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止咳化痰平喘药

合集下载

30中药学第十四章止咳平喘药

30中药学第十四章止咳平喘药
银杏叶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用药。
哮喘案:
张某,女,50岁,河北省宁晋县北河庄人。1988年1月20日诊。 患咳嗽痰喘已有3年之久,每逢冬季则易复发。此次因感受风寒,触动 宿疾,证发已4日。咳而上气,痰涎稀薄,痰声辘辘有如水鸡声,胸闷 背沉,胃呆少纳,脉微浮,苔白不渴,小便清长。 法拟散寒宣肺,降逆化痰。以《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加减。 处方:射干10g,麻黄6g,清半夏10g,细辛4.5g,五味子10g,紫菀 25g,杏仁15g,浙贝母15g,款冬花10g,炒紫苏子10g,生姜5片,大 枣5枚(去核)。水煎服, 本方服1剂症减,2剂症消。嘱服都气丸以固其本,防止复发。
江等地。
紫菀(熟悉)பைடு நூலகம்
二、药性:苦、辛、甘,微温。归肺经。 三、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四、应用: 1.咳嗽有痰。
①风寒犯肺,咳嗽咽痒,咯痰不爽配荆芥、桔梗、百部等如止嗽散。
②阴虚劳嗽,痰中带血,则配阿胶、贝母等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嗽,如 王海藏紫菀汤。
款冬花(熟悉)
一、来源:为菊科植物款冬花的花蕾。主产于河北、甘肃、山西
孙润斋,孙平珍,孙献珍.孙润斋医案医话,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1:15
复习题:
1.桑白皮与葶苈子的功效、应用的异同点是什么?
二、药性:辛,温。归肺、大肠经。 三、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四、应用: 1.咳喘痰多。
①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痰多胸痞,甚则不能平卧配白芥子、莱菔子。 如三子养亲汤。
②上盛下虚之咳痰喘配肉桂、当归、厚朴等。如苏子降气汤。
2.肠燥便秘配杏仁、火麻仁等。如紫苏麻仁粥。 五、使用注意:阴虚喘咳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等地。
款冬花(熟悉)
二、药性:辛、微苦,温。归肺经。 三、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四、应用: 1.咳嗽气喘。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毒性:生半夏、生南星、白附子、皂荚
半夏 天南星
16
半夏
天南星科 多年生草 本半夏的 干燥块茎。
药 材 半 夏
干异天
燥叶南 块天星

茎南科 星多

、年 星
东生
北草
天本
南天
星南
的星
药材天南星
半夏(块茎) 天南星 (块茎)
共性 性味:辛温, 有毒 功用:
1.燥湿化痰 治湿痰、寒痰证。 2.散结消肿 治痈肿,痰核。
毒蛇咬伤 配天南星外用。
37
【用法用量】
内服制用:煎服,3~6g;研末服0.5~1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及孕妇慎用。
关白附
38
不豆
皂荚
育科
果落
实叶
。乔
木皂Biblioteka 荚的干燥
药材皂荚
皂荚
性味:
辛、咸,温。有小毒。
功用:
1.祛顽痰,用治顽痰阻肺咳喘痰多证。 研末,炼蜜为丸,枣汤送服,皂荚丸。
【使用注意】
对皮肤粘膜刺激性较强,易致红肿、发泡, 故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 用量不宜过大。
34
白附子
天南星科多年 生草本独角莲 的干燥块茎。
药 材 白 附 子
白附子
性味:辛、甘,温。有毒 功用:
1.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善祛头面部风痰, 多治中风口眼喎斜及偏头痛等头面诸疾。 如牵正散。 2.解毒散结止痛,用治瘰疬痰核,痈疽肿毒,
痰、饮、涎之鉴别: 痰—“稠浊者为痰”。 饮—“清稀者为饮”。 涎—唾沫、口水。 “垂涎三尺”
2.止咳平喘药——以减轻或制止咳嗽和 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教学课件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教学课件
化痰止咳平喘药
[概念] 化痰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 止咳平喘—以缓和或制止咳、喘的药物
二、镇咳、平喘作用
半夏:
煎剂:对碘溶液注入猫右肋膜→咳嗽有明显镇咳作用,维持5h 原理:可能抑制咳嗽中枢。
桔梗:镇咳强
杏仁:体内分解(苦杏仁甙)→微量氰氢酸→抑制呼吸中枢→镇压咳
平喘。
三、抗过敏作用
桔梗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四、抗炎增强免疫功能
桔梗、前胡、枇杷叶、桑白皮有抗炎作用。
五、其它作用
1、镇吐:半夏各种制剂均有一定镇吐作用; 犬:能减少阿扑吗啡→呕吐。
2、抗早孕作用:半夏对早孕、晚孕子宫有抑制作用。
有效成分: 半夏蛋白; 机理: 其与子宫结合→细胞功能改变→终止妊娠。
3、款冬花:兴奋中枢:升压、呼吸兴奋
桔梗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
2020/7/1
[药理作用]
一、祛痰、止咳、平喘 二、抗炎作用提高免疫功能 三、其它作用
一、祛痰、止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喘
主要是祛痰→止咳
作用: 煎剂→麻醉犬灌胃→呼吸道分泌↑,作用维持7 h, 强度= 氯化铵,带皮与去皮作用相似。
机理:口服时→皂甙刺激咽喉粘膜(反射性)→支气管粘 膜分泌↑→痰粘液稀释易排出。
粗皂甙
痛阈提高,镇痛作用强于阿斯匹林。
压尾法
③镇静: 小鼠自发活动↓;
粗皂甙 延长环已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2020/7/1
2、提高免疫功能
促进巨型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 桔梗浸膏
提高溶菌酶活性
三、其他作用
1、解热、镇痛、镇静 2、抑制胃分泌、抗溃疡 3、抑制肠平滑肌 4、对代谢影响 5、降血脂
1、解热、镇痛、镇静

