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消费经济学 第三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
假设某人从20岁开始工作且计划工作到65岁,该人将在 80岁时去世。因此工作时间M为45年(65—20),生 活年数N为60年(80—20)(这里假定该人20岁之前的 生命开支由其父母为其支付,不由自己支付)。每年劳 动收入Y为30000元, 终身收入=Y×M=30000×45=1350000(元) 年均消费 C=1350000/60=22500=M/N×Y=45/60×30000=0.75 ×30000 年均储蓄 S=(N-M)/N×Y=(1-0.75)×30000 =0.25×30000
(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 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主要包 括向烈属、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废军人提供 抚恤金、优待金、补金;举办荣誉军人疗养院、 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为军队离退休干部 提供服务等。 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其目的在于 安定军心,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2)社会救济 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 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的对象有三类: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 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 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人;二是 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 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 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 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 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的生活水平,给付标准 低于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 会捐赠。
(2)现收现付对公共储蓄的影响 r为收入的增加率,g为人口增长率。 若g>r,公共储蓄有盈余; 若g <r可能没有盈余。
现收现付制是以近期的收支平衡为原则, 因此静态地看,能保障收支平衡的公共养 老金计划不会对公共储蓄产生影响,但是 动态地看,在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金制度 建立初期,由于制度赡养率低,公共养老 金计划可能会有盈余,因而增加了公共储 蓄;或者是通过较低的税率促进了私人储 蓄的增加。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部分地抵 消公共养老金计划对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
2、收入wenku.baidu.com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 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 费变动。 替代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 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新一点时 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3、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1.利率变化产生的替代效应 当利率上升时,相对于年轻时的消费而言,年老 时消费的成本低了。因此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年老 时消费得更多,而年轻时消费更少。也就是替代 效应使储蓄更多。 2.利率变化产生的收入效应 当利率上升时,消费者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他现在的状况比以前变好了。只要两个时期的消 费品都是正常物品,消费者就会倾向于利用这种 福利的增加在两个时期享受更多的消费。也就是 收入效应使消费者储蓄减少。
第三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
基本要求:从微观角度,理解储蓄与收入、消费、投
资、信贷之间彼此制约的关系,了解人们储蓄的一般动机 和原因,掌握利率因素和非利率因素对储蓄所造成的影响 ,并正确认识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和基本国情的特
殊性,理解我国高储蓄的历史缘由和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预算约束与储蓄 储蓄的其他动机 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 高储蓄的原因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 抚和社会互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 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 体系。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 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已经成为现 代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
2、现收现付社会保障体系对储蓄的影响 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 上:如果工作人数超过退休人数的数量足够大, 那么,对当前的工作征收相对低的税应能够直接 为现在退休的人员提供数量可观的收入。这被称 为现收现付体系,它有别于那种账户里的钱随着 时间不断积累,并在人们退休后再付还给他们的 标准养老金。
个人是在比工作年数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 的储蓄和消费行为的,人们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 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为目标,把储蓄看成是为年 老时的消费所做的准备。
1、生命周期储蓄概说
2、生命周期储蓄的决策过程 假定: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某人从其生命的第 一年开始工作且没有积累任何财富:他预计能活 N年,其中要工作M年,并且工作期间每年赚取收 入Y;储蓄不赚取利息,价格水平保持不变,从 而当前的储蓄将等额的转换为未来可能的消费 。
问题: (1)个人生命周期的消费可能是多少? (2)个人如何在其生命周期内分配储蓄与消费?
