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的组织
室内空间组织与界面处理

开敞空间
封闭空间
4.虚拟空间和虚幻空间
*虚拟空间是通过界面的局部变化而再次限 定的空间。如局部变化的顶棚,或灯光变化 的不同来区别不同性质的空间。
双扇移门 立式空调
装饰酒柜 餐桌850*1500
客 厅 餐 厅
90宽中国黑拼饰 装饰屏风 600*600米凳
15 上 1 14 13 12 11 10 9 8 7 6 2 3 4 5
﹡顶棚是建筑空间终极的限定要素。它 以向下放射的场构成了建筑完整的防护和隐 蔽性能,使建筑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室内。
床头柜 休闲圈椅 大衣柜 1800*2000双人床
玻璃搁板
内卫
宽750 浴缸 750宽电脑写字桌
衣橱
1200*2000床
小孩房
连排书柜
主 卧
连排书柜 600*1200电视柜
书 房
如储藏柜的分隔空间形式 1.嵌入式--常用突出于室内的框架柱,墙。 壁式橱柜--固定式或活动式组合柜。 悬挂式 –―占天不占地”,可以单独,也可 虚实结合。 收藏式—可随意翻下使用。
第四节 空间的过渡和引导
它是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需要提出来的。 如:家具中的玄关—提供一换鞋,放置物品 的空间;还有总经理室入口的过度;公司形 象设计的视觉缓冲;影视厅由于灯光渐变所 需的过度空间等。 过度空间还可作为艺术手段起到空间的引导 作用,视觉的冲突作用。如:欲广先窄;欲 高先低;欲明先暗等设计手法。
另外在工程上用的比较多。如酒店中的餐厅 包厢,多功能厅等。
2.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静态空间比较封闭,功能比较明确,空间 表现的非常清晰明确。如卧室,会议室等。
静态空间
*动态空间只有视觉的导向性
《室内空间组织设计》教案

《室内空间组织设计》教案引言概述:室内空间组织设计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室内空间的规划、布局、功能划分等方面。
本教案旨在介绍室内空间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室内空间组织设计的技巧和要点。
一、空间规划1.1 空间功能划分:根据室内使用需求,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起居区、餐厅区、睡眠区等。
1.2 空间尺度与比例:根据空间的大小和使用需求,确定合适的尺度和比例,使空间布局合理、舒适。
1.3 空间流线与通道设计:考虑人们在空间中的流动路径和通道设计,确保空间的流线顺畅,方便使用。
二、布局设计2.1 室内家具布置:根据空间功能和尺度,合理选择和布置家具,使其与空间相协调,满足使用需求。
2.2 空间灯光设计: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照明需求,设计适合的灯光方案,创造舒适、温馨的氛围。
2.3 色彩搭配与装饰:通过色彩的运用和装饰品的选择,营造出与空间功能和风格相符的氛围,增加空间的美感。
三、功能区域设计3.1 起居区设计:根据家庭成员的需求,设计舒适的起居区域,包括沙发、茶几、电视等家具的布置。
3.2 餐厅区设计:考虑到用餐的功能需求,设计合适的餐桌、餐椅布置,同时考虑到储物空间的设置。
3.3 睡眠区设计:根据个人的睡眠需求,设计舒适的床铺、床头柜等家具,并考虑到私密性和储物空间的设置。
四、空间美化设计4.1 墙面装饰设计:选择合适的墙面材料和装饰方式,如壁纸、涂料、贴画等,增加空间的美感和个性。
4.2 地面装饰设计:根据空间功能和风格,选择合适的地板材料和装饰方式,如地砖、地毯等,增加空间的舒适度。
4.3 窗帘与窗饰设计:根据窗户的位置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窗帘和窗饰,调节室内光线和增加美感。
五、空间细节设计5.1 储物空间设计:考虑到室内的储物需求,设计合适的储物空间,如衣柜、书架等,使空间整洁有序。
5.2 水电布线设计:根据室内功能和需求,合理规划水电布线,确保安全可靠,同时减少装修成本。
居室空间设计第篇室内空间分析

一、 空间组织与形态
(2)流动空间
走廊连接各个房间,交通顺畅,且空间视觉层次丰富。
4
一、 空间组织与形态
(3)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是指在界定的空间中,通过界面的局部变化而 再次限定的空间。它虽没有空间边界,却对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空间起着 限定作用。虚拟空间的构成方式有以下几种:
a. 利用地面高差的变化; b. 利用吊顶的变化; c. 利用结构框架的设置; d. 利用地面图案的区分; e. 利用景观和陈设的摆放; f. 利用材质的变化; g. 利用色彩的变化。
19
二、色彩设计
1. 室内配色设计 色彩搭配强调层次的把握,设计师通过精心
配置,区分出背景色、前景色和强调色。 (1)单色调设计 此计划采用低彩度、明度不变或只有很小变
化的颜色。