止咳化痰平喘

止咳化痰平喘
第五十三页,共89页。



农 业

大 学


(dòngwù)
(zhōngyào)




学 院

史 万


声明:本影像短片来源于中华医学第(五y十ī四x页u,é共)电89页子。 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常用中草药》
(三)冬花(款冬花)
1.入药部位: 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 蕾(huālěi)阴干入药。
第五十五页,共89页。
6.葶苈子 7. 马兜铃 8.枇杷叶 9. 白 果 (báiguǒ) 10.洋金花
第四十五页,共89页。
(一)杏仁(xìngrén)
1.入药部位(bùwèi): 为蔷薇科植物杏的成 熟种子。
第四十六页,共89页。
(一)杏仁(xìngrén)
饮 片
个 子
第四十七页,共89页。
(一)杏仁(xìngrén)
(四)白前
2.性味归经: 其辛、甘,微温。入肺经。 3.功效(gōngxiào): 化痰止咳、降气平喘。
第十九页,共89页。
(四)白前
4.主治与配伍: (1)咳嗽偏寒者:可与紫菀、半夏等配伍; (2)咳嗽偏热者:可与桑白皮、地骨皮等配伍; (3) 风寒咳嗽:常与桔梗(jiégěng)、荆芥、陈
皮等配; (4)风热咳嗽:常与牛蒡、桑叶等配伍; (5)肺热咳喘且痰多者:可与紫菀、贝母、马
第三十二页,共89页。
[附] 天 花 粉
即瓜蒌根。 1.清热解毒,消肿,治疮黄肿毒。 2.清热生津,治热病口渴,很少化痰(huàtán)。 3.坠胎作用。
第三十三页,共89页。
[附] 天 花 粉
饮 片

