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叫兔病毒性败血症或兔出血性肺炎,俗称兔瘟。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成毁灭性流行,发病急,发病率低,可达70¥-100%,死亡率可达90%-100% 。
1、症状:本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3天,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最急性:多见于流行初期,病兔未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或仅在前数分钟内突然尖叫、冲跳、倒地与抽搐,部分病兔从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
急性:较最急性发病较缓,病兔出现体温升高,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急促等等症状。
慢性:多发生在1-2月龄的幼兔、出现轻度的体温升高,精神不良,食欲减退,消瘦及轻度神经症状。
病因多发在2日左右,2日以上不死者可逐渐恢复。
2、诊断: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快,青年兔和成年兔子多为急性死亡,幼兔多为慢性,哺乳仔兔一般不发病或很少发病。
3、防治:本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预防本病的发生,做好日常卫生防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病兔及被传染的饲料和兔产品,对新引种兔做好隔离观察。
定期接种灭活兔瘟疫苗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6月龄以上成兔颈部皮下注射1-2毫升,幼兔1毫升,新断乳幼兔初免在35日龄前后接种为好,6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一般接种后5-7天产生免疫力。
成兔每4-6个月免疫一次。
一旦发生本病流行,应尽早封锁兔场,隔离病兔,死兔应深埋或烧毁,兔舍、用具彻底消毒,必要时对未传染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六、防治
❖ 发病急,死亡快,来不及治疗 ❖ 预防为主: 疫苗免疫:组织灭活苗
20-25日龄首免, 60-65日龄二免,免疫期半年, 成年兔单苗或多联苗一年两次免疫
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购进种兔,引进兔要严格 检疫;
禁止外人进入兔场,更不准兔及兔毛商贩进兔舍购 兔、剪毛;
兔舍定期进行消毒。
病兔咬笼架神经症状
病兔肛门松弛,被毛沾 淡黄色胶样物
3、慢性型: ➢ 老疫区、流行后期或幼龄兔 ➢ 一般症状:病兔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
振、被毛杂乱无光泽 ➢ 鼻孔流粘性分泌物、消瘦衰竭死亡; ➢ 有的前肢叉开,头抵笼底,弓背、瘫痪,5-6d
衰竭死亡。
四、病理变化
败血症:实质器官淤血、出血为主要特征。 呼吸道:鼻腔、喉头和气管粘膜瘀血和出血,有“红气管”之称;气管
最高,其次脾、肺、肾及血液; 抵抗力:
对乙醚、氯仿有抵抗力; 对紫外线、干燥、热敏感; 常用消毒剂1%氢氧化钠4h,1-2%甲醛、1%漂白粉1h方 能灭活。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仅感染兔;长毛兔易感; 3月龄以上青年兔、成年兔易感, 2月龄以下兔子具有抵抗力;
2、传染源: 病兔、带毒兔为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尿
兔病毒性出血症
(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RHD)
又称“兔出血性肺炎”,简称“兔出血症”,俗称 “兔瘟”,
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 传染病;
特征: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 瘀血及出血性变化;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发病率死亡 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危害严重。
一、病原体
分类:嵌杯病毒科、兔嵌杯病毒属、兔出血症病毒 无囊膜、球状、单股正链RNA病毒
兔病毒性出血症

20
18
七、诊断
• 2.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HA>1:160判为阳性,HI>1:80为阳性,0.75%人的O 型红细胞。 此外,间接血凝试验、琼扩、ELISA及荧光抗体试验 对本病也有诊断价值。
19
八、防制
• 1.免疫接种:定期预防注射脏器组织灭活苗。一年 免疫二次,剂量1ml/只。注苗后7~10天产生免疫力 。仔兔20日龄开始初免。
