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

合集下载

猕猴桃年度总结(3篇)

猕猴桃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猕猴桃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佳的水果,近年来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总结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现将2021年度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二、产业发展现状1.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1年,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1400万亩,较上年增长10%。

其中,陕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

2. 产量稳步增长2021年,我国猕猴桃产量达到200万吨,较上年增长8%。

其中,陕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

3. 品种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猕猴桃品种不断优化,优质品种占比逐年提高。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猕猴桃品种主要有红心、黄心、绿心等,口感、营养价值各有特点。

4.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猕猴桃市场需求旺盛。

据统计,2021年猕猴桃销售额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15%。

其中,线上销售额占比逐年提高。

三、产业发展亮点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我国猕猴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产量、销售额均创历史新高。

这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旺盛以及果农种植技术的提高。

2.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近年来,我国猕猴桃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2021年,我国猕猴桃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各地纷纷举办猕猴桃节、采摘节等活动,提升猕猴桃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企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

4. 深加工产业发展迅速随着猕猴桃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加工产业也逐步兴起。

目前,猕猴桃果汁、果酒、果干等产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为果农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品种结构不合理我国猕猴桃品种结构不合理,部分品种产量低、品质差,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

2. 产业集中度不高我国猕猴桃产业集中度不高,主产区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不利于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村猕猴桃产业调研

村猕猴桃产业调研

村猕猴桃产业调研一、*村猕猴桃产业发展过程*村位于镇北部,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层深厚肥沃、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是猕猴桃的优生区。

*年以前全村无集体产业,大多都依靠农户零散发展短期产业,全村没有长效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几乎没有。

*年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村委会组织部分党员、大户到周至、眉县进行学习,最终敲定发展猕猴桃。

回村之后能人大户便开始发展,*年全年发展*亩,*年又动员发展*亩,*年依托“三个一”产业资金成立*村猕猴桃合作社共发展*余亩,目前,全村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亩,其中合作社占比*%;,农民户均猕猴桃*亩,*年实现猕猴桃初挂果,产量达*万余斤,市值*万元。

二、猕猴桃产业经验一是以合作社为载体,充分发挥支部引领作用。

全村*%猕猴桃在合作社的管理之下,均采用统一用工,统一除草、打药、统一管理,充分保证猕猴桃的品质。

另外镇*个村中*个村均发展猕猴桃并成立联合社,更加保障了猕猴桃的包装及销售。

二是土地集中流转。

村委会牵头对合作社所需土地进行集中流转,采用一次性流转*年并支付到位的方式完成合作社对土地的需求,统一流转的方式使扯皮之事大为减少。

三是规范园区建设。

严格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市场化”的“四化五统一”要求,落实专人对园区建设进行管理,从租地期开始就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推进,建园期间充分做好技术管控,强化技术支撑,确保成园,建园后安排村监委会主任主要负责猕猴桃产业园的管理及管护工作,另外组织多次培训会大力推进猕猴桃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加强对自行种植农户的技术培训,提升全村猕猴桃种植技术水平,增强了园区应对风险能力。

四是政府资金扶持。

*年以来,每年全镇各级奖补资金达到*万元,有效推进了全村猕猴桃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虽然全村猕猴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规模化种植仍属起步阶段,也同样面临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产业投资大,从产业园建设到挂果产生效益,一般需*年左右时间,每亩需投资*万多元。

2023年猕猴桃种植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猕猴桃种植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猕猴桃种植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本文对猕猴桃种植行业进行市场调研,从市场规模、供需情况、行业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市场规模猕猴桃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水果,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在国内外市场受到广泛欢迎。

然而由于其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较为苛刻,目前猕猴桃市场供应量较为有限,价格也较高。

据调研统计,当前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约为18万亩左右,年产量约为10万吨左右,其中以四川、贵州、云南、山东、陕西等地的种植业最为发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猕猴桃总产量增长了3.2%,达到101.14万吨。

