车之间的碰撞风险,提高列车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在车辆调度中,可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模拟仿真和优化算法,确定最佳的车辆调度方案。

这样可以确保列车的运行速度和间隔时间,达到最佳的运输效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需要考虑到。

例如,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环保性,可以在线路规划中考虑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绕过生态敏感区的线路。

此外,要注重文化保护,尽量减少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的影响,以保护本地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铁路运输线路优化设计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通过合理的路线选择、线路布局和车辆调度,可以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输成本,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也是重中之重。

只有不断提升线路优化设计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铁路货运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研究

铁路货运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研究

铁路货运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研究在现代物流体系中,铁路货运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承载着大量的货物流动。

为了更高效地管理铁路货运物流系统,并实现规划目标,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管理。

本文将重点探讨铁路货运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铁路货运物流系统规划1. 节点布局规划铁路货运物流系统规划的第一步是确定节点布局。

合理的节点布局可以确保货物的集散效率和运输流通性。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需求状况等因素,确定货运站点、集货中心等节点的位置。

2. 车辆调度规划铁路货运物流系统中的车辆调度对于运输效率和流程的顺畅至关重要。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确定车辆的数量、种类、调度策略等,以满足货物运输的需求,并尽可能避免拥堵和延误。

3. 仓储设施规划仓储设施是铁路货运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货物的储存和分配。

规划中需要考虑仓库的数量、规模、布局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货物的储存能力和流通效率。

二、铁路货运物流系统管理1. 运输计划管理运输计划管理是铁路货运物流系统管理的核心。

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输计划,可以优化车辆调度,合理安排货物的运输路径,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成本。

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输计划制定机制,并进行实时调整和监控。

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在铁路货运物流系统管理中,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并提供决策依据。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3. 资源优化与配送管理铁路货运物流系统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源优化和配送管理。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

同时,需要进行配送管理,确保货物按时准确地到达目的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用户体验。

三、挑战与对策1. 技术创新与应用铁路货运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如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

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改进运输流程,提升运输效率,从而实现系统的优化和管理。

铁路货运物流体系构建与优化

铁路货运物流体系构建与优化

铁路货运物流体系构建与优化铁路货运物流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在现代物流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货物运输作为一种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和优化铁路货运物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铁路货运物流体系的必要性1. 提高线路运输效率:构建铁路货运物流体系是提高线路运输效率的关键。

通过建立完善的货运站、运输网络和物流枢纽,能够更好地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线路布局,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资源的高效利用。

2. 促进物流信息化:铁路货运物流体系的构建使得信息化管理成为可能。

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各节点信息的共享与互通,可以实时获取运输线路、货物状态等信息,提高货物跟踪能力,增加运输的可视化和可追溯性,提高运输安全保障水平。

3. 优化资源配置:构建铁路货运物流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全面掌握各环节的运输需求和资源供给的基础上,通过运输方式的选择、运力的优化等方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佳利用,提高物流效益和竞争力。

二、铁路货运物流体系的构建1. 建立完善的货运站和物流枢纽:作为货物流动的节点,货运站是构建铁路货运物流体系的核心。

应建立起区域内货运站的密集网络,形成以大型货运站为枢纽的线路网,实现货物的集散和转运,提高运输效率。

2. 建立高效的运输网络:铁路货运物流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起高效的运输网络。

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确保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和衔接,优化运输路径和线路选择,提高运输效率,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

3. 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构建铁路货运物流体系需要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建设。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物流信息的传递效率,提高运输的可追溯性和可操作性,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三、铁路货运物流体系的优化1. 运输方式的优化: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运输需求,优化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

