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5位数学家的生平

古今中外5位数学家的生平
古今中外5位数学家的生平

第 共 页
1
页 10
1、祖冲之
祖冲之 (429-500) 字文远, 祖籍范阳郡遒县 , (今河北涞源县) ,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字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数字的第一人。 他测算一年的时间, 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 只相差 50 秒,他造出日行百里的“千里船”。他设计能同时舂米、 磨面的水碓磨。祖冲之写了一本数学著作《缀术》。创制出大明历, 造指南车。并和儿子祖暅一起求得了球体体积公式
生平: 祖冲之公元 429 年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祖家历代都对天文 历法素有研究,祖冲之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天文、数学知识。在青年时 代祖冲之就博得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宋孝武帝听说后,派他到“华林 学省”做研究工作。公元 461 年,他在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 从事,先后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府参军。公元 464 年他调至娄县(今

第 共 页
2
页 10
江苏昆山东北)任县令。 在此期间他编制了 《大明历》 计算了圆周率。 , 宋朝末年, 祖冲之回到建康任谒者仆射, 此后直到宋灭亡一段时间后, 他花了较大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公元 494 年到 498 年之间,他在南 齐朝廷担任长水校尉一职,受四品俸禄。鉴于当时战火连绵,他写有 《安边论》一文,建议朝廷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安定民生,巩固国 防。公元 500 年祖冲之在他 72 岁时去世。 贡献: 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应该介于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 间, 和儿子祖暅一起求得了球体体积公式, 写了一本数学著作 《缀术》 。 故事: 公元 462 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 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 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 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 蛮横地说: “历法是古人制定的, 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 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 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 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 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2、刘徽

第 共 页
3
页 10
刘徽(约公元 225 年—295 年) ,汉族,山东临淄人,魏晋期间 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 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 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 , 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 张直观. 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 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 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 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生平: (生于公元 250 年左右),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 学家, 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其生卒年月、 生平事迹, 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临淄或淄川一 带人。终生未做官。 贡献: 为《九章算术》做了注释,书名叫《九章算术注》 ,此书于魏景

第 共 页
4
页 10
元 4 年(公元 263 年)成书,共 9 卷,现在有传本可据,是我国最可 贵的数学遗产之一.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整理了《九章算术》中各 种解题方法的思想体系, 旁征博引, 纠正了其中某些错误, 提高了 《九 章算术》的学术水平;他善于用文字讲清道理,用图形说明问题,便 于读者学习、理解、掌握;而且,在他的注释中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 解.例如,他创造了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方法,从而开创了 我国数学发展中圆周率研究的新纪元.他从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算起, 依次将边数加倍,一直算到内接正 192 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圆周率 的近似值为 3.14,后人为了纪念刘徽,称这个数值为“徽率”.以后 他又算到圆内接正 3072 边形的面积, 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3.1416.
3、欧拉
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 年 4 月 5 日~1783 年 9 月 18 日)是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被一些数学史学者称为历 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数学家之一(另一位是卡尔?弗里德里克?高斯) 。 欧拉是第一个使用“函数”一词来描述包含各种参数的表达式的人, 例如:y = F(x) (函数的定义由莱布尼兹在 1694 年给出)。他是把微

第 共 页
5
页 10
积分应用于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 生平: 欧拉 1707 年 4 月 15 日出生于瑞士,在那里受教育。欧拉是一位 数学神童。他作为数学教授,先后任教于圣彼得堡和柏林,尔后再返 圣彼得堡。欧拉是有史以来最多遗产的数学家,他的全集共计 75 卷。 欧拉实际上支配了 18 世纪的数学,对于当时的新发明微积分,他推 导出了很多结果。在他生命的最后 7 年中,欧拉的双目完全失明,尽 管如此,他还是以惊人的速度产出了生平一半的著作。 欧拉的一生 很虔诚。然而,那个广泛流传的传说却不是真的。传说中说到,欧拉 在 叶卡捷琳 娜二世 的宫廷里 ,挑战 德尼?狄德 罗 : 先生,因 为 “ (a+b^n)/n = x;所以上帝存在,请回答! 欧拉的离世也很特别: ” 在朋友的派对中他中途退场去工作,最后伏在书桌上安静的去了。 贡献: 提出函数的概念,创立分析力学,解决了柯尼斯堡七桥问题,给 出欧拉公式 故事: 受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邀请访问宫廷的狄德罗靠着向朝臣们宣 传无神论过日子。叶卡捷琳娜感到厌烦了,便叫欧拉封住这个夸夸其 谈的哲学家的嘴。 这很容易, 因为整个数学对于狄德罗那是天外玄机。 德.摩根(DeMorgan)讲到这件事的经过(在他的名著(悖论汇编)中, 1872):有人告诉狄德罗,一个博学的数学家有上帝存在的代数证明。 如果他想听,那个数学家将当着整个宫廷公布出来。狄德罗高兴地同

第 共 页
6
页 10
意了。 ……欧拉来到狄德罗跟前, 以深信不疑的语调庄重地说: 先生,因为,所以上帝存在。请回答!"
"
这让狄德罗听起来像满
有道理似的。这个可怜的人由于难堪的沉默而受到无情嘲笑的羞辱, 只好向叶卡捷琳娜请求立即回法国。女皇宽厚地答应了他。
4、欧几里德
亚历山大里亚的欧几里得(希腊文:Ευκλειδη? ,约公 元前 330 年—前 275 年) ,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 。他活 跃于托勒密一世(公元前 323 年-前 283 年)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 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发 展欧几里得几何,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欧几里得 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是几何 学的奠基人
关于他的生平,现在知道的很少。早年大概就学于雅典,深知柏 拉图的学说。公元前 300 年左右,在托勒密王(公元前 364~前 283) 的邀请下,来到亚历山大,长期在那里工作。他是一位温良敦厚的教

第 共 页
7
页 10
育家,对有志数学之士,总是循循善诱。但反对不肯刻苦钻研、投机 取巧的作风,也反对狭隘实用观点。据普罗克洛斯(约 410~485) 记载,托勒密王曾经问欧几里得,除了他的《几何原本》之外,还有 没有其他学习几何的捷径。欧几里得回答说: “ 在几何里,没有专 为国王铺设的大道。 ” 这句话后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学习箴言。斯托 贝乌斯(约 500)记述了另一则故事,说一个学生才开始学第一个命 题,就问欧几里得学了几何学之后将得到些什么。欧几里得说:三个 钱币,因为他想在学习中获取实利。
生平: 欧几里得将公元前 7 世纪以来希腊几何积累起来的丰富成果整 理在严密的逻辑系统之中,使几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演绎的科学。 除了《几何原本》之外,他还有不少著作,可惜大都失传。 《已知数》 是除《原本》之外惟一保存下来的他的希腊文纯粹几何著作,体例和 《原本》前 6 卷相近,包括 94 个命题,指出若图形中某些元素已知, 则另外一些元素也可以确定。 《图形的分割》现存拉丁文本与阿拉伯 文本,论述用直线将已知图形分为相等的部分或成比例的部分。 《光 学》是早期几何光学著作之一,研究透视问题,叙述光的入射角等于

