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引言概述:硫化氢中毒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化学中毒,常见于工业生产、矿井作业等环境中。
它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救治和预防两个方面,分四个部分详细阐述硫化氢中毒的相关知识。
一、硫化氢中毒的救治1.1 快速撤离现场:一旦发现有硫化氢泄漏或中毒症状,首要任务是迅速撤离现场,避免进一步暴露和危险。
人员应尽快离开受污染区域,寻找新鲜空气,并确保其他人员的安全。
1.2 呼叫急救:在撤离现场的同时,应立即呼叫急救。
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中毒人员的数量、症状和现场情况,以便他们做出正确的救治准备。
1.3 采取急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来帮助中毒者。
首先,将中毒者从污染环境中转移出来,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其次,如果中毒者已经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最后,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可以进行其他相应的急救处理,如输液、吸氧等。
二、硫化氢中毒的预防2.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是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关键。
雇主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向员工介绍硫化氢的危害、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员工应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设备,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中毒症状。
2.2 强化通风设施:在潜在的硫化氢泄漏场所,应安装有效的通风设施。
通风设施能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减少中毒风险。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硫化氢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和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地阻隔有害气体的侵入,保护员工的安全。
三、硫化氢中毒的应急处理3.1 紧急停止泄漏源:一旦发现硫化氢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泄漏源。
可以使用适当的堵漏剂或密封材料,将泄漏点封堵住,防止进一步泄漏。
3.2 隔离受污染区域:在泄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隔离受污染区域,限制人员进入,并确保其他人员的安全。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硫化氢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化学中毒,由于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较大,一旦中毒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及时的救治和有效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进行详细介绍。
一、硫化氢中毒的救治1.1 快速撤离现场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一旦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从现场撤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1.2 做好急救处理中毒者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以维持呼吸和心跳。
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1.3 就医治疗中毒者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中毒的程度赋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者其他救治措施。
二、硫化氢中毒的预防2.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接触硫化氢气体的工作场所,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产生硫化氢气体泄漏。
2.2 加强通风设施在潜在的硫化氢气体泄漏场所,应加强通风设施,及时排除有毒气体,减少中毒的风险。
2.3 佩戴防护装备在可能接触硫化氢气体的情况下,应佩戴防护面具、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中毒的可能性。
三、硫化氢中毒的症状3.1 呼吸系统症状硫化氢中毒会导致呼吸难点、呼吸急促、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
3.2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毒者可能会浮现头痛、头晕、意识丧失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3 其他症状硫化氢中毒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胸闷等其他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四、硫化氢中毒的危害4.1 危害健康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伤害,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4.2 危害环境硫化氢气体泄漏不仅对人体有害,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4.3 危害社会稳定大规模硫化氢中毒事故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五、结语硫化氢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化学中毒,及时的救治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希翼大家能够加强对硫化氢中毒的认识,做好相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共同维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2024年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24年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___年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引言: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具有高度的毒性。
由于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硫化氢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预防和应对硫化氢中毒事故,特制定此应急救援预案,以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硫化氢中毒的危害与预防措施1. 硫化氢中毒的危害硫化氢中毒是指人体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硫化氢环境下,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硫化氢中毒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长时间的暴露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