沿江货运铁路通道布局及实施方案研究

沿江货运铁路通道布局及实施方案研究

沿江货运铁路通道布局及实施方案研究
杨舟
【期刊名称】《铁道运输与经济》
【年(卷),期】2024(46)5
【摘要】完善沿江货运铁路通道布局对于充分发挥铁路绿色低碳优势、缓解长江
三峡“肠梗阻”问题、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支撑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首先分析沿江货运铁路通道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从综合交通的
角度出发,统筹考虑铁路趋势运量、“水转铁”运量、“公转铁”运量进行近期(2030年)、远期(2035年)、远景(2050年)需求预测;最后,提出铁路通道布局和分
期实施方案,即规划沿江货运铁路通道由北辅助通道、中通道(轻快通路、普货通路、专线通路)、南辅助通道组成。

按照“两步走”进行实施,一是对长荆铁路、鸦宜铁路进行扩能改造,二是规划建设常岳九铁路等构建沿江货运专线通路。

【总页数】10页(P201-210)
【作者】杨舟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路站场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12
【相关文献】
1.湖北沿江铁路大通道布局研究
2.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速铁路通道规划布局研究
3.发展亚欧铁路货运通道促进亚欧经贸持续繁荣——2009布拉格国际铁路货运大会综
述4.沿江高铁建设背景下沿江铁路货运发展策略5.建设沿江重载铁路提升长江综合通道货运能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怀化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引入怀化西编组站方案研究

怀化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引入怀化西编组站方案研究

怀化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引入怀化西编组站方案研究
高英达
【期刊名称】《铁道勘测与设计》
【年(卷),期】2024()3
【摘要】怀化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工程是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对落实怀化“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是打造国家中西部地区面向东盟的货运集结中心、湖南省对外改革开放的重要平台、怀化实现“商通天下”的重要载体。

本项目紧邻怀化西编组站上行到发场,研究了从上行到发场接轨即从车辆段牵出线接轨方案(方案I)、从下行到发场南端咽喉接轨方案(方案II)两大系列方案,综合考虑运营管理、调车作业要求、场站布局条件、工程投资等方面因素,推荐从下行到发场南咽喉货场走行线接轨、调机牵引车辆方案。

本文可为同类铁路专用线项目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3)
【作者】高英达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站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
【相关文献】
1.张吉怀铁路引入怀化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2.怀湛高速铁路引入怀化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3.怀化至湛江高速铁路引入湛江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4.渝怀二线怀邵衡线引入怀
化铁路枢纽方案研究5.陆港经济对地方国企融资的驱动效应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国际陆港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路货运枢纽规划中的货运物流系统设计

铁路货运枢纽规划中的货运物流系统设计

铁路货运枢纽规划中的货运物流系统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货运需求不断增长,铁路货运枢纽成为现代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运物流系统的设计在铁路货运枢纽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铁路货运枢纽规划中货运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货运物流系统设计原则1. 效率优先:货运物流系统的设计应以提高效率为首要目标。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优化的流程设计,实现货物的快速转运和高效配送,提高货运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货运物流系统的设计应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随着货运需求的变化和枢纽规模的扩大,系统能够快速适应并满足不同规模的货运需求。

3. 安全可靠:货运物流系统的设计应注重安全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安全措施和完善的监控系统,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减少货损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环保可持续:货运物流系统的设计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节能减排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二、货运物流系统设计的挑战1. 多样化的货物需求:不同类型的货物对物流系统的要求各不相同,如冷链物流、危险品物流等。

货运物流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不同货物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

2. 复杂的运输网络:铁路货运枢纽通常处于复杂的运输网络中,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如公路、水运等)进行衔接。

货运物流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实现无缝对接。

3. 大数据应用:随着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在货运物流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货运物流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利用大数据,提升系统的智能化和运营效率。

4.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货运物流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运输路径、提升货物跟踪和监控能力,实现智能化的运输管理。

三、货运物流系统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货运物流系统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化设备和系统。

