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史
上海汽车博物馆汽车造型变化介绍

在上海汽车博物馆,可以清晰地看到汽车造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这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变迁。
汽车造型的变化涉及设计理念、材料运用、技术创新等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了解。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上海汽车博物馆中汽车造型的变化。
1. 初期汽车造型的变化在汽车诞生之初,汽车的造型简单朴实,以实用性为主。
福特T型车就是最初的代表之一。
它的设计简单、方正,更注重的是机械性能和实用性。
这一时期的汽车造型反映了汽车技术的初级阶段。
在上海汽车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汽车,了解初期汽车造型的特点及演变。
2. 欧美汽车造型的变化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欧美汽车的造型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期,汽车的造型变得更加流畅、动感、线条更加优美。
很多欧美汽车品牌在造型上也开始注重个性化、设计感和品味。
上海汽车博物馆收藏的欧美品牌汽车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造型特点,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变化轨迹。
3. 亚洲汽车造型的变化亚洲汽车的造型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亚洲国家汽车工业的崛起,亚洲汽车的造型变得更加多样化、国际化。
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汽车品牌开始在造型上追求与欧美同等甚至更高水准。
不同国家的文化、审美观念、环境特点对汽车造型都产生了影响,上海汽车博物馆的收藏也展示了这一点。
总结回顾通过对上海汽车博物馆中汽车造型的变化介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汽车设计的历史和发展。
汽车造型的变化不仅仅是外观的改变,更反映了人类对于生活品质、审美追求的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造型的变化也将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符合人们的美好向往和生活需求。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汽车造型的变化不仅仅是技术和设计的进步,更是社会文化的体现。
不同历史时期的汽车造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价值取向,每一款汽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时代的烙印。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汽车造型的变化,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演变。
以上是对上海汽车博物馆汽车造型变化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
汽车文化-第一章 汽车史话

一、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4.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2)日本汽车精益生产时代
日本汽车生产后来居上,与欧洲、美国形成 “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以“精益生产方式” 揭开了汽车精益生产时代的序幕。
日本的汽车工业始建于1933年。 20世纪30年代,丰田公司在政府驱使下进入 近代汽车工业。
一、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到19世纪90年代,小型内燃机终于在技术上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为其安装在车辆上创造了条件。
二、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卡尔•本茨和世 界上第一辆汽车
三轮汽车的发明者 卡尔•本茨在1879年 首次实验成功了一台 两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并在1883年创立了奔 驰公司和奔驰莱茵发 动机厂。
二、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4.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2)日本汽车精益生产时代 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1956年,日本经济奇迹的开端,这一年汽车产量
为11万辆。随后汽车产量急剧飙升,到1980年,日 本以制造汽车1104万辆超过美国当年的801万辆,确 立了世界汽车业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日本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秘诀: 精益的生产方式、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1669年,英国的赛维 利制造出了一台利用蒸汽 力的抽水机。
一、蒸汽机的发明
1712年,英国的托马斯•纽科门制出了活塞 式蒸汽机。
1757年,木匠出身的詹姆斯•瓦特接触纽科 门蒸汽机,并对其产生了兴趣。
一、蒸汽机的发明
1763年,瓦特开始针对纽科门蒸汽机的缺点 研究新的蒸汽机。
1765年,他制出了第一台蒸汽机。
为燃料的卧式发动机,在 1884年创造了600 r/min的 发动机转速纪录。
1885年,他们生产了 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发动 机——戴姆勒发动机。
汽车设计的发展历史

汽车设计的发展历史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111班1608110121 王正皓摘要:汽车工业改变了当代世界的面貌,刺激人类社会向更高、更强、更快迈进。
没有一种工业产品,能像汽车这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
“汽车化”已成为当代物质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乃至生活的理念,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空间。
不可否认,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所以汽车在发展、在创新,下面来介绍一些关于汽车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汽车四座里程碑发动机变速器车身电器一、什么是汽车汽车必须具备自行驱动的能力,并且由四轮驱动。