20
① ② ③
④ ⑤
二、色彩设计
室内配色色谱图,
此设计灵感来自20世纪50
年代流行的几何图案的纺织
品和陶瓷。
23
二、色彩设计
2. 家居中的四种经典配色
色彩搭配是服装搭配的第一要素,家居装饰 中也是如此。当考虑装扮爱家时,一开始就要有 一个整体的配色方案,以此确定装修色调和家具 以及家饰品的选择。 如果能将色彩运用和谐,您 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装扮自己的爱家。
24
二、色彩设计
方案一:黑+白+灰=永恒经典 黑加白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而近年来流行 的灰色融入其中,缓和黑与白的视觉冲突感觉,从而营 造出另外一种不同的风味。 三种颜色搭配出来的空间中, 充满冷调的现代与未来感。在这种色彩情境中,会由简 单而产生出理性、秩序与专业感。 近几年流行的“禅” 风格,表现原色,注重环保,用无色彩的配色方法表现 麻、纱、椰织等材质的天然感觉,是非常现代派的自然
室内空间的组织形式

室内空间的组织形式
室内空间的组织形式是指室内空间中不同元素之间的排列和组
合方式。
这些元素包括墙面、地面、天花板、家具、陈设品等等。
不同的组织形式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氛围和功能。
在室内设计中,组织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是对称式。
对称式的室内空间通常有两个同样的区域彼此对称,比如说两个相同的座位,两个相同的柜子等等。
这种组织形式通常会给人一种平衡和协调的感觉。
另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是单中心式。
单中心式的室内空间通常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布置,比如说一张桌子、一盏灯等等。
这种组织形式通常会给人一种统一和集中的感觉。
还有一种组织形式叫做间隔式。
间隔式的室内空间通常通过墙面、家具等分隔成不同的区域,比如说客厅、卧室、厨房等等。
这种组织形式通常会给人一种私密和独立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组织形式,比如说开放式、流线型、分散式等等。
在室内设计中,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室内空间的功能和美感。
- 1 -。
室内空间的构成

建筑装饰
室内空间设计
目录
1 室内空间的构成 2 室内空间的序列与布局 3 室内空间的划分与利用
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塑,人们不仅可以领略 其外观的风采,还能感受其内部空间的艺术表现 效果,空间设计着重考虑室内空间的构成、室内 空间的序列与布局和室内空间的划分与利用。
4.1 室内空间的构成
从三维空间的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将室内 空间的构成分成基面、顶面和垂直面。
互相平行的垂直面
两个互相平行的垂直面,限定了两个面之间的空间, 这种空间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室内走廊空间,如图。
4.1
室内空间的构成
4.1.3 垂直面
三个垂直面所组成的“U”形 空间其动向方位主要是朝向 敞开的一面,如图所示。
4.1
室内空间的构成
4.1.3 垂直面
四个垂直面所围合的范围,具有明 确的限定的围合感。这种空间是封闭 的内向围合空间,如图(e)。四个 垂直面所围合的范围中,在某个垂直 面上开一些小洞口,能提供和邻接空 间的连续感。所开洞口的大小、位置 和数量,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变空间围 合感,同时和相邻空间增加了连续感 和流动感,如图(f)。
垂直面的开敞程度对控制室内外环境 之间的视觉和空间连续性,以及调节 约束室内光线、气流、噪音有着密切 的关系。
4.1
室内空间的构成
4.1.3 垂直面
垂直面是人们走进室内的主要视觉中心, 其界面的空间艺术处理就是利用几何中的 点、线、面等要素,和利用不同材质的质 感、光影、色彩等要素,来表现丰富的立 面空间造型艺术,满足不同空间的功能要 求和艺术要求。
抬高基面
4.1
室内空间的构成
4.1.1 基面
降低基面 在室内空间中将部分基面下降来明确一个特殊的空
室内空间组织与设计-PPT课件

INTERIOR DESIGN
空间的组织与设计
2
INTERIOR DESIGN
室内空间的概念
室内空间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相对于自然空 间而言的,是人类有序生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人对空间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满 足生活物质要求,到满足心理精神需要的发展 过程。
3
