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合集下载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道出了“身教”的力量。

在对一个人的教育中,身教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言教心教的基础,又是言教、心教的体现。

首先,从我们的家庭教育来说。

如果我们承认父母乃子女一生中之第一任老师的话,那么,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便尤其重要。

决定人之一生的诸如价值取向、人格魅力、创造精神等等,无不在家庭教育中获取最基本的养分。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所学习的很多东西都是跟自己的父母学会的。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学习不够,就总是说得很多。

说了又发现孩子好像没有专心的按自己说得去做,于是很着急。

其实父母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只要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孩子是可以跟自己学会的:因为言传胜过身教。

在很多时候,大家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孩子在学校因为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老师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协助处理,打人的孩子的家长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劈头盖脸的给孩子一顿打一顿骂,然后再用相同的语言说到:“我在家里是怎么教你的,让你别和同学打架,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

而被打的孩子的家长呢,就会说:“你怎么那么笨了,别人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吗…”,在家长这样的教育之下,孩子该怎么做,怎么学。

我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家长身上都能看到一些孩子身上的毛病,那就只能说这些是孩子在家长身上学到的,一些坏毛病,可能家长都没意识到是从自己身上学的。

在我接触到的学生中,很爱打架的孩子的父母肯定有一个是脾气暴躁的,孩子在家里被家长以暴力征服,他在潜意识中就觉得,凡事都可以用暴力来解决。

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其次,我们说一下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我们当老师的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言传身教,即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家风家教 金句

家风家教 金句

家风家教:金句集锦
一、家庭教育
1. 教育子女须以德为本。

2.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身教重于言教。

3. 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

二、品德培养
1. 品德胜于知识,让良好的品德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2. 诚实守信,正直善良,是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基石。

3.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

三、学习态度
1. 学习是孩子的终身使命,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孩子对知识的热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3. 学习不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健康生活
1. 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运动和睡眠。

2.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敢面对。

3.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五、家族传统
1. 家族传统是家庭的宝贵财富,应代代相传。

2. 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让家族的荣誉得以延续。

3. 在传承中创新,让家族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焕发新的活力。

六、社会责任
1.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和回馈社会。

2. 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3.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七、家庭和谐
1. 家庭和谐是孩子成长的温馨港湾,家长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观看家庭教育大讲堂感想及感悟10篇

观看家庭教育大讲堂感想及感悟10篇

观看家庭教育大讲堂感想及感悟10篇观看家庭教育大讲堂感想及感悟精选篇1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

同时也肩负着教育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面谈谈有关家庭教育的几点体会:一、身教重于言教,优化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如果让孩子做到的,父母应该首先做到。

这样,做父母的才有资格,有权力去管教自己的孩子。

比如:父母平时就孝敬老人、勤俭节约、热爱学习等,那么孩子无疑就会把父母当成自己心中学习、模仿的样板。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与此同时,家庭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面。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幸福、和睦、美满的家庭。

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打骂,酗酒、玩麻将等,低估了对孩子的影响,时间久了,孩子也会不知不觉地染上不良习气,那时再改过来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因此,每一个家庭都应有孩子一方清净的学习天地。

二、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保持积极心态。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能取得优良成绩,只要孩子的成绩考得好,父母心里才踏实,才满足,才骄傲。

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如果孩子没有考好,家长就不问青红皂白,挖苦、打骂。

有的甚至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孩子心理压力很大,以致=至使孩子走向犯罪道路,给家庭、社会带来悲剧。

做父母的应该经常给孩子谈心,沟通思想,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成绩好了,教育孩子要更上一层楼,考得不好呢?应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奋起直追,要想使孩子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面对成绩不骄傲,面对困难有信心,永远微笑看世界。

三、培养孩子的自强自立能力,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未来生活的道路,孩子要自己走。

因此,家长要有目的地培养孩子自强自立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不要对孩子过分骄傲,要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例:自己的手帕、衣物要自己动手洗,学着做菜、做饭、料理家务、自己上学等。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 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做好铺垫。

以下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各位家长。

一、树立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天生善于模仿,他们对身边人的行为举止总能洞察得很准。

