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椎间盘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丢失 , 未见 假 体 周 围异 位 骨 化 , 症状 均 明显 缓 解 , 髓功 能改 善 , 脊 J A评 分 由术 前 的 平 均 8 O . 8分 ( —2分 )上 升 至 平 均 1. 71 5 2分 (3 ~7分 )O o 1. 1 5 ;dm评 级 8 例优 , 例 良, 良率 8. 5 优 6 %。置换 节段 7 前屈 、 伸活 动范 围 明显得 到 改善 。 型 病例 术前 、 后影像 学变 后 典 术 区疼 痛 、 感染 等 。 患者 常常不 得 不接 受二 次手 术 。 为解 决异 常应力 化见 图 1 6 -。 作用 于 融合 邻近 节 段 的 问题 。颈 椎人 工椎 间 盘 置 换技 术 应 运而 生 , 已在 临床 取得 一 定 的效 果 【 。我们 于 20 年 1 ~0 9 并 08 O月 20 年 1 月 应用 B yn 工 椎 间盘 系 统 治疗 脊 髓 型颈 椎 病 和神 经根 2 r 人 a 型颈椎 病患 者 1 例 , 5 近期 疗效 满 意 , 总结 报 告如 下 。 现 l 临床 资料 本组 1 例 患者 1 个 颈椎 节段 , 中男 l (1 节段 )女 5 7 其 O例 1 个 , 5 ( 个节 段 ) 龄 3一 5 ;4 为 慢性起 病 , 程 2 7 , 例 6 ; 年 l5 岁 1 例 病 ~ 年 另 图 1 3显 示 : 56椎 间 盘 突 出症 术 前 x线 片 及 MR — 颈 / / 1 为外伤 诱发 。查 体 : 例 以颈髓 受 压表 现 为主 , 例 合并 神 经根 性 3 症状 , 除运动 神经元 性 疾病 。 排 术前 J A评 分 为 7 1 分 , O — 2 平均 8 . 8 分 。 前影像 学资 料 : 组 患者术 前均 行 X 术 本 线和 M I R 检查 。 x线平 片显示 受 累椎 间隙 高度均 无 明显丢 失 ,部 分病 例病 变节段 椎体后 缘存在轻度 的骨赘增 生 ;相 邻两个 椎 间隙 同时受 累者 2 , 个椎 例 1 间隙受 累者 1 例 。 3 颈椎 动态 x线 片显示 , 受累 节段均无 明显不稳 。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丙烯酰胺共聚体 ) 组成 , 适用 于单纯摘 除髓核或早 期椎间盘退变 的病例 , 为提高手术疗效 , 须选择纤维 环 比较 完好病 例 , 避免术 后退 变 。 2 手术适 应证 及禁 忌证 目前 , 工椎 间盘 的适 应 证 及禁 忌 证 还存 在许 人 多争议 , 仍无统一标准。荷兰的 Zee _ 提出的手 egr 8 s
一
() 4 已接受了规范的非手术治疗 ;5 腰痛病史超过 () 年 ;6 椎 间 盘造 影 证 实 为椎 间盘 源 性 腰 痛 。而 () Hohcue 在美 国骨科 医 师年 会 ( A S 上 将 人 cshlr A O )
一
工椎 间盘置 换 术 的适 应 证 总 结 为 以下几 点 : 1 有 () 症 状 的椎 间盘破 裂 ;2) 症 状 的 椎 间盘 退 变 ; 3 ( 有 ()
结合率明显提高 ; 此外 , 多微孔面与终板接触 面有六 个 突齿 , 防止 假体 滑脱 , 定 上 下 椎 体 , 利 于维 持 稳 有 节 段椎 体 的稳 定 性 _ 。体 外 生 物 力学 试 验 表 明_ : 4 j 5 j
滑 动核 在生理 载 荷 范 围 内发 生 蠕 变 码 ]A
[ 文章编号 ]17 -7 0 20 ) 60 3 -3 626 9 ( 0 6 0 - 30 6
脊柱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椎 间盘病的传统方 法, 虽然其近期效果肯定 , 但它改变了正常脊椎 的生 理形态和生物力学机制 , 远期有椎间隙高度丢失, 假 关节形成 , 相邻节段应力集 中, 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 的退变 , 脊椎融合部分丧失椎间隙的活动度 , 故手术 疗效并不十分理想 。如何保持节段脊 椎 的活动 J 度与稳定性 , 恢复正常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 防止 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加速退变为脊柱外科工作者所关 注, 人工 椎 间盘正 是基 于上 述 目的 被推 出 的 。本 文
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腰痛疾病,其特点为椎间盘向脊柱管内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同时,腰椎间盘突出还可能引起椎管狭窄,使脊髓或神经根受到更强烈的压迫,加重症状,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
一、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最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休息:适当的休息可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并缓解疼痛。
但是,过长过久的卧床休息也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不利于康复。
(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艾灸、理疗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但是不能直接治疗椎间盘突出。
