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基础知识手册

合集下载

臭氧基础知识培训

臭氧基础知识培训

一、臭氧基础知识1.什么是臭氧臭氧(O3)英文臭氧(Ozone)臭氧又名活氧或强氧,分子符号O3,英文名称OZONE;常温、常压下无色,有特臭的气味,其浓度高时呈淡蓝色,具有强氧化作用;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

2.臭氧特性:臭氧性质比氧(O2)活泼,比重为氧气的1.7倍,氧化能力仅次于氟,杀菌率为氯的3000倍。

臭氧能于短时间内将空气及水中的浮游细菌消灭,并能中和、分解各种有毒物质,去除一切恶臭,并能漂白澄清水中污染杂质。

3.臭氧性质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较低浓度的臭氧是无色气体,当浓度高(达到 15%)时,呈现出淡蓝色。

臭氧可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高约13倍,比空气高25倍。

性状:气态臭氧厚层带蓝色,有刺激性腥臭气味,浓度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

化学性质:臭氧很不稳定,在常温下即可分解为氧气。

臭氧、氯和二氧化氢,臭氧在处理水中是氧化力量最强的一种。

臭氧极易分解,很不稳定。

它不溶于液态氧,四氯化碳等。

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常温下可将银氧化成氧化银,将硫化铅氧化成硫酸铅。

比较:O2:无色无味、易燃、稳定O3:淡蓝色、腥臭味、不稳定、易还原成O24.人工产生臭氧的方法分为:光化学、电化学、原子辐射和电晕放电4.1光化学法:即紫外光使氧气分子O2分解并聚合成臭氧O3,大气上空的臭氧就是由此产生。

4.2电化学法:利用直流电源电解含氧电解质产生臭氧气体的方法4.3电晕放电法:利用交变高压电场使含氧气体产生电晕放电,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电子离解O2分子,经三体碰撞反应又聚合成O3分子,即:O2+e-1 2O+e-1O+O2+M O32+Me-1-自由高能电子M-气体中任何其他气体分子由于电晕放电型臭氧发生器相对能耗较低,单机臭氧产量大,所以市场占有率最高。

二、臭氧发生器的结构与类型1.电晕放电型臭氧发生器基本构成有:高压电极、地电极、介电体与放电气隙四部分。

臭氧的基本知识

臭氧的基本知识

臭氧的基本学问字体大小:大I中I小2006-06-20 10:10 -阅读:237 -评论:0臭氧的英文名字叫OZONE,分子式03,分子量为48,是氧气(02)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常温下臭氧是淡蓝色,鱼腥味气体,IPPm臭氧=1.963mg∕m3臭氧密度p=2.144g∕I,空气密度=1.293 g/L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约是氧的IO-15倍,在水中稳定性较差。

臭氧具有不稳定性和很强的氧化力量。

臭氧是由一个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O]组成,是一种暂存的状态。

臭氧与人们常用的几种消毒物质还原电位的比较如下:臭氧易分解,不稳定参比状态下臭氧的半衰期为22~25分钟,一个小时的衰退率为61%,在1%的臭氧水溶液中半衰期为16分钟,且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半衰期越短。

国际卫生组织对其灭菌功效曾归纳比较,臭氧与其它性质杀菌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依次为:臭氧一〉次氯酸一〉二氧化氯一〉银离子一〉次氯酸根一)高铁酸盐一)氯胺臭氧灭菌介绍臭氧灭菌机理:臭氧灭菌的过程属于生物化学反应,臭氧灭菌有以下三种形式:①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氧化酶;②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其细胞壁DNA和RNA,分解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物质代谢生长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③渗透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胞发生通透性畸变,导致细胞的溶解死亡,并且将死亡菌体内的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枝原体及热原(细菌病毒代谢产物、内毒素)等溶解变性灭亡。

