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八大法则
美学法则

设计美学
一、概述
设计美学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研
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掌握 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 高度统一。
d.国家地理 地球表面的纬度范围是0—90°,对其进行黄金分割,则34.38°—55.62°正是地球的黄 金地带。无论从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方面都是具备适于人 类生活的最佳地区。说来也巧,这一地区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
二、形式美法则
4、比例与尺度 黄金分割
摄影 九宫构图顾名思义,将画面平均分为九分,四个 交叉点测试黄金点,拍摄时,将主体物放在四个 交叉点的任何一个位置上,而不是放在画面的中 心。四个点中,一般认为右上方的的点是最理想 的位置。
b.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是凌晨2时气温最高是在14时,它们之间的黄金分割点为9.4 ,上午9,10时的气温是一天中最适宜的,这时人的头脑最清楚,办事效率最高
c.在人的生命程序DNA 分子中的每个双螺旋结构中都是由长 34个埃与宽21个埃之比 组成的,当然34和21是斐波那契系列中的数字,非常接近黄金分割的1.6180339。
可口可乐的经典造型,多年后一直有微调,但是 文字与曲线的黄金位置却未曾变化。
二、形式美法则
4、比例与尺度 黄金分割
百事可乐
百事的新Logo更简单、更有效、更具有空间 感。它看起来有趣而漂亮,红蓝之间的图形像 一个小笑脸。你知道Pepsi Logo最基本的框 架符合黄金分割率吗?它由几个交叉的圆组成 ,彼此之间遵循一定的比率,该比率是:黄金 分割率。
形式美八大法则范文

形式美八大法则范文形式美是指事物的外在形式和结构的美,是以审美的眼光对事物的整体外观进行评价和美化的一种观念。
在各个领域都存在形式美的规律,下面将介绍形式美的八大法则。
1.对称法则:对称是指事物各个部分在其中一中心点或轴线两侧相互呼应、平衡的关系。
对称法则要求事物的各个部分在形状、大小、位置上相对称衡,给人以安定、和谐的感觉。
2.剧烈对比法则:剧烈对比是指在形式美中使用截然不同的事物来制造对比效果,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剧烈对比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3.曲线法则:曲线是指在平面或空间中呈现弯曲形态的线条。
曲线能够给人一种柔和、流动的感觉,使事物显得更加动感和有生命力。
4.重复法则:重复是指在设计中多次使用相同的元素,或者是以相似的形式或图案来规律地排列。
重复能够给人一种有序、统一的感觉,增强事物的一致性和整体效果。
5.律动法则:律动是指事物形式中的有节奏、有韵律的变化。
律动能够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使事物显得生动有趣。
6.明暗法则:明暗对比是指在设计中使用明亮和暗淡的色调或明暗对比的元素。
明暗对比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加事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7.简约法则:简约是指在设计中去除冗余的元素,追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效果。
简约能够使事物显得干净利落、整洁大方,给人以舒适和清晰的感觉。
8.平衡法则:平衡是指事物在形态上的均衡和协调。
平衡法则要求事物的各个部分在形状、大小、构造上相对平衡,使整体显得稳定、和谐。
以上是形式美的八大法则,每个法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风格,灵活运用这些法则,以达到美化和提升事物形式的目的。
形式美不仅存在于艺术品和设计作品中,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建筑、服装、家居等。
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些形式美的法则,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的事物,提升生活的品质。
形式美的五个法则