主要用于运输并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一种车辆叫汽车。
汽车的另一种解释:176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1804 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这种汽车装着三个轮子,车架前端装着一个大锅炉。
前进时靠前轮控制方向,车速3.5——3.9km∕h后来在试车途中撞到石头上损坏了;这是世界最早的汽车,因其用蒸汽机作为动力驱动,因此叫汽车。
图1二、汽车的发展历史(1)早期蒸汽车的黄金年代18世纪末欧美国家出现了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用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
此时的汽车是最早的雏形;1825年英国公爵嘉内制造出第一辆蒸汽公共汽车。
这辆车的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前轮转向;1831年嘉内用这辆车开始运送客人,所以这辆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
图2(2)世界最早的水陆汽车1805年,美国人首次制造了装蒸汽发动机的水陆两用汽车。
这种水陆两用汽车是当局为减轻费城港口交通,委托艾文思制造,原来打算制造小型轮船,不料船制成以后,因工厂在内地无法运输,艾文思在船底装上了四个车轮,用船上的蒸汽机驱动车轮。
世界现代设计史 意大利详细内容

世界现代设计史意大利的现代设计一·意大利现代设计特点综述:意大利和日本现在都是设计的重要国家,但是,意大利的设计发展与日本完全不同,日本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学习外国的设计,通过大量的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面貌:而意大利则决心不抄袭他人,一直专心地发展出自己的设计体系来,因而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系统,得到世界的首肯。
意大利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但是,它的现代设计则是在战后才得到世界的公认。
与芬兰非常相似,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具有非常特别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强调个人的表现,与高度统一的、非人格化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完全不同,是现代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
关键词:杰出1设计传统悠久,形成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传统,风格较强,不同于日本长期的学习与模仿。
专心发展自己的体系。
2涉及面广泛包括大众文化设计和高级文化的设计,看的见的设计和看不见的设计。
例如:汽车有高端:“阿尔法”和大众:“菲亚特”。
意大利设计长期以来都保持大众化与高贵化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基本径渭分明3战后发展国家经济,设计目标明确为增加产品出口的服务,强烈的区域限制。
集中在北方为出口而形成的制造业都市中心:米兰,都灵。
4战后设计名家很多,明星效应很强。
尊重设计师,设计人社会风气,人才层出不穷,受人追捧。
他们被意大利人和其他国家追逐潮流的人们视为与电影明星一样的偶像,这种高度重视少数设计大师的社会风气,也都是别的国家很少能够与之相比的。
意大利设计大师层出不穷,这种明星满天的现象,。
4工业设计水平高,但是设计师多为建筑系出身。
没有良好的工业教育体系,但是工业设计依旧出彩。
工业设计与造型能力浑然天成,外国很少有、不少人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系:米兰理工学院( Milan Polytechnic)的建筑系。
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意大利设计师,因为出身背景大部分是建筑师,或者工程师,因此对干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能掌握得非常好,同时也从来都具有挑战性:不断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设计出新的形式,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汽车的发展史

德国人发明汽车(续) 德国人发明汽车(
美国人发展了汽车
汽车起源于欧洲,但汽车的发展却在大洋彼岸的北美。
福特汽车公司 1. 1896年亨利 福特研制成功 年亨利•福特研制成功 年亨利 2缸4轮汽车,1903年福特汽 轮汽车, 缸 轮汽车 年福特汽 车公司成立 2. 1908年福特 型车促进大众 年福特T型车促进大众 年福特 化汽车消费 3.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最 年 先建立流水线汽车装配系统, 先建立流水线汽车装配系统, 并因此引发了世界汽车制造业 的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 的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促进 了汽车生产的规模化
德国人发明汽车(续) 德国人发明汽车(
德国人发明汽车(续) 德国人发明汽车(
3. 1886年,德国人戈特利普 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 年 德国人戈特利普 四轮汽车 4. 1887年奔驰汽车公司成立,1890年戴姆勒公司成立, 年奔驰汽车公司成立, 年戴姆勒公司成立, 年奔驰汽车公司成立 年戴姆勒公司成立 1926年奔驰和戴姆勒公 年奔驰和戴姆勒公 司合并成为戴姆勒-奔驰公司 生产“梅塞德斯 奔驰”牌汽车 奔驰公司, 梅塞德斯-奔驰 司合并成为戴姆勒 奔驰公司,生产 梅塞德斯 奔驰 牌汽车 5. 1998年兼并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成立戴 年兼并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 年兼并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 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姆勒 克莱斯勒公司 6. 菲迪南得 波舍尔 保时捷跑车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创始人 菲迪南得•波舍尔 波舍尔-保时捷跑车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创始人 7. 威尔海姆 迈巴赫 德国著名汽车设计师,戴姆勒事业的毕 威尔海姆•迈巴赫 德国著名汽车设计师, 迈巴赫-德国著名汽车设计师 生合作者,他为戴姆勒的汽车装上钢质车轮,独立转向, 生合作者,他为戴姆勒的汽车装上钢质车轮,独立转向,和 世界上第一台齿轮变速器,他还是喷油嘴式化油器、 世界上第一台齿轮变速器,他还是喷油嘴式化油器、蜂窝式 散热器和四缸高速汽油发动机的发明者
