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研究

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研究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各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各种环保政策和法规以遏制环境污染。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造纸国,造纸工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废纸和废水,如何实现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的研究。
废纸和造纸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填料、染料等有害物质。
这些废水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
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已经在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国外某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废纸造纸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多级处理和资源回收,成功实现了废纸造纸废水的零排放。
但是,这种技术的成本较高,国内很多企业难以承受。
国内也有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多数处于实验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
技术原理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的主要原理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回收等。
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废纸造纸废水的排放量。
通过减量化处理技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对废水中的有用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废纸造纸废水的零排放。
实验设计为了实现废纸造纸废水的零排放,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收集一定量的废纸造纸废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减量化处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将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法去除悬浮物和杂质;对沉淀后的废水进行蒸发结晶,回收其中的盐分和其他有用物质;对回收后的废水进行生物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将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多重过滤和消毒处理,确保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排放量和处理效果。
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造纸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色度等,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主要设备。
二、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具体原理如下:1. 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固体物质分离出来。
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格栅、沉淀、过滤等。
2. 化学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化学方法有混凝、氧化还原、吸附等。
3.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三、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预处理: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等大颗粒物质。
主要设备有格栅、调节池等。
2. 一级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固体物质。
主要设备有沉淀池、浮选池等。
3. 二级处理:采用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主要设备有生物反应器、污泥回流设备等。
4. 三级处理: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残留的有机物、色度等污染物。
主要设备有活性炭吸附池、臭氧氧化池等。
5. 污泥处理: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主要设备有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等。
6. 出水排放: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检测,确保其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四、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主要设备1. 格栅:用于拦截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防止设备堵塞。
2. 调节池:用于调节废水流量和水质,为后续处理提供稳定的水量。
3. 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
4. 浮选池:利用浮选剂使废水中的油脂等物质浮到水面,便于去除。
5. 生物反应器: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6. 污泥浓缩池:将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出来,提高污泥浓度。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造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处理成为一项关键的环节。
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
但这些方法处理效果不佳,造成环境污染,配合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投入。
