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八章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研究内容: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们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
典型:美国哈佛大学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他于1938年在有机体的行为一书中提出这种激励理论,他特别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作的反应,应行为的结果对自己有利时,种种行为就会加强或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对自己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停止;
二、实现方法
⑴正强化
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立即用物质或精神的奖励来肯定这种行为,利用这种刺激感到这种行为是有利的或符合要求的,从而增加这种行为在以后出现的频率
强化物:组织中的各种奖酬,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提升一级创造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
⑵负强化
预先告知人们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从而使人们为了避免不良的后果而不出现这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⑶惩罚
当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发生后,给予相应的惩罚或惩戒,以这种刺激对这种行为的否定,从而减少或阻止这种行为在以后出现
⑷衰减
撤销对原来可以接受行为的强化,由于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不强化,使该行为逐渐降低了重复发生的频率,甚至最终消失;
四、连续强化
强化方式固定间隔
固定比率
间隔强化可变间隔
可变比率
五、强化理论对人力资源的借鉴意义
①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奖惩制度
②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不仅要注重目标还要注重过程
③要及时发现员工的有效行为和不良行为并及时给与奖励或惩罚,已达到引导和纠正员工行为的目的
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并不断强化,使员工的的行为与组织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Thank you . The end.
预先告知某种不符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 的后果,允许人们通过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 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处境。
一、强化理论
四种基本的强化类型
4 自然消退(衰减)
撤销对原来可以接受的行为的正强化,即对这种行为 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的轻视或某种程度的否定。
研究表明,一种行为长期得不到正强化,会逐渐消 失。
会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例如,有的 人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受到批评时,会象小孩子那样 装病不起或嚎啕大哭。某些领导者因遇到挫折而对下 级发脾气,也属于倒退之列。
三、挫折理论
挫折后的表现
2 非理智性反应 非理智性反应,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消极的适应或防卫。 ④妥协。人们在受到挫折时,会产生心理或情绪上的紧
一、强化理论
强化的时间安排
1 连续的强化
每次发生正确的行为都予以强化。
一、强化理论
强化的时间安排
2 间断的强化
①固定间隔的强化:强化的时间固定不变,如:计时工资、月度奖 、年终分红等 ②可变间隔的强化:没有固定时间,随时都可能实施的强化,如: 口头的表扬、临时性奖励 ③固定比例的强化:按预先规定的一定比率进行强化,如:计件工 资 ④可变比例的强化:没有完全固定的比率,对行为的强化具有较大 的随机性,如分等综合奖
二、归因理论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 ①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赏识
增加 工资 和奖
金
提升
分配 好工
作
• 乐乐同学39个月,胃口一直比较好,所以已经110cm,问题是太能吃冷东西,每天要喝 4瓶(盒)饮料,要吃两根以上冷饮,很担心她的胃能不能吃得消。为了让她克制少吃 点冷冻零食,废了不少心思,软硬兼施,没有太多效果,因为说到的要求基本执行不下 去(她奶奶带她)。
班加点、超负荷工作的行为衰弱减少。
强化 方式
连续强化 间隔强化
固定间隔 固定比率 可变间隔 可变比率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 强化理论
目标的明确度
目标的难度
前提:员工必须承认并 接受这一目标
有(具体)目标
激励
的任务>没(庞统)
效果
目标的任务 有一定难度经过
努力能实现>没
有难度或难度过
大的任务
目标设置理论的基本
模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种基本强化内型 正强化 负强化 惩罚 撤销
正强化作用因素
认可
表扬
• 改变思路,对她说,如果每天只喝两盒,第二天下班的时候,就给她买一支雪糕。除周 末的时候放松要求,基本能坚持。有一天实在馋得不行,她也不去多拿,而是从她妈妈 那里“偷”了一盒纯牛奶喝,效果显著。看来这种正强化是有效的,更能满足她的需求。
批
降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_管理学原理(第二版)_[共5页]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_管理学原理(第二版)_[共5页]](https://img.taocdn.com/s3/m/6d73ec4e51e79b89680226d9.png)