第 共 页
8
页 10
反射角,认为视觉是眼睛发出光线到达物体的结果。还有一些著作未 能确定是否属于欧几里得,而且已经散失。 贡献: 欧式几何的传统描述是一个公理系统, 通过有限的公理来证明所 有的“真命题” 。 欧式几何的五条公理是: 1、任意两个点
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
2、任意线段能无限延伸成一条直线。
3、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 一个圆。 4、所有直角都全等。 5、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
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 这一边必定相交。 故事: 一天,一群年轻人来到位于雅典城郊外林荫中的“柏拉图学园” 。 只见学园的大门紧闭着,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不懂数学 者,不得入内! ”这是当年柏拉图亲自立下的规矩,为的是让学生们 知道他对数学的重视,然而却把前来求教的年轻人给闹糊涂了。有人 在想,正是因为我不懂数学,才要来这儿求教的呀,如果懂了,还来 这儿做什么?正在人们面面相觑,不知是退、是进的时候,欧几里得 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只见他整了整衣冠,看了看那块牌子,然后果断 地推开了学园大门,头也没有回地走了进去。
5、阿基米德

第 共 页
9
页 10
阿基米德(Archimedes) (前 287-212) 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卒于同 地。早年在当时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得的学生学习,以后 和亚历山大的学者保持紧密联系,因此他算是亚历山大学派的成员。 后人对阿基米德给以极高的评价,常把他和 I.牛顿、C.F.高斯并列 为有史以来三个贡献最大的数学家。他的生平没有详细记载,但关于 他的许多故事却广为流传。 生平: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前 287—212),诞生于希腊叙拉古 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他出生于贵族, 与叙拉古的赫农王 (King Hieron) 有亲戚关系,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 学识渊博,为人谦逊。阿基米德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数学、天文 学特别是古希腊的几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刚满十一岁时,借 助与王室的关系,被送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去学习。亚历山大位 于尼罗河口,是当时文化贸易的中心之一。这里有雄伟的博物馆、图 书馆,而且人才荟萃,被世人誉为“智慧之都”。阿基米德在这里学 习和生活了许多年,曾跟很多学者密切交往。他兼收并蓄了东方和古 希腊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其后的科学生涯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公元

第 共 页
10
页 10
前二一二年,古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死,终 年七十五岁。阿基米德的遗体葬在西西里岛,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内 切球的图形,以纪念他在几何学上的卓越贡献。 贡献: 阿基米德求得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和体积以及椭球 体、抛物面体等复杂几何体的体积。在推演这些公式的过程中,他熟 练的启用了“穷竭法”,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逐步近似求极限的方法, 因而被公认为微积分计算的鼻祖。 他还利用此法估算出∏值在 和 之 间,并得出了三次方程的解法。面对古希腊繁冗的数字表示方式,阿 基米德提出了一套有重要意义的按级计算法, 并利用它解决了许多数 学难题。 阿基米德在力学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这些成就主要集
中在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方面。他在研究机械的过程中,发现了杠杆 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 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故事: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 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 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 倒了国王, 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 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 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 他去澡堂洗澡, 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 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

第 共 页
11
页 11
路大声很着“尤里卡”, “尤里卡” (Eureka,我知道了,我找到了) 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 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 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蔡廷锴将军生平简介

蔡廷锴将军生平简介 蔡廷锴(1892.4.21--1968.4.25),76岁,广东罗定罗镜人。 1892年4月21日,出生于罗定市罗镜镇龙岩村。从小爱听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故事,受到爱国思想的教育,不满清朝的腐败,痛恨帝国主义的侵略,立志要为中华民族雪耻图强。1910年,全国人民起来进行反清斗争,18岁的他应募投身到广东新军当兵。(冬,返乡未回营。)1911年,10月9日爆发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留给蔡廷锴深刻印象,他投身到孙中山倡导的国民革命。 1913年,升任班长。 1914年,请长假回乡养鸭。 1915年,往新会县属猪头山粤军剿匪行营当上等兵。 1916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 三月,袁党余孽龙济光踞粤独立,蔡与同袍联络策动反正失败,回乡。 六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八月,往宝安县游击队任班长。 1917年,调宝安县大鹏城警察分所任警长,新所长到任,蔡辞差回家。 1918年,与区宗麟筹组罗镜商团,任副队长,后编入肇军,任中尉排长。(肇军驻三罗剿匪返省后,留后方部于罗定,成立肇军游击三营,分驻三罗负剿匪之责,商团改编为一连,蔡任中慰排长。旋由陈铭枢任营长,陈、蔡自此相识。) 1919年,夏,肇军解体,陈铭枢营改为护国第二军陆军游击第四十三营。 七月底,往广州护国第二军讲武堂受训。 1920年,毕业返部,其时陈铭枢在阳江宣布独立,任粤军第六军第一纵队司令,蔡在粤军第六军第一纵队司令部任上尉副官。 1921年,粤军第六军改编为粤军第一师第四团,蔡任中尉掌旗官,后改任该团第一营第四连第二排少尉排长,国民党改组,由陈铭枢介绍参加国民党,再后调升为第三营第十一连上尉排长。 1922年,参加首次北伐。江西信丰战役中率部首先袭占信丰城;黄八岭战役中任敢死队队长率部击破敌防线,攻克古称“铁城”的赣州;多次立功受奖。 1923年,(讨伐桂军沈鸿英)肇城战役中任先锋队队长,击溃敌增援部队,受奖并升为少校连长。 1924年,往粤军邓世增营任连长。在郁南都城掌握战机,以劣枪精兵取捷径击溃刘(玉山)、陈(天太)叛军,俘获人枪车百余,邓升团长,蔡接其遗缺升任营长。 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残部邓本殷,在开平县单水口战役中,蔡率部激战三昼夜,以少胜多击溃敌军,缴获敌枪千余。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蔡任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十师(师长陈铭枢)二十八团团长,在平江、贺胜桥、武昌诸战役中屡立战功。克复武汉三镇后,第十师增编为两师(十师、二十四师),合成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蒋光鼐升任第十师师长,蔡廷锴升任二十四师副师长。 1927年,宁、汉分裂,陈铭枢、蒋光鼐离开武汉,蔡调升为第十师师长。 五月武汉方面的北伐军赴河南与奉军作战,蔡率部首占开封,获得嘉奖。旋因政局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题

