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养生
钟南山健康秘诀

1.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钟南山认为,老年人的作息时间要顺应自然天性,天黑了就要睡觉,天亮了就要起床。
因此,他赞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钟南山说:“我一般会在每天晚上11点半上床睡觉,到第二天早晨7点起床,睡眠时间为7个半小时。
在中午,我还会小睡半个小时。
这样能保证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太一样。
有些人可能习惯早睡早起,有些人则习惯晚睡晚起,但作息时间一定要有规律。
”3.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钟南山说:“我年轻的时候根本不考虑饮食营养方面的问题。
过了50多岁以后,我的心脏出了毛病,才比较重视这个方面了。
对于我来说,早餐是不能少吃的。
我上午的工作十分繁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在早餐时要吃一些富含能量的食物。
我的早餐食谱为:一杯牛奶、几片面包、一碗白粥、一盘蔬菜、一个鲜橙或一杯新榨的橙汁、少许的奶酪、两个鸡蛋清和一个蛋黄。
”他说,鸡蛋黄中含有较多的坏胆固醇,但也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卵磷脂、高密度脂蛋白、蛋黄素、钙、磷等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鸡蛋是很好的健脑食品。
老年人应将鸡蛋煮至蛋黄刚变为固体的时候食用,这样的鸡蛋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此外,老年人应多吃米粥、面条等较稀的食物,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的负担。
在晚餐时,老年人更应吃得清淡一些,即使是参加晚宴也应如此。
老年人的主食应以薯类(如白薯)、玉米等杂粮为主。
对很多人来说,肉食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人体往往不需要太多肉中所含的营养素。
总之,老年人不要凭味道来选择食物,而应凭营养需求来选择食物。
4.补充多种维生素钟南山说:“在平时,我一般不吃滋补品,但会服用多种维生素片。
很难说服用维生素片会改善人体的哪些功能。
我只是认为,人们不一定能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因此应该适当地服用维生素片。
在中医保健方面,我对针灸不太了解,但我认为按摩推拿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5.常做腹式呼吸在平时,钟南山经常进行平静而深沉的腹式呼吸。
75岁钟南山健步如飞称“人能活的年龄是120岁”(1)

75岁钟南山健步如飞称“人能活的年龄是120岁”2011年2月28日《南方都市报》今年已75岁的钟南山依然风度翩翩、健步如飞,不仅拥有结实的肌肉,而且思维敏捷、精力过人。
是什么养生秘诀使他拥有如此令人羡慕的精力和体力?近日受“利斯特光触媒特约南都名家健康大讲堂”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在珠江新城的广东省博物馆,作了题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为幸福广东给力》的演讲,首次在广州结合自己的经历开讲健康养生之道。
养生从30岁左右就该开始“现在大家都在讲幸福。
什么是幸福?我认为健康就是幸福!幸福广东就是健康广东。
”钟南山院士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
”钟南山院士说:“健康第一是要活的长,第二是要活得好。
你活得长不长,你活得质量高不高,很大程度取决于你自己对健康的看法,以及你自己生活的方式。
”研究表明,人的健康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内因,二是外因。
其中遗传占了15%,社会环境占了10%。
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占了健康的60%。
“现在很多人是到了年纪大了才会关注养生,其实已经为时已晚!”钟南山认为养生应该是30岁左右开始。
很多生活习惯是青年时候养成的,比如说抽烟喝酒,所以应该从青年时候就要养成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从中年老年的时候再考虑。
“一个人真正能够活的年龄是120岁。
”钟南山介绍说。
为什么好一些国家人的寿命只有七十来岁?钟院士解释,每个人都有三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白领的生理年龄比自然年龄要高10-13岁,尤其是30-50岁的年龄阶段,老得很快。
其中原因主要是生活紧张压力大,或者是无规律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为此钟南山提醒“健康就是一个空心的玻璃球,掉下去以后就碎了。
