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无机物小结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无机化合物的知识总结

高考化学无机化合物的知识总结

高考化学无机化合物的知识总结在高考化学中,无机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板块。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对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接下来,咱们就来系统地梳理一下高考化学中无机化合物的相关内容。

一、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按照组成元素分类、按照化学键分类、按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分类等。

按照组成元素,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氧化物又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CuO)、氧化铁(Fe₂O₃)等,非金属氧化物像二氧化碳(CO₂)、二氧化硫(SO₂)等。

按照化学键的类型,无机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大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为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氢(HCl)。

按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无机化合物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例如硫酸(H₂SO₄)、氢氧化钠(NaOH)等;非电解质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像酒精(C₂H₅OH)、蔗糖(C₁₂H₂₂O₁₁)等。

二、常见的无机化合物1、氧化物(1)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₂)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Na₂CO₃)和水。

(2)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

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比如氧化铜(CuO)和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铜(CuCl₂)和水。

(3)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是氧化铝(Al₂O₃)。

2、酸酸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H⁺)和酸根离子。

按照酸分子中可电离的氢原子个数,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盐酸(HCl)是一元酸,硫酸(H₂SO₄)是二元酸。

常见的强酸有盐酸、硫酸、硝酸(HNO₃)等,弱酸有碳酸(H₂CO₃)、醋酸(CH₃COOH)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无机物硫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无机物硫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无机物硫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必然有它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它的逻辑性非常强。

既便是在高中它的知识体系也是较完整的。

化学核心知识必然派生的知识网络,平常若融会贯通,就构建了在考场上能想到的知识体系。

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总结一些高中化学知识点:无机物--硫及其化合物。

(一)高中化学无机物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性弱于卤素、氧和氮)1.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2.硫与氢气反应(可逆反应)3.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4.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5.硫与钠、铝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6.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7.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用NaOH溶液来洗)(二)高中化学无机物硫化氢的反应(不稳定性、强还原性、酸性)1.受热分解2.燃烧(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产物不同)3.与卤素单质如Br2反应,硫被置换4.与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醋酸铅(可用醋酸铅试纸或者硝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5.与硫酸铜或氯化铜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铜沉淀(但不能与亚铁盐溶液发生类似反应)6.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硫化氢可被氧化成单质硫7.被浓硫酸氧化(通常氧化成单质硫)8.被二氧化硫氧化9.氢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浑浊(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1.氧化硫化氢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

)3被卤素氧化SO2+Cl2+2H2O==H2SO4+2HCl4.被硝酸氧化5.与水反应6.与碱性氧化物反应7.与碱反应8.有漂白性(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

无机物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

无机物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

无机物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无机物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无机物是指不含碳-碳键的化合物,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分类。

学习无机物的知识点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但是由于无机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多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或易错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无机物易错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化合价和化合物命名1. 化合价: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是化学键的共用电子对应元素原子价态之和。

常见的容易混淆的例子是氧化钙(CaO)和一氧化钙(Ca2O),它们的化合价分别是+2和+4,容易混淆。

2. 化合物命名:无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根据元素的电离态、电子构型和氧化态来命名。

常见的易错示例包括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碳(CO),其中二氧化碳是由一份碳原子和两份氧原子组成,而一氧化碳是由一份碳原子和一份氧原子组成。

二、氧化物和酸及其命名1. 氧化物:氧化物是由氧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以“氧化”作为前缀来命名。

例如,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形成的化合物。

2. 酸: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通常以“酸”作为后缀来命名。

比如,硫酸是由硫和氧形成的酸性化合物。

三、阴离子的命名1. 阴离子:阴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离子,通常以“-ide”作为后缀来命名。

例如,氯离子为Cl-,氯化物即为氯离子的化合物。

2. 多价离子:某些元素可以形成多个离子态,通常以“-ate”或“-ite”作为后缀来命名。

例如,硫酸根离子为SO42-,而亚硫酸根离子为SO3 2-。

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1. 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其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能力。

一些常见的易错性质包括金属的活泼性和非金属的稳定性。

2. 应用:无机物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金属元素常用于制作汽车、建筑材料、电子设备等;而无机化合物如氨、硫酸等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等行业。

五、鉴别方法和实验操作1. 鉴别方法:无机物的鉴别方法主要包括物质的颜色、臭味、酸碱性、可溶性等特性,其中一些易错点包括类似颜色的金属离子的鉴别和酸碱性的判断。

高中化学无机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无机知识点总结

俗名:无机局部: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食盐:NaCl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与物〕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绿矾:FeSO4·7H2O明矾:KAl (SO4)2·12H2O 〔用作净水,〕皓矾:ZnSO4·7H2O胆矾矾CuSO4·5H2O干冰:CO2 泻盐:MgSO4·7H2O双氧水:H2O2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菱铁矿:FeCO3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杀菌剂〕:Ca (OH)2与CuSO4 石硫合剂:Ca (OH)2与S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与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与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局部: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高考化学无机有机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无机有机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无机有机部分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