汽车发展史完整版

ONE
KEEP VIEW
汽车发展史完整版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汽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汽车工业的黄金时代 • 汽车技术革新与变革 • 汽车造型与设计的演变 • 汽车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PART 01
汽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蒸汽机车的诞生
蒸汽机的发明
18世纪60年代,詹姆斯·瓦特改进了 蒸汽机,为蒸汽机车的诞生奠定了基 础。
福特T型车的革命性影响
福特T型车的推出
1908年,亨利·福特推出了T型车 ,以其简单、实用和价格适中的 特点,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第
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汽车。
生产技术的革新
福特T型车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产 品设计,更在于福特引入的生产 技术革新,如标准化零部件和流 水线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
产效率。
汽车设计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设计
环保与可持续性
个性化定制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 的发展,未来的汽车设计将更 加注重智能化和人机交互体验 ,如语音控制、手势识别等。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未 来的汽车设计将更加注重环保 和可持续性,推动电动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清洁能源汽 车的发展。
消费者对于个性化需求的不断 增长将推动汽车设计向个性化 定制方向发展,汽车制造商将 提供更多可定制的选项和配置 ,以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蒸汽机车的出现
蒸汽机车的改进
随后,英国发明家瓦特对蒸汽机车进 行了改进,提高了其效率和可靠性, 使得蒸汽机车逐渐在交通运输领域得 到应用。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制成了 第一辆蒸汽机车,标志着蒸汽机车时 代的开始。
内燃机车的出现
汽车发明史

汽车发明史1. 人类驾驶史前在讲述汽车发明史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人类历史上关于交通工具的演变。
最早的人们是步行或搭乘动物来移动,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车辆出现了,包括手推车、骆驼车、马车等。
19世纪初,火车和蒸汽船的出现以及铁路、公路和运河的建设加速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改变了货物和人的移动方式。
2. 第一辆汽车的发明在1886年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
这辆汽车具有三个轮子,采用了微型水平双缸发动机,以及香蕉型刀闸离合器和螺旋齿轮驱动。
这辆汽车最高时速只有16公里/小时,而且因为使用蒸汽发动机,远不能达到今天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水平。
3. 不同类型的汽车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汽车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汽车制造商开始生产出不同类型的汽车,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有轿车、货车、巴士、拖拉机和卡车等等。
其中最成功和最流行的车型是轿车。
由于轿车的小巧和低油耗,它在都市里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大家熟知的福特T型车于1908年面世,引领了新时代的到来,这款车配有一系列现代化特点,如电启动、左侧驾驶座位和手动传动系统等等。
4. 计算机科技对汽车的影响在现代汽车设计方面,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使自动化流程变得更加高效,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还使设计师能够更快速地生成复杂的三维模型。
现代汽车配备了各种高科技设备,例如GPS导航和智能驾驶系统等,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5. 未来的汽车在未来,汽车将继续发展和改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汽车制造商将特别致力于开发更加环保和节能的车辆,以满足强烈的全球变暖和污染的需求。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汽车也将成为现实,并将大大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6. 结语总的来说,汽车发明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汽车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商业领域。
汽车的制造已经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通信、材料、制造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第五章 汽车设计大师哈利.厄尔和乔治亚罗

1.首创了汽车工业中专门从事车身造型和内饰设计的部门。 2. 厄尔意识到,人们希望拥有更时尚、风格更独特的汽车。不断变化的造型会刺激人 们经常换车,产生多次的消费。这个理念被后人誉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哈利·厄
尔正是将“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理论付诸实践的人。
1928年,哈利·厄尔首次在改款的凯迪拉克拉萨尔中使用彩色车漆,引入了镀铬设计,解决了镍金属装 饰的褪色问题。提供11种车身样式可选,并可以定制车身,提供双色甚至三色车身可选。
斯隆迫切希望通用能赶超福特“T”型车。1927年末,通用成立了艺术与色彩工作部,哈利·厄尔
被邀请到底特律,担任新部门的主管。
功能性废止 款式性废止 质量性废止
用毕即弃 即时消费
厄尔首先意识到流线型的重要性,流线型车身很时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制造商此刻正式认识到空气动力学在节省燃料方面的重要性。
流线型车身
马车
对比1933年后拉萨尔与1933年前拉萨尔造型的不同?