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一个皮球,掉下去以后还可以弹起来。
健康是单行线,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对待。
”A型血人的冠心病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两倍“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心理平衡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态。
钟南山养生心得

高 血 压 、 冠 心 病 和 糖 尿 病 等 病 症 与
病症确诊单才追悔莫及。临床实践 证
明 ,一 些 人得 大 病 都 是 因 为 发 病初 期
情 绪 焦 躁 、 态 不 平 衡 有 关 系 。 个 心 一
整 日处 心 积 虑 、患 得 患 失 、 躁 不 安 烦
没有及时就诊的结果 , 像常 见的糖 尿
享 受 散 步
应 愈 近 。 出门散 步就 像 出 笼 的 鸟 , 林
散 步 离不 开 “ ” 光 玩 不 行 , 步 。
还得 “ ” 太慢不 行 , 味 的快也 步 。 一
不 行 。既 不 刻 意求 快 , 为 还 要 玩 , 因
脚 岁 月只 能 憔 悴 我 们 的容 颜 , 能苍 老 还 要 赏 。天 空 有 大 雁 飞过 , 下 花 团 不 飞 、 勇往 直 前 么? 俯 仰 皆情 趣 , 万不
钟 南 山 还 介 绍 了 他 亲 自 作 过 的 实验 :选 两 组 实 验 白 鼠 ,让 一组 每 顿
之 寿 是 进 化 的 结 果 , 它 多静 少 动 没 但 是 时 间 和 强 度 都 只 减 不增 。体 育 锻 都 吃 得 很 饱 ,另 外 一组 只 喂半 饱 。结 和 有太 多关 系 ,更 不存 在 让 人 类 效 仿 的 炼 可 以 延 缓 肌 肉 松垮 、骨 质疏 松 等 人 果 ,吃得 过 饱 的 白 鼠要 比 另外 一 组 白 理 由 。 类不 运 动 , 肉 就 会 萎 缩 , 人 肌 新 体 衰 老 的过 程 。 ” 陈 代 谢 不 好 ,更 容 易 生 病 ,这 是 一 般 的医 学 常 识 。不 过 ,老 年 人 运 动 要 讲 在 很 多 人 陷 入 年 轻 时 用健 康换 钱 、老 鼠短 命 3 % 。有 的人 说 ,寿 命 是从 嘴 0
钟南山的养生秘方

40益 寿长寿林苑2019.07句话: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钟南山表示,有大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和情绪密不可分。
那么,怎么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呢?钟南山介绍,外国曾有一项研究,对43000名40~90岁的受试者按照“有明确生活目标”“无明确生活目标”“不确定”三组分类。
追踪7年发现,第二组人群的病死或自杀率,比第一组高出一倍。
“一个人有追求,极为重要。
不要每天睁开眼睛无所事事,只要有一个追求的目标,一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那么周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为意了。
我几十年来,一直以此为信条。
”钟南山说。
钟南山表示还需要有四“乐”相伴。
知足常乐:做人要有执着的追求,但不要苛求。
知足常乐,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自得其乐:癌症、高血压、糖尿病,最怕一个字——笑。
唐朝名医孙思邈所说的“长乐寿自高”有其道理,心情愉快产生“快乐激素”脑内肽,具有抗炎、止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助人为乐:当你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时,你也会感觉到快乐。
苦中求乐:1971年他下乡搞科研时,在竹料镇,过年也不能回家。
他就买了点花生、糖,大家在油灯下坐着。
他当时就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这样,以后会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来。
钟南山的健康词典里面,几十年来都没有离开过两个字:锻炼。
他在北医大上学时,练的是田径,他相信自己良好的体质就是从那时打下的基础。
虽然现在自己已经离开了竞技赛场,但打球、跑步、游泳,他什么都玩。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他推崇的锻炼是步行。
时至今日,他的床头仍然放着一个拉力器,每天有空时都会拉一拉。
家中专门设置了小健身房,下班回家后,他只要有时间都会在跑步机上快步走然后跑步,再做引体向上、俯卧撑、杠钟南山的养生秘方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今年已经83岁了。
被誉为“医学界良心”的他,体魄强健,身手矫健,风度翩翩,声如洪钟,身板笔挺得像个年轻小伙子。
现在,他每周坚持3天工作在一线,走起路来常常是一溜小跑。
钟南山的五条养生之道.docx

钟南山的五条养生之道
钟南山院士是中华医学会的新任会长。