• 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 出血性变化为特征。
3
二、历史
• 本病于1984年在我国江苏省的江阴县首先被发现, 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
•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本病的发生。 • 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给养
兔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4
三、病原
•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是新发现的病毒,分类学位置 尚未最后定论,但有人认为是一种杯状病毒,还有 人认为是一种类细小病毒。
,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划动,惨叫几声 而死。 • ⑤少数病死兔鼻中流出泡沫样血液。病程1~2d。
9
五、症状
3.慢性型 • 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 • 病兔体温升高到41℃左右,精神萎顿,食欲不振,
被毛杂乱无光泽,最后消瘦、衰弱而死。 • 耐过病兔生长,迟缓,发育较差,粪便排毒至少一
个月之久。
10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Severe epistaxis [,epɪ'stæksɪs] 鼻出血
兔场中的兔病毒出血症防控指南

兔场中的兔病毒出血症防控指南兔病毒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简称RHD)是一种严重危害养兔业的病毒性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兔病毒出血症的传播,在兔场中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兔场中兔病毒出血症的防控指南,详细列出了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
一、预防措施:1. 定期消毒:兔场定期进行有效的消毒是预防兔病毒出血症的重要措施。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饲养环境、饲料、饮水设施和器材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毒。
2. 隔离新兔:引入新兔时,应严格进行隔离观察。
新兔应单独饲养至少2周,观察是否出现病症,以防止病毒传播到整个兔群。
同时,隔离区应严格进行消毒,防止病毒在区域内传播。
3. 控制兔只接触:减少兔只之间的直接接触是有效预防兔病毒出血症的手段之一。
养殖户应该控制兔只的交替接触,避免兔只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 加强饲养管理:采取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可以减少兔只感染兔病毒出血症的风险。
包括兔舍环境清洁、科学的饲喂和合理的免疫程序等。
保持兔只的身体健康状态,提高其免疫能力。
5. 进行疫苗接种:及早接种兔病毒出血症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疫苗接种应按照兽医建议的时间和剂量进行,并确保兔只完全接种到位。
此外,定期复查兔只的免疫情况,及时补充疫苗。
二、处置措施:1. 快速报告:一旦发现兔病毒出血症的疑似病例,养殖户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及时报告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限制病毒的传播。
2. 隔离患病兔只:将发现病症的兔只进行隔离,避免与健康兔只接触。
隔离兔只的舍室和设备也要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扩散。
3. 进行扑杀:在兔病毒出血症爆发的情况下,进行扑杀可能是无法避免的措施之一。
扑杀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正确、安全,且高效杀死病毒。
4. 进行安全处理:扑杀后的兔只和兔场环境都要进行安全处理。
将兔只的遗体安全处理,以防止病毒再次传播。
同时,兔场环境、舍室和设施也要进行彻底消毒。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理学诊断及防治措施

急 剧 死 亡 。死 亡 前 几 乎没 有 任 何 征 兆 。
2 临 床 症 状
各病例的器官组织病变基本 一致 .
主 要 特 征 是 :肺 脏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淤 血 、 出 血 、 广 泛 性 微 血 栓 以 及 小 血 管 内 多
量 大 ,所 以 可 以肯 定 的 说 本 次 兔 瘟 的
疫 的 第 三 天 ,没 发 病 的仔 兔 也 发 病 了 .