(3)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剂、非甾体抗炎药、肌松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消炎抗菌、舒缓肌肉等,但仅止痛并不能治疗疾病本身。
2.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疾病严重时,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侧重于减轻压迫、恢复神经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经皮椎间盘镜手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根压迫,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将突出部分切除。
(2)开放性手术: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病变范围较广、神经根压迫较重的情况。
手术过程中需要完全暴露椎间盘,将突出部分完全切除。
(3)植入人工椎间盘:适用于椎间盘退化严重、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无法通过其他方法缓解的情况。
通过手术将原有椎间盘切除,植入人工椎间盘。
二、注意事项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需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剧烈活动和长时间疲劳,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2.科学运动适当进行科学的运动,可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增强腰部肌肉,提高腰部柔韧性。
3.控制体重较重体重会加重椎间盘的负担,导致椎间盘加速退化,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控制体重。
4.坚持监测定期前往医院进行随访、检查,及时排除潜在的并发症及情况恶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新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新技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也得到了更新和提升。
传统手术方式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不足之处,而新技术的推出带来了更为精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也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一、微创手术技术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需要切开大量的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尤其是椎间盘切除和椎板切除需要进行大量的骨切割,并且需要绕过神经组织,这会带来很大的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
而微创手术技术则能够通过更小的切口,使用特殊的手术器械和高清晰度显微手术器械,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也避免了周围组织的损伤。
二、无痛微创手术技术除了减小创伤,还有一种新技术——无痛微创手术技术,采用的是脊柱减压术,不需要开刀切除,只需要用针管从皮肤内穿过,进入骨髓空隙中,通过特定操作器将针管伸入突出部分的椎间盘,以高频电能将突出的组织蒸气化,做一些特殊按摩操作,最后通过导管将蒸气抽出,恢复关节功能,以达到活化细胞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手术切口的疤痕,还减轻了术后疼痛,更重要的是对神经组织没有损伤。
三、植入人工椎间盘技术传统的手术方式中,椎间盘切除后,可能需要进行骨融合手术,即将相邻椎骨经过特殊的材料固定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植入人工椎间盘的技术愈来愈成熟,人工椎间盘可以替代失去功能的天然椎间盘,且可以实现恢复椎间距、减轻椎间压力等多种功能,更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骨骼结构。
总结起来,微创手术技术、无痛微创手术技术和植入人工椎间盘技术,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
虽然这些新技术在操作难度和手术费用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其安全性和术后恢复效果是传统手术方式无法比拟的。
对于患者来说,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方式,都不应忽视手术前的检查和骨密度检测,以及术后的规范的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才能帮助患者实现彻底康复的目标。
人工颈椎间盘的假体结构及应用特点

人工颈椎间盘的假体结构及应用特点颜端国【摘要】背景:目前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设计和使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低磨擦滑动面、弹簧系统、橡胶制成的人工颈椎间盘及其他各种弹性假体。