2. 硫化氢中毒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硫化氢中毒防护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强化个人防护:从业人员在接触硫化氢时应佩戴防护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 定期检测控制:定期对硫化氢的浓度进行检测,确保在厂区内硫化氢浓度达到安全标准。
(4) 严格操作规程: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使从业人员在接触硫化氢期间遵循安全操作流程。
二、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1. 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初始应急处置(1) 发现硫化氢中毒事故,立即向应急救援中心报警,并告知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发生地点。
(2) 保护自身安全,迅速撤离事故现场,避免二次伤害。
(3) 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指挥救援人员进行救援。
(4) 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控制,采取措施降低硫化氢浓度,如关闭泄露源、通风换气等。
(5) 对中毒伤员进行急救,包括清除呼吸道阻塞物、进行人工呼吸、使用氧气等。
2. 确认事故规模与危险程度(1) 迅速调派专业救援队伍赶往事故现场。
(2) 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确定事故规模与危险程度,为后续救援提供依据。
(3) 加强现场监测,定期测量环境中硫化氢浓度,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3. 救援行动(1) 以人员生命安全和事故扩散控制为首要目标,集中救援力量进行救援行动。
2024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

应急救援预案范文•硫化氢中毒事故概述•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设施与装备目录•应急响应与处置•培训演练与评估改进硫化氢中毒事故概述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酸性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
硫化氢对人体危害极大,吸入少量即可导致中毒,严重时可致命。
硫化氢易溶于水,可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对眼睛、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硫化氢性质与危害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泄露。
密闭空间内作业,通风不良导致硫化氢积聚。
01 02 03中度中毒重度中毒出现昏迷、抽搐、呼吸麻痹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1 2 301重要性02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03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4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可以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制定目的和原则制定目的制定原则制定流程与参与人员制定流程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内部评审→ 员工培训与演练→ 预案修订与完善。
参与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应急救援队伍等。
通讯联络应急组织建立可靠的通讯联络系统,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传递事故信息和救援指令。
危险源监控预警行动应急响应人员疏散与安置030201医疗救护配备专业医疗救护队伍和装备,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服务。
安全防护加强个人防护和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减少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事故调查与处理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
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专家咨询组各岗位职责与任务分工应急指挥部职责制定应急救援方案,下达应急救援指令,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应急救援队伍职责根据应急救援方案,迅速展开救援行动,抢救受伤人员,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专家咨询组职责对应急救援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协助应急指挥部做出科学决策。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一、硫化氢中毒的概述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见于工业生产、化学实验室和污水处理等环境中。
硫化氢的中毒危害严重,可导致头痛、呕吐、眩晕、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正确的救治与预防措施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二、硫化氢中毒的救治措施1. 紧急撤离一旦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应立即撤离现场,远离有毒气体的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同时,通知相关人员和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2. 呼吸道处理如果受害者处于昏迷状态且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果呼吸仍然存在,但受害者仍然在有毒气体环境中,应将其转移到新鲜空气中,并确保呼吸道通畅。
3. 氧气治疗将受害者送往医院后,医生会进行氧气治疗。
通过给予高浓度氧气,可以帮助受害者恢复呼吸功能,减轻中毒症状。
4. 药物治疗根据受害者的具体症状和中毒程度,医生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恢复受害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
例如,使用解毒剂来减轻硫化氢对身体的损害。
5. 密切观察在救治过程中,医生和护士会密切观察受害者的病情变化。
他们会监测受害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和其他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硫化氢中毒的预防措施1. 安全操作在接触硫化氢的工作环境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包括佩戴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正确使用化学品、避免产生硫化氢气体的条件等。
2. 通风设施在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应设置有效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毒气体。
3. 检测仪器在潜在的硫化氢气体存在的环境中,应配备可靠的气体检测仪器。
这些仪器可以及时检测到硫化氢气体的浓度,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培训教育对于接触硫化氢的工作人员,应进行相关的培训教育,包括硫化氢的危害性、预防措施、急救知识等。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预案制定针对硫化氢中毒事故,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包括事故报警流程、紧急撤离路线、急救措施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污水处理等工业环境中。
