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分析论文

高房价分析论文
高房价分析论文

中国高房价分析

最近一部《房奴》电视剧播放的火热,这不仅是电视剧里特例,现如今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加入到房奴的大军中,中国式房奴也随之变成近年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约20年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3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因为还贷,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中国的房奴,他们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需要有自己的梦想,需要有自己的生活,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但如果房子左右了年轻人思想及生活,房子成为他们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不得不考虑,未来除了房子,国人还拥有什么!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房价收入比及房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都超过了十倍,甚至一些大城市超过了二十,而国际标准一般为3-6倍。由此可见,我国房价严重偏高,已经大大超出了正常工薪阶层及普通大众的承受能力。普通居民百姓掏空一生积蓄也深感一房难求。以武汉为例,10年来,武汉房价从2003年初的2226元每平方米涨到2012年7748元每平方米,然而2012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61元,按照目前的平均房价,以购买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需要不吃不喝至少26年。

高房价不仅导致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还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高房价是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让共同富裕变得更加艰难。对于低收入群体,光是住房就消耗了他们数十年的收入,很难再有精力进行其它的投资,而高收入群体,住房不仅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炒作对象,用资金购买几套住房从而谋取中间升值的差价。高房价会使过多的资源流向地产部门从而造成其他行业资源不足,供给下降,造成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过高的房价使民众把大量的积蓄投入住房,很难有精力进行其他的消费,从而使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高房价给住房居民带来危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是中国内需难以拉动,阻碍经济的发展。不断上涨的房价使房屋需求增加,大量的征用土地就要对城区

住房进行拆迁,导致资源浪费也加剧土地的资源的稀缺。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将带动建筑、冶金、建材、运输和金融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产生经济泡沫,蕴含危机。

房价关系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我国的房价?我认为中国高房价的背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高房价的根本原因是住房供求关系。根据经济学理论,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房价居高不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供求关系,即现有住房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居民的居住要求。从2001年到2011城镇化率提高了13.46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约2亿余人,这部分人口的住房需求是个庞大的数字,假设人均住房面积为30平方米,那么2亿人口的住房需求量将达到60亿平方米,而据国家的统计局数据显示,这十年间我国商品住宅竣工面积累计仅为43亿平方米,缺口达17亿平方米,这还不包括城市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何此十年间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房价快速上涨的根本原因。中国处于城市化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起飞阶段,形成了比较快的自住购房需求,房改使自住需求大幅度上升,投资方式偏少导致居民对住房投资增加,,国内外住房投机行为使得投机需求明显增加,这些都导致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自住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过于旺盛。房地产供给作为市场均衡的重要因素,不仅供给的总量偏低,而且其结构也不均衡,这些都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因此中国房价过高是由于有效需求远大于有效供给造成的,供不应求的局面以及供求关系的严重脱节,使得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

其二,政府对高房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政府是土地的所有者,同时它也是房地产市场的管理者。所以,它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导力量。但是政府没有充分的发挥“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作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房地产的市场秩序没有合理的规范,使得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混乱现象。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完成中央政府的规定。中央颁布的各项法律政策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还是利益二字。从1994年至今,土地出让金不再上缴中央财政。从此,土地出让金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让房地产行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地方政绩的

见效最快、最明显的一种“载体”之一。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利益,使得城市土地收益大部分由政府和土地使用者获得。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一起操纵市场,为了共同的利益,合作炒作房地产市场,使得房价一涨再涨。还有一些政府官员为了个人的利益,以一些违法的手段圈占土地,然后再以降低价格等一些措施吸引投资,谋求个人的利益。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政府的政策必然会引导房地产继续稳定的发展。地方政府更是为了利益,发布了一些促进房价上涨的政策。地方政府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可以提升他的政绩考核等等。

其三,投机者和高收入群体的炒房行为。近年来房价的飞速上涨,许多人看到了中间利益的获取渠道,那就是炒房。这几年,价格翻了几翻的住房并不少见,这中间的利益就不是个小数目。如此轻松的赚钱方法,必然会使得绝大多数的富有群众眼红。这就导致了许多人购买了多套住房。价格,是由需求供给决定的,炒房行为使得供给不变,但是需求提高,因此,价格上涨时必然的。

其四,银行信贷力度方面的原因。房地产投资需要大量资金,其中开发商大部分资金的来源,那就是银行信贷。多数人在购买房屋时也需要银行信贷的支持。由于房地产业的贷款收益和安全性都是比较好的,所以目前,银行信贷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房地产的信贷力度仍然会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从而继续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导致房价的提升。如果没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房地产价格似乎很难达到现在的高度。通过银行,购买者获得了“财务杠杆”:首付20-30%即可获得房产的全部收益;开发商也可凭借35%的自有资本即可完成整个项目。住房公积金制度、20-30年房贷、7-8成按揭额度等金融政策催发了中国居民有效的释放自己的住房需求。

其五,中国的投资渠道过窄、投资品种单一、投资市场部规范、相关制度不健全,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涌向楼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高房价。人们的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这就导致了,房价越高,就越有人买.如果房价一直涨的话,买的人就会越多。同时建筑材料上涨和成本的提高也对房价构成直接的影响。

