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谈养生

合集下载

钟南山告诉你长寿的秘诀,吃得饱不如吃得少,早餐很重要!

钟南山告诉你长寿的秘诀,吃得饱不如吃得少,早餐很重要!

钟南山告诉你长寿的秘诀,吃得饱不如吃得少,早餐很重要!钟南山指出,合理的饮食分配应该是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因此他现在已经养成了早餐要吃得丰富的习惯。

坚持运动钟院士认为,运动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他说,年轻的时候喜欢竞技体育,后来慢慢养成了习惯。

“直到今天,我的理解力、体力、记忆力和年轻时相差无几。

颈椎腰椎也没有增生等问题,这和科学运动有很大关系。

坚持锻炼让我保持了反应力和协调力。

”在他的家里还专门设了小健身房,下班回家后,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在跑步机上快步走然后跑步,再做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每1~2天坚持1小时,周末还会抽空去游泳。

钟院士主张大家要适当运动。

运动要有适当的量,而不是像过瘾一样,每天运动到筋疲力尽。

合理膳食钟院士提倡饮食“多样化”,多吃各种颜色的青菜、水果,多吃白肉,限制高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食物,限制酒精的摄入量。

他强调,一定要培养自己吃早餐的习惯,他的早餐食谱经常换花样,包括很多食物,如牛奶、粥、一个半鸡蛋、起酥、面包等。

钟院士早餐的量至少占全天热量的30%。

对于中餐晚餐,钟老表示,不要吃太饱,只要有7、8成饱就行了,一是对消化,消化效率特别高,另外一个对整个消化系统的负荷,也比较小。

食不过饱,便是钟老对于想长寿的人的忠告。

附上钟老用餐时间表:早餐-早上7点半,午餐-下午1点,晚餐-7点半后,夜宵-11点临睡前。

钟老的胃不是很好,晚餐也不能吃很多,所以要吃一点夜宵,吃夜宵也不能吃得多,就是一杯牛奶,加几块饼干。

两餐之间时间相隔较长,就是要保证胃排空了再进食下一餐。

钟院士总结,若下一顿吃饭时感觉不想吃,就是前一顿吃太饱了;若是感觉饿很想吃,那就说明前一顿吃对了。

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真的很重要,钟老说过,健康有一半是心理健康,另一半才是身体健康。

只有一个人的心情好了,这样他的病痛才会少。

他告诉大家,过度紧张、担心等不良情绪,会导致免疫机能失调而增加患病的可能,而积极乐观的情绪通过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既可能降低生病的几率,又能在病后的康复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钟南山健康秘诀

钟南山健康秘诀

1.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钟南山认为,老年人的作息时间要顺应自然天性,天黑了就要睡觉,天亮了就要起床。

因此,他赞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钟南山说:“我一般会在每天晚上11点半上床睡觉,到第二天早晨7点起床,睡眠时间为7个半小时。

在中午,我还会小睡半个小时。

这样能保证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太一样。

有些人可能习惯早睡早起,有些人则习惯晚睡晚起,但作息时间一定要有规律。

”3.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钟南山说:“我年轻的时候根本不考虑饮食营养方面的问题。

过了50多岁以后,我的心脏出了毛病,才比较重视这个方面了。

对于我来说,早餐是不能少吃的。

我上午的工作十分繁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在早餐时要吃一些富含能量的食物。

我的早餐食谱为:一杯牛奶、几片面包、一碗白粥、一盘蔬菜、一个鲜橙或一杯新榨的橙汁、少许的奶酪、两个鸡蛋清和一个蛋黄。

”他说,鸡蛋黄中含有较多的坏胆固醇,但也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卵磷脂、高密度脂蛋白、蛋黄素、钙、磷等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鸡蛋是很好的健脑食品。

老年人应将鸡蛋煮至蛋黄刚变为固体的时候食用,这样的鸡蛋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此外,老年人应多吃米粥、面条等较稀的食物,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的负担。