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但高浓度下很容易造成中毒。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是保护工人安全健康的重要任务。
一、硫化氢中毒的症状与危害硫化氢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嗜睡、昏迷等。
在高浓度下,硫化氢可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及早救治和预防硫化氢中毒至关重要。
二、硫化氢中毒的救治措施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救治前,救援人员应确保自己的安全,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2. 紧急呼救:在发现中毒者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相关信息,如中毒者的症状、地点和人数等。
3. 脱离危险区域: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接触硫化氢。
4.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如果中毒者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5. 给予氧气: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给予纯氧吸入,以帮助恢复呼吸功能。
6. 寻求专业医疗救治: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三、硫化氢中毒的预防措施1. 了解风险:对于从事与硫化氢有关的工作人员,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
2. 检测与监测:在潜在的硫化氢暴露环境中,应使用适当的气体检测仪器进行监测,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通风设施:在需要处理硫化氢的场所,应安装有效的通风设施,以及排气系统,确保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4.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以减少接触硫化氢的风险。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硫化氢浓度,确保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6. 应急预案: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包括救援程序、紧急疏散路线等,以应对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的重要性硫化氢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
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

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1. 硫化氢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
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关键是加强管理和采取预防措施。
(1) 确保安全操作:在与硫化氢接触的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安全操作程序。
(2) 提高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对硫化氢中毒的认识,教授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应急反应的能力。
(3) 建立监测系统:安装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器,定期检测硫化氢浓度,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
(4) 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紧急救援机制,包括事故报警、紧急疏散、伤员救治等。
2.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1 事故报警(1) 发现硫化氢中毒事故后,立即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紧急救援中心报警,并将事故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
(2) 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地点、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事故规模、事故后果等。
(3) 紧急救援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调派救援人员赶赴现场。
2.2 危险区域的紧急疏散(1) 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启动紧急疏散措施,确保人员尽快远离危险区域。
(2) 疏散人员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有序离开事故现场。
(3) 疏散时应注意避免踩踏、冲撞、拥挤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4) 疏散队伍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在安全地点集结,进行人员清点,确保所有人员安全。
2.3 伤员救治(1) 确认伤员后,应立即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翻身、呼吸道通畅等。
(2) 对严重伤员应尽快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3) 在救援过程中,应将伤员的基本信息、伤情等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疗救援人员。
2.4 控制事故扩大和后续处理(1)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扩大,如切断供应源、封闭密闭容器等。
(2)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清理、修复、修复和恢复措施。
(3) 事故发生后,应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硫化氢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由于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及时的救治和有效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救治和预防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硫化氢中毒的救治1.1 快速转移受害者到通风良好的地方硫化氢中毒的受害者应立即被带到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继续暴露在有毒气体中。
1.2 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如果受害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及时维持生命体征。
1.3 寻求医疗帮助受害者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硫化氢中毒的预防2.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在从事与硫化氢相关的工作时,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气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2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硫化氢气体通常是由于工业生产或化学反应释放而出现,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是预防中毒的重要措施。
