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翩跹(piān xiān)踌躇(chóu chú)峥嵘(zhēngróng)B. 徜徉(cháng yáng)蹉跎(cuō tuó)缱绻(qiǎnquǎn)C. 倜傥(tì tǎng)踯躅(zhí zhú)缱绻(qiǎn juǎn)D. 峥嵘(zhēng róng)徜徉(cháng yáng)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很高尚。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不得不取消。
C. 这种新药的疗效,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是显著的。
D. 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他终于完成了任务。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是:A. 难道你不知道吗?B. 你不知道吗?C. 你应该知道。
D. 你不知道?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谦虚又好学。
D. 他的成绩很好,他的品德也很高尚。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学习?为了更好的未来。
B. 我们为什么学习?C. 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学习。
D. 学习为了什么?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学问博大精深。
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他的学问深不可测。
D. 他的成绩好到令人难以置信。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勤奋生活。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是( )(分数:1.50)A.《论语》B.《诗经》√C.《乐府诗集》D.《离骚》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各个方面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谏逐客书》选自( )(分数:1.50)A.《孟子》B.《论语》C.《左传》D.《史记》√解析:《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始皇赢政的一篇奏章。
3.苏轼在( )中表现了和友人的真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
(分数:1.50)A.《祭十二郎文》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C.《陈情表》D.《前赤壁赋》解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以画竹为线索,展现了作者苏轼和文与可的真挚友谊及其睹物思人的悲痛。
4.下列选项中不是《郑波克段于鄢》的主要写作特点的是( )(分数:1.50)A.人物性格鲜明B.剪裁详略得当C.矛盾冲突尖锐D.心理刻画细腻√解析:《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刻画了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时使用衬托手法,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生动。
文章叙事线索清晰,文字简洁。
写法详得当,写战争的具体经过,详写战争的起因及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从而突出主题。
5.下列作品属于蒲松龄的是( )(分数:1.50)A.《石崇与王恺争豪》B.《宝玉挨打》C.《婴宁》√D.《长亭送别》解析:《婴宁》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宝玉挨打》选自《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作者是王实甫。
6.下列作者有“文章巨公”之称的是( )(分数:1.50)A.杜甫B.柳永C.白居易D.韩愈√解析: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他推崇儒学,提倡散体,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专升本语文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语文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墨守成规C. 礼上往来D. 一愁莫展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月亮高高挂在天空。
C. 风吹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
D. 河水潺潺,流向远方。
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A. 春日花开B. 夏日炎炎C. 秋日黄昏D. 冬日雪景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怀。
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__。
8.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等多篇小说,其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_________。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_________。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__的渴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12.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梁山好汉中的地位。
14. 分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五、作文题(30分)15.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李将军列传》选自( )(分数:1.50)A.《史记》√B.《汉书》C.《左传》D.《战国策》解析:《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记叙了西汉名将李广的战斗生涯,赞扬了他抗击匈奴的卓越功绩。
2.《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 )(分数:1.50)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D.隐含于叙事中解析:《谏逐客书》一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3.《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指斥的是( )(分数:1.50)A.武姜B.郑庄公C.共叔段√D.公子吕解析:《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郑庄公斥责共叔段的话。
4.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分数:1.50)A.《短歌行》(其一)B.《燕歌行》C.《氓》√D.《长恨歌》解析:《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沉痛地诉说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抒发了胸中郁积的怨愤。
5.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分数:1.50)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解析: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著名史论文,论述了国家的兴盛和衰亡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的道理。