以下是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部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1. 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包括周期表的构造,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的特点。

2. 化学键: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3. 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够书写和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各类反应的类型与特点。

4. 酸碱理论:熟悉酸碱的定义、性质和反应特点,包括强酸和强碱、中强酸和中强碱的常见实例。

5. 高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熟悉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名称、性质和用途,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6. 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掌握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的特点,能够预测是否会发生离子反应或沉淀反应。

7.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熟悉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8.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了解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理解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的表达式。

9. 电化学:了解电池原理、电解质溶液和电解池的组成及其应用。

有机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1. 有机化合物: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包括烷烃、卤代烃、醇、醛、酮等。

2. 功能团:熟悉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功能团,如羟基、酮基、醛基、酯基等。

3. 合成反应: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除反应等。

4. 碳链结构:了解碳链结构的表示方法和特点,包括直链、支链和环状结构。

5. 有机反应机理: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包括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和自由基反应等。

6. 聚合反应:了解聚合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包括加成聚合和缩聚聚合等。

7. 有机化学实验:了解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实验室设备,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以上是高考化学无机有机部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你备考有帮助!。

高中化学的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的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的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的无机化学则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无机化学的学习与理解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高中化学中的无机化学知识点,帮助你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分类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物质,而无机物质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两类。

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而共价化合物则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组成。

二、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元素可以根据其周期表位置进行分类,而化合物则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和化学键类型进行分类。

三、离子和离子键正离子带正电荷,负离子带负电荷。

离子键是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静电力吸引在一起,形成离子晶体。

离子键的特点是熔沸点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四、共价键和分子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对连接的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特点是熔沸点低,导电性较差。

当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时,形成的结构被称为分子。

五、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物质变化,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化学计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六、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电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得到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实现。

七、酸碱中和反应酸是指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发生在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水和盐。

八、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溶液的浓度指的是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的量。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溶解溶质的最大量。

九、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指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在标准状态下的电位差。

它可以用来评估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

十、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的是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配位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

高中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2.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电子- 原子序数、同位素- 电子排布规律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4.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还原-氧化反应5. 化学计量- 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二、元素与化合物1. 周期表- 周期与族的划分- 元素周期律2. 主族元素- 碱金属- 碱土金属- 硼族元素- 碳族元素- 氮族元素- 氧族元素- 卤素- 稀有气体3. 过渡金属- d区元素的特性- 金属的活性与金属活动性序列- 配合物4. 非金属元素- 氢、氧、氮的特性- 非金属的氧化物、酸、碱5.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硝酸盐 - 酸碱盐、基本盐、酸性盐- 矿物与矿石三、溶液与化学平衡1. 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质与溶剂-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2.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3. 酸碱平衡- 酸碱指示剂- pH值- 缓冲溶液4. 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Ksp)- 沉淀的形成与溶解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四、热化学与电化学1. 热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热与焓变2. 电化学基础-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电池- 伏打电堆与电化学系列3. 电化学平衡- 标准电极电势- Nernst方程五、无机化学实验1. 常见无机化学实验操作 - 溶液的配制- 酸碱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2. 安全与环保- 实验室安全规则- 化学废料的处理六、无机化学的应用1. 材料科学- 金属与合金- 陶瓷与玻璃2. 环境科学- 水处理- 空气污染控制3. 生物无机化学- 酶的金属辅因子- 微量元素与健康本总结涵盖了高中无机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无机化学课程学习总结熟悉无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本知识

无机化学课程学习总结熟悉无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本知识

无机化学课程学习总结熟悉无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本知识无机化学课程学习总结——熟悉无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本知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结构、性质以及无机反应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系统地学习了无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本知识,获得了对无机化学的初步了解。

本文将围绕无机物的结构、性质以及相关实例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

一、无机物的结构无机物的结构是无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机物的结构多样,可包括原子、离子、分子以及晶体等多个层次。

其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离子则由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组成,分子是由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的原子构成,晶体则是由一定规律的离子、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有序固体。

无机物的结构对其性质和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晶体的结构决定了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透射性、折光性等。

而分子的结构则直接与其化学性质相关,不同的分子结构可能导致不同的反应途径和性质表现。

二、无机物的性质无机物的性质是指其在物理和化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对于无机化学的学习,我们主要关注无机物的几个重要性质,包括物态、熔点和沸点、导电性以及溶解性等。

