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的结构与功能
生长激素

生 长 激 素 模 型 图
N端
C端
4个a螺旋
生长激素天然构象
作用机理
HGH 有两个 HGHR (生长激 素受体)结合位 点1和2,与两分 子HGHR 相结合 导致受体二聚化, 受体二聚化是 HGH 发挥生物学 功能关键的一步。
位点1
位点2
作用机理
受体二聚化激活酪氨 酸激酶Jak2,激活的JAK2 使自身及HGHR磷酸化 (JAK2将蛋白质上的酪 氨酸残基磷酸化,激活 蛋白质),引起信息分 子或信息通道激活,GH 的各种生物学功能也正 是通过这些信息分子发 挥作用的。
3
功能
◆促进神经组织以外所有其他组织生长 ◆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 ◆促进脂肪分解 ◆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 ◆抑制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升高 ◆目前仍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激素,许多功 能仍不清楚
4
结构 ◆19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
◆相对分子质量22124道尔顿 ◆等电点PI=4.9
5
在 N端 53 1-134 、165 氨基酸段肽链为活性所必需, 以及182和189位的半胱氨酸之间, C端 的一段肽链可能起保护作用 由2个二硫键联接起来
生长激素每天分泌量
儿童期约为16~20ug/kg.d
青春期激增到20~38ug/kg.d 夜间11:00----凌晨2:00点分泌最多 成人分泌量减少, 一直维持至老年, 30岁以后生长激素随年龄增加而衰减
12
临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症
13
药用人生长激素生产技术
14
发展历程 ◆1920年发现生长激素的存在,1958 年才被用于临床治疗。 ◆1986年美国礼来大药厂通过基因工 程方法成功制造HGH。 ◆1985年,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的罗 德曼博士在《美国抗衰老协会杂志》 上首次正式提出一个有关人体衰老原 因的崭新理论。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不仅揭示了植物生长的奥秘,也为人类提供了深入了解生命现象的基础。
一、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最初是由达尔文在1880年发现的。
当时,他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即植物生长时会朝向光源生长。
他通过实验发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某种化学物质的作用,这种物质被他命名为“生长素”。
在之后的研究中,人们逐渐发现了更多关于生长素的知识。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发现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并为其命名为“吲哚乙酸”。
这一发现为生长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使植物整体增长。
这是因为它能够改变细胞壁的构造,使细胞能够更好地扩展和伸长。
2、促进根、茎、叶的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的各个部分都有促进作用。
在根部,它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加根的数量和长度;在茎部,它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使茎干更加粗壮;在叶片部分,它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更加翠绿。
3、促进花芽形成:生长素能够促进花芽的形成,使植物能够更好地进行繁殖。
它对开花时间和花的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4、调节成熟和衰老:生长素还参与了植物成熟和衰老的调节过程。
例如,它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脱落,也能影响叶片的衰老过程。
三、生长素的应用由于生长素的这些重要生理作用,人们已经将其应用到了农业和园艺领域。
通过使用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高产量和质量。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使用生长素来增加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防止脱落和促进收获等。
在园艺领域,可以使用生长素来控制花卉的生长和开花时间,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四、结论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的发现不仅揭示了植物生长的奥秘,也为人类提供了深入了解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长激素的作用