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测,未来五年我国猕猴桃产量预计将继续增加,达到150万吨左右,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对猕猴桃种植行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机遇。

二、供需情况猕猴桃由于生长环境较为特殊,种植技术也较为高级,导致市场供应仍然较为有限。

尤其是市场上优质品种的猕猴桃数量更为稀少。

而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猕猴桃的需求量仍然在增长,特别是在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当下,猕猴桃的消费需求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因此,供需矛盾将会愈加明显,猕猴桃生产商和销售商需要更好地为市场需求服务,加强市场营销,提高产品质量,持续推动猕猴桃行业健康发展。

三、行业发展趋势1. 品种升级目前猕猴桃品种比较单一,主要分为金丝猴和绿心猕猴桃等。

而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口感、外形、成分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猕猴桃品种升级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 种植技术改进猕猴桃生长环境要求苛刻,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而目前部分种植户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种植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将是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推广优质品种,增加产量和产品品质,提高品牌知名度,让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更加美味和健康的猕猴桃。

3. 市场营销创新当前市场上猕猴桃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对于品牌和质量的认可度也较低。

因此,未来行业发展中,市场营销创新将是关键。

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

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

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wtt为大家整理的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1都江堰猕猴桃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11.5万亩,挂果面积6万亩,年产量2.3万吨。

按当前市场价,产值超过1.5亿元。

20xx年以来,我市猕猴桃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20xx年我市被评为“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市”并顺利通过国标委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目前我市猕猴桃已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猕猴桃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为此,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国际和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认真分析我市猕猴桃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一)国际、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及市场分析目前全球猕猴桃种植总面积200万亩,我国占到100万亩,全球猕猴桃产量约150万吨/年,我国产量约80万吨/年。

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河南。

种植面积最大的为陕西省,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发展历史较久,但产业化程度较低,多为分散式生产经营,至今未形成强势品牌。

单从面积看,陕西已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全国的60%。

从产量看,陕西省猕猴桃产量占到全球三分之一。

四川猕猴桃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主要集中在成都、广元、雅安等地。

从品质而论,以成都地区都江堰猕猴桃为最佳。

在猕猴桃行业中有“南有新西兰,北有都江堰”之说。

目前,国际猕猴桃市场总需求量以每年10%的比例递增,全球猕猴桃总产量却增幅不大,同时,由于猕猴桃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昂的劳动力价格也给西方主要猕猴桃生产国带来了压力。

随着我国猕猴桃品质的提高和国际知名度的上升,我国将会成为更大的猕猴桃产销国。

猕猴桃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精品

猕猴桃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精品

猕猴桃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精品猕猴桃,又称奇异果,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和纤维素的水果,一直备受消费者喜爱。

而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猕猴桃的市场前景也愈发看好。

本文将对猕猴桃市场和产业进行调查分析,展示猕猴桃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猕猴桃市场现状(一)消费者需求日益增加当前,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膳食营养搭配和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此背景下,猕猴桃成为了消费者备受关注的健康果品之一。

一些调查显示,猕猴桃的消费者主要是年轻人和家庭中的女性,他们认为猕猴桃口感好,口感清新,能很好的补充维生素C,是一种既美味又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水果。

(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猕猴桃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调查,全球猕猴桃的产量约为200万吨,占全球水果总产量的0.1%。

其中,中国是全球猕猴桃的主产国家,其产量占全球猕猴桃的70%以上。

而在国内,猕猴桃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湖南、江西和贵州等省份。

(三)品种不断丰富另外,猕猴桃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

除了传统的黄毛奇异果外,还有一些新品种的猕猴桃,如红心猕猴桃、绿玉猕猴桃、金丝猕猴桃等等。

新品种的猕猴桃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更能以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满足视觉需求,为猕猴桃品类的推广和销售开拓了更多的渠道。

(一)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当前,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猕猴桃种植、收购、加工、包装到销售等各个环节,整个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

其中,猕猴桃核心产区已经形成了一些集团化的种植、加工、销售企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品质和安全性得到关注与此同时,猕猴桃产业也在不断注重品质和安全性的提高。