近年来,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成为研究热点,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造纸行业废水,无需大量投资和高能耗。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有效性,并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处理效果。
三、研究内容(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原理及流程:水解酸化工艺是通过生物反应器,在厌氧条件下加入酸性物质进行水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醇类物质,再进行好氧反应器处理。
接触氧化工艺是利用化学氧化剂来处理含有有机物质的废水,产生活性氧,在水中连续氧化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两种工艺联用,利用酸化反应剂减少工艺所需氧气量,提高处理效率。
(二)实验设计:本实验将进行控制变量法,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氧化剂的种类与用量等工艺参数,评估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三)运行实验:选择废纸造纸废水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水实验。
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和环境检测仪器对处理前后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包括浊度、COD、BOD、氨氮等参数。
(四)数据分析:对实验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处理效果。
优化各种反应条件,得出最佳反应参数,对工艺进行提升。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究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方法和优化工艺,为造纸工业废水处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五、参考文献1. 祝洪宇,李慧新.实践教学环境下水解产物对接触氧化处理废水同步影响研究[J].化学通报,2018,81(09):860-864.2. 张晓燕,赵振范,杨志刚,张鸣.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10):17-21.3. Astrup T, Wandahl S, Dahlsten A S. Processes for recycling paper and board and recovery of fines and fillers[C]//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Springer, Cham, 2017: 181-230.。
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分析

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分析造纸生产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方式,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排放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造纸废水。
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色度高和高盐度的离子。
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有害的物质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对于造纸废水的处理,必须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
一、化学法在化学法中,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氧化还原法,即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如氯、臭氧、巴豆酸等,将造纸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持续氧化至无机物。
这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处理方法,但存在副作用。
例如,化学药剂添加量极大,投资成本也高,同时,化学药剂使用后也会产生大量废水。
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二、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方法使用活性污泥、生物膜等,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代谢为CO2和水,使废水中污染物得到处理。
这种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处理适用面广的优点。
然而,生物处理工艺需要长时间的稳定运行来保证处理质量,同时生物处理法对温度等环境因素要求较高。
如果环境条件不良,处理效率和效果会极大地降低。
三、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反渗透膜对造纸废水中的化学物质、杂质、细菌等进行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和好的稳定性,其中75%的造纸废水处理厂已经采用此种方法。
但膜分离法的投资成本十分高昂,同时,一些比较稠密的废水流先膜中会造成膜堵塞,从而产生运行成本和压力。
总的来说,造纸废水处理将继续面临大的挑战,需要在工艺创新、装备研发、协同治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与完善。
未来,可以将生物处理技术与化学方法相结合,采用“CBEF”即化学氧化、生物降解、微滤膜和反渗透膜工艺流程进行处理,最终达到集成、高效、节能、环保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作为中国造纸企业实施环保节能的重要参考标准。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对比选择与应用研究

构的聚合物 ROR,使得 木质 素分子量增大 、水溶性降低 ,通过沉淀 人流分配管进入 系统 ,经活性砂过滤后 由顶部 出流 口流出。需处
分离实现污染物的去除。这个反应过程 的副反应之一氢氧 自由基 理的水 向上流经 滤床 时被 过滤 ,含有处理杂质的活性砂设备 的锥
的氧化反应可 以使废水 中有机物污染物生成更多的羧基 和羟基等 形底部通过空气 提升泵被运送 到顶部 的清洗器 ,通过 絮流作用使
絮状 水合 物的药剂 ,通过快速混合 ,使药剂迅速分散在水 中,然后
经反应形 成大的可沉 絮体 ,新生成 的絮体具有 良好的吸附性 ,能
够吸附胶体和悬浮状态 的有机物 和无机物 ,新生成 的小絮体在外
力扰动下互相碰撞 ,聚集 而成 大絮体 ,完 整的过程 南混 合 、凝 聚 、
絮凝组成 ,称为混凝 。混凝产生较大的絮体通过后续 沉淀 或气 浮
计采用 PLC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全程监控 ,从 而实现整个处理 程度调节。滤罐安装完毕 ,在向滤罐 内添加过滤介质和进水 前 ,必
系统 的自动运行。PLC系统主要包括两 台微滤装置 、一套气洗分系 须确保 滤罐 放置水平 ,垫板 由固定螺栓 固定在地板 上 ,并 且混凝