IN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非实体界面是以栏杆、罩、花格、构 架、玻璃等通透的隔断,以及家具、绿化、 水体、色彩、材质、光线、高差、音响、 气味、悬垂物等因素组成。
34
INTERIOR DESIGN
意象分隔
35
INTERIOR DESIGN
2、 空间分隔具有以下几种典型的方法: (1)建筑结构与装饰构架:利用建筑本身
INTERIOR DESIGN
⑶ 质感与光影:材料的质感变化是界面 处理最基本的手法,利用采光和照明投射于 界面的不同光影,成为营造空间氛围最主要 的手段。 ⑷ 色彩与图案:在界面处理上,色彩和图 案是依附于质感与光影变化的,不同的色彩 图案赋予界面鲜明的装饰个性,从而影响到 整个空间。
50
INTERIOR DESIGN
或启闭的形态; ⑵ 外向性强,限定度弱,具有与自然和周
围环境交流渗透的特点; ⑶ 利用自然、物理和人为的诸种要素,造
成空间与时间结合的“四维空间”; ⑷ 界面形体对比变化,图案线型动感强烈。
18
动态开敞空间
INTERIOR DESIGN
19
INTERIOR DESIGN
3. 虚拟流动空间具有如下特征: ⑴ 不以界面围合作为限定要素,依靠形体
7
INTERIOR DESIGN
室内空间的构成

室内空间的类型 室内空间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空间构成所具 有的性质和特点来加以区分, 有的性质和特点来加以区分,以利于在设计 组织空间时选择和利用 一、开敞与封闭空间 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是相对而言, 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是相对而言,开敞的程 度取决于有无侧界面、 度取决于有无侧界面、侧界面的围合程度开 洞的大小及启用的控制能力等。 洞的大小及启用的控制能力等。开敞空间和 封闭空间也有程度上的区别, 封闭空间也有程度上的区别,如介于两者之 间的半开敞和半封闭空间。 间的半开敞和半封闭空间。它取决于房间的 使用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使用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视觉上和 心理上的需要。 心理上的需要。
二、动态与静态空间 动态空间: 1、动态空间: 动态空间或称为流动空间, 动态空间或称为流动空间,具有空间的开敞性和视觉 的导向性,界面组织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性, 的导向性,界面组织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性,空间构成 形式富有变化和多样性,使视线从一点转向另一点, 形式富有变化和多样性,使视线从一点转向另一点, 引导人们从“ 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 引导人们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将人们带到 一个有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第四空间” 一个有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第四空间”。开敞空间 连续贯通之处,正是引导视觉流通之时, 连续贯通之处,正是引导视觉流通之时,空间的运动 感即在于塑造空间形象的运动性上, 感即在于塑造空间形象的运动性上,更在于组织空间 的节律性上。 的节律性上。 动态空间的特点: 动态空间的特点: 利用机械、电器、自动化的设施、 ⑴ 利用机械、电器、自动化的设施、人的活动等形成 动势。 动势。 组织引人流动的空间序列, ⑵ 组织引人流动的空间序列,方向性较明确 空间组织灵活,人的活动线路为多向。 ⑶ 空间组织灵活,人的活动线路为多向。 ⑷ 利用对比强烈的团和动感线性 光怪陆离的光影, ⑸ 光怪陆离的光影,生动的背景音乐 引入自然景物。 ⑹ 引入自然景物。 利用楼梯、壁画、家具等使人的活动时停、时动、 ⑺ 利用楼梯、壁画、家具等使人的活动时停、时动、 时静。 时静。 利用匾额等启发人们对动态的联想。 ⑻ 利用匾额等启发人们对动态的联想。
室内空间的组成

室内空间的组成1、 基面:通常是指室内空间的底界面或底面,建筑上称为“楼地面”或“地面”。
水平基面,水平基面的轮廓越清楚它所划定的基面范围就越明确。
抬高基面,采用抬高部分空间的边缘形式以及利用基面质地和色彩的变化来达到这一目的。
降低基面:将部分基面降低,来明确一个特殊的空间范围,这个范围的界限可用下降的垂直表面来限定。
2、 顶面:即室内空间的顶界面,在建筑上称为“天花”或“顶棚”、“天棚”等。
3、 垂直面:又称“侧面”或“侧界面”,是指室内空间的墙面(包括隔断)。
二、室内空间的类型1、结构空间:通过对外露部分的观赏,来领悟结构构思及营造技艺所形成的空间美的环境。
具有现代感、力度感、科技感和安全感。
2、开敞空间:开敞的程度取决于有无侧界面,侧截面的围合程度,开洞的大小及启闭的控制能力。