由水落石出,臭氧灭菌属于溶菌,是一种灭菌方式中最彻底的形式。

既然臭氧能杀死病毒、细菌,那么会不会也把健满面的细胞杀死呢?不会,由于健康细胞具有强人的平衡酶系统,因而臭氧对健康细胞无害。

臭氧具有的强氧化性,有四大功用:灭菌、氧化、脱色、除味;臭氧灭菌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环保性、操作便利、使用经济和性能稳定、寿命长等特点;臭氧制造方法:*人类制造臭氧主要是通过模拟自然界产生臭氧的方法而来。

臭氧简介介绍

臭氧简介介绍
辅助治疗
一些研究表明,臭氧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足、褥 疮等,促进伤口愈合。
臭氧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农业领域
臭氧可以用于农业领域,如种子消毒、水果保鲜 、水产养殖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公共卫生领域
臭氧可以用于公共卫生领域,如疫情期间的空气 净化、公共场所的消毒等,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
臭氧在空气中的分布
垂直分布
臭氧在空气中的垂直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辐射、气象条件等。一般 来说,臭氧在近地面浓度较高,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水平分布
臭氧在空气中的水平分布受到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工业排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一些工业发达、交通繁忙的地区,臭氧浓度较高。而在一些自然保护区、乡 村等地区,臭氧浓度较低。
02
臭氧的来源与分布
自然来源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与大气中的氧气分子相互作 用,产生臭氧。这是臭氧的主要自然来源之一。
雷电作用
雷电可以激发大气中的氧气分子,产生臭氧。这 种过程在雷电频繁的地区较为显著。
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其 中一部分氧气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被转化为臭氧。
、空气净化等领域。
去除异味
臭氧可以与异味物质发生反应, 去除环境中的异味,如垃圾处理 厂、污水处理厂等场所的异味。
臭氧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医疗器械消毒
臭氧可以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保证 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空气净化
医院病房、手术室等场所需要保持空气洁净,臭氧可以用于空气净 化,提高医疗环境的质量。
工业领域
臭氧可以用于工业领域,如化工、造纸、印染等 行业的污水处理,提高水质并减少污染。

臭氧层和消耗臭氧层物质基本知识环保部

臭氧层和消耗臭氧层物质基本知识环保部

01
臭氧层破坏
消耗臭氧层物质在平流层中与臭氧分子反应,导致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
空洞,使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02
气候变化
消耗臭氧层物质在大气中会参与气候变化过程,影响全球气候模式。
03
生态影响
消耗臭氧层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各个层面都有影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
生物等。例如,紫外线的增加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失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主要来源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制冷剂、发泡 剂、清洗剂等产品中含有消耗臭氧层 物质,如CFCs和HCFCs。
农业用途
燃烧过程
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含氯化 合物,如二噁英等,这些物质也是消 耗臭氧层物质。
农业上使用的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 物质中也可能含有消耗臭氧层物质。
消耗臭氧层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国内政策与法规
中国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在中国生产和消费受控物质的管理要求,包括生产和使用许可证制度、配额管理、回收和处置等, 以保护臭氧层。
各省市的臭氧层保护地方性法规
中国各省市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细化了臭氧层保护的要求,加强了对受控物质使 用的监管。
环保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学校教育
将环保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通过课堂教 育、实验、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
授环保知识和技能。
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引导 孩子从小养成环保习惯,培养良好的
环保意识。
社会宣传
利用媒体、网络、宣传栏等渠道,广 泛宣传环保知识和理念,提高公众的 环保意识。
社区参与
组织社区环保活动,鼓励居民参与环 保行动,形成良好的社区环保氛围。