由于过高房价的诸多影响,所以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应对它。调控我国房地产市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注重调控政策的协调性、配套性和连续性,以市场调节为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实现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求结构基本合理、销售价格基本稳定的目标。

其一,保持供求结构的基本平衡。各地政府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量,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的要求。大力推广以“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对开发商已取得的土地,超过两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及时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处以闲置土地一年以上的罚款。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其二,抑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严厉打击炒房现象,合理征收物业税。对投资性、投机性购房贷款,采用提高贷款利率、降低贷款成数、缩短贷款年限,增加贷款成本,相应降低投资收益率。房屋转售收益收取个人所得税,同时对持有多套住房者征收物业税,从流通领域和保有领域限制其收益。适度限制外国资本投资国内的房地产。针对一些炒房之类的投机者,政府应当首先打压,可以征收房屋空置税。大量的炒房客必然导致高的房屋空置率,导致住房资源的浪费。物业税又称不动产税或固定资产税,它是以房地产的持有作为课税前提,以房地产的价值作为计税依据,让房产的所有者每年缴纳一定的税款。物业税可以加重房地产所有者的负担,尤其是拥有多处住房的富有群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房产投资者,而对于特殊群体可以实行减免该税的方法来帮助中低收入阶层。

其三,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性住房存在着面积小,配套差和交通不便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政府应继续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开发力度,建立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启动廉租住房工作,对无力买房且经济条件较差、希望租住低租金住房的家庭,完善、落实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租赁新机制,保障贫困家庭的居住权。

其四,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工作的考核和监督检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

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

其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监控体系、完善土地政策、住房政策等相关制度体系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还要建立和完善与房地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住房建设和政策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当前急需制定《住宅法》,规定住房开发的具体要求和行业标准,同时要建立和健全房地产信息发布制度,准确引导转变引导市民住房消费的观念。

住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让每个家庭都有房可居是任重而道远的。国家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土地供应量,严厉打击投机、炒房行为,引导居民合理消费,达到维持我国房价稳定,限制房价过快增长的预计效果,让每个居民在可承受的经济范围内都买得起房子,从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形式与政策】关于【中国房价】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小论文 论“中国房价” -房价走势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房价就逐渐的开始了增长的步伐,究其原因,我虽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纵观房价的增长趋势、以及当时的情况,倒是可以看出点什么! 一、目前的房价走势 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在此之间,房价虽然在涨,但是仍然属于是健康的增长水平,在这前后,我搜集了一些数据:2001年前11个月,北京商品房均价为4787元/平方米,商品住宅均价为4633元/平方米。广州商品房价格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深圳、北京、广州形成了商品房价格超过4000元/平方米的三个极点。上海商品房价格2001年11月上升到3548元/平方米,商品住宅价格3413元/平方米,成为唯一商品房平均价格在3000-4000元/平方米之间的城市。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厦门、杭州、南京、沈阳、大连、天津、哈尔滨、昆明、福州、海口等地商品房价格在2000-3000元/平方米之间;其他有21个城市商品房价格在2000元/平方米以下。从这些数据看来,加入了WTO正是房价上涨的起始点。 自2001年以后,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开始了或多或少的涨价,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减少,人口结构失调,住房闲置,而城市住房问题却变得迫在眉睫。而且近年来,房地产在人们眼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赚钱的捷径,目前,囤房、炒房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住房被抓在很少的一部分人手中,而占人口最大比例的的普通居民手中,却是几乎没有可以居住的房产,一些为富

不仁的富商,利用手中的资产,大肆囤房,炒价增值,这是房价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原因,国家整顿房地产的措施迟迟不能出台,在2008年左右我国经济好转,正是整顿房地产的大好时机,可是此时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这次危机以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的破产正式拉开序幕,相继着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接著美国最大保险集团的AIG也面临流动性危机,不过被美国联准会解救。这些危机才是真正的拉开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一些小国已经宣布破产。面对这种情况,我国自然不能幸免,虽然这次危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带给我国致命的危机,却也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导致了经济的链式影响严重,牵一发而动全身,房地产却又一次成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的尖头兵,一房价的高涨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了房价再一次高涨的罪魁祸首。二、将来房价走势之我见 2010年,我国的房价继续走着增长的路线,为此,大量的廉价二手房和出租房被强制拆迁重建,却建起了大批次的商品房和居民小区,而且房价却也是原来的5-6倍,大量的居民无处居住,流离失所,给社会的治安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在北京曾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一家三代积蓄只够买一套房。 房价持续上升,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居民工资不见涨不要紧,却还有下降的趋势,如此恶性循环,房价上升,工资下降,只会让居民越来越买不起房,而被囤积起来的住房却被闲置,如此下去,