2.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硫化氢气体的环境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护目镜等,有效减少接触危险气体的可能性。
三、硫化氢中毒后的康复3.1 心理疏导和支持受害者在经历硫化氢中毒后可能会产生心理创伤,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提供支持,帮助其尽快康复。
3.2 饮食调理和营养补充硫化氢中毒可能会影响受害者的消化系统和营养吸收,因此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饮食调理和补充营养。
3.3 康复训练和体育锻炼适当的康复训练和体育锻炼有助于受害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增强,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四、硫化氢中毒的长期影响4.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暴露于硫化氢气体中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需定期体检和治疗。
4.2 神经系统损伤硫化氢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硫化氢中毒的主要表现之一,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影响身体的协调和运动功能。
4.3 其他健康问题硫化氢中毒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皮肤病变、消化系统问题等,需及时进行治疗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基本知识第一节硫化氢及其中毒救治的基本知识一、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CAS:7783-06-41、硫化氢的理化性质硫化氢为无色气体,具强烈的臭蛋气味。
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相对密度1.19,熔点-82.9℃,沸点-61.8℃。
易溶于水(2.9L/L),水中生成氢硫酸,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硫化氢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
燃点292℃。
在空气中爆炸上限为(%by volume):44.0%,爆炸下限为(%by volume):4.0%2、硫化氢毒理学简介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
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
硫化氢在体内大部分经氧化代谢形成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而解毒,在代谢过程中谷胱甘肽可能起激发作用;少部分可经甲基化代谢而形成毒性较低的甲硫醇和甲硫醚,但高浓度甲硫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体内代谢产物可在24小时内随尿排出,部分随粪排出,少部分以原形经肺呼出。
在体内无蓄积。
硫化氢的急性毒作用靶器官和中毒机制可因其不同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而异。
浓度越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
人吸入70~150mg/m3/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
吸入300mg/m3/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吸入760mg/m3/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
吸入1000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允许暴露限制(PELs):Ceiling(C)20ppm50ppm[10分钟]立即致人健康危害浓度IDLH:100ppm立即致死浓度:1000mg/m3嗅阈:0.012~0.03mg/m3;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10mg/m33、硫化氢的来源石油中的硫主要以有机硫化物的形式存在,部分高含硫原油还以元素硫形式出现。
当炼制含硫原料油时,特别是在高温,催化剂伴随下,高分子有机硫化物即分解为硫化氢和其它低分子硫化物,并主要集中在石油气和汽油馏份内。
在石油炼制等领域中,许多作业和加工过程都伴随有硫化氢产生。
二、硫化氢中毒表现早期征象接触后出现眼刺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咽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可消失。
中毒表现1、轻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b)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2、中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b)急性支气管肺炎。
3、重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b)肺水肿;c)猝死;d)多脏器衰竭。
三、救援、急救处理1、救援防护救援要严格按防护要求进行,现场抢救人员应有自救互救知识,以防抢救者进入现场后自身中毒。
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防护器,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逃生可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配相应的滤罐。
2、现场人员安全疏散现场人员疏散,要朝上风向或侧上风向疏散,不要安置在低洼处。
疏散范围和距离依据有害气体测定结果,并考虑气体扩散趋势确定。
不能高于暴露限值,并留出足够的安全空间。
3、急救、治疗处理1、空气中含极高硫化氢浓度时,常在现场引起多人电击样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可降低死亡率,减少转院人数减轻病情。
出现人员中毒,应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至上风向空气新鲜处。
有条件时立即给予吸氧。
2、维持生命体征。
对呼吸或心脏聚停者应立即施行心肺脑复苏术。
对在事故现场发生呼吸骤停者如能及时施行人工呼吸,(禁止用口对口法进行人工呼吸)则可避免随之而发生心脏骤停。
施行者应防止吸入患者的呼出气或衣服内逸出的硫化氢,以免发生二次中毒。
3、迅速通知气防站和医院,以防中毒人员因中毒时间过长而死亡。
第二节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基本知识一、防硫化氢中毒基础工作1、生产过程中涉及高含硫的单位,应掌握硫化氢在生产区的分布情况,绘制硫化氢原则流程图和平面分布图。
2、制定有关硫化氢作业管理规定和硫化氢泄漏的紧急处理预案,并组织演练。
3、根据硫含量变化情况,及时更新硫含量动态指示,并采取有效的生产、设备及人员防护措施,控制风险。
4、在作业人员暴露于空气中硫化氢浓度可能超过50(mg/m3)的每一个工作场所设置警示牌,明确作业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5、在生产装置和罐区内,对含硫化氢浓度较高介质的采样和脱水作业应为密闭方式,从本质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二、防硫化氢中毒基本要求1、凡与含硫化氢作业环境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接受防止硫化氢中毒知识教育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生产装置和油罐区内,凡有可能泄漏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应设置固定式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