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时要做出榜样。

我们自己要先遵守规则、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影响到孩子。

例如,当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保持整洁的卧室时,我们自己也要保持自己的空间整洁,让孩子看到我们的示范和努力。

二、建立清晰明确的规则和规定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一套清晰、明确的规则和规定非常重要。

这些规定可以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作业时间、饮食习惯、睡眠时间等。

规则的制定应该遵循孩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合理而有针对性。

同时,要与孩子充分沟通,让他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在规定不合理的情况下给予他们倾听和解释的机会。

三、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帮助孩子培养自律和责任感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核心。

自律是孩子能够自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责任感则是对自己、他人和环境负责的态度。

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制定计划、制定目标,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适当的监督和评价,引导孩子逐渐培养自律和责任感。

四、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包括行为习惯,还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关注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鼓励孩子多参与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同时,也要和孩子一起享受家庭活动的乐趣,增强亲子关系。

五、教育要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注重差异。

不同孩子有不同的养成难度和方式,只有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案。

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时,家长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家校共育家长发言稿

家校共育家长发言稿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老师、家长们:你们好!很荣幸在这里发言, 我们的孩子来到七幼, 在学校和老师的呵护和教导中快乐成长, 我代表全体家长谢谢默默付出的各位老师。

一个优秀孩子的培养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在这里我想谈的是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只有我们每个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才能实现家校共育, 静待我们的孩子花开绽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

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如何做至关重要。

就如何培养孩子我的建议有以下几点:一、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树立自己的威信。

如果自己都不爱学习只顾吃喝玩乐, 一问三不知、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 那么就不会培养出好孩子。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 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 但不一定经常沟通。

我也曾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亲子教育, 下班后我拖着疲惫的身体, 饭都不想吃更别提与孩子互动贪心了, 渐渐地孩子开始沉迷于电视游戏。

沉迷于电视游戏只是表象, 真正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孩子无人陪伴和无处疏解的心理上的孤独无助。

于是, 我决定抽出更多时间来投入与孩子的互动中, 同他一起安装乐高玩具, 陪他完成作业后做一份手工作品, 带他去公园里散步......只要你肯花时间去陪伴他并与他交流, 你会发现他最爱的一定不是看电视游戏。

你的孩子可以成为远比你想象中的更聪明, 更懂事的孩子。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 不求高档, 但求氛围。

我要求王铭睿每次学习都要端端正正坐在自己的书桌上。

同时, 家里每个人也会避免不必要的大声闲谈。

有时他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有时在他寻求帮助时我也会循循善诱引导其完成。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 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

但是父母的信任是孩子信心成长的肥沃土壤。

有了家长的信任和亲密交流相信自己的孩子永远不会太差。

四、多赞美、少批评就像和成人交流那样, 恰到好处的赞美能帮助父母同孩子有效沟通。

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赣州市第三中学赖丽丽我国古代教育理论著作《颜氏家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严之推在这里表现出了他对家庭环境熏陶的重视。

父母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然而,这一良好的教育传统未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如今,出于时代变化或者个人原因,许多父母只注重家庭教育中的“言教”,忽视了“身教”。