第九章激励有歉意地说确有这么回事。
但他试图解释公司的处境:“亨利,编程分析员的市场相当紧俏。
为使公司能吸引合格的人员,我们不得不提供较高的起薪。
我们非常需要增加一名编程分析员,因此,我们只能这么做。
”亨利问能否相应调高他的工资。
主任回答说:“你的工资需按正常的绩效评估时间评定后再调。
你干得非常不错!我相信老板到时会给你提薪的。
”亨利离开了他的办公室,边走边不停地摇头,对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感到疑虑。
3.对管理实践的启示(1)尽管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普遍存在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很难把握。
因为个人的主观判断对此有很大的影响,人们总是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投入,而过低估计自己所得的报酬,对别人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估计则与此相反。
由于一个人所得的相对值比绝对值更能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故管理者在运用该理论时应当更多注意实际工作绩效与报酬之间的合理性,同时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与别人的投入和报酬。
(2)加强管理,建立平等竞争机制。
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相对报酬的影响。
人们在主观上感到公平合理时,心情就会舒畅,人的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就启示管理者必须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把员工所做的贡献与他应得的报酬紧密挂钩。
(3)教育员工正确选择比较对象和认识不公平现象。
公平理论表明公平与否都源于个人感觉,个人判别报酬与付出的标准往往都会偏向于自己有利的一方,从而产生不公平感,这对组织是不利的。
因此,管理者应能以敏锐的目光察觉个人认识上可能存在的偏差,适时做好引导工作,确保个人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与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满足员工的需要,以促使其产生组织所期望的行为,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则着重研究通过结果反馈改造、修正行为,也称反馈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等。
(一)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研究人的行为怎样转化和改造,如何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变消极为积极的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提出的。
改造型激励理论培训资料

激励公平性的问题
总结词
激励公平性是指员工对奖励的公平感和认同感,是影响激励效果的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在改造型激励理论中,激励公平性是一个核心问题。员工对奖励的公平感和认同感直接影响到激励的效果。如果员工 认为奖励不公或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
解决方案
建立公正、透明的奖励机制,确保员工对奖励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有明确的认知。同时,应鼓励员工参与 奖励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提高其对奖励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促进员工个人成长和发展
该理论认为,通过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和职业发展 机会,可以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提高员 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增强组织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改造型激励理论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适应外部环 境变化,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从而增强组织的 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02
改造型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挑战性。
激励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 动机激发、行为产生和反馈
强化四个阶段。
01
02
03
动机激发是关键环节,需要 通过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来激
发动力。
行为产生是激励的直接结果 ,需要引导人们采取积极的
行动。
04
05
反馈强化是激励的持续过程 ,需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调
整。
激励的策略
改造型激励理论提出了多 种激励策略,包括目标设 置、奖励机制、工作设计 和组织文化等。
ERA
激励的本质
激励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内在动 力,促使人们朝着目标努力。
改造型激励理论认为,激励的 核心不在于外部的奖励或惩罚 ,而在于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和 需求。
《改造型激励理论》课件

内容型激励理论关注员工的内在需求,改造型激励理论更注重外在环境的改变 。
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比较