臭氧常识

臭氧常识

氧常识正确使用臭氧安全无害臭氧在我国许多行业应用已取得良好效果,逐渐为人们所了解、接受。

但在使用安全性与生理损害方面还有的人心存疑虑,应以科学的态度回答这些问题。

1 臭氧是安全气体在介绍臭氧性质的资料中常提到低温凝聚的臭氧和20%浓度臭氧与氧气混合气体存在爆炸的可能性。

在实际应用中臭氧浓度很低,如作水处理应用的高浓度臭氧发生器浓度目前最高为70mg/L(氧气源5%浓度),作为空气处理应用的发生器浓度只有200mg/m3,都比爆炸危险浓度低的多,因此说我们应用的臭氧为安全气体。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氧气源的确大型臭氧系统应该严格按照氧气安全标准设计与运行。

目前在供气管路中安装烃类检测仪作为检测报警仪器,以防止氧气爆炸危险事故。

在百年的臭氧应用历史中,还没有报道过臭氧爆炸的事例。

2 卫生标准与健康保护臭氧作为气体杀菌剂,依靠其氧化性产生对病毒、细菌及霉菌等微生物的强杀灭作用。

同任何消毒剂一样,对动物与人造成一定的生理反应甚至损害,但臭氧比常用消毒剂要小的多,防保也容易得多。

各国科学界对臭氧产生的生理损害作用进行了长时间深入的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卫生标准,以保证应用人员的健康。

臭氧工业卫生标准:国际臭氧协会:0.1,接触10小时美国:0.1 接触8小时德国、法国、日本:0.1中国:0.15研究实验是多方面的,从1950年开始了包括按年龄分组进行臭氧接触以确定人的生理反应的研究。

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众多研究者按照K=c(浓度)*t(时间)公式建立了人的生理反应与健康防护对臭氧浓度关系的线图。

此图清楚地表明人们在臭氧环境里的生理反应与损害程度为浓度同时间的乘积,说明较高浓度下接触时间短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而随浓度低但时间长则可能影响明显。

图中刺激作用区以下范围为无损害区,即离开臭氧环境就很快得以恢复的影响区。

图内缩指“感觉”为嗅到臭氧的特异性气味;“刺激”是呼吸道黏膜有反应,感到口干、咳嗽、较强刺激有嗓子痛、疲乏等感觉,需要几个小时得以恢复。

臭氧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臭氧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臭氧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目录一、臭氧的基本知识(一)臭氧与氧气对比(二)臭氧的氧化性能(三)臭氧的比较(四)臭氧的浓度二、臭氧的产生方法(一)基本方法(二)电晕放电臭氧发生器三、APL系列臭氧发生器四、臭氧的应用(一)自来水厂水处理(二)居民小区二次供水(三)臭氧在矿泉水、纯净水及饮料用水中应(四)游泳池水消毒灭菌(五)中水回用(六)制药厂如何选择用臭氧发生器(七)冷库消毒一、臭氧的基本知识下表为几种常用的氧化剂的氧化性能比较臭氧是氧的同素导形体,即由同一类原子构成。

由于臭氧分子有三个氧原子,氧分子有两个氧原子,所以臭氧气体的比重是氧气的1.5倍。

在摄氏零度和一个大气压(1atm)下,氧气的比重是:Po=1.429kg/m3在摄氏27℃和一个大气压下,氧气的比重是:P27=Po/1+0.0367×27=1.3kg/m3由此,可算出臭氧在摄氏零度和一个大气压下的比重为:Po=(1.429/2)×3=2.144kg/m3在摄氏27℃和一个大气压下,臭氧的比重是:P27=(1.3/2)×3=1.95kg/m3(四)臭氧浓度臭氧的浓度以mg/l、g/m3为单位计算。

或以ppm为单位计算,在25℃1atm时,1ppm=1.963mg/m3;在0℃1atm时,1ppm=2.144mg/m3。

二、臭氧的产生方法(一)基本方法康德森:手机:136****8968;邮箱*************/①电晕放电法是一种以干燥的含氧气体通过电晕放电区后产生臭氧的方法。

