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解析
2011北约华约自主招生联考笔试试题

2011北约华约自主招生联考笔试试题2011北约华约自主招生联考笔试试题华约试题英语:考题回放:第一项,完型填空,20个空,每空1.5分,共30分;第二项,文章填空,从一篇文章中抽出五个短句,要求考生将抽出的短句填在合适的位置上,每空3分;第三项,将一篇英语短文翻译并概括为200字左右的中文,20分;第四项,翻译,将五个与教育相关的中文句子翻译为英文;第五项,作文,以第四项翻译的内容为背景,请考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阅读和写作》阅读部分(50分)一、现代文阅读:杨福家的《哥本哈根精神》二、现代文阅读:老舍的《五九》三、古代诗文阅读1.辛弃疾《清平乐校检山园,书所见》2.《南齐书良政》断句3.翻译《论语泰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4.写作部分(50分)你对忧患意识是怎样认识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想和认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编造虚假事实论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科:考题回忆版:1、根据材料论述法国农民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间的关系。
2、北极冰川融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1分)北极冰川融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0分)。
3、论述题(10分),给定三段材料,大致内容为:网络在线阅读的弊端在于内容冗杂,使阅读的有效性降低。
它的浏览方式使得读者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网络在线阅读方式的出现所引发的争议在打印机打印取代传统手写等过程中同样有过。
请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利用网络在线阅读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多做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实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胡锦涛材料二某地政府官员以破坏了政府办公楼的“风水”为由要强行拆除一座楼房,遭到抵制后说出了“跟政府作对就是恶”的话,在网络上被称为“最雷人官话”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具体行为并非总是与民众的意愿一致,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冲突。
从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来看,为什么不能说“跟政府作对就是恶”?理科:物理70分,化学30分。
2011华约试题

2011年清华等高校联合自主招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根据玻尔原子理论,当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 ( B )A .氢原子所处的能级下降B .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C .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减小D .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加2.如图所示,AB 杆以恒定角速度ω绕A 点转动,并带动套在水平杆OC 上小环M 运动.运动开始时,AB 杆在竖直位置,则运动中小环M 的加速度将(A ) A .逐渐增大 B .先减小后增大 C .先增加后减小D .逐渐减小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单色光源S 从图所示的中轴位置沿垂直SO 的方向向上移动一段微小的距离,则中心干涉条纹向何方向移动?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如何变化? ( C )A .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不变中心干涉明条纹向上移动B .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变大中心干涉明条纹向下移动C .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不变中心干涉明条纹向下移动D.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变小中心干涉明条纹向上移动上移动4.一质点沿直线做简谐运动,相继通过距离为16cm 的两点A和B ,历时ls ,并且在A 、B两点处具有相同的速率;再经过ls ,质点第二次通过B 点,该质点运动的周期和振幅分别为( D)A .3s ,83cmB .3s ,82cmC .4 s ,83cmD .4s ,82cm5.水流以与水平方向成角度θ的速度冲入到水平放置的水槽中,则从左面流出水量的和从右面流出的水量的比值可能为 (D )A .l 十2sin 2θB .l 十2cos 2θC .l+2tan 2θD .l 十2cot 2θ6.如图所示,带电质点P 1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上距P 1一定距离处有另一个带电质点P 2,P 2在桌面上运动,某一时刻质点P 2的速度沿垂直于P 1P 2的连线方向,则 ( ACD) A .若P 1、P 2为同种电荷,以后P 2一定做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B .若P 1、P 2为同种电荷,以后P 2一定做加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2 PC .若P 1、P 2为异种电荷,以后P 2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可能都不变D .