过程型激励理论关注员工行为的过程和机制,改造型激励理论更强调行为的改 变和结果的达成。
02
改造型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
激励的动因与机制
深入理解激励的内在驱动力
改造型激励理论强调,理解员工为何愿意接受激励以及激励如何发挥作用是关键 。这涉及到对员工需求、价值观和动机的深入洞察,以及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 。
特点
强调激励的引导作用,关注员工 行为的改变,注重激励效果的持 久性。
理论背景与发展历程
理论背景
起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环境对 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通过改变环境 可以改变个体行为。
发展历程
经历了早期的行为主义激励理论、现 代改造型激励理论的提出和完善,以 及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与其他激励
01
总结词:成长案例
02
详细描述:某员工在职业生涯中 ,通过不断接受改造型激励,克 服困难,发挥潜力,最终实现了 个人职业发展的飞跃。
社会案例:公共政策的激励效应分析
总结词:政策案例
详细描述:对某项公共政策实施改造型激励的案例进行分析 ,探讨该政策如何通过激励效应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育、公共管理等。
加强实证研究
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检验改造型 激励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创新激励机制
随着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探索和 创新激励机制,以适应新的挑战和 机遇。
对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灵活运用改造型激励理论
01
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改造型激励理论,并不断
调整和完善激励机制。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管理心理学第八章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pptx

斯金纳箱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传承了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 动物实验提出影响深远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是指增强某人前面的某种行为重复出现次数的一种 权变措施。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个体 为了得到所期望的结果,学会有意地作用于所处 环境。儿童是否会重复一种行为,取决于该行为 所伴随的结果。被强化的行为更有可能在未来重 复出现,而未得到强化或遭受惩罚的行为则会减 少,甚至就此停止。
第八章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讨论的重点:
如何巩固和发展人的积极行为
如何转变和改造人的消极行为 变消极论 挫折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强化理论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将女儿放在自己 设计的育婴箱中抚育。在这个育婴箱 里,光线可以直接透过宽大的玻璃窗 射进来,环境干燥,自动调温,无菌 无毒、隔音;活动范围大,除尿布外 无多余衣物,幼儿可以睡觉、游戏; 箱壁安全、挂有玩具等刺激物。在育 婴箱里长大的女儿过的很快乐,后来 成为颇有名气的画家。这位心理学家 就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子女教育
店经理小孩3岁以下随本人生活的,每月300元补助 店长小孩每年12000元教育津贴。 店长以上干部,公司帮助联系其子女入学并代交入学赞助费 简阳有海底捞私立的寄宿制学校,员工子女均可免费上学, 只需要交书本费。
• 假期
所有店员,每年12天的带薪年假、以及回家往返的火车票
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可以享受婚假及待遇;工作满3个月以 上的员工可以享受父母丧假及补助;工作3年以上的员工可 享受产假及补助。
(三)惩罚
• 惩罚指的是以某种带有 强制性、威胁性的结果 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乃 至痛苦的环境,以示对 某一项不符合要求的行 为的否定。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之强化理论

如果您觉得不好理解,从人类角度可以这么认为:
正强化就是能使人的行为(反应)得到强化以至重复出现
的刺激,如表扬、奖励、认可、赞赏等;促使其发生的刺激物 就是正强化物,如表扬的言语、奖金等。
反之
负强化就是能使人的行为(反应)得到削弱以至消失的刺
激,如批评、处分、罚款、扣分等;促使其发生的刺激物就是 负强化物,如体罚、指责等。
第一,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在企业中设置 鼓舞人心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一种正强化方 法,但要注意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和职工个人 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 在完成个人目标或阶段目标中做出明显绩效 或贡献者,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强 化物),以求充分发挥强化作用。
第二,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手段 要慎重。负强化应用得当会促进安全生产, 应用不当则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可能使人 由于不愉快的感受而出现悲观、恐惧等心理 反应,甚至发生对抗性消极行为。因此,在 运用负强化时,应尊重事实,讲究方式方法, 处罚依据准确公正,这样可尽量消除其副作 用。将负强化与正强化结合应用一般能取得 更好的效果。
这是什么意 思呢?