我国高房价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学 我国高房价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随着全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研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10到15年的时间里,国外房地产研究逐渐由起步到成熟,研究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房地产宏观调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突破:为应对美国房地产升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方法是对美元加息,并进行金融创新;韩国对此则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对无房户购房实行优惠利率,对有房且收入较高的家庭再购房则将利率提高并降低贷款额的比重,打压房地产;面对住房价格上涨英国则采取法律手段,颁布《住房法》导入“购买权利“,取得了良好的调控效果。 我国房地产研究起步较晚,又由于房地产问题的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现今我国的专家学者,实业界,政界等对我国房地产的现状有较大的分歧:复旦大学谢白三教授认为目前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泡沫经济,其原因在于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近两年出现了投资和圈地热潮以及房地产价格非理性上涨,导致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强认为应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应进行结构性调整,促进房地产业升级,并规范土地市场、完善房地产金融体制。总体来看我国房地产研究至今没有较为权威的研究模式,对我国当前的房地产发展形势判断不准确,造成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价格宏观调控政策未起到有效的效果,总体的研究情况不能令人满意,更不能有效的应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变动。 选题的意义: 当前中国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并不能真实反映房屋的供求关系,目前的房价对于购房者来说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换句话讲,购房者根本没有必要去关心目前房价的涨落。而在国外,二手房价格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房价的涨跌。即使是新房的价格,也要把所有房屋分成各种类别及各种层次,通过分析不同房屋结构给予不同数据,只有这样分析出来的房价才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市场。可是中国目前的房价,房价相当平均,相当不准

未来几年我国房价走势分析

2011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论文写作试卷 未来几年我国房价走势分析 ——房价是高还是低? 提要:随着经济形势的紧张,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几年来,我国国内的房价不断上涨,虽有小幅度回落,但回升势头强劲。一级城市量价齐升,幅度较大,二、三、四线城市微升,幅度较小。随着市场销售的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提高。通过德尔菲法、时间序列模型(定量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法来论证我国未来几年房价是上涨的,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涨趋势明显。总的来说,在政策没有大的调整情况下,2011年及今后房地产市场继续上涨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房价上涨下跌 一、引言 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增长显著,一级城市量价齐升,幅度较大,二、三、四线城市微升,幅度较小。随着市场销售的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提高。楼王频频面世。房地产市场下半年明显放慢速度,发展商和消费者都在疑惑中国的房地产何去何从,2007年的疯涨,2008年的低迷还会不会重现。那么2007年疯涨、2008年低迷背后的玄机又在哪里呢。未来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走向何方?是涨还是跌? 二.正文 由于受我国传统思想影响,人们认为安家才能定天下,有了房,下半辈子就有了保障,因而我国房价居高不下,再者,由于“丈母娘现象”,房子是男女结婚的必备物品,没房就别想结婚。最重要的是,房地产业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为了保证GDP逐年持续稳定上涨,除非有大的政策调整我国的房价将会继续上涨,是不会下跌的,即使有回落,也会那上回升的。 (1)目前人们对房价上升的心理预期普遍一致。虽然希望下跌的人很多,但专家、舆论、媒体普遍看法是认为今年房价还会稳定上涨,而且以后也不会跌。

论当前房价上涨的成因与对策

论当前房价上涨的成因与对策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过高的房价有可能超出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稳定。为此基于对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房价问题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房价;成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住房作为市民赖以生存的安居场所,住房价格又是房地产的一条生命线,贯穿于住房的销售与使用当中,因此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即低收入的困难家庭需要住房,但因房价之高而无力购买。有部分人能拥有几套房产,而有部分急需住房有些却是超前的需求,过高的房价有可能超出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稳定。 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复杂,如果结合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则房价上升主要原因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住房需求旺盛、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土地资源约束且价格上升、资金可获得性高且成本低、供不应求(虽然市场透明度不高可能导致误判)下的投机炒作行为等。 一、住房价格上涨的成因分析 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房地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住所,但不断上涨的价格也给购房消费者带来了烦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所决定的。但在房地产领域,支撑房价持续上涨的因素很复杂,不仅仅是由房子的供需关系所影响,还有其他的因素,通过对房地产业的分析,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导致我国房地产业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需求呈旺盛趋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和需求也日益提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住房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总体需求强劲造成供求关系紧张,而影响住房总体需求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正常住房需求、超前住房需求、被动住房需求和投机型住房需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房地产总体需求水平的提高,共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房价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的是由后面三种需求的增加共同推动的。 1、所谓正常住房需求是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现有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得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建设过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所产生的对住房的合理需求,特别是包括外地人购房在内的中高端需求强劲。消费型住房需求增长,直接拉动房价的上涨。 2、超前住房需求。这是指超出了购买者自身现行购买能力而形成的一种需求。从微观经济学上说,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根据定义来分析房地产业的住房需求,住房需求是指在现行的住房价格水平下,购房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来购买房子的有效需求。如果购买者对房产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有效需求,而是一种超前需求。但在现时生活中,这种有效需求是无法完全得到满足的,因为大部分购房者是没有实际购买能力需通过银行贷款才得以满足的需求。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占城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达24.07%,这超出了部分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产生了大量所谓的“房奴”。今年以上海为例,根

