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下的守卫者 俄军极地 Su-27 联队背后的点点滴滴

合集下载

苏-27“侧卫”战斗机

苏-27“侧卫”战斗机

苏-27“侧卫”战斗机苏-27重型战斗机,北约代号“侧卫”(Flanker),可以算是近十年来最大红大紫的战斗机了。

不论航展上展示优异性能,还是实战中与对手一决高下,大出风头。

在北海的一次巡逻中,苏联飞行员为了赶走一架入侵的P-3C反潜机,用“侧卫”的一个垂直尾翼将对方的发动机短舱割开,实在是爽死了!苏-27是优秀的第三代战斗机(苏联和俄罗斯的分代方法称之为第四代),就飞机本身的性能,尤其是机动性,绝对是第三代中的佼佼者。

苏-27“侧卫”的诸多改进型,如著名的苏-30、苏-34、苏-35、苏-37,都一次又一此次引起世界的轰动。

在60年代,西方国家的以线传操纵系统为核心的第三代战斗机陆续研制成功,苏联的步伐也紧紧跟上。

当时苏联科研机构推出了诸多重型空中优势战斗机方案,从改进的米格-29到图波列夫机翼吊挂发动机的方案,各家设计局都出尽全力。

最终苏-27的前身T-10试验机独占鳌头(右图为飞行表演涂装的T-10)。

随后T-10又发展出众多改型,比如起落架后移、雷达舱加大、主翼翼型变动等等。

最终产生了苏-27,84年正式装备部队。

苏-27刚刚服役就振动了世界航空界,因为它的先进气动布局和强大的机载武器火力(挂载10枚空空导弹)是前所未见的。

随后在西方航展上苏-27精彩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更是令西方世界惊叹不已。

左图中是一架解放军空军的苏-27战斗机,下图是解放军苏-27SK型的侧视图,使用了与俄罗斯的苏-27不同的迷彩涂色。

2003年,马来西亚与"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签署合同,购买18架苏-30MKM重型歼击机,金额为9亿美元。

供货应于2006年开始。

此外,印尼于2004年已经获得了苏-27SK和苏-30MK飞机各两架,还要补充购买8~10架此型飞机,专家估计,这笔交易金额为3.5~4.5亿美元。

在"利马-2005"展览会开幕前夕,"伊尔库特"公司总经理杰姆钦科表示,将于2006年初签署向泰国提供12~18架苏-30MKI型歼击机合同,总值为6~9亿美元。

Su-27 DCS Flaming Cliffs Flight Manual CN

Su-27 DCS Flaming Cliffs Flight Manual CN
试飞 ....................................................................................................... 14
苏-27 的 41 项纪录................................................................................... 17
先进前线战斗机......................................................................................... 2
从 T-10 到 T-10S ..................................................................................... 10
简介 ........................................................................................................ VI
SU-27 历史 ............................................................................................... 2
开始服役 ................................................................................................ 19
总体设计 ................................................................................................. 22

订购SU-27战机内幕:他是自己人篇之祖国需要你的胃

订购SU-27战机内幕:他是自己人篇之祖国需要你的胃

订购SU-27战机内幕:他是自己人篇之祖国需要你的胃主题:《日落共青城》风起于青萍之末--他是自己人篇之祖国需要你的胃祖国需要你的胃帝国末任国防部长沙波什尼科夫曾经对《红星报》记者讲述过这样一件事,他作为空军总司令陪同国防部和军事工业委员会代表团前往北京参加有关出售苏-27飞机的谈判。

因为那个时候双方两国关系刚刚解冻,双方在相隔20多年后再一次接触都感到有些不太自在。

某位阿尔巴特军区首长在宴会开始前大大咧咧地对中方接待人员说:“如果是点不着的酒就不要端上来了,那不是男子汉该喝的东西。

”沙波什尼科夫一看就明白,这是他们对外军事合作局的老把戏。

从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主掌阿尔巴特军区时就是这样。

苏联军事代表团总是以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印度、越南和朝鲜等兄弟国家的同行们,最拿手的一步就是在宴会上(正式宴会)端来高烈度的烧酒,然后当着目瞪口呆的主人面一饮而尽。

虽然这些国家也不乏贪杯之人,但是考虑到人种的差异和所处维度的关系,能像俄国人那样痛快淋漓的豪饮者毕竟不是很多,更别说在一个国家的国防部或者总参部中寻找这一类的酒徒。

曾经有过很多次,我们的将军在宴会中放肆地讥讽印度国防部的官员而使对方难堪地下不来台,因为那些可怜的素食主义者这辈子也没有接触过有度数的饮品。

有几次甚至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的沙波什尼科夫都感到看不下去了,他觉得如果不是在印度教的熏陶下使当地人的性格较为温和,同时莫斯科又以非常优惠的条件提供米格飞机和萨姆导弹。

他很怀疑对方是否会如此地忍耐。

苏联元帅乌斯季诺夫似乎认为,首先在酒桌上击败对方是取得绝对心理优势的第一步,而这条怪异的法则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一些军人和外交官。

宴会中,中方代表团中的一位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参谋被林虎指派为酒司令。

那位身穿空军制服的大校参谋是个瘦得像竹竿一样的家伙,如果穿着军大衣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估计一阵风吹过可以向风筝一样飞起来。

