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概括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食品不合格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

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十大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选择新鲜食材
选购食材时应选择新鲜的、质地均匀、无异味的食材。

注意检查食材包装是否完好,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2. 注意食品存储
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冷藏食品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冰箱要经常清理,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3. 煮熟食品
确保肉类、海鲜等动物性食品煮熟煮透,防止食物中的细菌感染人体。

4. 饮用安全水源
饮用水源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含有有害细菌或化学物质的水源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5. 避免生食
避免食用生肉、生蛋、生海鲜等生食品,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6. 注意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在不洁净环境下加工或保存食品。

7. 合理膳食搭配
合理搭配各类食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8. 避免过量食用
控制食品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量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9. 注意食品安全事件
如果发现食品有异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食用并报告相关机构。

10. 定期检查食品安全知识
不断关注食品安全新闻和知识,保持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

以上就是十大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希望大家能够以健康的方式饮食,远离食品安全问题,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会对消费者带来危害,保障食品的卫生、质量和营养安全。

以下是一些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1. 食品卫生:食品应该保持清洁,不受外界污染。

在购买和处理食物时,消费者应该注意食品包装是否完好,食品是否放置在合适的环境中,避免与有毒物质或有害微生物接触或污染。

2. 食品储存:将食品储存在适宜的环境中,避免过期食品的食用。

冷藏食品应该储存在低温下,新鲜的食品应该储存在干燥的地方,并避免与其他食品混合。

3. 食品加工:消费者在加工食品时应遵循正确的食品加工方法,比如煮沸食品以杀死病原微生物,避免脏器与食物接触等。

4. 食品传染病:一些食品可能被感染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消费者应该避免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品,并遵循正确的烹饪方法以杀灭这些微生物。

5. 食品添加剂:一些食品可能添加了化学物质,如防腐剂、色素等。

消费者应该选择没有或者添加剂含量较低的食品,避免过量摄入这些化学物质。

6. 食品标识:消费者应该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成分和保质期等信息。

7. 食品过敏:一些人对某些食品过敏,消费者应该了解自己对哪些食品过敏,并避免食用这些食品。

以上是一些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消费者应该了解并遵循这些知识,以保证自己和家人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简短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简短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简短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这里简要介绍了十个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1. 仔细检查食品包装
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伤、变形或漏气现象,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食品。

2. 注意食品贮存环境
将食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防止食品受潮变质。

3. 注意食品保存时间
避免长时间存放食物,尤其是易腐败的食品,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食品
新鲜。

4. 尽量避免生食
生食易导致食品中细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的摄入,为了安全起见,尽量选择熟食。

5. 做好食品加热
对于含有细菌或寄生虫的食品,应进行彻底加热处理,避免因未彻底加热而引起食物中毒。

6. 清洗食品
在食用水果、蔬菜等生食品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去除表面的农药残留和污染物。

7. 合理处理剩余食品
剩余食品要及时冷藏或加热保存,避免食品腐败,不要随意食用变质食品。

8. 注意食品携带
外出携带食品时,要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包装,避免食品受到外界污染。

9. 关注食品安全信息
及时关注食品安全信息,了解相关食品的来源、生产日期和品牌信誉等重要信息。

10. 食品过敏者需谨慎选择
对于有食品过敏史的人群,应避免食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食品,保护自身健康。

以上是食品安全的十大基本常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严格遵守,保障
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衷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安全、美味的食物。

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有哪些每天我们都在吃各种东西,水果,米饭,蔬菜,但是这些东西都要注意食品安全,即食品卫生。

那么你吃的东西卫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食品安全小常识一、什么是食品质量?(一)明示的食品质量安全:包括食品标签、食品说明中阐明的要求,消费者明确提出的要求。

(二)内在的食品质量内容:包括:一是食品必须保证的食品安全,不能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二是必须履行的内容。

指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三是包括安全性、营养性、可食用性等要求。

所谓的安全性,是指食品在消费者食用、储运、销售等过程中,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的能力。