为了保证猕猴桃的品质,种植户在种植、采摘、加工等过程中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

同时,加工企业也对猕猴桃进行筛选、分级、去籽、包装,保证了猕猴桃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猕猴桃未来发展趋势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猕猴桃的市场需求将会逐渐增加。

村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20221103)01

村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20221103)01

村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20221103)01村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20221103)01一、调研背景村猕猴桃是一种优质水果,具有浓郁的香甜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为了了解村猕猴桃的种植和市场情况,我们对某县的猕猴桃产业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村猕猴桃的种植现状、市场销售情况,确定该村发展村猕猴桃产业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

通过向当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村猕猴桃种植的态度、经验和意见;同时,我们还实地考察了该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了解种植的规模和条件。

三、调研结果1. 村猕猴桃的种植现状在调研的村庄中,猕猴桃种植者大多是农民,他们通过自家的土地种植猕猴桃。

种植方式主要是无公害种植,使用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农药进行管理。

猕猴桃的栽培周期为3年,种植者通常选择耐寒、耐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

2. 村猕猴桃的销售情况目前,该村的猕猴桃主要通过批发市场和农村集市进行销售。

由于猕猴桃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销售情况一直不错。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很多消费者愿意在高价位购买高质量的村猕猴桃。

3. 村猕猴桃产业的潜力该村的猕猴桃种植条件良好,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而且,该县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大,对于高品质的猕猴桃有较高的消费潜力。

因此,该村发展猕猴桃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村猕猴桃的种植体验和市场需求良好,有利于进一步发展。

2. 当地农民对于村猕猴桃种植有一定的了解和一定的栽培经验,可以适当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提高村猕猴桃的档次和品质,增加其附加值,可以进一步提高市场价格和销售额。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村猕猴桃产业的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对村猕猴桃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

2. 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提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

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我国猕猴桃资源十分丰富,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2013-2019年,猕猴桃种植规模快速增加、单产水平持续提升,但产地收购价逐年降低,种植户产业收入不断下降;猕猴桃消费方式仍以鲜食为主,人们对高端化、多元化的猕猴桃产品需求逐步增加,我国猕猴桃人均消费量超过国际平均水平;预计未来3~5年,我国猕猴桃面积增速将放缓,随着前期扩张的猕猴桃陆续进入丰产期,产量仍有提升空间;我国猕猴桃人均消费量将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随着自主研发的猕猴桃新品种在国外注册品种权并授权国外商业化种植,有望打破被新西兰垄断的国际贸易市场格局,猕猴桃出口量将会有大幅提升。

一、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猕猴桃产业先后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缓慢增长、高速发展四个阶段。

2018年,全国猕猴桃种植面积360万亩,占全球猕猴桃种植面积的72%;总产量255万吨,占全球猕猴桃产量的55%,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是意大利的6.8倍、新西兰的13.9倍。

随着科技进步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十年间我国猕猴桃单产水平提升近一倍,达到1.1吨/亩。

2019年,猕猴桃种植面积较大省份依次为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河南、湖北。

根据产业集聚度,国内猕猴桃可划分为五大优势产区:一是陕西秦岭北麓山区;二是四川大巴山南麓山区及龙门山区;三是湖南省西部和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区;四是贵州苗岭乌蒙山区;五是河南的伏牛山、桐柏山等大别山区,五大优势产区种植规模占全国猕猴桃总规模的82.3%。

江西、福建、浙江、广东等地也有零星小规模分布。

20世纪80年代,从新西兰引进的“海沃德”栽培比重占我国猕猴桃总面积的80%~90%。

随着猕猴桃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先后选育出“金魁”“红阳”“秦美”“贵长”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并成功推广,重塑了国际猕猴桃市场格局。

目前,我国猕猴桃主栽品种近20个,绿肉、红肉、黄肉猕猴桃所占比重分别为75%、11%、14%。

近年来,猕猴桃表观消费量逐年提升,由2014年的20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266万吨,位居水果表观消费量第六。