他总结的五条养生之道是:1、不挑食,一日4餐补充维生素。
他的进餐原则是:每顿饭只吃七八分饱,蔬菜、鱼多吃,不太过选择,也不太忌口。
平时不吃燕窝也不喝花旗参茶,但一直都吃多种维生素。
2、一日睡7个半小时,坚持午休。
平常晚11时半睡觉,早上6时半起床,中午再休息半个小时。
他很少熬夜到很晚。
3、运动是生活第一需要。
他一向争取每周3次的运动。
尽量从事一些非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如羽毛球、爬山。
4、有压力不窝在心里。
人总有喜怒哀乐,不会永远快乐的。
工作问题和领导同事商量,生活问题多向家人倾诉。
焦虑和压力会让人老得很快。
5、每年体检,有病尽快治。
钟南山认为,每年一次的体检很必要,带病工作的代价太大了,有小毛病要处理,有病尽快治。
(摘自《中华英才》佚名/文)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钟南山的养生秘籍

和恶 劣 的心 境 。他 说 ,其 实人体
每 天都 会产 生 3 0 0 0 多个癌细胞, 但不 是 每个 人都 会患 癌症 。 因为
每天 有 空时 都会 拉一 拉。钟南 山
他很少熬夜 ,工作量 实在 很大时 ,
还是 会尽 量按 时 睡觉 。他 的作 息
时 间 比较 规律 ,经 常在家 里与 夫
人共进 晚餐 。 钟南 山告 诫所 有 因为事业 而
来保 持 心态 。有 目标 的人 可 以活
得 更长 寿 ,没 有 目标 的人 整 天无
够 左右 的,唯有 生活 方式 ,我们
做引体 向上 、俯 卧撑 、杠 上撑起 , 每天 坚持 -s b时 ,周末如 有 时 间
他还会去游泳 。 钟南 山认 为 ,吃也 是一 门学
追 求不 等 于苛 刻 自己,去 追 求一 些不 可能 的事情 。一 个人心 态好 , 有 一个 理 念来 支撑 ,可 以活得 更
天处在情绪 低落 中的话 , 自然 杀
伤细 胞 的威 力就 会下 降 2 0 9 6以 上 。换 句 话说 ,一 个人 如果 整 天 心情 不 好 ,他 对癌 症 的抵 御 能力 就会大大降低 。 怎样保 持 心理 平衡 7钟南 山
的建议 是 : 可 通 过设 定追 求 目标
推 崇 的锻 炼 是 步 行。 时 至 今 日, 他 的 床 头仍 然 放 着 一 个 拉 力 器 ,
杯 鲜榨 的橙 汁 ,还 有 奶酪 、两个
如何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保持健康和活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钟南山院士的养生智慧

如何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保持健康和活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钟南山院士的养生智慧哎,说起这人生的黄金岁月啊,咱都希望能健健康康、活力满满的。
这不,今儿个咱们就来聊聊怎么保持健康和活力,特别是听听钟南山院士的养生智慧。
嘿,这可真不是随便说说的,钟老那可是咱国内医学界的大咖,他的话,那绝对是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的。
首先啊,咱们得说说这饮食。
钟南山院士可是多次强调,吃得健康,那是养生的第一步。
他说啊,咱得多吃蔬菜、水果,那些个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东西,对咱们身体那可是大有裨益。
而且啊,他还特别提到,得少吃油腻的、甜的,那些个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吃多了,身体可受不了。
想想也是,咱们平时是不是经常管不住嘴,看见好吃的就迈不开腿?以后啊,可得注意点,为了健康,咱得管住嘴,迈开腿。
再来说说这运动。
钟院士啊,那可是个运动爱好者,他老人家说了,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之一。
不管是散步、跑步、游泳还是打球,只要能让咱们身体动起来,那都是好事。
他特别提到,运动不仅能增强咱们的体质,还能让咱们心情愉悦,减少压力。
想想也是,每次运动完,咱是不是都觉得浑身舒畅,心情也好了不少?所以啊,以后咱得把运动当成一种习惯,坚持下去,让身体越来越棒。
还有啊,这心态也很重要。
钟院士说了,心态好,身体自然就好。
他老人家可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但你看他,始终都是那么从容、淡定。
咱们啊,也得学学他这种心态,遇到啥事儿都不着急、不上火,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这样一来,咱们的身体也会跟着受益,越来越健康。
最后啊,这睡眠也不能忽视。
钟院士说了,良好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基石。
咱们得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想想也是,咱们平时是不是经常熬夜、加班?这样下去,身体肯定吃不消。
所以啊,以后咱得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越来越有活力。
总而言之啊,要想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保持健康和活力,咱们得从饮食、运动、心态和睡眠这四个方面入手。
