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精品教案《第六单元 第16章 第1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6)

16.1人体的神经调节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2. 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观察、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助学习的能力;通过实物模型拼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功能的统一性;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人体神经系统与神经元的关系;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灰质与白质的区分即神经元在脑和脊髓的分布特点。

四、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认真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准备几支签字水笔,一卷有色

宽胶带。

老师准备一些脑模型(每组一个)。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信息交流。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感知,以及对感知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让我们来探究人类是如何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

活动1:游戏“看谁反应快”

课件呈现游戏规则:

以身体各种动作为基础,当老师说出某一动作时,必须做出相反动作。

师:坐下……向左转……

通过刚才的活动,发现我们班有些同学的反应相当灵敏。请同学思考:我们能够对老师发

过渡问题:神经系统是如何调节我们人体的各项活动的?

神经系统有什么特殊的结构,使得它有如此神奇的功能?

二、人体的神经系统——基本结构

同学们知道: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那么人体内,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也是细胞,我们称之为神经元。

下面我们6人一组,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神经元永久装片,认识它的结构。

活动2:显微镜观察

多媒体呈现:实验要求

1. 正确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快速找到神经元。

2. 将完整的神经元移至视野中央,转换

至高倍镜仔细观察。在P32空白处,用铅笔画出你们组看到物象。

3. 观察神经元形态特点。你对神经元的形态有什么样的感觉?

(通过学生活动视频,回顾低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学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光学显微镜下的神经元光学显微镜下的神经元(10×10)

正确使用显微镜,成功观察到神经元,对神经元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

通过观察、画图的方式产生对神经元形态特点的注意,激发对神经元结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0×40)

师:这是某组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神经

元。同学们发现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神经元的细胞体,可以看到细胞体中的细胞核、细胞质,但难以看清神经元的完整结构,也看不清有些结构的细节。其实,科学家早已通过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揭示了神经元的真面目。为了让同学们看的更清楚,我们来观察分辨率更高、更清晰的神经元。

多媒体呈现:高分辨率神经元图

温故知新

我们将神经元与组成人体的一般细胞来比较一下。

要求:请同学在P32空白处,用铅笔画出动物一般体细胞图,并指出其基本结构。(请一位同学将自己看到后模仿书本的神经元图画在黑板上,另一位同学画动物一般体细胞图,老

通过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神经元图,对神经元特殊的形态产生更强烈的好奇感和探索欲。

画出人体一般体细胞图,并指出其基本结构。

师稍作指导。

多媒体呈现:动物细胞图

1. 神经元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三大基本结构吗?(请同学指出。)

2. 神经元还有哪些特殊的结构呢?

请大家指出两位同学的图有何异同。

多媒体呈现:神经元模式图

师小结:与人的一般体细胞相比较,神经元在结构上的特点。(并完善板书。)

通过将神经元与一般细胞比较,自主发现神经元的形态特点,并进一步发现两者共有的结构,以及神经元特有的结构:含细胞核的细胞体,较短的分叉叫树突,很长的分叉叫轴突。树突一般有多个,轴突一般有一个,最长的轴突可达1m以上,有的轴突和较长的树突外还穿上了一件“马甲”称之为——髓鞘。

结合模式图,完善、巩固对神经元结构的认识。

复习细胞分化的作用,进一步引发对神经元功能的思考。

同学们发现:大部分神经元之间都是通过突起相连。

并且,当一个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它会产

生兴奋,兴奋会沿着轴突传导,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可以传递给相邻的神经元。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神经元的功能。)

所以说,神经元能接受,产生,

并且能够。

师补充:我们把神经元之间传导的兴奋叫作神经冲动。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活动3:动动手——神经元如何构成神经呢?