心 室 内 血 凝 不 良 。 肝 稍 肿 大 ,较 正 常 发 黄 ,有 少 量 的 出 血 斑 点 。 脾 脏 稍 肿 大 。 肾 脏 稍 肿 大 , 粘 膜 易 剥 离 ,脑 膜 有 轻 微 出 血 。 整 个 消 化 道 无 明显 的 眼
爆 发 与 免 疫 不 当不 无 关 系 。 临 床 经 验
表 明疫 苗免 疫 可 以有效 的 防治 兔 瘟 。 但 应 根 据 生 产 实 际 制 定 合 理 的 免 疫 程 序 ,笔 者 认 为 兔 瘟 免 疫 的 最 佳 首 免 日
龄 应 为 2 ~ 0日龄 ,二 免 在 6 日龄前 53 5
次 免 疫 时 间 间 隔 只 有 半 月 ,二 次 免 疫
肝 、脾 、肺 、肾等 组 织 器 官 ,1%福 尔 0 马林 固定 ,石 蜡 切 片 ,H E染 色 ,进 行 病 例 组 织 检 查 。取 肝 一 O 2 ℃保 存 ,进 行 血 清 学 检查 。
4 病 理 组出 血 。 肺 一 侧 或 两 侧 水 肿 、充 血 、淤 血 和 出 血 。体 积 膨
隆 呈 多 边 形 ,边 缘 可 见 多 发 性 小 灶 状
液备用。无菌采集人 “ 0” 型血 ,3 0 00 转/ i 心 1ri,弃 上 清 ,重 复两 次 m n离 0 n a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作者:霍玉芹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年第05期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
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家兔均易感。
2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断奶幼兔有一定的抵抗力,哺乳期仔兔基本不发病。
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染,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发病率死亡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该病一旦发生,可导致兔群全军覆没,给养兔业发展带来一大灾害。
一、流行病学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兔和带毒兔。
传播途径主要由病兔或带毒兔与健康兔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被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空气、兔毛以及人员来往间接传播。
经口腔、皮下、腹腔、滴鼻等途径人工感染均可引起发病,但没有由昆虫、啮齿动物或经胎盘垂直传播的证据。
本病只发生于家兔,毛用兔的易感染性略高于皮用兔,其中长毛兔最易感,青紫蓝兔和土种兔次之。
主要发生于二月龄以上的青年兔,成年兔和哺乳母兔病死率高,而哺乳期仔兔则很少发病死亡。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北方以冬春季多发,可能与气候寒冷、饲料单一导致兔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本病发病急,病死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传播迅速,几天内危及全群。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达95%以上。
二、临床症状潜伏期自然病例为2-3天,人工感染为1-3天。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四种病型。
最急性型:多见于非疫区或流行初期。
健康兔感染病毒后10-20小时即突然死亡,无任何前兆或仅表现短暂兴奋,只是在笼内乱跳几下,而后突然倒地,抽搐,尖叫数声倒地死亡。
急性型:此类多发生在流行中期。
健康兔感染病毒后24-40小时,病兔表现食欲减少或拒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结膜潮红,体温升高达41℃以上,稍稽留后急骤下降,临死前病兔瘫软,四肢伏地,后肢支起,不能站立,但不时挣扎,撞击笼架,高声尖叫,抽搐,四肢乱划或惨叫几声而死,有的死兔鼻腔流出泡沫样血液,死后呈角弓反张。
免疫兔群发生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

在兔子年幼时开始接种,并在其生 命周期内定期加强接种,以确保长 期免疫保护。
生物安全措施
01
02
03
隔离新引进兔子
对新引进的兔子进行一段 时间的隔离观察,确保它 们没有携带病毒,再与原 有兔群接触。
消毒与清洁
定期对兔舍、饲料和水源 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病 毒传播的机会。
控制害虫和鼠类
有效控制害虫和鼠类,减 少它们作为病毒传播媒介 的可能性。
病例报告与处置
发现病例
一旦发现疑似病毒性出血 症的病例,立即隔离患病 兔子,并通知相关部门进 行确诊。
病例处置
确诊后,对患病兔子进行 人道处置,避免病毒进一 步传播。
接触者追踪
追踪与患病兔子有过接触 的兔子,并进行隔离观察 ,确保病毒不扩散。
急性型症状
发热
患病兔子出现高热,体温升高。
出血
患病兔子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等部位 的出血症状。
细胞培养:将样本接种到敏感细胞系 中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效应( CPE)。
