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出血症病毒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叫兔病毒性败血症或兔出血性肺炎,俗称兔瘟。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成毁灭性流行,发病急,发病率低,可达70¥-100%,死亡率可达90%-100% 。
1、症状:本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3天,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最急性:多见于流行初期,病兔未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或仅在前数分钟内突然尖叫、冲跳、倒地与抽搐,部分病兔从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
急性:较最急性发病较缓,病兔出现体温升高,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急促等等症状。
慢性:多发生在1-2月龄的幼兔、出现轻度的体温升高,精神不良,食欲减退,消瘦及轻度神经症状。
病因多发在2日左右,2日以上不死者可逐渐恢复。
2、诊断: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快,青年兔和成年兔子多为急性死亡,幼兔多为慢性,哺乳仔兔一般不发病或很少发病。
3、防治:本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预防本病的发生,做好日常卫生防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病兔及被传染的饲料和兔产品,对新引种兔做好隔离观察。
定期接种灭活兔瘟疫苗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6月龄以上成兔颈部皮下注射1-2毫升,幼兔1毫升,新断乳幼兔初免在35日龄前后接种为好,6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一般接种后5-7天产生免疫力。
成兔每4-6个月免疫一次。
一旦发生本病流行,应尽早封锁兔场,隔离病兔,死兔应深埋或烧毁,兔舍、用具彻底消毒,必要时对未传染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六、防治
❖ 发病急,死亡快,来不及治疗 ❖ 预防为主: 疫苗免疫:组织灭活苗
20-25日龄首免, 60-65日龄二免,免疫期半年, 成年兔单苗或多联苗一年两次免疫
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购进种兔,引进兔要严格 检疫;
禁止外人进入兔场,更不准兔及兔毛商贩进兔舍购 兔、剪毛;
兔舍定期进行消毒。
病兔咬笼架神经症状
病兔肛门松弛,被毛沾 淡黄色胶样物
3、慢性型: ➢ 老疫区、流行后期或幼龄兔 ➢ 一般症状:病兔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
振、被毛杂乱无光泽 ➢ 鼻孔流粘性分泌物、消瘦衰竭死亡; ➢ 有的前肢叉开,头抵笼底,弓背、瘫痪,5-6d
衰竭死亡。
四、病理变化
败血症:实质器官淤血、出血为主要特征。 呼吸道:鼻腔、喉头和气管粘膜瘀血和出血,有“红气管”之称;气管
最高,其次脾、肺、肾及血液; 抵抗力:
对乙醚、氯仿有抵抗力; 对紫外线、干燥、热敏感; 常用消毒剂1%氢氧化钠4h,1-2%甲醛、1%漂白粉1h方 能灭活。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仅感染兔;长毛兔易感; 3月龄以上青年兔、成年兔易感, 2月龄以下兔子具有抵抗力;
2、传染源: 病兔、带毒兔为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尿
兔病毒性出血症
(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RHD)
又称“兔出血性肺炎”,简称“兔出血症”,俗称 “兔瘟”,
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 传染病;
特征: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 瘀血及出血性变化;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发病率死亡 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危害严重。
一、病原体
分类:嵌杯病毒科、兔嵌杯病毒属、兔出血症病毒 无囊膜、球状、单股正链RNA病毒
兔病毒性出血症

20
18
七、诊断
• 2.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HA>1:160判为阳性,HI>1:80为阳性,0.75%人的O 型红细胞。 此外,间接血凝试验、琼扩、ELISA及荧光抗体试验 对本病也有诊断价值。
19
八、防制
• 1.免疫接种:定期预防注射脏器组织灭活苗。一年 免疫二次,剂量1ml/只。注苗后7~10天产生免疫力 。仔兔20日龄开始初免。