6.中国诗歌史上,被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 )(分数:1.50)A.《春江花月夜》√B.《出塞》C.《离骚》D.《孔雀东南飞》解析:《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该诗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赞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7.《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人是( )(分数:1.50)A.朱眦B.白孝德C.焦令谌D.郭晞√解析: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是郭子仪的三儿子郭晞。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六篇】

【导语】⼈⽣终有许多选择。
每⼀步都要慎重。
但是⼀次选择不能决定⼀切。
不要犹豫,作出选择就不要后悔。
只要我们能不屈不挠地奋⽃,胜利就在前⽅。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专升本考试《⼤学语⽂》模拟练习题》希望对⼤家考试有帮助。
⼀、选择题(本⼤题共15个⼩题,每⼩题1分,共15分。
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提出"惟陈⾔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梁启超2.下列词⼈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A.李清照B.欧阳修C.柳永D.苏轼3.由⼀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法是( )A.类⽐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法4."多⾏不义必⾃毙"⼀语出⾃(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韩⾮⼦》5.《灯下漫笔》⼀⽂的作者是( )A.茅盾B.冰⼼C.鲁迅D.钱钟书6.《沙滩上的脚迹》选⾃( )A.《闲书》B.《茅盾全集》C.《朝花⼣拾》D.《往事》7.1951年荣获"⼈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巴⾦B.茅盾C.⽼舍D.赵树理8.散⽂诗《门槛》全⽂采⽤的是( )A.象征B.对⽐C.⽐喻D.类⽐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这⼀句诗出⾃( )A.《归⽥园居》B.《饮酒》C.《种⾖南⼭下》D.《⼭居秋瞑》10.王昌龄的《从军⾏》是⼀⾸( )A.五⾔律诗B.五⾔绝句C.七⾔律诗D.七⾔绝句11."⽓,⽔也;⾔,浮物也"⼀句所⽤的修辞格是( )A.层递B.⽐拟C.⽐喻D.对偶12.我国第⼀部纪传体通史是( )A.《左传》B.《汉书》C.《史记》D.《后汉书》13."易安居上"是指( )A.⾟弃疾B.李清照C.王安⽯D.苏东坡14.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法上看,《炉中煤》是⼀⾸( )A.颂歌B.战歌C.牧歌D.恋歌15.下列各句中,"则"表⽰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 )A.既来之,则安之B.苟有能反是者,则⼜爱之太殷C.到则披草⽽垒,倾壶⽽醉D.兵强则⼠勇⼆、填空题(本⼤题共10个⼩题,每⼩题1分,共10分。
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翩跹(xiān)窈窕(tiǎo)逶迤(yǐ)B. 蹉跎(cuō)徜徉(cháng)缱绻(quǎn)C. 峥嵘(zhēng)踌躇(chóu)踯躅(zhú)D. 旖旎(nǐ)饕餮(tāo)蹉跎(cuō)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由于他勤奋好学,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学校决定举办一次诗歌朗诵比赛。
答案:1. B2. A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下一句:-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
- 举头望明月,_________。
2. 请写出《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论述:-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处处闻啼鸟;低头思故乡。
2.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洗,荷塘边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随风轻轻摆动。
荷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雅。
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仿佛是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
一阵微风吹过,荷塘泛起了层层涟漪,荷花随风摇曳,宛如一群穿着绿裙的少女,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问题:1. 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描写,表现了荷塘的宁静与美丽?2. 请分析文中“荷叶上的露珠”这一描写的修辞手法。
答案:1. 作者通过月光、柳树、荷花、荷叶上的露珠等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荷塘的宁静与美丽。
2. 文中的“荷叶上的露珠”这一描写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珠比作夜空中的星星,赋予了露珠以生命和动态美。
四、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略)结束语:本次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到此结束,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专升本模拟试卷真题语文

专升本模拟试卷真题语文# 专升本模拟试卷真题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一诺千金不落巢臼B. 风声鹤唳一愁莫展C. 满腹经纶声名狼籍D. 心旷神怡一视同仁2.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他勤奋学习,因此成绩优秀。
C. 他之所以成绩优秀,是因为勤奋学习的结果。
D. 他之所以成绩优秀,是因为他勤奋学习。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玻璃。
B. 春天的花儿竞相开放。
C. 阳光洒在了大地上。
D.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梢。
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不减当年。
C. 这次考试,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
D.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却老成持重。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D. 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二、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6. 作者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什么?7. 文中“浩浩汤汤”形容的是什么景象?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9.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观?10.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岳阳楼的感受是什么?三、文言文翻译(共20分)将以下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4年四川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年四川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的是______。