所谓的营养性,是指食品对人体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矿物质元素的保障能力。

食品的可食用性是指食品可供消费者食用的能力。

任何食品都具有其特定的可食用性。

二、食品质量安全包括哪些内容?一是食品的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安全带来的威胁。

按食品污染的性质来分,有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

按食品污染的来源划分有原料污染、加工过程污染、包装污染、运输和贮存污染、销售污染;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

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这些食品工业的新技术多数采用化工、生物以及其他的生产技术。

采用这些技术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对人体有什么影响,需要一个认识过程,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不断带来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三是滥用食品标识。

食品标识是现代食品质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不同食品的特征及功能主要是通过标识来展示的。

因此,食品标识对消费者选择食品的心理影响很大。

食品标识的滥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伪造食品标识。

如伪造生产日期、冒用厂名厂址,冒用质量标志;(2)缺少警示说明;(3)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用虚夸的方法展示该食品本不具有的功能或成分;(4)缺少中文食品标识。

进口食品,甚至有些国产食品,利用外文标识,让国人无法辨认。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内容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内容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内容食品安全基本知识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查看基本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夏季食品卫生安全小常识1、水果蔬菜食用前要浸泡、清洗。

夏季是水果蔬菜病虫害高发季节,菜农、果农用农药杀虫在所难免。

消费者应尽量到正规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果蔬,并注意市场内有关农残检测的公示布告。

蔬菜可食部分如果有破损,应立即食用,不要存放,以免破损部分长时间放置后产生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

如果用蔬果专用的洗涤剂、农药去残剂清洗,要按照说明书使用。

如果用清水清洗,先浸泡20~30分钟,再洗3遍。

2、死鱼烂虾不要食用。

各种鲜活水产品因气温高容易缺氧死亡,特别是黄鳝、龟鳖、螃蟹等水产品死亡后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容易引发食物中毒,切勿食用。

3、不吃街头散装卤菜、凉菜。

街头卤菜、凉菜摊点大都加工经营条件差,没有相应的低温冷藏、灭菌设施,在夏季高温下细菌繁殖迅速,而且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街头摊主可能会一走了之,难以追究和承担责任。

另外,街头卤菜、凉菜通常会滥用色素、亚硝酸盐等违禁添加剂,使酱卤肉颜色鲜亮,吸引购买者,消费者食用后轻者产生身体慢性危害,重者会很快发生严重食物中毒。

夏天买卤菜要到正规的卤菜店购买,正规卤菜店的切菜间或者配菜间都装有空调,使销售的卤菜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一次购买的量不要太多,能满足一餐的需要即可,如果有剩余,一定要及时冷藏。

食品安全培训知识小常识归纳

食品安全培训知识小常识归纳

食品安全培训知识小常识归纳食品安全小常识一.食品安全的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1.狭义的食品安全概念:主要是食品卫生,即食品应该无毒、无害,保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持身体健康。

2.广义的食品安全概念:是持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环境生态质量,使人类社会可以持续、长久地存在与发展。

包括卫生安全、质量安全、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物安全、可持续性安全六大安全要素。

二.食品安全概念的内涵1.食品卫生安全(1)食品卫生概念: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2)食品卫生安全:食品的基本要求是卫生和必要的营养,其中食品卫生是食品的最基本要求。

强调保证食品卫生,是解决吃得干净不干净、有害与无害、有毒与无毒的问题,也就是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问题。

食品卫生是创造和维持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生产环境,必须在清洁的生产加工环境中,由身体健康的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食品,防止因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

同时,使引起食品腐败微生物的繁殖减少到最低程度。

食品安全是以食品卫生为基础。

食品安全包括了卫生的基本含义,即“食品应当对人体无毒、无害”。

2.食品质量安全(1)食品质量的概念:食品满足消费者明确的或者隐含的需要的特性。

包括功用性、卫生性、营养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功用性:色、香、味、形,提供能量,提神兴奋,防暑降温i、爽身;卫生性:不污染、无毒、无害;营养性:生物价值高;稳定性:易保存、不变质、不分解;经济性:物美价廉、食用方便。