1. 物态:无机物的物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例如,金属氧化物通常为固体,无机酸和无机盐可为固体、液体或气体,无机气体则以气体形态存在。

2. 熔点和沸点:无机物的熔点和沸点是其物质状态转变的重要指标。

不同无机物的熔点和沸点差异较大,这是由于它们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力的差异所致。

3. 导电性:根据物质是否能导电,可以将无机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能在溶液中产生电解作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则无法导电。

4. 溶解性:无机物的溶解性可分为好溶、难溶和不溶等。

溶解性与离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即溶剂与溶质之间的吸引力和离子间的电荷配位等。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无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下面我们以几个常见的无机物为例进行分析:1.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有关水的反应小结一. 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l 水作氧化剂: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硅与强碱溶液反应l 水作还原剂:水与单质氟反应l 水电解l 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

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l 水合、水化: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

(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

(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氨碱法制纯碱等与上述CO2水合,NH3水合有关;浓硫酸吸水,用硝酸镁吸水浓缩稀硝酸等也与相关物质的水合有关;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乙炔水化制乙醛l 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名称中带“水”的物质(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 重水—D2O 超重水—T2O 双氧水—H2O2(二)水溶液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硬水—含有校多Ca2+,Mg2+的水软水—不含或只含少量Ca2+、Mg2+的水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水玻璃—Na2SiO3溶液(三)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铁水—一般指熔融的生铁,含Fe、C、Mn、Si、P等水煤气—CO 、H2的混合气生成氧气的反应小结(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2)高锰酸钾热分解*(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4)电解水(5)氧化汞热分解(6)浓硝酸分解(7)次氯酸分解(光)(8)氟与水置换反应(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11)光合作用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种方法。

工业用氧气主要来自分离液态空气。

生成氢气反应小结(1)锌、镁、铁等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钠、镁、铁等金属在一定的温度下与水反应(5)钠(钾、镁、铝)与醇类反应*(6)苯酚与钠反应(7)焦碳与水高温反应*(8)一氧化碳与水催化反应(9)碘化氢热分解(10)硫化氢热分解(11)电解水(12)甲烷高温分解其中(1)、(2)适用于实验室等少量氢气的制取;(7)、(8)、(12)可用于工业制氢;(11)可能是未来清洁能源的来源。

氯气的反应小结(1)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

(与铁、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2)氯气与磷反应3Cl2+2P==2PCl3 PCl3+Cl2==PCl5 (白色烟雾;哪种生成物制敌百虫?) (3)氯气与氢气反应(纯净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混合气爆炸;卤素的活泼程度比较)(4)氯气与水反应(跟其它卤素比较:氟的特殊性;溴,碘与水反应的程度)(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余氯气)(6)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漂白粉)(7)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8)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卤素相互置换的规律如何?氟置换其它卤素有何特殊?)(9)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条件?)(10)氯气与乙烯的反应(反应类别?)(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11)氯气与苯的取代反应(条件?)(12)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13)*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现象?)(14)*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溶液酸性变化?漂白作用的变化?)(15)氯气的检验方法---淀粉碘化钾试纸(单质碘的检验方法如何?)氯化氢、盐酸、卤化物小结(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2)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用于实验室制氯化氢;温度的影响;溴化氢及碘化氢制取的不同点)(3)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4)盐酸与碱反应(5)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6)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7)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8)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9)稀盐酸与漂白粉反应(10)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11)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12)浓盐酸与乙醇取代反应(13)漂白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14)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15)HF对玻璃的特殊作用,如何保存氢氟酸?(16)溴化银的感光性(17)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18)氟化钠在农业上有何用途?氯水性质的多重性1.氯水的多重性质(1)Cl2的强氧化性(2)次氯酸的强氧化性(3)次氯酸的不稳定性(4)盐酸的酸性,次氯酸的酸性2.氯水反应时反应物的处理。

(1)作氧化剂时,如果Cl2能发生反应则主要是Cl2反应,氯气不能发生的反应则认为是次氯酸的作用。

(A)氯水与碘化钾、溴化钠、硫化钠等溶液反应是Cl2反应(B)氯水与氯化亚铁反应是Cl2的反应(C)氯水与SO2溶液反应是Cl2的作用(D)氯水的漂白作用是次氯酸的作用。

