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表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小题3分,共12分)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4 cm,它的长是8 cm,宽是7 cm,高是( )cm,它的表面积是( ) cm2。
2.一个长方体长8 cm,宽 6 cm,高 5 cm,将它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小是( )cm2。
3.正方体一个面的周长是3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 ) 平方厘米。
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 m2,一个面的面积是( ) dm2。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3分,共9分)1.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后,表面积不变。
( )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表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 )3.将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小长方体,每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长方体表面积的一半。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5分)1.把一个棱长为4 d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A.48 dm2 B.64 dm2 C.40 dm2 D.72 dm22. 将左边的展开图折成一个正方体后,下面相对的面正确的是( )。
A.1和2 B.3和5 C.1和4 D.5和63.用7个小正方体拼成下面的图形,现在把画“×”的小正方体拿走后,它的表面积和原来相比,( )。
A.不变 B.增加了C.减小了 D.无法判断4.挖一个长15 m、宽10 m,深4 m的水池,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 ) m2。
A.150 B.40 C.60 D.805.右图中,甲的表面积( )乙的表面积。
A.大于 B.小于C.等于 D.无法比较四、求下面各物体的表面积。
(每小题8分,共16分)五、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48分)1.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悦悦给妈妈买了一份生日礼物,礼盒长30 cm,宽20 cm,高10 cm。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情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学情分析汶上县实验小学渠冠军学情分析一、学生具体情况五年级三班共有学生 71 名。
总体来看,绝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现对学生的学情做以下分析,希望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学生基本学习状态从大的方面来说,五年级的同学整体水平比较平均,课堂纪律以及作业质量相对较好,思维整体来说比较活跃,在数学课堂上能主动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基本上都能积极参加数学教学活动,学习气氛浓厚,作业书写规范整齐。
但不足的地方就是一小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显得比较浮躁,这主要表现在课堂纪律和作业质量方面,同时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学生有十几个,还有十几个学生放学后依靠小饭桌,这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作业不能及时上交。
三、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本课时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材先通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
这样可以把表面积的概念与刚刚建立起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好的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做好准备。
接着,通过例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然后安排"试一试"学习立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学习者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即学生已经明确了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而且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的基础上教学的。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三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教学过程板块一趣味成语,引入新课e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有趣的成语故事画面,你能找到这则成语,并解释吗?预设生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生2:外表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
比喻外表很华丽,而里面一团糟。
师:我们要做一个有内涵、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要外表看着一表人才,实则不学无术。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外表,像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也有外表,就是表面,长方体或正方体外表的面积的大小,我们就叫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触摸外表,体会表面积。
师:看一看,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是由几个面组成的?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都是由6个面组成的。
师:什么叫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生: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操作指导先通过猜成语,在游戏中让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外表,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触摸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建立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引起学生研究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想法,同时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学生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块二演示操作,形成表象活动1小组合作,引发思考手工操作,尝试总结求表面积的方法。
出示合作提纲:(1)在长方体纸盒棱的边缘标上长、宽、高。
(2)把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沿一些棱剪开并展开,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长方体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3)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怎么求?小组合作标长、宽、高,剪开长方体纸盒并展开,找到每个面的长和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5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第五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开心回顾1.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 ×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S=6a2.【答案】棱长、6【解析】试题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面的总面积,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等,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解答即可.解: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S=6a2.故答案为:棱长、6.2.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上面或下面的面积= ×宽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答案】长【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它的6个面的总面积.解答即可.解: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上面或下面的面积=长×宽,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公式:s=2(ab+a] 课前导学学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知识讲解:[来源:学_科_网Z_X_X_K]【例题】用12个拼长方体,画出草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没有底面,这个布罩就只有5个面,要求的就是 前、后、左、右面和上面这5个面的面积和。
0.75×1.6×2+0.5×1.6×2+0.75×0.5 0.75 m
=2.4+1.6+0.375
=4.375(m²) 答:至少需要用4.375 m²的布料。
1 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
5cm 8cm
4cm 7cm
6×5×2+ 6×4 ×2 + 5×4 ×2
=30×2+24×2+20×2 =148(dm²)
我这样算!
上、下每个面, 长 6 dm ,宽 5 dm,面积是 (6×5)dm2;
前、后每个面, 长 6 dm ,宽 4 dm,面积是 (6×4)dm2; 左、右每个面, 长 5 dm ,宽 4 dm,面积是(5×4)dm2。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十长×高十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三个长5dm、宽4dm、高2dm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 长方体,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是多少?最小呢?
2×3 = 6 ( dm ) (5×4 + 5×6 + 4×6)×2
= (20 + 30 + 24)×2
6 dm 5 dm 4 dm
= 74×2
= 148(dm ²) 答: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是 148dm²。
5dm 5dm
5dm
3 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金鱼缸,长是9分米,宽是6 分米,高是7分米。做这样的一个鱼缸需要多大 面积的玻璃? 长方体的上9面×不6+用(算9×,7+6×7)×2 即长×宽=算5一4+次1即0可5×。2
=54+210
=264(平方分米)
答:做这样的一个鱼缸需要264平方分米的玻璃。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堂课件--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人教版(38张)

宽、高
已知,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5×5×2+5×20×4 =50+400 =450(平方厘米) 答:做一只这样的纸盒至少需要硬纸450平方厘米.