一、填一填 1.计算669÷3时,可以这样想: ()÷3=(),()÷3=(), ()÷3=(),()+()+()=()。 里面有()个4,528是4的()倍。 是一个数的5倍,这个数是()。 4.从875里连续减7,最多可以减()次。 5.被除数是812,除数是4,商是()。 是3的()倍,780的3倍是()。 连续减去()个4,差是0。636里面有()个6。 4,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最大应填()。 9.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75 ()×7<58 ()×6<570 ()×9<46 ()×4<24 ()×7<360 10.在○里填上“>”“<”或“=”。 60÷5 ○70÷5 280÷7 ○120÷3 927÷3 ○327÷3 90÷6 ○90÷5 326÷2 ○712÷8 256÷4 ○284÷2 二、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25÷5= 400÷7= 728÷7= 564÷4= 428÷4= 903÷5= 648÷6= 980÷7= 421÷7= 504÷8= 605÷6= 306÷9=

三、脱式计算 824÷4÷2 960÷2×2 612÷(2×3)824÷(2×4) 612÷2÷3 960÷(2×2)296÷4×5 58×7÷2 四、解决问题 1.育才小学有906名学生用餐,每6名学生共用一张餐桌,一共需要多少张餐桌 2.小童在练习晨跑,他在一条跑道上从头到尾跑了2个来回,共跑了832米。这条跑道长多少米 3.学校有篮球304个,足球8个,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 4.果园收入96筐苹果,一辆小三轮车每次运7筐,需要运几次最后一次运多少筐 5.文化用品厂,要装订840本日记本,装订了6天,还有240本没有装订,平均每天装订多少本 6.学校图书馆买来840本书,放在6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5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7.某校一年级捐献图书214本,二年级捐献234本,这些图书打成8包送给外地学校,每包平均多少本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题

775 ÷ 5 = 926 ÷ 2 = 792 ÷ 8 = 492 ÷ 3 = 738 ÷ 9 = 849 ÷ 3 = 620 ÷ 4 = 704 ÷ 8 = 621 ÷ 3 = 483 ÷ 7 = 276 ÷ 6 = 348 ÷ 6 = 840 ÷ 6 = 340 ÷ 5 = 552 ÷ 8 = 351 ÷ 9 = 150 ÷ 3 = 111 ÷ 3 = 472 ÷ 8 = 830 ÷ 5 = 642 ÷ 2 = 448 ÷ 7 = 378 ÷ 2 = 750 ÷ 2 = 721 ÷ 7 = 414 ÷ 9 = 504 ÷ 9 = 498 ÷ 3 = 987 ÷ 7 = 693 ÷ 9 = 268 ÷ 4 = 518 ÷ 7 = 582 ÷ 3 = 680 ÷ 8 = 988 ÷ 4 = 102 ÷ 3 = 490 ÷ 5 = 495 ÷ 5 = 602 ÷ 7 = 525 ÷ 3 = 172 ÷ 4 = 304 ÷ 8 = 990 ÷ 6 = 322 ÷ 7 = 324 ÷ 9 = 656 ÷ 8 = 987 ÷ 7 = 621 ÷ 3 = 560 ÷ 7 = 894 ÷ 6 = 954 ÷ 6 = 996 ÷ 4 = 155 ÷ 5 = 600 ÷ 6 = 828 ÷ 6 = 420 ÷ 7 = 242 ÷ 2 = 724 ÷ 4 = 390 ÷ 5 = 376 ÷ 4 = 180 ÷ 6 = 351 ÷ 9 = 174 ÷ 2 = 736 ÷ 8 = 492 ÷ 6 = 192 ÷ 6 =

794 ÷ 2 = 693 ÷ 9 = 540 ÷ 4 = 960 ÷ 5 = 552 ÷ 8 = 268 ÷ 2 = 561 ÷ 3 = 540 ÷ 6 = 176 ÷ 8 = 7 68 ÷ 6 = 680 ÷ 4 = 304 ÷ 8 = 472 ÷ 4 = 938 ÷ 7 = 138 ÷ 6 = 656 ÷ 8 = 816 ÷ 8 = 220 ÷ 4 = 764 ÷ 4 = 216 ÷ 2 = 282 ÷ 3 = 484 ÷ 4 = 585 ÷ 9 = 531 ÷ 9 = 340 ÷ 4 = 195 ÷ 3 = 530 ÷ 5 = 228 ÷ 6 = 135 ÷ 5 = 539 ÷ 7 = 784 ÷ 7 = 288 ÷ 9 = 804 ÷ 4 = 464 ÷ 4 = 290 ÷ 5 = 702 ÷ 6 = 675 ÷ 3 = 161 ÷ 7 = 516 ÷ 6 = 217 ÷ 7 = 768 ÷ 8 = 882 ÷ 6 = 714 ÷ 7 = 936 ÷ 3 = 555 ÷ 5 = 406 ÷ 7 = 966 ÷ 7 = 998 ÷ 2 = 548 ÷ 4 = 954 ÷ 3 = 456 ÷ 3 = 888 ÷ 6 = 200 ÷ 5 = 268 ÷ 4 = 201 ÷ 3 = 783 ÷ 9 = 666 ÷ 9 = 225 ÷ 5 = 384 ÷ 6 = 988 ÷ 2 = 704 ÷ 8 = 576 ÷ 4 = 504 ÷ 7 = 114 ÷ 6 = 756 ÷ 9 = 207 ÷ 9 =