《铁道货运》2019年总目次

《铁道货运》2019年总目次
安全管理
民航货运安检管理对铁路货物安检管理的启示 ……………………… 王 军,叶 飞,黄宝静,陈 诚 1-12 基于企业合理库存管理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调整 ……………………… 游艳雯,秦 胜,张楷唯,权诗琦 3-23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风险管理探讨……………… 李洪波 4-54 双桥站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安全分析及对策 …………………………………………… 龚春生,栾学军 6-33 关于加强铁路散装木屑片装车安全对策的探讨… 杜 庆 6-37 铁路快运货物班列电子锁技术研究……………… 冉雄英 8-61 基于回归分析法的计量安全检测设备运行质量分析 ……………………………………………………… 牛晓明 8-67 基于等价销距的铁路限界安全检算算法研究 ………………………………… 甄 勇,宁 涛,张英贵 11-44 铁路混装货物装车安全管理对策………………… 张逸力 11-50
《铁道货运》2019 年总目次
专 稿
我国铁路多式联运发展对策研究………………… 俞 缨 2-1 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研究… 刘锡林,任 伟 2-6 基于视频智能监控的铁路货检作业模式优化探讨 ……………………………………………………… 郭吉安 3-1 高速铁路条件下货物空铁联运模式探讨………… 杨海涛 8-1 铁路快速响应快运班列订舱的研究……………… 钱 力 10-1
铁路货物差异化运到期限计算研究 ……………………… 张 凯,徐 能,黎浩东,彭忞渊 1-1 铁路货车周转时间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探析 ………………………………… 游艳雯,郑平标,段蕴桔 1-7 铁路联合运输废弃物优化对策…………………… 王 腾 2-43 西安局集团公司“货运增量行动”对策探讨…… 南 岳 3-11 运输结构调整条件下铁路货运增量对策探讨 ………………………………… 李小波,傅 赟,程文毅 3-16 北京局集团公司强化货运组织管理的思考……… 李荣胜 4-1 关于朔准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的思考……………… 陈建伟 4-5 铁路专用线运输服务优化对策研究……………… 唐劲松 4-9 加快推进江苏省货运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 徐 攀 5-11 北京局集团公司货运提质增效的实践…………… 张 宇 6-1 江村站运输组织优化对策探讨…………………… 刘立存 7-26 侯月通道运输组织优化的思考与实践… 李万臣,刘纳夺 9-1 关于太原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调整方案的探讨…… 魏向东 9-6 上海局集团公司电商特快班列货运组织优化…… 杨闻彪 10-26 提高曹妃甸南站运输能力对策研究……………… 沈志敏 10-30 关于瓦日线货运增量对策探讨 ………………………………… 陈建伟,于海军,倪继娜 11-33 海南西环货线中间站行车作业集中办理探究…… 王广林 11-38 基于列车运行图的货运机车车辆配置数量计算方法研究 ……………………… 杨 晓,李 博,孙鹏举,王 睿 12-1 提升铁路线路通过能力对策探讨……… 权诗琦,游艳雯 12-6

铁路货运运输网络设计与优化

铁路货运运输网络设计与优化

铁路货运运输网络设计与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货运运输需求不断增长。

铁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运输方式,其承运量和运输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货运运输的总体水平。

而铁路货运运输网络设计与优化,对于提高我国货运运输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铁路货运线路的选择和设计铁路货运线路的选择和设计,关系到铁路货运的运输效率和成本。

在设计铁路货运线路时,需要充分考虑货物运输量和运输模式。

例如,对于高速运输的货物,需要设计直达线路或上传下达的货场;对于少量零散的货物,可以采取集中装运的方式,即在货场内进行货物的加工、集中、分类,然后在相应的车站进行卡板装运。

此外,还需要考虑货运线路所穿过的地形和自然条件,以及货运线路上的桥梁、隧道、涵洞等建筑物的地形。

在铁路货运线路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时间和成本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选址和铁路线路的设计,可以降低货运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货物的安全、稳定性和准确度。

二、铁路货运装备的优化铁路货运装备的优化是铁路货运网络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货车和列车都是铁路货运装备的核心和基础。