通过模式图及教师,自主发现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起相连接。

认真观察,自主发现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通过深入思

思考1:将水笔带笔套一端代表细胞体和树突,那么水笔芯可以比作什么?(轴突)外面的笔管代表什么呢?(髓鞘。包裹着髓鞘的轴突就构成了神经纤维。)

动手:请同学将多支(有笔管和笔芯)水笔用宽胶带包裹在一起。

思考2:组成的更粗结构是什么呢?(神经,宽胶布代表的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动手:将一组几个同学做的“神经”再用宽胶带包裹在一起。(形成更粗的神经)多媒体呈现: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三者关系图

神经元神经纤维

神经

问:老师的活动与这幅图有何关系?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人的神经系统考,认识到神经元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功能的统一性。

分小组活动,利用自己熟悉的、随处可取的笔,彩色宽胶布,模拟神经元构成神经的方式。

通过小制作将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这些微观结构传化为直观认识。自主发现神经元是如何构成神经的。

进一步认识到人体的神经系统就

要求:自读课本P33-P34,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题1:神经系统包括哪两部分?

问题2: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和周围部分分别由什么组成?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脑和脊髓通过这些神经调节人体各部分的生理活动。

活动5:拼模型,说功能

多媒体呈现图片:人脑的剖面图P34,小组讨论相关问题,请一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作补充。自主发现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通过动手拼模

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模型思考:

问题1:脑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有什么功能?

问题2:大脑的功能与哪个结构密切相关?

师:很好。正如大家所说: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大脑表层是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叫做灰质,又称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内部是许多神经纤维汇集成的部位,因色泽白亮,叫白质。大脑有调节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与发达的大脑皮质密切相关。

大脑表层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从而大大增加了大脑表面积。

这是大脑皮质功能分区图。

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也分左右两个半球,

可以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调节身体的平衡,如果小脑发生病变或受到损伤,人运动就会不协调。

脑干在大脑的下方,下端与脊髓相连,脑干有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如果脑干受损,会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脑干被称为“生命中枢”。

多媒体呈现图片:脊髓的结构模式图

要求:结合图示,自读课本P36,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题1:脊髓在哪儿?请你在同桌身上指出。

问题2:脊髓有什么功能?师进行简单补充和总结。

通过互指,认识脊髓的位置:上端与脑相连,下端至身体腰部。用手指沿着身体背部中

板书设计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脊髓脑

神经系统

八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第16章)

八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第16章) 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通过视觉、听觉、嗅、味、触觉、温度觉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外膜 中膜 角膜——可以透过光线,有一定的折射作用 巩膜——保护眼球内部 眼球壁 虹膜——有色素,中央有瞳孔,可以透过光线 眼球结构功能 脉络膜——有色素,可以形成暗室 睫状体——有平滑肌,其收缩、舒张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晶状体 视网膜 房水——水样液,位于角膜后,晶状体前,有一定的折射作用 ——像双凸透镜,曲度可变,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可以透过光线,并有一定的折射作用 内膜: ——光感受器,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2、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_角膜_→房水→瞳孔→_晶状体(主要折射结构)→玻璃体→_视网膜_(形成倒立的缩小的物像)→_视神经_→大脑的一定区域(即

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值得注意的是:成像的场所并不是视觉形成的场所。 3、近视: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_远_处的物体。(远视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带_凸透镜) 原因:晶状体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眼球前后径过长_。矫正:带凹透镜 外耳:耳廓、外耳道——收集、传导声波 中耳: 、鼓室、听小骨——传导声波 半规管 内耳 前庭 4、瞳孔的调节——看近物或强光下,瞳孔会_缩小_,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看远物或弱光下,瞳孔会放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使视网膜能得到足够的刺激。 5、耳的结构和功能 鼓膜 6、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_听神经_→大脑的一定区域(即_听觉中枢_)→形成听觉 7、用耳卫生:遇巨大声响,要迅速张口,使_咽鼓管_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8、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江苏省苏州市第26中学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1《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