起先我们还以为是中国同志舍不得那些茅台酒,因为我们听说这个品牌的烈酒在中国也是很珍贵,因此才派出这一位酒司令来糊弄我们。

世界几个著名飞行表演队

世界几个著名飞行表演队

结语
注:俄罗斯“勇士”-SU-27
美国空军“雷神”-F-16 美国海军“蓝天使”-F-18 中国“八一”-歼七E 只有这几个国家有钱用现役 主力飞机,其他象英国空军 “红箭”,法国“巡逻兵”, 意大利“三色箭”,澳大利 亚“轮盘赌”都用的教练机。
世界著名飞行表演队
• 英国“红箭”飞行表演队 介绍:最初的“红箭”飞行表演队是以位于格洛斯特郡的皇
家空军Fairford为基地,并由中央飞行学校领导。直到1968 年,飞行表演队总共装备有十架“蚊”式飞机,尽管他们在 表演时只会使用其中的七架。每架飞机都有三色烟雾发生系 统,以及特别的红白蓝颜色配置。在“红箭”飞行表演队成 立的第一年,它在英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德国共进 行了65次飞行表演。这年年底,“红箭”飞行表演队被皇家 航空俱乐部授予“大不列颠奖章”,以表彰他们在航空领域 为提高英国声望而作出的杰出贡献。
世界著名飞行表演队
• 美海军“蓝天使”飞行表演队 介绍:“蓝天使”飞行表演队隶属美国海军航空兵编制, 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直属于海军航空兵的飞行表演队,正 式成立于1946年5月。该队使用的表演机也多次更换, 先后使用过F6F-5“恶妇”、F8F-1“大力神”、F9F-2“黑 豹”、F9F-5“美洲狮”、F11F-1“虎”/F11FA、A4“天鹰” 攻击机等军用作战飞机。1987年,“蓝天使”换装了更 先进的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这标志着“蓝天 使”飞行表演队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 “蓝天使”飞行表演队的标准编制为8人。队员的选拔 非常严格,飞行小时数必须平均在1300小时以上。平时 的训练标准高,要求眼。表演活动紧张、频繁,每年在 国内、国外的表演场次都在50场以上。“蓝天使”飞行 表演队自成立以来共表演2600多场次,世界各地欣赏过 其表演的观众达2亿多人次。

克莱姆的励志故事

克莱姆的励志故事

克莱姆的励志故事鲁道夫.克莱姆(Rudolf Klemm),1918年2月10日出生于巴登洛拉地区的哈尔丁根(Haltingen in the Lörrach region of Baden),1937年加入德国空军。

1941年12月,克莱姆军士长在担任了几年飞行教官后,被调到位于东线的JG54联队,加入其麾下的8/JG54中队作战序列。

1942年2月7日,克莱姆击落1架伊尔-2攻击机,取得首次胜利。

第一个战果就是难啃的伊尔-2,充分说明这位前教官扎实的飞行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4月4日,克莱姆军士长在列宁格勒上空取得第2次空战胜利,他打下1架Pe-2轰炸机。