就像钟南山院士说的那样,咱们得好好照顾自己,让身体越来越棒。
钟南山谈健康养生

钟南山谈健康养生作者:来源:《晚晴》2013年第10期70岁的人,20岁的肌肉,钟南山院士身材健硕得胜过施瓦辛格。
钟南山的成就众所周知,而他的坚持锻炼和养生有道同样是闻名遐迩。
钟南山说:“健康第一是要活得长,第二是要活得好。
你活得长不长,你活得质量高不高,很大程度取决于你自己对健康的看法,以及你自己生活的方式。
”钟南山认为养生应该是30岁左右开始。
很多生活习惯是青年时候养成的,比如:抽烟喝酒,所以应该从青年时候就要养成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从中年老年的时候再考虑。
谈饮食与运动钟南山院士认为,“吃”也是一门学问。
“想促进健康,正确的方法还是饮食结合运动。
现在我把运动看做和吃饭一样,吃饭要天天吃,锻炼也一样,有时间吃饭、有时间睡觉,你就应该有时间运动,这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谈自己的饮食结构钟南山院士说自己从不挑食,每日吃4餐,长期坚持每日适当补充维生素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10年。
他的饮食原则是:第一、不吃太饱,每顿饭都只吃七八分饱;第二、注意吃蔬菜和鱼;第三、对食物不太忌口。
谈“四十岁前拿命博钱,四十岁后花钱买命”关于“四十岁前拿命博钱,四十岁后花钱买命”这一不健康生活方式,钟南山院士发出提醒:工作做不好可再努力,身体却就像是空心玻璃球一样,一旦碎了就不能再恢复了。
谈一日三餐钟南山院士表示,现在很多白领的饮食状况是“早饭不吃,中饭凑合,晚饭撑饱”。
这与健康的饮食习惯背道而驰。
钟南山指出,很多人的饮食习惯很不合理,对于身体不好,正确的做法是早饭吃饱、中午吃好、晚饭吃少。
专家简介》》钟南山,著名健康管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会长。
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军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南山养生之道[钟南山健身术] 2008/08/17 12:54然而,钟南山也不是一直受到褒扬。
去年初,他的手提电脑被抢后迅速破案,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恢复收容制度”的建议,当即引起广泛争议,在网络上甚至遭到一些网民、法律专家的攻击和谩骂。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依然坚持个人的观点。
“我是活人,不是完人。
我不会放弃作为一名普通广州市民表达意见的权利。
”钟南山坚持,出现个别不良现象,不是收容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错在执行不好。
他强调,不是因为自己的手提电脑被抢了,在媒体上发泄个人的不满,而是取消收容制度后,广州警方的工作激情受到重挫,他身边许多朋友、同事都感到广州治安变差。
作为一名在广州生活了70年的老市民,他认为自己应当有发言的权利,尽管有些看法可能不太内行,甚至幼稚,钟南山认为“讲心里话没有压力”。
钟南山表达了他对减压的看法。
“要有平衡的心态,才能正确对待压力。
一个人要有追求、有目标,才能获得心态平衡。
”钟南山举例说,日本一项覆盖4.3万人、历时7年的调查发现,把有目的、有追求的人群和对生活毫无目的、没有追求的人群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观察,7年后发现,前者工作辛苦,约1500人患心脏病;后者的发病人数则翻一番,达到3000人。
钟南山认为,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才有平衡健康的心态,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缓解压力。
因此适度的压力是需要的。
他同时提醒,目标不要定得遥不可及,必须是经过个人努力可以达到的。
有时人们说“压力很大”,那是因为他们追求达不到的目标,包括过度的金钱、名誉、地位等,令自己陷入苦恼。
针对如何有效减压,钟南山提出了“抗挫力”的概念。
他认为,感觉到压力,往往不是因为自己干成了某事,而是因为失败了。
遇到挫折、委屈,就感到受不了,压力很大,不是成功者的特质。
钟南山建议,运动是有效的减压良方,他平日在球场上也会大喊大叫,也可以骂粗口,与年轻人踢球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通过运动发泄以后,心情很好。
70岁的年龄20岁的肌肉破解钟南山健康生活新闻背景: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姚凯伦指出,《2006年人才蓝皮书》调查显示,中青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事例,频频发生,关注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姚凯伦提交了《关注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提案,建议建立知识分子的健康管理体系。
