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刺四缝穴结合穴位贴敷与捏脊综合治疗小儿疳积50例

合集下载

孩子得了疳积,针挑四缝最管用!

孩子得了疳积,针挑四缝最管用!

孩子得了疳积,针挑四缝最管用!相信很多妈妈,都曾为孩子“吃饭”问题而苦恼过;孩子平时吃饭少、不知道饥饿,再好吃的东西吃上几口,就挥着小手跑开了,任凭你再哄,都扭头不肯吃;生长发育缓慢、面黄肌瘦、头发无光泽、舌苔厚腻,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得了疳积。

扎四缝穴可以治疗小儿疳积,是调理小孩子体质的好方法,因为四缝穴有消食导滞,祛痰化积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四缝穴可以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呢?手掌上有人体全身的反应点,可以比作一颗大树,我们的手指就好比树干分出的枝杈,对应的就是树的树枝(手指),手指中部的四缝穴正好对应人体中部的脾胃消化系统,所以四缝穴对于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点刺四缝穴方法:三棱针浅刺0.1~0.2寸,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粘液。

如果挤出的黄水较多,过半个月或一个月后再扎第二次。

一般的孩子扎两次后,挤出的就全是鲜红的血液了,以后就不需要再扎了。

如果第二次扎时挤出的血液里仍有淡黄水,则需要一个月后再扎一次,直至挤出来的全是血为止。

但要注意,扎四缝穴效果最好的是真正得了疳积的孩子。

在门诊上会遇到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平时喂饭困难,可扎了四缝穴后效果仍不明显。

这类孩子的问题多是出在喂养的方法上,孩子不好好吃饭,自己吃只吃半碗,大人喂却能吃上一碗,虽然时间长一些,但还是能吃下去,而且还知道饿。

这样的孩子可能没有患疳积,所以就算扎了四缝穴,也没有效果,这是由不良的进食习惯造成的,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使孩子能够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预防小儿疳积,应抓下面几个环节:1、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定时定量,按时按序添加辅食,供给多种营养物质,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不要过早给孩子添加辅食,添加时候循序渐进。

3、合理安排小儿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经常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4、饮食习惯从小养成。

纠正饮食偏嗜、过食肥甘滋补、贪吃零食、饥饱无常等不良饮食习惯。

5、嗜冷之殇伤脾胃。

针刺“四缝穴”对患“疳疾”儿童病例的探讨

针刺“四缝穴”对患“疳疾”儿童病例的探讨

止 。第 二 次 再 刺该 穴 ,身 体状 况大 有改 变 ,饮 食 大 进 。盗 汗 已无 ,面稍 有 润 色 ,嘱 稍 增 营 养 ,停 诸药 以观 其 效 。 七 1后 7 t 又至 ,观 几 乎 无 病 容 貌 ,为 巩 固 效 果 ,再 按 方 施 治 再 刺 其
疳疾发病 缓慢 ,初起 身微发热 ,或午后潮热 。喜 食香、 甘、酸味等物。或直接损及脾 胃运化功能 ,而稍进饮食 ,则
功而返 ,后诊于此 ,按 “ 疳疾”治疗 ,如前法 三次后奇 效。 凡遇诸病荐来诊为谢 意。后遇此类疾患每傍 必效 。 J 例三 :王 ×,女 ,因两辈无文 ,视掌上 明珠 ,二岁余才 断乳 ,在半岁时其祖父常送 x x饮料共频饮两千余 瓶。断乳 后只服此饮料充饥 ,而成癣症 ,见食拒进 ,哭闹无常 ,身体 赢瘦 。求诊述 ,消食健 胃等广告品用尽难以凑效 ,按前法施 治,三次后前怪癖消失,饮食见进 ,身体慢慢康复。
肢软 ,梦中惊 叫,自汗盗汗等 ,使幼儿发育迟缓等症状。
疳 疾 的病 理 变 化 ,关 键是 脾 胃运 化 功 能 失 常 所 致 : “ 脾
胃为后天之本 ”如脾胃功能旺盛 ,则食积得 以化除 ,生 化之
源 可 以恢 复 。如 脾 胃功能 虚弱 ,积聚 难 以化 除 ,生 化 之 源难 以输 布各 脏 腑 ,天 长 !久 ,脾 胃消化 功 能更 难 以恢 复 。加 之 E t
噫气 连 天 ,哭 啼腹 埔 ,一 日泻 泄 数 次 秽 臭去疾苦之忧 ,几年后观其 盼若 两
人 。 身 体健 状 。
甚者积滞停滞 ,见饭如劝药。进而形体消瘦 ,久延则见肚大
脐 突 ,面 色 萎 黄 ,肌 腹 甲错 ,毛 发 稀 疏 ,面 咣 气 乏 ,神 疲