这也是JG54联队史上的第2000场胜利。

初来乍到的他能这么快就在联队战史里留下自己光辉一笔,看来这家伙运气不错。

9月10日,克莱姆击落1架拉格-3战斗机后胜利次数达到5次,成为普遍意义上的王牌飞行员。

这意味着他至少在名头上可以和那些拥有上百个战果的超级明星相同的称谓。

1942年9月29日,逐渐进入状态的克莱姆出现一个小爆发,他在当天的一次行动中连续击落5架苏军战斗机,包括4架伊-16和1架米格-3,创下个人单日最高击落数。

1943年1月,克莱姆先后取得7次胜利,包括4架难对付的伊尔-2攻击机。

这种攻击机在战时生产了3.6万架,被认为是二战期间最好的对地攻击机,机身主要部位均有装甲保护,皮实耐揍,攻击能力出众,德国人将其称为“黑色死神”。

1943年2月初,Ⅲ/JG54大队奉命进驻西线,在德意志湾战斗机指挥部麾下参与帝国保卫战。

此时克莱姆已经是手握23场胜利的资深飞行专家。

他在3月晋升少尉军衔,并调到9/JG54中队。

4月17日,美军出动115架B-17前去轰炸位于不莱梅的福克-沃尔夫飞机制造工厂。

中午时分,Ⅲ/JG54大队在大队长莱因哈特.塞勒(Reinhard Seiler,战绩109)少校率领下从奥尔登堡出发拦截美军战机。

这是Ⅲ/JG54大队第一次遭遇美军重型轰炸机编队。

闪电战-战舰目录

闪电战-战舰目录

闪电战总目录第1期德国钢盔的发展与鉴赏武装党卫军一级上将——“泽普”?迪特里希zimmerit战车防磁涂层“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征战史第2期德国钢盔的发展与鉴赏(增补篇)“硕鼠传说”——图解二战德国超重型坦克发展武装党卫军第七“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总体战的荣誉”——德国战争功勋十字勋章第3期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一部分)——党卫军迷彩计划溯源、党卫军迷彩类型“斯卡帕湾的公牛”——普里恩与U-47的传奇故事飞行的狼群——王牌迭出的美军第56战斗机大队第4期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二部分)——迷彩防潮布与迷彩帐篷、党卫军迷彩罩衫类型“暗夜幽灵”——神秘的德国空军KG200轰炸机联队用鲜血证明——德国战伤勋章鉴赏第5期飘扬的意志——二战德国军旗战旗查考二战德国钢盔发展与鉴赏之——德国伞降猎兵的钢盔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三部分)——头部伪装项目约翰之虎——战争系列漫画(1)北海孤魂——“提尔比兹”号战史完结篇第6期闪电天兵——党卫军第500/600伞兵营战史零下52℃——东线冬季作战奖章鉴赏SS制服风范(1)——绪论、党卫队黑色制服约翰之虎——战争系列漫画(2)【德国空军史话】“炮兵之眼”——德国空军的Fw189“枭”式轻型侦察机第7期喋血105天——霍尔姆战役与霍尔姆盾章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四部分)——党卫军装甲兵的伪装与迷彩服STORM 日耳曼暴风——二战德军的MP38/40冲锋枪风笛征程——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苏格兰部队(一战篇)第8期装甲掷弹兵——德意志的精锐机甲武士SS制服风范(二)——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制服、党卫队土灰色制、党卫队土灰色宽松型野战上衣一夜回到解放前——阿登战役60周年纪念活动实录裂空长剑——第三帝国的地对空导弹风笛征程——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苏格兰部队(二战篇)第9期轴心欧罗巴——二战德军的欧洲志愿兵运动希特勒煎蛋——德意志十字奖章鉴赏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五部分)——党卫军M44型迷彩野战服、警察迷彩野战服燃眉狙击——第三帝国的空对空火箭与导弹第10期装甲迈尔——党卫军少将库尔特?迈尔的传奇一生狼牙棒之舞——法莱斯口袋封闭处的战斗扑克游戏——二战欧洲战区美军钢盔标识指南灭顶之灾——第三帝国的空对地火箭与制导武器第11期第二个珍珠港——1943年12月2日的巴里大空袭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六)——冬季伪装御寒服项目沙漠游侠(上)——英军沙漠突击队的故事战争系列漫画从小做起——德国一号坦克族谱第12期永不言败——库尔兰战役与库尔兰荣誉袖带二战单兵装备系列(一)——德军步枪皮质弹夹包的发展与鉴赏沙漠游侠(下)——英军沙漠突击队的故事战争系列漫画尼什防御战——“欧根亲王”师在1944年秋的关键之战武装党卫军少将奥托?库姆第13期指之图腾——第三帝国的军政戒指鉴赏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完结篇)——战场改造项目热带雄师——德意志非洲军及非洲战役袖带惊雷第一击——但泽?维斯特普拉特半岛攻防战空中叠罗汉——奇异的B-17碰撞事件第14期我心狂野——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师战史(上)国家意志——纽伦堡党代会纪念章鉴赏德国海军的原野灰色大檐帽鉴赏腊包尔航空战狭路相逢——袭击舰与自由轮的一场不对称战斗“内华达”号的英勇逃亡潜艇防空的缘起——详解比斯开湾海空对抗第15期我心狂野——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师战史(下)百战将心——“希特勒青年”将领列传幸运的黑13——德国空军王牌京特?拉尔访谈二战德国陆军伞兵证章鉴赏星光中的决斗——第463伞降炮兵营在巴斯通零距离对抗——浅析二战中的步兵反坦克战术(上)第16期如虎添翼——二战德军单兵作战装具巡礼(上)顶尖杀手认证——独力击毁坦克臂章鉴赏德国炮、捷克造——二战德军中的斯柯达重炮征俄苦旅——一个意大利军官的东线记忆各显神通——浅析二战中的步兵反坦克战术(下)第17期如虎添翼——二战德军单兵作战装具巡礼(下)老兵不朽——莫辛-纳甘步枪略传目标:鹰巢!——1945年盟军在贝希特斯加登从海底归来——U505艇员的战争经历昙花一现——二战日军伞兵的发展与作战(上)第18期欧洲新十字军——党卫军第5“维京”师战史(上)凤舞危城——汉娜?