目的:总结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结构特点及在骨科的应用现状。
方法:由第一作者以“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椎间盘突出症”和“Artificial Cervical Disc;prosthesis;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the surgical therapy”为关键词,分别在CNKI(2000至2013年)和PubMed数据库(1960至2013年)http:///PubMed)检索近年文献,检索内容为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在骨科的应用。
计算机在CNKI数据库检索出200篇文献,在PubMed数据库检索出56篇文献,阅读标题和进行筛选,保留符合纳入标准的40篇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类似椎间盘生理功能,材料具有耐磨损、耐疲劳、抗腐蚀等特点,它类似于人体椎间盘的生理和生物力学载荷功能,保持了脊柱的稳定和运动功能,避免了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速。
文章重点对Bryan、Mobi-C、PCM、Prodisc-C、Prestige及CerviCore人工颈椎间盘结构做了介绍。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短期疗效已得到认可,但是它不能完全替代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退变性椎间盘疾病的又一主要手段。
%BACKGROUND:The design and use of 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prosthesis have great development, such as rubber-made 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with low-friction sliding surface and spring system, and other various elastic prostheses. OBJECTIVE:To summariz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prosthesis. METHODS:The first author searched CNKI (2000-2013) and PubMed databases (1960-2013) /PubMed forliteratures on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prosthesis. The key words included 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prosthesis,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the surgical therapy. 200 literatures and 56 literatures were respectively searched in CNKI and the PubMed. Titles and abstracts were read. A total of 40 literatures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inclusion criteria and includ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prosthesis was consistent with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intervertebral disk. The material is characterized by abrasion, fatigue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is similar to physiological and biomechanical function of human disc, maintains the stability of the spine and motor function, and avoids the accelerated degeneration of adjacent segments. Articles mainly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of Bryan, Mobi-C, PCM, Prodisc-C, Prestige and CerviCore 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Short-perio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have obtained approval. However, it cannot completely replace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but is another manner to