• 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 出血性变化为特征。
3
二、历史
• 本病于1984年在我国江苏省的江阴县首先被发现, 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
•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本病的发生。 • 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给养
兔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4
三、病原
•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是新发现的病毒,分类学位置 尚未最后定论,但有人认为是一种杯状病毒,还有 人认为是一种类细小病毒。
,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划动,惨叫几声 而死。 • ⑤少数病死兔鼻中流出泡沫样血液。病程1~2d。
9
五、症状
3.慢性型 • 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 • 病兔体温升高到41℃左右,精神萎顿,食欲不振,
被毛杂乱无光泽,最后消瘦、衰弱而死。 • 耐过病兔生长,迟缓,发育较差,粪便排毒至少一
个月之久。
10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Severe epistaxis [,epɪ'stæksɪs] 鼻出血
兔场中的兔病毒出血症防控指南

兔场中的兔病毒出血症防控指南兔病毒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简称RHD)是一种严重危害养兔业的病毒性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兔病毒出血症的传播,在兔场中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兔场中兔病毒出血症的防控指南,详细列出了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
一、预防措施:1. 定期消毒:兔场定期进行有效的消毒是预防兔病毒出血症的重要措施。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饲养环境、饲料、饮水设施和器材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毒。
2. 隔离新兔:引入新兔时,应严格进行隔离观察。
新兔应单独饲养至少2周,观察是否出现病症,以防止病毒传播到整个兔群。
同时,隔离区应严格进行消毒,防止病毒在区域内传播。
3. 控制兔只接触:减少兔只之间的直接接触是有效预防兔病毒出血症的手段之一。
养殖户应该控制兔只的交替接触,避免兔只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 加强饲养管理:采取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可以减少兔只感染兔病毒出血症的风险。
包括兔舍环境清洁、科学的饲喂和合理的免疫程序等。
保持兔只的身体健康状态,提高其免疫能力。
5. 进行疫苗接种:及早接种兔病毒出血症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疫苗接种应按照兽医建议的时间和剂量进行,并确保兔只完全接种到位。
此外,定期复查兔只的免疫情况,及时补充疫苗。
二、处置措施:1. 快速报告:一旦发现兔病毒出血症的疑似病例,养殖户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及时报告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限制病毒的传播。
2. 隔离患病兔只:将发现病症的兔只进行隔离,避免与健康兔只接触。
隔离兔只的舍室和设备也要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扩散。
3. 进行扑杀:在兔病毒出血症爆发的情况下,进行扑杀可能是无法避免的措施之一。
扑杀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正确、安全,且高效杀死病毒。
4. 进行安全处理:扑杀后的兔只和兔场环境都要进行安全处理。
将兔只的遗体安全处理,以防止病毒再次传播。
同时,兔场环境、舍室和设施也要进行彻底消毒。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理学诊断及防治措施

急 剧 死 亡 。死 亡 前 几 乎没 有 任 何 征 兆 。
2 临 床 症 状
各病例的器官组织病变基本 一致 .
主 要 特 征 是 :肺 脏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淤 血 、 出 血 、 广 泛 性 微 血 栓 以 及 小 血 管 内 多
量 大 ,所 以 可 以肯 定 的 说 本 次 兔 瘟 的
疫 的 第 三 天 ,没 发 病 的仔 兔 也 发 病 了 .