在晚餐时,老年人更应吃得清淡一些,即使是参加晚宴也应如此。

老年人的主食应以薯类(如白薯)、玉米等杂粮为主。

对很多人来说,肉食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人体往往不需要太多肉中所含的营养素。

总之,老年人不要凭味道来选择食物,而应凭营养需求来选择食物。

4.补充多种维生素钟南山说:“在平时,我一般不吃滋补品,但会服用多种维生素片。

很难说服用维生素片会改善人体的哪些功能。

我只是认为,人们不一定能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因此应该适当地服用维生素片。

在中医保健方面,我对针灸不太了解,但我认为按摩推拿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5.常做腹式呼吸在平时,钟南山经常进行平静而深沉的腹式呼吸。

钟南山养生心得

钟南山养生心得
理 论 认 为 , 人 要 学 习 乌 龟 的 少 动 多 感 觉 疲 乏 能 精 力 充 沛 地 工 作 为 标 准 。 争 取 最 佳 治 疗 时 机 。 静 ,乌 龟正 因为 少 动 ,减 少 了不 必 要 原 先 计 划 玩 到 6 岁 , 是 到 6 岁 以后 5 可 5 的 消耗 ,才 会 长 生数 百 年 。其 实 ,龟 精 力 还 可 以 ,就 又 继 续 了 一 段 时 间 ,
高 血 压 、 冠 心 病 和 糖 尿 病 等 病 症 与
病症确诊单才追悔莫及。临床实践 证
明 ,一 些 人得 大 病 都 是 因 为 发 病初 期
情 绪 焦 躁 、 态 不 平 衡 有 关 系 。 个 心 一
整 日处 心 积 虑 、患 得 患 失 、 躁 不 安 烦
没有及时就诊的结果 , 像常 见的糖 尿
享 受 散 步
应 愈 近 。 出门散 步就 像 出 笼 的 鸟 , 林
散 步 离不 开 “ ” 光 玩 不 行 , 步 。
还得 “ ” 太慢不 行 , 味 的快也 步 。 一
不 行 。既 不 刻 意求 快 , 为 还 要 玩 , 因
脚 岁 月只 能 憔 悴 我 们 的容 颜 , 能苍 老 还 要 赏 。天 空 有 大 雁 飞过 , 下 花 团 不 飞 、 勇往 直 前 么? 俯 仰 皆情 趣 , 万不
钟 南 山 还 介 绍 了 他 亲 自 作 过 的 实验 :选 两 组 实 验 白 鼠 ,让 一组 每 顿
之 寿 是 进 化 的 结 果 , 它 多静 少 动 没 但 是 时 间 和 强 度 都 只 减 不增 。体 育 锻 都 吃 得 很 饱 ,另 外 一组 只 喂半 饱 。结 和 有太 多关 系 ,更 不存 在 让 人 类 效 仿 的 炼 可 以 延 缓 肌 肉 松垮 、骨 质疏 松 等 人 果 ,吃得 过 饱 的 白 鼠要 比 另外 一 组 白 理 由 。 类不 运 动 , 肉 就 会 萎 缩 , 人 肌 新 体 衰 老 的过 程 。 ” 陈 代 谢 不 好 ,更 容 易 生 病 ,这 是 一 般 的医 学 常 识 。不 过 ,老 年 人 运 动 要 讲 在 很 多 人 陷 入 年 轻 时 用健 康换 钱 、老 鼠短 命 3 % 。有 的人 说 ,寿 命 是从 嘴 0

钟南山的养生秘方

钟南山的养生秘方

40益 寿长寿林苑2019.07句话: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钟南山表示,有大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和情绪密不可分。

那么,怎么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呢?钟南山介绍,外国曾有一项研究,对43000名40~90岁的受试者按照“有明确生活目标”“无明确生活目标”“不确定”三组分类。

追踪7年发现,第二组人群的病死或自杀率,比第一组高出一倍。

“一个人有追求,极为重要。

不要每天睁开眼睛无所事事,只要有一个追求的目标,一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那么周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为意了。