产生、支配
动机
反作用
行为
结果
一、强化理论概念: 简单地说,所谓的强化就是加强或削 弱主体行为(反应)的一种刺激。强 化理论就是研究行为的结果对动机影 响的理论。
二、强化的类型: 斯金纳区分了两种强化类型: 正强化( positive reinforcement,又称积极强化) 和负强化( negative reinforcement, 又称消极强 化) 。
四、强化管理: 四、强化管理
强化的具体方式有四种:1、正强化。就是奖励 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 进一步的加强、重复出现。2、惩罚。当员工出 现一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时,采取惩罚的办 法,可以约束这些行为少发生或不再发生。惩罚 是力图使所不希望的行为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消 失。3、负强化,负强化强调的是一种事前的规 避。俗语“杀鸡儆猴”形象说明了两者的联系与 区别。对出现了违规行为的“鸡”加以惩罚,意 欲违规的“猴”会从中深刻地意识到组织规定的 存在,从而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4、忽视, 就是对已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冷处 理”,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四种基本的强化类型
正强化 强化类型 惩罚
负强化 衰减
(一)正强化
正强化是运用刺激因素,使人的某种行 为得到巩固和加强,使之再发生的可能 性增大的一种行为改造方式。
(二)负强化
• 负强化指的是预先告知某种 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 效可能引起的后果,允许职 工通过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 或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来 回避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处境 的行为改造撤销对人的 某些行为的强化,使 这些行为出现的频率 逐渐减少、衰弱。
【例】海底捞的激励
海——指目标远大,把企业
做成民族知名品牌火锅
底——指用人原则,从最基
层踏踏实实做起
捞——指员工素质,用勤劳
的双手工作
海底捞的员工福利
• 给父母发工资 给每个店长的父母发工资的,每月200、400、600、 800不等,子女做的越好他们父母拿的工资会越多。 优秀员工的一部分奖金,由公司直接寄给父母。
• 股票
给优秀员工配股,2003西安东五路店试点, 一级以上员工享受纯利率为3.5%的红利。 2005年明确为公司每开办的第三家分店均 作为员工奖励计划店
二、强化的基本方式
连续强化
每次发生的行为都受到强化
间歇强化
不是每次发生的行为都受到强化
小思考:强化理论的实践
1 .一个孩子把书桌收拾好,妈妈给他削了 个苹果。
二、挫折容忍力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受挫折程度的影响 • 第二,挫折容忍力
挫折容忍力的强弱:
(1)人的生理条件 (2)过去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以往经受挫折 的情况 (3)人们对挫折的主管判断 (4)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
林肯的一生
1809.2.12, 诞生 1818年(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同年,工作丢了, 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同年年底,再次破 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 功。
(三)惩罚
• 惩罚指的是以某种带有 强制性、威胁性的结果 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乃 至痛苦的环境,以示对 某一项不符合要求的行 为的否定。
奇特的惩罚
作为该公司的业务员,除了 被罚裸奔,该老板还有一系列 奇特的惩罚手段:吃生苦瓜、 扮乞丐蹲在路边乞讨等惩罚, 甚至被剃成光头。老板称这是 为了激励员工,而员工们也非 常乐意接受惩罚,因为“如今 已是千万富翁的老板,曾经也 接受过这样的惩罚”,有了这 样的前车之鉴,员工被罚的心 甘情愿。
一、挫折心理与挫折行为的表现
• 积极的建设性的心
理和行为
• 消极的破坏性的心
理和行为
• 积极的建设性的 心理和行为:
(1)升华 (2)增加努力 (3)重新解释目标 (4)补偿
积极面对挫折的典型案例
• 歌德因绿蒂另有所爱而初恋失败,于是写 下《少年维特之烦恼》 • 孔子因失意而著《春秋》 • 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被称为史家 之绝唱 • 屈原在痛苦流放过程而赋《离骚》 •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得更为直截了当: “我们无所畏惧,唯一畏惧的就是畏惧本 身!”