2023年猕猴桃种植加工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猕猴桃种植加工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猕猴桃种植加工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猕猴桃种植加工行业一、行业概述猕猴桃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水果,因其营养丰富、口感好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

据统计,目前全球猕猴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万公顷,其中中国的猕猴桃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同时,在国内市场中,猕猴桃种植和加工行业也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而逐渐兴起。

二、市场分析1.市场现状中国猕猴桃种植和加工行业正在蓬勃发展,目前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四川等省份。

其中,山东省生产的猕猴桃质量较好,产量最高,品种较多,因此占据了猕猴桃种植和加工市场的主导地位。

此外,猕猴桃还可以制成各种深加工产品,如果汁、果酒、果干等,这些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市场前景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猕猴桃的销售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猕猴桃深加工产品的品质也愈发出色,更多的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看到了猕猴桃行业的发展潜力,纷纷投入生产。

因此,猕猴桃行业未来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三、竞争分析虽然猕猴桃企业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但目前国内的猕猴桃市场尚未形成明显的垄断,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在细分市场中,各家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较大,尤其在产品质量、品牌效应和价格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四、消费者需求国内猕猴桃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他们更注重健康,更愿意选择口感优良、品质上乘、安全放心的猕猴桃产品。

同时,他们在购买产品时也更加注重品牌信誉和知名度。

因此,在行业竞争中,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和品牌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五、发展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猕猴桃行业需要不断加强产品和加工技术的研发、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加工水平。

2.提高品牌知名度: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加强质量控制:在加工环节中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确保产品品质合格、安全放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wtt为大家整理的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1都江堰猕猴桃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11.5万亩,挂果面积6万亩,年产量2.3万吨。

按当前市场价,产值超过1.5亿元。

20xx年以来,我市猕猴桃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20xx年我市被评为“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市”并顺利通过国标委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目前我市猕猴桃已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猕猴桃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为此,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国际和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认真分析我市猕猴桃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一)国际、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及市场分析目前全球猕猴桃种植总面积200万亩,我国占到100万亩,全球猕猴桃产量约150万吨/年,我国产量约80万吨/年。

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河南。

种植面积最大的为陕西省,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发展历史较久,但产业化程度较低,多为分散式生产经营,至今未形成强势品牌。

单从面积看,陕西已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全国的60%。

从产量看,陕西省猕猴桃产量占到全球三分之一。

四川猕猴桃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主要集中在成都、广元、雅安等地。

从品质而论,以成都地区都江堰猕猴桃为最佳。

在猕猴桃行业中有“南有新西兰,北有都江堰”之说。

目前,国际猕猴桃市场总需求量以每年10%的比例递增,全球猕猴桃总产量却增幅不大,同时,由于猕猴桃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昂的劳动力价格也给西方主要猕猴桃生产国带来了压力。

随着我国猕猴桃品质的提高和国际知名度的上升,我国将会成为更大的猕猴桃产销国。

目前,全球猕猴桃产量约150万吨/年,国际进出口贸易交易量约为50万吨/年。

未来3-5年,全球猕猴桃产量将达200多万吨,中国猕猴桃产量将接近100万吨。

猕猴桃主产区除中国外,还有新西兰、智利、意大利等国家,从品种上分析,新兴的黄肉品种以新西兰的黄金奇异果(Hort16A)和意大利的金桃为主,但目前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比较小,没有形成竞争优势。

当前海沃德还是主流品种,但价格出现下滑趋势。

而红肉品种已成为市场的新亮点,在国外超市推出的都江堰红阳猕猴桃深受消费者欢迎,价格也高于黄肉品种。

猕猴桃主要消费市场欧美等地区,因近年生产成本上升较快,意大利、新西兰等猕猴桃主产国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已开始逐年减少,欧美市场缺口越来越大。