若P 1、P 2为异种电荷,以后P 2可能做加速度、速度都变小的曲线运动7.空间某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上下边界水平,方向向和竖直平面(纸面)垂直,两个由完全相同的导线制成的刚性线框a 和b ,其形状分别是周长为4l 的正方形和周长为6l 的矩形,线框a 和b 在竖直平面内从图示位置开始自由下落,若从开始下落到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对两线框的冲量分别为I a 、I b ,则I a ∶I b为 ( A ) A .3:8 B .1:2 C .1:1 D .3:2二、实验题(共12分,根据题目要求作答)11.当压强不变且温度变化量T 不太大时,液体或固体在某一温度下的体膨胀系数α可以表示为T V V ∆∆=α,式中为该温度时的体积,△V 为体积的变化量.一般来说,在常温下液体的体膨胀系数分别在10-3/K 量级和10-6~10-5/K 量级.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控温箱中圆筒形玻璃控温箱容器内液体的体膨胀系数,实验步骤如下:①拿掉浮标,将液体的温度调为接近室温的某一温度T 0,测量液柱的高度化h .②放入浮标,保持压强不变,将液体的温度升高一个不太大的量△T ,用精密的位置传感器确定指针高度的变化量△h .③利用步骤①和②中测得的数据,计算液体在T 0时的体膨胀系数α.回答下列问题:(1)不考虑温度变化导致的液体密度变化,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α的表达式;(2)步骤②在温度升高过程中,液体密度变化会对用上面的表达式计算出的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3)当所用的浮标为直立圆柱体时,某同学对如何减少这一影响提出以下条几建议,其中有效的是 .(填大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选用轻质材料制成的浮标B .选用底面积较大的浮标C .选用高度较小的浮标D .尽量增大液柱的高度hE .尽量选用底面积大的玻璃容器解析 (1)不考虑温度变化导致的液体密度变化,由于液体质量不变,则液体的体积V 不变.设圆筒形玻璃容器内液体的底面积为S ,则Th h T Sh h S T V V ∆∆=∆∆=∆∆=α (2) α会偏大.因为温度升高,导致液体体积变大,故液体密度ρ液会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定× × × × × × B a b l 2l律可得ρ液V 排g=ρ物V 物g ,则V 物变大,即浮标进入液体的深度会更深,测得的△h 会偏大,α会偏大.(3)由ρ液V 排g=mg 可知,浮标质量越小,对V 物的影响就越小,即对△h 的影响减少,故A 选项正确.从ρ液V 排g=ρ物V 物g 可知,浮标底面积的大小及浮标的高度都不影响V 物,即△h 不变,则B 、C 选项错误;增大液柱的高度h 、选用底面积较大的玻璃容器,浮标进入液体的深度变化对液柱高度的变化量△h 影响减小,则D 、E 选项正确三、推理、论证题(共3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推理过程)14.我们知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比分子间的距离要小很多,因而,在理想气体模型中通常会忽略分子的大小.己知液氮的密度ρ=810kg/m 3,氮气的摩尔质量M mol =28×10-3kg/mol .假设液氮可看作是由立方体分子堆积而成的,根据所给数据对标准状态下的氮气做出估算,说明上述结论的合理性.解析 1个氮分子自身的体积为3293232mol 0m 108.5m 1002.68101028--⨯=⨯⨯⨯==A N M V ρ 1个氮分子的边长为m 104m 108.51032930--⨯≈⨯==V l1个氮气分子占据的体积为 AN V V m ol =氮气分子间的距离为 m 193m 1002.6104.22932333mol 3--⨯≈⨯⨯===A N V V d 比较可知,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比分子间的距离要小很多,因此可以忽略分子的大小.四、计算题(共2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不能得分)15.(12分)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均光滑,质量分别为m A =m ,m B =3m 的A 、B 两物体如图所示放置,其中物体A 紧靠墙壁,A 、B 之间由质量不计的轻弹簧相连,现对物体B 缓慢施加一个向左的力,该力做功为W ,使A 、B 之间轻弹簧被压缩且保持系统静止,然后突然撤去向左的推力解除压缩,求: (1)从撤去外到物块A 开始运动,墙对A 冲量多大?(2)A 、B 都运动后,A 、B 两物体的最小速度各为多少?解析 (1)压缩弹簧时,外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撤去外力后,物体B 在弹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设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B 的速度为v B0.,则有 20321B mv W ⋅= 得 mW v B 320= 此过程中墙壁对A 的冲量大小等于弹簧对A 的冲量大小,也等于弹簧对B 的冲量大小,则有mW mv I B 630==(2)当弹簧恢复原长后,A 离开墙壁开始运动,因开始时B 的速度比A 的速度大,弹簧伸长,A 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B 做减速运动,弹簧伸长量增大,当A 、B 速度相等时弹簧伸长到最长,之后A 的速度比B 的速度大,弹簧的形变量减小,过程中A 仍做加速运动,B 仍做减速运动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体A 的速度为最大,B 的速度最小,此时A 的速度比B 的速度大,弹簧开始压缩,A 做减速运动,B 做加速运动,当弹簧再次恢复到原长时A 的速度最小,B 的速度为最大.