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叫兔病毒性败血症或兔出血性肺炎,俗称兔瘟。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成毁灭性流行,发病急,发病率低,可达70¥-100%,死亡率可达90%-100% 。
1、症状:本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3天,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最急性:多见于流行初期,病兔未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或仅在前数分钟内突然尖叫、冲跳、倒地与抽搐,部分病兔从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
急性:较最急性发病较缓,病兔出现体温升高,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急促等等症状。
慢性:多发生在1-2月龄的幼兔、出现轻度的体温升高,精神不良,食欲减退,消瘦及轻度神经症状。
病因多发在2日左右,2日以上不死者可逐渐恢复。
2、诊断: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快,青年兔和成年兔子多为急性死亡,幼兔多为慢性,哺乳仔兔一般不发病或很少发病。
3、防治:本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预防本病的发生,做好日常卫生防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病兔及被传染的饲料和兔产品,对新引种兔做好隔离观察。
定期接种灭活兔瘟疫苗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6月龄以上成兔颈部皮下注射1-2毫升,幼兔1毫升,新断乳幼兔初免在35日龄前后接种为好,6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一般接种后5-7天产生免疫力。
成兔每4-6个月免疫一次。
一旦发生本病流行,应尽早封锁兔场,隔离病兔,死兔应深埋或烧毁,兔舍、用具彻底消毒,必要时对未传染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六、防治
❖ 发病急,死亡快,来不及治疗 ❖ 预防为主: 疫苗免疫:组织灭活苗
20-25日龄首免, 60-65日龄二免,免疫期半年, 成年兔单苗或多联苗一年两次免疫
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购进种兔,引进兔要严格 检疫;
禁止外人进入兔场,更不准兔及兔毛商贩进兔舍购 兔、剪毛;
兔舍定期进行消毒。
病兔咬笼架神经症状
病兔肛门松弛,被毛沾 淡黄色胶样物
3、慢性型: ➢ 老疫区、流行后期或幼龄兔 ➢ 一般症状:病兔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
振、被毛杂乱无光泽 ➢ 鼻孔流粘性分泌物、消瘦衰竭死亡; ➢ 有的前肢叉开,头抵笼底,弓背、瘫痪,5-6d
衰竭死亡。
四、病理变化
败血症:实质器官淤血、出血为主要特征。 呼吸道:鼻腔、喉头和气管粘膜瘀血和出血,有“红气管”之称;气管
最高,其次脾、肺、肾及血液; 抵抗力:
对乙醚、氯仿有抵抗力; 对紫外线、干燥、热敏感; 常用消毒剂1%氢氧化钠4h,1-2%甲醛、1%漂白粉1h方 能灭活。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仅感染兔;长毛兔易感; 3月龄以上青年兔、成年兔易感, 2月龄以下兔子具有抵抗力;
2、传染源: 病兔、带毒兔为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尿
兔病毒性出血症
(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RHD)
又称“兔出血性肺炎”,简称“兔出血症”,俗称 “兔瘟”,
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 传染病;
特征: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 瘀血及出血性变化;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发病率死亡 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危害严重。
一、病原体
分类:嵌杯病毒科、兔嵌杯病毒属、兔出血症病毒 无囊膜、球状、单股正链RNA病毒
兔病毒性出血症

20
18
七、诊断
• 2.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HA>1:160判为阳性,HI>1:80为阳性,0.75%人的O 型红细胞。 此外,间接血凝试验、琼扩、ELISA及荧光抗体试验 对本病也有诊断价值。
19
八、防制
• 1.免疫接种:定期预防注射脏器组织灭活苗。一年 免疫二次,剂量1ml/只。注苗后7~10天产生免疫力 。仔兔20日龄开始初免。
• 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 出血性变化为特征。
3
二、历史
• 本病于1984年在我国江苏省的江阴县首先被发现, 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
•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本病的发生。 • 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给养
兔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4
三、病原
•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是新发现的病毒,分类学位置 尚未最后定论,但有人认为是一种杯状病毒,还有 人认为是一种类细小病毒。
,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划动,惨叫几声 而死。 • ⑤少数病死兔鼻中流出泡沫样血液。病程1~2d。
9
五、症状
3.慢性型 • 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 • 病兔体温升高到41℃左右,精神萎顿,食欲不振,
被毛杂乱无光泽,最后消瘦、衰弱而死。 • 耐过病兔生长,迟缓,发育较差,粪便排毒至少一
个月之久。
10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Severe epistaxis [,epɪ'stæksɪs] 鼻出血
兔场中的兔病毒出血症防控指南

兔场中的兔病毒出血症防控指南兔病毒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简称RHD)是一种严重危害养兔业的病毒性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兔病毒出血症的传播,在兔场中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兔场中兔病毒出血症的防控指南,详细列出了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
