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简介--徐世昌
书生总统徐世昌

书生总统徐世昌
汪烈九
【期刊名称】《世纪行》
【年(卷),期】2003(000)0Z1
【摘要】抗日烽火遍地的1939年6月6日,曾由"安福会"选举而当上了中华民国第五任总统的徐世昌,以寓公身份病逝天津,享年84岁。
受时局影响,这位过期政要,没有享受到死后哀荣,凄凉地去到天国。
但由天津迁去香港的《大公报》仍以关注的目光看待旧时总统,给徐以足够的面子。
载文:"对于前总统徐世昌,可以盖棺论定了,他终不失为一个中国的读书人。
"
【总页数】5页(P65-69)
【作者】汪烈九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7
【相关文献】
1.徐世昌:被遗忘的大总统(上) [J], 秋阳
2.徐世昌:被遗忘的大总统(下) [J], 秋阳
3.“文治”总统徐世昌(上) [J], ;
4.一代民国大总统刘宗伟徐世昌侧影 [J], 李炜
5.书生总统徐世昌 [J], 汪烈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世昌:武夫时代的文人总统

徐世昌以文人总统倡行“文治主义”,而在武人专政、南北纷争的现状中,曾被视为“东洋和平的一线光明”,“各国国民的真正亲善种子”。
最后他收获的却是失望和失败。
1921年6月3日,北京,一场教育界的索薪运动给一直标榜“文治”的总统徐世昌带来了麻烦。
他也许还会感慨,3年之前就任总统之初,他是如何踌躇满志地设想着治国的方略。
那时,人们对于这位文人总统是报以何等的欢迎,他风光无限之际,其情形竟似深孚举国殷望。
而这所有的一切,很快又都如烟花般幻灭了。
就职与誓言1918年9月4日,徐世昌被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
10月10日,举行了新旧总统交接仪式。
在就职典礼上,徐世昌宣誓说:“惟是事变纷纭,趋于极轨,我国民之所企望者,亦冀能解决时局,促进治平耳。
而昌之所虑,不在弭乱之近功,而在经邦之本计。
不仅囿于国家自身之计划,而必具有将来世界之眼先。
敢以至诚极恳之意,为我国民正告之。
”他说,眼前最要紧之事,“佥曰南北统一,求统一之方法,固宜尊重和平”。
内政之外,还当求自立于世界之道,国家权力之发展、国际地位之保持,亦为国家存亡之关键。
正如其就职宣言所讲,徐世昌一上任便拈出“偃武修文”四字以昭示天下。
当时,国人已厌倦了武人专政、南北纷争的现状,一战结束后,许多时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既有‘公理战胜’的乐观,也有对‘文治’及和平的憧憬”。
因而,人们对于徐一介文人的身份及其执政的思想,立即表示出了莫大的好感。
据国民党元老黄郛的夫人沈亦云回忆,当徐世昌想借重其夫撰写《欧战后之中国》一书时,黄颇踌躇。
严修对他说,“东海是民国第一次文人当政,无论如何他不至于主战,宜多输以新知识,促成其文治主张”。
黄才往北京助徐完成此书(沈亦云《亦云回忆》)。
陈独秀也曾对“文治主义”寄予厚望,他说:“现时东洋各国的当局,像中国的徐总统,像日本的原内阁,都是文人出身,总算是东洋和平的一线光明,也就是东洋各国国民的真正亲善种子”(陈独秀《欧战后东洋民族之觉悟及要求》)。
徐世昌简介

徐世昌
徐世昌(1855—1939年),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
直隶(今河北)天津人。
其曾祖父、祖父在河南为官居,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今卫辉市)府城曹营街寓所。
徐世昌早年中举人,后中进士。
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互为同道;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
徐世昌颇得袁世凯的器重,在袁世凯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
民国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为国务卿。
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1] 。
他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召开议和会议[1] 。
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5日,徐世昌病故,年85岁,先寄葬于天津桃园村原英国公墓,后同夫人一起归葬于河南省辉县市百泉镇苏门山下。