房价过高原因分析论文

我国当前商品房价格过高的原因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国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本文调查了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过程,着重分析了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从多个角度探讨,并提出了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措施。 关键词:房价地价需求动机投机外资调控 引言 1998年以来中国房价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房价持续上涨,每年的涨幅都在5%-10%左右,过快的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对国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房价地价的互动上升,愈演愈烈的房产开发以及逐步出现的房产泡沫,其原因究竟是什么?一时间众说纷纭。 本文从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主要采用房地产市场分析的方法,从多个角度阐释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提出解决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的方法,对理顺房价形成机制提出相应的建议。 1房地产价格的相关理论 1.1房地产价格的构成 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经济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关系到房地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房地产价格是房产价格和地产价格的统一,是房地产商品价值和地租资本化价格的货币表现。 1.2地租理论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 美国现代土地经济学家雷利#巴洛维在他所著《土地资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地租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种经济剩余,即总产值或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各类土地上的地租额取决于产品价格水平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2房价走势 2.1过去及现在的房价 2013年2月24日,独立经济学家、现任中企资本主席杜猛在微博表示,中企资本周刊“盘点十年房价”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平均房价5791元。2007年为3445元,五年上涨68%,年均递增10.9%;2003年平均房价为2381元,十年上涨143%,年均递增10.3%。

计量经济学论文(eviews分析)-房价的计量经济分析

房价的计量经济分析 引言:近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房地产业这样盛产亿万富翁,各种富豪排行榜上,房地产富豪连年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房地产业每年都是“第一名”。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状况。房地产的问题,在开发商,政府,购房者三者来看,就是一场完完全全的博弈。而这场博弈的焦点则是房价问题。如果说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是围绕“土地”这个关键词,那么整个房地产市场则在价格上开展了新一轮的对峙。先是开发商与购房者在房价涨跌上僵持不下;再有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土地成本论;最后则是关于房地产是否归为暴利行业的争执,“价格”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房价的构成因素,至今仍然是不透明的。公布房价成本成为另政府极为头疼的一件事。房价成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集合体,并且项目间差异性较大,同时还有软资产、品牌等组成部分,特别是现在的商品房,追求品质、功能完善以及个性化成本构成越来越难衡量。 写作目的:通过对一系列影响房价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在一定层面上分析房地产如此暴利的因素。当然笔者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全面的分析这一问题。仅仅就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写作方法:理论分析及计量分析方法,将会用到Eviews软件进行帮助分析。 关键词:房价成本计量假设检验最小二乘法拟合优度 现在我们以2003年的数据,选取30个省市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在Eviews软件中选择建立截面数据。现在我们以2003年的数据,选取31个省市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令Y=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万元)X1=各地区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X2=各地区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人)X3=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元/人)X4=各地区人均住宅面积。(平方米)X5=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数据如下: Y X1 X3 X2 X4 X5 12698521 4254.800 569767.0 129961.0 24.77140 13882.62 5208402. 1465.800 238957.0 147063.0 23.09570 10312.91 7799313. 4748.300 989317.0 70048.00 23.16710 7239.060 5401279. 1313.300 591276.0 89151.00 22.99680 7005.030 2576575. 1450.700 265953.0 61074.00 20.05310 7012.900 10170794 3957.100 966790.0 82496.00 20.23510 7240.580 3469281. 1626.800 303837.0 77486.00 20.70590 7005.170 4401878. 2181.300 441518.0 68033.00 20.49200 6678.900 11958034 3609.200 505185.0 153910.0 29.34530 14867.49

关于中国房价上涨原因的探究及对策分析

关于中国房价上涨原因的探究及对策分析 (梅选仁05081013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过高的房价有可能超出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稳定。为此基于对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房价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房价走势成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住房作为市民赖以生存的安居场所,住房价格又是房地产的一条生命线,贯穿于住房的销售与使用当中,因此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即低收入的困难家庭需要住房,但因房价之高而无力购买。有部分人能拥有几套房产,而有部分急需住房有些却是超前的需求,过高的房价有可能超出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稳定。 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复杂,如果结合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则房价上升主要原因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住房需求旺盛、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土地资源约束且价格上升、资金可获得性高且成本低、供不应求(虽然市场透明度不高可能导致误判)下的投机炒作行为等。