莱契在第三帝国的最后岁月对诺贝尔奖说:“不”——记纳粹德国艺术和科学奖章被遗忘的牺牲——1940年加来保卫战海军烧火棍——二战美国海军的鱼雷危机昙花一现——二战日军伞兵的发展与作战(下)第19期欧洲新十字军——党卫军第5“维京”师战史(下)枭雄本色——“维京”师将校列传梅斯铁闸——1944年梅斯战役与梅斯袖带马金悲情——短命的利斯康姆湾号护航航母七十罗汉——英国第198号战俘营越狱事件第20期铁腕——第三帝国的安保警察部队迈向荣耀之始——二级铁十字勋章鉴赏重塑经典——1939年款奔驰越野车修复记碧海迷踪——二战德国海军的巡洋作战攀登新高山1208——阿部善次大尉的战争回忆第21期链狗——第三帝国的军事警察部队弑蛇之符——二战德国反游击作战奖章鉴赏坚定不移——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的战争经历(上)一战成永恒——一名陆战队员眼中的硫磺岛之战皇家铁骑——二战中的英国禁卫装甲师第22期掘壕据守——二战德军的野战工事研究(上)踏过荣耀之途——一级铁十字勋章鉴赏坚定不移——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的战争经历(下)阿登血劫——1944年马尔梅迪惨案之详述飞越莱茵——1945年盟军伞兵的“大学”行动第23期掘壕据守——二战德军的野战工事研究(下)SS制服风范(三)——党卫队白色制服系列废墟之虎——Sturmtiger“突击虎”全接触绿衫幸运儿——德国伞兵中尉莱普科夫斯基战记第24期步上荣耀之巅——骑士十字勋章专集?1939年版骑士十字勋章弗里茨?克林根伯格——贝尔格莱德的征服者?骑士十字勋章之橡叶饰奥托?卡里乌斯——德国陆军虎式坦克王牌?骑士十字勋章之双剑饰奥托?克雷齐默尔——头号潜艇王牌?骑士十字勋章之钻石饰维尔纳?默尔德斯——德国空军战斗机总监?骑士十字勋章之钻石金橡叶饰?1957年版骑士十字?逝去的荣耀——大铁十字勋章鉴赏?橡叶以上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完全名单第25期以元首之名——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战史(一)SS制服风范(四)——党卫队的运动服铁钳的右齿——德军第10装甲师在维亚济马国中之国——从政治视角检视魏玛国防军第26期以元首之名——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战史(一)视死如归——二战德国近战突击系列勋奖章鉴赏从敦刻尔克到长崎——一位英军军医的炼狱之旅刺刀见红——二战步兵班排级战术浅析(一)第27期以元首之名——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战史(一)精英圣殿——“警卫旗队”荣誉榜一去不返的伟大时代——二战顶尖空中王牌巡礼刺刀见红——二战步兵班排级战术浅析(下)第28期被曲解的千年吉祥——万字符号人文史叹息之墙——大西洋壁垒之法国篇(上)SS制服风范(五)——党卫军的热带制服亚平宁黑旋风——美军黑人步兵在意大利短兵相接——二战步兵连营级战术浅析(上)第29期优秀是一种习惯——奥托?魏丁格尔的战争经历沙漠风暴——非洲军团装甲车辆鉴赏叹息之墙——大西洋壁垒之法国篇(下)阿三从军记——德军中的印度志愿兵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短兵相接——二战步兵连营级战术浅析(下)第30期报复兵器第一号——第三帝国的地对地导弹之V-1篇SS制服风范(六)——党卫队与武装党卫军的大衣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2)巴黎在燃烧吗?——1944年巴黎解放之旅第31期为领袖而生、为政治而狂——普通党卫队面面观承前启后——德国二号坦克族谱(上)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3)痛扁“恶汉”——德国第6伞兵团圣基梅恩村战记蓝色安魂曲——1944年德军夏季攻势回顾第32期奥得河畔之离歌——1945年布雷斯劳攻防战承前启后——德国二号坦克族谱(下)疤面飞将军——德国空军王牌施泰因霍夫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4)谁点着了大雪茄?——“兴登堡”号罹难记第33期报复兵器第二号——第三帝国的地对地导弹之V-2篇无冕之王(上)——头号坦克王牌科尼斯佩尔传希姆莱的MSL弯刀——党卫军第13“圣刀”武装山地师战史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5)第34期﹡腾飞伊比利亚——德国秃鹰军团系列勋奖章鉴赏赤色防火墙——二战苏军野战防御技术研究无冕之王(下)——头号坦克王牌科尼斯佩尔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6)﹡从本期开始,出版发行由“《闪电战》杂志社”变成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35期履带上的重甲骑兵——德国装甲兵1934-1945万里赴戎机——千奇百怪的德军自行火炮(上)梦回中世纪——希姆莱的雅利安黄金时代臆想盟军的闪电战——巴顿的第三集团军在法国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7)第36期尘埃落定——二战德国高级军衔译名辨析与确定万里赴戎机——千奇百怪的德军自行火炮(中)履带上的重甲骑兵(续一)——德国陆军装甲兵的制服壮哉元首团——党卫军第4步兵团的勒热夫之战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8)第37期燃烧的国王之山——1945年东普鲁士柯尼斯堡攻防战万里赴戎机——千奇百怪的德军自行火炮(下)德国装甲兵的制服与徽标(续)——德国空军、党卫军及警察的装甲兵制服生死最前线——步兵骑士施奈德拉赖特战记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9)第38期一鸣惊人的沉默战士(上)——二战德军的反人员地雷履带上的重甲骑兵:德国装甲兵1934-1945(续三)——德国装甲部队徽标(一)北极光下的战斗——党卫军第6“北方”山地师芬兰战记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0)第39期帝国苍穹下——二战德国巨型防空塔探秘履带上的重甲骑兵:德国装甲兵1934-1945(续三)——德国装甲部队徽标(二)消逝的极光——“北方”山地师西线战记雪花之锋芒——“北方”师将领列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1)第40期海峡上空的小鸟——不列颠空战头号王牌维克少校画传一鸣惊人的沉默战士(下)——二战德军的反坦克地雷我们捍卫领袖与元首——党卫军意大利军团记事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2)第41期止步!