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图形》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图形》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图形》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图形》(通用10篇)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图形》篇1活动目标:1、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证,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区分各种几何图形,通过情景游戏,能用语言大胆的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感受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1、课前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图形的"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做成铺路的石头。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4、背景?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1、以情景导入捡石头,引起幼儿探索几何图形的兴趣。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小朋友,今天老师发现宝贝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宝贝?(随音乐进入场地)(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大家可以挑自己最喜欢的,进行观察、探索交流。
(发现他们的特征)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石头,我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石头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3)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小结:圆形,四周是圆滑的,没有棱角;正方形有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2、铺小路:试一试,摆一摆几何图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1)第一次铺小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几何图形的铺法,并交流发现的秘密。
"我们这里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有一天我看见有个小朋友在上面骑自行车摔倒了,哭的可厉害了。
为了不让大家再受伤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来铺一条石头路,好吗?"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把手中图形放进与你手中的图形相同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幼儿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的镶嵌在相应形状的坑里?。
(2)第二次铺小路,探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问:为什么三角形要铺在三角形的坑里?圆形要铺在圆形的坑里?正方形要铺在正方形的坑里?(鼓励幼儿表达出探索过程发现的现象,感知并初步理解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形》精品教案(通用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图形》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三章《生活中图形》,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认识和运用展开。
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图形魅力,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区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图形特征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图形、运用图形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特征。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基本图形认识和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各种图形卡片、磁性教具、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卡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来一个神秘箱子,里面装满各种有趣图形宝宝。
邀请孩子们一起找出这些图形宝宝,并引导他们说出这些图形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讲解它们特征,让孩子们观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游戏,让孩子们从教具箱中随机抽取图形卡片,然后说出卡片上图形名称和特征。
4. 小组讨论(10分钟)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找到图形,讨论这些图形在生活中应用。
我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展示他们找到图形,并请他们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图形》2. 板书内容:圆形:像一个圆溜溜球。
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找出家中图形,并描述它们特征。
画一幅包含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画。
2. 答案:家中图形如:电视是长方形,碗是圆形,桌角是三角形等。
画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可以根据自己想象力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对基本图形有更深入认识。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图形》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图形》教案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图形》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图形》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图形》教案篇1活动目标1、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环境,继续加深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2、初步培养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并重点感知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日常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找找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2、幼儿人手一只小包,内装各种几何图形的“饼干”。
幼儿人手动物卡片一份。
3、在户外草地上布置各种几何形大门,再用彩绳围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湖。
室内墙饰增添几何形图案的形象。
4、音乐磁带《郊游》、《划船》等舒缓音乐。
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一)、以“郊游”为活动情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利用户外环境,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1、让幼儿讲自己小包内“饼干”的形状 (互相讲+个别讲。
)2、走出户外,播放音乐。
3、钻自己喜爱的门,并说出它的形状。
4、辨认几何图形的湖。
(三)、(进教室。
)找找室内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1、引导幼儿观察墙饰。
2、分辨动物卡片上的几何图形。
(四)、说说你知道的一些物体是什么形状教学反思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
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以“郊游”的游戏情节为主,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这样效果会更好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然后再加以室内教学,使幼儿的认识从实物——图形过度,符合认知规律。
结束延伸环节比较匆忙。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图形》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合作游戏的方式,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图形》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图形》第一章:认识圆形1. 目标:让幼儿认识圆形,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 教学方法:观察、实践、互动讨论。
3. 教学内容:a.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圆形物体,如轮子、饼干、硬币等。
b. 让幼儿亲手触摸圆形物体,感受其形状。
c. 组织幼儿进行圆形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第二章:学习正方形1. 目标:让幼儿认识正方形,能够找出生活中的正方形物体。
2. 教学方法:观察、实践、互动讨论。
3. 教学内容:a.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正方形物体,如积木、纸牌、魔方等。
b. 让幼儿亲手触摸正方形物体,感受其形状。
c. 组织幼儿进行正方形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第三章:探索三角形1. 目标:让幼儿认识三角形,能够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
2. 教学方法:观察、实践、互动讨论。
3. 教学内容:a.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三角形物体,如三角尺、风筝、拼图等。
b. 让幼儿亲手触摸三角形物体,感受其形状。
c. 组织幼儿进行三角形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第四章:认识长方形1. 目标:让幼儿认识长方形,能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形物体。
2. 教学方法:观察、实践、互动讨论。
3. 教学内容:a.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长方形物体,如纸张、门、桌子等。
b. 让幼儿亲手触摸长方形物体,感受其形状。
c. 组织幼儿进行长方形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第五章:发现其他形状1. 目标:让幼儿认识其他常见形状,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其他形状物体。
2. 教学方法:观察、实践、互动讨论。
3. 教学内容:a.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其他形状物体,如心形、星形、六边形等。
b. 让幼儿亲手触摸其他形状物体,感受其形状。
c. 组织幼儿进行其他形状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第六章:图形配对游戏1. 目标:让幼儿能够将相同的图形进行配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能力。
2. 教学方法:游戏、互动讨论。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图形》(精选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图形》(精选一、教学内容1. 认识圆形:学习圆形的特征,如圆形的边界是一条曲线,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2. 认识正方形:学习正方形的特征,如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认识长方形:学习长方形的特征,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 认识三角形:学习三角形的特征,如三条边相交于三个角。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 能够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和区别。
3. 能够运用各种图形进行创造性的绘画和拼图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各种图形的特征和区别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模型和图片,拼图板,彩色笔。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模型,拼图板,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拼图画,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2. 知识点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和区别。
3. 例题讲解:教师用拼图板展示各种图形的组合,并让学生观察和辨别。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拼图活动,尝试用所学图形创作出有趣的拼图。
