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合集下载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五、重心 任何物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画面的中心点往往就是视觉的重心点,但是画面的图象轮廓 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明暗的分布都可以对视觉重心产 生影响。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结语: 在平面设计中,合理运用这五个要素,或者说处理好这五方 面的关系,即为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希望初学者细心揣摩 体会。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指音乐中节拍的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 节奏的反复连续形成韵律。 节奏是富于理性的,而韵律则更富于感性。 韵律的构成形式为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旋转的韵律、等差 的韵律、等比的韵律和自由的韵律。 把原本属于听觉领域的概念名词引入到平面设计中,作为平面设 计中形式美的一种法则。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对美的要求也是相 通的。听觉领域的美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平面设计。如果处理、 运用得宜,则会使原来平面的要素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焕发出 夺人的光彩。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王秉科 摘编整理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自特点丰富多样,即为变化。在变化中有主 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即为统一。形体是千变万化的,大小、 高低、明暗、粗细、刚柔、曲直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要求有 统一,既有变化,又要统一,使矛盾转化,对立统一。 图形的构成,如果只有变化,没有统一,就会松散、软弱、混乱。 反之,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则出现呆板而无生气,使人感觉单调、 沉闷、贫乏、生硬。变化与统一在构成中,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生活中,人们普通应用“黄金比例”这一概念来指导设计。 巧妙、合理的处理各个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设计者考虑较 多的要素。 当然,比例也应该建立在准确之上,即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要 符合实际情况,也要符合科学要求。不合比例肯定不好看,失 去准确的比例同样也是错误的。例如在画人体的时候,四肢之 间的比例就相当重要。

平面作品形式美法则赏析

平面作品形式美法则赏析

平面作品形式美法则赏析
平面作品形式美法则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在平面作品中,以某一点或线为中心,两边的形态、色彩、大小等要素呈现出相对应的关系。

均衡则是指通过调整形态、色彩、大小等要素的位置和比例,使整个作品在视觉上达到平衡的状态。

对称与均衡能够给人以稳定、庄重、和谐的感觉。

2. 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在平面作品中,将不同的形态、色彩、大小等要素进行对比,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调和则是指通过将对比强烈的要素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其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对比与调和能够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3.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在平面作品中,通过重复、渐变等方式形成的有规律的变化。

韵律则是指在节奏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情感和动感元素,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节奏与韵律能够使作品产生动感和节奏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4. 统一与变化:统一是指在平面作品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

变化则是指在统一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些变化元素,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统一与变化能够使作品既整体协调,又
不失变化和活力。

5.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在平面作品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尺度则是指作品与实际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与尺度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视觉感受。

在平面作品设计中,灵活运用这些形式美法则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同时,这些法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新和突破,以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复构成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
、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

1、基本形重复构成、骨格重复构成、重复骨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
、群化构成
a、基本形重复构成:在构成设计中连续不断地使用同一基本形,这种构 成形式就是基本形重复构成。
(1)方向的变化:重复的基本形在一定方向上依次变换位置排列。 (2)位置的变化: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 (3)大小的重复:大小相同,形状、色彩、方向可以变化。 (4)形象的重复:基本形形状一样,可有色彩、方向的变化。
对称:1、轴对称 2、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 4、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和平衡
把对称比作天平,那么平衡可理解为一杆秤。 指一个版面上两块形的面积不等,但它们在量上却是近似或相等的
例:天平
一件好的构成作品,平衡关系是首先要求解决的因素之一; 不平衡状态是不安定的,在视觉上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和韵律
节奏: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 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 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富于变化的起伏的节奏.(如大自然起伏的山峦、奔腾的波 涛、悠扬的乐曲等等) 版面中图形、字组、线都能创造性地组合,从而产生节奏 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变化和统一
统一的原理: 1、接近原则: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来 观察,距离接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 2、连续原则:把各种不用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 直线、曲线或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能够得到统 一。 3、闭合原则: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相互向内 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个整体而பைடு நூலகம்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 的单一的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5
变化与统一是运动与静止、变化与有序的结合。形状有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等之分,结构有虚实、聚散、纵横等之分,颜色有明暗、冷暖、浓淡等之分。这些 对应的因素合理地统一在具体的画面中,便形成了和谐的美感。
6
第二节 对称与均衡
一、对称 二、均衡
7
一、对称
对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形在一定秩序下向中心点、轴线或轴面构成的一一 对应的现象。对称具有端庄祥和、严谨稳定的美感。对称可以分为轴对称、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16
在平面构成中,节奏与韵律往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节奏是简单的重复,它 是韵律的基础;韵律是对节奏的深化,是有变化的重复。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机 械美,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
17
Thank You!
L/O/G/O
•18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图形以对称轴为中心,形成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角度的等形对称称为轴对称;对 称图形的对称点在中心称为中心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角度旋转得到放射状的图形对 称称为旋转对称。
8
二、均衡
均衡是通过重新组织图形中的构成要素,使得力量相互保持平等均衡,从而达到 一种平衡的视觉美感和心理上的安定感。均衡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的发展,是由形 的对称转化为力的对称和协调,是一种重心的平衡。
13
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
一、节奏 二、韵律
14
一、节奏
节奏原指音乐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而在平面构成中则指同一要素重复时 所产生的运动感,是依靠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的单元形,在不断反复中表现 出的快慢、强弱等心理效应,表现为高低起伏而又统一有序的律动美和秩序美。
15
二、韵律
韵律原指音乐中和谐悦耳而有节奏的声音组合的规律。平面构成中的韵律是指某 一个基本形或复杂形连续交替、反复产生的美感形式。韵律也可以是整体的气势和 感觉,如山脉、溪水所具有的韵律,书法中的行笔、布局也讲究韵律。在构成和设 计中,形态框架和空间组织总体来看起伏变化的就是韵律。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和谐、对比和统一、对称、均衡、比例、视觉重心、节奏和韵律、联想和意境和谐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依据确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和谐的广义说明是:推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和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说明是统一和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