“重言教,轻身教”将使父母的家庭教育大打折扣。

孩子在婴儿、儿童、少年直到青年时期,接触最多的便是父母,孩子模仿、学习的主要对象是父母。

父母如果只从语言上教育孩子,而不从自身行动来引导孩子,最后,孩子学到的只是父母行动表现出来的特征,而不是他们期望的优秀品质。

例如,孩子的手机使用问题,很多父母都很苦恼,用了很多对策,也都收效甚微。

父母希望孩子能放学回来就做作业或者阅读课外书籍,可是偏偏很多孩子放学回家都是最先拿起手机。

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只从孩子这一方面来解决。

殊不知,这个现象与家长自身有关。

很多父母一下班就在家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刷抖音小视频逛淘宝玩游戏斗地主等。

父母这样的行为,孩子都看在眼里,也最容易模仿。

初二某班张同学,迷恋手机游戏,因为手机问题多次与父母产生冲突,甚至离家出走。

班主任与张同学的父母沟通之后得知,张同学的父母在家时也常玩手机,并没有引导孩子理解迷恋手机游戏的弊害,并且也缺乏自身榜样的引领。

这就造成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缺乏说服力与权威。

孩子不信服父母,父母的家庭教育就难有成效。

同样的,家庭教育中容易遇到的孩子作业拖沓不按时完成,不爱阅读,说话不懂尊重他人等问题,父母应该从这些琐碎的具体的事情中提炼出关键词,例如自制力,执行力,尊重等。

父母从这些关键词反观自己是否做到了。

父母如果从这几个方面逐渐改善,成为孩子的榜样,那么在这些问题的教育上,更能得到孩子的信服。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传,这是一句老话,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强调的是“言传”,即口头上的教导,而忽略了“身教”,即自己的行为和榜样的重要性。

事实上,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更能够影响人。

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中,身教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本文,我们将深入浅出的分析身教的重要性,以帮助更多的人意识到身教的力量。

身教比言传更具有说服力。

作为人类社会中最早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中的身教作用就尤为明显。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通过观察家长的行为来学习自己的行为方式。

如果家长说一套做一套,那么孩子自然也无法建立起对家长言传的信任。

而如果家长能够用自己的行为来展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接受这种方式,并且在未来的生活中也会主动去模仿。

身教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人,这一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作为学生们的引导者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如果老师富有责任感,有激情,有耐心和智慧,并将这些品质融入自己的日常言行中,那么学生们自然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反之,如果老师无法做到身教行为符合言传的教育理念,那么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身教不仅具有说服力,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身教比言传更加真实。

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中,言传往往容易受到各种情绪、语言和环境的影响,导致其真实性受到质疑。

身教则是直接的行为表现,无法伪装,无法假装,它是最真实的展现。

当我们用身教来影响他人的时候,我们能够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正确的价值和行为方式。

没有人喜欢别人的言传空洞,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领导,都会更加喜欢那些能够言传并茂,更能用行为来证明自己价值的人。

就拿在工作环境中为例,一个喜欢迟到、爱推诿责任的领导,他要求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司的规定,要求员工必须勤奋努力,必须对工作和客户负责。

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学生家庭教育方法和途径。

一、家庭环境塑造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成长环境。

此外,家长还应注重家庭教育的规范性和规则性,制定家庭纪律并保持一致,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行为往往比言语更有影响力。

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展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通过正面的身教,家长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三、积极沟通交流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

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

通过积极的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合理的奖惩制度家长应制定合理的奖励和惩罚制度,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纠正不良行为。

奖励可以是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如口头表扬、鼓励信等。

惩罚应适度,不过度且具有教育意义。

家长在实施奖惩制度时,应注重公平和一致性,以维护教育的公正性。

五、引导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是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长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资料、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六、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习惯,如:定时作息、良好的饮食习惯、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等。

家长可以通过榜样示范、亲子互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七、积极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并积极支持和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促进全面发展。

八、注重情商教育情商教育是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有一个宰相的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

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看书。

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了,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本,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言教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这句话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总是犯着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够不动声色地将这个简单的道理通过我们的行动表现出来,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了子女的思维和思维模式的形成。

古时候有孟母教子,岳母刺字,他们教子有方,为民族、为祖国造就了一代英才。

而今日一些家庭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则素质极差,思想品质低下或行为不检点等,而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误入歧途,中国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本来模仿能力就强,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而然会染上各种恶习。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面打着麻将、一面督促孩子用功的父亲,不可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影响;自身都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孩子的进取心;时常打打闹闹、在孩子面前恶语相向的父母不可能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因此,为人父母应有一种意识:夫妻间相互尊重、相亲相爱是在培养孩子的爱心;对老人体贴关怀、嘘寒问暖是在培养孩子的孝心;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及时反应、耐心疏导是在培养孩子的细心;在生活中永不言败,在工作中努力进取是在培养孩子的信心。

当我们勤奋时,孩子学会了刻苦;当我们坚强时,孩子学会了面对挫折;当我们豁达时,孩子少了一点斤斤计较;当我们与人为善时,孩子学会了协作。

而这些品质、修养、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成长,是孩子一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因此,教育孩子首先要完善自己,孩子既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继承了我们的一切优点和缺点,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首先要给他一对“合格的父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