(二)正确运用批评和惩罚手段应注意的原则和要求
(三)重视不可预期的间歇性强化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1)对形成挫折的根源进行系统分析,以有效地预防挫折 的发生 (2)提高被管理者的挫折容忍力 (3)对受挫者辞去宽容的态度 (4)改变受挫折者的环境 (5)释放不良情绪,降低挫折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运用强化理论,提高管理效能
(一)正确运用奖励手段应注意的原则和要求 1.奖励要公平合理,奖励的程度要与对组织的贡献相当 2.奖励的评选要坚持群众性和民众性 3.奖励要注意时效 4.奖励应该具体明确 5.奖励要充分注意受奖者的需要特点 6.要正确处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关系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 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 绝。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 100张。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 统之一。
• 父母免费探亲
在海底捞工作满一年的员工,若一年累计三次或连
续三次被评为先进个人,该员工的父母就可探亲一
次,往返车票公司全部报销,其子女还有3天的陪
同假,父母享受在店就餐一次。
• 免费员工宿舍 步行距离不超过20分钟
正式小区或公寓中的两、三居室,不能是地下室
为夫妻员工提供单独房间
配备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电脑、网络 安排专门的保洁打扫房间 工作服、被罩的洗涤外包给干洗店
斯金纳生平
1904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小镇。 1922年,考入纽约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期间获得希 腊文特别奖。 1926年,从汉密尔顿学院毕业,在家写作两年,没有任何作品 。在阅读了华生的《行为主义》之后,成为一个坚定的行为 主义者。 1928年,考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改修心理学。 1931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相继执教于明尼苏达州立 大学和印第安那大学。二战期间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划,采 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控制飞弹与鱼雷。
(5)退缩
(6)逃避
案例:药家鑫案
2010年10月20日晚,长安区大 学城翰林路中段发生一起车 祸,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 药家鑫驾车行驶至此处时, 将长安区兴隆街办宫子村26 岁村民张妙撞倒,令人发指 的是,事故发生后药家鑫没 有及时救人,而是害怕被撞 者记下自己的车牌号,持水 果刀向被撞者连刺8刀致其死 亡。
2 .妈妈炒菜时,把抽油烟机打开,油烟被 吸出了厨房。后来妈妈炒菜时总是打开抽 油烟机。 3 .一位女士在生气时大吵大闹,其丈夫走 过来安慰她,她才安静下来。以后,此女 士再生气时,吵闹更甚,其丈夫也费更大 的精力安慰她。
第二节 挫折理论
人生就如同股市一样,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曲曲 折折。人的一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逆境、挫折甚 至磨难……
• 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 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 斗志。然而,在具有坚 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 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 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 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 ,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 消极的破坏性心理和行为
(1)折中 (2)反向行为 (3)合理化 (4)推诿 (7)表同 (8)幻想 (9)印制 (10)回归 (11)攻击 (12)放弃
第八章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讨论的重点:
如何巩固和发展人的积极行为
如何转变和改造人的消极行为
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的系统 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强化理论 挫折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强化理论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将女儿放在自己
设计的育婴箱中抚育。在这个育婴箱
里,光线可以直接透过宽大的玻璃窗 射进来,环境干燥,自动调温,无菌
• •
1947年,受聘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 教授。
1958年——1971年,先后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 “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 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的一枚金质奖章。
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 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 去世。
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 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 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 一个万丈深渊。”
三、产生挫折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
(二)主观方面的原因
1.个人所具备的条件
2.动机的冲突:鱼与熊 掌不可兼得
二、运用挫折理论,降低挫折的消极影响
无毒、隔音;活动范围大,除尿布外
无多余衣物,幼儿可以睡觉、游戏; 箱壁安全、挂有玩具等刺激物。在育 婴箱里长大的女儿过的很快乐,后来 成为颇有名气的画家。这位心理学家 就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 B.F.斯金纳(1904—1990) 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 的代表人物——被称为“ 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 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 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 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 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 仍然被广为应用。
斯金纳箱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传承了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 动物实验提出影响深远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箱-
强化是指增强某人前面的某种行为重复出现次数的一种 权变措施。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个体 为了得到所期望的结果,学会有意地作用于所处 环境。儿童是否会重复一种行为,取决于该行为 所伴随的结果。被强化的行为更有可能在未来重 复出现,而未得到强化或遭受惩罚的行为则会减 少,甚至就此停止。
子女教育
店经理小孩3岁以下随本人生活的,每月300元补助 店长小孩每年12000元教育津贴。 店长以上干部,公司帮助联系其子女入学并代交入学赞助费 简阳有海底捞私立的寄宿制学校,员工子女均可免费上学, 只需要交书本费。
• 假期
所有店员,每年12天的带薪年假、以及回家往返的火车票 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可以享受婚假及待遇;工作满3个月以 上的员工可以享受父母丧假及补助;工作3年以上的员工可 享受产假及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