据意大利猕猴桃协会的相关市场分析报告表明,目前猕猴桃国际市场的理想市场容量为15万吨/月。

有关专家预测,如猕猴桃能平民化,价格降到普通水果的2倍,其市场容量将可扩大2倍;价格降到普通水果水平,其市场容量将可扩大10倍。

南半球的新西兰猕猴桃上市时间为5-11月,我国猕猴桃上市在9月-次年5月,与主要供应地猕猴桃上市时间互补,同时我国猕猴桃具有生产成本低、品种好、品质高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二)全省情况及周边市县发展情况⒈主要栽培区域。

猕猴桃是四川的优势特色产业。

在30余年发展历程中,已基本形成了以苍溪县、都江堰市、什邡市、彭州市、蒲江县、邛崃市、大邑县等地为中心,以安县、北川县、雅安市、汶川县等地为辐射区的猕猴桃产业带,20xx年栽培面积已达1.94万公顷,年产鲜果11.8万余吨,产值近10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⒉品种与结构。

四川在80年代初进行猕猴桃经济栽培时只有海沃德一个品种,这种现状维持了近20年,后来随着我国自主培育的猕猴桃品种不断出现以及新西兰新品种的引入,先后发展了红阳、川猕系列、金魁、庐山香、米良1号、秦美、华美、武植系列、华光系列、绿魁、金艳等品种。

但这些品种中,目前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为红阳猕猴桃,占全省栽培面积的60%以上,海沃德由于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突出优点,仍为四川省主栽品种之一,占总面积的30%,剩余只有10%左右为其他品种。

⒊成熟期、产量及效益。

红阳为早熟品种,在四川各产区栽培,成熟期主要集中于8月下旬-9月上旬,由于平均单果重较小,盛产期株产只有15-20千克,亩产1-1.5吨,但其市场价格较高,近年来优质果平均价格均在16元/千克以上,亩产值近2万元。

海沃德为中熟品种,成熟期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平均单果重145克,亩产1.5-2吨,按单价5元/千克计算,亩产值0.8万元左右。

⒋采后处理与市场销售。

自20xx年以来,四川省先后引进、成立了20余个猕猴桃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在成都市、苍溪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什邡市等地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10余个,这些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在市场宣传、果品采后处理、市场销售等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川生产的猕猴桃在各级政府支持与各企业推介下,40%左右的果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国内大中城市,10%左右出口至日本、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剩余的50%以川内的成都、德阳、绵阳等大中城市及甘、阿、凉地区销售为主。

(三)我市猕猴桃产业情况⒈基地发展情况。

目前我市已形成了虹口乡、向峨乡、青城山镇、紫坪铺镇、中兴镇、胥家镇、玉堂镇、蒲阳镇、龙池镇、大观镇等十个重点发展乡镇为核心猕猴桃种植基地约11.5万亩。

种植品种海沃德和红阳,其中海沃德猕猴桃7.1万亩,主要分布在虹口、向峨、紫坪铺、中兴、龙池、玉堂等中、高山地区;红阳猕猴桃4.4万亩,主要分布在胥家、蒲阳、青城山等平坝和浅丘区。

从种植和经营规模上看农户散种面达9万多亩,占总面积80%以上,专业种植生产企业约2万亩,不足我市猕猴桃种植面积的20%。

20xx年全市挂果面积6万亩,年产量2.3万吨,其中海沃德1.8万吨、红阳0.5万吨,在地产值超过1.5亿元,销售收入在2.5亿元左右。

⒉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基本情况。

截止20xx年我市共培育和引进了都江堰市金色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伊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聚爱公司、成都青牛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10家专业猕猴桃生产和销售企业。

发展猕猴桃专合组织12家。

全市已建成猕猴桃气调保鲜库万余吨。

金色阳光农业、伊顿农业、禹王生态实业3家企业近万亩基地获得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和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备案基地认证;伊顿农业300亩基地获得了欧盟有机认证。