化痰止咳平喘药1

化痰止咳平喘药1
五.使用注意 : 不宜与乌头配伍。
川贝与浙贝之异同
同:清肺化痰而止咳、清热散结,用于痰热咳嗽、瘰疬痈肿等证。 异:川贝性凉而味甘,长于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虚久咳、肺燥干咳,痰少咽干者。
浙贝苦寒之性较强,长于清肺化痰止咳,多用于外感风热,痰热郁肺引起的咳嗽病症。清热 散结效力较强,临床用治瘰疬痈肿以浙贝为佳。
要用于中风、痫证、惊风、眩晕等偏热者及热痰喘咳证。
五.使用注意 :
本品辛烈温燥,故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天南星皮肤接触,误食或过量可致不良反应,甚刚中毒。皮肤接触可致瘙痒肿胀;误食或 过量,可致咽喉烧灼感、口舌麻木、张口困难、口腔麻烂等,继则头昏心慌、四肢麻木,甚 则昏迷窒息而死亡。
旋覆花
一.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或欧 亚
二.性味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清热散结
主治病证 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临床应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配沙参、麦冬等 配知母,如二母丸 与蛇胆汁配伍 2.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配玄参、牡蛎等 配蒲公英,鱼腥草等
肺虚劳嗽,阴虚久咳有痰 肺热肺燥咳嗽
瓜蒌 一.来源:
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栝楼和双边栝楼
成熟果实
瓜蒌子
瓜蒌皮
全瓜蒌
二.性味归经: 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清热化痰 利气宽胸 消痈散结 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痰热咳喘 胸痹、结胸等 肺痈,肠痈,乳痈 肠燥便秘
临床应用: 1.肺热、肺燥之咳嗽
配以黄芩、胆南星、枳实等,如清气化痰丸 2.胸痹、结胸
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本品清热化比竹茹强,但无止呕作用。

第20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20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20章,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所以痰的病证甚多.痰证:寒痰、热痰、燥痰、湿痰痰阻于肺--咳喘痰多痰蒙清阳--眩晕痰蒙心窍--昏厥、癫痫肝风夹痰--中风、惊厥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互结--瘰疬、瘿瘤概述一、含义:凡能祛除痰涎,以治疗痰证为主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每兼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脾为生痰之源二、性味归经:性味苦、辛、甘。

归经肺、脾肺为贮痰之器三、功用化痰使“痰”的性质或形态改变缓和或制止咳喘有形之痰、无形之痰外感、内伤咳喘止咳平喘四、分类1. 温化寒痰药。

主要用于寒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湿痰阻于经络所致的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瘰疬;以及湿痰上冒之眩晕,湿痰犯胃之呕恶等。

2. 清化热痰药。

主要适用于热痰、燥痰所致的咳嗽气喘,痰黄质稠难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亦可用于因热痰、风痰所致的瘿瘤、瘰疬、癫痫、中风、惊厥等证。

3. 止咳平喘药。

治疗咳嗽、哮喘等。

五、选药及配伍1.根据病情的不同、药物的不同功效,选择相应的药物。

2.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者常配伍同用。

4.“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液不归正化而聚湿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

5.因痰易阻滞气机,“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故常配理气药同用,以加强化痰之功。

3. 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外感而致者,当配解表散邪药;火热而致者,应配清热泻火药;里寒者,配温里散寒药;虚劳者,配补虚药。

癫痫、惊厥、眩晕、昏迷者,则当配平肝息风、开窍、安神药;痰核、瘰疬、瘿瘤者,配软坚散结之品;阴疽流注者,配温阳通滞散结之品。

六、使用注意1.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以免恋邪而致久喘不已及影响麻疹之透发,对收敛性及温燥之药尤为所忌。