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
对人体代谢、生长发育、生育功能、调节机体功能平衡等都有重要作用。
生长激素通过刺激肝脏等组织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发挥其生理功能,促进骨骼生长,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利用使血糖升高。
青春发育期时,生长激素在性激素的协同作用下,更进一步引起身高快速增长。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伴随着身体发育迟缓,性功能发育不健全,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紊乱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家长们应该时刻注意孩子的身高,如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那么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应该怎么办呢?
生长激素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治疗儿童矮小症的有效的药品。
可以应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疾病有:1、生长激素缺乏症;2、慢性肾功能衰竭;3、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4、Prader-Willi综合征;5、小于胎龄儿;6、特发性矮身材。
RHGH从1985年发展至今,人工合成的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与人脑垂体产生的生长激素的化学结构完全一样,生理、药理作用也保持一致,可明显促进矮小孩子的身高增长,并改善其全身各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
由于生长激素的日渐普及,很多家长对于生长激素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多。
安苏萌推出的全新一代生长激素水剂,不含防腐剂,不仅解决了注射液的防腐剂添加问题,也避免了苯酚防腐剂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生殖细胞DNA损伤和中枢神经及肝肾损害的潜在风险,是临床安全用药的最佳选择。
也是家长的放心的选择!。
简述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简述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主要是由垂体发射激素分泌的,分泌激素主要由下丘脑刺激而产生,而GHRH(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是激素的关键因子。
生长激素主要可以增加骨密度,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可以增加脂肪的聚集,以及影响糖的代谢,影响胰岛素的释放量,还可以参与肝脏及心脏的发育。
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可以分为:(1)影响伤口愈合过程: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可以刺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从而提高细胞的活性,促进伤口的修复,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减少组织的损失,从而改善伤口的效果。
(2)参与肌肉和骨骼发育:生长激素显著促进了肌肉的生长,特别是发育不良的婴儿,可以改善肌肉的发育,从而改善运动能力和结构。
同时,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生长,使骨骼更加坚固,促进骨密度的增加,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3)参与消化道细胞的分化和代谢: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消化道细胞的分化和代谢,特别是胃肠道细胞。
它可以促进胃肠道粘膜细胞的再生,可以改善消化功能,提高消化道对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能力,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4)影响脂质代谢:生长激素可以影响脂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促进脂肪的聚集,可以抑制脂肪的分解,从而降低体内脂肪的水平,从而改善胆囊的功能,改善血液的流动性,降低血液的胆固醇水平,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有益。
(5)影响糖的代谢:生长激素可以促进糖的合成,并影响胰岛素的释放量,从而抑制糖的释放,抑制血糖的升高,减少血糖的浓度,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对控制血糖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生长激素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为我们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生长激素及其作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生物学中的激素作用机制

生物学中的激素作用机制激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它们能够影响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生长、代谢、生殖、免疫等。
本文将讨论激素作用机制的几个方面。
一、激素的分类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分泌出的,可以分为蛋白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
蛋白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卵泡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介导信号传递,激活多种酶和蛋白质,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和代谢活动。
类固醇激素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它们能够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内,结合核受体影响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从而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理活动。
二、激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激素受体是细胞表面或内部特异性受体分子,能够特异地结合激素并介导其信号传递。
蛋白激素受体主要是膜上G蛋白偶联受体,分为Gq、Gs和Gi等三大类型。
当激素结合到G蛋白偶联受体时,它会激活不同的G蛋白下游效应器,如腺苷酸酰化酶、磷脂酰肌醇酰转移酶等,最终导致离子通道开闭或代谢途径激活,从而引起生物效应。
类固醇激素受体是一种转录因子,结合激素后在细胞质内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后结合特定DNA序列,促进或抑制基因转录。
三、激素的生理效应激素能够影响多种生理过程,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发挥不同的作用。
例如,生长激素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发育和糖代谢;促甲状腺激素可以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促进能量代谢和体温升高;雄激素可以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和二次性征的发育,维持正常的精子生产和性欲;雌激素则能够促进女性性器官和二次性征的发育,调节生殖周期和妊娠过程。
四、激素失调的疾病激素在体内的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导致生理过程失调,引起疾病。
例如,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时可引起儿童巨人症、成人肢端肥大症;促甲状腺激素过高则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心悸、手抖等症状;雄激素过高则可导致前列腺增生症、乳腺癌等男性相关疾病;雌激素过高则可导致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女性相关疾病。
总之,激素是影响生物机体多种生理过程的重要分子,它们通过特异受体介导多种信号传递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调节体内的多种代谢和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内分泌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与人体生理和生化过程紧密相关,其合理、平衡地运行对于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解析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帮助读者更加理解这个神秘但重要的系统。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组成,这些腺体位于全身各处,主要有脑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巢和睾丸等。
1.脑垂体脑垂体位于下丘脑下部,分前叶和后叶。
前叶主要分泌生长激素、睾酮、促黄体激素、卵泡刺激激素等。
而后叶则主要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等。
2.甲状腺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分泌甲状腺激素。
这种激素影响代谢和发育,对身体健康和生长非常重要。
3.肾上腺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是内分泌系中最为重要的腺体之一。
肾上腺分为髓质和皮质两部分。
髓质主要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皮质则分泌丰富的类固醇激素,影响体内代谢、糖代谢和水盐平衡。
4.胃肠道胃肠道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分泌胃泌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
这些激素在食物消化、血糖控制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代谢和能量平衡内分泌系统的一个主要功能是调节代谢过程,维持人体能量平衡。
这包括控制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等的分泌,这些激素与血糖调节和脂肪代谢等有关。
2.生长和发育内分泌系统还控制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以及蛋白质合成等。
而性激素则在进入青春期时开始分泌,促进次生性征的发育和生殖成果的发生。
3.免疫和炎症内分泌系统还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紧密相关。
它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从而影响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炎症反应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4.情感和行为内分泌系统可以与人体的情感和行为有关,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可以影响人体的心理状态和体力。
性激素也与意欲、性行为等方面有直接关联。
5.水和电解质平衡内分泌系统在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也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生长激素作用原理