(2)氯水中加AgNO3是盐酸的作用(即Cl-)的作用。

(3)氯水与强碱(足量)反应时,盐酸和次氯酸共同作用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硫及其化合物的反应(一)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性弱于卤素、氧和氮)1.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2.硫与氢气反应(可逆反应)3.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4.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5.硫与钠、铝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6.*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7.*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用NaOH溶液来洗)(二)硫化氢的反应(不稳定性、强还原性、酸性)1.受热分解2.燃烧(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产物不同)3.与卤素单质如Br2反应,硫被置换4.*与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醋酸铅(可用醋酸铅试纸或者硝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5.与硫酸铜或氯化铜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铜沉淀(但不能与亚铁盐溶液发生类似反应)6.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硫化氢可被氧化成单质硫7.被浓硫酸氧化(通常氧化成单质硫)8.被二氧化硫氧化9.氢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浑浊(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1.氧化硫化氢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

)3被卤素氧化SO2+Cl2+2H2O==H2SO4+2HCl4。

*被硝酸氧化5.与水反应6.与碱性氧化物反应7.与碱反应8.有漂白性(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太稳定,受热或时日一久便返色)硫酸性质用途小结1.强酸性(1)与碱反应(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除锈;制硫酸铜等盐)(3)与弱酸盐反应(制某些弱酸或酸式盐如制磷酸,制过磷酸钙)(4)与活泼金属反应(制氢气)2.浓硫酸的吸水性(作气体干燥剂、硝酸浓缩时的吸水剂;)3.浓硫酸的脱水性(使木条、硬纸板等炭化;乙醇脱水制乙烯)2楼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使铁、铝等金属纯化;(2)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加热)(3)与木炭反应(加热)(4)制乙烯时使反应混合液变黑(5)不适宜用于实验室制碘化氢或溴化氢,因其能氧化它们5.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A。

制氯化氢气体、氟化氢气体(HCl和HF都易溶,用浓硫酸)B。

制硝酸(HNO3易溶,用浓硫酸)C。

制硫化氢气体(H2S溶解度不大,且浓硫酸能氧化H2S,故应用稀硫酸)D。

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解度较大,用较浓的硫酸)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硫酸,因另一反应物通常用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溶解度小易裹在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6.有机反应中常用作催化剂(1)乙醇脱水制乙烯(或制乙醚)(作催化剂兼作脱水剂,用多量浓硫酸)(2)苯的硝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也起吸水作用,用浓硫酸)(3)酯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用浓硫酸)(4)酯水解(硫酸作催化剂,用稀硫酸)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物质原理生成物稳定性Cl2氯水(真正作用的都是次氯酸)漂白粉把色质氧化稳定O3Na2O2H2O2SO2 与色质化合不太稳定碳的还原性1.与氧气反应(燃烧)2.与石英砂高温反应(工业应用:制硅单质)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氧化铜、氧化铁(冶炼铁用焦炭,实际的还原剂主要是什么?)4.被热的浓硫酸氧化5.被热的浓硝酸氧化6.高温下被二氧化碳氧化。

*高温下被水氧化生成水煤气。

碳酸盐小结1.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

大理石、石灰石、白垩、方解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 (可用于食品发泡,治疗胃酸过多症)菱镁矿—MgCO3(制MgO);菱铁矿—FeCO3 ;碳铵—NH4HCO3;(氮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钾肥)暂时硬水的成分—Ca(HCO3)2和Mg(HCO3)2 ;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炼铁的“熔剂”—CaCO3 (炼钢的造渣剂是生石灰)制普通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1)相互转化: 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实验现象; 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烈; 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 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2)共同性质: 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盐的检验)(3)稳定性比较: 正盐比酸式盐稳定[稳定性: 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如HClO<Ca(ClO)2; H2SO3<Na2SO3等](碳酸氢钠受热的实验现象; 碳酸氢钙溶液受热的实验现象)(4)溶解性比较碱金属碳酸盐: 酸式盐的溶解性弱于正盐. 如NaHCO3<Na2CO3碱土金属碳酸盐: 酸式盐的溶解性强于正盐如Ca(HCO3)2>CaCO3(5)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某些反应的异同l 都有碳酸盐的通性—-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注意熟悉反应时耗酸量及生成气体量的各种情况下的比较.)l 跟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l 碳酸氢钠能跟氢氧化钠等碱反应而碳酸钠不反应;l 碳酸钠跟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易生成碳酸盐沉淀,而碳酸氢钠跟盐类稀溶液不易生成沉淀.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一)钠的反应1. 钠跟氧气常温下一般认为生成氧化钠,加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钠的保存)2. 钠跟硫能剧烈反应,甚至爆炸3. 钠跟水反应(现象?)4.*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5. 钠跟乙醇反应(与跟水的反应比较;)(有机物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跟钠反应生成氢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