1933年后拉萨尔
1933年前拉萨尔 车头变宽的同时收起以往裸露在外的前大灯,车尾的独立式行李箱与车尾融为一体,这种设计 手法基本奠定了现代三厢轿车雏形,摆脱了早前汽车=马车的概念。。
世界上第一部概念车 1938年Buick Y Job
Y-JOB 设计之初仅是为了测试新的想法而非量产,车长总共达5.3米,轴距也有3.2米,比同期车型 更长,更矮,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由于只是展示设计趋势,为此它的性能平平无奇
1.平滑的曲线和突出车身水平感的腰线是船型车的鼻祖 2.奠定了数十年后的别克家族化设计的直瀑式进气格栅 3.率先采用嵌入式头灯、电动车窗、齐平的门把、电动活动顶篷 4.Y-JOB还贯彻了厄尔的另一条设计主张,即椭圆形比正方形更加富有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汽车造型变化看时代发展今天的汽车设计以功能化为优先造型设计决定一款车的命运,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汽车造型设计不简单汽车作为一种商品,首先向人们展示的就是它的外形,外形是否讨人喜欢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汽车厂商的命运。
汽车的外形设计,专业的说法叫做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
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
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
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
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汽车造型主要涉及科学和艺术两大方面。
设计师需要懂得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
同时,设计师更需要有高雅的艺术品味和丰富的艺术知识,如造型的视觉规律原理、绘画、雕塑、图案学、色彩学等等。
汽车造型发展史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从最早的马车型到箱型、从甲壳虫(参数配置图库)型发展到流线型,从船型、锲型到现在最常见的复合型。
在探讨汽车造型时,不能单纯的从外形讨论外形,应该把眼界放到整个汽车设计系统中,在这个系统不仅有车、有人、还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就是社会文化,即我们在讨论汽车造型时不应忘记他的人文因素。
手工艺时期1886~1915大工业时代的前奏·精英文化的表现受19世纪末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法国新艺术运动波及整个欧洲。
当时的汽车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外形上仅仅是马车的延续,敞篷或活动布篷,大而窄的硬式车轮,只不过是用内燃机换下了马匹,没有车身设计可言。
随着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车身加装了挡风板、挡泥板等构件。
该时代马车型汽车仅仅针对少数富人生产,多是手工定制,作坊式运作,讲究装饰与手艺。
一个真正的汽车时代即将到来。
大工业时代1915-1980s○1915之后汽车造型迅速转向注重功利的实用化,是整个造型发展史上最重要、最耐人寻味的时期。
福特的T型车是那个时代的代表1915~1930箱型汽车·设计的民主运动箱型汽车投入使用是建立在巴德制造工艺与流水线结合的基础上,以福特T型车为主,1915~1930年代,箱型车一直都唱主角。
1930s~l940s流线型汽车·最佳的精神安慰流线型风格起源于1920年代末,直到1950年代,在长达二十余年中,风靡整个设计领域。
从最初的飞机到火车、汽车,从电冰箱到吸尘器,从口红到饮料瓶,流线型风格成为带动销售最典型的因素。
流线型风格起源于欧洲。
设计师将飞机设计中的空气动力学概念引入汽车,以降低风阻提高速度。
钢板冲压工艺的出现为流线型汽车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条件。