中药学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温化寒痰药1、半夏、旋覆花半夏找塘泥藕,削皮三节,外总统。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为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脏腑之湿痰+陈皮性温,有毒,反乌头旋覆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性温,气逆呕恶,喘息+赭石2、天南星、禹白附南星与白附,澡堂去洁净同睹三姐夫,三姐总外行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散结性温,有毒顽痰阻肺,咳喘胸闷+半夏治风痰眩晕,中风及眼 斜禹白附—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3、白前、前胡前前讲坛胡风热白前—降气化痰多辛苦,少辛散,不燥热,专入肺前胡—降气化痰,疏散风热辛散苦泻,微寒清凉注:前胡属清化热痰药4、皂荚、白芥子、猫爪草灶家去玩痰桶,窍开闭,去蜂,杀虫皂荚—祛顽痰,通窍开鼻,祛风杀虫白芥子闻飞毯,立即上街铜锣敲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猫爪画檀扇,姐姐肚笑肿猫爪草—化痰散结诶,解毒消肿(二)清化热痰药1、川贝母、浙贝母、瓜蒌贝母瓜蒌清热痰穿背任课八中这被爸用瓜-宽胸蒌-篓-靶场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性微寒,清润之品肺燥咳嗽,肺虚久咳,劳嗽+知母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2、竹茹、竹沥、天竺黄三竹清热痰竹茹竹-清热化痰茹-吃饭只藕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性微寒,凉血止血善治肺胃胆经之热竹沥竹-清热豁痰沥-定立窍竹沥—清热豁痰,定惊利窍天竺黄竺-清热化痰黄-清心定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为治小儿痰热惊风之要药3、马兜铃、胖大海、罗汉果马兜铃、胖大海,清肺化痰马兜铃马-清肺化痰兜-止咳平喘铃-清场小纸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痔胖大海胖-清肺化痰大海-淹开音唱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清宣与润降并举—二向性罗汉大海咳罗汉果—清肺化痰,止咳,利咽,润肠通便注:马兜铃、罗汉果属止咳平喘药4、海蛤壳、海浮石海哥倾肺话,但愿见三姐,浮石林海蛤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海浮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5、昆布、海藻昆布海藻对,笑谈软件税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6、桔梗、黄药子、前胡姐跟选飞去谈燕龙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消脓黄药师贪霸小鹰死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为治瘿瘤要药,有毒,肝病患者忌服7、瓦楞子、礞石瓦楞小坛软煎鱼,爸直酸直痛瓦楞子—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梦石坠潭下,气瓶杆震惊礞石—坠痰下气,平肝镇惊(三)止咳平喘药1、桑白皮、葶苈子、苦杏仁、紫苏子桑皮亭里写,飞船里睡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宣肺,有小毒,宜于咳喘兼便秘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善治痰壅咳喘2、百部、紫菀、款冬花百部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百部杀。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二十一章化痰止咳平喘药定义:以祛痰或消痰胃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咳喘证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功效:本类药物具有辛、苦或甘味,药性寒凉或温热;辛能宣通肺气,苦燥湿化痰,降泄肺气,温以散寒,凉可清热,甘润肺燥,故本类药物具有宣降肺气、化痰止咳、降气平喘等作用。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外感或内伤引起的痰饮阻肺、肺失宣降的痰多咳嗽气喘,痰蒙清窍或引动肝风所致的眩晕、癫痫惊厥、中风痰迷,以及痰阻经络所致的瘿瘤、瘰疬、湿疽流注、麻木肿痛等病证。

分类: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温化寒痰药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苦温,归肺、脾、肝经。

温以驱寒,苦能燥湿,故以温肺祛寒,燥湿化痰胃主要功效。

部分药物兼有软坚散结或消肿止痛的功效。

★半夏【主要性能】辛,温;有毒。

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1、湿痰,寒痰证。

2、呕吐3、胸痹,结胸,心下痞,梅核气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用法用量】煎服,3~9g,宜制过用。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者慎用。

反无头。

生品仅供外用,内服一般须炮制。

▲天南星【主要性能】苦、辛,温;有毒。

归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

【应用】1、湿痰,寒痰证2、风痰证3、痈疽肿痛,蛇虫咬伤【用法用量】煎服,3~9g,多制用。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使用注意】本品辛烈温燥,有毒。

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白附子【主要性能】辛、甘,温;有毒。

归胃、肝经。

【功效】祛风湿,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应用】1、中风,惊风癫痫,破伤风2、头痛,眩晕3、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用法用量】煎服,3~6g,宜炮制后用。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燥烈,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以及孕妇慎用。