统和一套水洗分系统 ,水洗分系统兼有化学清洗的功能。
土浇筑 。滤料采用长石砂与石英砂 。长石砂与石英砂 在细 菌增长
1.2.2双层滤料罐 与膜分离的有效结合 ,更能体现膜混凝 反应器在 方 面 相 比具 有 良好 的表 面 结 构 ,易 于 黏 附 。
污水深度处理工程 中的优势。双层滤料罐 +微滤膜组合工艺可有
效代 替原有的 固液分离方法 ,通过混凝去除大分子量污染物质 , 2 工 艺 方 案 选 择
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引言造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工艺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有机物和色素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造纸废水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造纸废水处理工艺,以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艺步骤1.水解预处理首先,将造纸废水经过分离去除大颗粒物质,然后进入水解池中进行水解预处理。
在水解池中,适当添加辅助剂(如碱性氧化剂)和菌群,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有机物质成为可降解的物质,使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降低。
2.混凝沉淀经过水解预处理后的废水,仍然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胶态物质。
为了进一步去除这些有害物质,需要进行混凝沉淀处理。
混凝剂一般采用无机盐类(如聚合氯化铝),将其加入废水中与悬浮颗粒和胶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凝结成大颗粒,然后经过沉淀处理,将凝结物与废水分离。
3.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废水中仍然可能存在一些难以去除的有机物质和色素物质。
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毒性较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此时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将活性炭与废水进行接触,通过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色素物质。
4.氧化还原处理在活性炭吸附后,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质已经得到去除。
但仍可能存在部分难以去除的有机物质和一些重金属离子。
为了进一步净化废水,可以采用氧化还原技术。
将废水暴露在氧化还原剂(如臭氧)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5.膜过滤经过氧化还原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可能残留有微小的悬浮物和胶态物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净化效果,可以采用膜过滤技术。
通过膜的孔隙作用,将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和胶态物质截留,使废水的悬浮物浓度进一步降低。
6.消毒处理经过膜过滤处理后的废水可以基本达到排放标准,但为了确保废水中的微生物得到彻底杀灭,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常见的消毒技术包括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
结论造纸废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处理工艺可以将造纸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制浆造纸废水分析及处理工艺

制浆造纸废水分析及处理工艺制浆造纸废水是指化学法制浆产生的蒸煮废液,洗浆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中段水及抄纸工序中产生的白水。
制浆造纸废水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消除造纸废水污染并使废液中的宝贵资源得到利用,就必须了解制浆造纸废水的处理工艺。
一、制浆造纸废水的来源制浆造纸废水主要来源有四种,分别是蒸煮工段产生的黑液和红液,制浆中段废水,抄纸工段产生的白水。
1. 黑液碱法制浆蒸煮废液,因其色黑称为黑液。
我国绝大部分造纸厂采用碱法制浆而产生黑液。
黑液中的主要成分有3种,即木质素、聚戊糖和总碱。
黑液中所含的污染物占到了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90%以上,且具有高浓度和难降解的特性,它的治理一直是一大难题。
2. 中段水制浆中段废水是指经黑液提取后的蒸煮浆料在筛选、洗涤、漂白等过程中排出的废水,颜色呈深黄色,占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8%~9%,吨浆COD负荷310 kg左右。
中段水浓度高于生活污水,BOD和COD的比值在0.20到0.35之间,可生化性较差,有机物难以生物降解且处理难度大。
3. 白水白水即抄纸工段废水,它来源于造纸车间纸张抄造过程。
白水主要含有细小纤维、填料、涂料和溶解了的木材成分,以及添加的胶料、湿强剂、防腐剂等,以不溶性COD为主,可生化性较低,其加入的防腐剂有一定的毒性。
白水水量较大,但其所含的有机污染负荷远远低于蒸煮黑液和中段废水。
二、制浆造纸废水的主要成分制浆造纸过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易生物降解有机物、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毒性物质、酸碱物质、色度。
三、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1. 碱回收法是处理黑液比较有效的方法。
碱回收处理法是目前解决黑液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
通过黑液提取、蒸发、燃烧、苛化四个主要工段,可将黑液中的SS、COD、BOD一并彻底去除,并可回收碱,产生二次蒸汽(能量)。
2. 气浮法是白水处理中较常用的方法。
气浮法是白水处理中较常用的方法。
白水中所含的物质为短纤维、填料、胶状物以及溶解物,它经过调节后在气浮池内与减压后的溶气水混合,进行气浮操作过程。
造纸中段废水 处理工艺设计

4.平面布置
造纸厂中段水污水处理站的平面布置要综合考虑造纸 厂的原有建筑物和厂区所在位置进行布置, 且各处理 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应适当紧凑且要做到流线清楚、 布局紧凑, 且要留有适当的扩建的余地以防日后有扩 建的可能。施工时所有管件设施等应该是一般市面上 方便购买的为主, 以便日后维修及更换。
平面图
厌氧消化池
设计参数: BOD5负荷 2 kg/m3d (1.4-5.8) 直径D=8m (6-35) 集气罩直径d1=1.0m 池底直径d2=1.0m 集气罩高度h1=0.5m 上锥体高度h2=1.5m 下锥体高度h4=1.0m
厌氧消化池
计算: 消化池每天投入BOD5的量 600×0.56=336kg/d 消化池容积 V=336/2=168m3 消化池中停留时间 T=168/600=0.28d= 6.72h
