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3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和答案

合集下载

船舶缩尺模型实验报告

船舶缩尺模型实验报告

船舶缩尺模型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船舶缩尺模型的实验,研究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对船舶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2. 实验器材和原理2.1 实验器材本实验使用的器材如下:- 船舶缩尺模型- 水槽- 测力传感器- 测速器- 控制器2.2 实验原理通过在水槽中放置船舶缩尺模型,利用控制器,可以模拟不同的航行条件,如不同的速度、载重等。

通过测量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可以进一步分析其稳定性、操纵性等。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将水槽填满水,并确保水槽底部平整。

将船舶缩尺模型放置在水槽中心位置,并进行固定。

3.2 实验设置根据实验目的,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如速度、载重等。

通过控制器,调节相应参数,并记录下设置值。

3.3 测量数据启动控制器,让船舶缩尺模型开始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利用测力传感器记录船舶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并利用测速器记录它的速度。

同时,还可以观察船舶在水中的运动轨迹和姿态。

3.4 数据记录和分析根据测得的力的大小和速度,可以计算船舶的阻力系数和推进系数,并绘制曲线图。

同时,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运动轨迹和姿态,分析船舶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中得到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 不同速度下,船舶的阻力系数随速度变化的曲线图;2. 不同载重下,船舶的推进系数随载重变化的曲线图;3. 船舶在不同载重和速度条件下的运动轨迹和姿态。

5.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船舶的阻力系数和推进系数随着速度和载重的变化而变化;2. 船舶在不同载重和速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不同。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利用船舶缩尺模型研究了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特性。

实验结果对船舶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不同条件下船舶的运动规律,并进行进一步的数值分析和模拟研究。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根据实际情况填写)1. XXXX2. XXXX3. XXXX。

船模阻力实验实验报告

船模阻力实验实验报告

船模阻力实验
一、实验准备及安装要点
船模在拖曳水池中进行阻力实验,必须进行一系列实验准备工作.
1.制作船模:船模与实船要求几何相似,并表面光洁,加工误差在一定得范围内。

2.激流:一般应用得激流方法就是在船模首垂线后L/20处,装置直径为1毫米得金属激
流丝。

3.称重:按縮尺比得要求计算喜欢摸得排水量并进行称重,加压载,以满足实验所要求得
型排水量与吃水.
4.安装:船模安装在拖车上,应使其中纵剖面与前进方向一致,拖力作用线位于中纵剖面
内,其作用点在水线面附近得位置上并保持水平。

试验中得进退、纵摇、升沉运动应不受限制。

二、模型参数与实验数据
1,阻力实验相关参数
满载池水状态水线长度:L=3、803m
满载池水状态浸湿面积: S=2、737㎡
模型縮尺比:=40
实验水温: t=淡水20°C
2,满载池水状态船模拖曳阻力实验数据
三、阻力换算二因次法:
淡水20°C,,,,,
数据处理如下表:
四、船模阻力实验曲线(曲线)
1、曲线
2、V S—R S曲线。

船舶性能试验技术报告

船舶性能试验技术报告

螺旋桨敞水试验
1.试验目的
(1)对于某一具体的螺旋桨,通过模型试验可以确定实际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 (2)通过多方案的试验研究,可以分析螺旋桨的各种几何要素对水动力性能的影 响。 (3)检验理论设计的正确性,不断完善理论设计的方法。 (4)通过对螺旋桨模型的系列试验,可以绘制成专用图谱,供设计螺旋桨使用。 现时广泛使用的楚思德 B 系列图谱和 MAU 系列图谱等都是螺旋桨模型系列敞水试 验的结果。
Ctm/Cfm=(1+k)+yFrn/Cfm (1+k)、A 及 n 等数值均由最小二乘法确定,指数 n 的范围为 2.0~6.0。 船的总阻力可以写为: Rt R f Re Rw
3. 试验设备和仪器 水池及控制系统、电机及调速仪、压力传感器、拉压传感器、多分力 天平、自航仪(推扭传感器)等。
图 2.1 六分力天平实物图
图 2.2 数据采集窗口
3. 试验船模
试验船模如图 3.1 所示,采用较为简单的箱型船体,其总长为 1350mm, 型宽为 240mm,型深为 240mm,最大吃水为 120mm,排水量为 10kg。
图 3.1 试验船模实物图
4. 试验过程与结果
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信性,选取多组位移 A 和频率 f 进行试验,如表 4.1 所示,试验如图 4.1 所示。数据采集软件测得的数据如表 4.2~4.7 所示。将 每组实验结果与相应的加速度绘制成如图 1.1 所示图像,即可求出相应的附 连水质量。
拖曳水池拖车
7. 试验步骤及数据记录
实验准备 • 制作船模,缩尺比依据水池长度、拖车 高速度以及实船尺度和航速确定 • 安装人工激流装置 • 称重,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排