这里是伯爵的领地!——1942年杰米扬斯克战役回顾荣耀领地的记忆——杰米扬斯克战役盾章鉴赏真相或谎言——科隆大教堂前的黑豹故事新书预览——《美军步兵武器全集》之点四五手枪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3)第42期MIR DIR 莉莉?玛莲——二战中的德国女性辅助人员陆地巡洋舰——匪夷所思的德国千吨坦克发展计划棍棒即权威——第三帝国警察大将达吕格画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4)第43期我们走在大路上——“鲜花战争”系列奖章鉴赏铁手传奇——SS17“古兹?冯?贝利钦根”师战史(上)勇敢的心——装甲王牌卡尔?尼克卢西-莱克战记(上)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5)第44期至高无上的神秘之环——党卫队骷髅戒指解析与鉴赏铁手传奇——SS17“古兹?冯?贝利钦根”师战史(中)勇敢的心——装甲王牌卡尔?尼克卢西-莱克战记(中)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6)第45期渐行渐远的自由之梦——二战德军中的哥萨克部队铁手传奇——SS17“古兹?冯?贝利钦根”师战史(下)勇敢的心——装甲王牌卡尔?尼克卢西-莱克战记(下)屈斯特林的圣火——第三帝国陆军元帅冯?博克画传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1)第46期夺堡奇兵——艾本艾玛尔要塞与“花岗岩”突击队的故事报复兵器第三号——第三帝国的V-3多药室远程火炮杀入重围的神兵——二战期间的空降部队与空降作战面面观炮长命短——一名苏军反坦克炮手的战斗回忆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2)第47期喷火的毒蛇——巴赫姆Ba 349“蝰蛇”火箭动力截击机史上最强空战联队——德国空军第52战斗机联队史(一)从坦克杀手到战场幽灵——一个苏联小兵的战争经历(上)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3)第48期默默无闻的战力之源——图解二战德国陆军的野战炊事部队毁灭与拯救——第一次诺曼底战役中的鲁昂之战史上最强空战联队——德国空军第52战斗机联队史(二)从坦克杀手到战场幽灵——一个苏联小兵的战争经历(下)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4)战舰总目录战舰1地中海夜宴——1941年英意马塔潘角海战神鬼之争——二战前夕日本战列舰设计的技术考察海狼之巢——二战中的U艇基地与洞库沉默的斗士——美国海军上将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巨人的肉搏——近代海军冲撞战术的使用研究战舰2忍者大杀器——全面透视日本帝国海军的氧气鱼雷海狼之巢——二战中的U艇基地与洞库(中)太平洋之冠——美国海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通览(上)捍卫法兰西尊严——法国海军“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的起源胆瓶中的海魔——魏玛时期德国海军的复兴与发展战舰3上帝与安拉的碰撞——1571雷班托海战海狼之巢——二战中的U艇基地与洞库(下)太平洋之冠——美国海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通览(下)旧日本海军战列舰的火力系统(开篇序章)——日本海军战列舰的主炮及炮弹——日本海军战列舰炮术概述——日本海军的测距仪及其支持结构战舰4日本空母机动部队的发展历程与战术怒海挽歌——英国皇家海军“玛丽女王”号的日德兰不归途神风吹不倒——冲绳战役中的美国海军“拉菲”号驱逐舰斯大林狂想曲——苏联海军的纸面战巡(上):“喀朗施塔得”级战舰5深渊的刺客——二战德国海军第7潜艇编队史双岛攻略——1942-1943年美日阿留申群岛战记百鬼夜行——1904年2月8日旅顺口夜袭战斯大林狂想曲——苏联海军的纸画战巡(下):“斯大林格勒”级战舰6南方佬的铁棺材——邦联海军的潜艇和水雷艇 1861-1865沙恩之死——1943年英德北角海战始末能游会跑的美利坚鸭子——美国军用2.5吨DUKW两栖卡车的发展与运用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行(一)战舰7皇家海上绿林军——伊丽莎白时代的海盗战争咆哮1918——一战美国海军356毫米列车炮图珍海鹫之绝唱——1944年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上)鹰坠wang洋——一战美军头号空中王牌里肯巴克的海上磨难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行(二)战舰8海狼前传——德皇时代U艇的技术发展与作战历程海鹫之绝唱——1944年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下)身披和服的牛仔——美国海军“斯图尔特”号驱逐舰的传奇故事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行(三)战舰9从沉睡中醒来——珍珠港及瓦胡岛之岸防体系(1907-1950)最后的武士——日本幕末戊辰之箱馆攻略铁鲸自杀记——1923年美国海军翁达角集体触角事件之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实(四)战舰10游猎与征服——古代北欧维京舰船的历史演变和技术考证与风一起战斗——通过《怒海争锋》了解纳尔逊时代的皇家海军凯撒之血——1940年英意卡拉布里亚海战为不列颠铸剑——英国皇家海军首席造舰师斯坦利爵士战舰11地狱边缘的烈焰——1944年佩莱利乌登陆战役日本海军航空技术厂发展简史与技术考察谜の大爆沉——1943年“陆奥”号战列舰爆沉事件探析环球归家之旅——一名德国海军战俘的西伯利亚脱逃之旅战舰12美国内战时期的邦联军铁甲舰 1861-1865英德纳尔维克海战 1940法国海军“让-巴尔”号战列舰主炮颠沛流离的故事浅析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预科练制度。