设弹簧恢复到原长时A 的速度为为v A ,B 的速度为v B ,在此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则有3mv B0=mv A +3mv B222032121321B A B mv mv mv ⋅+=⋅ 联立解得v A1=0, v B1=v B00223B A v v =,0221B B v v = 所以,物体A 的最小速度为0,B 的最小速度为m W v v B B 62102==. 16.(14分)在xOy 平面内,x >0,y >0的空间区域内存在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100V/m ;x >0,y <3m 的区域内存在垂直于xOy 平面的磁场.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电量为q =2×10-7C ,质量为m =1×10-6 k g ,从坐标原点O 以一定的初动能射出,经过点P (4,3)时,其动能变为初动能的0.2倍,速度方向平行于y 轴正方向.最后,粒子从y 轴上点M (0,5)射出电场,此时动能变为过O 点时初动能的0.52倍.粒子重力不计.(1)写出在线段OP 上与M 点等电势点Q 的坐标;(2)求粒子由P 点运动到M 点所需的时间.解析 (1)设粒子在O 点时的动能为E k0,则在M 点的动能为0.52E k0,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粒子从O 点到P 点和从P 点到M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分别为―0.8 E k0、―0.48 E k0,O 、P 及O 、M 间的电势差分别为q E U k OP 08.0=、q E U k OM 048.0= 点及M 点的电势差分别为 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知OP 的长度为5m ,沿OP 方向电势均匀降落,电势每米下降qE k 016.0,则OQ =3m . 设OP 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sin α=3/5,cos α=4/5,Q 点的坐标为x Q =OQ cos α=3×0.8m=2.4my Q =OQ sin α=3×0.6m=1.8m(2)M 、Q 是等势点,MQ 是电场的一条等势线,等势线与电场垂直,可知电场方向沿OP 方向.电场强度的x 分量为E x =E cos α=100×0.8V/m=80 V/m粒子由P 点运动到M 点,在x 方向上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221t mqE x x P = s 22s 8010241012276=⨯⨯⨯⨯⨯==--x P qE mx t。
03自主招生物理讲义:静力学拓展【讲师版】

自主招生物理静力学拓展知识定位静力学作为高中物理的重要基础,在自主招生的考试中也是常客,除了基础的物体的平衡以及受力分析技巧的考察外,摩擦角等技巧也是经常出现在自主招生考试中。
总体而言,静力学考点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的难度(除了华约的计算题,以及早年清华大学外)相对比较容易。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摩擦角➢ 知识点二: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例题精讲【试题来源】2011年卓越自主招生【题目】1、明理同学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力量较大,最多能提起m=50kg 的物体。
一重物放置在倾角θ=15°的粗糙斜坡上,重物与斜坡间的摩擦因数为μ=33≈0.58。
试求该同学向上拉动的重物质量M 的最大值? 【答案】70.7kg 【解析】设该同学拉动重物的力F 的方向与斜面成角度φ,根据力的平衡,在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上有F N +F sin φ-Mg cos θ=0 ①式中F N 是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其大小等于重物对斜面的正压力。
沿斜面的方向上有F cos φ-μF N - Mg sin θ=Ma ②根据题意,重物刚能被拉动,加速度a 近似为零,由牛顿运动定律F cos φ-μF N - Mg sin θ=0 ③联立①③式得 θθμϕμϕsin cos sin cos ++⋅=g F M ④ 令Ω=tan μ⑤ 联立④⑤式得)sin()cos(Ω+-Ω⋅=θϕg F M ⑥ 要使质量最大,分子须取最大值,即1)cos(=-Ωϕ,ϕ=Ω⑦ 此时能拉动的重物的质量的最大值为 )sin(1Ω+⋅=θg F M max ⑧ 由题给数据,知33tan =Ω,︒=Ω30⑨ 于是该同学能拉动的重物质量不超过M max ,有 kg 7.702)1530sin(1≈=︒+︒⋅=<m g mg M M max ⑩ 评分参考:①②式各3分,得到⑦式5分,得到⑩式4分。
【知识点】静力学拓展 【难度系数】4【试题来源】2011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题目】2、如图所示,竖直杆AB 在细绳AC 的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高校自主招生试题物理精选分类解析 专题11 热学 含解析

一.选择题1.(2013北约自主招生)在一个绝热的竖直气缸里面放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绝热的活塞原来是固定的。
现拆去销钉(图中未画出),气体因膨胀把活塞及重物举高后如图所示。
则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 A.压强不变,温度升高B.压强不变,温度降低C.压强减小,温度升高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参考答案】:D【点评】此题考查绝热膨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的运用。
2.(2012北约自主招生真题)相同材料制成的一个圆环A 和一个圆盘B,厚度相同,且两者起始温度和质量也相同,把它们都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现给它们相同的热量,假设它们不与任何其他物体进行热交换,则升温后的圆环A 的温度t A与圆盘B的温度t B的大小关系是()A.t A>t B B.t A<t BC.t A=t B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现给它们相同的热量,升温后二者都体积增大(膨胀),由于圆环A重心升高比圆盘B大,重力势能增加A比B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升温后的圆环A 的温度t A小于圆盘B的温度t B,选项B 正确。