A.王勃B.李贺C.岑参D.李白2、在《前赤壁赋》中,作者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景物是______。
A.江水、枫叶、白鹭B.清风、明月、江水C.夕阳、清风、琵琶D.明月、菊花、扁舟3、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是______ A.徐渭B.李贽C.李梦阳D.袁宏道4、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______是他的作品。
A.《罪与罚》B.《红与黑》C.《傲慢与偏见》D.《战争与和平》5、“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运用了______的典故。
A.苏小小B.西施C.南子D.关盼盼6、《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的创作风格是______A.严厉的谴责B.辛辣的讽刺C.热情的赞扬D.含泪的微笑7、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______泪,恨别鸟惊心。
”A.流B.洒C.溅D.掉8、《诗经》句式灵活,变化多样,二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兼有,在这些句式中,最主要的句式是以______为主。
A.杂言B.四言C.五言D.七言9、《纪念傅雷》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散文,文章选取作者与傅雷27年交往中的生活片段,按时间顺序进行叙写。
作者以冷静客观的笔墨,深情讲述了作者与傅雷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文中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______的品格。
A.公而忘私B.坚持真理C.舍生取义D.孤高自傲10、下列体裁和作品对应错误的是______A.小说集——《呐喊》B.散文诗集——《野草》C.散文集——《彷徨》D.杂文集——《坟》11、《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描写了杜丽娘和______的爱情波折。
A.柳梦梅B.柳湘莲C.柳毅D.柳树梢12、下列属于小说《断魂枪》中的人物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B )A 《庄子》B 《论语》C 《孟子》 D《韩非子》2.《季氏将伐颛臾》中“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 C )A 历史事实B 现实事例C 名人名言D 比喻3.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C )A《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D 《战国策》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下列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B )A 且在邦域之中矣B 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 虎兕出于柙5.《郑伯克段于鄢》选自( D )A《国语》 B 《史记》 C 《战国策》 D 《左传》6. 《郑伯克段于鄢》的主要人物是( A )A郑庄公 B 郑武公 C姜氏 D 共叔段7.《郑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的意思是( C )A 迅速B 急忙C 屡次 D竭力8. 孟子和孔子同属( A )A 儒家学派B 道家学派C 法家学派D 名家学派9.“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B )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 C《大同》 D《秋水》10.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B )A五十步笑百步 B 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C 如何养生丧死无憾D 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1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B )A 孔子和孟子B 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12. 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B )A无限的B有限的 C巨大的 D 重要的13.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A 庄子 B河伯C北海若 D河伯与北海若1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B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15.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C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1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 )A 刘向B 左丘明C 司马迁 D战国史官17. 《大同》选自( C )A《论语》 B《孟子》 C 《礼记》 D《左传》18.《大同》一文中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C )A 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 D 精神文明建设19.《史记》是一部( B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 国别体断代史20. 《李将军列传》选自( C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21.我国古代首先指出“仁者爱人”的是:AA孔子 B孟子 C墨子D荀子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BA孔子B孟子 C庄子 D老子23.李斯《谏逐客书》:“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句中“可宝者多”的意思是:DA认为是珍宝的多B宝贵的多 C珍宝的多 D宝贵之物很多24.《论语·季氏将代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句中“何以伐为”意思是:BA如何讨伐他们B为什么要打(他们)呢?C怎样讨伐呢? D怎么攻打呢?25.《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句中“书未发”意思是:DA书本未发出B信未发出 C信未到D信未启封26.《旧中国策·赵威后问齐使》:“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句中“不业”意思是:DA不做事B没完成C 不正经地干活D不使他出仕以成就功业。
27.《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句中“兵也”意思是:CA是兵士B是武力 C是兵器 D 是武士28.《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句中“莫己若者”意思是:DA没有自己的事 B没有象自己的C跟自己无关D没有人比得上自己29.韩愈《答李翊书》:“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
”句中“遗乎今”意思是:CA被现在的人忘记了B忘记现在的情况C赠送给现在的人D放弃现代的研究30.主张创新,强调“惟陈言之务去”的唐代作家是:CA白居易B柳宗元C韩愈 D 杜甫31.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是:CA鲁迅 B郭沫若 C 茅盾D闻一多32.宗臣在明代作家派别中属于:DA“台阁体”派 B“前七子” C唐宋派D“后七子”33.柳宗元《种树郭驼传》:“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而卒以祸。