⒊品牌的创建情况。

都江堰猕猴桃20xx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成功入选“奥运推荐果品”,先后获得“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北京国际林业博览会金奖”、“20xx成都市民最喜爱的成都味道品牌”、在成都市首届猕猴桃果品鉴评会上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和三等奖3个。

20xx年都江堰猕猴桃被评为“十大市民最喜爱的成都品牌”,都江堰市被评为“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市”,都江堰猕猴桃基地顺利通过国标委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都江堰猕猴桃已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沃德猕猴桃生产出口基地。

猕猴桃产业已成为我市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⒋发展前景及产量预测。

到20xx年全市将建成12万亩的猕猴桃生产基地,标准化基地达10万亩、其中基地认证面积达5万亩。

优质商品果率达90%以上,年产优质商品果3.5万吨,产值2亿元,出口8000吨以上,气调保鲜库容量达到3万吨,培育引进一家实力较为雄厚的深加工企业。

到20xx年,标准化基地达12万亩,其中基地认证面积达7万亩。

年产优质猕猴桃达到10万吨,亩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气调保鲜库容量达5万吨,建成一套完善的猕猴桃深加工生产线。

二、我市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果品品质和产量难以保障由于我市猕猴桃种植主体为农户分散种植,占猕猴桃种植量的80%以上,在品种选择、建园选址、土壤改造等方面,缺乏技术指导,造成部分坝区果园夏秋季涝害严重,红阳品种叶斑病普遍发生,提早落叶现象突出;坡地果园早春季节性干旱严重,海拔一千米区域的红阳猕猴桃溃疡病、冻害等普遍发生,部分园区出现投产迟、植株长势弱、产量底、品质差等问题。

加之,在日常管理中由于技术传导和标准执行方面存在差异性,造成全市总的投产面积较少,单产低,优质果率不高。

全市现有猕猴桃11.5万亩,挂果面积仅6万余亩,年产仅2.3万吨,平均亩产还不到500公斤。

优质果率仅85%,残次果年约3000吨左右,极大地影响了我市猕猴桃产业的效益。

(二)服务体系不完善,组织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尽管我市有专业猕猴桃企业十家,专业合作社十二家,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农户”的组织形式,但由于我市猕猴桃普遍是散户经营模式,加上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使我市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难以真正落实,品质参差不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生产缺乏严密的组织,各自为政。

面对大市场,企业和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猕猴桃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能力还不强。

(三)产业链条连接松散,果品商品化处理能力较差在猕猴桃产业迅速发展同时,首先,由于配套资金不足,有的企业或种植户缺乏配套的贮藏保鲜库以及果品商品化处理车间,这在未来几年必将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次,现阶段我市每年约有3000吨残次果,这些残次果在目前市场相对较好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进入鲜销市场,以满足中低层消费,只有极少数进入深加工生产。

但随着猕猴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各地园区大量投产后,猕猴桃的.深加工水平必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三,在果品处理环节上,多数采取简单的人工分级、包装,低温贮运设施少,保鲜技术还不高,鲜果供应期较短,有个别企业为了延长保鲜期,在保鲜库中喷洒药物,虽然延长了保鲜期,但却极大的损坏了猕猴桃品质。

(四)产销市场混乱,需进一步规范一是近两年由于猕猴桃鲜销市场走俏,部分果农注重短期利益,尽早占有市场,早采现象屡禁不止,极大的降低了果实品质;二是部分果农在生产过程中为追求产量,滥用膨大素,导致畸形果增加、肉质粗糙、降低果实耐贮性;三是由于我市猕猴桃鲜果销售主要采取果农自销、客商贩运、企业收购等方式,部分农户通过专合组织统一销售,但在果实成熟季节,有的营销商也无视合同和订单的存在,行情好时哄抬收购价格、哄抢原料,行情差时压级压价或不予收购。

当然也会出现企业与专合组织难以从农户那里收购到优质果品的情况,没有建立完善的营销机制和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极不利于形成品牌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品牌宣传和保护工作还较薄弱品牌保护没有成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