6月8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徐世昌下褒奖令,以颂扬其爱国忠心。
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安阳袁林的墓碑“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笔。
工于山水松竹,如《石门山临图帖》等。
一生编书、刻书30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
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
徐世昌诗词

徐世昌诗词一、诗词家徐世昌的简介徐世昌(1855年—1925年),字昌言,号麓山,湖南耒阳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曲艺家、文学评论家,被誉为“徐累尝及门楣”、“湘麓之华”。
二、徐世昌的创作风格徐世昌的诗歌创作以清新、唯美为主要特点,既有纯正的诗情和艳丽的形象描写,又有深沉的哲理和丰富的联想。
他独具一格的风格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2.1 洞察人生万象徐世昌的诗歌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他以富有哲理和深刻的洞察力,将自然与人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矛盾和困惑的思考。
2.2 唯美而典雅的表达徐世昌的诗歌以其唯美的形象描写和典雅的文学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通过对细腻的描绘和音韵的运用,使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和情感。
2.3 清新的情感和精致的细节描写徐世昌的诗歌情感真挚而清新,他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这些细小的情感转化为诗歌中的美丽形象和深刻的意境,使诗歌更有亲和力。
三、徐世昌的代表作品欣赏3.1 《采桑子·重湖叶雨》重湖叶雨朱门连开日万里江天《湘麓集·春睡》白日半窗阳休坊发酒病多笑当年二八时谁念桓深旧花能迎春松墅琵琶声长序后宫留下名九五关山如旧意醉醺清霜明月夜《悼志友陈沆》3.2 《寄书三首·同赋海石》同赋海石心忧虑波澜【宋】王驾书尽红笺家万里开墨诗章各一时往返万山千水秋睡眠平舟不觉寒今年又负芳蘂违从今姒友共凄凉《柳枝词》赋成思向恋玉唐石斧连绝聊图庸忆得洞庭西岸荡寂寞城关碧路长连儿女道逢分散瞻岳宗寄白云郎《寄别李时中》长门春早宅明堂罗浮山路宙月粮长岂道尔受箱笼吴神羊瘦天泪空夜阑人渴封家咏悔故胡陵愁远棠《去吴之濡壁》3.3 《太和正音》汉宫仙思将此切思绪横短几千里生当魏邺百花时岁晚无恙归来迟手抚玉佩望春回双眉之减心不微千里西风柳带丝小年春和人未知今年多病少作诗安知青海湖畔时白髮摇风放洋津那堪荡袖泪之淋离别宋女伤心妾《赋得吴观音庐山别庭先生》四、徐世昌的文学评价徐世昌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徐世昌的处世之道

徐世昌的处世之道腾讯网大家作者张鸣9月15日14:27徐世昌是晚清民国之际排在前列的大人物,但是,此公入仕之后,好长时间默默无闻。
虽说待在看起来机会颇多的翰林院,但却属于那种黑透了的黑翰林,一个外放做考官的机会都没有得过。
清代的翰林院,是皇帝特别看中的储才之所,但点了翰林之后,得有机会做考官或者学政,才能发达起来,否则憋在京里,无事可做,一文莫名,还不如放下去做个县令。
一般说起来,徐世昌的转运,是因为应袁世凯之约,在小站新军的营务处挂职,做了袁的幕僚。
然而,徐世昌真正升官,还是托了时局转换的福。
庚子义和团闹完之后,朝廷要搞新政了。
搞新政需要新式人才。
真正懂西学之人,一时半会儿,哪里去找?袁世凯练新军,属于洋务,跟着袁世凯办事的徐世昌,也就凑合着算是半新不旧的人才了。
所以,袁世凯一保奏,徐世昌就得了一个记名道台(没有实缺,仅仅有那个级别),朝廷从逃难地西安回銮之后,徐世昌还就真的升官了。
历来,翰林升迁,按规矩,每次都拎出来20个人,一起见皇帝,然后排名第一那位升了,其余19人,还回原单位(翰林院)供职,这19人,人称抬轿的。
抬轿可不白抬,升官那位得大大破费一下,请这些人吃饭。
那次召见,排在第一的是朱延熙,而徐世昌则排在第十三。
见完了,大家都认为此番升官的是姓朱的了,姓朱的也老老实实于东华门九和兴酒楼请大家喝酒,正喝着,上面消息传来,升官的居然是徐世昌,做了国子监司业。
破费了的朱延熙好生无趣,大家一揖而散。