铁路货运车型的选择和装备配备,对于铁路货运的运输效率和成本决定性作用。

在铁路货运装备的优化中,需要考虑车型的选择和装备配备。

如果运输货物的需求较大,可以使用大容量、重载的货车。

如果需要运输在重量、体积上有较大差异的货物,则需要选择不同的装备。

在铁路货车的装备配备上,需要使用相关设备和工具,如给定数量、标记、间隔、装卸等,并保证货物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技术和科学手段,例如推广智能化设备和信息系统,进行运输数据分析,提高货运效率和准确性。

三、铁路货运人员的培养和素质提升铁路货运人员的培养和素质提升,对于铁路货运网络的优化和提升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铁路货运管路人员的培养中,必须不断强化员工队伍的专业化、技术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员工工作技能和责任意识,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ILWAY STATION AND YARD | 铁路站场文章编号:1004-2024(2019)03-0033-06 中图分类号:U291.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6669/ki.issn.1004-2024.2019.03.07怀化铁路枢纽位于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二连浩特至湛江通道和上海至瑞丽通道交汇处,是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1]。

在区域铁路网中,怀化铁路枢纽区位独特,衔接干线众多,是国家中西部铁路网的主要节点。

加强怀化铁路枢纽货运系统建设,巩固提升怀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深入落实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2]。

1 怀化铁路枢纽现状1.1 布局现状怀化铁路枢纽为衔接贵阳、娄底、重庆、张家界、柳州、衡阳6个方向的“十”字形枢纽,东西向普速、高速并行,南北向与东西向构成双“十”字型布局的格局。

沪昆铁路(上海—昆明)、沪昆高速铁路(上海虹桥—昆明南)、焦柳铁路(焦作—柳州)、渝怀铁路(重庆—怀化)等4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怀化铁路枢纽内现有车站10个,即沪昆铁路上的公坪、怀化、怀化东、泸阳,焦柳铁路上的黄金坳、象鼻子、怀化南编组站、鸭嘴岩及渝怀铁路上的同田湾站,沪昆高速铁路上的怀化南站。

目前怀化铁路枢纽在建及规划工程如下。

①怀邵衡铁路(怀化—衡阳)。

为速度200 km/h 的客货共线铁路,从枢纽西南引入,与沪昆高速铁路怀化南客站分场布置,是西南与华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便捷通道。

②张吉怀铁路(张家界—怀化)。

为速度350 km/h 的客运专线,是湖南省西部快速铁路通道和环省快速铁路网的骨干线路[3]。

③焦柳铁路(焦怀化铁路枢纽货运系统布局优化研究王 充(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线路与站场设计研究处,湖北 武汉 430063)摘 要:怀化铁路枢纽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路网中重要的地区性枢纽。

随着沪昆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张吉怀铁路、怀邵衡铁路、渝怀增加二线、焦柳扩能等工程的相继实施及投入运营,怀化铁路枢纽货运系统亟需重新整合、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结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省市经济发展趋势、城市建设及铁路规划,在阐述怀化地区铁路枢纽和货运场站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枢纽既有铁路货运系统问题,根据枢纽货运系统优化思路,提出建设“三层次双驱动” 的多元化铁路货运体系,并研究了怀化东、怀化西等主要货运场站规划设计方案。

关键词:怀化铁路枢纽;铁路货运系统;运量分析;系统规划;布局调整收稿日期:2018-11-07作者简介:王充 (1987—),男,浙江衢州人,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 (2016K14)铁道货运|第 37 卷 / 第 3 期 / 2019 年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铁路站场 | RAILWAY STATION AND YARD怀化铁路枢纽货运系统布局优化研究王充作—柳州)怀化至塘豹段电气化改造。