治小儿积食常用的四缝穴

治小儿积食常用的四缝穴

治小儿积食常用的四缝穴以前肚子不消化,就会扎四缝,效果蛮好哒。

这也是一个高效排毒,疏通经络,增强体质的好方法,今天推荐给大家。

“扎四缝”一直是用来治疗小孩积食、胃口不开的。

记得二十多年前,有一位爱好中医的老大姐教我“扎四缝”的时候,就给我扎过,我的身体没有感到任何的变化,也就认为“扎四缝”只适合孩子,不适合大人。

直到前两年,看到一个网友说用扎四缝的方法给27岁的儿子开了胃口,让我重新重视了“扎四缝”。

之后就是开始给自己扎,给徒弟们扎。

扎的过程中直观地看到每个人的血液,确实只有我的血液是红红的、晶莹剔透、血珠都是立着的,而徒弟们的血液都是暗色或稀稀的,血珠都立不起了,全是爬下散散的。

第二天,大家都开了胃口,都觉得吃饭香,都觉得容易饿了,看样子大人“扎四缝”一样有用。

从前年到今年,我大概给自己扎过五次四缝,都是在胃口感觉不是太好的时候去扎,之后还都开了胃口。

我的肾脏不太好,每次小手指都能挤出水来,看来我这个从小就一直病的肾脏,要想完全恢复到正常,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后来,我就给来调理的病人都“扎四缝”,因为我发现只要“扎四缝”过后,他们都能喝下2—3碗的生姜红枣桂圆羹,如果不“扎四缝”,多数人是喝不下这么多的生姜红枣桂圆羹的。

因为胃口不开,调理起来就慢。

现在的“扎四缝”已经成了我调理病人时的开场白了。

通过“扎四缝”先直观地看到这人的血液质量,再通过看哪个手指挤出水、挤出气泡、挤出脂样颗粒,大致就能判断出这人身体的状况了。

四缝穴与五脏六腑的关系!而且我发现,在四缝穴上只要有一根小血管通过的,一定是这个脏器长期有病变,扎的时候就要对着这个小血管扎下去,一股血流就会冲出来,能明显地疏通与这个手指相通的脏器。

在给很多孩子治病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每个手指挤出来的黄水多少,与孩子的身体状况有关。

手指与脏器的对应:1、食指——脾胃。

食指因为有大肠经经过,所以与消化吸收的功能有直接关系。

胃口不好的孩子,在食指的四缝穴中,挤出的黄水最多,其他的手指都要少一些甚至没有。

四缝穴针刺加疳积穴吊线治疗疳积32例临床观察

四缝穴针刺加疳积穴吊线治疗疳积32例临床观察

四缝穴针刺加疳积穴吊线治疗疳积32例临床观察作者:柴建华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38-01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

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

常见临床症状有精神不振,面色萎黄,纳食减少,腹胀,腹泻,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毛发枯黄稀疏等。

我院自2007年开始运用针刺四缝穴加疳积穴吊线治疗疳积患儿3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2例患儿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个月至10岁,其中6个月至1岁6例,1岁至5岁24例,5岁以上2例。

病程3个月以内者3例,3至6个月者18例,6个月以上11例。

治疗方法1 四缝穴针刺,消毒四缝穴后用無菌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挤出黄白色黏液;2、疳积穴(位于督脉经腰俞穴下0.5寸处)挂线:备用已消毒?弧4*10缝合针一根,针孔引上已消毒缝合线一根(作标记),操作时,先用75%酒精棉球,将疳积穴处皮肤消毒后,用左手拇食指捏住疳积穴,右手拿持针器持针横穿浅刺皮表层约1厘米宽,将缝合线打结扣紧,把余线剪断,再次消毒局部皮肤后外敷无菌纱布。

此线一般在3~5天自动脱落。

上述治疗1次为一疗程,中间休息一个月后行第二疗程。

本组患儿中,除2例患儿因合并寄生虫感染,加服抗寄生虫药物外,其余均未服用任何药物。

另嘱患儿家属给予患儿合理饮食。

疗效标准及疗效痊愈:精神好转,面色红润,饮食恢复正常,腹胀、腹泻消失,大小便正常,各种病症消失;好转:精神稍好转,面色萎黄,食欲好转,大便稀溏,症状减轻;无效:经治疗3次,症状无改变,转其他治疗。