我几十年来,一直以此为信条。

”钟南山说。

钟南山表示还需要有四“乐”相伴。

知足常乐:做人要有执着的追求,但不要苛求。

知足常乐,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自得其乐:癌症、高血压、糖尿病,最怕一个字——笑。

唐朝名医孙思邈所说的“长乐寿自高”有其道理,心情愉快产生“快乐激素”脑内肽,具有抗炎、止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助人为乐:当你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时,你也会感觉到快乐。

苦中求乐:1971年他下乡搞科研时,在竹料镇,过年也不能回家。

他就买了点花生、糖,大家在油灯下坐着。

他当时就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这样,以后会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来。

钟南山的健康词典里面,几十年来都没有离开过两个字:锻炼。

他在北医大上学时,练的是田径,他相信自己良好的体质就是从那时打下的基础。

虽然现在自己已经离开了竞技赛场,但打球、跑步、游泳,他什么都玩。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他推崇的锻炼是步行。

时至今日,他的床头仍然放着一个拉力器,每天有空时都会拉一拉。

家中专门设置了小健身房,下班回家后,他只要有时间都会在跑步机上快步走然后跑步,再做引体向上、俯卧撑、杠钟南山的养生秘方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今年已经83岁了。

被誉为“医学界良心”的他,体魄强健,身手矫健,风度翩翩,声如洪钟,身板笔挺得像个年轻小伙子。

现在,他每周坚持3天工作在一线,走起路来常常是一溜小跑。

中国钟南山院士健康名言

中国钟南山院士健康名言

中国钟南山院士健康名言
中国钟南山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呼吸疾病专家,他的健康名言不仅在中国,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颂。

以下是一些中国钟南山院士的健康名言:
1. 科学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坚持锻炼,保持心情愉悦,才能真正追求健康。

3. 吃得好不如运动好,生命不是靠猪肉牛肉喝酒吃药度过的,要多锻炼,多运动,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

4. 科学合理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垃圾食品,才能让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和保护。

5. 生命不是用来消费的,而是用来创造价值的。

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平衡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6. 健康是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7.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8.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以上是中国钟南山院士的一些健康名言,这些言语不仅有启示意义,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和健康信念的体现,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在心,坚持践行。

钟南山谈健康养生

钟南山谈健康养生

钟南山谈健康养生作者:来源:《晚晴》2013年第10期70岁的人,20岁的肌肉,钟南山院士身材健硕得胜过施瓦辛格。

钟南山的成就众所周知,而他的坚持锻炼和养生有道同样是闻名遐迩。

钟南山说:“健康第一是要活得长,第二是要活得好。

你活得长不长,你活得质量高不高,很大程度取决于你自己对健康的看法,以及你自己生活的方式。

”钟南山认为养生应该是30岁左右开始。

很多生活习惯是青年时候养成的,比如:抽烟喝酒,所以应该从青年时候就要养成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从中年老年的时候再考虑。

谈饮食与运动钟南山院士认为,“吃”也是一门学问。

“想促进健康,正确的方法还是饮食结合运动。

现在我把运动看做和吃饭一样,吃饭要天天吃,锻炼也一样,有时间吃饭、有时间睡觉,你就应该有时间运动,这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谈自己的饮食结构钟南山院士说自己从不挑食,每日吃4餐,长期坚持每日适当补充维生素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10年。

他的饮食原则是:第一、不吃太饱,每顿饭都只吃七八分饱;第二、注意吃蔬菜和鱼;第三、对食物不太忌口。

谈“四十岁前拿命博钱,四十岁后花钱买命”关于“四十岁前拿命博钱,四十岁后花钱买命”这一不健康生活方式,钟南山院士发出提醒:工作做不好可再努力,身体却就像是空心玻璃球一样,一旦碎了就不能再恢复了。

谈一日三餐钟南山院士表示,现在很多白领的饮食状况是“早饭不吃,中饭凑合,晚饭撑饱”。

这与健康的饮食习惯背道而驰。

钟南山指出,很多人的饮食习惯很不合理,对于身体不好,正确的做法是早饭吃饱、中午吃好、晚饭吃少。

专家简介》》钟南山,著名健康管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会长。

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军人物。

钟南山院士养生食谱

钟南山院士养生食谱

钟南山院士养生食谱
钟南山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呼吸疾病专家,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钟南山院士注重饮食,并提出了一些养生食谱。