电晕放电法的机理,可由下式来描述e-1+O2→2O+e-1(1)这项反应是由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电子离解氧分子开始的,高速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6-7ev),轰击氧气分子,将其分解为氧原子,再通过三体碰撞反应形成臭氧:O+O2+M→O3+M (2)或中M是气体中任何其它气体分子与此同时,氧原子和电子也同样与臭氧反应形成氧分子:O+O3→2O2(3)e-1+O3→O+O2+e-1(4)②紫外辐射法从光谱的远紫外线区到近红外线区,均已观测到可为氧气吸收的光。

高三地理臭氧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臭氧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臭氧知识点总结臭氧是地球大气层中一种重要的气体成分,它在保护地球生命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高三地理中关于臭氧的知识点总结。

一、臭氧的定义和特性臭氧(O3)是一种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气体,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与氧气(O2)相比,臭氧分子更加不稳定,容易分解为氧气和自由氧原子。

二、臭氧的分布和形成臭氧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气层的同温层和对流层中。

同温层臭氧主要以臭氧层的形式存在于平流层,而对流层臭氧则分布较为零散。

臭氧形成有两种主要机制:自然形成和人为形成。

自然形成的臭氧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下氧气分子发生光解反应生成;而人为形成的臭氧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化学反应而产生。

三、臭氧层的作用和保护臭氧层在地球大气层中扮演着重要的保护层,主要具有以下作用:1.吸收紫外线:臭氧层可以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表面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2.调节气候:臭氧层的存在可以吸收和反射太阳的热量,对地球气候起到调节作用;3.维持生态平衡:臭氧层的保护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四、臭氧层破坏和问题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破坏现象:1.臭氧空洞:大气异常富含臭氧空洞,是指臭氧浓度明显低于正常情况的区域。

臭氧空洞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如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的排放;2.紫外线辐射增强:臭氧空洞导致紫外线辐射进一步增强,对人类和生物造成较大的伤害;3.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也会对地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如增加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等。

五、应对臭氧层问题的措施为了减轻和防止臭氧层的破坏,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各国共同努力,签署并执行国际协议和公约,限制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2.减少化学物质使用:鼓励研究和开发代替性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3.环境教育与意识提升:加强公众对臭氧破坏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臭氧小常识

臭氧小常识

臭氧小常识一、维持生命三大要素有限的生命是可贵的,健康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活力去实现任何理想和意愿。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科技的发达社会、人类带来了高水准的物质文明,经济的不断繁荣创造了越来越富裕的社会。

但不幸的是现今的世界里,人中膨胀造成自然的过度消耗,空气、水源、食物类的严重污染,已使得人们追求健康越来越困难了。

任何一种生命体维持生命,空气、水、营养是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

空气是一种生命体维持生存的根本因素,人类要是离开空气几分钟就会导致死亡。

人的机体缺乏氧的供应,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空气的污染源很多,主要有:大自然构造的破坏、森林的大量砍伐,汽车尾气、化工气体及烟尘、化学品废弃物的腐烂味等,人类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绝对无法吸入新鲜而安全的空气的。

当人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久而久之会受到伤害并产生病变。

比如: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过敏性皮肤病等。

水是人类生命之泉,人不能一日无水,人体的组成70%都是水,人体如果失去10%的水分,就会产生异常现象。

水的摄取量减少时首先会有排尿现象,继而发生血液浓缩、机体组织细胞渴死。

换言之,我们必须随时摄取一定水分维持健康,然而影响人体健康的最主要的则是水中的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因此水质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目前,国民的饮用水以自来水占大多数,然而自来水是用氯来消毒杀菌,可能产生卤代有机等致癌物质。

水资源的污染源很多,主要有杀虫剂、农药、化肥、动物排泄物、洗涤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化工污水、城市垃圾,民用建筑用储水池的二次污染等。

经常饮用被污染的水,人体会产生皮肤病、关节炎、神经痛、肾脏病、头痛、乌脚病等。

营养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主要靠谷物、蔬菜、瓜果、鱼、肉类中摄取。

现在我们提倡绿色食品,但实际生活中纯自然的、绿色的很少。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条件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的需求量日渐增多。