一、预防措施:1. 定期消毒:兔场定期进行有效的消毒是预防兔病毒出血症的重要措施。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饲养环境、饲料、饮水设施和器材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毒。
2. 隔离新兔:引入新兔时,应严格进行隔离观察。
新兔应单独饲养至少2周,观察是否出现病症,以防止病毒传播到整个兔群。
同时,隔离区应严格进行消毒,防止病毒在区域内传播。
3. 控制兔只接触:减少兔只之间的直接接触是有效预防兔病毒出血症的手段之一。
养殖户应该控制兔只的交替接触,避免兔只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 加强饲养管理:采取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可以减少兔只感染兔病毒出血症的风险。
包括兔舍环境清洁、科学的饲喂和合理的免疫程序等。
保持兔只的身体健康状态,提高其免疫能力。
5. 进行疫苗接种:及早接种兔病毒出血症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疫苗接种应按照兽医建议的时间和剂量进行,并确保兔只完全接种到位。
此外,定期复查兔只的免疫情况,及时补充疫苗。
二、处置措施:1. 快速报告:一旦发现兔病毒出血症的疑似病例,养殖户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及时报告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限制病毒的传播。
2. 隔离患病兔只:将发现病症的兔只进行隔离,避免与健康兔只接触。
隔离兔只的舍室和设备也要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扩散。
3. 进行扑杀:在兔病毒出血症爆发的情况下,进行扑杀可能是无法避免的措施之一。
扑杀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正确、安全,且高效杀死病毒。
4. 进行安全处理:扑杀后的兔只和兔场环境都要进行安全处理。
将兔只的遗体安全处理,以防止病毒再次传播。
同时,兔场环境、舍室和设施也要进行彻底消毒。
免疫兔群发生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

在兔子年幼时开始接种,并在其生 命周期内定期加强接种,以确保长 期免疫保护。
生物安全措施
01
02
03
隔离新引进兔子
对新引进的兔子进行一段 时间的隔离观察,确保它 们没有携带病毒,再与原 有兔群接触。
消毒与清洁
定期对兔舍、饲料和水源 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病 毒传播的机会。
控制害虫和鼠类
有效控制害虫和鼠类,减 少它们作为病毒传播媒介 的可能性。
病例报告与处置
发现病例
一旦发现疑似病毒性出血 症的病例,立即隔离患病 兔子,并通知相关部门进 行确诊。
病例处置
确诊后,对患病兔子进行 人道处置,避免病毒进一 步传播。
接触者追踪
追踪与患病兔子有过接触 的兔子,并进行隔离观察 ,确保病毒不扩散。
急性型症状
发热
患病兔子出现高热,体温升高。
出血
患病兔子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等部位 的出血症状。
细胞培养:将样本接种到敏感细胞系 中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效应( CPE)。
病毒分离与鉴定是诊断病毒性出血症 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操作繁琐、耗时 较长,不适用于快速诊断。
血清学检测
抗体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中和试验等方法检测兔血清中的特异 性抗体,判断兔是否感染过病毒。
抗原捕获:采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原理,用特异性抗体捕获样本中的病毒抗原 ,再进行检测。
呼吸困难
病毒影响呼吸系统,导致患病兔子呼 吸困难、喘息。
神经系统症状
病毒可能侵袭神经系统,引发患病兔 子的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播风险的有效手段。
02
临床症状与观察
急性型症状
兔病毒性出血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兔病毒性出血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名称】兔病毒性出血病(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兔病毒性出血病俗称兔瘟,也称为兔坏死性肝炎、兔X病.兔出血性肺炎、兔传染性出血病。
它是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本病于1984年初,首先在我国江苏等地爆发,以后蔓延到全国部分地区。
此后,在墨西哥、欧渊大部分国家也报道了类似的疾病。
病原本病由病毒引起,病毒的形态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结构,浮力密度为1.33--1.34 g/cm3。
目前,关于病毒的分类地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认为病毒核酸是DNA,属于细小病毒,但是有些学者认为是RNA 病毒,归属于小RNA病毒,欧洲大部分学者认为是RNA病毒,归于嵌杯状病毒属。
本病毒无囊膜,外径为30—35 nm之间。
在病兔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可见呈线性排列的类病毒粒子,其直径大约在25—30nm之间。
本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的能力,特别是人的O型红细胞,对牛,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绵羊的红细胞也有一定的凝集反应。
病兔的许多组织器官内都含有较多的病毒,其中,以肝脏、脾脏的病毒含量最高,其次是肺脏和肾脏器官。
本病毒能刺激兔体产生血凝抑制抗体。
关于本病毒的体外培养,目前尚无成功的报道。
本病毒能抵抗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在pH 3条件下作用lh或50℃处理lh,仍有感染性。
本病毒可被1% NaOH灭活,0.4%甲醛在40℃或37℃条件下能够杀死全部病毒,但仍能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
流行病学本病毒只感染兔而发病,其它动物不敏感。
在兔中尤其以长毛兔最敏感。
本病的发病率达90%以上,病死率为76%--100%。
病兔的病料悬液经皮下,肌肉、滴鼻,口服接种健康兔均可发病,病兔大部分或全部死亡,康复的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病兔、死免、隐性传染兔为主要传染源。
兔病毒性出血症

概述
又名兔出血性肺炎,简称 兔出血症,俗名:兔瘟。1984 年南京首发。除西藏,台湾未