(2)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产品品质的优劣程度,是指食品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如感官指标色、香、味、形:内质包括口感、滋味、气味等。

食品要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应有的营养要求和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

3.食品营养安。

营养安全: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解释,营养安全就是“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要有足够、平衡的,并且含有人体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供给,以达到完善的食品安全。

”食品的营养成分指标要平衡、结构要合理。

食品安全相关的常识和知识

食品安全相关的常识和知识

食品安全相关的常识和知识
食品安全相关的常识和知识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购买食品时,需要注意食品包装上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
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检查食品的感官性状是否正常,如是否有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等异常情况。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
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3.少吃油炸、油煎食品,因为这类食品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
质。

4.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他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无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5.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位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
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6.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不吃野菜、野果。

生吃瓜果要洗净。

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之前洗手的习惯。

7.若发生食物中毒,可以采取催吐的方法,用手指压迫咽喉,
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此外,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建议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选择信誉好、有正规经营资质的商家购买食品,并注
意检查食品的包装和标签信息是否完整、清晰。

●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检查食品的感官性状,如颜色、气
味、口感等是否正常,是否有腐败变质等情况。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要洗净消毒,
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

●少吃油炸、油煎食品,因为这类食品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
质。

●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他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食品安全的基础知识与温度掌握

食品安全的基础知识与温度掌握

食品安全的基础知识与温度掌握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含有对人体危害的物质,不受由于不正确的处理或不当的保存而引起的污染、细菌或其他有害生物的侵入。

食品安全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的选择:选择新鲜的、无变质迹象的食材。

在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检查包装,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注意是否有异味或异常现象。

此外,应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购买食品,例如超市、餐饮连锁店等。

2. 食品的加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食品加工时应先将食材洗净,保持加工场所的清洁卫生,使用清洁的器具和设备,避免将生食和熟食混放,接触生熟食物的器皿和刀具要分开存放。

3. 食品的保存:正确保存食品有助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降低食品中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一般来说,生鲜食材应保存在低温环境中,例如冰箱中,而熟食、熟菜和合理处理的食品应保存在常温下,且尽早食用。

4. 食品的烹饪:食品的烹饪能够杀死其中的细菌和寄生虫,保障食品的安全。

在烹饪过程中,应将食材彻底煮熟,确保食物的内部达到适宜的温度。

并且,在烹饪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如使用干净的炊具和工具,并将熟食和生食分开处理。

5. 食品的餐桌卫生:在进食时,应保持餐具的清洁卫生,如经常更换餐巾和餐具,避免与地面、宠物等脏物接触。

此外,还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如洗手、剪指甲等,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另外,正确的温度掌握也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冷藏温度掌握:冷藏是延长食品保鲜期和预防细菌繁殖的一种方法。