因此,种植者和养殖者们为了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荷尔蒙、增长素等,当人们摄取营养的时候,或多或少,摄取对人体有害的残留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及有害的菌类和病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臭氧是如何被发现的?1785年,德国人在使用电机时,发现在电机放电时产生一种异味。

1840年法国科学家沈彬(Schonbein)将此异味确定为O3,而命名为ozone(臭氧)。

自此以后,欧洲的科学家率先开始研究臭氧的特性和功用,发现其广谱的灭菌效果后,开始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其中瑞典一家牛肉公司用臭氧对牛肉存储保鲜,自1870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自然界中臭氧是广泛存在的,只是不同条件下浓度差别很大,不易被人察觉而已。

现在人们普遍了解的大气臭氧层,是阻挡太阳紫外线的天然屏障,它是由太阳光的一种特定波长光谱的光照射后产生的。

雷雨过后人们会呼吸到一种特殊的清新味道,实际就是因为闪电(高压放电)电离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臭氧。

森林中,旅游地带,空气格外清新,是因植物在吸收CO2过程中制造了氧[O],氧原子在组成过程中,部分形成O2(我们呼吸的氧气),一部分形成O3(臭氧)。

2.什么是臭氧?臭氧 (ozone,O3)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一股特殊的草腥味,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稳定性极差,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通常以稀薄的状态混合于大气中。

与氧气比较,臭氧比重大、有味、有色、易溶于水、易分解。

由于臭氧(O3)是由一个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组成,决定了它只是一种暂存形态,携带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外,剩余的又组合为氧气(O2)进入稳定状态。

所以臭氧消毒过程中没有二次污染产生,给人类的环保需求雪中送炭,这是臭氧技术应用的最大优越性。

臭氧的半衰期仅为30-60min,由于它不稳定、易分解,无法作为一般的产品贮存,因此需在现场制造。

用空气制成臭氧的浓度一般为10-20mg/L,用氧气制成臭氧的浓度为20-40mg/L。

3.臭氧的杀菌原理是什么?臭氧是一个氧分子(O2)携带一个氧原子(O3)组成,所以它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

分子结构呈三角形,键角116o,分子量48,气体密度(0℃,g/L)2.114,液体密度(-150℃,g/L)1.473,熔点-193℃,沸点-112℃。

100ml水中溶解0.494ml(25℃),溶解度是氧气的10倍。

短波光辐射能使空气中的氧转变成臭氧。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被世界公认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剂,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仅次于氟(2.5V),其氧化能力高于氯(1.36V)和二氧化氯(1.5V)。

其氧化能力高于氯一倍,杀菌比氯快600-3000倍,比紫外线快3000倍,它能破坏分解细菌的细胞壁,很快地扩散透进细胞内,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细胞、核糖核酸(RNA),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

细菌被臭氧杀死是由细胞膜的断裂所致,这一过程被称为细胞消散,是由于细胞质在水中被粉碎引起的,在消散的条件下细胞不可能再生。

应当指出,与次氯酸类消毒剂不同,臭氧的杀菌能力不受PH值变化和氨的影响,其杀菌能力比氯大600-3000倍,它的灭菌、消毒作用几乎是瞬时发生的,在水中臭氧浓度达到0.3-2mg/L时,0.5-1min内就可以致死细菌。

达到相同灭菌效果所需臭氧水药剂量仅是氯的0.0048%。

常见的大肠杆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霉菌等,在臭氧的环境中15分钟,其杀灭率可达到99%以上。