本组病例采用上述治疗,结果:痊愈20例(62.5%);好转11例(34.4%);无效1例(3.1%)。

总有效率为96.9%,说明此法治疗该病十分有效。

讨论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

针刺四缝穴加捏脊治疗疳积症临床观察

针刺四缝穴加捏脊治疗疳积症临床观察

针刺四缝穴加捏脊治疗疳积症临床观察
闫滨
【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30)005
【摘要】目的研究针刺四缝穴加捏脊治疗小儿疳积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应用针刺四缝穴加捏脊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5%,优于对照组的74.2%(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锌和尿淀粉酶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升高(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加捏脊对治疗小儿疳积症有较好的疗效.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闫滨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云南,昆明,65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4
【相关文献】
1.针刺四缝穴配合捏脊治疗小儿疳积22例 [J], 刘芳
2.针刺四缝穴加捏脊治疗小儿厌食72例 [J], 宋守军;王伟
3.针刺四缝穴兼服运脾散治疗小儿疳积症厌食症50例疗效观察 [J], 闫建民;武亮清
4.疳积散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360例 [J], 蓝金秀
5.针刺四缝穴加刮经络治疗疳积488例 [J], 肖声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点刺四缝治疗儿科疾病

点刺四缝治疗儿科疾病

点刺四缝治疗儿科疾病关键词四缝点刺儿科四缝穴是经外奇穴,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和小儿厌食,但因其具有“解热除烦,通调百脉,调和脏腑”的功效,笔者临床以点刺四缝治疗儿科其他疾病,疗效满意。

现举例如下。

1 小儿腹泻患者男,1岁零5个月。

诉1周前不明原因腹泻、便溏,日四五次,大便常规检查见白细胞,西医诊断为小儿肠炎,服用西药未见缓解。

患儿精神不佳,略显烦躁,辨证为脾失健运,用温和灸神阙穴5分钟后,点刺四缝,挤出血或黄色液体少许,便次当天减至二三次,治疗2次后恢复正常。

2 小儿咳嗽患者女,3周岁。

3天前受寒后咳嗽,无发热,精神可。

服用小儿枇杷膏效不显。

辨证为肺气上逆,点刺四缝,挤出少许血液,并于身柱拔罐3分钟,治疗1次告愈。

3 小儿发热患者男,8个月。

因空调受寒而发热2天,体温达39.5℃,西医使用退热药后虽有效,但药效过后仍发热到39℃,指纹鲜红,尚在气关。

辨证为肺卫失调。

点刺四缝,挤出少许血液,并于大椎穴作点刺并拔罐3分钟,体温下降,巩固治疗1次后恢复正常。

4 小儿夜啼患者男,3周岁4个月。

患儿素体不足,每于生病后夜啼,有时会自愈,有时需挑刺治疗。

今因腹泻愈后夜啼1周,无自愈倾向。

遂点刺四缝,挤出少许血液,并悬灸百会穴10分钟。

当夜睡眠安稳。

再巩固治疗1次告愈。

5 小儿疳积患者女,4周岁。

2005年4月14日诊。

半年前因患皮肤病,服用药物后胃口一直不开,并出现夜惊、乏力、形体渐瘦等症状,舌淡、苔白腻。

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滞中焦。

点刺四缝,挤出黄白液少许,并于中脘悬灸10分钟。

治疗1次后胃口明显好转,3次后食量正常。

随访2月,纳食正常,体重增加,精神好。

三棱针点刺配合捏脊法治疗小儿疳积57例

三棱针点刺配合捏脊法治疗小儿疳积57例
欲 异 常 , 嗜食 无 度 , 知 饥 饱 , 腹 胀 大 , 筋 暴 露 , 常 腹 或 不 脘 青 经
5 7例 患 儿 中 , 治愈 5 2例 , 转 5例 , 效 0例 , 有 效 率 好 无 总
1 0% 。 0
3 典 型 病 例
患儿 , , 男 4岁 。患 儿 食 欲 不 振 、 胀 1a多 , 1个 月 症 腹 近
佝 偻 病 及 某 些维 生 素 缺 乏 症 、 食 症 等 … 。 古 人 对 疳 证 的 含 厌 义 有 2种 解 释 : 说 , 疳 者 甘 也 ” 认 为 疳 证 的 发 生 原 因 为 小 一 “ ,
儿 过食 肥 甘 、 冷 , 伤 脾 胃 ,t 渐 成 疳 证 ; 一 说 “ 者 干 生 损 L !久 另 疳
腰 部 以上 , 腕 力 将 肌 肉提 起 , 5~ 用 提 6下 , 完 第 6次 后 , 捏 再 以两 拇 指 从 命 门 向 肾俞 左 右 推 压 。此 法 有 调 理 脾 胃 , 经 通
活 络 消 积 的功 效 。
也 指 气 液 干涸 , , 形体 消 瘦 。前 者 言 其 病 因 , 者 述 其 症 状 。 后
本 病起 病 缓 慢 , 程 迁 延 , 情 复 杂 , 重 影 响 小 儿 生 长发 育 , 病 病 严
甚 则 危 及 生 命 。20 - 2 0 0 2 0 6年 , 院 康 复 科 采 用 三 棱 针 点 刺 我
为 主配合 捏脊 法治 疗小 儿疳 疾 5 7例 , 疗效 显 著 , 报道 如下 。 现