一、目前房价走势及其持续上涨成因 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在此之间,房价虽然在涨,但是仍然属于是健康的增长水平,在这前后,我搜集了一些数据:2001年前11个月,北京商品房均价为4787元/平方米,商品住宅均价为4633元/平方米。广州商品房价格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深圳、北京、广州形成了商品房价格超过4000元/平方米的三个极点。上海商品房价格2001年11月上升到3548元/平方米,商品住宅价格3413元/平方米,成为唯一商品房平均价格在3000-4000元/平方米之间的城市。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厦门、杭州、南京、沈阳、大连、天津、哈尔滨、昆明、福州、海口等地商品房价格在2000-3000元/平方米之间;其他有21个城市商品房价格在2000元/平方米以下。从这些数据看来,加入了WTO正是房价上涨的起始点。 自2001年以后,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开始了或多或少的涨价,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减少,人口结构失调,住房闲置,而城市住房问题却变得迫在眉睫。而且近年来,房地产在人们眼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赚钱的捷径,目前,囤房、炒房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住房被抓在很少的一部分人手中,而占人口最大比例的的普通居民手中,却是几乎没有可以居住的房产,一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利用手中的资产,大肆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我国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稳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近几年,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连创新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房价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房价快速增长的现象,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房屋销售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四方面入手.依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房价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房价受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和房屋竣工面积三方面因素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房价 Eviews回归分析 一、引言 住房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区的安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场体系趋于完善,住房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动力和消费热点。但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房价持续飙升,上涨幅度大大超过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及其它行业产品与服务的上升幅度。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不仅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写作目的: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关于房价上涨的原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2004)分析为地价上涨推动多种住房需求旺盛,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预期改变[1]。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预测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趋势是上升的,其原因在于市场需求旺盛;供给结构失调;国家信贷的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的推动;缺乏规范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2]。沈悦、刘洪玉(2004)认为如果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只是投机造成,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支持,这种价格上涨会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造成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虚假繁荣[3]。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方式,梁云芳,高铁梅(2006)通过实证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只存在局部泡沫,通过利率来调控房地产市场,成效不大,但是信贷规模的变化对房地产

高房价分析论文

中国高房价分析 最近一部《房奴》电视剧播放的火热,这不仅是电视剧里特例,现如今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加入到房奴的大军中,中国式房奴也随之变成近年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约20年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3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因为还贷,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中国的房奴,他们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需要有自己的梦想,需要有自己的生活,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但如果房子左右了年轻人思想及生活,房子成为他们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不得不考虑,未来除了房子,国人还拥有什么!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房价收入比及房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都超过了十倍,甚至一些大城市超过了二十,而国际标准一般为3-6倍。由此可见,我国房价严重偏高,已经大大超出了正常工薪阶层及普通大众的承受能力。普通居民百姓掏空一生积蓄也深感一房难求。以武汉为例,10年来,武汉房价从2003年初的2226元每平方米涨到2012年7748元每平方米,然而2012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61元,按照目前的平均房价,以购买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需要不吃不喝至少26年。 高房价不仅导致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还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高房价是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让共同富裕变得更加艰难。对于低收入群体,光是住房就消耗了他们数十年的收入,很难再有精力进行其它的投资,而高收入群体,住房不仅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炒作对象,用资金购买几套住房从而谋取中间升值的差价。高房价会使过多的资源流向地产部门从而造成其他行业资源不足,供给下降,造成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过高的房价使民众把大量的积蓄投入住房,很难有精力进行其他的消费,从而使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高房价给住房居民带来危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是中国内需难以拉动,阻碍经济的发展。不断上涨的房价使房屋需求增加,大量的征用土地就要对城区

从供求关系分析房价高涨的原因及其对策

成都理工大学 从供求关系分析房价高涨的原因及其对策

从供求关系分析房价高涨的原因及其对策作者姓名:陈草专业班级:财务管理2003080501 指导教师:杨 锦 摘要:房地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居高不下的房价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很大的影响,近期房价过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房价的问题是个牵涉面非常广泛的问题,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就作者个人而言,我认为房屋既然是商品,那么供求关系对价格是必然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引起价格变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房价现状,主要从经济学的供求关系角度系统的分析了房价过高的原因,并分别分析了房市的需求现状和供给现状。并从供求关系方面提出了有关抑制房价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高房价;供给;需求;对策

目录第一章:前言 1.1我国房地产供需问题研究背景 1.2国内外对房地产市场供求问题的研究状况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 第二章:房市发展回顾 第三章:我国房市现状 3.1 供需市场现状 3.2 房价现状 第四章:房市需求现状分析 4.1 消费需求不断上涨 4.2 投资需求旺盛 4.3 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第五章:房市供给现状分析 5.1 不合理的供给结构 5.1.1 商品住房结构不合理 5.1.2 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力 5.2 土地价格的影响 5.2.1 土地出让制度的不合理导致房价高涨 5.2.2 土地有效供给不足 第六章:抑制房价的对策分析 6.1 引导消费结构的改善 6.2 提高住房的有效供给 6.3 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完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房价问题