前苏联苏-27重型战斗机发展史

前苏联苏-27重型战斗机发展史

前苏联苏-27战斗机发展史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军迷都将米格战斗看成苏联战斗机的嫡系,也知道米格战斗机才是真正的苏联战斗机,这是因为从抗美援朝战争后我国的主力战斗机基本上都以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为主的战斗机为主,比如说我国大量装备歼-6和歼-7,他们仿制于米格-19和米格-21战斗机。

但是,在前苏联国内,除了歼击轰炸机有出口外,苏伊霍设计局当时的主要产品是针对前苏联国土防空军的,苏-9、苏-15截击机也从未出口,西方对它们的了解也很少。

到了SU-27的时候,情况也差不多。

西方最早是通过军用侦察卫星拍到了几张非常模糊的照片(以当时的技术,想照的清楚些是不可能的),发现其中一架外形与美制F-14“雄猫”舰载战斗机有些相似的重型歼击机,根据这些模糊不清的照片,西方专家们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这是一架大型变后掠翼战机(判断错误),装有能下视下射的雷达(难得正确),能发现20个远距目标的同时跟踪攻击其中的4个(继续错误)。

他们把这个飞机命名为拉明K,同时起了个“侧卫”的绰号。

直到1985年8月,前苏联电视台用几个画面向观众介绍了早期SU-27的原型机T-10的试飞过程。

西方的专家们马上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战机肯定不是变后掠翼的!飞行性能有可能很先进!基于立场和争取更多预算的目的,这些专家不停的夸大这种未知名战机的性能,但到底这战机的实际性能如何,直到1987年9月13日,西方才有幸一睹它的部分真容。

SU-27重型歼击机的研制过程进入1970年代后期,前苏联空军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全新一代战机的强有力挑战,尤其是在几次中东战争中,苏式战机并未能在空战中压倒以色列空军的法制和美制战机(板子当然不能全打在苏式战机的身上,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斗意志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前面提到的歼6战绩就是例子)。

这种情况进入1980年代后,非但没有得到改善,相反随着美国F15/16战斗机的成熟和出口,变得更加严重。

苏27各型识别

苏27各型识别

苏联的苏-27“侧卫”式战斗机自1977年5月20首飞成功,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已发展出一个已有相当规模的“侧卫”家族,旗下成员十余个,并在不断发展。

这里也反应出前苏联“一机多型”的设计风格。

现将“侧卫家族”各机型的外部特征和常见的编号略作整理,以便大家辨别型号和模型制作。

苏-27、苏-27S、苏-27SK、苏-27SMK苏-27首次公开亮相是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随后在许多航展上都可以看到成双出现的两架苏-27。

一架是编号为388的苏-27(普加乔夫座机),另一架是编号为389的双座苏-27UB,这两架飞机可视作苏-27及苏-27UB的标准版。

现在参加航展的多是“侧卫”家族的其它成员。

我们还能在航展上看到的标准苏-27,有“俄罗斯骑士”空中表演队的苏-27和苏-27UB,和莫斯科试飞院的598、599两架苏-27。

这些苏-27,往往是以“CLEAN”的结构参展航展,即不搭载机载武器装备。

并肩飞行的388号苏-27和389号苏-27UB,是最先公开展示的苏-27莫斯科试飞院的598、599两架苏-27/“俄罗斯骑士”空中表演队的苏-27和苏-27UB 以后的苏-27S、SK、SMK等,是苏-27的改型或出口型。

苏-27UB、苏-30、苏-30MK、苏-30MKK、苏-30MKI苏-30是在苏-27UB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称为苏-27UP,后正式命名为苏-30,是苏-30家族中最初的成员。

不仅在名称上能看到苏-27UB的影子,而且在外型上与苏-27UB唯一的明显区别是:红外探测仪的位置向右偏。

当年卖给印度空军的,就是这种苏-30,出口编号苏-30K。

经常公开展示的这种苏-30的编号是52、54。

苏-30MK,为苏-30K的改进型,它与苏-30的外型区别也仅在于取消了进气口两侧的短翼状天线。

已出席过航展的苏-30MK编号为603,有着别致的断裂迷彩。

位于苏-27进气口外侧的短翼状天线(雷达告警接受机),自苏-30MK往后的型号里全都被取消位于苏-27进气口外侧的短翼状天线苏-30MKK,便是我军大量装备的苏-30机种,出席2000年珠海航展的是502号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极光下的守卫者——俄军极地Su-27 联队背后的点点滴滴撰文:Yufei Mao aka 大艦巨砲主義者/haneto照片提供/拍摄:Andrey Zinchuk插图绘制:Yury Tepsurkayev“随着他们朝西面飞去,这样一幅凄凉的景色展现在他们面前:沼泽、森林、湖泊、泥炭湿地以及冰河时期的灰色山峰,构成了随着飞行而不断变化其面貌的冻土地带……方圆几英里之内似乎都渺无人烟,一眼望去唯有蛮荒之地。

此情此景之下,一想到要在这样的俄国冬天迫降,他禁不住不寒而栗起来”——《摩尔曼斯克上空的飓风》,John Golley 著大约60 年前英国皇家空军“飓风”战斗机飞行员首次飞过该极地区域后记下了如此景象。