47 1 0。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 d r Jun l f ne rt rd i a C i s n s r e i n 0 0 N v 1 ( 2 o e o r a o I ga dT a io l hn e dWet n M dc e 1 o , 9 3 ) n t e tn e a e i 2

中医外治法:挑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气管炎、蛔虫、发育不良

中医外治法:挑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气管炎、蛔虫、发育不良

中医外治法:挑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气管炎、蛔虫、发育不良疳积,又称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临床表现:体重不增加(最早出现)、身高、体重低于正常,逐渐消瘦,严重者皮肤干燥、苍白、肌肉松弛,进一步可导致肌肉萎缩、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浮肿等,经常伴发以下疾病: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

诊断主要根据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来确诊。

疳积的治疗,中医有内治和外治多种方法治疗,外治疗法中,挑四缝穴是其中一种简单易行而效果良好的方法。

四缝穴,就在每根手指上,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头的第一、二指节横纹中。

四缝穴主治小儿疳疾,气管炎,蛔虫,消化不良,身体羸瘦,发育不良等等。

挑四缝穴就是在四缝穴这个穴位上针刺后,挤出一些黄色的粘性液体或少许血液,以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如果孩子疳积严重的,有时还会挤出黄色的脂肪样的颗粒,有时则是血水和黄色黏液一起挤出来,有的时候是白水,有的时候是发黑的血液。

治疗的时候,尽量多挤出这些不正常的体液及血液,才能治疗比较彻底。

如果挤出的黄水较多,过半个月后或一个月后再扎第二次。

一般的孩子扎两次后,挤出的就全是鲜红的血液了,以后就不需要再扎了。

如果第二次扎时挤的血液里仍有淡黄水,则需要一个月后再扎一次,直至挤出来的全是鲜血为止。

通过四缝穴的主要有以下几条经络: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

每个手指四缝穴通过的经络不通,所以不同指头挤出的液体状况不同,反映出不同的经络疾病情况。

胃口不好的孩子在食指的四缝穴中挤出的黄水最多;在中指四缝穴上挤出的黄水多,孩子的舌尖多是红的,手指甲边上容易长倒刺,这样的孩子容易上火,脾气也急躁;无名指挤出的黄水多的现象多见于多动症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汗多、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而小指挤出的黄水多,则多见于肾脏虚弱、有遗尿、肾炎的孩子。