以下是一些他推荐的食材和菜谱:
1. 白菜:白菜是一种营养丰富、养生功效显著的蔬菜。

它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鱼类:钟南山院士常常建议人们多食用鱼类,特别是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

这种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3. 黄豆:黄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钟南山院士建议人们适量食用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以增强营养摄入和改善肠道健康。

4. 茶叶:茶叶是中国传统的保健饮品,钟南山院士常常强调茶叶的益处。

茶叶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5. 杂粮:钟南山院士主张多吃杂粮,如糙米、黑米、荞麦等。

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保持消化系统健康。

以上是钟南山院士提出的一些养生食谱和食材建议。

遵循这些
指导,结合适量运动和科学生活方式,将有助于人们保持健康、预防疾病。

终钟南山养生食谱以及做法

终钟南山养生食谱以及做法

终钟南山养生食谱以及做法
以下是钟南山教授推荐的养生食谱和制作方法:
1. 知心汤:
材料:鸽子肉250克,莲子50克,红枣10枚,生姜片适量。

做法:将鸽子肉切块煮沸后捞出,与莲子、红枣、生姜片一同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炖煮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2. 绿豆糖水:
材料:绿豆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5分钟后捞出,用清水冲洗,然后再次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20分钟,加入冰糖搅拌至融化,即可食用。

3. 桂圆红枣核桃粥:
材料:糯米100克,桂圆肉50克,红枣5枚,核桃仁适量。

做法:糯米提前浸泡30分钟入,与桂圆肉、红枣一同放入电
饭煲中加适量清水,煮成粥。

煮好之后,再加入核桃仁拌匀即可食用。

4. 酸辣白菜汤:
材料:白菜心200克,辣椒适量,葱姜蒜适量,醋适量,盐适量。

做法:白菜心洗净切片备用。

锅中加水煮沸后加入盐,将切好的白菜心放入锅中焯水煮2分钟,随后捞出备用。

另起锅,加入少许油,热锅爆香葱姜蒜和辣椒,再将焯水好的白菜心放入搅拌均匀,最后加入适量醋调味即可。

5. 黑芝麻糊:
材料:黑芝麻50克,糯米粉适量,冰糖适量。

做法:将黑芝麻放入炒锅中炒香后研磨成细粉备用。

将糯米粉与适量水搅拌均匀,加入研磨好的黑芝麻粉,再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

将混合物倒入锅中,大火煮沸,转小火煮5分钟,搅拌至糊状即可食用。

以上是钟南山教授推荐的几种养生食谱,希望对您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南山: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开“养生经”:不熬夜、午睡、每顿必吃蔬果、跑步机摆床边再忙也要运动。

他今年已经70岁了,然而穿起西装的身板仍然笔挺得像个年轻的小伙子。

他很忙,但运动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把跑步机摆到了床边,再忙也要在上面跑上10分钟。

2005年,他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长年的劳累使他出现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然而他却从这次挫折中领悟了另一种人生的道理: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他,就是著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去年,当他作为多哈亚运火炬手,以矫健的奔跑姿势压轴出场的时候,无数市民发出惊叹:都70岁的人了,他为什么看起来就那么年轻?钟教授是怎么保养的,他怎么一点老态都没有?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吗?日前,在一个由国际SOS救援中心和某金融机构联合举办的健康讲座上,钟南山首次向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和白领精英公开了自己宝贵的养生心得。

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所有因为事业而忽视了健康的人们:“在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中,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唯有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因此,我们应该记住,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钟南山健康贴士作息:不熬夜,晚上11:30睡觉。