大自然的力量执拗地抵抗着文明的侵入——时至今日,俄国的北极地带也并未有多大变化。

此地环境之险恶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形成抵御外来入侵的一道天然屏障,也隔离了与世间的交流往来。

正因如此,俄国北极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隐蔽性,被选为前苏联高纬度核试验基地。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上世纪40 年代后此地的自然屏障渐渐被他国所打破,特别是进入冷战时期后,围绕着前苏联的军事核试验和北方舰队,看似平静荒凉的该地区从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西方在北极光照耀下的铁幕前短兵相接,其激烈程度被誉为“不流血的前线”。

正因为历经实战的考验和对任务的苛刻要求,此处的驻扎军几乎都是当时最精锐的尖子部队。

俄国人都说“祖国的天空一半由MiG-31 保卫,另一半就交给Su-27”——“能顶半边天”的侧卫军团自然也不会缺席这么热闹的派对。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前苏联的解体,多少隐藏在冰天雪地之下的秘密也得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出尽风头的明星联队——941 联队对简・萨尔文森(Jan Salvesen)上尉和他的9 名机组人员来说,1987 年9 月13 日这个日子至今难以忘怀。

这一天,他驾驶的挪威空军602 号P-3B 巡逻机在巴伦支海上空遭到了前苏联一架从未谋面的新型战斗机拦截,更糟的是P-3B 的1 号发动机因遭到对方的“恶意报复攻击”而空中停车。

不过Jan Salvesen 上尉也并非一无所获——他的机组成员拍下了几张非常清晰的新型战斗机照片(甚至连飞行员的长相都一清二楚),世界一片哗然。

Su-27 的首战表演,以这样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落下帷幕。

而那架“脾气暴躁”的“红色36”号侧卫,正隶属于941 联队的第2 中队。

(见补充说明一)耳熟能详的战绩与活跃至今的身影第941 联队成立于1952 年,设立之初隶属于苏联海军北方舰队旗下的海军航空兵,在1957 年被划入防空军。

941 联队自设立起就一直驻扎在Kilp-Yavr 基地(有多种拼法和别名,包括Kilpajarvi、Kil'p-Yar、Kilp-Yar、Kilpyarvi、Polyarn'y、Polyarnyy 等,位于69°5′48″N, 032°24′30″E)。

该基地位于临巴伦支海和白海的科拉半岛(Kola Peninsula),距摩尔曼斯克市(Murmansk)西北30 公里处,离北方舰队最大的核潜艇基地和试验中心仅一步之遥。

由于此处一年四季火药味浓重,941 联队配备的战斗机/截击机一向是与时跟进的——MiG-17、MiG-19、Su-9、MiG-23M,并在1985 年底开始换装初期生产型Su-27P,是当时最早配备Su-27 的2 大联队之一,足以可见其在军中的重要地位。

冷战期间北约频繁地侦察该区域的潜艇活动,给了941 联队相当多的练兵机会。

1987 年9 月13 日那天,“巴伦支海手术刀”的飞行员是瓦西里・辛巴尔(Vasiliy Tsymbal)高级上尉,这位上尉同志生性顽劣,在这之前早就“劣迹斑斑”了。

有一次为了驱逐一艘挪威间谍船,辛巴尔和他的战友一边超低空飞行,一边把飞机内的废油全部洒在船上——所有挪威船员都洗了个“航空煤油淋浴”(零下好几十度,想想都头皮发麻……)。

再回过头来说“巴伦支海手术刀”。

其实并不像很多媒体报道的那样——辛巴尔上尉恼羞成怒之下故意凭借“高超的操控技术”和“对Su-27 性能的自信”,用垂尾将对方发动机短舱割开并导致停车——事实上这只是一起由于苏联飞行员估算不足而导致的空中碰撞事故而已,当时的媒体过于添油加醋了。

其实除了“红色36”号以外,941 联队的王牌侧卫和飞行员更大有人在。

随着资料的解密,必将有更多惊心动魄的战史披露在我们面前。

俄军涂装艺术俄国飞机的涂装不像西方那般花哨,一般都有工厂规定的标准迷彩样式。

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军队的纪律也不像以前那般死板(严明?)——各个中队特有的个性徽章也开始大量涌现。

941 联队干什么都不甘落后,联队徽章的设计工作就落在两位地勤,阿列克谢・米洛诺夫(Alexei Mironov)和安德鲁・叶尔达绍夫(Andrey Yeldashov)身上。

在刚解体后的1992 年,国民生活极度困难的俄罗斯,军队的艰难处境更是可想而知。

好几个月领不到薪水就不说了,身处这“鸟不拉屎”的北极圈,官兵们的士气极度低落,相应的维护保养和日常训练都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为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在得到上级的支持和鼓励下,米洛诺夫和叶尔达绍夫快马加鞭的开始了队徽的设计。

米洛诺夫的灵感来自于北极地区常见的一种动物——海象。

可惜还没来得及看到队徽搬上飞机,他就不幸死于事故。

叶尔达绍夫在米洛诺夫的设计上继续改进,加入了极地区域比较有标志性的险峰和曲折海岸作为背景,在外围镶上俄语“Zhemchuzhina Zapolyar’ya’”——“极地珍珠”之意;最后以各种形式加上俄罗斯国旗(“Besik”)的三色图案作为外圈修饰。