形势与政策 浅谈当前中国的房价问题 院系:XXXX 班级:XXXX 学号:XXXX 授课教师:XXX 姓名:XX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价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浪随波而起,扶摇直上。当前国内的高房价与收入差距的拉大密切相关,其实,住房本身是社会大众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从而不能简单地放任市场机制来加以配置。在此,我们只知道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子,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房价增高的原因和本质所在,配合国家的相应有效策略的实施,这样才能确保民生的稳定,才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关键字:高房价,原因,本质,有效策略 近年来,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政府一直在想方设法地稳定房价,但效果甚微。房价的急速上涨已经成为笼罩在社会大众心头的巨大阴影,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怎样认识它?让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 一、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房价非理性狂飙过程中,支持房价走高的有两种力量:一是居民的自住性需求,二是富人的投机需求。由于在住房的供给受到制约的情况下,有关住房紧张之类虚假信息比较容易误导人们的房价预期,从而人为地引起房价的不正常上涨,这是近来年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现状【1】。但是,当房价上涨预期破除之后,在房价下跌过程中阻碍房价下跌的“抗跌”力量却只有一个:居民的自住性需求;这就是房地产中的所谓“不对称原理”:富人的投机行为产生房价的峰值,而穷人的购买力产生房价的“抗跌值”。显然,居民的自主性需求主要与其未来可支配收入变化有关,在一个收入不断拉大的社会里,理论上房价是应该很低的,或者说,当前国内的房价应该会迅速下降;但是迄今国内房价还没有形成快速下降的局面呢?这里从两方面加以剖析。 一方面,就住房的真实需求而言。任何商品的价格上涨都跟供求有关,而房地产中土地的有限性制约了住房的供给,因而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在于其巨大需求,这是住房市场面临的真实需求。而这里就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为何有如此大的住房需求,这就涉及到资金的来源问题。二是住房需求为何集中在这段时期,这就涉及到前端时期住房制度改革中的缺陷问题。 另一方面,就住房的需求结构而言。当前的房价剧涨并不是全面性的,而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这是就住房需求的结构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其实,房屋本身存在明显的外部性,人们不仅关心自己家庭的外观,也会关心整个街区的观瞻,关心整个地区的地理人文;因此,如果整个地域的环境和设施很差,那么,人们对它的需求也会下降。显然,当前住房需求的结构性问题根源就在于,中国小城市或农郊地区的住居环境、交通设施与大中城市相差太远了【2】。正因如此,在城市土地资源如此稀缺的情况下,只要收入分配问题得不到解决,城乡之间就会呈现出反差极大的二元结构,城市住房也就必然会不断上涨,从而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住者有其房”。 二、认识房价问题的本质 当前,住房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关键在于对住房问题的本质缺乏了解,住房问题被过度市场化。

房价过高对民生的影响和分析 论文

房价过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化及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住房供求失衡,出现了区域性投机购房过热现象,房价涨幅远超居民收入增幅。尤其是近几年,部分城市房价连续快速飙升,“房价高、住房难”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连续几年的全国“两会”上,住房问题都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民生热点之一。从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住房已成为社会矛盾激化、各方利益冲突的焦点问题。房价过高对房地产的协调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金融的稳定运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各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字:房价上涨 房价过高的危害 1、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及损害房地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高价房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在几大重要行业中占居首位。房地产能否良性发展,不仅关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多个行业,还会对整个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从以往经济数据可知,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

地产,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从地方政府层面分析,有太多的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介入房地产之中,房地产承担着财政增收、GDP增长、城市改造等重任。地方政府越来越倚重拍卖地皮、推高房价带来的经济繁荣,这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2、积聚了巨大的银行信贷风险 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必将导致更多的消费者通过长期按揭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住房需求,消费者在办理按揭的时候通常根据自己当前的收入水平预期未来的债务偿还能力,一旦将来实际收入达不到预期的水平,就很可能出现相互拖欠、甚至不能偿还的现象。如果经济出现整体不景气,社会上就会出现大批的“负资产者”。信用渠道的阻滞和中断,将会严重危害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3、抑制了其他正常消费,社会利润过度集中于房地产领域 消费需求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由投资波动所引起的震荡。在购房过热的背景下,普通工薪族基本上都是靠大比例信贷资金购房。为了住房这个基本生存需要,他们不

房价论文

浅谈政府关于房地产问题出台政策 经济学院09经济本科班黄蕾 随着两会的召开,2010年的热点问题是被炒得沸沸扬扬。当然房地产问题一直都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当今,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几乎是个“万花筒”。宏观决策者、地方政府、开发商企业、行业主管、投资投机者、低收入百姓及各种媒体,对过去和当下的房价与房价政策,众说纷纭,公婆说理各有一套。过去不一样,现在仍不一样。一边是一些人在喋喋不休宣传“刚性需求”,一边是低收入百姓拼命感叹房价太高,“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者的一生消费”;一边在查囤地、增加土地供应,一边不断出现创新高的“地王”,等等。当两会召开期间,中央和地方推出一些针对性措施,更是使得房地产问题成热点问题的榜首。房价问题从没有像今年这样备受关注,在各大网站的两会民意调查中,“住房问题”也都位居前列。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走的社会主义市场路线,在市场自动调节的情况下,当然少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于目前房地产过度投机,房价飙涨。国家也终于也顺应民心,出台了一些政策。对于如何评价这些政策的效果,还需要从原因和效果说起。 为何房地产投机如此疯狂,为何房价涨得比工资快N倍。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责任在谁?调查中,84.8%的人首选“地方政府”,其次是“房地产 商”(58.5%),第三是“炒房客”(51.2%),“银行”排第四,45.7%的人选择。首先,投机性买房增加。中国老百姓都希望自己这辈子能够有自己的房子,这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改变不了。中国老百姓有钱吗?没钱人没钱也要买房,可有钱人为什么要买几套房?因为想要买更好的房子,而且买房可以挣钱(高收益),为什么不买。这么强烈的需求,房价能不涨吗?其次,土地供应减少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房地产市场火爆的2009年,全国的土地出让面积下降了20%多,有些城市的土地出让面积只完成年初计划的50%左右。由于土地需求增加而供应减少,使土地价格迅速上升,各地都出现了所谓的“地王”现象。而土地价格的上升必然