船模阻力实验实验报告

船模阻力实验实验报告

船模阻力实验
一、实验准备及安装要点
船模在拖曳水池中进行阻力实验,必须进行一系列实验准备工作。

1.制作船模:船模与实船要求几何相似,并表面光洁,加工误差在一定的范围内。

2.激流:一般应用的激流方法是在船模首垂线后L/20处,装置直径为1毫米的金属激流
丝。

3.称重:按縮尺比的要求计算喜欢摸的排水量并进行称重,加压载,以满足实验所要求的
型排水量和吃水。

4.安装:船模安装在拖车上,应使其中纵剖面与前进方向一致,拖力作用线位于中纵剖面
内,其作用点在水线面附近的位置上并保持水平。

试验中的进退、纵摇、升沉运动应不受限制。

二、模型参数和实验数据
1,阻力实验相关参数
满载池水状态水线长度:L=3.803m
满载池水状态浸湿面积:S=2.737㎡
模型縮尺比: =40
实验水温:t=淡水20°C
2,满载池水状态船模拖曳阻力实验数据
三、阻力换算
二因次法: )(tm fm fs ts C C C C -+=
淡水20°C ,)(s m /100374.012
6-⨯=υ ,3
998.16/kg m ρ=
20.075(lg Re 2)Cfm =
-,
Re vl m υ=,2
12
Rts Vs Ss ρ=,2,Vs Ss Sm λ== 数据处理如下表:
V R-曲线)四、船模阻力实验曲线(m m
V R-曲线
1、m m
2. V S-R S曲线。

船舶课内实验总结

船舶课内实验总结

船舶课内实验总结引言船舶课内实验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船舶原理和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对我参与的船舶课内实验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就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实验一:船舶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实验一旨在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船舶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强度分析。

我们小组按照给定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制作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船舶模型。

在进行强度分析时,我们采用了应变测试和力学试验等方法,得出了船身结构的强度指标。

实验一的结果令人满意,我们的船舶模型在载重试验中表现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变形或破损。

结合强度分析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该船舶模型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实验二:船舶操纵性能测试实验二的目标是测试船舶的操纵性能,以评估船舶在不同操控条件下的操纵灵活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船舶模拟器,模拟了载重、水深、风力等真实环境条件,并对船舶的转向、加速度、制动力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实验结果显示,船舶在各项测试项目中表现出色。

无论是直线航行还是曲线航行,船舶都能稳定地按照指令进行操作,并且船舶的制动和加速度控制也非常稳定。

总体而言,该船舶具备良好的操纵性能,适用于不同运输任务。

实验三:船舶动力性能测试实验三的目标是测试船舶的动力性能,以评估船舶的推进效率和燃油消耗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实际的动力测试设备,通过测量船舶的推进力和燃油消耗量,来评估船舶的动力性能。

经过多次测试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该船舶的动力性能数据。

结果显示,该船舶的推进效率较高,燃油消耗情况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意味着该船舶在实际运输中能够以较低的能耗完成任务,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实验四:船舶稳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估实验四旨在对船舶的稳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船模自航试验及实船性能预估船舶阻力与推进

船模自航试验及实船性能预估船舶阻力与推进

船模自航试验及实船性能预估船舶阻力与推进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第六章船模自航试验及实船性能预估为了获得螺旋桨与船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诸因素,如伴流分数、推力减额分数以及其他相互作用系数,应进行三种试验:船模阻力试验、螺旋桨敞水试验及有附体的船模自航试验。

船模自航试验是分析研究各种推进效率成分的重要手段。

对于给定的船舶来说,通过自航试验应解决两个问题:① 预估实船性能,即给出主机马力、转速和船速之间的关系,从而给出实船的预估航速,验证设计的船舶是否满足任务书中所要求的航速。

② 判断螺旋桨、主机、船体之间的配合是否良好。

如果配合不佳,则需考虑重新设计螺旋桨。

此外,根据实船试航结果与相应的船模自航试验数据,可以进行船模及实船的相关分析,积累资料以便改进换算办法,使船模试验预报实船的性能更正确可靠。

§ 6-1 自航试验的相似条件及摩擦阻力修正值一、相似定律在船模阻力试验时,我们只满足了傅氏数相同的条件,对于船模的雷诺数只要求超过临界数值。

因此,上式中,下标带m 者表示模型数值,带s 者表示实船数值(以下相同)。

在螺旋桨敞水试验时,只满足进速系数相同的条件,对于螺旋桨模型的雷诺数也只要求超过临界数值,因此,在进行船模的自航试验时,两者都要求满足,根据几何相似,有:则满足傅氏数相等时有:λV V /s m = (6-1) 满足进速系数相等时有:λn V n V mAms As = 由于()s s As 1V ωV -=,()m m Am 1V ωV -= 故()()λn Vωn Vωmmmsss11-=-或--=s ms m 11ωω λn n 假定伴流无尺度作用,则m s ωω=,因此,可得:λn n s m = (6-2)(6-1)及(6-2)两式是船模自航试验应满足相似定律的条件,由于船后螺旋桨满足了进速系数相等的条件,因此在不考虑尺度作用的情况下,螺旋桨实桨及其模型在推力、转矩及收到马力方面存在下列关系: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5.3ms Dm Ds 4ms m s 3ms ms λρρP P λρρQ Q λρρT T (6-3)(6-3)式只对螺旋桨说来是正确的,但自航试验是把螺旋桨与船体联系起来统盘考虑的。