具有外向性,限定度和私密性较小,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渗透,讲究对景、借景,与大自然或周围空间的融合。
3、封闭空间:用限定性比较高的围护实体(承重墙、轻体隔墙等)包围起来的、无论是视觉、听觉、小气候等都有很强的隔离性的空间称为封闭空间。
具有领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其性格是内向的、拒绝性的。
4、动态空间:动态空间引导人们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把人们带到一个由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第四空间”。
其特色是“(1)利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设备如电梯、自动扶梯等加上人的各种活动,形成丰富的动势。
(2)组织引人流动的空间系列,方向性比较明确。
(3)空间组织灵活,人的活动路线不是单向而是多向。
(4)利用对比强烈的图案和有动感的线型。
(5)光怪陆离的光影,生动的背景音乐。
(6)引进自然景物,如瀑布、花木、小溪、阳光乃至禽鸟。
(7)楼梯、壁画、家具、使人时停、时动、时静。
(8)利用匾额、楹联等启发人们对动态的联想。
5、悬浮空间:室内空间在垂直方向的划分采用悬吊结构时,上层空间的底界面不是靠墙或柱子支撑,而是依靠吊竿支撑,因而人们在其上有一种新鲜有趣的“悬浮“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空间的组织----山东海阳地雷战纪念馆案例分析大家好,今天我们这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是:以山东海阳博物馆这个实例来分析室内空间是如何组织的,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是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讲解:一室内空间的序列二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三室内空间组合一提到地雷战这部经典的老电影,大家在熟悉不过了,但是我估计大家可能不知道地雷战的发生地。
我来告诉大家,地雷战就发生在胶东半岛的山东省海阳市。
山东海阳地雷战纪念馆就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来设计的,很有幸我能参与到这样一个项目中来。
那么,这个纪念馆用来展示海阳人抗日、解放战争的历史痕迹,及对未来的展望,可以说这个纪念馆是海阳人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也可以说是海阳人的纪念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地雷战纪念馆的平面图,在平面布置上分为7个部分:1、序厅:是前言部分2、展厅的第一部分:民族危机、共赴国难3、展厅的第二部分:地雷战倭寇,卫海防,壮我国威4、展厅的第三部分:伟大的盆子山区“105天反扫荡”战役5、展厅的第四部分:英雄造雷乡,雷乡出英雄6、展厅的第五部分:地雷战精神,人们的怀念永远7、展厅的第六部分: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未来大家看到的这七个部分,是有一个主线在里面的,这就是我们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空间的序列。
一、室内空间的序列人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体现出一系列的过程,静止只是相对和暂时的,这种活动过程都有一定规律性或称行为模式。
由上面的平面划分可见,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性是空间序列的必要条件,人在空间内活动感受到的精神状态是空间序列考虑的基本因素;空间的艺术章法,则是空间序列设计主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对空间序列全过程构思的结果。
序列的全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下列几个阶段:①起始阶段。
这个阶段为序列的开端,开端的第一印象在任何艺术中无不予以充分重视。
因为它与预示着将要展开的心理推测有着习惯性的联系。
一般说来,具有足够的引力是起始阶段考虑的主要核心。
平面图中的序言部分就是一个起始阶段,门口的地雷造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入口主要呈现一个曲直交叉的回线,是室内造型的根本。
入口进入走廊后起一个台阶,吊顶造型上有灯带导示。
②过渡阶段。
它既是起始后的承接阶段,又是出现高潮的前奏,在序列中,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是序列中关键的一环。
特别在长序列中,过渡阶段可以表现出若干不同层次和细微的变化,由于它紧接着高潮阶段,因此对最终高潮出现前所具有的引导、启示、酝酿、期待,乃是该阶段考虑的主要要素。