设计行车速度120 km/h,以货为主、客货共线的电气化干线铁路。

④渝怀铁路(重庆—怀化)。

在同田湾站至磨沙溪间既有渝怀线右侧增建第二线;既有怀化南编组站置换外迁,新建怀化西编组站;原货场搬迁至怀化市经开区,新建怀化西综合性货场。

1.2 货运量分析1.2.1 铁路货运量现状从总量看,2010年以来,怀化铁路枢纽货运量维持在250万~ 360万t之间。

枢纽以到达货物为主,2017年怀化铁路枢纽发到货物291万t,其中发送11万t,占总量的3.8%;到达280万t,占总量的96.2%。

从货物品类看,2017年怀化铁路枢纽发送货物品类相对分散,以钢铁运量最高,为7万t;其次是化肥、矿建、集装箱等,运量均在2万~ 3万t。

到达货物以钢材为最,达到89万t,占到达运量的30%,其次是水泥35万t,占到达运量的12%,再次是粮食、石油、煤炭、集装箱等,均在20万~ 30万t 左右。

怀化铁路枢纽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主要有怀化东站、怀化站、象鼻子站和怀化南编组站[4]。

2017年怀化铁路枢纽各车站货物发到量如表1所示。

 表1 2017年怀化铁路枢纽各车站货物发到量 万t Tab.1 Number of goods at each station of the Huaihua RailwayHub in 2017分类怀化站怀化南站怀化东站象鼻子站总计发送0 10 10 11到达2264140.1280合计2274150.12911.2.2 货运发展趋势怀化铁路枢纽货运发展趋势具有“主要吸引市区范围、主要服务商贸物流、主要办理到达货物”的特征。

近年来,怀化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进入传统动力弱化而新动力生成的调整期。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节能减排约束强化,加之资源供应渠道多元化,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将趋于稳定。

网购规模的倍增式发展,与之配套的小批量、多频次、分散式快递、零担等物流需求将快速增长。

相应地,铁路货运需求趋势突出表现在总量增幅有限而结构有较大调整,铁路货运发展重在提高物流化水平。

怀化市区工业现状规模较小且未来发展有限,而商贸物流业是城市重点支柱产业,具有广阔增长空间。

因此,预计怀化铁路枢纽的货运需求主要来自商贸物流产业,并且怀化商贸物流业的辐射范围和服务性质决定了产业运输通常为“集中进、分散出”,对铁路到达运输依赖度更高。

1.3 存在问题1.3.1 货运场站(1)怀化南编组站。

怀化南编组站位于焦柳线上,为枢纽内地区性编组站。

怀化南货场在编尾东侧接轨。

既有货场位于城市内部,距离货源、消费据点较近。

车站接轨有10条专用线(包括1条国家粮库专用线、3条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广州局集团公司”)专用线和6条企业专用线),编组站外迁后部分采用专用线运输的企业货源将流失。

(2)怀化东站。

怀化东站为沪昆线上的中间站,车站接轨专用线3条。

货场在车站东端接轨,设装卸线2条,牵出线1条。

怀化东货场既有货运设施能力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改扩建,主要表现为:现状功能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既有设施设备标准低;货物线装卸有效长度不足;仓储面积不足;缺少装卸机械设备。

(3)怀化站。

怀化站为枢纽主要客站,车站接轨4条专用线,均为广州局集团公司专用线。

车站货运量很小,主要为广州局集团公司自身服务。

同时,怀化站为枢纽主要客站,车站位于中心市区,发展空间受限。

(4)象鼻子站。

象鼻子站为焦柳线上的会让站,车站接轨2条专用线,包括燃气专用线和广州局集团公司专用线各1条。

车站仅有专用线接轨,货运设施设备不足,货运能力很小;地处怀化郊区,缺少货源支撑,货运发展前景不佳。

1.3.2 货运系统(1)货运能力不足,制约铁路服务质量,无法满足地区物流业发展需要。

枢纽现状货运主要集中在RAILWAY STATION AND YARD | 铁路站场怀化铁路枢纽货运系统布局优化研究王充怀化南编组站、怀化东站。

其中,怀化南编组站外迁已在实施,新建能力还未形成。

怀化东货场与外部通道未同步建设,货场建成后量能矛盾突出[5]。

因此,枢纽现状货运能力不足,制约铁路运输竞争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无法满足城市物流业发展需要。