5第五阶教案-013巩固五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二章多位数除以二位数 第十三课巩固五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激情导入:小朋友们,上一节课老师出的那道题目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出来,上一次老师说不用 小盘拨,也能知道一个数连续减另一个数到最后剩几是不是,上一节课我们用700连续减7,最后一个也没有了,是零,用700连续减6,到最后剩下4……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出其他的办法,不用小算盘也能知道应该剩下几啊?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那老师要看看小朋友们这个周的表现了,表现好的话,老师就把这个大秘密告诉你们好不好啊…… 二、测试: 1、三位五笔加减法五分钟看心算测试: 我们现在先来进行一个加减法的小测试,小朋友们看看是什么题目啊?对了,三位五笔的,我们在学习第二阶珠心算的时候早就学过了是不是,那现在让老师看看我们五阶的小朋友做二阶的题是不是比二阶的小朋友们棒呢,现在小朋友快速准备,我们这一张题还是用看心算来做,时间是(五分钟)小朋友们都记住了,非常好,写完名字的小朋友请把小手举起来…… 2、三位数乘以二位数五分钟看心算测试: 小朋友们都非常棒,刚才在做我们第二阶学习过的三位五笔的题时,都做的非常好,那现在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老师这里现在有一份我们在第三阶中学过的乘法的题——三位数乘以二位数,小朋友说是不是也非常容易啊,好,现在这一张题,老师要看看谁是我们的乘法心算小霸王好不好,看看哪个小朋友的三位数乘以二位数进步最大……小朋友们加油,老师发现有很多小朋友现在已经开始做最后一行了……停,时间到,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这一排的题收上来、***小朋友把你们这一排的题收上来…… 三、复习: 1、听数想珠:(六位数5笔,五位数5笔,四位数5笔)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进行我们的双手拨珠,现在小朋友们把小算盘放在最前面,我们这一次不用我们的小算盘拨,用脑子里的小算盘,不过这一次小朋友们的小手也不能动了,小朋友看老师,请你像我这样做,把小手放在桌子上,现在请小朋友们坐好,身正腰直,闭上眼睛,老师来说,小朋友们来想,老师一看小朋友,就知道哪个小朋友想的最好了,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98342,12983……小朋友们认真听下一个数……小朋友们都做的非常好,现在老师有个小问题想问小朋友,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想起来,刚才我们拨的第一个数是多少,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小朋友说的对不对…… 2、定数连减练习:(5、6、7各一遍)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进行定数连减练习,这一次我们从定数5的连减开始拨好不好,这一次小朋友们拨上500,预备…开始……停,现在老师点到名字的小朋友来报数……定数7连减,小朋友们拨上700,预备…开始…… 3、定数8连减学习:(5遍)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民7个定数连减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定数8连减好不好,小朋友们说我们这一次从多少开始减啊?好从800开始,小朋友们拨上800,现在你们先自己来拨一遍……拨完的小朋友请举手……定数8连减好不好打……现在小朋友们来说着,老师来打…… 4、听珠算:(五位三笔加减法5题,二位十笔加减法5题) 小朋友,我们上一节课刚学了五位三笔的题,那现在我们进行五位三笔的听珠算练习,看看小朋友们的五位三笔的听珠算练习的怎么样啊……小朋友们的五位三笔都练的非常好,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的二位十笔的题,看看小朋友现在有没有进步…… 5、听心算:(三位数乘以二位数10题,2-9的除法10题) 小朋友们,我们的听珠算现在都进步很大,我们的听心算也要好好练习,也要像我们的听珠算一样棒好不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三位数乘以二位数的听心算,小朋友们要好好听题,做完

宣侠夫将军简介

宣侠夫将军简介 宣侠父,原名尧火,号剑魂,诸暨湄池长澜人。 宣侠父,原名尧火,号剑魂,诸暨湄池长澜人。1916年夏,考入台州浙江省立特种水产学院本科渔捞科学习。1920年夏,以总成绩第一名毕业,公费留学日本,入北海道帝国大学学习水产专业。期间,对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像暑天嚼冰一样痛快”。1922年回国,任教于台州水产学校,并与俞秀松、宣中华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在杭州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团杭州地委秘书。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任学生会干部国民党三中队区分部党小组长。 军校开学仅两个月,便爆出一桩震动全校师生的事件。校方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军校党部。校党部与队的区党部经过选举均己组成。 当产生分队党小组的小组长时,校长办公室却在分队中指定一名学生任该分队党小组长,而这份指定名单是用校长蒋中正的名义公布的。 名单一经公布,立刻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生们议论纷纷,表示不满。 中共党员宣侠父虽被指名为党小组长,但他对此做法也表示反对。他挺身而出,写了一份报告给蒋校长,指出:“由校长指定党小组的小组长,不符合党的组织法,校长应收回成命,改为由各小组选举产生自己的小组长。”

蒋介石一看报告,立刻气炸了。他派人把宣侠父找到办公室来教训,要他自动收回这份报告。 宣侠父:“我有权提此意见,校长你不应以势压人!” 蒋介石:“你无理取闹,限你三天之内写好悔过书,否则将严肃处理!” 三天后,宣侠父再度被叫到校长办公室。蒋介石问他写好悔过书没有。 宣侠父:“学生无错,故亦无悔!” 蒋介石恼羞成怒,决定开除宣侠父的学籍。 消息一经传出,全校师生愤愤不平。布告栏前,围满了人,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这时,宣侠夫在学校的好友陈赓走了过来,一把抓住布告,撕了下来,大声地对围观的同学说:“孙总理的三民主义,首当一条是民权主义。无民权,何谓民主、民族? 革命党内部若无民主制度,与封建军阀又有何等区别?侠父同学仅仅提了一条意见,请问,这犯了哪家的王法?违反了军校哪条校规?他蒋校长凭什么要开除侠父同学?难道只许他专制,不许人家民主吗?” 陈赓的一番话鼓动了大家。一时许多人纷纷叫道:“对,不公平,就要提意见!” 陈赓稍停片刻,继续说道:“既然校方如此不民主,我提议,同学们以罢课的形式,抗议校方的专制做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300题-整除-有答案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整除)300题–有答案 327÷3=109741÷3=247788÷2=394 800÷5=160447÷3=149885÷5=177 153÷3=51753÷3=251951÷3=317 562÷2=281728÷4=182678÷3=226

469÷7=67124÷4=31688÷2=344 708÷2=354134÷2=67762÷6=127 376÷8=47424÷4=106183÷3=61 824÷8=103693÷7=99198÷3=66

447÷3=149477÷9=53938÷2=469 775÷5=155664÷8=83795÷3=265 888÷2=444429÷3=143620÷2=310 265÷5=53696÷3=232800÷4=200

200÷5=40312÷2=156561÷3=187 837÷9=93543÷3=181140÷2=70 342÷6=57753÷3=251856÷8=107 725÷5=145627÷3=209413÷7=59

836÷2=418214÷2=107538÷2=269 804÷2=402710÷2=355220÷2=110 301÷7=43936÷6=156568÷2=284 764÷2=382748÷2=374351÷9=39