4.使用臭氧消毒安全吗?臭氧浓度在0.02ppm时,嗅觉灵敏的人便可察觉,称为感觉临界值,浓度在0.15ppm时为嗅觉临界值,一般人都能嗅出,也是卫生标准点。

当浓度达到1-10ppm时,称为刺激范围,10ppm以上时为中毒限。

事实上安全使用臭氧0.1ppm,完全可以保证人的健康不受危害,相反,在呼吸0.1ppm以下浓度臭氧时,对人体会有保健作用。

臭氧发现使用至今100多年来,尚无一例臭氧中毒死亡事件。

5.臭氧在水中的杀菌效果如何?水中1ppm=1.01mg/m36.臭氧在空气中的杀菌效果如何?37.臭氧的发生技术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现在人工生成臭氧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及电晕放电法。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利用直流电源电解含氧电解质(纯净水)产生臭氧的方法。

这种发生器能制取高浓度的臭氧水,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修简单。

但由于有臭氧产量无法做大、电极使用寿命短、臭氧不容易收集等方面的缺点,其用途范围受到限制。

目前这种发生器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小型设备上或某些特定场所内使用,不具备取代高压放电式发生器的条件。

但在医疗、食品加工、养殖业及家庭应用等方面具有广泛前景。

【光化学法】光化学法实质是仿效大气层上空紫外线促使氧分子分解并聚合成臭氧的方法,即用人工产生的紫外线促使氧分子分解并聚合成臭氧的方法。

此种方法产生出波长λ185nm(10-9m)的紫外光谱,这种光最容易被O2吸收而达到产生臭氧的效果,在美国称之为臭氧灯。

此种方法产生臭氧的优点是对温度、湿度不敏感,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同时,可以通过灯功率线型控制臭氧浓度、产量。

这些特点对于臭氧用于人体治疗及作为仪器的臭氧标准原是非常合适的。

缺点是能耗较高、产量低,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电晕放电法】(目前普高采用的臭氧发生技术)电晕放电法是模仿自然界雷电产生臭氧的方法,通过人为的交变高压电场在气体中产生电晕,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离子离解O2分子,经碰撞聚和为O3分子。

这种臭氧发生器具有技术成熟、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大(单机可达1Kg/h)等优点,所以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

世界上现在单机产量最高的达300Kg/h。

8.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可以分成几类?a)按发生器的高压电频率划分,有工频(50-60Hz)、中频(400-1000Hz)和高频(>1000Hz)三种。

工频发生器由于体积大、功耗高等缺点,目前已基本退出市场。

高频发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臭氧产量大等优点,是现在最常用的产品。

b)按使用的气体原料划分,有氧气型和空气型两种。

氧气型通常是由氧气瓶或制氧机供应氧气。

空气型通常是使用空气(如压缩空气)作为原料。

由于臭氧是靠氧气来产生的,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21%,所以空气型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浓度比较低,同时还会衍生氮化物。

而瓶装或制氧机的氧气纯度都在90%以上,所以氧气型发生器的臭氧浓度较高。

在环境消毒时,通常使用空气型发生器。

在水处理时,应优先考虑氧气型发生器。

c)按冷却方式划分,有水冷型和风冷型。

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需要冷却,否则臭氧会因高温而边产生边分解。

水冷型发生器冷却效果好,工作稳定,臭氧无衰减,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但结构复杂,成本稍高。

风冷型冷却效果不够理想,臭氧衰减明显。

大型发生器或重要场所使用的发生器通常都是水冷式的。

风冷一般只用于臭氧产量较小的发生器或对发生器性能要求不严格的场所。

在选用发生器时,应尽量选用水冷型的。

d)按介电材料划分,常见的有石英管、陶瓷板(陶瓷片)、陶瓷管、搪瓷管等几种类型。

石英管:价格较低,但性能不稳定,一般用于低端产品。

陶瓷板(片):只能用于空间消毒,价格低,但对使用环境有要求,不能长时间连续运行。

陶瓷管:只能做氧气源设备,性价比高,运行稳定,单支只能做到20克,一般用于小型臭氧发生器。

搪瓷管:性价比高,性能稳定,单支50-100克,一般50-500克的臭氧发生器常用,可空气源也可氧气源。

9.臭氧的作用是什么?消毒、灭菌、除异味、脱色10.臭氧用于空间消毒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空气型臭氧发生器在应用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放置高处。