病原
兔病毒性出血病毒,为细 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
流行病学
1、仅见兔发病,毛用兔较皮用兔易感; 2、病兔、带毒兔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34、、接各触种感年染龄;均可感染,2月龄多发; 5、爆病发死性率流 达行95,%以传上播。迅速,发病率及
症状
潜伏期 23 天,分三型 1、最急性: 无任何前兆,突然倒
2、急性:常见型
1) 少食或废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 24)) T死4前1℃瘫,软稍,留不后能急站聚立下,降不;时挣扎,撞击
笼架,向前跳,高声尖叫数声,即死去;
症状
3 、慢性:特征是 病程长、消瘦、
病变
以实质器官 淤血, 出血 为主要特征 1、鼻腔,喉头和气管,黏膜弥漫性
充血,出血 ; 2、气管内充满大量血染泡沫;
病变
3、肺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 4、心包积液,心包膜点状出血; 5、肝、脾肿大,淤血;
诊断
一、临诊 二、实验 1、镜检:球形,3234,主要存在于肝,脾。 2、分离:兔肾、睾丸,产生。初次分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防制
本病无特效药 1、可用江苏畜牧兽医所,南京产的
灭活苗免疫,半年一次。
沁园春. 猪
养猪风光.千里猪疯.万里血飘.望猪舍内外. 病猪莽莽.打针用药,苦无妙招,你用妙计,他 施绝招,药贩屠夫试比高,猪病如此飘渺,引无 数老板折下腰,叹圆环蓝耳,尚未明了,混感高 热,又来骚扰,技术经理,生产场长,面对猪病 成傻冒。惧完矣,数风流人物,还看兽医佬!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防治.doc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防治概述: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该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2月龄以内特别是1月龄以内的兔很少发病。
其主要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
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常引起爆发性毁灭性的流行,是严重危害养兔业健康发展重点疾病之一,经济损失巨大,应给予高度重视。
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该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2月龄以内特别是1月龄以内的兔很少发病。
其主要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
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常引起爆发性毁灭性的流行,是严重危害养兔业健康发展重点疾病之一,经济损失巨大,应给予高度重视。
1流行病学病兔与带毒兔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脏器、肌肉、皮毛、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本病,传播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伤口、黏膜及生殖道等途径传染易感兔。
本病只发生于家兔和野兔。
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的兔均可感染,但以青年兔和成年兔的易感性最高,2月龄以下的仔兔和哺乳期的幼兔很少发病。
本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爆发性流行,传播迅速,一旦发病,常在2~3d内迅速波及全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达95%以上。
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这可能与冬春季节兔的饲养管理水平下降等有关。
2症状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约为1~4d,人工感染为2~3d。
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
2.1最急性型多发生于非疫区或流行初期。
病兔表现为无任何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一般在感染后的1d内死亡,有的死前尖叫、有的还在吃食,抽搐几下即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bbit Viral haemorrhagic disease
概
述
又名兔出血性肺炎,简称 兔出血症,俗名:兔瘟。1984 年南京首发。除西藏,台湾未
见报道外。各省均有报道。
病
原
兔病毒性出血病毒,为细 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
流行病学
1、仅见兔发病,毛用兔较皮用兔易感;
2、病兔、带毒兔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笼架,向前跳,高声尖叫数声,即死去;
5) 死前流出泡沫性液体,死后呈角弓反张。
症
3 、慢性:特征是
状
病程长、消瘦、
持续性腹泻。
病变
以实质器官 淤血, 出血 为主要特征
1、鼻腔,喉头和气管,黏膜弥漫性
充血,出血 ; 2、气管内充满大量血染泡沫;
病变
3、肺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 4、心包积液,心包膜点状出血; 5、肝、脾肿大,淤血; 7、肾淤血,呈暗紫色。
沁园春. 猪
养猪风光.千里猪疯.万里血飘.望猪舍内外. 病猪莽莽.打针用药,苦无妙招,你用妙计,他 施绝招,药贩屠夫试比高,猪病如此飘渺,引无
数老板折下腰,叹圆环蓝耳,尚未明了,混感高
热,又来骚扰,技术经理,生产场长,面对猪病 成傻冒。惧完矣,数风流人物,还看兽医佬!
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临诊
二、实验
断
1、镜检:球形,32---34nm,主要存在于肝,脾。
2、分离:兔肾、睾丸,产生CPE。初次分离。
3、血凝试验:人O型红细胞最佳。
4、间接血凝、琼扩 、ELISA用作检查抗体
防
制
本病无特效药
1、可用江苏畜牧兽医所,南京产的 灭活苗免疫,半年一次。 2、或用病兔的内脏作自家苗。
3、接触感染;
4、各种年龄均可感染,2月龄多发;
5、爆发性流行,传播迅速,发病率及
病死率达95%以上。
症
状
潜伏期 2---3 天,分三型 1、最急性: 无任何前兆,突然倒
地,尖叫几声即死亡。
2、急性:常见型
1) 少食或废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 2) T 41℃,稍留后急聚下降; 4) 死前瘫软,不能站立,不时挣扎,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