【点评】此题以圆环和圆盘切入,意在考查散热与形状的关系。
3.(2012年华约自主招生)如图所示,绝热容器的气体被绝热光滑密封活塞分为两部分A、B,已知初始状态下A、B 两部分体积、压强、温度均相等,A 中有一电热丝对A 部分气体加热一段时间,稳定后( )A .A 气体压强增加,体积增大,温度不变B .B 气体的温度升高,B 中分子运动加剧C .B 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D .A 气体的内能变化量等于 B 气体的内能变化量 【参考答案】:BC【点评】此题以绝热容器内的气体切入,意在考查热学相关知识。
4.(2012卓越自主招生)在两端开口竖直放置的U 形管内,两段水银封闭着长度为L 的空气柱,a 、b 两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现保持温度不变,则 A .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变大 B .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不变 C .若再向右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变大 D .若两管同时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变大 【参考答案】:BCD【名师解析】: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由于右管空气柱上端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水银稳定后h 不变,选项B 正确A 错误。
自主招生物理电学

第一节 静电平衡和电容器例1(3预赛)图中为一具有金属罩壳的金箔验电器。
A 为金属小球,B 为金属杆,C 为金箔,D 为金属罩壳。
验电器放在绝缘板S 上,现将一定量的正电荷移至小球A 上,于是两金箔将怎样?然后用一具有绝缘柄的金属叉将小球A 与金属罩壳D 相连,则两金箔将怎样?最后移去金属叉,再用手指触及小球A ,此时二金箔又将怎样?(2)(12南大强化)原来不带电的导体小球与带电量Q 的导体大球接触,分开之后,小球获得电量q 。
今让小球与大球反复接触,在每次分开后,都给大球补充电荷,使其带电量恢复到原来的值Q 。
求小球可能获得的最大电量。
练习1(12卓越)对于一个绝缘导体屏蔽空腔内部的电场和电势可作如下判断( )A 场强不受腔外电荷的影响,但电势要受腔外电荷影响B 电势不受腔外电荷的影响,但场强要受腔外电荷影响C 场强和电势都不受腔外电荷的影响D 场强和电势都要受腔外电荷的影响绘准确的是( )。
练习14(12华约)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板状电容器不是平行放置的,下列图象中的电场线描A.B .C .D .练习2(12华约)无限大带电薄平板上方的场强E 为定值,它的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是成正比的?σ为电荷面密度,k 为常数。
( )A .σkB .σ/kC .2σk D .k /σ练习10(12复旦)金属球壳内有一静止正电荷q , 球壳内、外面感应电荷分布应该是( )。
A .B .C .D .练习3(12复旦)A 为一个大金属球,其上带有正电荷Q ,a 为小金属球,其上带负电荷q ,A 静止,a 球运动,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接近或远离A 时,A 上的电荷密度不发生变化B .A 球外的电场均可严格按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的电场计算 C .a 在离A不远处绕A 球心转动时,A 上的电荷密度不变 D .a 离A 很远时,A 上的电荷密度近似为均匀分布例2(13南大强化)半径为 R 的不导电半球薄壳 , 均匀带电 , 倒扣在xoy 平面上 , O 为球心 ,ABCD 为球壳边缘 ,AOC 为直径 . 有一电量为 q 的点电荷位于 OC 上的 E 点 ,OE=d 。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样题分析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样题分析阅读写作语文教师刘学艳英语教师郭静中文部分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三大题。
现代文《十二点的列车》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能力,与巴尔扎克、契诃夫等人的风格类似,让学生能够把课内所学的知识迁移到这篇文章中来,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又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和经典性。
古文部分考查断句和翻译句子,均为课外内容,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古文理解力。
写作部分以传统方式考查了一段新型材料,文体是高中学生非常熟悉的给材料议论文,材料兼顾中英文理解。
本次试卷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对高中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英文部分阅读部分的设计,属于根据文章内容选出恰当句子使文章内容完整的新题型。
此类题型考查的灵活度更高,更高层次地考查了考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作文部分的设计,使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学科结合,既考查了学生对于语文作文的理解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和用英文进行思维、表达交流的能力。