心 室 内 血 凝 不 良 。 肝 稍 肿 大 ,较 正 常 发 黄 ,有 少 量 的 出 血 斑 点 。 脾 脏 稍 肿 大 。 肾 脏 稍 肿 大 , 粘 膜 易 剥 离 ,脑 膜 有 轻 微 出 血 。 整 个 消 化 道 无 明显 的 眼
爆 发 与 免 疫 不 当不 无 关 系 。 临 床 经 验
表 明疫 苗免 疫 可 以有效 的 防治 兔 瘟 。 但 应 根 据 生 产 实 际 制 定 合 理 的 免 疫 程 序 ,笔 者 认 为 兔 瘟 免 疫 的 最 佳 首 免 日
龄 应 为 2 ~ 0日龄 ,二 免 在 6 日龄前 53 5
次 免 疫 时 间 间 隔 只 有 半 月 ,二 次 免 疫
肝 、脾 、肺 、肾等 组 织 器 官 ,1%福 尔 0 马林 固定 ,石 蜡 切 片 ,H E染 色 ,进 行 病 例 组 织 检 查 。取 肝 一 O 2 ℃保 存 ,进 行 血 清 学 检查 。
4 病 理 组出 血 。 肺 一 侧 或 两 侧 水 肿 、充 血 、淤 血 和 出 血 。体 积 膨
隆 呈 多 边 形 ,边 缘 可 见 多 发 性 小 灶 状
液备用。无菌采集人 “ 0” 型血 ,3 0 00 转/ i 心 1ri,弃 上 清 ,重 复两 次 m n离 0 n a
免疫兔群发生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

在兔子年幼时开始接种,并在其生 命周期内定期加强接种,以确保长 期免疫保护。
生物安全措施
01
02
03
隔离新引进兔子
对新引进的兔子进行一段 时间的隔离观察,确保它 们没有携带病毒,再与原 有兔群接触。
消毒与清洁
定期对兔舍、饲料和水源 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病 毒传播的机会。
控制害虫和鼠类
有效控制害虫和鼠类,减 少它们作为病毒传播媒介 的可能性。
病例报告与处置
发现病例
一旦发现疑似病毒性出血 症的病例,立即隔离患病 兔子,并通知相关部门进 行确诊。
病例处置
确诊后,对患病兔子进行 人道处置,避免病毒进一 步传播。
接触者追踪
追踪与患病兔子有过接触 的兔子,并进行隔离观察 ,确保病毒不扩散。
急性型症状
发热
患病兔子出现高热,体温升高。
出血
患病兔子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等部位 的出血症状。
细胞培养:将样本接种到敏感细胞系 中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效应( CPE)。
病毒分离与鉴定是诊断病毒性出血症 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操作繁琐、耗时 较长,不适用于快速诊断。
血清学检测
抗体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中和试验等方法检测兔血清中的特异 性抗体,判断兔是否感染过病毒。
抗原捕获:采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原理,用特异性抗体捕获样本中的病毒抗原 ,再进行检测。
呼吸困难
病毒影响呼吸系统,导致患病兔子呼 吸困难、喘息。
神经系统症状
病毒可能侵袭神经系统,引发患病兔 子的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播风险的有效手段。
02
临床症状与观察
急性型症状
兔病毒性出血症

概述
又名兔出血性肺炎,简称 兔出血症,俗名:兔瘟。1984 年南京首发。除西藏,台湾未
病原
兔病毒性出血病毒,为细 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
流行病学
1、仅见兔发病,毛用兔较皮用兔易感; 2、病兔、带毒兔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34、、接各触种感年染龄;均可感染,2月龄多发; 5、爆病发死性率流 达行95,%以传上播。迅速,发病率及
症状
潜伏期 23 天,分三型 1、最急性: 无任何前兆,突然倒
2、急性:常见型
1) 少食或废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 24)) T死4前1℃瘫,软稍,留不后能急站聚立下,降不;时挣扎,撞击
笼架,向前跳,高声尖叫数声,即死去;
症状
3 、慢性:特征是 病程长、消瘦、
病变
以实质器官 淤血, 出血 为主要特征 1、鼻腔,喉头和气管,黏膜弥漫性
充血,出血 ; 2、气管内充满大量血染泡沫;
病变
3、肺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 4、心包积液,心包膜点状出血; 5、肝、脾肿大,淤血;
诊断
一、临诊 二、实验 1、镜检:球形,3234,主要存在于肝,脾。 2、分离:兔肾、睾丸,产生。初次分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防制
本病无特效药 1、可用江苏畜牧兽医所,南京产的
灭活苗免疫,半年一次。
沁园春. 猪
养猪风光.千里猪疯.万里血飘.望猪舍内外. 病猪莽莽.打针用药,苦无妙招,你用妙计,他 施绝招,药贩屠夫试比高,猪病如此飘渺,引无 数老板折下腰,叹圆环蓝耳,尚未明了,混感高 热,又来骚扰,技术经理,生产场长,面对猪病 成傻冒。惧完矣,数风流人物,还看兽医佬!