一口气爬上18楼3月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委员驻地的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政协医卫组分组讨论一结束,钟南山院士就大步走出会议室,撇过有人给他让开的电梯口,一转身,钻进了步行的楼道。
记者跟上钟南山院士,提出采访要求,他很痛快地说“那好吧”,抬腿往楼上走,记者赶忙跟着他一起往上爬。
这时,记者才想起来,钟南山院士的房间,是在18层。
我们要从会议室所在的3楼爬到他房间所在的18楼!钟院士行吗?记者心里开始犯嘀咕,虽然早就知道他是运动员出身,而且还曾打破过全国田径比赛纪录,但这么大岁数的人能爬上18层楼吗?但很快,从第7层开始,记者的爬楼进度,被钟南山院士落下了。
一路上,他在前,记者在后。
他走得精神抖擞,记者跟得大汗淋漓,腿脚发麻,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地,终于上了18层楼。
“你没事吧?”等记者进了钟院士的房间,他一边说,一边打量记者。
记者大口喘着气,根本直不起腰,而钟南山院士则大气不喘,根本不像刚爬过楼的样子,坐在一张椅子上,气定神闲,面带微笑地说:“现在我开始接受你的‘考试’!”每天下午都跑步“钟院士,平时您也经常做爬楼锻炼吗?”记者的采访就从爬楼梯开始了。
“不。
”他的回答令记者十分惊讶。
不爬楼锻炼怎么就能轻轻松松地爬上18层楼?!确实,作为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很注意健身,但锻炼的内容里没有爬楼项目,而是每天跑步。
“但我从来不晨跑,因为人体的规律,早晨跑步对身体不好。
早晨人内脏功能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如果进行锻炼特别是剧烈的活动,心脑血管会适应不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早晨跑步会发生猝死。
”钟南山院士跑步一般选择在下午,是在下班以后晚饭以前的时间。
“我只有在这个时候有空,不在这会儿锻炼,我再找不出时间了。
”如果时间宽裕,钟院士会来到离家近的公园里跑跑步,如果时间紧,那也一定要在家里的跑步机上出出汗。
爬楼梯,一度被认为是锻炼心肺功能的最经济的锻炼方式。
但很多医学专家也说,爬楼梯会导致人的膝关节损伤,不建议年龄大的人进行登高锻炼。
钟院士已经70岁的高龄,还能如此轻松地爬上18楼,这爬楼梯锻炼到底该怎么认识呢?“老人不宜爬楼梯锻炼,这样说一般是对的,但也不要一概而论,因为75岁还能跑马拉松的人也有。
”钟南山院士认为,对于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人来说,无论选择何种锻炼,都必须要符合自己的身体条件。
人在年轻时是进行负荷性的锻炼,要多参加竞技类的锻炼。
到了中年则需要进行体质的锻炼,通过各种强度高的锻炼提高身体的耐力、力量、柔韧性和速度,比如跑步、拉力等。
钟南山院士说:“耐力训练的主要是心肺功能,力量训练的主要是肌肉功能,柔韧性是各个器官的协调性,速度是反应性,“这不是有时间就打打球、星期天爬爬山就能解决的。
它需要有规律的锻炼才能够达到。
”到了50岁以后,这时身体的各种功能下降了,就需要功能的锻炼,锻炼的目的就不是增强体质了,而是保持较好的身体功能。
从一般的规律来说,人年龄大了不做登高运动是对的。
钟南山院士说,但是假如一个人从年轻到老都锻炼,这是他原有的习惯,他需要始终有这样一个状态,那么就需要按照他个人的规律来进行。
卧室墙上装单杠如果有人告诉你,70岁的钟南山院士,每天还进行肌肉锻炼,你会认为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这却是事实。
70岁的钟南山院士,每天除了坚持跑步,阔胸器和哑铃也是他经常锻炼的器械。
为了加强肌肉训练,钟南山院士在卧室的墙壁上安了一个单杠,平时做做引体向上。
钟南山院士说:“我现在的状态感觉像是中年,还没有到功能减退的时候,还需要体质锻炼。
”钟南山院士力气很大,这就是肌肉的功劳,而单杠、哑铃等拉力训练,是锻炼肌肉的最好方法。
人体肌肉得不到锻炼,新陈代谢就会减弱,内脏和中枢神经都会受影响,所以肌肉是力量的储存库。
钟南山说,传统医学的说法是“久坐伤肉”,就是说,长时间坐的人,会损伤肌肉的力量。
所以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的上班族,最应该进行肌肉的锻炼,肌肉的能量充分,才可以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相反,肌肉力量不足甚至萎缩的时候,也就是各种慢性疾病容易侵袭的时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这些事情的完成,如果没有肌肉的力量作保证,就容易疲惫不堪。
肌肉是年轻和健与美的象征,肌肉的力量不足,只能加速人衰老的进程。
在记者采访钟南山院士时,不断有文件和材料送进来,不断有各种电话,更有络绎不绝等候在门外的拜访者。
繁重的工作量,一旦超出身体的负荷,健康就会受损,所以用他的话说,人必须锻炼。
他深有体会的是:“用轮换的方式,体能和脑力交替运动,这样会保持脑子清醒、敏锐。
”他工作了几十年,也锻炼了几十年:“身体的锻炼,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不然的话,我这样的年龄,每天怎么能完成那么多的工作?!”想长寿不能学乌龟“其实很多人都知道锻炼的好处,但因为工作太忙……”没等记者说完,钟南山院士打断记者的话:“人为什么总要吃饭和睡觉,因为不得不如此,否则身体就会支撑不下去。