(1)个人生命周期的消费可能是多少? 给定工作时间M年(来自于个人劳动的) 终身收入为Y×M 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最大可能消费支出为Y×M。
(2)个人如何在其生命周期内分配储蓄与消费? 生命周期内消费等于终身收入 C×N=YM (3.1) 两边同除以N就得到每年的计划消费水平C: C=Y×M/N (3.2) M/N:一生中用于工作的时间比重 储蓄函数 S=Y×(N-M)/N (3.3)
社会保障计划是一种税收计划而不是储蓄账户。 它通过对当前的工人征税(T)来筹集资金,政府支 付给现在退休人员的钱必须来自于这笔资金。
(1)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制度 对个人储蓄 的影响 社会保障会对个人储蓄产生两种方向相反 的影响: 其一是“资产替代效应”(asset— substitution effect),即人们从公共养老金 计划当中获得的养老收益会降低为退休消 费而进行资产积累的需要,减少储蓄;
其二是退休效应(retirement effect) 因为与生活状况调查有关的社会保障能够增加 储蓄,因而可能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 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又反过来要求 人们在工作期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增加储蓄。
个人储蓄的净效应取决于资产替代效应和退休效 应这两种效应的对比。
第一节 预算约束与储蓄
储蓄决策是指在现在的收入是一定的情况下,这 些收入是今天消费C还是明天消费S。 一、两阶段的预算约束 1、“年轻时消费”与”年老时消费”之间的选择
当利率从10%升为20% 1.高利率增加储蓄(图3—2(a)) (1)更高的利率使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 (2)导致年轻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3)从而年老时的消费增加得多。 2.高利率减少储蓄(图3—2(b)) (1)更高的利率使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 (2)导致年轻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 (3)从而年老时的消费增加得少。
其他类别的储蓄动机
理财储蓄。储蓄的最直接动机是追求利息 , 利息率常常对消费产生影响。实际利息率 的增加对储蓄率有正效应。 节俭储蓄。这是典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储 蓄动机和倾向。以安全性、稳定性、灵活 性为特征的储蓄存款理所当然成为老百姓 的首选。
第三节 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
一、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体系 一般认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 助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 核心部分。
第二节 储蓄的其他动机
一、遗产动机及其对储蓄的影响 1、遗产动机 指人们为了能给孩子留下一份遗产而进行储蓄。
(1)遗产动机越大,人们在有能力的工作年间进 行的储蓄就越多; (2)遗产动机越小,人们工作年间增加的储蓄就 越少。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总量上,少数相对富有的 人的遗产储蓄要大于多数较穷的人们的生命周期 储蓄。
谨慎动机的大小与储蓄的多少是同方向变 动的。谨慎动机越大,储蓄得越多;谨慎 动机越小,储蓄得越少。 随着社会进步程度的提高和物质文明的发 展,人们的谨慎储蓄动机将不断得弱化。
三、目标储蓄及其影响
1、目标储蓄 指人们为了一些特定的目标,诸如支付购买住 宅的现金、或为了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而进行的。 也被称为定向存款。 2、特点: (1)稳定的目的; (2)存货款融于一体; (3)存款时间相对来说较短。
3、生命周期储蓄的关键思想 消费计划的制定就是在高收入时期储蓄而在低收 入时期负储蓄,以实现平滑的或者均匀的消费跨 时期配置。更具有普通意义的是,生命周期理论 预测人们在他们的收入相对于终身平均收入较高 时储蓄较多,而在其收入相对于终身平均收入较 低时进行负储蓄。 为建立退休养老制度和青少年义务教育制度提供 理论基础。
(5)社会互助 社会互助是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 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 困活动。 社会互助具有自愿和非营利的特征,其 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成员自愿交费, 政府往往从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社会互助的主要形式包括:工会、妇联 等群众团体组织的群众性互助互济;民间 公益事业团体组织的慈善救助;城乡居民 自发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等。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制度的逐渐成熟,年金缴 费和支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不断扩大的年金赤字意味公共储蓄的 下降;如果这一赤字是通过增加税收来弥补,那 么还意味着会降低私人储蓄。抵消公共养老金计 划对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
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对储蓄可能产生的 影响 (1)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概述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从养老、失业、医疗 保险等方面入手。城市职工养老保险,改变国家 统包的做法,代之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 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结合”的 养老保险制度。 1993年我国基本完善了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 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提供各种 社会性津贴、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不断 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主要包括各种文化教育、 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市政建设、家庭补充津贴、 教育津贴、住宅津贴等。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 残疾人等社会中特别需要关怀的人群,提供必要 的社会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和自立能力。 主要包括老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青少 年福利、残疾人福利等。
(1)社会保险 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 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 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 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共济性 和普遍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 ◆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全体劳动者,目的 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本人,政府给予资助并承担最终责任。 ◆社会保险实行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劳动 者只有履行了缴费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补偿 权利。
二、谨慎动机及其对储蓄的影响 谨慎储蓄来源于生命周期储蓄无法解决 的另一个问题。即一些人们想要得到的重 要东西市场上并不存在。 如一个人在一生的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 的风险。一部分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等 方式得以转移,但是保险的范围毕竟是有 限的。为了保证在这些紧急情况出现时有 钱应付,人们就必须储蓄。
3.利率对储蓄的最终影响既取决于收入效应又取 决于替代效应 如果高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储 蓄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消费者储 蓄减少。
消费者选择理论说明利率提高既可能鼓励储蓄, 也可能抑制储蓄。 从经济政策的角度看,这种结果令人失望。
二、生命周期储蓄
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是储蓄的最重要的动机之 一,这个动机被称为生命周期储蓄。人们在他们工 作的时期存钱,以便在退休后能够享用消费,这是麻 省理工学院诺贝尔奖获得者佛兰科· 莫迪利安尼强 调的储蓄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