treat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4(000)026【总页数】5页(P4260-4264)【关键词】植入物;人工假体;人工颈椎间盘;假体;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治疗【作者】颜端国【作者单位】监利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北省荆州市 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 引言 Introduction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是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手术方式,但是椎体节段融合后可能引起临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变化,丢失颈椎关节活动度,可能加速邻近节段的椎间盘退变从而引起新的颈肩痛,而且有椎体不融合的风险,远期效果不如人意,加之近年来,对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材料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认为,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符合椎间盘生理功能,材料具有耐磨损、耐疲劳、抗腐蚀等特点,是可能替代椎间盘融合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人工椎间盘及其应用于临床的条件

突出 , 核未脱^椎 营 ;3 脊柱融合邻 近节段退 变不 稳;4 椎间盘髓棱摘除手术后 出现节段性腰椎不穗 : ̄7 T 术节段脊柱 髓 () () :- 畸形 、 严重 滑脱 、 椎管骨性狭窄 、 严重 骨质 疏松者 则不 宜使用人工 腰椎 问盘假 体 目前 , 国际上使 用较 多的是 S BChr e ai 假体 。S k re l BC ai 假体属低摩擦滑动表面设计 , t 由上下两个 金属 垮顿和 中问的聚乙 烯 滑动核组成 , 通过 6 尖齿 固定于 上下椎体。其最 主要的缺 点是稳定性 和刚度不 够 有 可 能 发 生 滑 动 核 脱 出 . 且 , 尖 个 而 6个 齿 的 固定 不 够 牢 固 。
维普资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 年第 l 卷第 3 02 2 期
2 Ju n lfS ' d S i l od 2 0 . 2 N n o r  ̄n a p a C r , 2 w 1 . o 3 删 ao en n 0
17 6
,
由于人工椎 间盘假体不论在材料 的选择还是 与椎体 固定方面存在不少 问题 , 临床应用一直 存在争 论。支 持者认 为 人 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椎 间盘 的应 用可以消除 由于椎 间盘退耍所引起 的炎 性 、 免疫 性反应 导致 的疼痛 , 重建脊 柱的椎 间高度 恢 复脊 拄的 运动学 和载荷特性 , 保持脊 柱的稳定和运动 功能。反对 者通 过对人 工椎 间盘的流行 病学 、 解剖学 生物力 学资料 的分析 . 认为 人工椎
贾连顺 长征 医院骨科 ( 上海 20 0 】 00 3
人体椎 间盘是一种粘弹性组织 , 连接 着上下椎体 , 有稳定 脊柱 、 收震荡 、 吸 传递 载荷 、 分布应 力的作用 ; 既保证 脊柱有一定 的活动范 围, 又限制 其过度活动 。由于腰椎 的活动范 围特别大 , 为脊柱功 能单位的腰椎 间盘 是负 载活动的 中心 , 受的是 作 所 压缩、 弯曲 、 扭转 的联合负载 , 同时产 生张应力 压应力和剪 切力 : 腰椎 间盘切除后必然 出现椎间隙变窄 . 腰椎前部结构应力下 降, 后部结 构应力 上升:P a i 用三 维运动学方 法研究新 b等 鲜 尸体腰椎脊柱功能单位椎 间盘损伤 , 为纤维 环的损伤和髓核 的坷除均明 显改变脊柱功 能单 位 的力 学特性 不但 脊柱 的主 认 运 动受影 响, 且其 力耦 活动也大受 影响 , 而 矢状面 的对 称性受破 坏 , 致小关 节 的不对 称活动 。张建发等测 算椎 问盘坷除后 导
人工颈椎间盘的特性及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计 ,于 1 9 9 8年报 道应用 了 Pet eI, 种假 体 由不锈 钢制 rsi 这 g
成, 包括两 个 终板 和连接 两者 的球 窝装 置 , 两个 终板通 过 螺
钉 固定在 目标 椎 间隙上 下 的椎 体前 面 。 以后 C mmis又 分 u n 别 于 19 9 9和 2 0 将假 体调整 修正 了两次 , 0 2年 分别为 Pet e rs g i I和 P et e T。Pet e I I rs g i S rs g 主要在 终 板设计 上进 行 了改 进 , i I 使其 更符 合生理 解剖 ,避 免 了 Pet e I假 体置 换后 出现 吞 rs g i 咽 困难 的症状 ,且其 粗糙 面设 计更 适合 骨小 梁 的长入 。目前
所 导致 的 并发症 , 持颈椎 手术 节段 的 生理 曲度和 活动 度一 保
直 是人 们探 索 的课题 。
近年 来对运 动节 段 的保 留 , 即非融 合技 术成 为脊 柱外科
研 究 的热 点 , 工颈 椎 间盘 置换手 术就 是在 这种 背景 下产 生 人
陶瓷制 成 , 的双 轨设 计和 原浆 喷涂表 面有 利 于生物 学 的 固 它 定 和 长期 的 稳定 。特 点是 可 以允 许 பைடு நூலகம் 范 围 的耦 合运 动 ” 全 , 活动 范围被 限制 在耦 合边缘 内。
生 物 骨 科 材 料 与 临 床 研 究
.