平面图中的第一部分:民族危机、共赴国难就是过渡阶段,预示着受压迫的人们将会有反抗,也将这个设计推向一个高潮。
③高潮阶段。
高潮阶段是全序列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他各个阶段都是为高潮的出现服务的,因此序列中的高潮常常是精华和目的所在,也是序列艺术的最高体现。
充分考虑期待后的心理满足和激发情绪达到顶峰,是高潮阶段的设计核心。
展厅中的第二部分:地雷战倭寇,卫海防,壮我国威、展厅的第三部分:伟大的盆子山区“105天反扫荡”战役、展厅的第四部分:英雄造雷乡,雷乡出英雄,这三个部分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高潮阶段,让人们看到了,地雷战中海阳人民的智慧、反抗日本侵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成果。
④终结阶段。
由高潮回复到平静,以恢复常态是终结阶段的主要任务,它虽然没有高潮阶段那么显要,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结束又似余音缭绕,有利于对高潮的追思和联想,耐人寻味。
展厅的第五部分:地雷战精神,人们的怀念永远和展厅的第六部分: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未来。
这三个部分是整个设计的终结阶段。
在105天反扫荡”战役胜利后和抗日战争胜利后,海阳人不忘先辈的革命精神和建设新未来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空间序列的组织实质上就是综合运用衔接与过渡、对比与变化、引导与暗示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把各个空间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序而又富于变化的多样统一的空间集合。
二、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两个毗连的空间,在形式方面处理手法不同,将使人从这一空间进入另一空间时产生情绪上的突变,从而获得兴奋的感觉。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能巧妙的利用功能的特点,在组织空间时有意识把形状、体量、方向、通透程度等方面差异显著的空间连接在一起,将会因对比而产生一定的空间效果。
在具体设计中,经常采用下面几种对比手法:(1)体量的对比。
运用体量对比来突出空间的特点是最常用的空间处理手法。
相连的两个空间,若体量相差悬殊,当由小空间而进人大空间时,可借体量对比而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其中最常采用的做法就是在进入主体大空间前,有意识地安排一个极小、极窄或极低的空间,通过这一空间时,人们的视线范围被极度压缩,而一日走入高大的主体空间,眼前豁然开朗,顿时引起心理上的突变和情绪上的激动和振奋,觉得主体空间分外高大。
(2)形状的对比。
形状不同的空间之间也会形成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达到求得变化和打破单调感的目的。
许多现代建筑经常利用在某种规则形体中插入特殊形体的手法来产生突变,获得意想不到的空间感受和效果。
(3)通透程度对比。
所谓通透程度也就是开敞与封闭之间的对比,建筑空间的通透程度对人的感受能产生很大影响,有效运用这种对比效果可以创造出非常合宜的空间。
空间的通透程度取决于界面的虚实,多开洞口或采用透明的隔断,空间就会显得开敞。
反之,都是实的界面,空间就会变得封闭。
一般来说,在经过封闭空间之后来到开敞空间会觉得开阔、舒畅,心情开朗;而从开敞空间来到封闭空间会有更好的安全感和私密性。
充分利用空间通透程度的对比使得空间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4)方向的对比。
出于功能和结构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室内空间以矩形平面者居多。
矩形的长与宽长度不一,将会在长的方向产生一定的方向感,因此为了打破形状雷同的单调感,常常把这些矩形空间纵、横交替地组合在一起,借其方向的改变而产生对比。
纵的空间会显得深远、富于期待感;横的空间则变得更加舒展、开阔。
山东海阳地雷战纪念馆的整体设计馆内的平面布置规划大多是由直线构成的,局部有曲折的线相对照。
入口主要呈现一个曲直交叉的回线,是室内造型的根本。
入口进入走廊后起一个台阶,吊顶造型上有灯带导示。
这三条走廊的顶部有光起着导示的作用,但作为设计中的基础的光、材质、配置创造出了独特的空间。
这样的设计未必合理,是为了引人思考,而不是为了表现。
因为无法忘却,所以要表达出来。
在展示区中地面不抬高、不吊顶,而走廊与展区之间有落差是为解决平面空间的平淡,给空间以可塑之用。
三条直线交差的走廊,初视仅显现两条路,而第三条走廊是主轴,本身有其有一定的含义。
这三条走廊是中华民族三个状态的象征:存续、亡命和死。
曲折的线代表“爆炸”,就叫“爆炸之线”。