=6.6m, 符合要求
圆形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
计算 沉淀区容积 取沉淀区分离高度h3=1.8m, 则沉淀区有效容积为 V2=F3h3=19.8×1.8=35.64m3 曝气区容积 曝气区有效容积V1= =84m3
圆形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
计算 (6)曝气池基本尺寸 D=6.6m, D1=3.6m, D2=4.3m, D3=5.6m 池底直径D3采用试算法, 池底部斜边和曝气筒下部斜边倾角取45°, 坡度 取2% 曝气池实际有效容积 V=л(D/2)2h3+ (π/3)h1 [(D/2)2+(D/2)(D3/2)+(D3/2)2]= л (6.6/2)2 1.8+ ×2.2 [(6.6/2)2+(6.6/2)( D3/2)+( D3/2)2]/3=61.6+64.6=126m3 由于结构容积系数为5%, 实际有效容积V=126×0.95=119.7 m3沉淀区实际 有效容积 V2=(π/4)(D2-D22)h3=3.14×(6.62-4.32) ×1.8/4=35.4m3 曝气区(包括曝气筒、导流室和回流区)的实际有效容积 V1=119.7-35.4=84.3m3 采用一个圆形表面曝气式曝气沉淀池, 直径为6.6m, 池深5.2m, 水深为 h1+h3=4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目前,造纸行业是世界六大工业污染源之一,它产生的废水量约占国内工业总废水量的10%。
造纸废水按其产生环节分为制浆废液、中段水和纸机白水。
制浆废液通过常规的碱回收工艺可以得到回收利用;纸机白水通过气浮或多盘真空过滤等处理后可直接回用于生产;通常所说的造纸废水主要指的是中段水,它含有木素、半纤维素、糖类、残碱、无机盐、挥发酸、有机氯化物等,具有排放量大、COD高、pH变化幅度大、色度高、有硫醇类恶臭气味、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为有效控制造纸行业带来的水环境恶化和缓解水资源日趋紧缺的局面,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造纸行业的环境执法力度,既要求排放废水水质达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又要对吨产品新鲜水用量进行控制。
为了降低造纸废水处理的运行成本,提高去除效果众多学者在造纸废水处理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常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的工艺有以下几种。
1 吸附法
吸附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田淑卿等通过正交试验,对粉煤灰处理造纸废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粉煤灰进行活化,能增加其对造纸废水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最佳的试验设计方案为:粉煤灰经40%硫酸活化、粒度160—200目、投加量为30g/100ml;影响COD 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投加量影响最大,粒度次之,活化方式影响最小。
2 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管理、有较高COD去除率,又可以避免二次污染,成本低且处理效果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张福宁等将壳聚糖与硫酸铝进行配比制得复合净水剂处理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
高飞等用复合聚铁絮凝剂FPAS处理造纸厂中段废水,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可达88%左右,优于传统的絮凝剂。
在最佳混凝效果控制方面,李臻采用聚硅酸铝混凝剂处理COD为860~920 mg/L的造纸废水,在pH 7.80、100 mL废水中加人质量分数1%的聚硅酸铝水溶液0.2 mL、搅拌速率45 r/min、搅拌时间15 s、沉降时间15min的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88%;石中亮等采用壳聚糖处理造纸废水,在50mL废水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1%的壳聚糖醋酸溶液、pH 6.5~6.7、搅拌速率120 r/rain、絮凝时间12 h的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65%。
3 高级氧化技术
乔维川等研究了用臭氧法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臭氧与废水接触时间为5min、pH值8左右、臭氧的浓度为42.55mg/L时,废水COD Cr的去除率为80%以上,色度的去除率为93.34%。
刘剑玉等采用臭氧预氧化一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对某钞票纸厂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结果表明,臭
氧预氧化处理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经臭氧预氧化BAF工艺处理后(臭氧用量l00mg/L,臭氧与废水接触时间5min,BAF水力停留时间2.0h)出水COD Cr 浓度约40mg/L,色度几乎完全去除,能够达到较高的废水排放标准或作为中水回收利用。
王兆江等采用Fenton体系氧化一絮凝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废水经UV/Fenton体系氧化一絮凝处理后,色度、COD、BOD污染负荷基本去除,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废水中木素结构被UV/Fenton氧化降解,苯环结构开裂转化为脂肪族羧酸类物质。
刘学文等以过渡金属氧化物CuO为活性组分,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考察Cu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固定氧气分压在2.5MPa和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为3g,Cu负载量为4%,反应温度为220℃,500mL浓度为3250mg/L造纸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0%,色度去除率为89%,pH值由9.6变为7.8。
欧阳明等以复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微波法制备不同Ce掺杂量的介~Lwo3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UV—VisDRS 和BET等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
实验表明,当Ce掺杂量为1%时,造纸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
以1%Ce/W03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12h,废水的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100%和83.4%。