21 0 2年
0 8月
3 6. 百 丽丽 爵订 恧: 丽
0 R H A D C B OME A I MA E I L A T OP E I I CH NCS TRAS ND C LN C T D I I AL S U Y
第 9卷 第 4期
腰椎间盘膨出又复发了,治疗方法[001]
![腰椎间盘膨出又复发了,治疗方法[001]](https://img.taocdn.com/s3/m/b76fb08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2.png)
腰椎间盘膨出又复发了,治疗方法腰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出现裂纹,使得椎间盘的核心物质向外扩张,并压迫到周围神经组织和脊髓。
这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常常会引起疼痛和不适,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腰椎间盘膨出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相关患者有效控制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一、治疗方法1. 休息与减轻负荷躺在硬板床上,以保持正确姿势是腰椎间盘膨出疼痛的最佳治疗方法。
医生可能会建议您在床上休息数天,但在长期床褥固定下肢会导致下肢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
因此,应避免长期卧床,但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运动,以减轻腰椎间盘的负荷。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超声波或电子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可减轻疼痛和肌肉痉挛。
3.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不受物理治疗的缓解,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治疗。
主要是以非甾体消炎药和镇痛剂为主,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4. 注射治疗医生可能会在当地使用针条进入局部麻醉或消炎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但是针剂可能仅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医生可能会建议您在康复期间接受多项注射治疗。
5. 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疼痛症状时,医生可能会提供手术治疗,例如“椎间盘切除术”。
二、注意事项1. 避免弯腰或提重物患有腰椎间盘膨出的患者应避免弯腰,因为这会增加椎间盘的压力和承载力,导致疼痛加剧。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提重物,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立姿势。
2. 坚持运动和体育低强度的日常运动可以帮助加强椎间盘周围肌肉的支撑能力,保持良好的循环系统,增强围绕椎间盘的支撑能力,防止椎间盘退化。
但是应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和运动。
3. 寻求专业治疗建议脊柱疾病的治疗是一项专业的任务,因为严重的治疗疾病需要特定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疼痛长期而不缓解,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压迫的神经如果超过72小时,会导致损伤。
4. 供给锻炼以提高身体紧张度定期进行太极和瑜伽等身体锻炼可以帮助放松身体,以及强化核心肌肉,帮助维持良好的脊柱姿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与性能
• LINK SB Charité Ⅲ型椎间盘假体(德国 椎间盘假体( WALDEMAR LINK 公司) 公司) • 三部分: 三部分:
–喷涂有羟基磷灰石界面的钴—铬合金的上、下终板 喷涂有羟基磷灰石界面的钴—铬合金的上、 – 钛(75~300um)HA(10~25um) ) ( ) –超高分子聚乙烯的滑动核心(髓核) 超高分子聚乙烯的滑动核心(髓核)
–无松动和界面骨质破坏 、 腰椎活动度仍部 无松动和界面骨质破坏、 无松动和界面骨质破坏 分保留
• Cinotti和David Cinotti和
– 46例随访3.2年 46例随访3.2年 例随访3.2 – 36例置换一个椎间隙,10例两个间隙 36例置换一个椎间隙,10例两个间隙 例置换一个椎间隙 – 63%满意 63%满意 – 9例疗效较差者做后外侧椎体融合术,7例 例疗效较差者做后外侧椎体融合术, 未切除假体; 未切除假体;2例患者切除假体 – 没有发现髓核放置失败、松动及磨损 没有发现髓核放置失败、