形式美的五个法则形式美的五个法则:比例、平衡、节奏韵律、视错、强调。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变化统一。
1、比例比例的概念来自数学黄金分割比,在服装设计中往往指的是服装各部分的尺寸比、不同色彩的面积比或不同部件的体积比等,如服装的褶皱疏密的对比,厚重的外衣面料与薄如蝉沙的内衣面料的面积比。
服装设计的比例会随潮流的改变而变化,不一定绝对符合黄金分割比,但一定遵循美的原则。
2、平衡平衡是指物体或系统的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在不同的科学领域涵义也不同。
服装设计中的平衡更强调的是人们视觉和心理的感受,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形式。
对称是平衡最简单直接的一种形式,表现为对比的各方在面积、大小、质料等方面保持相等状态的平衡,传达一种严谨、端庄、安定的感受,但有时未免显得呆板无趣,常应用在军服、制服的设计中。
不对称平衡指对比的各方以不失重心为原则,在色彩、尺寸、款式等方面互相补充,保持整体的均衡统一。
相较前者,不对称平衡更活泼,多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
3、节奏、韵律节奏、韵律本是音乐的术语,指音乐中音的连续,音与音之间的高低以及间隔长短在连续奏鸣下反映出的感受。
在视觉艺术中点、线、面、体以一定的间隔、方向按规律排列,并由于连续反复之运动也就产生了韵律。
这种重复变化的形式有三种,有规律的重复、无规律的重复和等级性的重复。
这三种韵律的旋律和节奏不同,在视觉感受上也各有特点。
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服装风格,巧妙应用以取得独特的韵律美感。
4、视错由于光的折射及物体的反射关系或由于人的视角不同、距离方向不同以及人的视觉器官感受能力的差异等原因会造成视觉上的错误判断,这种现象称为视错。
5、强调服装须有强调才能生动而引人注目。
所谓强调因素是整体中最醒目的部分,它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有“特异”效能,具有吸引人视觉的强大优势,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形式美法则运用

形式美法则运用
形式美法则是指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可帮助设计师创造出具有视觉吸引力和平衡感的作品。
以下列举了几条常见的形式美法则,并给出了一些运用示例:
1. 对称性:将元素在平面上分为两部分,并使这两部分在形状、大小和位置上呈现出相似或镜像的关系。
例如,将文本或图像居中对齐。
2. 重复性:通过重复相似的元素或模式来创建视觉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感。
例如,在设计中使用相同的字体、颜色或形状。
3. 对比度:通过在设计中使用明暗、大小、颜色或纹理上的对比,以突出某些元素或创建视觉层次结构。
例如,使用深色背景和鲜明颜色的文本。
4. 三分法则:将设计元素分为三个部分,使它们在视觉上成为一个整体。
例如,将文本和图片按照比例分为三个区域。
5. 黄金分割:使用黄金比例来分配和排列设计元素,以创造出视觉上的和谐感。
例如,将画面分为黄金比例的部分或按照黄金比例调整元素的大小和位置。
6. 空白:合理利用空白区域,使设计看起来更加整洁和清晰。
例如,在文本和图片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布局更加舒适。
这些形式美法则是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可以根据需要
在设计中灵活应用。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法则,可以提升设计的美观程度、视觉吸引力和用户体验。
3.8.13.8版式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二、对比与调和 调和即和谐融洽,指适合、舒适、安定、统一,是近似性的强调, 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相互具有共性。 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的。在版面构成中,一般占版面率高的 宜调和;反之,版面率低的宜对比。
三、虚实与留白 在版面设计中,重要的版面元素表现为“实”,次要的版面 元素表现为“虚”;版面元素密集的部分表现为“实”,版 面元素疏松的部分表现为“虚”
版式设计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我们为了能表现平面中整体而完美、和谐而又 富于变化等形式美感而运用的设计创作法则。 形式美法则的8个方面入手进行详细讲解,分别是: “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虚实与留白”、 “节奏与韵律”、“比例与适度”、“秩序与变异”、 “色块与肌理”、“变化与统一”。
一、对称与均衡 对称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对称指以中轴线为依据形成 等形、等量两部分的对应关系,是等形等量的平衡。在版面 设计中,对称通过简单的视觉秩序和强烈的形式感统一版面 ,给人以庄重、统一的感觉,产生秩序、典雅的美。
五、比例与适度 适度一般具有适合、舒适、畅快、恰好的含义,它是指因时、 因事可变通的办法,也就是指人们从事某一活动为灵巧变通所 采取的权宜之计。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形成了各部分之间、 局部与整体之间及各方面比例的权衡、适宜关系。
六、秩序与变异 由于版式由文字、图形、线条等组成,因此要求版面具有清晰 明了的视觉秩序美。构成秩序美的原理有对称、均衡、比例 、韵律、多样统一等。
一、对称与均衡 均衡即衡量、比较或不对称。有比较的平衡是一种有变化的 均衡或称为协调的不对称。在版面中具体指的是文字和图形 的面积、色彩、重量等平衡稳定,即等量不等形。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做对照,强调差异性。 对比的最基本要素是主从关系达到统一变化的效果。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元素多方面的对立来体现: (1)色调的明暗、冷暖;色彩的饱和与不饱和。 (2)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 (3)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 (4)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 (5)位置的上下;左右、高低、远近。
形式美法则包括哪些内容