兔病毒性出血症护理课件

目 录
• 疾病概述 • 护理方法 • 预防措施 • 病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contents
01
CATALOGUE
疾病概述
疾病定 义
01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由病毒引 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 要感染家兔和野兔。
02
该病可导致家兔和野兔出现高热、 呼吸困难、皮下和内脏器官出血 等症状,致死率较高。
记录
建立护理记录,包括患病兔的病情、 症状、护理措施等,以便后续治疗和 总结经验。
药物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在兽医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病毒唑、利巴 韦林等。
护理
根据病情需要,对患病兔进行输液、补充营养等护理措施, 促进康复。
饮食护理
调整饮食
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该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伤 口等途径传播,如吸入含有病毒的空 气、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等。
02
CATALOGUE
护理方法
隔离与消毒
隔离
将患病兔与其他健康兔隔离,以 防止病毒传播。
消毒
定期对兔舍、兔笼、食具等进行 彻底消毒,可使用2%烧碱溶液或 10%石灰乳等消毒剂。
观察与记录
观察
密切观察患病兔的症状变化,如体温、 呼吸、食欲等,记录异常情况。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 证兔子获得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环境卫生
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定 期清理兔舍和消毒,减少 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兔子的饲养密度, 避免过度拥挤,降低疾病 传播的风险。
04
CATALOGUE
病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兔瘟的传播途径
•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 兔和带毒兔。传播途径 主要由病兔或带毒兔与 健康兔接触而感染,也 可通过被排泄物、分泌 物等污染的饲料、饮水 、用具、空气、兔毛以 及人员来往间接传播。
兔瘟的预防
• 幼兔在35-40日龄时首次免疫注射兔瘟疫苗,每兔 皮下注射2ml,60~65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注射 ,每兔皮下注射1 ml。此后每6个月免疫1次,即可 达到较满意的预防效果。 • 种母兔最好一次免疫注射2头份,以期提高仔、幼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兔出血症病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HDV致兔出血性败血症,临床称为兔病毒性出血症, 我国俗称“兔瘟”,是1984年我国最先发现的兔的 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后相继发现于 欧洲各国。
单击此处添的方法都是加内容
兔瘟的临床症状
• 最急性型:多见于非疫区或流行初期。常发生于夜 间。无任何前兆或仅表现短暂兴奋,而后突然倒地 ,抽搐,尖叫数声而死。 • 急性型:病兔表现食欲减少或拒食,精神沉郁,被 毛粗乱,结膜潮红,体温升高达41℃以上,稍稽留 后急骤下降,临死前病兔瘫软,不能站立,但不时 挣扎,撞击笼架,高声尖叫,抽搐,鼻孔流出泡沫 性液体,死后呈角弓反张。 • 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潜伏期和病程 较长,精神不振,采食减少,迅速消瘦,衰弱而死 。有的可以耐过,但生长缓慢,发育较差。
兔的母源抗体水平,保护30~45日龄的幼兔。
兔瘟的紧急预防
• 一旦发生本病时,应及时对未发病的受威胁兔用兔 瘟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每兔皮下注射4-5ml。 死兔应立即深埋。环境和用具应严格消毒。 • 病兔可注射抗兔瘟血清,以每千克体重2毫升皮下 或静脉注射,可多次注射,对潜伏期和早期患兔疗
效较好,用于中、后期则疗效较差。在治愈10天后
兔出血症病毒
演讲人:洪志林
兔出血症病毒简称RHDV,成熟的病毒粒子为球形颗粒,无囊膜, 是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病毒外径一般为32-34nm,核衣壳厚46nm,表面有直径约4nm的壳粒32-42个。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 为1.29-1.34g/ml。沉降系数为85-162s。分子量为2.4×102.6×10道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