生长激素作用原理生长激素(GH)是由垂体腺体分泌的多肽激素,对人体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身体各个方面的功能,从而在人体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长激素的作用原理。
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当生长激素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时,会激活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最终促进骨骼和肌肉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它能够直接刺激软骨细胞增殖和骨骼成熟,进而促进骨骼的长大和骨密度的增加。
此外,生长激素还能够增强肌肉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和肌肉组织的生长,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生长激素对于脂肪代谢也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够抑制脂肪细胞的脂肪合成和脂肪酸摄取,同时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和分解。
这导致脂肪细胞内脂肪的减少,从而降低体脂肪含量。
此外,生长激素还能够增加脂肪细胞内脂肪酸的利用,提高能量产生,进一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生长激素还能够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
它能够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提高血糖水平。
这有利于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合成,增加能量供应。
此外,生长激素还能够增加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提高血糖水平。
生长激素对于蛋白质代谢也有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从而增加蛋白质的含量。
这对于身体的生长和修复起到关键的作用。
此外,生长激素还能够提高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增强氮平衡,促进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
生长激素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它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免疫功能。
此外,生长激素还能够增加抗体的产生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总结起来,生长激素通过多种机制调节人体生长和代谢。
它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降低体脂肪含量,提高血糖水平,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增强免疫功能。
这些作用使得生长激素在人体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睡眠质量等。
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对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生长激素

重组人生长激素背景简介一.重组生长激素的研究历史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蛋白质激素,早在1886年,Pierre Marie在临床上发现肢端肥大症患者具有垂体增大的现象,1909年,Harvey Cushing 发表了关于垂体前叶控制人体生长的文章。
Evans 和Long在1921年发现牛垂体前叶的盐抽提物可以刺激正常大鼠的生长,随后Smith在1921年发现这样的提取物可以恢复垂体切除的大鼠的生长。
1944年,Li 及Evans首次从牛垂体中提取了牛生长激素。
由于牛生长激素不能促进人的生长,科学家们又尝试从人垂体中提取生长激素,并于1956年首获成功(Li and Papkoff, 1956)。
在临床试验中发现人和猴的生长激素都能促进合成代谢和身体长高(Li,1957; Raben, 1958)。
1957年至1985年,从人垂体中提取的生长激素以替代疗法用于治疗儿童的生长激素缺陷症。
这种治疗的疗效显著且没有显著的副作用,但是由于如此获得的生长激素来源有限,价格昂贵,从而限制了生长激素在其它方面的治疗应用。
随着重组DNA技术的诞生,生长激素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进而大大促进了生长激素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1979年,Martial等首次在细菌中克隆了人生长激素的基因。
1981年,美国Genentech公司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商品名Protropin)被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并于1985年正式上市。
1987年FDA批准了Elli Lilly公司的重组生长人激素产品Humatrope。
在欧洲有瑞士Serono公司生产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商品名Saizen),丹麦Novo-Nordisk公司生产的Norditropin以及瑞典的Pharmacia/Upjohn公司生产的Somatonorm和Genotropin。
国内的长春金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于1993年获卫生部批准进入临床试验,此外还有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安徽生物制品研究所、珠海恒通生物工程制药公司等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或中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