形式美法则包括哪些内容
1形式美
形式美,又称内外报因艺术,是一种把形式与内容结合的艺术设计。
它强调内在组成,包括节奏、简洁、明了、秩序、协调等特征。
形式美法则是指用特定的形式和空间去构建若干视觉元素,营造完整的视觉感受和美丽的视觉体验。
2象征性视觉元素
象征性视觉元素是形式美法则中使用最多的元素。
它可以使表现和表达更有意义,充分发掘设计方案的美感。
象征性元素捕捉到应用的内涵和特征,从而使图片和文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得到满意的视觉体验
3把握色彩的灵性
色彩的处理,是形式美法则中最重要且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
有意义地把握色彩,可以打造出精致美好的作品。
色彩配置合理,不仅能够唤起读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能为读者发出各种信息。
4线条的美感
形式美法则强调使用线条运用节奏,来营造形状和感觉。
线条是表现形式、构图层级和连结要素的重要表现形式。
有意义的线条美学,既能增强图片的空间感,也能营造出不同的表现美感。
5明了的构图
形式美法则一定程度上也强调让构图更加明了和严谨。
只有营造出良好的构图,才能使读者尽快理解方案并迅速感受到美感。
让线条和元素有机的穿插,建立真实精炼的构图,才能营造出清晰的形式和更加美丽的视觉效果。
形式美的法则让作品在节奏、色彩、线条以及构图上拥有独特的美感,在营造视觉表现上都有很多不可或缺的要素。
有意义的设计和把握住形式的精髓,把美的表达和实现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才能让作品完美得体,并获得读者最真实、有灵性、有未来感的空间体验。
形式美法则教学教案

欢迎共阅班次日期课题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于艺术创作非常重要的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并能合理地进行初步的运用,以适应不同设计的需求,为今后的造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讨论、归纳等程序,教给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讲练结合,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
教学难点:理解形式美法则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这些法则分析设计作品。
课型与课时:理论讲授课2课时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引导教学、分组讨论、课题训练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时间分配Ⅰ、复习提问:(5分钟)提问引导1.构成的概念?2.构成的分类?3.平面构成的概念?Ⅱ、导入课题:(5分钟)现代化的大厦,电视铁塔,工厂的烟囱,高高的白桦林,它的结构轮廓都地高耸的垂直线.而垂直线在艺术上给人带来的印象是向上,高大,威严等感受,当我们看到了草原,大海,地平线,又会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的等形式感,再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已正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安全,坚固的感受,而倒立的三角形就会有相反的感觉.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我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诸要素.Ⅲ、讲授新课:(65分钟)帆船的桅杆、电缆铁塔、工厂烟囱、高楼大厦……我们的视觉经验是什么感觉?其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艺术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大、严格等感受。
大海、田野、草原……我们的视觉经验又是什么感觉?平线、平原、大海等等的结构轮廓是水平线,使人联想到开阔、徐缓、平静等形式感。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的理论,例如毕达格拉斯派从数学的量度中发现的”黄金比率”被应用于一切艺术作品的领域,就是一个证明.因此形式美的诸要素在构成设计中则更加具有它重要的意义.下面择要阐述如下:一、重复与交错重复,指同一形态连续、有规律地出现,即不断使用形状、大小、方向或相似的基本形或线构成画面。
形式美法则教案