课时教案 第7 周星期一 教学课题 第15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 节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与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3〕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以与反射弧的组成。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生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以与功能特征,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以与反射弧的结构。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方法激趣——探究教学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挂图 课时3/3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在学习新知识以前,我们先做一个活动。〔打手活动〕 生:〔两人一组进行活动〕 师:没有被打到手的同学请举手。怎样做才能不被打到? 生:〔举手示意〕 师:请同学们思考:刚才我们做的这个活动,主要是在人体的什么系统调节下完成的?生:神经系统。 师: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生: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师:的确,人的每一个活动,无论是简单的活动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协调完成的。则,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演示课件,出示课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什么是反射呢?其实,刚才我们做的就是一个反射活动。你能体会到什么是反射吗?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反射活动。我要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

谁愿意参加? 生:〔纷纷举手〕 师:〔找一位同学到前面,双手背后。教师站在这个同学的后面,拿出牙签示意给其他同学看,注意不要让前面的那位同学看到。教师用这根牙签去扎这位同学的手〕 参加活动的学生:〔大叫一声,并把手拿到前面来看个究竟〕 其他同学:〔大笑〕 师:谢谢这位同学的参与。〔并把牙签示意给他看〕请同学们思考,当我用牙签扎他的手的时候,他有什么反应? 生:把手缩回来。 师: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缩手反射。w w w .x k b 1.c o m 师:〔边拿出解剖针,边说〕现在,我们来做同样的活动,不同的是我们不用牙签,而改用解剖针。谁愿意参加? 生:〔惊讶。没人愿意〕 xkb1 师:大家看到解剖针害怕了,不愿到前面来。这也是一种反射活动。现在,我们再一起来做一个膝跳反射。膝跳反射是正常人都具有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医生常用这个反射来了解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边演示课件:膝跳反射的方法,边讲解注意事项。〕生:实验观察:1.当扣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2.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膝跳,小腿会有什么反应? 师:看到实验现象的组请举手。 生:<举手示意> 师:刚才,我们做了4个反射活动:打手反射、缩手反射、看到解剖针害怕、膝跳反射。你能通过这些活动概括出反射是通过人体的什么系统、什么原因引起的、具有什么特点的反应吗?四人一组讨论开始。 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师:<巡回指导、帮助> <2分钟后,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生: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师:你们是怎样通过分析得到结论的? 生1:比如说,缩手反射就是由于牙签扎手这个外界刺激,在人的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发生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人体的神经调节)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B.神经纤维C.神经末梢D.神经中枢 2.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 B. 神经元之间靠突起互相连接 C. 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但不能传导冲动 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C.脊髓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D.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叩击膝盖下韧带,小腿向上抬起。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A.反射弧 B.脊髓 C.神经元 D.传出神经 5.大脑皮质上的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增加了大脑的 A.脑容量 B.传导神经冲动的速度 C.体积 D.皮质面积和神经元数量 6.组成大脑皮质的主要结构是 A.神经元突起 B. 神经元细胞体 C.传入神经纤维 D. 传出神经纤维 7.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A.脑干 B.小脑 C.大脑皮层 D.脊髓 8.神经系统中有“生命中枢”之称的结构是 A.大脑B.脑干C.小脑`D.脊髓 9.小脑的功能是 A.支配四肢运动 B.温度感觉 C.维持躯体平衡,协调躯体运动 D.协调全身各部生命活动 10.课堂上,某同学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即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 分别是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 反射弧、条件反射 C. 脊髓、条件反射 D. 脊髓、非条件反射 11.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 神经中枢位于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16章第1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 同步练习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老师叫赵东回答问题,赵东起立 B.看到可口的饭菜,分泌唾液 C.药吃入嘴中,味苦吐出来 D.看到恐怖电影,感到全身发冷 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醉酒后走路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 D.激素通过导管进入循环系统,参加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说的是不同语言刺激给人带来不同的反应,从条件反射的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与此最相符的是 A.闻到花香,顿觉心旷神怡 B.看了一部电影,心潮澎湃 C.看见青梅,津液顿生 D.惊弓之鸟 4.同学们在考试中,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大脑 5.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听别人讲恐怖故亊感到毛骨悚然 B.看到别人吃辣椒自已出汗 C.自己切洋葱被刺激的流眼泪 D.妈妈看电视剧看得泪流满面 6.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人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A.吃食物分泌唾液 B.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 C.婴儿的吸允反射 D.小茗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包洁区打扫卫生 7.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神经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 3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5→4→3→2→1 D.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4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上第六单元16.1《人体的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说课稿