生品一般不内服。

※芥子【主要性能】辛,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13
半夏的药理作用
(3)抗实验性胃溃疡: 半夏水煎醇沉液对大鼠幽门 结扎性溃疡、消炎痛性溃疡及应激性溃疡的有显著 的预防或治疗作用, 此外还能显著抑制小鼠盐酸性溃 疡及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的形成,对水浸应激性溃 疡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14
半夏的药理作用
(4)抗腹泻作用:清半夏75%乙醇提取物5g/kg 和15g/kg,能拮抗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 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 对小鼠胃肠的推动运动无明显影响。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15
半夏的药理作用
(4)抗腹泻作用:清半夏75%乙醇提取物5g/kg 和15g/kg,能拮抗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 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 对小鼠胃肠的推动运动无明显影响。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6
(四)药理作用
1、治疗呼吸道的“痰”—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祛痰作用; (2)平喘作用; (3)止咳作用。 2、祛广义之“痰”: (1)抗肿瘤、消瘿瘤;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痰开窍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3)化痰宣痹与心血管活性; (4)降血脂作用。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12
半夏的药理作用
(2)对胃肠道的影响:半夏能显著抑制胃液分泌, 抑制胃液酸度,其水提醇沉液能降低游离酸和总酸 酸度,并能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对急性胃粘膜损伤 有保护和促进恢复作用。同时,半夏能抑制乙酰胆 碱、组织胺、氯化钡所引起的肠道收缩, 生半夏能明 显促进小鼠胃肠道的运动, 而姜矾半夏、姜煮半夏灌 胃却可减缓胃肠运动。
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 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 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 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痰饮:痰与饮的合称,脏腑病变过程中渗出并积存于体内 的病理产物,可阻碍气血运行而成为继发的致病因素。
中药药理学——止咳 化痰平喘药
(一)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概念
凡以排除痰涎,化除脏腑经络间痰结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减轻或制 止咳嗽、喘息症状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 止咳平喘药。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2
(二)“痰饮”、“痰”与 “饮”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 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7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方
化痰药:半夏、天南星、桔梗、贝母 等;
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菀、枇杷叶、 前胡、洋金花等.
化痰止咳平喘方:三子养亲汤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8
半夏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 一、性味功效:
愈。由于痰饮可停留于人体各部,特别是痰可随气流行,
无处不到,因此,临床病证繁杂,随着痰饮停留的部位不
同20,20/表11/1现4 出不同的病证特中点药。药理学各论
4
(三)对“痰”的认识
1、狭义之“痰”,专指呼吸道咳嗽咯吐之痰,多 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16
半夏的药理作用
2.降逆止呕 半夏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 皆可随证配伍用之,对痰饮或胃寒呕吐者尤宜。
2、广义之“痰”,则泛指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的 病理性产物,这类广义之痰表现非常复杂。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5
(三)对“痰”的认识
广义之痰,泛指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各种各样的痰证,如痰滞在肺, 可见咳、喘、咯痰,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等;痰浊在皮肤经络,可生瘰疬瘿瘤、流注等及肢体麻木、 半身不遂,见于皮下肿块、慢性淋巴结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等;痰蒙 胸阳,则胸痛、胸闷、心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 竭等;痰迷心窍,则心神不宁,昏迷、谵妄、精神错乱,见于脑卒中、 痴呆、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痰浊上泛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停 于胃,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气凝结咽喉,出现咽中梗阻、吞 之不下、吐之不出等证。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10
半夏的药理作用
1.燥湿化痰 本品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
之要药,善治各种湿痰病证。《医学启源》
云:“治寒痰饮冷伤肺而咳。”《主治秘
要》云:“燥胃湿,化痰。”本品的这一
功效,主要与其对呼吸和消化系统的作用
有关。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11
半夏的药理作用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3
(二)“痰饮”、“痰”与 “饮”
中医认为,多种原因致肺失宣降,水津不布,凝聚成痰; 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凝结成痰;肾阳不足,气化无力, 水液不化,内停生痰。痰阻气道,肺失肃降,则症见咯痰、 咳喘、卧不平。
痰饮为有形之阴邪,故痰饮形成以后,具有湿浊粘滞特性,
既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又可表现病证缠绵难
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 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2020/11/14
中药药理学各论
9
半夏
二、主要化学成分: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半夏块茎含挥发油,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coniine)、葡萄糖苷、多种氨基酸、 皂苷、辛辣性醇类、左旋麻黄碱等生物碱及少量脂肪,淀 粉等。还从半夏中分离出一种结晶性蛋白质-半夏蛋白I等。
(1)镇咳、祛痰:半夏最主要的药效之一是镇咳、祛痰作 用,动物实验证明生半夏、姜半夏、明矾半夏的煎剂灌服, 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或胸腔注人碘液引起的咳嗽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半夏生品、新老法制品粉末混悬液灌胃,对小鼠 氨熏所致的咳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半夏水提物的镇 咳作用明显强于醇提物,野生半夏明显优于栽培半夏。祛痰作 用方面,研究发现大鼠腹腔注射清半夏水煎剂可明显抑制硝 酸毛果芸香碱对唾液的分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