(2)货运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集约化、信息化程度较低。

怀化铁路枢纽既有货场只配备了装卸线、货物站台、雨棚等基础设施,货运设施简陋,缺乏发展现代物流需要的专业化仓储、包装、加工、配送设施设备[6]。

货场业务局限于搬运、装卸、运输等,业务功能单一。

同时,货场规模较小,集约化程度低,缺少基于全程物流服务的开放式信息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 怀化铁路枢纽货运系统布局优化分析2.1 优化思路(1)优化铁路货运布局,助力怀化构建以铁路为龙头的“六位一体”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以铁路建设为龙头,全面发力大交通建设,以“米”字形铁路网为骨干网,结合“井”字形高速公路网、“永”字形水运网、多向航空网和“网状”普通公路网,助力怀化构建成普速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航运、普通公路“六位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格局[7]。

(2)实现传统运输生产向现代铁路物流转变。

怀化货运场站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和枢纽铁路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以服务社会实体经济为主要对象,以融入地区实体经济供应链为方向,以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为手段,主动衔接怀化地方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将强大运能供给转化为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产品供给,打造现代化的铁路物流网络[8]。

(3)紧盯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地方经济,促进铁路货运与产业融合发展。

怀化铁路货运应依托城市产业,紧扣地区主导产业、新型产业、重点发展行业的结构调整、空间集聚变化,培育枢纽物流服务能力,实现铁路物流要素聚集发展基础上的货运服务规模化和集约化。

(4)整合强化存量资产,完善物流基地功能,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调整怀化地区物流基地、货场分工,整合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加强与其他物流园区和物流基础设施间的有机衔接。

推广共享、共建模式,加强与重要交通枢纽、口岸等的协同配套,促进不同作业方式和作业环节的顺畅衔接。

2.2 整合既有货运体系(1)怀化南编组站。

鉴于怀化南编组站及其货场外迁工程正在实施,建议既有货场货运功能和规模暂维持现状,后期结合枢纽改造进展及城市规划适时整合,待怀化西货场建成运营、货运作业转移后再予以关闭。

(2)怀化东站。

怀化东站为铁路二级物流基地[9],站址临近城市重点建设的工业、物流等产业聚集区域,利于吸引货源,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综合交通条件较好,可以作为枢纽内重点建设货运场站。

(3)怀化站。

怀化站为枢纽主要客站,位于中心市区,发展空间受限。

考虑到专用线主要为工务、供电、水电等站段部门提供必需物资,建议保留、维持现状。

(4)象鼻子站。

象鼻子站主要为广州局集团公司管内相关站段提供必需物资,建议保留、维持现状。

2.3 货运系统规划结合怀化西编组站建设,适时拆除既有怀化南货场,新建怀化西货场,远期扩建怀化东货场,枢纽货运系统形成“三层次双驱动”多元化铁路货运体系,合理分工,达到空间结构的强化,形成合理的层级与功能关系。

(1)综合联运型铁路物流基地。

构建“双驱”铁路综合物流基地格局,怀化东货场为“工业物流前驱”,即以工业物流为主,主要服务于怀化市区东部以及周边地区,重点服务于鹤城工业集中区;新建怀化西货场为“城市物流后驱”,选址于怀化市经济开发区西南侧、规划的商贸物流城附近,与城市规划相适应,背靠新建怀化西编组站,紧邻舞水河,主要服务于怀化西部地区,以国际联运、水铁联运为特色,开展口岸服务、水铁联运以及商贸物流为主的城市物流服务。

(2)现代中心型铁路物流基地。

围绕怀化南站打铁路站场 | RAILWAY STATION AND YARD造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依托高速铁路运输优势,面向怀化地区价值高、时效强的商务文件、电商包裹、生物医药、冷链食品、应急物品等市场,提供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隔日达等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