468÷3=156898÷2=449738÷9=82 436÷2=218498÷2=249837÷9=93 413÷7=59940÷4=235894÷2=447 201÷3=67525÷5=105695÷5=139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练习题

专题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填空。18分 1. 705÷47商的最高位在位;6□8÷58的商一定是位数。 2. ÷29=9 ......4 428÷=6 (50) 3. 240秒= 分30000毫升= 升8升= 毫升 4. 540是18的倍;15的40倍是;的5倍是270。 5. 480÷24=480÷4÷960÷6÷5=960÷ 6. 要使367÷3□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填;□67÷44要使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要填。 7. 140人乘坐42座的大客车去参观,至少需要辆这样的大客车。 8.一个数除以82,把除数看成80来试商,试商可能;一个数除以37,把除数看成40来试商,试商可能。(填“偏大”或“偏小”) 9. □÷55=24……□,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4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有可能是一位数,也有可能是两位数。……() 2、140人乘坐40座的大客车去参观,至少需要4辆这样的大客车。() 3、860÷30=86÷3=28……2。…………………………………………()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把除数54看作50来试商,商() A、可能偏大 B、可能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2、9只羊8天一共产奶216千克,9只羊每天产奶多少千克?算式是() A、216÷9 B、216÷8 C、216÷8÷9 3、计算540÷36,下面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A、540÷9×4 B、540÷9÷4 C、540÷4×9 4、下面哪道题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 A、(40+60)÷20 B、300÷(5×6) C、200-(60×2) 5、要使□36÷45的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A.1,2 B.1,2,3 C.1,2,3,4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八位将军事迹素材

“孙吴白韩,颇牧卫霍” (孙武、吴起、白起、韩信、廉颇、李牧、卫青、霍去病)

孙武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由于伍子胥一再进谏,夫差大怒,遂制造借口,逼其自尽,甚至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不给安葬。伍子胥的死,给了孙武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心完全冷了。他意识到吴国已经不可救药。孙武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于是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孙武练兵 春秋时期,吴王阖庐看了大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见孙武。吴王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绝伦,先生可否用宫女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演练呢?”众美女一到校军场上,只见旌旗招展,战鼓排列,煞是好看。她们嘻嘻哈哈,东瞅西瞧,漫不经心。孙武下令180名美女编成两队,并命令吴王的两个爱姬作为队长。两个爱姬哪里作过带兵的官儿,只是觉得好笑好玩。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们排成两列。 孙武十分耐心地、认真细致地对这些美女们讲解操练要领。交待完毕,命令在校军场上摆下刑具。然后威严地说:“练兵可不是儿戏!你们一定要听从命令,不得马马虎虎,嘻笑打闹,如果谁违犯军令,一律按军法处理!” 美女们以为大家是来做做游戏的,不想碰见这么个一脸正经的人!这时,孙武命令擂起战鼓,开始操练。孙武发令:“全体向右转!”美女们一个也没有动,反而孙武并不生气,说道:“将军没有把动作要领交待清楚,这是我的错!”于是他又一次详细讲述了动作要领,并问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众美女齐声回答:“听明白了!” 鼓声再起,孙武发令:“全体向左转:”美女们还是一个未动,笑得比上次更加厉害了。吴王见此情景,也觉得有趣,心想:你孙武再大的本领,也无法让这些美女们听你的调动。孙武沉下脸来,说道:“动作要领没有交待清楚,是将军的过错,交待清楚了,而士兵不服从命令,就是士兵的过错了。按军法,违犯军令者斩,队长带队不力,应先受罚。来人,将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一听,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对孙武说:“将军确实善于用兵,军令严明,吴王十分佩服。这次,请放过寡人的两个爱姬。”孙武回答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吴王既然要我演习兵阵,我一军法规定操练。”于是,将两名爱姬斩首示众,吓得众美女魂飞魄散。孙武命令继续操练。他命令排头两名美女继任队长鸦雀无声。 鼓声第三次响起,众美女按规定动作,一丝不苟,顺利地完成了操练任务。 吴王见孙武斩了自己的爱姬,心中不悦,但仍然佩服孙武治兵的才能。后来以孙武为将,终使吴国挤进强国之列。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题

792÷8= 535÷5= 696÷4= 546÷7= 348÷6= 594÷3= 832÷8= 288÷9= 984÷8= 684÷4= 728÷7= 846÷6=484÷3= 584÷8= 774÷9= 612÷6= 488÷8= 875÷7= 636÷6= 875÷5= 276÷4= 177÷3= 672÷2= 576÷9=

968÷8= 567÷7= 366÷6= 763÷7= 936÷4= 490÷5= 392÷4= 498÷3= 552÷8= 868÷7= 954÷6= 355÷5=256÷4= 756÷7= 452÷2= 351÷9= 744÷8= 545÷5= 944÷4= 447÷3= 142÷2= 234÷9= 627÷3= 392÷4=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三 432÷8= 735÷7= 635÷5= 224÷4= 232÷4= 332÷2= 432÷9= 594÷9= 972÷9= 392÷8= 588÷7= 588÷4=685÷5= 428÷4= 824÷8= 535÷5= 824÷4= 624÷3= 495÷3= 950÷2= 240÷8= 936÷9= 820÷4= 924÷7=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四 896÷8= 834÷6= 280÷8= 399÷3= 954÷6= 918÷9= 308÷7= 294÷6= 388÷4= 648÷6= 297÷9= 392÷8=282÷6= 849÷3= 384÷6= 395÷5= 396÷4= 428÷4= 790÷5= 594÷9= 840÷8= 294÷7= 595÷5= 680÷4=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00题-整除-有答案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除)300题- 有答案 522÷18=364÷14=665÷19= 132÷11= 418÷19=/ 649÷11= 484÷11=143÷11=574÷14= $ 689÷13=522÷18= 594÷18= 972÷12=128÷16=) 960÷12= 351÷13=513÷19=665÷19= 640÷16=/ 144÷12=880÷11= 420÷12=168÷14=! 684÷19= 845÷13=216÷12=949÷13= 975÷13= 288÷18=。 688÷16= 484÷11=270÷15=342÷19= ~ 377÷13=171÷19= 923÷13= 728÷14=544÷17=】722÷19= 325÷13=280÷14=891÷11= 121÷11=—231÷11=459÷17= 264÷11=870÷15=【 996÷12= 832÷16=168÷14=299÷13= 143÷13= 583÷11=& 640÷16= 924÷12=754÷13=150÷15= … 340÷17=304÷16= 630÷14=