因为臭氧比重在空气中较大,易下降,放置高处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臭氧的散播。

(2)湿度适当。

臭氧的灭菌效果在湿度为50—80%条件下效果较理想,这主要是病毒、菌在高湿度条件下细胞壁较酥松、易被臭氧穿透杀灭。

在湿度低于30%时效果较差,所以一般使用中,特别是无菌室使用应注意,至于蔬菜、果品保鲜,在高湿度下重量损失小,是相得益彰的。

(3)臭氧浓度。

浓度掌握是空气型臭氧发生器使用的关键,不同的用途应有不同的浓度和时间来配合。

比如一般的除味、除臭、吸臭氧化气以保健等、浓度掌握一般不超过0.05ppm(1ppm=1.96mg/m3)。

如果用于室内灭菌消毒则一般掌握在0.1—1ppm;如果用于食品保鲜或物体表面消毒则需要1-5ppm的浓度。

当然这些浓度指标都是与时间量相关的,指的是整个空间传播的散播速度,而不是局部浓度。

11.臭氧用于空间消毒的领域a) 医院消毒灭菌,如医院大厅、各科室门诊、病房、手术室等b) 公共场所消毒灭菌,如股票交易厅、会议室、档案室、银行业务室、候车(机)室等c) 家庭消毒灭菌e) 工业场所的消毒灭菌f) 食品、果品、蔬菜保鲜13.臭氧水气混合的方式有哪些?a) 曝气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简便方法,是靠臭氧气经压缩后利用某种泡化器件,让臭氧气形成气泡与水充分接触,不难看出,气泡越小、越多、深度越大,效果越好。

b) 射流法。

也称文丘里法。

是利用水在管道中流动时通过装置变径加快流速形成负压吸气,通入臭氧与水在管路中混合。

这种装置在安装时,一是射流器须与管路配套(以管径为准),二是射流器中的水流向不能存在逆压,避免水进入臭氧发生罐,三是射流器延出管路必须在2.5m以上,越长效率越高,四是流速要达到一定量,保证负吸形成,五是器件与管路必须用不锈钢或塑料材质,杜绝用钢、铁以免消耗臭氧与氧化腐蚀。

射流法效率较高,但安装设计与要求应相当严格。

c) 涡轮负吸法。

这种方式是通过水泵吸程加装气路,在供水时形成负吸将臭氧带入水中,效率较高。

其原理与文丘理法基本相同,也广为采用。

其安装要求与文丘里法也大致相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气量控制,气量大时会影响水泵供水。

d) 混合塔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一个较高的装置塔,将水由高处喷下形成雾状,将臭氧气自下方通入并使之与水流形成逆行,使臭氧气与水充分接触形成臭氧水。

此方式有无填料两种,材质是十分讲究的,效果也很好,只是成本造价较高。

电控是水处理臭氧发生器必不可少的部分,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开停及使用,一般分为手动、自动、数控三种模式,目前使用闭环控制的还较少。

电控的设计是根据单机发生应用要求而定的,不一而足。

结构系统除将以上技术组装到一起外,还要考虑高浓度臭氧气的密封问题,避免泄漏及人体,必要时还要具备对剩余排除臭氧气的催化处理技术,要求都是很严格的。

14.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a) 饮用水处理:自来水、纯净水、地下水、小区生活用水臭氧化技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领域是饮用水的处理。

臭氧用于饮用水处理,除灭菌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外,还兼有脱色、除味,去除铁、锰、氧化分解有机物和助凝作用,有的报告指,臭氧能够消杀水中一切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饮用水的处理在使用臭氧设备时,臭氧的投加量一般在1-3mg/L,接触时间10-15分钟即可,可作为选型时根据用水量计算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