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得呆板、平淡、缺乏趣味的变化,故些我们在设计中往往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以求打破设计作品呆板、平淡的格局。(课本27页图2.5-2.6)
均衡是一种等量不等形的状态,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作用,使人在心里上感受到一种物理的和谐与稳定。例如通过高与矮,大与小,疏与密,深与浅,亮与暗的合理布局达到视觉的均衡。同时均衡是人的一种生理需求,人们观察一个物体时总会下意识的寻找潜在的稳定感。对称强调形式上的相等、想同,而均衡更侧重“稳”的视觉感受,相比之下均衡更具有变化性和灵活性,同样具有稳定性。
(2)中心对称是指把一个图形绕着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中心对称,这一点称为对称中心。例如很多常见的汉字是中心对称图形,如“田”、“日”、“曰”、“中”、“申”、“王”等。 生活中也有许多中心对称的例子,如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风轮,纽结,雪花。
应用对称法则要避免由于过分的绝对对称而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
形式美法则教案
班次
日期
课题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于艺术创作非常重要的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并能合理地进行初步的运用,以适应不同设计的需求,为今后的造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的理论,例如毕达格拉斯派从数学的量度中发现的”黄金比率”被应用于一切艺术作品的领域,就是一个证明.因此形式美的诸要素在构成设计中则更加具有它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想与意境
平面构图的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达到某种 意境。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另外一种 事物上。例如图形的色彩:红色使人感到温暖、热情、喜 庆等;绿色则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生命、春天,从而使人 产生平静感、生机感、春意等等。各种视觉形象及其要素 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意境,由此而产生的图形的象征意 义作为一种视觉语义的表达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在平面设计 构图中。 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对美的形式法则的认 识将不断深化。形式美法则不是僵死的教条,要灵活体会, 灵活运用。
对称
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 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 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 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如果两部分的形状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 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 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称为点对称。点对称 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发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 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 等等。在平面构图中运用对称法则要避免由于过分的绝对对称而产生 单调、呆板的感觉,有的时候,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一些不对称 的因素,反而能增加构图版面的生动性和美感,避免了单调和呆板。
比例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 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人们在长期的 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一直运用着比例关系,并 以人体自身的尺度为中心,根据自身活动的方便 总结出各种尺度标准,体现于衣食住行的器用和 工具的制造中。比如早在古希腊就已被发现的至 今为止全世界公认的黄金分割比1:1.618正是 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谐调 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美的比例 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 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对比与统一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 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 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 活跃。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 彩的饱和与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状的大小、粗细、长 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 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高 低、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 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它体现了哲学上矛盾 统一的世界观。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 很大的实用效果。
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 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 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 感。韵律原指音乐(诗歌)的声韵和节奏。诗歌 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 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 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 奏感,就是韵律的运用。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 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群 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 的旋律感,称为韵律。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 生气,有加强魅力的能量穿针引线。
衡器
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 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在 平面构成设计上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力矩的均 等关系,而是根据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 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平面 构图上通常以视觉中心(视觉冲击最强的地方的 中点)为支点,各构成要素以此支点保持视觉意 义上的力度平衡。在实际生活中,平衡是动态的 特征,如人体运动、鸟的飞翔、野兽的奔驰、风 吹草动、流水激浪等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 的构成具有动态。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 和谐 • 对比与统一 • 对称 • 衡器 • 比例 • 重心 • 节奏与韵律 • 联想与意境
和谐
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 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 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 身就是和谐的。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 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人们的感受和意 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 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单独的一种颜色、单 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 溶合性才称为和谐。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 的近似图形等。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 异性表现为强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 化。
重心
重心在物理学上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对一般物体求重心的常用方法是:用线悬挂物体,平衡时,重心一定 在悬挂线或悬挂线的延长线上;然后握悬挂线的另一点,平衡后,重 心也必定在新悬挂线或新悬挂线的延长线上,前后两线的交点即物体 的重心位置。在平面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 紧密的关系。人的视觉安定与造形的形式美的关系比较复杂,人的视 线接触画面,视线常常迅速由左上角到左下角,再通过中心部分至右 上角经右下角,然后回到以画面最吸引视线的中心视圈停留下来,这 个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但画面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 明暗的分布等都可对视觉重心产生影响。因此,画面重心的处理是平 面构图探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一幅广告所要表 达的主题或重要的内容信息往往不应偏离视觉重心太远。
形式美八大法则
探讨形式美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在日常生活中,美 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当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 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 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 同的审美观念。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 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这种 共识是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 的美的形式法则,称之为形式美法则。在人们的视觉经验中,高大的 杉树、耸立的高楼大厦、巍峨的山峦尖峰等,它们的结构轮廓都是高 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视觉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大、威严等感 受;而水平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平浪静的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徐 缓、平静等感受…… 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人们逐渐发现了形式 美的基本法则。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 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 基础知识。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线则使人联系到 地平线、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平浪静的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徐缓、 平静等感受…… 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人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 基本法则。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 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 知识。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