264÷11=546÷13=…165÷11= 176÷11=960÷16=374÷17= 143÷13=《561÷17=406÷14= 330÷11=781÷11=$ 600÷15= 247÷19=845÷13=585÷13= 518÷14= 247÷13=】 224÷16= 975÷13=752÷16=464÷16= " 513÷19=869÷11= 162÷18= 846÷18=697÷17=) 918÷17= 196÷14=910÷13=252÷18= 741÷13=…840÷15=994÷14= 560÷16=390÷13=~ 578÷17= 225÷15=320÷16=611÷13= 476÷14= 928÷16=· 338÷13= 825÷11=330÷11=121÷11= · 160÷16=832÷13= 684÷18= 979÷11=570÷15=. 559÷13= 950÷19=936÷18=322÷14= 442÷17=% 480÷12=476÷17= 690÷15=902÷11=< 324÷12= 340÷17=817÷19=803÷11=

开国上将刘震的生平简介

开国上将刘震的生平简介 刘震,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开国上将刘震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刘震将军虽然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但是他十分注重仪表问题。在那个战乱年间,注重仪表的人确实有,但是像他这样一个在前线带兵打仗还如此注重仪表的将领就比较少见了。刘震将军,从来不穿破破烂烂的衣服,就算是有补丁的地方,也一定是补的服服帖帖,方方正正,一丝不苟。 解放战争时期,刘震将军与他的部队进军东北,那时他的穿衣打扮一直为人所称道。当时刘震将军不仅仅穿西装夹克,还自制吊带裤,整个人看上去风度翩翩。就因为这样,刘震将军还有一个称号叫做“洋司令”。1992年,在刘震将军77岁时,他的穿衣风格依然是紧跟潮流。夹克衫、外套等都是时下香港最流行的款式,西装皆名牌,皮鞋也是意大利进口的真皮皮鞋,以至于很多人一直认为刘震将军是位“老华侨”。 刘震将军还对炮这个武器有很深的研究。当初红军打胜仗后,常常会缴获大量的敌炮,但是军中的人都不认识这个东西,更不知道怎么用。于是就会将这些炮舍弃,刘震将军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就专门

去研究了怎么使用这个炮。一段时间后,刘震将军研究成功了,使得红军在战场上又多了一门武器可以使用,而且威力不凡。 刘震将军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刘震将军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带领中国的空军积极抵抗美国空军。中国这支年轻的空军队伍,在刘震将军的指挥下,竟然渐渐的呈现出可以与美国空军相抗衡的姿态,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许多贡献。还被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了一级国旗勋章。在195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上将军衔。 刘震与吴法宪的恩怨说到刘震将军,就不得不提刘震与吴法宪的恩怨这个事情。刘震将军是我国的一位杰出将领,不管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刘震将军都是战功累累。可是谁能想到在文革时期,由于吴法宪的举报,使刘震几乎天天都遭批斗。 刘震与吴法宪是多年的战友,两个人的交情还不错。当时在冀鲁豫支队中,刘震是队长,而吴法宪是政委。刘震打仗十分厉害,在军中的威信也非常高,但是他依然对吴法宪很是尊重,二人还经常一起讨论工作上的事情。因此在外人的眼里,刘震与吴法宪的关系十分的融洽,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 全国解放后,刘震与吴法宪都来到了空军军区。当时吴法宪是空军政委,而刘震是副司令员。就是在这个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开始恶化了,因为吴法宪已经投靠了林彪,是林彪手下的一员大将。在之后的“反右倾斗争”中,吴法宪一直按照林彪的指示,不停地打倒每一位不属于自己阵营的将军。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测试题1

三 年 级 数 学 一、趣味填空。 1、口算360÷6时,可以这样想,因为( )÷6=( ),所以360÷6=( )。 2、小红做了360朵花,是小翠做花的3倍,小翠做了( )朵花。 3、在○里填上“<”“>”“=”。 185÷ 5 497÷7 0×92 0÷92 728÷8 9×9 34×3 918÷9 728÷8 276÷3 447÷3 745÷5 4、竖式计算“135÷3=?”时,先用3去除百位上的1,不够除,再用3去除( )个十,在( )位上商( )。余下( )个十和个位上的5合起来除以3,在个位商( )。 5、 一辆汽车5时行565km ,平均每时行驶( )km 。 6、644÷8的商是( )位数,721÷7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7、要使6□2÷3商中间有0却没有余数,□里可填( )。 8、找出规律接着填。 (1)720、360、180、( )。 (2)12、36、108、( )、( )。 (3) 9、800÷5,商的末尾有( )个0。 10、7的( )倍是126,279是3的( )倍。 11、□46÷7,如果要使商是三位数,□最小应填( );商若是两位数,□最大应填 ( )。 12、350÷2,可以读作( ),还可以读作( ),它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13、在□÷8=5……□,余数最大是( ),这时的被除数是( );余数最小是( ),这时的被除数是( ). 30 80 2400 7 490 18 30 12 3 36 40 40 1600

14、367的4倍是(),1200是8的()倍。 15、一个数除以8,商是24,余数是6,这个数是()。 16、6096÷6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17、如果被除数是四位数,除数是一位数,商至少是()位数.。 18、算式“◇÷6=13……★”,★表示的数最大是(),这时◇表示的数是()。 二、火眼金睛辩是非(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共5分) 1、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2、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3、如果☆÷△=6,那么(☆×3)÷△=18。() 4、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有0。()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162 cm,宽是9cm,长是24cm。() 6、一个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四位数。( ) 7、在一道有余数除法中,除数是8,余数最小是0。( ) 8、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任何数也得0。() 9、460÷6的商的末尾一定有1个0。() 10、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或两位数。() 三、快乐A B C(选填正确答案的番号)(共5分) 1、428连续减4,最多可以减()次后等于0。 A、107 B、170 C、17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A、三位数 B、两位数 C、三位数或两位数 3、以下算式中商是三位数,得数接近200的是()。 A、563÷2 B、591÷3 C、324÷8

五位数除以两位数竖式练习题

五位数除以两位数竖式练习题 84212÷74= 90637÷30= 42045÷59= 42001÷28= 62106÷66= 22549÷15= 67077÷85= 67683÷48= 26839÷54= 97581÷79= 44253÷53= 59231÷70= 13437÷68= 90954÷40= 20551÷48=