四缝穴治疗的疾病很广泛,除了治疗小儿疳积之外,还有很好的退热作用,四缝穴对成年人形体消瘦,食欲不振,体重达不到正常标准,包括哮喘以及长期的慢性胃肠道疾病亦有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本 研 究采 用 中 医外 治 综合 疗 法 治疗 小儿 疳 积 , 疗 效 满 意 ,值 得 临床 推 广 。
【 键 词 】 疳 积 ; 四缝 ;捏 脊 :穴位 贴敷 关 [ s a t If tema urini s r d iei rfr dt s“ho i n tt nldsres,tic d sidg so . Abt c] na i l tt nwet nme i n s eer oa crnc uri a i dr” I n l e iet n r nl n io e c e io o u n i
接 由皮 肤 渗 入 局 部 肌 肉、 筋骨 之 间 ,药 力 直达 病 灶 ,改 善 局 部
[] 2封君 品. 关节 周 围凌 型 阻滞 加触 痛 点局 部注 射 治疗 膝 关节 骨 性 关节 炎 膝 [ . 疼痛学 杂志 , 0 , 1: —9 J 实用 1 2 51 ) 72 0 ( 2 [] 忠诚 . 治疗 增生 性膝关 节 炎疗效 观察 [ . 摩 与导 引, 0,26: 8 3魏 综合 J按 ] 2 6 () . 0 2 7
功 能恢 复 。针 刺 局 部 穴 位 能 舒 筋 通 络 ,祛 风散 寒 , 活血 止 痛 ,
现代研 究证实针刺可 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炎症渗 出物并促进 渗 出物 的吸 收。T DP照射具有消炎 、消肿、镇痛、舒 筋活络 , 活血化瘀 ,祛风散寒,缓解肌 肉痉挛 的作用,并将药物成分直
[ y r s Ma pi t n Kewod ] l tt n F u i ; hr rci A u on a l ai n io j t o c tp c o
本院康 复医学科采用 点剌 四缝穴、 位贴敷和捏脊 的综合
方法治疗d J疳 积 5 ,L 0例 ,取得 了较好的临床疗 效。现报道如
编 号 :E 1 02 1 ( 回 :2 1.70 ) A.2 3 8 5 修 0 20 .6
点 刺 四 缝 穴 结 合 穴 位 贴 敷 与 捏 脊 综 合 治 疗
小 儿 疳 积 5 0例
T e t g 5 a e f l u r i n i h l r n i r a i c s sO n ti o c i e TCM n 0 ma t n d n
增生性膝 骨性 关节 炎的临床效果 ,是治疗增 生性膝骨关节炎安 全有 效的治疗 方法 。
参考文献:
[] 惠生, 骨质 增生症 的非手术疗 法口 ] 1 金 等. 订. : 北京 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 , 9 : 1 8 9
3 1 5
从而使膝关节达到力学平衡,使膝关节症状与体征得到缓解 ,
man ti o , e a v t mi e c e c , dp r st ie s s I i t d , sn h lu rt n a mi, i i n a n d f in y a a a i cd s a e .n t ssu y u i g t eTCM ote t n a t eman t to , h s l r i n i h t a f i l u r i n t er u t we e r i n l i e s s t f co y a dwo t y o p o t n a i a t r rh f r mo i . s n o
的血 液 循 环 ,使 患 肢血 流 量 增 加 ,改 善微 循 环 ,同 时 能 促进 组
织 的新 陈代谢 ,有利于关节腔积液的吸收 ,促进关节腔 内组织 的修复 ,改善 关节腔 内压力平衡 ,恢复膝关节的应力与张力 平 衡 ,解除肌 肉、韧 带痉挛 ,解除股四头肌及关节周 围粘连 ,增 加 股四头肌肌力 , 并有 良好 的止痛效果, 恢复髌骨的活动能力,
C C 中 医 临床 研 究 2 1 第 4 第 1 JM 0 2年 卷 3期 节 内外 动 态 平 衡 失 调 ,骨 质 增 生 逐渐 形成 。关 节软 骨 退 变 产 物
.3 .. 4.
血液循环 ,加速渗出水肿 的吸收. .促进人体 新陈代谢 ,调节生 理功能,减少病 变周 围软组织 的慢性炎症,有利于损伤组织的 功能恢复 ,达到消炎镇痛 的作 用 为了提高本病疗效 ,患者平 时若 能坚持股 四头肌及膝关节功 能训练,效果更佳。但一定要 叮嘱患者运动量不宜过度 ,运动 时应缓慢稳健 ,循序渐进 ,可 以在 床上进行 ,避免长时间站立。非手术治疗,每一种治疗手 段都有它的局限性 ,而笔者采 用的推拿 ,针 灸、T P治疗、功 D
王 嘉 毅 ( 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梧 梧 州 ,5 3 0 ) 4 0 2
中图分类号 :1 7 . 1 2 2 4
【 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8 0( 0 2 304 。2 6 47 6 2 1 )1 .0 30
要 】 小儿疳积 西医学称之 为 “ 慢性 营养 障碍性疾病 ”,包括消化不 良、营养不 良、贫血. 、维生素缺 乏,以及寄生虫病
能锻 炼等 综合 治疗 ,无 毒 副作 用 ,集 众 法 之 长 ,则 可 明显 提 高
刺 激滑膜炎 便产生疼 痛;滑膜性 炎症进 一步 引起关 节软骨退
变 ,并 能 引起 膝 关 节 软 组 织 病 理 改 变 而产 生疼 痛 ,骨膜 渗 出增
加 导致膝关节 内压升高,进而导致骨 内压升高,使骨与关节 的 血流受到影响而产生疼痛。另外关节 囊挛缩 、膝关节周 围组织 粘连也是疼痛之- [ - 。推拿治疗虽不能消除骨质增 生,但可 疏 通经络 ,活血化淤,滑利关节 ,调整 关节 结构 ,促进局部组织
下。
儿伸手仰掌 ,皮肤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对 准消毒好 的穴 位快速刺入 O5 分 , 即迅速退 出, .~1 随 当一侧 四穴全部刺完后 , 医者用双 手轻轻挤压 针孔处周 围,挤 出少许淡黄 色或透 明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