4 生态废水处理技术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可以实现污染的零排放,并最终使污水资源化。
李丽娜等利用垂直复合流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废纸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废纸造纸废水经氧化塘系统处理后的pH值7.2~7.4,BOD5、COD Cr、SS平均浓度分别为416mg/L、543mg/L、429mg/L,水负荷0.053m3/(m2.d)的条件下,经人工湿地处理后BOD5、COD Cr、SS的去除率分别为94.9%、91.4%、98.0%,系统性能稳定,连续稳定运行12个月,处理后的尾水主要指标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可用于农灌。
发达国家从20世纪9O年代起广泛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工业废水,出水COD、BOD 分别能达30 mg/L和10 mg/L以下。
江苏双灯纸业有限公司利用当地沿海滩涂资源优势,河南聚源纸业有限公司利用厂区闲置土地较多的优势,均采用生态法对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5 生物法
好氧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两种方法。
SBR活性污泥废水处理制装造纸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即序批式反
应器,是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它已经成为一种简单可靠、经济有效和多功能的生化处理工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BOD和悬浮物去除率都很高,达到90~95%左右,COD去除率达80%以上。
胡维超采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进行了造纸废水的中试处理试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高达95%。
季明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对造纸废水生化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研究发现,将生化池的出水直接进入反应器,解决由于营养低而难以提高污泥浓度的问题,从而提高了COD Cr,去除效率;提出了优化运行参数,在停留时间l 0小时,污泥浓度89/1时,COD Cr,去除效率可以达到45%以上。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对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过程的人为控制与强化技术,是处理有机污染和废水的有效手段。
造纸废水含大量有机物及难降解物质,适宜用厌氧法进行预处理。
IC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它具有处理量大,投资少,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能耗低,占地省等优点,拥有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前景,通过采用强制外循环IC 反应器完成了造纸废水的启动研究,其COD去除率维持在73%一75g之间,其应用范围已成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热点之一。
李燕,刁智俊采用爆破制浆工艺生产高墙瓦楞纸,具有浆得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的特点,排放的造纸废水含有较高的糖类物质,BOD/COD较高,可采用UASB一好氧的废水处理工艺,提高废水排放的水质标准,可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吴香波等研究了白腐菌采绒革盖菌Coriolusversicolor漆酶对木素聚合的影响,在有氧条件下,通过添加漆酶和少量ABTS介体到水样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其中木素浓度变化,利用凝胶色谱法分析了酶催化聚合木素前后的分子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酶处理6h以后,废水中木素浓度从93.1mg/L下降到17.2mg/L,酶处理2h以后,从造纸厂污水分离的木素的分子量从31251上升到586l0,造纸废水中木素及其衍生物被聚合后通过絮凝沉淀除去,从而实现废水色度与COD降低,进而为造纸废水回用提供可能。
6 组合工艺
目前造纸废水的联合处理法较多。
Alfred等采用臭氧氧化一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提高外排水的水质,发现该工艺对COD、色度和AOX的去除效果较好,且需要的臭氧量较少。
化学絮凝一气浮串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再生纸生产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将中段水的回用率提高至88%。
李颖等采用还原铁床与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工艺深度处理中段水,COD由320 mg/L 降至30 mg/L左右,色度由251倍降至18倍。
毕芳等采用ABR(折流板反应器)&BAF(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造纸废
水,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400~500mg/L,BOD5200~300mg/L时,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之现有企业水污染排放限值:CODcr≤100mg/L,BOD5≤30mg/L,该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方便,运行费用低。
广纸南沙污水处理厂采用“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SBR一气浮”三级处理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效果稳定,各项出水考核指标(BOD、COD、SS)均能够达到设计值,就目前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来说,是较理想的处理工艺。
综上所述,造纸废水处理技术较多,各种技术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组合工艺,取长补短,达到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更先进的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实践,这些处理技术,必将对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的系统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