■数学王红革副校长数学教师王斌突出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的考查,对中学数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如对复数、排列组合、集合等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基本概念清楚、基本公式熟练;试题不刻意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如立体几何试卷样题中未反映,但突出高中数学中的主干内容;重点考查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并不偏、难、怪;突出对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的考查。
圆锥曲线综合题的考查,除了对字母运算有较高的要求外,还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算理和思维策略的考查,试题思维含量大,要有一定的解题技巧。
■自然科学物理教师张茂谊化学教师张天颐试卷学科之间综合程度不大,基本为各学科独立试题,其中物理学科题量占三分之二。
从题型、题量以及理解、运用主干知识和对学生几大能力的要求等方面来看,与高考要求基本相同。
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的要求,与课程标准和考纲无异,但对于深层次理解知识,进而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体现出较高要求。
2011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及详细解析

华师大一附中2011年高中招生考试理科综合测试物理试题及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以相同的速度,从A点和A′点进入并通过光滑圆弧轨道和到达C点和C′点,如图所示.如果两圆弧轨道的半径相同,物体到达C点和C′点的速度分别记为v1、v2,物体在和轨道运动的时间分别记为t1、t2,则()解答:由速度公式V=可知,由于两个物体的运动路程是相同的,要比较物体的运动时间,只要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关系,就可以比较出时间的关系即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故答案为:D2.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T.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解答:A、B稳定时,A保持静止.A水平方向受到弹簧的拉力和B对A的滑动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到,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的拉力T.故A正确,B错误.C、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AB间动摩擦因数不变,A对B的压力不变,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等于T.故C错误.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板加速运动,而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等于T,与F无关.故D错误.故选A3.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在物体刚接触弹簧的时候,弹簧的弹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合力向下,小球还是向下加速,当弹簧的弹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时,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弹力大于了重力,小球开始减速,直至减为零.弹簧从压缩到最短B点到弹簧弹回原长A点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过程: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力最大,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物体加速上升,当弹簧的弹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弹力小于重力,小球开始减速.A、根据以上分析,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动能也是先变大后变小,故A错误.B、由A、C分析知B正确.C、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D、物体在B时,弹性形变最大,故物体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故D错误.故选B.4.为了连续改变反射光的方向,并多次重复这个过程,方法之一是旋转由许多反射镜组成的多面体棱镜(简称镜鼓),如图所示.当激光束从固定方向入射到镜鼓上的一块反射镜上时,由于反射镜绕竖直轴旋转,反射光就可在屏幕上扫出一条水平线.每块反射镜都将轮流扫描一次.如果要求扫描的范围θ=45°且每秒钟扫描48次,那么镜鼓的反射镜的数目和镜鼓旋转的转速分别为()角度即可求出镜面的个数;又知道每秒钟扫描的次数和镜面的个数,求出每秒转的圈数,最后转化为一分钟转的圈数即可.故选C.5.图中,电阻R1与R3相等,电阻R2与R4相等.现有一个两端电压为10V的电源,当把该电源接在A、B两个接线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7.5V,电阻R1两端电压为U1.当把该电源接在C、D两个接线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电阻R2两端电压为U2.