– 1985 ~ 今: 应用、发展阶段 应用、发展阶段(SB-III) )
• 1999.9底,完成1983例SB假体置换术 底 完成 例 假体置换术
LINK SB Charité 假体
• 1982: 1982: • Büttner-Jane 和 ttnerttner Schellnack • SB Charit Ⅰ型椎间 CharitéⅠ 盘假体
椎间盘假体置换的优点
• 经腹部,干扰脊柱稳定性少 经腹部, • 切除彻底 • 保留椎间生理活动度与缓冲能力 • 保持原肌肉、韧带张力,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完 保持原肌肉、韧带张力, 整
优 点
• 恢复椎间空间,解除神经根压迫 恢复椎间空间, • 可早期活动,术后3天下地 可早期活动,术后3 • 减少腰椎过早发生退变
Ⅱ型假体
• 1985 • SB CharitéⅡ型 Charit Ⅱ
Ⅲ型假体
• 1987:SB Charit Ⅲ型 1987: Charité 假体 • 1997:SB Charité Ⅲ 1997: Charit 假体终板与椎体接合面 喷涂羟基磷灰石 • 低摩擦
组 成
• 三部分:2 终板(Co-Cr-Mo) 三部分: 终板( ) • 1 髓核(UHMWPE) 髓核(UHMWPE)
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后X片 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后 片
•
人工椎间盘相关文献
注意事项
• 导致较差疗效的主要原因是病例选择不 慎和手术失误,而不是假体故障 慎和手术失误, • 认为:虽然椎间盘假体置换比椎体融合 认为: 更好, 更好,但是仍然要做前瞻性的和远期的 评估
连续性运动特点
• 运动范围与自然椎间盘的基本相仿 • Lemaire:105例假体置换随访51个月:术 Lemaire:105例假体置换随访51个月 例假体置换随访51个月: 后腰椎屈伸活动和侧屈功能均有显著增 加
适 应 症
• 单、双间隙椎间盘退行性变 • 椎间盘疾病所致的慢性腰痛 • 椎间盘疾病引起的脊柱节段性不稳定 • 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尤其适合经后路切除椎 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间盘后复发者
Link SB 人工椎间盘
人工椎间盘发展史
• 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1960: : 提出人工椎间盘 – 1962 ~ 1972:研究阶段 : – 1973~ 1984:改进阶段(SB-II) :改进阶段( )
• Fernstr m H FernstrÖm 首次应用于临床
正确的术前诊断
• 胸腰椎X线片 胸腰椎X • 功能位X线片 功能位X • CT和/或MRI影像 CT和 MRI影像 • 椎间盘造影 • 椎体骨密度测定
临床应用资料
105例随访51个月 例随访51个月: Lemoore 105例随访51个月:
–优:79%,87%恢复工作 优 79% 87%
• David 22例29枚假体随访2年以上: 22例29枚假体随访 年以上: 枚假体随访2
应力测试
• 耐磨损性能: 耐磨损性能:
– Staudte:术后7年活 :术后7 检,在任何部位均未 发现聚乙烯残留物或 异物反应
性 能
• 组织相容性 • 缓冲作用:聚乙烯髓核使力的大小和速度 缓冲作用: 发生递减,效仿自然椎间盘 发生递减, • 复位功能:髓核无论时间长短、无论静态 复位功能:髓核无论时间长短、 还是动态压力载荷,都能恢复原形 还是动态压力载荷,
禁忌症
• 感染 • 骨病:骨肿瘤 骨病: 骨质疏松
–腰椎骨密度男<1173mgHA/cm3;女性 < 1365 腰椎骨密度男<1173mgHA/cm 腰椎骨密度男 mgHA/cm3;年龄:男 > 60岁;女 > 55岁 年龄: 60岁 55岁
• 骨性椎管狭窄 • 多节段腰椎不稳
术后处理
• 术后第一天可以下地行走 • 术后1周出院 术后 周出院 • 术后 月内带护腰 术后3月内带护腰
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
人工腰椎间盘与自然椎间盘比较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后伸 前屈 左侧弯 右侧弯 旋转
自然
人工
应力测试
• 动态连续性载荷性: 动态连续性载荷性:
– Kiel大学:最大永 Kiel大学 大学: 久性变形预期可10 久性变形预期可10年 10年 不变(小于0.2mm) 不变(小于0.2mm)
手术方法
• 麻醉:全麻或连硬外 麻醉: • 切口:左下腹斜切口或腹直肌旁切口 切口: • 入路:经腹膜外达脊柱前 入路:
操 作
• 切开纤维环 • 取出髓核
操 作
• 专用工具取出髓核 • 撑开椎间隙 • 用试摸测量椎体的大 小
操 作
• 用专用器械 置入终板
操 作
• 专用工具植入终板
生物固定椎间盘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