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

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猛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对比和统一对比又称比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显明猛烈的感受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显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调的饱和和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态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凹凸、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

它体现了哲学上冲突统一的世界观。

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好用效果。

对称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匀整、协调、整齐、高雅、庄重、完备的朴实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

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心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假如两部分的形态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称为点对称。

点对称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放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等等。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

五、比例与分割
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分割。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时 可见,如房屋的吊顶、地板都构成了分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割方 法: 1.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 会有良好的效果。 2.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 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 约束的感觉. 3.比例与数列: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 给人清新之感。分隔给予一定的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数列等。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 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 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 以达到调和的目的.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 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 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 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 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 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 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 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三、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 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 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 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 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是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这些法则主要包括秩序、匀称、明确、对比、反复、对称、平衡等。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的意义在于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的形式规律,从而更好地创造美的作品。

其中,秩序是指将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排列,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和空间感。

匀称是指物体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没有明显的比例失调感。

明确是指物体的形象清晰,易于识别,不会产生混淆和模糊感。

对比是指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如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对比。

反复是指物体的重复和延续,会形成一定的韵律感和空间感。

对称是指物体的整体和局部都具有对称结构,会产生平衡和稳定感。

平衡是指物体的整体和局部之间的重量和力量的平衡,会产生和谐、稳定的感觉。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在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美感的规律,设计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在环境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空间的节奏和韵律,创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在包装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美感的规律,设计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是平面设计和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创造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和谐、对比与统一、对称、均衡、比例、视觉重心、节奏与韵律、联想与意境
和谐
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

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

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强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对比与统一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彩的饱和与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高低、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

它体现了哲学上矛盾统一的世界观。

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

对称
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
惯。

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

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如果两部分的形状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称为点对称。

点对称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发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等等。

在平面构图中运用对称法则要避免由于过分的绝对对称而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有的时候,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一些不对称的因素,反而能增加构图版面的生动性和美感,避免了单调和呆板。

均衡
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

在平面构成设计上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力矩的均等关系,而是根据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

平面构图上通常以视觉中心(视觉冲击最强的地方的中点)为支点,各构成要素以此支点保持视觉意义上的力度平衡(如图。

在实际生活中,平衡是动态的特征,如人体运动、鸟的飞翔、野兽的奔驰、风吹草动、流水激浪等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的构成具有动态。

r
比例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一直运用着比例关系,并以人体自身的尺度为中心,根据自身活动的方便总结出各种尺度标准,体现于衣食住行的器用和工具的制造中。

比如早在古希腊就已被发现的至今为止全世界公认的黄金分割比1:1.618正是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

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谐调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

美的比例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视觉重心
重心在物理学上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对一般物体求重心的常用方法是:用线悬挂物体,平衡时,重心一定在悬挂线或悬挂线的延长线上;然后握悬挂线的另一点,平衡后,重心也必定在新悬挂线或新悬挂线的延长线上,前后两线的交点即物体的重心位置。

在平面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人的视觉安定与造形的形式美的关系比较复杂,人的视线接触画面,视线常常迅速由左上角到左下角,再通过中心部分至右上角经右下角,然后回到以画面最吸引视线的中心视圈停留下来,这个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

但画面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等都可对视觉重心产生影响。

因此,画面重心的处理是平面构图探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一幅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或重要的内容信息往往不应偏离视觉重心太远。

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

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原指音乐(诗歌)的声韵和节奏。

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就是韵律的运用。

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

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有加强魅力的能量。

联想与意境
平面构图的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达到某种意境。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另外一种事物上。

例如图形的色彩:红色使人感到温暖、热情、喜庆等;绿色则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生命、春天,从而使人产生平静感、生机感、春意等等。

各种视觉形象及其要素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意境,由此而产生的图形的象征意义作为一种视觉语义的表达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在平面设计构图中。

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对美的形式法则的认识将不断深化。

形式美法则不是僵死的教条,要灵活体会,灵活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