国子监司业虽只是六品官,但毕竟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
这一天,徐世昌已经48岁,离他32岁入翰林,已经16年了。
此后,徐世昌一番风顺,翻着跟头往上走。
做了这个国子监司业不到两年,朝廷成立商部,尚书是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
袁世凯一向跟奕劻走得近,跟载振自是酒肉朋友,办新事业,得用新人,于是,特保徐世昌做商部左丞(仅次于尚书侍郎的官),一下子从6品升为3品。
然后以副都统衔主持练兵处,进而兵部侍郎,入军机,巡警部尚书,民政部尚书,外放为东三省总督,成为方面大员。
徐世昌的名言有哪些呢(精选2篇)

徐世昌的名言有哪些呢(精选2篇)徐世昌的名言有哪些呢「篇一」徐世昌(1861年-1901年),字若泉,号生淇,湖南省宁乡人,中国近代名将。
他是清末抗击法国侵略者让·巴蒂斯特·有爵及日本侵略者的抗战名将,被誉为“湖南抗日名将”。
以下是徐世昌的一些名言,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他的智慧与坚毅:1. 力战敌军,誓死捍卫国家尊严。
2. 百折不挠,不屈服于任何困难和挫折。
3. 以诚待人,不言虚伪。
4. 临危不惧,勇往直前。
5. 务实求真,注重实际行动。
6. 以大局为重,顾全大局。
7. 学无止境,时刻不忘学习进取。
8. 忠诚为国,为国家尽忠职守。
9. 以智胜敌,善于运筹帷幄。
10. 不畏艰险,始终保持军人豪情。
11. 哪怕只剩一人,也要坚守岗位。
12. 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13. 弹尽援绝,仍然奋力作战。
14. 细心观察,善于把握战局变化。
15. 高度警觉,时刻保持军事敏锐度。
16. 以理服人,有说服力的言辞。
17. 富有正义感,不容忍任何不义之事。
18. 纪律严明,要求部队严守纪律。
19. 高瞻远瞩,能够预见战局发展趋势。
20. 坚守岗位,誓死保卫国家疆土。
徐世昌的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他作为抗战名将的聪明才智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启示着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应该展现的勇气和智慧。
这些名言不仅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学习和思考这些名言,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徐世昌的名言有哪些呢「篇二」徐世昌的名言有哪些呢摘要:徐世昌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以其深入人心的名言和警句而广为人知。
本文将为您整理了徐世昌的30句名言,涵盖了人生哲理、教育理念、社会观察等方面。
正文:1.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走了多少路,而是你走得有多少人。
2. 功夫和泡沫一样,都是从技术中生长起来,但泡沫会破灭,功夫会永存。
3. 能给自己赚脸,才最重要,别总想着怎样争口气,很累的。
最会做官的人-徐世昌从穷书生到大总统

最会做官的人:徐世昌从穷书生到大总统别个想都不敢想的事徐世昌做了。
事实证明,这一步,他走对了。
徐世昌日后的功名利禄,都在于他做了这么一个当时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选择。
事实上,徐世昌的仕途蹭蹬,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上头没人(靠山),而毅然投身小站,意味着他买了官场潜力无限的绩优股,对于袁世凯来说,尚未发迹的他,有一个翰林来做幕僚,对提高自己的身价,无疑有莫大的好处;对于徐世昌而言,一可以解决经济困难,二算是压宝,搏一下,总比困死在翰林院要强,事实证明,他的运气很好,这一宝压下去,以后的富贵荣华居然全有了。
实际上,徐世昌是个很会做官的人,自从跟对了人之后,官运亨通。
徐世昌庚子以后,袁世凯一跃成为继李鸿章之后中国政坛的台柱,徐世昌也随之进入最高层,时而尚书,时而总督,时而军机大臣,最奇妙的是,1908年西太后和光绪相继去世之后,满族亲贵要当家作主,排挤袁世凯出局,但徐世昌却得以保全,不仅如此,他还在后来的皇族内阁中担任仅有的两个协理大臣(副总理)中的一个,要知道,在这个内阁中,满打满算,汉人才四个,而徐世昌是地位最高的一个。