早上7:00起床。

中午小睡半小时。

饮食:不挑食,心脏手术后吃肉少了,动物油太多的食物也尽量少吃,不抽烟,不喝酒。

每餐一定多吃蔬菜。

最爱吃的食物:鱼和坚果。

心态:以前脾气不太好,现在则更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想要健康先选健康生活方式我今年70岁了,但有很多第一次见到我的人总是不相信我的年龄,都说“你有那么老吗?”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自然年龄和生理年龄的问题。

所谓自然年龄,就是我们实际的年龄,例如我今年70岁。

而生理年龄,就是你身体功能、形态等表现出来的年龄。

例如一个30岁的人看起来像40岁,那么30岁是他的自然年龄,而40岁则可以理解为他的生理年龄了。

而在中国,高收入人群老得特别快,30~50岁人,其自然年龄往往比生理年龄早10~13年。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无规律的生活就是催人衰老的“杀手”。

能够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的来说分为内因和外因。

遗传是内因,它所起的作用大概占了15%。

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生活方式都属于外因,其中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占的比例最大,达到65%。

而生活方式与其他影响因素最大的区别则在于,它是唯一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它、改变它,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因此,通向健康、延缓衰老的道路,第一步就应该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那么,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按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标准,健康有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我认为应该再加一个,就是早防早治。

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在所有“健康基石”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成功人士最难做到的。

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曾经说过:“在所有对健康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的是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这些情绪包括了忧虑、惧怕、贪求、怯懦、愤怒……”这句话很有道理。

大家也许不知道,我们人体每天其实都会产生3000多个癌细胞,但为什么并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呢?这是因为,在我们身体里面有一种“自然杀伤细胞”,它们的职责就是专门攻击、消灭癌细胞。

但有研究却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人整天处在情绪低潮中的话,“自然杀伤细胞”的威力就会下降20%以上。

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整天心情不好、忧郁、焦虑,他对癌症的抵御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呢?我的经验是首先给自己的生活设立一个目标。

英国有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在这一人群中,有60%的人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被定为A组;有5%的人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被定为B组;还有35%的人对有没有生活目标不确定,被定为C组。

结果,7年过去了,B组中有3000人病死或者自杀,比A组足足高了1倍,而B组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比A组多了一倍。

我想这个例子就是为什么要树立生活目标的最好证明。

学会享受生活中的三种“快乐”我们还要掌握三种快乐的方法。

知足常乐。

我想这并不难理解。

我们的生活要有目标,并且执著地追求这个目标,但这并不代表要对自己苛求。

因此,我们应该将目标设定在自己可达到的范围内,更要欣赏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学会肯定自己。

自得其乐。

孔子有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把这句话放到我们的工作中,我的理解是,对于同一份工作,业务能力强的人不如喜欢这份工作的人,喜欢、爱好这份工作的人又比不上能够陶醉于工作中的人。

因此,如果我们能沉浸在生活中、工作中,那么我们就能忘却周围很多外来的烦恼,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世界当中。

助人为乐。

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总能收获好的人缘,人缘好,与周围的人相处愉快,心情当然比孤独的人要畅快得多。

早防早治:轻伤就要下火线很多常见病、致命病往往都是看不见的,经常是经过10~15年后才慢慢发展起来。

像李媛媛,41岁就死于宫颈癌,而恰恰这种癌症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癌症,而且早期发现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上海汤臣集团的老总汤君年,56岁,死于糖尿病的痛症酸中毒,要知道这是一种只要稍微重视一下治疗就不会发生的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在这些英年早逝的例子中,很多人就是对健康不重视,身体出了小毛病,不理,扛着,结果慢慢小问题就变成了大问题,积重难返。

李嘉诚先生说过:“人的健康如堤坝的保养,最初发现有漏洞,只要很少力量便可堵塞,但当不加理会,到崩堤时才作补救,则纵使花更多的人力、物力也没有用。

”所以,我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健康,早防早治,轻伤就要下火线。

一场急病给我敲响了警钟要达到心理平衡,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要善于对待挫折。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但我很相信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其实就是要我们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挫折。

对此,我有非常深刻的体验。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棒,2003年的抗非战役中,我们的工作几乎是不分昼夜的,当时,我也感觉自己的身体有点透支了,但仗着自己“底子好”,我并没有太在意。