17
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宽的3倍,高是宽的2倍.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12厘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18
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2)要使割后的表面积之和最小,沿平行6×8面切割,这 样表面积 就会增加两个原来长方体的最小的面,由此把原来 长方体的表面积 加上增加的面积就是切割后的长方体表面积之 25
切把一拼个问长16题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的大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
体,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小是 多少?
22
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有个长方体铁盒,它的高与宽相等.如果长缩短15厘米,就成为表面积 是5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盒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54÷6=9(平方厘米),
因为3×3=9平方厘米,
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为3厘米,
则长方体的长为3+15=18厘米,宽为3厘米,
3÷18=16.
答:这个长方体盒的宽是长的1.
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纸盒厂加工一批装工具的纸盒,盒长20厘米,宽和高都是5厘米, 做一只这样的纸盒至少需要硬纸多少平方厘米?
16
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纸盒厂加工一批装工具的纸盒,盒长20厘米,宽和高都是5厘米,做一只这样 的纸盒至少需要硬纸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求制作这样一个纸盒积,实际上是求纸盒的表面积,长方体的长、
2.一个正方体的木料,它的底面积是10cm ,把它横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 (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人教版

三、梯度练习
简单练习
将下面3本词典包成一包,你能想出几种包装方案?每种包装方案至
少用多大的包装纸?哪种包装方案最省包装纸?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九分。
①3本词典摞在一起:
此时需要包装成一个长为10cm、宽为4×3=
12(cm)、高为15cm的长方体,需要包装纸为:(10×12+10×15+
二、探究新知
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6.5cm。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 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求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 的硬纸板,就是要求什 么?自己试一试!
6.5×6.5×6 =42.25×6 =253.5(cm2)
答: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253.5cm2的硬纸板。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九分。
是 平方厘米。 292
3.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为4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96
4.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表面积扩大为原来的 倍。
9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九分。
拓展练习
一个长方体的木料,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厚是1分米
,现在从这块木料上截去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木块,剩下的 因为:900cm2<1260cm2<1340cm2,故3本词典摞在一起包装最省包装纸。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九分。
谢谢!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九分。
10×45+4×45)×2=1340(cm2)
因为:900cm2<1260cm2<1340cm2,故3本词典摞在一起包装最省包装纸。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九分。
中等练习
想一想,填一填。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与反思第【1】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教学中出现了两次表面积概念,一次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另一次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通过表面积的学习,学生对面积的理解,由平面图形的大小,拓展到立体图形的大小。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基础上,完整地建立起面积的概念,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2.自主探究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究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主要教学环节在体——面转化中感悟表面积概念1.想象师: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长方体,如果把它展开来,会是怎么样的图形呢?大家在脑子里想一想。
2.判断师:这里有四个选项,你刚才想的和这里有一样的吗?……师:D为什么不可能?生:只有5个面师:是啊,长方体有6个面,那展开以后还应该是6个面。
3.操作师:刚才我们一致认为D错的,对A很认可,对B、C持保留意见,那到底会是怎么样呢,会不会像你们所说的一样呢?请你沿着棱剪一剪。
4.验证师:剪出来是A的请举手?师:B有吗?请剪开来是B的学生上台折回成长方体师:那C呢?生:不可以教师验证无法折回成原长方体师:剪出来的除了A、B这两种情况,还有其他情况的吗?(展示在黑板上)在面——体的联系中理解表面积概念1.长方体展开图(1)观察师:看来,同样的长方体展开图有这么多种。
接下来,请你观察这些展开图,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2)交流①感知表面积与侧面积、底面积之间的关系生:分成3行的展开图,第一行和第三行分别是长方体的两个底面,中间的4个面就是长方体的侧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时1
教材解读教材加强了独立探索、动手操作,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让学生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使学生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和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具准备长方体纸盒和正方体纸盒
预习提纲
1. 什么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 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3. 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一、独立自学
结合预习提纲自学课本23_24页1、说出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展示教具,请同学们指出每个面的长、宽、高。
二、互动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活动,交流各自方法。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
3、演示:把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展开,剪去接头粘接处,贴在黑板上。
也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准备的长、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铺在课桌上。
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5、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
6、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2+长×高×2+宽×高×2
或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7、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
三、总结评价
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1、把一个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展开后,上下面面积相等=长×宽×2
前后面面积相等=长×高×2
左右面面积相等=高×宽×2,所以,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长×宽×2+长×高×2+宽×高×2
2、把一个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展开后,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四、巩固或提高
完成练习第1至11 题。
条件强化:独立完成,核对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