3、进入可能泄漏硫化氢气体的场所,相关人员应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
4、从事下列作业时,应根据不同场所硫化氢含量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防护器材。
⑴、粗汽油罐、轻重污油罐的检尺及脱水作业;酸性气、瓦斯、液态烃等有毒介质的系统管线、容器等设备的脱水排凝作业;⑵、对含有酸性气、瓦斯、液态烃的系统管线、容器、机泵等的堵漏、检修作业;⑶、粗汽油罐、轻重污油罐等油罐拆检、更换安全附件等作业;⑷、进入含有硫化氢介质的设备、容器及含油、含酸、含碱污水井等作业。
(5)、含有硫化氢介质的采样作业,按公司《分析取样规定(暂行)》有关规定执行。
5、作业时应有两人同时到现场,并站在上风向,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6、禁止任何人员在未配戴合适的防硫化氢防护器材的情况下进入空气中硫化氢含量已知或被怀疑高于10mg/m3的任何区域,并禁止在有毒区域内脱掉防护器材。
7、在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超过10mg/m3的区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作业人员在没有佩戴防护器材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8、对作业场所发现空气中硫化氢含量不明,或防硫化氢中毒的安全措施不落实等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并可直接向安全主管部门汇报。
9、有硫化氢危害的单位要为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配备空气呼吸器和防硫化氢的过滤式防毒器材,以及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
10、防护器材的选用按公司《气体防护器材管理规定》执行。
硫化氢急性中毒预防措施预防硫化氢危害的措施需注意多方面环节,包括: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安全生产。
城市的污水井、阴沟、沉积池、垃圾集装箱和乡村的沼气池的密封措施需达标。
家庭厨房、卫生间的下水道口采用密闭水封材料,严防返异味。
遇到硫化氢中毒事件发生,切不可盲目救助,立即拨打119、110、120等急救电话,联系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救治,避免更大的伤亡。
夏季硫化氢中毒高发。
硫化氢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广泛存在:1.在通风不良的矿井、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生产、酿造发酵、化工合成、皮革加工、造纸工业等环境中,均有可能存在一定浓度的硫化氢。
2.在有机物发生腐败的场所,如沼泽地、污水井、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有可能存在高浓度的硫化氢。
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上述这些场所更容易产生和蓄积硫化氢气体。
所以,夏季是硫化氢中毒的高发季节。
硫化氢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后,可迅速与人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断细胞氧化过程,造成全身性组织缺氧。
吸入极高浓度时,中毒者可在瞬间丧失意识,反射性地发生呼吸停止,由此而发生猝死。
由于人的大脑对于缺氧最为敏感,因此,许多硫化氢中毒者以昏迷为主要表现。
如果大脑受损严重,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成为植物人。
如何正确采取防范措施:硫化氢急性中毒事件由来已久,且屡屡发生,而且没有特效解毒剂,因此最好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1、加强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经常测定现场硫化氢浓度。
2、在需要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现场时,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在没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不准许进入。
必须先对现场的环境空气进行检测,并采取通风、佩戴防毒面具等措施。
在进入井、坑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佩戴氧气呼吸器面具,使用信号联系,并有专人监护。
3、在可能含有硫化氢区域工作的有关人员应每年接受一次硫化氢安全知识培训,使化们对硫化氢的危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通过培训,还要使职工掌握事故现场急救要点,并进行演练,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事故的能力。
4、抢救硫化氢急性中毒者需注意:①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行事,救援者进入中毒环境前须佩戴个人防护器具。
②尽快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氧。
③立即对呼吸、心脏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并迅速送往医院。
④在救援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由专业人员承担事故现场的处理工作。
要求:1、进入地下密闭空间作业应由各发电单位实施安全作业许可。
凡进入坑、池、罐、釜、沟以及井下、管道等存在硫化氢气体的场作作业的,各单位应制定作业方案、进入许可程序、作业规程和相应的安全措施,明确作业负责人、进入作业劳动者和外部监护者的职责,并实施安全作业许可。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作业负责人应确认作业者、监护者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及上岗条件,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和防范设施及用品符合进入要求;同时检查、验证应急救援服务、呼叫方法的效果;在作业完成后,要确认作业者及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已撤离。
作业者的职责。
作业者应接受本单位职业安全卫生培训;遵守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沟通。
监护者的职责。
监护者应接受本单位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在作业者作业期间保证在密闭空间外持续监护;适时与作业者进行必要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密闭空间外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监护者在履行监测和保护职责时,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对未经许可欲进入者予以警告并劝离。
允许进入的条件是指:对危险场所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对含有毒害气体的作业场所,通过采取强制通风、氮气吹扫、空气置换等措施,直至检测合格;保证整个许可期内始终处于安全卫生受控状态。
作业人员作业前,要戴好防毒面具,系好救护带,现场必须落实专人监护。
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批准作业。
2、建立健全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污水处理等可能产生硫化氢等毒害气体中毒的单位应建立健全硫化氢等毒害气体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作业要求,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人员、救援器材,落实各项安全设施、处置流程。
各单位应对制定的应急预案根据需要加以修缮并定期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