房价上涨论文

《房价上涨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房价;成因;对策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过高的房价有可能超出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稳定。为此基于对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房价问题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住房作为市民赖以生存的安居场所,住房价格又是房地产的一条生命线,贯穿于住房的销售与使用当中,因此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即低收入的困难家庭需要住房,但因房价之高而无力购买。有部分人能拥有几套房产,而有部分急需住房有些却是超前的需求,过高的房价有可能超出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稳定。 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复杂,如果结合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则房价上升主要原因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住房需求旺盛、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土地资源约束且

价格上升、资金可获得性高且成本低、供不应求(虽然市场透明度不高可能导致误判)下的投机炒作行为等。 一、住房价格上涨的成因分析 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房地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住所,但不断上涨的价格也给购房消费者带来了烦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所决定的。但在房地产领域,支撑房价持续上涨的因素很复杂,不仅仅是由房子的供需关系所影响,还有其他的因素,通过对房地产业的分析,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导致我国房地产业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需求呈旺盛趋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和需求也日益提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住房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总体需求强劲造成供求关系紧张,而影响住房总体需求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正常住房需求、超前住房需求、被动住房需求和投机型住房需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房地产总体需求水平的提高,共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房价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的是由后面三种需求的增加共同推动的。 1、所谓正常住房需求是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用唯物辩证法谈谈对房价问题的看法 论文

用唯物辩证法谈谈对房价问题的看法 在今天的中国,所谓房价问题,已远远不只是房子问题.同时,它也涉及到更多的,比如财富的衡量尺度、经济体的发展程度,甚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某一方面的表现。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观察,近年来,中国房价的一路攀高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形态之一,更是有主观层次的情绪与操控。正所谓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而房价的不断攀高其实也是一个积累的结果。 中国百姓的财富分配1949年后有两次大的变化。一次从50年代开始,各个社会阶层经济上的差别尽量消除,与此同时是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身分的差别则尽量维持甚至扩大。在农村,到70年代,几乎每个村民都是贫下中农,城里大部份就业者,工资基本都在36到一百多元之间。由此而产生的中国国民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整体处于地下水平,但整个中国的贫富差距并未显现,地区不平等还没有完全的暴露。第二次变化,则以上述革命成果平均贫困为起点,经济差别因两个原因而迅速拉大。一是当时较为贫困的职业分工,下海经商、官员寻租、外企甚至民企国企的高薪阶层等。二是同在工薪阶层,收入、地位接近,却仅仅因为十几年内买卖房子的机遇、运气、策略不同,导致了小范围的财富分化。三是那些比较背运的人,既没有之前的底子,也没有后来的觉悟,只能离曾经的同伴越来越远。由此,中国的贫富差距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开始拉大。 客观世界的因果关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那些在一开始就把握住机会,进行合理而有利的投资的人在前期获得了不菲的回报,而那些曾经错失了机会,有没有前瞻性的人自然无法得到什么。而越是这样,那些开始就得到回报的人就越懂得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把握时机。这样一来,他们就由一开始的误打误撞,变成了有规划,有目的的一种投资。而另外的那些人,因为没有踏上第一艘船,而与彼岸越来越远。 举个形象的例子,假设十年前工资均3-5千,都住单位分房,用几万元买下(现在市价约几十万)。A买了100万的房子,升到300万时卖了,又借钱买了两套,过两年又卖,又买。总之现在自住出租共4、5套,账面上至少有1500万。B当年也买了100万的房,一直自住分期还钱,现在名义上房价也500万。C当初也想买楼,几次没看中,转头又见涨价,心里不服,再观望,结果见到原先想买的100万房子,10年翻了几倍。只好望楼兴叹,仍住单位房凑合。于是,本来A,B,C三人曾经属于同一个生活水平阶级,十年时间,现在却分别属于城市中的既得利益者、小康之家和弱势群体三个阶层。这其中必然夹杂着偶然性与必然性。 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必然性与偶然性,两者属于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就像房价会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而产生或多或少的上涨,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A,B,C三人当初不同的选择就体现了这种偶然性。 房价的问题与中国的国民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房价跌不跌,假设在有限的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没有太大的变动,那么房价问题将会成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就目前经济形势看来,副省级城市、较大城市,一部分地级市,