说课稿 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 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 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教材是进展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神经元的构造和功能以及神经中枢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学好本课,是为下一节学习视觉与听觉的形成做准备。本节主要讲解了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构造——反射弧和反射的类型。通过膝跳反射实验,使学生实验观察和思维才能有所进步。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理解学生的特点。从年龄特点来看,八年级的学生活波好动、好奇,对日常生活的一些例子比拟熟悉,同时好表现,老师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

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发表见解的条件和时机,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开展。但是学生的综合分析才能有限,不能自主归纳总结,加上学生的知识面有限,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概括重要概念和过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的。 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目的:描绘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说出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构造和反射的类型。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的:通过观察膝跳反射的整个实验过程,体验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会用科学态度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的确实定,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是反射、反射弧的构造,我通过提问、阅读、考虑和举例以及让学生讨论合作来突出重点。而反射弧的构造是教学难点,通过反射弧构造的图片展示,结合膝跳反射的完成过程,让学生理解神经冲动在反射弧各环节的传递,来打破难点。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到达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和读书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方面主要采取阅读考虑法、分析概括法和自主探究法。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生物上册16.1人体的神经调节教学设计2苏科版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阅读、自学、讨论和总结描述神经系统与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尝试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体验科学发现的本来面貌,激发自己更加有效的学习。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讨论 教学重点:。描述神经系统与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 尝试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体验科学发现的本来面貌,激发自己更加有效的学习。 教学用具: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一、引入 二、探究 过程1、假装考试,让学生紧张收书, 提出为什么人的各种器官能协调一 致地工作?为什么人会思考各种问 题?这是因为人体内有担负指挥和 协调工作的神经系统。这节课我们 就专门来研究神经系统。 2、(看图:神经系统包括脑、 . 游戏:让同学把手握成空 拳,你把一支铅笔悬垂在他的拳 眼里,告诉他,一看到铅笔下 落,就赶快把铅笔握住。你猜他 能握住铅笔吗?总是捏不住。分 析:原

脊髓、神经。)脑藏在我们的头部,藏在头骨里,包括大脑、小脑等部分.脊髓在我们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从脑和脊髓发出很多条神经,遍部全身各处。 3、教师举例:当你的手伸入水中,发现是很烫的开水时,能立即把消息报告给大脑;脑接到信息后,马上命令手臂的肌肉收缩,把手收回来。黑夜,当一只蚊子飞近你的耳旁时,耳中的听神经立即把信息报告给脑,脑接到信息后马上命令手臂的肌肉收缩,把蚊子拍死。整个过程只有01秒时间。 4、小结 来,眼睛看到铅笔下落时,把信息通过感觉神经传送给大脑,大脑做出握拳的决定,并把指令通过运动神经传送给手掌肌肉群。这些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铅笔已经穿过了掌心。所以无论你怎样努力也握不住铅笔.思考:你做数学题时,神经系统是怎样工作的?赛跑时,神经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1.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1)脑 A大脑 (感觉、运动、语言等生命活动的功能) B小脑(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C脑干(可调节身体基本生命活动) (2)脊髓(3)脑神经 (4)脊神经 2.神经元 (1)结构特点:树突、轴突(2)功能:接受和传导兴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6.16.1人体的神经调节 同步测试与解析