病毒分离与鉴定是诊断病毒性出血症 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操作繁琐、耗时 较长,不适用于快速诊断。
血清学检测
抗体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中和试验等方法检测兔血清中的特异 性抗体,判断兔是否感染过病毒。
抗原捕获:采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原理,用特异性抗体捕获样本中的病毒抗原 ,再进行检测。
呼吸困难
病毒影响呼吸系统,导致患病兔子呼 吸困难、喘息。
神经系统症状
病毒可能侵袭神经系统,引发患病兔 子的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播风险的有效手段。
02
临床症状与观察
急性型症状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本 病 目前 没 有 特 效 药 物 .只 能 用 脏 器 消 毒 福 尔 马 林 灭 活 苗 进 行 紧 急 免 疫 接 种 .及 时 剔 除 不 良个 体 ,一 般 接 种 7 日后 ,病 情 能 得
到有 效 控 制 。
病 例 多 耐 过后 康 复 ,病 理 变 化 不 详 细 阐述 。
“ 兔 瘟 ” 是 由 病 毒 引 起 的 兔 的 烈 性 传 染 病 ,是 一 种 发 病 率 高 ,死 亡 率 高 的 家 兔 传 染
1 . 3 实验 室诊 断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 及防治方法 病 。 传 播 迅 速 ,表 现 体 温 升 高 、 白 细 胞 数 减 别 ,在 根 据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性 临 床 症 状 和 病
3 . 4 治疗 方 剂 分析
3 . 1 . 4 中草 药 的双 向作 用
1 9 9 6年 日本 富 士 山 医科 大 学 教 授 小 一 提 出 口服 中药 药效
的发 挥 依 赖 肠 道 正Fra bibliotek常 菌 群 的 酶 代 谢 作 用 。许 多 中药 成 分 都 是
借 助 肠 道 的 力量 转化 成 为 有 效 成 分 ,近 而达 到 治 疗 作 用 。
增 强 机 体凝 血 能 力 : ( 3 ) 坚 持 每 周 进 行 圈 舍 、 通 道 、 设 施 的
道 和 呼 吸道 传 播 。
金 枝
召
_一
1 兔 病 毒 性 出 血 症 的诊 断
1 . 1 临床 症 状
体温 升 高至 4 1 ℃ ,最 急 性 型 6 ~ 8 h后 死
3 - 2 分 析 归 纳
一 —
应 用 以上 中草 药 治 疗 ,遵 循 了 中 兽 医 理 论 的 重 要 特 色 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兔气管粘膜出血,肺出血、淤血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兔肝肿大、淤血,肺有出血斑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兔肺水肿,出血点、斑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兔肝脏肿大、淤血、坏死,性出血症:病兔胃浆膜出血,胃充盈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兔小肠浆膜充血、出血
2.实验室诊断
(1) 病毒分离鉴定 采取肝、脾病料接种敏感兔分离 病毒的,然后应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鉴定。
(2) 病毒检查 取肝病料10%乳剂,超声波处理,高 速离心,收集病毒,负染色后电镜观察。可见一种直径 25~35nm,表面有短纤突的病毒颗粒。
(3)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取肝病料研磨制成10%乳 剂,离心后取上清液,与0.75%人O型血红细胞进行血凝 试验,凝集价大于l:160判为阳性。再用已知阳性血清做 血凝抑制试验,如血凝作用被抑制,则证实病料中含有本 病毒。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兔鼻孔、口有带血的分泌物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兔鼻孔流出带血的分泌物
兔病毒性出血症:孕兔流产,从阴道流出带血的液体
五、病理变化
鼻腔、喉头和气管黏膜瘀血和出血。气管和支气管内 有泡沫状血液。
肺充血,出血。切开肺叶流出红色泡沫状液体。 肝瘀血、肿大、质脆,肝小叶明显。 胆囊胀大,充满胆汁。 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胃充满食物。小肠黏膜充血、出血。 膀胱积尿。 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
兔病毒性出血症
(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RHD)
一、概述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病毒引起兔发生的一种急性、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兔瘟”、或兔出血症,其特征 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变 化。
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给养 兔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2. 传染源