会做官的人都喜欢做官,自从庚子以后,清朝实行新政,徐世昌要缺、肥缺一个接一个,巡警部、邮传部、东三省总督,内阁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的时候,还趁乱从清廷拿到了太傅衔太保的名义,不仅在实际上而且在名义上达到了清朝官员的最顶点。
清帝逊位,作为太傅衔的太保,总不好意思马上做民国的官,闲了下来,跑到青岛跟一班遗老遗少混在一起,做了若干台诗钟,未及两年,终于熬不住了,袁世凯改国务总理为国务卿,请徐世昌出山,徐世昌食指大动。
然而他真心做遗老的弟弟徐世光看不过去,出来横挡,苦劝兄长不能为袁氏之官,辜负清朝的皇恩。
哥俩熬了一夜,弟弟哭,哥哥也哭,哭到天亮,哥哥还是上了火车,不久成了袁世凯的国务卿。
袁世凯的大儿子和一群幸臣,发起洪宪帝制,徐世昌自恃身价,没有积极响应,帝制成,袁世凯尊徐世昌为嵩山四友,说是不好意思让老朋友称臣。
徐世昌:喜怒不形于色的政治家

徐世昌:喜怒不形于色的政治家2015-5-5 14:10:54来源:东方网作者:徐世平选稿:成昭远北洋人物,数徐世昌最复杂。
陶菊隐先生有评价:“独徐世昌者,侥幸入词苑,学问非所长,终身未绾军符,戎事更非所习,谈笑从容,取功名如拾芥,仕清室忝握机枢,佐民国俨居元首……”其意是说,徐世昌没啥大学问,亦不会行军打仗,然而谈笑之间,取功名如同拾芥一般。
满清之时,其官至协理大臣;民国之时,则当上了大总统。
徐世昌(1855年-1939年),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亦称水竹邨人,也有人以其郡望称之,常以“东海”呼之。
徐世昌是直隶(今河北)天津人,但其祖籍,应为浙江鄞县。
徐世昌之发迹,盖因同袁世凯相识。
1879年,他们结为兄弟。
“袁意气磅礴,徐则唯否因人,刚柔相济,恨相见之晚”。
此后,袁世凯曾资助其应试,中举人,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
1897年袁世凯小站练兵之时,徐世昌兼任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总办,是袁世凯最重要的幕僚之一。
其实,陶菊隐先生说其不谙军事,大致不错。
若说其无学问,可能是偏见。
徐世昌也算是文人出身,否则何以中举人进士呢?据说,他的诗、书、画都是不错的。
他一生做诗过千首,似有佳作,晚年曾组织“晚清簃诗社”,编撰《晚晴簃诗汇》,乃清诗总集,似有贡献。
他的书法师承颜苏,博采众长,有《水竹邨人临帖》、《石门山临图帖》等问世,并有《百砚谱》评砚专著。
他的画,善山水和松竹,喜欢绘制扇面,造诣甚高。
其代表作有《晴风露月四竹图》等。
“平淡天真,意趣高古;笔锋凌厉,状如削玉;诗画相映,书画同体;神韵相连,清爽不凡。
”后人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不过,徐世昌最擅长之处,实为其娴熟的从政之术。
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按理说,此时已是民国,徐世昌迟至此时才辞去清廷的太保之职,隐居到青岛去了。
这是他老到的一面。
时局不明,即便他同袁世凯是老朋友,他也要看看再说。
直到1914年5月,袁世凯根据新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名人简介--徐世昌
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5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水竹邨人、弢斋。
祖籍浙江宁波鄞县。
其曾祖父、祖父在天津为盐商,故又落籍天津。
出生于河
南卫辉府府治汲县(今卫辉市)城内曹营街。
清末民初,曾为北洋政府官僚。
冯国
璋代理黎元洪辞职所余第一任大总统任期后,1918年,徐世昌获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国会支持,选举为第二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
徐世昌曾是袁世凯的支持者,与北洋军阀关系密切。
1879年,徐与袁世凯在河南开封结为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
先中举人,1886年(光绪十二年),徐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
1897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徐兼任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总办,是袁世凯的幕僚之一,此后累获擢升。
1905年,袁世凯创建警察,保举徐世昌为巡警部尚书,负责京师的治安。