曲曲折折的线型还表现了两国人民在“地雷战”中受到的伤害。
通往未来的路只有一条,最长的道路是中华民族与日本人民有续的象征。
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的关系在这个空间里表现出了暴力、胁迫、以及隐藏。
第一条走廊,我们把它称作存续之线,在整个设计当中起到一个串联的作用,看似什么都没有,其实直中有曲,有一种延伸在小墙壁中,存在着压迫感的视觉效果。
原建的横梁似乎要把空间切割开,民族的艰辛和苦恼写满了这条通道(通道有门洞进入各个展示区)。
剩下的两条路用来寓意亡命和死,把展示空间导向了两个区域,所以叫做亡命之线和死亡之线。
由这三条走廊分割出来了三个风格迥异的区域,各个区域都各具特色,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利用空间的对比与变化能够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给人一定的新鲜感,但在具体设计时切记掌握好对比变化的度,不能盲目求变,要变得有规律、有章法。
三、室内空间组合首先应该根据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构思,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结合建筑功能要求进行整体筹划,从单个空间的设计到群体空间的序列组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反复推敲,使室内空间组织达到科学性、经济性、艺术性、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做出有特色、有个性的空间组合。
合理地利用空间,不仅反映在对内部空间的巧妙组织,而且在空间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整体和局部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功能和美学上达到协调和统一。
空间的组合形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空间组合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并列式、集中式、线形式、辐射式、组团式、网格式、轴线对位式、庭院式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有形的空间,还存在着“无形空间”或者称之为心理空间。
例如在公园里,先来的人坐在长凳的一端,后来者就会坐在另一端,此后行人对是否要坐在中间位置上,往往很犹豫,这种无形的空间范围,就是心理空间。
室内空间的大小、尺度、家具布置和座位排列,以及空间的分隔等,都应从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设计师是物质环境的创造者,不但应关心人的物质需要,更要了解人的心理要求,并通过良好的优美环境来影响和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把物质空间和心理空间统一起来。
我们再来看一下,由走廊分割出来的三个区域。
第一个区域是“死”,黑门代表着死,走进黑门接下来的是大屠杀的映射。
室内的光是微暗的、墙面是倾斜的、吊顶用镜子做造型,从而造成细、长、高的空间。
寓意着大屠杀塔,光秃秃的墙壁、狭小的采光口,令人毛骨悚然。
第二个区域是“亡命”。
12根柱子组成了地雷的形状,柱子在迷空之中,表达了爆炸后的离别之意。
通过“亡命”真实再现了迷茫,以圆心为轴倾斜一个踏步,中间因步行方向的变化而倾斜角变化,似乎很阳光的,实际则被要塞般的墙壁围困,这是解放的“幻影”。
亡命也是闭塞,只有走向地下不然就是往回走。
回到伤痕之屋,真是一场恶梦,一言难尽的话题。
这个题目有两面性,可以说的和无法表达的,是要反复推敲的,这里想要歪曲和终结了,让人们带着这样的反抗情绪进入这个纪念馆。
第三区域称之为“雷区”。
地面的基层为粗沙,其黄色暗示“黄军”、也代表黄土地、海沙,体现了海阳地域的特点。
用现代的角度看历史、表现历史,就得用现代手法来表现。
人能触及到的地面采用钢化玻璃覆盖,这是现代环境卫生的要求。
玻璃有透明部分,又有半透明部分。
其中半透明玻璃下面的一部分埋有“地雷”。
此“地雷”与灯光、音响和微型火药连接,“光、音、味”俱全、(软件)。
室内的颜色依次为黄色、绿色、蓝色。
黄色代表“黄色恐怖”;绿色代表“青纱帐”;蓝色代表“大海”。
黄土地、青纱帐、大海都在演义着抗日的烈火。
室内的立面上有规范的“青纱帐”(用方玻璃围起的干支),人们走在干支方玻璃柱阵中(地下还有“地雷”)体验它,墙面有当年的老照片,地面上有地雷展柜,在玻璃柱旁边走过时也能感受到它的气氛。
此通道的平面、立面、顶面用错位的形式来表现雷区不稳定感。
在山东海阳地雷战纪念馆的整个设计中我们采用了现代的设计手法和全新的设计理念,有机的结合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
将人们从现代社会引入一个能够接近历史的机会,充分去感受那个时代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