但将流线型风格发扬光大的却是美国人。
汽车的物质功能正好与当时人们渴望飞奔、逃离现实的原始欲望相吻合。
著名的F irebi rd概念车就是这一主题的综合体现。
它在精神方面的价值大于它在物质方面的价值。
1950s船型汽车·商业性设计船型车是吸取甲虫型后排舒适性与横风稳定性两方面教训,重新挖掘箱型车的布局优点而问世的。
如1953年克莱斯勒New Yorker、1949年福特V8等,由于启动性能、舒适性与布局合理性等综合性能最优,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是汽车设计的蓝本。
五十年代是船型车盛行的年代,那时的汽车宽敞、华丽,但耗油多,功能也不尽完善。
船型汽车主要特征是乘客舱、发动机舱和行李舱明显分三段,称“三厢式”,船型车外表简洁,为各种巴洛克风格的装饰件提供了尽隋发挥的舞台。
由凯迪拉克首先推出的所谓飞行梦幻风格,灵感来自飞机、火箭等飞行器。
汽车被加上尾鳍,车棚光滑地从车前沿向后掠过,尾鳍从车身中伸出,形成喷气飞机喷火口的形状,让它成为一种喷气时代高速度的标志。
例如凯迪拉克的埃多拉多车,在汽车两侧、尾部装上尾翼、垂翼、水平翼等,而车头模仿鱼雷、火箭。
这些噱头注定是昙花一现,毫无功能意义可言。
1960s楔型汽车·享乐主义楔x i ē形是汽车界追求速度的高潮,无论功能还是造型,楔形都是完美的,既适于高速安全行驶,又富于动感和冲劲。
其主要特征是前低后高,头尖如楔。
不少车型为了追求动感,在车头作楔形效果,为后来的现代复合型汽车提供了基础。
1960年代是楔型汽车的天下,消费社会具有“年轻化”特色。
当时福特公司项目主管艾柯卡看准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极力推动野马项目的实施,1962年,福特开始研发了野马的第一辆概念车——野马I型车,取名自在二战中富有传奇色彩的北美P57型野马战斗机。
野马车开创了中低档日常用车跑车化的新局面,其影响至今。
它的初次亮相是在1962年10月,赛车手丹·格尼(Dan Gumey。
)驾着它参加了在纽约举办的美国汽车大奖赛。
1965年,拉尔夫·那达在《任何速度都不安全》中指出那些巨大的美国轿车:“虽然装饰华贵,但不安全又浪费能源,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预示了一个更加理性的时代的来临。
1970s紧凑型汽车·实用主义接连发生的世界『生经济滞胀和两次石油危机,美国车因其造型夸张、喧嚣,更因为大而重,受到重创。
美国现代企业管理的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斯隆,极力主张拉开汽车档次,以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
汽车造型的发展被经济型制约——耗油量指标强硬地来了个急转弯,T型车时代的箱型朴实风格再次复苏,以两厢掀背型为代表。
而船型车,吸取了紧凑的概念,放弃了六十年代的夸张,转向简洁大方,内敛凝重的风格。
设计重新回到原点,为消费者和功能而设计,不再屈服于销售的压力。
实用小巧的日本车便因其经济、低廉、耗油少的特点,占领了大片市场,跻身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之列。
1980s多用途轿车·多元化需求进入1980年代以后,一种新型轿车——MPV多功能轿车问世,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方式。
道奇和克莱斯勒先后推出了Caravan和Voyager,销售形势非常乐观。
在家庭中作为第二、第三辆车来使用,尤其被家庭妇女所喜爱,被亲切地称为“太太车”。
MPV—直无法在中国本土成为市场主流车型,除偏高的售价还不适应中国的消费水平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主要追求的还是以舒适、气派为主,而亮相的MPV比轿车而言,多了几分优雅,少了几分气派。
这对于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满足不了心理上的需求。
这种车造型酷似子弹头,在我国被俗称为“子弹头”;在国外,则被称为“蛋形造型”。
MPV不仅在外形设计上集流线型与楔x i ē型的优点于一身,而且在制造加工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具有未来主义艺术倾向。