到了2005年8月22日,那天我刚从北京出差回来,晚上2点多才休息,本来已经很累。

但第二天有几个学生来约我打羽毛球,我去了,还连着打了两场。

8月24日凌晨,我在睡梦中突然觉得心脏不舒服,胸闷,有点呼吸困难,家人连忙把我送进了医院。

一检查,原来是心脏发生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幸亏发现得早,我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很快就康复了。

然而这次生病之后,我的心情一直非常低落,情绪一落千丈,很悲观,觉得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

有一天,我在散步的时候,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表哥给我打来了电话。

他第一句话就说:“祝贺你!”我当时一听有点不高兴,我这么倒霉,还有什么好祝贺的呢?没想到表哥接着说:“之所以祝贺你,第一是因为你这个病没有发生在出差途中,可以很及时地到医院;第二,梗死的只是很小一段血管,不是重要部位;第三,这件事正好给你一个警告:要注意身体了!”表哥的一席话让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是啊,如果不是这次小小的意外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可能还会像以前那样吃东西喜欢煎炸油腻,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菜,工作起来忘记休息……如果一味这样下去的话,我可能一下子就完了。

但现在,很多生活上的坏习惯我都改了,这件坏事不正可以变成好事吗?运动:跑步机摆在床边在我的健康词典里面,几十年来都没有离开过两个字——锻炼。

我在北医大上学时,练的是田径,我相信自己良好的体质就是从那时打下的基础。

虽然现在我已经离开了竞技赛场,但打球、跑步、游泳……我什么都玩,周五打篮球、周日打羽毛球。

即使再忙,只要有十分钟,我都会抓紧时间锻炼,例如在家跑跑步,我的跑步机就摆在卧室的床边。

不过,现在不少人的运动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以为打羽毛球、篮球,出身汗就达到运动目的了。

其实不然,我们还应关注体质锻炼和功能锻炼。

因为人体在30岁以后体质就开始下降,而50岁之后,体质就会进入衰老期,需要功能锻炼来使人体系统发生功能性的改变。

例如肌肉,如果我们能通过举哑铃、俯卧撑等锻炼保持肌肉的力量,那么肌肉对关节、脊柱的支撑就会增强,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中青年人年纪轻轻就腰酸背痛了。

同样,如果我们通过慢跑增强了自己的耐力,那么心肺功能也就会变得更好。

还有柔韧性,是帮助身体平衡的。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我推崇的锻炼是步行。

英国曾对1645名中老年人做过4年以上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每周步行4小时的人比那些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60%,病死率低70%。

因此建议那些不适宜做剧烈运动的人,最好每天都留出步行的时间。

饮食:少肥肉多蔬果近年来,有一种趋势让人担忧,就是直肠癌和结肠癌在中国的高发。

相信很多人都还有印象,上海均瑶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王均瑶就是死于肠癌,终年只有38岁。

事实上,直肠癌、结肠癌以前在中国的发病率并不高,反而在西方国家很高。

这与中国人几十年前的饮食习惯关系很大,那时大家经济都不怎么好,吃的是粗粮,肉类、油腻的东西不多。

但现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已经成了大多数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肉类与蔬菜的比例严重失衡,直肠癌就多起来了。

因此,调整饮食结构已经迫在眉睫,不仅肠癌,还有很多疾病都与饮食有密切关系,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

像我本人,其实以前也很喜欢吃汉堡包,喜欢吃肉,但自从上次生病后,我就很注意饮食,现在基本上不吃肥肉了,吃饭前先吃些蔬菜沙拉,而且每餐都会督促自己多吃蔬菜。

另外,一日三餐的安排也很值得注意。

本来,按照很多健康专家的倡导应该是“早餐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

但现实中很多白领、上班一族却恰恰是“早饭不吃,午饭凑合,晚饭撑个饱”。

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得胆囊炎,午饭不按时吃容易得胃病,晚上吃得太饱,本来需要休息的肠胃却要超负荷工作,这对身体很不好,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