是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
1907年,东北改设行省,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
其时东北处于日俄争霸之中,清帝国的根本屡被蚕食。
徐世昌多所举措,采取开商埠、借国债、连与国、修铁路等一系列措施;并在东北推行新政,以此来抵制日俄对东北的控制。
1909年,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黜,徐世昌自请病退,调任邮传部尚书、津浦铁路督办。
1911年5月,清廷设皇族内阁,徐成为仅有的四名汉人内阁成员之一,任协理大臣。
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
同年11月,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徐任军咨大臣、加太保衔。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徐方向清室请辞。
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徐力辞太保,隐居青岛观望时局变化。
1914年5月,袁世凯据新的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俗称“袁记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
其时袁世凯称呼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张謇为“嵩山四友”。
次年,袁公开推行帝制;徐以局势难卜求去,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
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起用徐为国务卿。
徐在公私两方面为袁效力。
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任职仅一月,力荐段祺瑞继任。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
二人不久即发生府院之争,徐以北洋军阀元老资格应邀抵北京,先调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后又调解直系首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矛盾。
黎元洪去职后,新总统冯国璋与国务总理段祺瑞不和,冯氏的总统任期届满,冯段二人相约共同下野。
1918年10月,徐世昌经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
他标榜“偃武修文”,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2月于上海召开南北“议和会议”,但无结果。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时,徐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及陆宗舆的职务,以缓和全国舆论的反对。
在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斗争中,徐世昌惯以元老身分和居间调和者的角色因势操纵。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获胜,控制了北洋政府。
曹锟、吴佩孚指徐世昌总统为非法,迫其在6月2日去职。
自此,徐世昌退出政界,居住天津英租界。
徐世昌晚年,日本人尝试邀徐出任华北政府职务,徐世昌拒绝参加日军组建的华北傀儡政府,保持了民族气节。
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病逝于天津,享年85岁。
徐世昌先后娶卫辉曹氏和辉县席无棣为妻,曾经在辉县百泉“水竹村”置办田宅。
徐世昌文人出身,诗、书、画俱晓。
总统任内,曾成立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即后来中央美术学院前身。
为了阻止新文化运动的高涨,徐极力鼓吹“尊孔读经”以为抵制。
徐世昌退出政界后,于天津“退耕堂”过隐逸生活,借助僚友门客编撰书籍20余种。
徐世昌著有《欧战后之中国》、《退耕堂政书》、《大清畿辅先哲传》、《书髓楼藏书目》、《东三省政略》等书。
徐世昌的书画作品颇有声誉,曾在中国、日本及国外画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