另外,在功能上,MPV 的前风挡玻璃倾斜度很大,外形圆滑,风阻系数很小(小于O.3),非常有利于车速的提高。
1990s重新与精英文化合流1991年,宾西法尼亚推出的“传奇”似乎是对平滑车身的率先突破,基于乘客舱与发动机舱段的宽度不一,该车采用了前后截然区分的两段结构,似乎可视为汽车界解构主义的先锋。
紧接着1993年阿斯顿·马丁Lagonda ——新古典主义、文脉主义;Ford GT40 标榜的立体主义;新甲壳虫,如钢琴盖板状的后行李箱盖,既有理性主义、高技派的影子,也有波普主义的游戏味道。
1996年福特推出Ford Synergy2010Concept,在强烈的未来主义风格背后,我们看到了解构主义的倪端。
新世纪注重线与面的时代1990年代末,追求简洁有力线条的“新锋锐”风格悄然出现。
1996年,福特推出KAR汽车,标志着“新锋锐”的诞生。
该风格强调线条明确锋利,强调面的转折,不同的平面不再是圆滑连接,相互相交、转折、倾斜,形成锋锐的交线和角度。
以奥迪为例,曾经以“三个圆’’打造了奥迪TT和A6。
在A4和A8的设计上开始注意用线条将圆分割成面。
最大胆的当属宝马Z4,在车身侧面从前灯到车门把手的—道大弧线,从车门下沿到前翼子板的一道小弧线,再连接一条从A柱往下延伸的直线,在光影下形成了一个yawarl它又仍然很符合空气动力学设计。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汽车造型也大多饱满圆润,个别地方如腰线部分加入棱线,而前后灯等多位异形灯,不规则多变型,软中带硬。
我们看到一个注重线条与面的时代正悄然而至。
汽车造型发展趋势汽车造型作为一个系统,除包含车、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因素外,还有最为关键的因素——人,社会未来发展趋势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个性化二战以后现代主义提倡的民主制度,强调每个人所以,今后的汽车造型设计将更多注重个体性与差异性。
技术的进步为设计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他们有能力做出更灵活、更多样化的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旧有的规格化和标准化将被推翻。
目前部分技术实力高超的小型汽车厂商已经开始提供个人定制汽车服务,但要价不菲,2007年曾有美国富商向宾西法尼亚订购了一辆价值300万美元的跑车。
消费者参与既成品的概念已经成为过去。
在不完全否定工业大生产的前提下,现代产业体制将会做出灵活的调整。
今后的汽车会像今天我们所能见的电脑产品一样,不再以最终完成品的状态出厂,而是有各种性能升级的空间。
汽车产品的使用环境不再固定,而是成了互动的使用环境。
日本光冈的Kit Car是个人DI Y汽车的先驱者,但最终由于质量问题被市场淘汰。
人机互动今天的汽车要通过方向盘、脚踏板等笨拙的方法又如保时捷的Tiptronic变速器,就是一种能够觉察到驾驶者的意识变化,然后在瞬间决定适当的换挡时机的智能系统。
任何人在开车时如果想要立即加速,一定会马上猛踩油门。
通过这套系统的电脑可以发掘驾驶者意识的改变,从而立刻调整适当的汽油喷射量,同时降挡。
这也是能够将驾驶者的意识与发动机运转两者合二为一的人性化系统。
技术进步改变汽车造型增大空间的利用率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而相应配套的市政设施、停车场空间等却与发展不相称,这势必要求汽车整车外形尺寸要越小越好,但又不能对乘坐舒适性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五种途径来增大空间利用率:为了减少发动机所占空间,需要对底盘和整车总体布置进行充分地研究,以便利用有效空间和增加使用空间的可变性,通常前挡风玻璃总是尽量往前移,形成子弹头形状。
轴距加长是在车身总长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前后悬的突出部分,使后排座位的人上下车更加方便,增加乘坐舒适性。
行李箱设计尽量向后移或向上移是为了增大乘坐空间,充分利用车顶部的空间。
车身布置尽量紧凑合理,浑然一体,使得汽车在满足舒适陛的前提下更加轻便化、流线型化。
许多日系小型车将这类设计概念发挥到了极致,比如以大空间著称的日产TI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