病兔和带毒的野兔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 通过粪便、皮肤、呼吸和生殖道排毒。可通过直接接 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灰尘、用具、兔毛、环境以及饲 养管理人员、皮毛商人和兽医的手、衣服与鞋子等间接接 触传染。
3.传播途径 呼吸道和消化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滴鼻和口服等途径人工接种, 均易感染成功。
2.发病时采取的措施
(1)兔群发生疫情时,立即封锁疫点,关闭兔及兔产 品交易市场。
(2)对污染环境、用具进行彻底消毒,病死兔深埋。 (3)疫区内外的兔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
3.治疗 特异性疗法 注射高免血清,剂量成年兔3~4ml,仔 兔及青年兔2~3ml,疗效较好。
含毒病料(如肝)保存于-8~20℃冰箱中560天和室内 污染环境经135天仍有致病性。病毒对紫外线和干燥等抵 抗力较强,1%氢氧化钠4小时、1%~2%甲醛、1%漂白 粉3小时、2%农乐1小时才被灭活。生石灰和草木灰对病 毒几乎无作用。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本病只发生于家兔和野兔。 各种品种和不同性别的兔都可感染发病,长毛兔的 易感性高于皮肉兔。 青壮年兔最易发病。 2月龄以内的仔兔很少发病死亡。
急性型:体温升高41℃以上,病兔食欲减退,精神 萎顿,呼吸困难。死前有短期兴奋、挣扎、狂奔、咬笼 架,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划动,惨叫几声而死。 病死兔鼻孔中流出泡沫样血液。病程l~2天。
慢性:少见,病兔体温升高到41℃左右,精神萎顿, 食欲不振,被毛杂乱无光泽,最后消瘦、衰弱而死。耐 过病兔生长迟缓,发育较差,粪便排毒至少一个月之久。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兔心外膜出血,血管充血、扩张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兔脑膜血管充血、扩张
六、诊断
1. 临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 表现突然发病,传播迅速,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口鼻出 血,发病率、病死率高,剖检时可见呼吸道、消化道和其 他器官出血。
确诊可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试验。
4.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培养
目前只能在兔体内进行传代培养。 用常规方法病毒不能在兔的各种细胞、鸡胚、鸭胚 和鹅胚成纤维单层细胞以及实验室多种原代、继代和传代 细胞培养物中生长繁殖。
5.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抵抗力
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较强。病毒对氯仿和乙 醚不敏感,能耐pH3和50℃40分钟处理。
本病于1984年在我国江苏省的江阴县首先被发现, 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迄今亚洲、美洲、非洲、欧洲等地 均有发生。
二、病原
本 病 病 原 为 兔 病 毒 性 出 血 症 病 毒 (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现在认为是一种嵌 杯样病毒,病毒颗粒无囊膜,直径25~35nm,核酸类型 为单链正股RNA。
4. 流行特点
本病在新疫区多呈暴发性流行。 成年兔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达90%~95%,甚至100%。 一般疫区的平均病死率78%~85%。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冬、春寒冷季节多 发。
四、症状
潜伏期自然感染2~3天。根据症状分最急性、急性 和慢性三个型。
最急性型 多见于流行初期。突然发病,迅速死亡, 几乎无症状。病程稍长时,体温升高41℃,稽留经6~8小 时而死。有的死前还在吃食,突然抽搐几下即刻死亡。
病毒存在于病兔所有的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和 排泄物中,以肝、脾、肺、肾及血液含量最高。
2.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血凝性
病毒可凝集人的O型红细胞,凝集特性较稳定,可被 抗RHDV血清特异性抑制,不凝集马、牛、羊、犬、猪、 鸡、鸭、兔、大鼠、豚鼠、棕鼠和仓鼠等动物的红细胞。
3.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型 HI试验、琼脂扩散试验、ELISA和中和试验证实, 世界范围内的RHDV均为同一血清型。
此外,间接血凝试验、琼扩、ELISA及荧光抗体等 试验也用于对本病的诊断。
七、防制 1.平时的防疫措施
(1) 坚持自繁自养,加强检疫,认真执行兽医卫生防 疫措施,定期消毒,禁止外人进人兔场,更不准兔及兔毛 商贩进兔舍购兔、剪毛。新引进的兔需要隔离饲养观察至 少2周,无病时方可混群饲养。
(2) 免疫接种 定期预防注射组织灭活苗。1年免疫二 次,剂量lml/只。注射后3天即能产生坚强免疫力,仔兔 20日龄开始初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