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___论文

我国住房价格上涨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一)房价上涨的原因 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复杂,如果结合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导致我国房地产业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需求呈旺盛趋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和需求也日益提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住房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总体需求强劲造成供求关系紧张,而影响住房总体需求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正常住房需求、超前住房需求、被动住房需求和投机型住房需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房地产总体需求水平的提高,共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房价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的是由后面三种需求的增加共同推动的。 (2)人口的高速增长、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 人口的阶段性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阶段性积累,使住房需求集中释放,导致房价持续上涨。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在促进了沿海城市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这些城市带来了较大的住房压力,基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多房少的”基本国情,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我国整体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生活质量,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这就形成了美国经济学家定义的“超级明星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房地产市场不再仅仅是本地人的市场,城市住房价格与当地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背离程度不断提高。但资本和劳动力仍然争相流向这些城市,原因很简单,资本和劳动力流动时,其追求的不是房价高低,而是城市质量、发展潜力和发展机会。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是导致这些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3)住房供应结构的不合理 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表明,商品住房投资、供应结构还不够合理,经济适用房的比重不断下降,住房空置不断增加,成为近几年来房价上涨持续加剧的原因之一。随着商品住房供应量的增加,由于不少地方政府执行住房供应保障政策不力,部分开发商热衷于大户型、高档房的建设,使得经济适用房的竣工面积所占比重下降。1998-2006年,商品住房中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的所占比重总体下降非常明显,别墅、高档公寓空置面积比重逐年增加,从而影响了商品住房的供应结构。

关于房价问题的分析----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房价问题的分析 一、前言 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2011年1月,新国八条出台,房产税展开试点。一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还经历了大范围的限购以及7次存款准备金率和4次存贷款利率的上调。自2010年4月至今,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央行4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不久前的调查结果表明,今年2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涨幅高达5.9%,特别是深圳、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涨幅接近10%。 然而,在新政之下,中国大部分城市房价仍居高不下。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之间通过调整升降商品房的数量与价格的关系,造成均价下降的假像,欺瞒中央,居民的购房能力能显不足。由此可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工作和住房价格的调控措施,需要深入分析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手段来稳定房价,搞好民生问题。 二、近年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房价上涨是客观规律。但是,近年我国房价出现过快上涨,除房改形成的高住房自有化率间接提高了居民支付能力外,体制性和政策性原因是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 (一)居民收入增加是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投资能力越来越强。在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下,住房的有效需求得以释放,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又扩大了住房需求。这是房价保持上涨态势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同时,在缺乏“储蓄—投资”转化渠道的情况下,购置房产是较富裕居民的理性选择,住房投资需求逐渐启动,房价被进一步拉高。当房价超出与居住需求相符的水平时,投机就会出现,进而导致空置率偏高、租售比倒挂、房价收入比超过国际警戒线等现象。这样,房价就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投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不断攀升,早买房、买大房的住房消费行为成为居民应对房价快速上涨的选择。 (二)宽松的信贷政策是房价上涨的重要支撑。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本比例低,对银行信贷高度依赖;而银行体系也很看重房地产开发贷款对调整资产结构的作用,并因手持土地抵押物而对房地产开发给予高杠杆支持。同时,我国住房消费信贷政策非常宽松,银行大都按照央行规定的最大贷款比例和远低于其他类型贷款的利率水平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可以说,宽松的住房开发贷款和住房消费贷款是促成住房市场产销两旺、房价节节攀升的重要推手。而且,房价不倒、地价不垮的预期使手持抵押物的银行不仅没有动力落实央行的调控政策,而且会采取各种对策来消化“不利”的调控政策。 (三)国际资金的介入,造成的托市是房价上涨的原动力。国际热钱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先要兑换成人民币,那么一下子哪有这么多人民币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印钞机没日没夜的工作,然后这笔钱用来托住已是烫手山芋的房地产市场,就是拼命的投资房地产业,当

我国当前商品房价格过高的事实与原因分析(本科毕业论文)

南京审计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当前商品房价格过高的事实与原因分析 姓名:赵凤秋学号:08010944 二级学院:国际审计学院班级:08工程3班 专业:工程管理 指导教师:刘雷职称:副教授 二0一二年五月

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目录 序号名称备注1毕业论文(设计)全文(含中英文摘要) 2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 4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 5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意见表 6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7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南京审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1.本人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2.论文所使用的相关资料、数据、观点等均真实可靠,文中所有引用他人观点、材料、数据、图表均已注释说明来源; 3.论文无抄袭、剽窃或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观点、思想和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 4.本人知道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将严肃处理,并可能导致开除学籍、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或注销并被追回已发放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的严重后果; 5.若在学校组织的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接受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承诺人签名: 年月日 (签名日期为论文定稿日期)

我国当前商品房价格过高的事实与原因分析 0801094408工程管理3班赵凤秋 【摘要】自1998年我国取消福利分房以来,商品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商品房销售面积逐年增加,但同时过高的房价也一直是横亘在我国城乡普通居民面前的一道鸿沟。本文从房价的现状入手,从居民人均存款数额和居民人均收入两个方面来说明房价过高的事实,并且从需求,供给,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政策等多个方面探讨商品房价格过高的原因。当然,商品房价格不单单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想用短短文章是很难理清的,本文只是一个初步尝试,其中必然存在诸多理论与认识上的不足,也一定存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空间,本人也将继续努力。 【关键字】商品房价格;居民存款数额;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影响因素;结论与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