大工20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大工20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1:船模阻力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由阻力相似定律可知:如果船模和实船能实现全相似,即船模和实船同时滿足Re和Fr数相等,则可由船模试验结果直接获得实船的总阻力系
数,实船的总阻力也可精确确定。

但是船模和实船同时滿足Re和Fr数
相等的所谓全相似条件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

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
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船模阻力试验结果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次方法(也称1+K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二、实验后思考题二、实验后思考题
1、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粘性阻力的处理原则不同。

2、实船摩擦阻力计算中,粗糙度补贴系数是根据什么选取的?
实船船体表面比较粗糙,故实船摩擦阻力为粗糙度补贴系数,按不同船长选取。

1。

螺旋桨敞水试验

螺旋桨敞水试验

43
4.2 敞水试验过程
桨模制作:敞水桨模直径为0.2-0.3m 通常用巴氏合金、铜合金、不锈钢或铝等 金属 桨模 精度在0.05mm
44
45
46
47
4.2 敞水试验过程
将敞水动力仪固定在水池拖车上,预先应 进行校验和标定 将桨模安装在敞水动力仪上,叶背向前 , 浸没深度大于桨径 试验前应先根据桨模的几何尺寸,如直径 Dm 和 0.75R 处 切 面 的 弦 长 及 临 界 雷 诺 数 3.0×105 ,确定桨模要求的最小转速,估算 J = 0 时桨模可能发出的最大推力及吸收的 转矩,保证在动力仪量程范围内 48
14

n D gD
2 2
2 相似条件及要求
综述:螺旋桨在敞水中运转时,如桨 轴沉没较深,则其水动力性能只与进速系 数J和雷诺数Re有关。 由进速系数相等的条件可得
V Am V AS n m Dm n s Ds V Am nm 1 V AS ns
15
2 相似条件及要求
由雷诺数相等的条件可得
21
2 相似条件及要求
进速系数相等
VAm VAS nm Dm ns Ds
22
03
PART THREE
试验设备
23
3.1 敞水动力仪(H29-1)
敞水试验的专用设备
它包括自航动力仪、光栅编码器(测速发电 机)、驱动电机及传动机构 敞水动仪功能是测量安装在轴上的桨模的 。 转速、推力和扭矩
24
12
2 相似条件及要求
T f 1 ( D, n, V A , , , g )
2 2 2 V nD n D T n 2 D 4 f 1 ( A , , ) nD g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育学院
《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有,答,案,请。

找,Q: 80 00 0 3091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学号:
学生:
完成日期: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原理:
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2.分别说出实验中安装激流丝和称重工作的作用。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4.简述傅汝德假定的内容,并写出傅汝德换算关系式。

四、实验内容:
(一)填写实验主要设备表(表格可以追加)
(二)实验步骤:
五、问题与思考:
1.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实船摩擦阻力计算中,粗糙度补贴系数是根据什么选取的?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原理:
1.什么叫螺旋桨敞水实验?螺旋桨敞水实验可以在哪里进行?
2.简述螺旋桨模型敞水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

3.写出螺旋桨进速系数的公式,及公式中各符号代表的含义。

4.简述螺旋桨敞水性征曲线的概念及其意义。

四、实验内容:
(一)填写实验主要设备表
(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处理:
螺旋桨敞水试验中,测得推力T=62.2N,扭矩Q=24.4N·m,水的密度ρ=1.03
10
⨯kg/3m,螺旋桨的转速n=14r/s, 螺旋桨直径D=0.202m,拖车速度
V=2.08m/s。

试求出推力系数、扭矩系数、敞水效率、进速系数。

a
实验报告三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原理:
1.简述耐波性主要研究的内容,并描述什么样的船耐波性比较好?
2.简述船舶摇荡实验的相似准则。

3.简述船舶的十二种运动形式的名称,并指出哪些属于往复运动。

4.对造波机造的波浪的要求都有哪些?
四、实验内容:
(一)填写实验主要设备表
(二)实验步骤:
五、问题与思考:
1.船模惯性矩计算中,纵向惯性半径和横向惯性半径怎么选取?2.为什么要进行船模惯性调整?
实验报告四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原理:
1.简述船模自航实验的相似定律。

2.船模自航方法都有哪些?简述其中一种方法。

3.简述推进效率的各种成分。

4.简述自航实验中的推力减额的概念。

四、实验内容:
(一)填写实验主要设备表
(二)实验步骤:
五、问题与思考:
1.船体对螺旋桨有哪些影响?2.螺旋桨对船体有哪些影响?
虚拟试验数据
打开课件—实践环节—虚拟试验,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然后任选一个虚拟试验,在完成虚拟试验后纪录虚拟试验数据,注意,每个人的参数肯定是不同的。

字体大小宋体小四。

(本段在完成自己内容后删除。


学习心得
为区分实验报告是否独立完成,请写些自己对该实验课程的想法或者学习心得。

字体大小宋体小四。

(本段在完成自己内容后删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