79443÷42= 47079÷77= 49292÷74= 55606÷25= 35025÷17= 98103÷35= 65629÷37= 86707÷38= 81585÷25= 37002÷16= 54402÷50= 63801÷12= 38642÷22= 39426÷78= 66456÷96= 84490÷59= 64617÷27= 91179÷38=

64043÷63= 79033÷74= 71839÷78= 33224÷59= 55820÷60= 35344÷47= 41545÷97= 56680÷62= 51850÷12= 43996÷22= 68875÷23= 27820÷43= 18602÷65= 73216÷49= 47878÷40= 73075÷29= 13953÷89= 13887÷51=

76508÷77= 84032÷28= 52186÷88= 84550÷46= 51625÷41= 32434÷82= 58988÷58= 66401÷17= 73995÷33= 15181÷34= 96454÷39= 68292÷42= 43291÷39= 29328÷29= 48085÷65= 31733÷71= 63093÷64= 17087÷14=

沈从文生平事迹

沈从文生平事迹 坚忍不拔独立自学 在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学史中,沈从文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受到世人的关注。他早期出版的《鸭子》、《阿丽思中国游记》、《入伍后》、《雨后及其它》、《神巫之爱》等作品集,深受鲁迅先生开拓的“乡土文学”影响,包含着对湘西故土生活的叙写,作品题材新颖特异创作初露才情。30年代以后,中篇小说《边城》、《阿黑小史》、短篇小说集《虎雏》、《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新与旧》,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西散记》、《湘西》以及长篇小说《长河》的创作,不仅为他赢得了“多和作家”的称誉,而且为他确立了现在文学史上别人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埃德加? 斯诺编译的第一次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新文学成就的作品集中就收入了沈从文的作品,并将他与巴金齐名,称“这两位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有过巨大贡献”。 以笔代枪 沈从文,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一个军人世家,原名沈岳焕,家庭的熏陶使他自认为总有一天能当上将军,所以14岁就离开学校进了军队,几年中,辗转各种各样的部队,浪迹黔北、川东,湘西各地。1922年,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读点书……读好书救救国家”。就是在这一信念支撑下,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中,自学、创作,最终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独特的创作之路,以多产的著作而置身于现代作家的行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靠自学而取得辉煌成就的罕见的作家。 我只想把我生命所走过的痕迹写到纸上 沈从文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到北京后无法进入大学成立正式学生,他就在北京大学作旁听生。最初的两年半时间里,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一身单衣,两条棉被,这就是沈从文的全部财产。吃饭是他最主要的问题,开始的学习就是在有一顿没一顿的情形中完成的。他就是在这种简直令人无法想象的环境和条件下,去追求自己的信念。同时,也开始了他最初的创作,在他那间“窄而霉小斋”的公寓里,留下了无数个他无日无夜伏案写作的身影。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日子里,他投出去的稿子如泥牛入海。可是,他依然“简单愚直”、“坚忍不拔”,在窘困但却独立中埋头写作。为了生计,他曾经以每千字5毛左右的最低市价卖文为生。1925年初,沈从文的散文《遥夜??五》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发表在《晨报副刊》上,在这部作品中,他倾诉了自己窘迫处境和内心感受到人生痛苦和孤独。沈从文早期的创作都带有鲜明的“自叙传”性质,这部作品虽然在艺术上还缺乏深度,但是它的情感的真挚和天真的自然之趣赢得了称赞,并形成了沈从文独有的风格。30年代后,他以乡土为题材的全部创作,展示了一个延伸很远的人生视野,塑造出“乡下人”的形象系列,这既是他对生命形态的考察,又是他生活轨迹的回顾。 我们实在需要具有独立的思想的作家 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创作风格是沈从文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和创作理想。 沈从文将重造民族生机的希望寄托在非党派、非集团、学有所长、有“理性”的知识分子身上。他认为这种知识分子应当“游离”于国内的任何政治党派与集团之外,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沈从文在政治上不与任何人结盟,他是一个彻底的非派别、非集团主义者,沈从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摆脱政治、集团拘束,摆脱人身依附,争取人格的独立。 在文学创作上,沈从文同样要求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他认为,文学在表现人生社会的同时,必须烯烧起作家个人的生命之火,“我们实在需要些作家!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能够追求这个民族一切症结所在,并弄明白了这个民族人生观上的虚浮、懦弱、迷信、懒惰”。他决不允许作家“只知道求进髦”而“走上了一条共通必由的大道”,“结果把自己完全失去了”。30年代中期的那场“京沪之争”就是沈从文为了追求创作个性和独立性所进行的一次努力。所以,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决无趋炎附势、迎合时尚之笔。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一 792÷8= 276÷4= 696÷4= 546÷7= 348÷6= 594÷3= 177÷3= 288÷9= 984÷8= 684÷4= 567÷7= 846÷6= 483÷3= 584÷8= 774÷9= 355÷5= 488÷8= 875÷7= 392÷4= 875÷5= 525÷5= 832÷8= 672÷2= 576÷9= 968÷8= 728÷7= 366÷6= 763÷7= 909÷9= 490÷5= 636÷6= 498÷3= 552÷8= 612÷6= 868÷7= 954÷6= 256÷4= 756÷7= 452÷2= 351÷9=

744÷8= 545÷5= 944÷4= 447÷3= 142÷2= 234÷9= 627÷3= 392÷4= 432÷8= 735÷7=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二 635÷5= 224÷4= 232÷4= 332÷2= 432÷9= 594÷9= 972÷9= 392÷8= 588÷7= 588÷4= 685÷5= 428÷4= 824÷8= 535÷5= 824÷4= 624÷3= 495÷3= 950÷2= 240÷8= 936÷9= 820÷4= 924÷7= 896÷8= 834÷6= 280÷8= 399÷3= 954÷6= 918÷9=

308÷7= 294÷6= 388÷4= 648÷6= 297÷9= 392÷8= 282÷6 849÷3= 384÷6= 395÷5= 396÷4= 428÷4= 790÷5= 594÷9= 840÷8= 294÷7= 595÷5= 680÷4= 639÷9= 796÷2= 585÷9= 872÷8=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三 792÷4= 954÷9= 944÷8= 945÷7= 903÷7= 498÷6= 749÷ 765÷5= 940÷5= 753÷3= 194÷2= 618÷6=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人物生平简介,有哪些重要事迹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人物生平简介,有哪些重要 事迹 本文导读:1937年9月,续范亭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1939年,他参与指挥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战斗。1940年任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1947年9月病逝于山西。 特殊诗人 续范亭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特殊的诗人,在战争时期,他用一个军人特有的犀利笔锋,以诗文做武器,大胆泼辣,力透纸背,痛击反动势力。在延安,续范亭与董必武、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林伯渠这著名的“五老”情深意笃,他们互相赠诗,共勉共慰。续范亭是“怀安诗社”的成员。如他为老友杜仲虑写的悼诗:“……我病君三顾,君亡我未临。月圆君已逝,月缺我方闻。伯仁非我杀,我竟死伯仁。陵园剑不利!湖水一何深?万古中天月,千秋烈士心。……”。续范亭对毛主席十分敬仰曾写《赠毛主席》一诗。诗中写道:“领袖群伦不自高,静如处子动英豪。先生品质难为喻,万古云霄一羽毛。” 青年军官 续范亭自少年时代读书时,便痛恨清廷的腐败并立志救国。他16岁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堂,与傅作义等同学一同按