(补充说明二)一一段时间的新老队徽混用这个既有地方特色又能激发爱国热情的队徽很快受到了官兵们的热烈欢迎。

时至今日,941 联队的“海象”侧卫们仍然骄傲地翱翔在寒冷的巴伦支海上空……这个既有地方特色又能激发爱国热情的队徽很快受到了官兵们的热烈欢迎。

时至今日,941 联队的“海象”侧卫们仍然骄傲地翱翔在寒冷的巴伦支海上空……队徽的设计者—叶尔达绍夫941联队时期,所属的Su—27的一些特殊标记时过境迁的老牌劲旅——470 联队如果你以为北极地区只是941 联队的天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最起码470 联队可不答应。

虽然没有941 联队那些喜欢出风头的飞行员到处惹是生非,但这年头“低调”才更是一种“腔调”——470 联队的实力可不容小觑。

精英云集的传统王牌部队470 联队的前身可追述到40 年代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第169 联队。

169 联队打完了二战的“全场比赛”,并在1943 年改制为第63 防空军联队,并被授予“Vilenskiy”的光荣称号(纪念大规模空战战场)。

470 联队那可是久经沙场,英雄辈出,其中很多人都获得“苏联英雄”勋章(Heroes of Soviet Union,以下简称HSU)。

二战期间的苏联王牌飞行员据说有1/3 曾在此联队服役过,包括“无脚王牌”阿列克谢・彼得洛维奇・马列西耶夫(Alexei Petrovich Maresiev,1916 年5 月20 日—2001 年5 月19 日)。

1942 年5 月,马列西耶夫在东线的空战中因飞机弹药用完被德机击落,迫降到森林时双脚受到致命伤害。

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克服双脚受伤的巨大疼痛和饥寒交迫的双重考验,靠拄着树枝,半走半爬了两个多星期才到达了后方。

经抢救后双脚被完全切除,实际上已是一残疾人。

但他不甘屈服于命运,通过跳舞等方式坚持锻炼假脚,感化了军队上层,在1943 年 6 月重新飞上蓝天。

在1943 年8 月的一次空战中,他一举击落3 架Fw 190 战斗机,并最后在空箱状态下迫降成功——整场卫国战争中他取得了击落11 架德国飞机的战绩(其中7 架是在无脚驾驶时期击落的)。

马列西耶夫于1943 年8 月24 日被授予“苏联英雄”勋章(Star of HSU)的最高荣誉。

马列西耶夫他的日记本曾在战时被一名战地记者鲍里斯・波勒沃夫(Boris Polevoy)翻阅过,波勒沃夫在战后凭借回忆将其写成小说《真正的人》(《Story of a Real Man》),并成为苏联时代家喻户晓的爱国主义名著(我国也有中译本,相信一些上年纪的人都读过)。

由于马列西耶夫不想过于标榜自己,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波勒沃夫书中的主人公名字被改成了“密列西耶夫”。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在二战中一共有8 名“无脚”苏联飞行员(失去双脚或单脚)继续战斗在前线(7 名战斗机飞行员和 1 名轰炸机飞行员),马列西耶夫虽然是其中最有名的,但却不是战绩最辉煌的——库兹明大尉(Kuz’min)在他的“无双脚”阶段共击落15 架德机。

该联队在二战后期便进驻德国,直到1948 年被调至斯摩棱斯克(Smolensk,位于54° 47′ 0″ N, 32° 3′ 0″ E)基地并换装苏联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Yak-15。

1949 年该联队被并入防空军并改名为641 联队,之后只过了 2 年又“搬家”到了位于卡列里亚省的贝索沃茨(Besovets,Karelia Region。

位于61°53′6″N, 034°9′24″E;目前是同样装备Su-27 的159 联队基地)前线基地,靠近苏芬边境。

该联队真可谓是辗转各地,不得太平——1972年再搬到位于高纬度北极圈的罗加切沃(Rogachevo,位于71°37′0″N, 052°28′42″E)基地,Novaya Zamlya 岛(绰号“香蕉岛”),专门防备美国SR-71 对此处苏联秘密核试验基地的侦察。

此时该联队开始陆续换装Yak-28、Tu-128 截击机(用来拦截“黑鸟”恐怕还是力不从心吧……),并在1987 年换装标准生产型Su-27P。

1 988-89 年之间,该联队的Su-27 和其它联队的MiG-31、Tu-95MS 在一段时间内曾使用苏联最北面的机场——格伦贝尔(Graem-Bell)机场。

好景不长,根据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和平核协议,罗加切沃基地不得不于1993 年关闭。

该联队不得不转移到位于摩尔曼斯克省的阿弗利坎达基地(Afrikanda,位于67°27′24″N 032°47′12″E;1978 年9 月20 日大韩航空的902 号航班波音707 客机就是被从此基地起飞的Su-15击落),并与当地装备老旧Su-15 的431 联队合并,最后一次改名为470 联队——继承了自169 联队来的所有光荣历史和传统,代表了俄军的最精英战斗机部队。

北极熊的怒吼贵为王牌部队,自然会有特殊待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