”“烦其令”在这里的意义是:DA讨厌他的命令 B麻烦他的命令 C增多他的命令D使其命令繁多34.柳宗元《种树郭驼传》文:“虽曰忧这,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几句中“不我若”的意思是:CA不跟我一样B不像我C不如我 D 不跟我35.《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文:“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几句中“无生民心”的意思:C A不要发生在人民心里B没有引起人民多心C不要使人民产生二心 D 没有人民关心36.《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文:“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赞,请以遗之。
’”。
几句中“食舍肉”的意思是:DA吃家里的肉 B吃屋里的肉C食物里没有肉 D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37.《史记·李将军列传》文:“广从递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几句中“尝从行”的意思是:CA曾经跟着我B我曾经跟着他C曾经跟随皇帝出行D曾经跟随李广出行38.韩愈《张中丞传后序》文:“不追议此,而贵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肩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文中“设淫辞”的意思是:DA制造淫乱的谣言 B说些淫秽的话C污蔑人家淫亵D制造盛大失实的邪说二、填空题莲叶何田田1.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
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9.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0.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3.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4.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1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8.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词语解释题1.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答:错2. 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答:区分、区别3.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答:不只是4.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答:天数,此处指规律5. 百姓乐用..。
答:乐意为国效力6. 何其..衰也。
答:怎么、这么7. 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答:联盟8.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答:假使、假令9.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答:不能10.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答:由于11. 谨.庠序之教答:办好12. 望洋..向若而叹曰答:仰视的样子13.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答:稀少14.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答:显著15.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答:连,包括。
16. 不义不暱.,厚将崩。
答:不要和他亲热、亲昵17. 弃城而逆.遁。
答:退走18.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答:勉励19.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答:请20.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答:奏瑟2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答:按2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庄子·秋水》)答:这里是用着语气助词23.志乎古,必遗.乎今,整形诚乐而悲之。
(韩愈《答李翊书》)答:弃2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答:普天2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答:因而26.恺以(珊瑚树)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刘义庆《石崇与王恺争豪》)答:以后27.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自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刘义庆《石崇与王恺争豪》)答:不值得发怒28.袭人固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
答:放肆(曹雪芹《宝玉挨打》)29.“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
”(曹雪芹《宝玉挨打》)答:打扰30.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脱下,略动一动,宝玉便咬着呀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下来了。
(曹雪芹《宝玉挨打》)答:汉服的衬衣31.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答:长期停留3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李清照《声声慢》)答:怎么,怎样33.夜来幽梦..忽还乡。
(苏轼《江城子》)答:清冷的梦境34.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答:高楼上的栏杆3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全人家,古道亚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黄昏归巢的乌鸦36.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答:烤肉37.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陆游《关山月》)答:按节拍3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答:如此四、阅读理解(一)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请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答:现在广大无私的时代已经消失,天下的一切都变为私有。
2.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答: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二)阅读《前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一段: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请回答:1. 作者是谁?苏轼2.作者是从哪三个角度描写箫声的?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箫声的音调之哀怨悲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运用通感手法写出了箫声的余音绵长;“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箫声荡人心魄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