而锻炼也是一样。
就像一天不刷牙就觉得很不卫生一样,一天不锻炼也会不健康。
”记者问钟南山院士,他的锻炼是出于自我督促,还是自然的动力?他回答:当然是后者,否则就难以达到持之以恒。
“锻炼不仅需要自我约束,更需要自觉。
”也有人说,乌龟不动,却也长寿,为什么非得受累锻炼不可?钟南山院士说,在基本不动的情况下,代谢就会很慢,这是乌龟的生活,但是人是不好和乌龟相比较的,人是社会的人,怎么可能不动?如果像乌龟一样一动不动,人生还有什么价值?钟南山院士曾经在很多场合,都是现身说法,告诉大家养生的办法。
特别是对高薪上班族谆谆告诫,一定要摆正工作和健康的关系。
钟南山院士打开电脑,给记者做了一个精彩的演示:“健康是玻璃球”--一只晶莹璀璨空心的玻璃球,向下坠落,跌在地上就摔得粉碎,让记者看到美丽不复存在。
然后,另一只是皮球,被比喻为工作,是可以来回弹动,可延缓的,而且是永远存在,弹得回,也可以被推得开。
钟南山院士认为,全国来看,北京的上班族亚健康状态最为典型,被总结为:累、烦、燥、灰。
累表现为身体不舒服,烦为心理不安宁,燥指行为不恰当,灰是情感不如意。
健康不但指躯体的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和精神的健康。
在解决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和精神上问题的种种方式中,钟南山院士最为推崇的是: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乐于助人会让自己开心、痛快。
对待工作的态度,钟南山院士崇尚孔子的理论: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怎样才能同时也有助于身体的健康?钟南山院士认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为之不懈努力,执著精神有利于健康,但是执著不等于不切实际的追求和妄想。
“在追求理想和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想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最好的医生就是我们自己。
”(记者韩林涛)面对着钟南山院士肌肉线条如此硬朗的照片,仅仅是不断“啧啧”称赞显然已经不够用了,恐怕每个人心里的那份羡慕和钦佩,早已经跟随着文章的每一个段落,流淌到报纸的每一个方块字里。
对于一位已经70岁高龄的专家来说,还能拥有这样潇洒的身材,确实让我们年轻人汗颜。
尤其是钟院士对肌肉与健康关系的一番解释,更让笔者发现了自己的一个错误:以前在健身房中,看见那些走来走去,到处展示自己浑身“硬疙瘩”的小伙子,总觉得很别扭,觉得锻炼锻炼不就得了嘛,干吗非要把肌肉练得凸出来?现在,看了钟院士的健美肌肉,懂得了肌肉对健康的重要性后,恐怕再看见人家“显摆”肌肉,心里只有嫉妒的份儿了。
明白了肌肉对健康的重要,也许仅仅是钟院士带给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健身常识。
让人感触更深的是,在看过文章后,想起当年奋战在抗击SARS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虽然当时已是67岁高龄,仍肩负起广东省的抗非典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重担,亲自检查每一个SARS病人,制订治疗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气囊为病人输氧,并曾经38个小时未休息……钟院士能够如此拼搏,靠的是什么?不就是靠着“钢铁般”的身体吗!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何勇,因过度劳累导致“弥散性肝癌晚期”去世;36岁的清华大学教师焦连伟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突然发病去世;38岁的优秀企业家王均瑶因患肠癌去世……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再有钢铁般的意志,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恐怕也是纸上谈兵。
院士不仅代表着某一领域内知识水平的最高端,其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理应对大众带来示范效应。
我们老百姓更应该趁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大好时机,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人家院士都能每天抽出时间跑跑步、流流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精力充沛、精神焕发呢?面对疾病,面对压力,我们只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地抵御病菌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