5.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用彩色笔绘制一幅由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形边界是一条曲线,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相交于三个角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彩色笔绘制一幅由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画。
答案:学生的作业答案将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应包含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并能够表现出对这些图形的理解和运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各种图形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图形创作活动,如拼图游戏、图形分类等,以提高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2024年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图形》通用

2024年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图形》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节,详细内容围绕“有趣的图形”展开。
主要涉及图形的认识、分类及简单拼组。
具体内容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识别,了解图形的特征,并在生活中发现这些图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图形的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识别生活中的各种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图形的卡片、磁性教具、PPT展示。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图形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画有各种图形的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画中的图形。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到的这些图形。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磁性教具展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讲解它们的特征。
通过PPT展示,让幼儿观察、比较这些图形。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套图形卡片,让他们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分类。
4. 动手操作(10分钟)每个幼儿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棒和图形模具。
教师示范如何用图形模具在画纸上画出各种图形,并引导幼儿进行操作。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针对幼儿的操作,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图形2. 内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相等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圆形:无角,曲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画纸上用彩笔画出至少4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4个三角形和4个圆形。
2. 答案:无固定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形》精品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图形》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有趣图形》是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内容,主要选自教材第三章节——《认识形状》。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帮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感知图形特点和分类;培养幼儿对图形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基本技能。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分辨不同图形,并理解它们名称。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形卡片、磁性图形玩具、PPT课件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向幼儿展示一个神秘图形袋,从中逐个抽取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你们猜猜,老师手里拿是什图形?”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向幼儿讲解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特点和名称。
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指出课件中图形,并说出它们名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图形卡片给幼儿,让他们与同伴互相交换,说出自己手中图形名称。
我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给予鼓励。
4. 实物操作(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磁性图形玩具操作,将相同图形放在一起,进行分类。
我观察幼儿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想象力拓展(10分钟)引导幼儿用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自由创作出自己心中图形画。
我在一旁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大型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标注名称。
2. 将幼儿分组操作磁性图形玩具,按照分类结果贴在对应图形下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在家中寻找生活中图形,并记录下来。
答案:例如,碗是圆形,电视是长方形,三角尺是三角形等。
2. 家长评价:请家长评价幼儿在作业中表现,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2024年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图形》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图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材《有趣的图形》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学会观察和区分这三种基本图形,并能用这三种图形进行创意拼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意想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三种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它们进行创意拼图。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图形卡片、磁性拼图板、磁性图形。
学具:幼儿用图形卡片、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呈现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引导幼儿观察这三种图形的特点,帮助他们理解记忆。
(3)通过磁性拼图板,示范如何用这三种图形进行拼图。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幼儿用图形卡片,让幼儿自己尝试拼出不同的图形。
(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交流,分享他们的拼图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标注名称。
2.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展示这三种图形的拼图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创意拼图,并涂上喜欢的颜色。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和拼图技能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找生活中的图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对图形的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
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指导性。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图形》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证,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
2、探索区分各种几何图形,通过情景游戏,能用语言大胆的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感受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图形的“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做成铺路的石头。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4、背景?音乐、课件。
三、活动过程:
1、以情景导入捡石头,引起幼儿探索几何图形的兴趣。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小朋友,今天老师发现宝贝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宝贝?(随音乐进入场地)(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大家可以挑自己最喜欢的,?进行观察、探索交流。
(发现他们的特征)“哇!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石头,我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石
头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3)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小结:圆形,四周是圆滑的,没有棱角;正方形有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2、铺小路:试一试,摆一摆几何图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1)第一次铺小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几何图形的铺法,并交流发现的秘密。
“我们这里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有一天我看见有个小朋友在上面骑自行车摔倒了,哭的可厉害了。
为了不让大家再受伤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来铺一条石头路,好吗?”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把手中图形放进与你手中的图形相同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幼儿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的镶嵌在相应形状的坑里?。
(2)、第二次铺小路,探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问:为什么三角形要铺在三角形的坑里?圆形要铺在圆形的坑里?正方形要铺在正方形的坑里?(鼓励幼儿表达出探索过程发现的现象,感知并初步理解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
)
3、踩石头,继续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1)小路铺好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吧。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幼儿随音乐跳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自己喜欢的石头上,并说说踩到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两到三次。
(3)小结。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1)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周围你发现什么东西的形状像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2)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的形状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3)布置任务:生活中还有好多不同形状的东西,咱们回家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好吗?
5、延伸活动:带幼儿到户外继续寻找不同形状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