日本军校模式受训。同年,又受反清革命影响,秘密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的族兄续西峰策动太原、原平等地新军起义,18岁的续范亭赶去参加,并被任命为镇远队长,率一个营为先锋在风雪中远征500里攻入大同。接着清军反扑,他又在大同城内坚守40天,作为青年军官初着战功并扬名山西军界。 民国成立后,曾投机参加过同盟会的阎锡山把持省政,续范亭看不惯其作派,辞职返乡办小学。1913年,他又投考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因对袁世凯和阎锡山表示过不满,翌年便遭追捕而仓促离校,随族兄续西峰避往陕西华山。在那里,聚集着一批西北的反袁义士,他们同孙中山取得了联系。1915年底云南的蔡锷起兵讨袁时,他们便成立西北护国军并向山西进兵。不久,袁世凯病死,续范亭继续到保定军校深造。后来,他又参加过孙岳、冯玉祥的国民联军,当过旅长、参谋长,其间一度与冯玉祥不和而称病去职。 1927年初,冯玉祥在西安接受共产党人刘伯坚的建议,学习黄埔军校的办学方式而兴办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请续范亭出任校长。办校期间,续范亭开始接触共产党人,并对他们全新的革命思想和作风产生了强烈兴趣。不久,因冯玉祥一度同共产党分手而与蒋介石合作,续范亭很不以为然,拒绝参议的职务而长期闲居北平和原籍,并曾打算终老于林泉。

(完整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整除)120道练习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整除)120道练习题876÷6= 995÷5= 732÷4= 387÷9= 378÷7= 975÷3= 292÷4= 126÷6= 736÷4= 375÷3= 696÷3= 788÷4= 235÷5= 465÷5= 861÷7= 126÷3= 469÷7= 686÷2= 562÷2= 959÷7= 552÷6= 369÷9= 102÷6= 466÷2= 575÷5= 598÷2= 610÷2= 518÷7= 540÷4= 369÷3= 158÷2= 955÷5= 987÷3= 372÷6= 620÷4= 992÷8= 702÷3= 330÷6= 114÷6= 352÷4= 925÷5= 954÷9= 710÷2= 948÷3= 699÷3= 705÷3= 429÷3= 654÷2= 565÷5= 291÷3= 287÷7= 581÷7= 292÷2= 262÷2= 800÷2= 102÷2= 386÷2= 108÷4= 494÷2= 628÷4= 305÷5= 995÷5= 462÷7=

965÷5= 458÷2= 172÷4= 310÷2= 146÷2= 333÷3= 489÷3= 441÷7= 865÷5= 308÷2= 153÷9= 552÷2= 556÷2= 708÷3= 874÷2= 754÷2= 371÷7= 502÷2= 622÷2= 763÷7= 679÷7= 763÷7= 742÷2= 228÷3= 417÷3= 765÷5= 801÷3= 645÷5= 846÷6= 580÷2= 456÷6= 506÷2= 508÷4= 708÷3= 822÷6= 654÷3= 666÷9= 231÷7= 609÷3= 172÷2= 535÷5= 303÷3= 225÷5= 345÷3= 642÷6= 267÷3= 136÷4= 567÷9= 657÷9= 261÷9= 414÷9= 392÷7= 366÷6= 448÷4= 914÷2= 759÷3= 860÷5=

张治中将军的生平简介

张治中将军的生平简介 张治中是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著名抗日将领,被称为和平将军。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张治中将军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治中将军是民国期间很有名抗日战争英雄,他的一生都在为抵抗日军侵略而战斗着。经过那么多次战争的爆发,他没有退缩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战斗中的他英姿飒爽,在政治上的他立场分明,他坚持共党之间和平共处的交流,被人称作“和平将军”的称号!在第一次和国共合作期间,张治中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国内局势的稳定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十年的寒窗苦读让他认识到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在入伍之后他了解到和平是多么重要的事。 张治中将军的一生都在为和平努力奋斗中,是个绝对爱国主义家,文武双全的他是个性情中人,一生忠于自己的家庭和国家,和相爱的人在随时爆发战争的年代里生活。作为一名军人他忠于职守,严格的要求自己遵循纪律。 在国民党任职期间他直言不讳,大胆发表自己的感言,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即复杂,但又很简单的人,是一个绝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家,在党的号召下认真贯彻执行的军人……充满责任感的领头人物,面对他的一生都在为解放

和平而战斗着,解放后的中国是和平的。在建国后张治中将军因病逝世。 张治中后代怎么样张治中后代中,张一纯是一位比较活跃的人员。张一纯是张治中的小儿子,受到张治中夫妇的格外爱护。张治中同周恩来交往期间,张一纯当时是小孩子,对这些事情记得很清楚。他接受采访的时候经常回忆父亲与周恩来的事情。 张一纯一直担任着政协委员。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一行人住在张治中的寓所;;桂园。当时张一纯是个小孩子,他搬到了传达室里居住,住在传达室的时候,张一纯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的高级官员。因此,张一纯知道很多关于重庆谈判的细节,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 张治中后代中,他的长女张素娥是全国妇联主席。张素娥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本来是在美国工作的。新中国解放后,张素娥回到了祖国,参加祖国的建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张素娥遭到了冲击,但是文革结束后,张素娥又恢复了工作。 张治中后代中,他的长子张一真去了台湾。张一真很早就加入了国民党,在国共内战期间,参加了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张一真去了台湾。在得知父亲留在北京后,张一真发表了断绝父子关系的文章,以此来换得蒋介石的信任。 张治中最早是国民党中军政要员,后来他又向中国共产党投诚。张治中后代由于张治中的经历,有的生活在台湾,有的生活在大陆,虽然这些人天各一方,但是他们都盼着祖国早点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