冰箱内的温度应控制在0-4摄氏度之间。

对于生鲜食材和易腐坏的食品,应尽快放入冷藏保存,避免累积细菌和有害微生物。

2. 加热温度掌握:合理的烹饪温度能够杀灭细菌和寄生虫。

根据不同的食材,烹饪温度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肉类食物如鸡肉、牛肉等内部温度需要达到70摄氏度以上,才能确保彻底熟透;鱼类食物如鳗鱼、鲈鱼等需要煎炸至85摄氏度;奶制品和蛋制品需要加热到75摄氏度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
Microorganism contamination in food and prevention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卫生学意义:
一是降低了食品的卫生质量 二是对食用者本身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污染食品微生物的分类:根据致病能力
一、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及其途径
第一节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 第二节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知识要点
辨别食品中的三类危害因素; 了解各种生物性危害的主要特点; 掌握生物危害的预防原则; 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及其防控措施
的原则; 掌握主要的化学性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食品污染(Food contamination):指在各种条件下,导
致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到食物,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 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食品污染物按性质分为以下三类
污染物
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微生物 寄生虫 昆虫
生产、生活和环境 容器、包装和运输 滥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加工、贮存 掺假、制假
产、储、运、销 掺杂使假 放射性污染
食品污染的危害
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 造成食物中毒 引起机体慢性危害 对人类的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五)
热贮存——指在高于60℃的温度下贮存,常用 于需要随时提供的食物,如自助餐
交叉污染——指通过食品、食品加工者、食品 加工环境或工具把污染物转移到其他食品的过 程。最常见的是细菌交叉污染
清洗——指利用清水清除原料夹带的杂质和原 料、工具、设备和设施等表面的污物所采取的 操作过程
中心温度——指块状或有容器存放的液态食品或食品 原料的中心部位的温度。中心温度可用中心温度计测 量
冷藏——指为保鲜和防腐的需要,将食品置于冰点以 上较低温度条件下贮存的过程,是食品贮存最常用的 方法。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0℃~10℃之间
冷冻——指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保持 冰冻状态的贮存过程。冷冻温度范围应在-20℃~- 1℃之间
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钝化或除 去有害微生物的操作过程。消毒不能完全杀灭 细菌芽胞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六)
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指特别适宜于细菌迅速生长、 繁殖和产毒的食品。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 食品通常具有潜在危害,尤其是PH大于4.6且水分活 性大于0.85的食品,必须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防止细菌 的生长、繁殖和产毒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 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 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 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 事故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四)
危险温度带——即适宜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度区域,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良好操作规范》规定为10~60℃。 由于部分致病菌在5~10℃条件下仍可生长繁殖,建 议餐饮单位以5~60℃作为危险温度带
➢ 来源:土壤、水、空气以及人、畜粪便
食品微生物污染途径
原料污染; 产、储、运、销过程中的污染; 从业人员的污染;
第一节 生物性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特点: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体,肉眼不
能看到,但广泛存在; 部分微生物种类才会导致食物中毒,为致
病微生物; 腐败菌很少使人致病;而一些致病微生物
餐、韩餐等饭菜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提供者,包括火锅店、烧烤店 等。 ※特大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3000㎡,或就餐
座位>1000座的餐馆。 ※大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500~≤3000㎡,
或就餐座位>250~≤1000座的餐馆。 ※中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150~≤500㎡,或
主要内容
餐饮食品安全基本概念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其预 防控制
要点
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常用名词的含义和解释
餐饮食品安全基本概念(一)
餐饮服务——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 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
餐饮服务提供者——指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餐馆——包括酒家、酒楼、酒店、饭庄等,指以中餐、西餐、日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 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 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 物品
餐饮食品安全基本概念(三)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 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 危害
食源性疾病——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 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感染性 或中毒性疾病。其中的中毒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食 物中毒
并不会引起食物感官变化; 污染了致病微生物的食品是导致食物中毒
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菌和病原菌 细菌是目前最受关注和人类对其了解较为深
入的一类微生物。 细菌可以在食物中生存和繁殖。 致病性细菌常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是导致大
常见的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包括:
生鲜或熟制的动物性食品,如畜禽肉、禽蛋、水产海鲜、乳 及乳制品等
熟制的植物性食品,如煮熟的米饭、面食、豆腐或其他大豆 蛋白食品等
含蛋、乳类食品,如蛋糕、含乳饮品等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 及其预防控制
Pollution in food and prevention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Food Hygiene)
江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志德
知识点在考题中题:掌握占80%、 熟悉占15%、了解占5%
中级食品安全管理员考题:掌握占70%、 熟悉占25%、了解占5%
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考题:掌握占60%、 熟悉占30%、了解占10%
就餐座位>75~≤250座的餐馆。 ※小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150㎡,或就餐座位
≤75座的餐馆。
餐饮食品安全基本概念(二)
食堂——指设于机关、学校(含托幼机构)、企 事业单位、工地等地点(场所),为供应内部 职工、学生等就餐的单位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指根据服务对象订购要 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 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