20212021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6.16.1人体的神经调节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平衡木运动员表演时,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结构是( )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 2。5月1日起执行“醉驾入刑”,其科学依据是过量的酒精会使人() A. 神经中枢处于麻痹状态 B. 血管舒张,体温上升 C. 呼吸加快,记忆力下降 D. 免疫力下降 3.体操运动员桑兰在训练中不慎摔下了高低杠,造成脊髓横断,尽管她的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A. 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B. 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 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D. 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4.下列有关反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射活动都是受大脑控制的 B.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C.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 D. 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5.某人左侧大脑出现脑溢血发生偏瘫,医生对其双腿进行膝跳反射实验,结果是() A. 左腿无膝跳反射,右腿有膝跳反射 B. 左腿有膝跳反射,右腿无膝跳反射 C. 两腿都有膝跳反射 D. 两腿都无膝跳反射 6.当物体刺破手指,人会迅速缩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是图所示反射弧,其中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破手指的皮肤作出反应 B. 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C. 若手指伤口感染,首先通过特异性免疫抵御病原体攻击 D. 当刺破手指取血进行化验时,感到痛但并没有缩手,是因为大脑对缩手反射中枢的控制 7.如图所示中,1、4、3、2、5组成在一起的结构称为() A. 神经元 B. 反射弧 C. 神经 D. 神经系统 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谈虎色变”是简单反射 B.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C.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D. 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9.完成下列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中枢为语言中枢的是() A. 谈虎色变 B. 草木皆兵 C. 杯弓蛇影 D. 闻香垂涎 10.下列各反射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风沙进眼流泪 B. 膝跳反射 C. 望梅止渴 D. 缩手反射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纲要整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纲要 第14章 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 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每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侧心壁比右侧心壁厚,同侧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0%),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人体内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数量较少,血小板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在光镜下观察不到。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 → 右 果成年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8 kpa, 就是低血压。 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人体内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小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粪便不属于排泄。

2、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其中肾脏是尿液的形成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输尿管(运输尿液的器官)流入膀胱(暂时存储尿液的器官),经由尿道(尿液排出的器官)排出体外。 3、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旁,左、右各一个。肾脏的内部结构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 4、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 4、人体的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叫做灰质,又叫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运动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大脑皮质的内部是神经纤维汇集而成的白质。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能够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内有呼吸、血液循环等活动的调节中枢,因此有“生命中枢”之称。

江苏省如皋市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6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 2.描述神经元结构和功能。 3.认识脑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4.了解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方案】 活动一、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自主完成) 请学生观察课本P32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模式图,在身体相应部位,找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完成下列内容: 1.人体神经系统包括和两部分组成。 2.中枢神经系统由和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3.人体神经系统包括、和三部分组成。 活动二、描述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合作完成)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装片,对照课本P31-32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比较一下神经元与组成人体的一般细胞有什么异同?神经细胞特殊在何处? 2.对照课本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中,在显微镜中找出细胞体、树突、轴突、髓鞘、神经末梢的位置,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3.请你模仿课本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画出一个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4.讨论神经元在人体如何分布,它如何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它有什么功能? 5.右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按要求填空: (1)神经元结构包括①;② (2)在②长的外套有一层鞘,组 成,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 做。 (3)图中神经元与神经元,依靠相连,有 一个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 给其它的神经元,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4)人的神经系统由数以亿计的像图中类似神经元组成,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形成,分布在人体各处,构成了人体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网络系统。 活动三、认识脑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合作完成)

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清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精品课堂(苏科版)(解析

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6.1 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 细胞体 神经元突起树突:短而分支多 轴突:长而分支少 长的树突或者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多条神经纤维+结缔组织膜=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3.神经系统的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 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 灰质又叫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大脑(高级中枢) 4.脑白质:在大脑内部:神经纤维密集的部位(色泽白亮) 小脑:维持平衡(醉酒的人动作不协调伤了小脑,语无伦次伤了大脑) 脑干:“生命中枢”(与呼吸、心跳有关) ① ② ③ 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运动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等。大脑皮质上有许多凹陷的脑沟和隆起的脑回,这就大大增加了大脑的表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右侧躯体运动/感觉中枢控制左侧运动(控制对侧)。 5.脊髓 (1)脊髓在脊柱的椎管里。上端与脑干相连,下端至身体腰部。 (2)脊髓的灰质在椎管的中央,呈蝶形,白质在外。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脑控制。脊髓内有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 (3)小儿麻痹症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损坏脊髓灰质的