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解答:分析电路图可知接在A、B两个接线端时,电阻R1与R3,R5串联在电路中,接在C、D两个接线端时,电阻R2与R4、R5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都测R5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可计算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和电阻之比.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6.如图为测量电阻的电路,R x为待测电阻,R的阻值已知;R’为滑动变阻器,且滑片位置固定不动;电源电压U 未知.S1、S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A为电流表,其内阻不计,测量R x的步骤为:将S2向d闭合,S1向闭合,记下电流表读数I1;再将S2向c闭合,S1向闭合,记下电流表读数I2.计算R x的数学表达式为R x=_____ .解答:①将S2向d闭合、S1向a闭合时,R X与R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 X的电流,记下电流表读数I1;②将S2向c闭合,S1向b闭合,R X与R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的电流,记下电流表读数I2.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固定不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两次实验时,R X与R并联的并联电压不变,设并联电压为U,∵I=,∴由②得,并联电压U=I2R,由①得:R X==;故答案为:a;b;.7.小明将一只铝制的水桶浸没在水深为1.3m的大水池中,然后用测力计提着满桶水缓慢离开水面.在此过程中,分别测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以及水桶上端到水面的距离(水面处记为0,水面下记为负).然后将记录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铝的密度为2.7×103k g/m3,水的密度为1.0×103k g/m3,g=10N/kg.(连接桶和测力计的绳子和受到的浮力不计)。
2011-2013华约自主招生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资料

C2011华约自主招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1. 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当某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 )A .氢原子所处的能级下降B .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C .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减小D .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大2. 如图所示,AB 杆以恒定角速度绕A 点转动,并带动套在水平杆OC 上的小环M 运动。
运动开始时,AB 杆在竖直位置,则小环M 的加速度将( ) A .逐渐增加B .先减小后增大C .先增加后减小D .逐渐减小3.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单色点光源S 从图示所示的中轴位沿垂直于SO 的方向向上移动一微小的距离,则中心干涉条纹向何动?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如何变化?( ) A .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不变,中心干涉条纹向上移动 B .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变大,中心干涉条纹向下移动 C .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不变,中心干涉条纹向下移动 D .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变小,中心干涉条纹向上移动4. 一质点沿直线做简谐振动,相继通过距离为16cm 的两点A 和B ,历时1s ,并且在A 、B 两点处具有相同的速度;再经过1s ,质点第二次通过B 点。
该质点运动的周期和振幅分别为A .3s ,B .3s ,C .4s ,D .4s ,5. 水流以和水平方向成角度α冲入到水平放置的水槽中,则从右端流出的水量与从左面流出的水量和从右面流出的水量的比值可能为( ) A .21+2sin α B .21+2cos αC .212tan α+D .212cot α+Oabp26. 如图所示,带电质点1P 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上距1P 一定距离有另一个带电质点2P ,2P 在桌面上运动,某一时刻质点2P 的速度沿垂直于1P 2P 连线的方向,则( )A .若1P 、2P 带同种电荷,以后2P 一定做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B .若1P 、2P 带同种电荷,以后2P 一定做加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C .若1P 、2P 带异种电荷,以后2P 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可能都不变D .若1P 、2P 带异种电荷,以后2P 可能做加速度、速度都变小的曲线运动7. 空间某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上下边界水平,方向与竖直平面(纸面)垂直,两个由完全相同的导线制成的刚性线框a 和b ,其形状分别为周长为4l 的正方形和周长为6l 的矩形,线框a 和b 在竖直平面内从如图7示位置开始自由下落,若从开始下落到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对两线框的冲量分别为a I 、b I ,则:a b I I 为( ) A 、3:8 B .1:2C .1:1D .3:2二、实验题:共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