运动神经元。 6.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结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伤,反射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 膝跳反射的①感受器:韧带;②效应器:大腿肌;③神经中枢:脊髓 8.非条件反射(先天、生来具有的反射,低级、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例如:缩手反射、吮吸反射、膝跳反射、吃梅生津、眨眼、流汗、流泪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高级、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质) 例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老马识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9.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人类对语言、文字的反射,如谈虎色变、谈梅生津等。 16.2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1.眼的结构: 眼是由眼球和眼球附属结构组成的,其中主要的结构是眼球。 2.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腺、眼肌等,眼球的附属结构对眼球具有保护作用。 泪腺分泌的眼泪里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 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面和贴在眼球的前面,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 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的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不属于眼球的结构。 预防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应该做到:不要用手揉眼、不与别人合用毛巾和脸盆。 3.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4.下图为眼球结构模式图,填写相应的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题(含答案)

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下列关于人体生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B.成语“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 C.糖尿病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治疗D.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 2.引起中耳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病菌从() A.咽喉进入中耳B.耳蜗进入中耳 C.半规管进入中耳D.外耳道进入中耳 3.下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走路不稳、语无伦次、呼吸急促,在以下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大脑、小脑、脑干B.小脑、大脑、脑干 C.大脑、脑干、小脑D.脑干、小脑、大脑 4.爷爷的手不小心碰到仙人球的刺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将手缩回,这属于什么反射?神经中枢位于?() A.简单反射、脊髓B.简单反射、大脑皮层 C.复杂反射、脊髓D.复杂反射、大脑皮层 5.如图是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③是轴突B.该图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

C.④是树突D.大脑皮层主要是由②构成 6.在下列预防近视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 B.不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看书 C.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10cm左右 7.在视觉和听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形成听觉的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觉中枢B.视网膜、耳蜗 C.视网膜、听觉中枢D.耳蜗、听觉中枢 8.表中相关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腺体激素作用异常 A垂体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侏儒症、巨人症 B甲状腺甲状腺素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 呆小症、甲亢 系统兴奋性 C胰岛胰岛素降低血糖糖尿病 D胃腺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消化不良A.A B.B C.C D.D 9.下列有关神经元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反射弧的细胞都是神经元B.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神经冲动可通过传出神经传到脊髓D.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和突起10.如图,眼球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及物像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初中生物_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睛来获取外界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各种功能; 3.描述视觉形成过程,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办法; (二)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三)情感价值目标: 1.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关注视觉障碍人士。 2.培养学生养成视觉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视觉的形成过程。 2.难点: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的成因。 三、课前准备 眼球模型,游戏道具,相关视频、资料、PPT 四、教学过程

眼的结构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眼球的模型,请大家对照课本79 页眼球的结构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以下两个问 题: 1.眼球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2.各个结构行使什么功能? (讨论结束后) 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将眼球模型安装好。 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对照眼球模型,来给大家讲 一下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针对学生的展示给与指导,并加以纠正补充。) 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各个结构的位置,现在给大家 一分钟的时间,把它记在你的脑海里。 时间到,请大家合上课本,在练习本上,将结构名 称写出来:(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标出) 请大家小组内互换、批改,并改错。 经过学习,大家已经对眼球的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 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现在来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1.结合相机的结构,分析它与眼球的结构有什么共 同之处。 2.中午和傍晚的猫,眼睛内主要是哪个结构发生了 变化?下面两幅图哪个是在中午,哪个在傍晚? (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选择提问,或者直接讲授。) 分小组探究眼球的结构名 称,并进行讨论,尝试回 答各结构的名称。 安装模型。 学生丙讲述眼球的各个结 构,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学生记忆。 填写眼球的结构名称。 互相批改并改错。 学生思考,可针对自己的 疑问进行小组内讨论。 视觉的形成 大家掌握了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也基本能 够明了。现在,请大家仔细看,老师的扔粉笔能扔到哪 儿? (扔一个粉笔头。) 同学们,当物体朝你迎面飞来,你是如何看到它的 呢?它反射的光线经过了你眼球的哪些结构呢? 一起总结:物体→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 总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